玻璃体后脱离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健康小知识】
谈谈玻璃体后脱离的症状表现

谈谈玻璃体后脱离的症状表现玻璃体后脱离是玻璃体病种类中的一种,大家要注意一下。
那大家对玻璃体后脱离的症状到底又了解多少呢?接下来就为大家分析下,玻璃体后脱离的症状到底有哪些,让大家不再对其陌生。
玻璃体后脱离的症状主要有飞蚊与闪光感,有时可以看到眼前有黑圈。
医生检查时可以发现视盘前有Weiss环。
多为老年性玻璃体变性引起。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玻璃体后脱离可引起网脱。
因此,如果发现眼前黑影飘动并有闪光感,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近视眼,尤其是高度近视者常有飞蚊症。
患者感到眼前有飘浮的点状或发丝样混浊物,持续一段时间继而隐没消失,以后又可重现或持续存在,其数量及形态很少变化。
一般也无需治疗。
玻璃体后脱离的症状由于玻璃体与视盘边缘有紧密的粘连,分离后在视网膜前出现一个如视盘大小的环形浑浊物。
日久,此环可变形或下沉。
它的存在,是玻璃体后脱离的确切体征。
多数患者在PVD发生时没有急性症状,有些人会有闪光感,眼前有飘浮物,造成小血管撕裂时可发生玻璃体积血。
闪光感觉是一种“内视现象”,因玻璃体对视网膜牵拉产生物理刺激所致。
飘浮物由玻璃体浑浊引起,这就是玻璃体后脱离的症状。
以上就是对玻璃体后脱离的症状的简单介绍,大家看过之后有何感想呢?希望大家在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玻璃体混浊有哪些症状表现你知道吗玻璃体混浊是玻璃体病中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那到底玻璃体混浊的症状有哪些呢?玻璃体混浊已经在影响着患者们的正常生活,下面,就让专家们来为大家介绍下玻璃体混浊的症状有哪些。
玻璃体混浊不是病名而是玻璃体最常见的一种现象。
许多重要的眼底病是由于有了玻璃体混浊而引起患者注意才就诊的。
玻璃体混浊就是指玻璃体内透明的凝胶体,出现不透明体即混浊。
多种眼疾可以引起玻璃体混浊,最常见的是老年性变性、近视性变化、玻璃体后脱离和生理性飞蚊症,此外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原发性家族性淀粉样变性、闪光性玻璃体液化等也可出现眼前黑影等玻璃体混浊的症状。
玻璃体后脱离

玻璃体后脱离一概述玻璃体后脱离(PVD)指玻璃体后皮质从视网膜内表面分离。
通常在玻璃体液化的基础上发生,随着玻璃体中央部的液化腔扩大,玻璃体后皮质层变薄并出现裂口,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裂口进入玻璃体后间隙,使后皮质与视网膜迅速分离。
分离后在视网膜前出现一个如视盘大小的环状混浊物(Weiss环)。
日久此环可变形或下沉。
在PVD形成过程中,有部分粘连紧密的部位产生牵拉力。
随着眼球转动,飘动的玻璃体皮层对视网膜产生前后方向或切线方向的牵拉力。
由于周边部视网膜较薄并且容易变性。
在高度近视眼黄斑部也容易发生变性,这种牵拉可造成周边部的视网膜裂孔或黄斑孔。
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视网膜裂孔,进入神经感觉层之下,即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二病因玻璃体后皮质从视网膜内表面分离。
三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当玻璃体后脱位发生时没有急性症状,有人会有闪光感,眼前有漂浮物。
在PVD形成过程中,有部分粘连紧密的部位产生牵拉力。
随着眼球转动,飘动的玻璃体皮层对视网膜产生前后方向或切线方向的牵拉力。
由于周边部视网膜较薄并且容易变性。
在高度近视眼黄斑部也容易发生变性,这种牵拉可造成周边部的视网膜裂孔或黄斑孔。
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视网膜裂孔,进入神经感觉层之下,即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四检查常规眼科检查、B超和OCT检查明确诊断。
五诊断根据临床即可诊断。
六治疗仅有玻璃体后脱离的病人无须特殊治疗,对有危害视力的病变如视网膜裂孔等,按有关治疗原则处理【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眼睛里面有一小块透明的东西能移动,治疗方法

眼睛里面有一小块透明的东西能移动,治疗方法眼睛里面出现一小块透明的物体是眼球内部的玻璃体浮游物(floaters)。
玻璃体是位于眼球内的一种透明凝胶状物质,它的主要作用是协助眼球的成形及保持眼球形状。
在眼球内部存在着一些细小、透明、无定形的玻璃体碎片,如果它们在某些情况下脱离固定位置,就会漂浮在玻璃体内,从而形成了眼中的浮游物。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眼中有浮游物,应该及时就诊。
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一、就医检查首先,需要到眼科医师处进行检查,以确诊浮游物的位置和大小。
一般来说,如果浮游物不影响视力,医生往往会采取观察和等待的态度。
如果浮游物数量较多或者在视野的中心位置,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般采用激光光凝和视网膜旋转术,也就是把玻璃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切除或替换,从而减少玻璃体内的浮游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手术风险较大,例如出现视力下降、眼压增高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手术是有一定风险的选择。
必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抉择。
三、改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以及控制情绪波动有助于减少或预防浮游物。
此外,适当的眼保健操,如经常在工作中进行眼球转动、眼睛闭合等动作可以缓解眼部疲劳。
由于长时间用电脑和使用手机也是导致玻璃体浮游物的原因之一,因此鼓励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眼部放松或者休息,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远离电子屏幕。
四、预防对于没有出现玻璃体浮游物的人,可以多注意眼部保健,尤其是长期使用电子产品的人需要注意,每隔一段时间就应停下工作、放松眼睛。
同时,应避免眼部受伤、感染等情况,以防止玻璃体结构的破坏。
综上所述,虽然玻璃体浮游物可能不会导致视力问题,但是如果出现浮游物一定要重视,以免影响视力,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及时就诊,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改善生活习惯,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
眼睛有闪光感,去医院做的欧堡眼底照相,请帮我看看,治疗方法您好,根据您提供的资料和图片,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 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炎:眼底照片显示了黄斑区和血管周围有一些点状、斑点状的白色粉笔状异常反光斑,这些斑点为炎性渗出物或淀粉样变,是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炎常见的表现。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概述

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机制
•
青壮年多见 ,高度近视多见
•
一眼发病,另眼5年内20~50%
四、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表现
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预防性治疗
一、视网膜脱离手术发展史
1%
•
青壮年多见 ,高度近视多见
• 视网膜脱离之父Jules 一眼发病,另眼5年内20~50% Gonin(儒
裂孔,二是精确定位裂孔。手术成
功率达40-50%。直至1929年荷兰
Amsterdam国际眼科会议才引起普
遍重视。近多见
•
一眼发病,另眼5年内20~50%
(2)电凝封孔,1930年Larssson采用表面巩膜全层 电凝到脉络膜,然后放出视网膜下液,使视网膜落回 到电凝过的脉络膜上产生瘢痕;1931年Weve采用小穿 刺电针透热凝固视网膜裂孔;
2、我国视网膜脱离流行病学调查
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年患病率不 同。荷兰RRD的年患病率18.2/10万(2009年)。苏格兰的RRD 的年患病率12.05/10万(《中国医药科学》2016年第23期) 。在亚洲国家中,韩国在2007年到2011年期间调查发现平均 年发病率是10.39/10万(《中国医药科学》2016年第23期) 。目前国内仍然缺少全国性的调查,只有部分区域性的调查 。2009-2010年北京市RRD调查组对北京年发病率做了调查, 结果显示北京市RRD发病率为7.98/10万,发病第一高峰在6069岁,第二高峰20-29岁,前者与玻璃体后脱离有关,后者与 眼球发育有关(《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黎晓新)。上海 1996年1月-1999年12月RRD发病率调查平均为14.4/10万。
1、视网膜脱离分类1% •
手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健康宣教

保持眼部卫生
01
避免用手揉眼睛,防止 细菌感染
03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 品,防止眼睛疲劳
02
保持眼部清洁,使用无 刺激的眼部清洁产品
04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 时发现和治疗眼部疾病
3
手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 离的治疗
药物治疗
1
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 反应,促进角膜愈合
抗过敏药物:减轻过
3
敏反应,减少炎症
康复护理
保持眼部清洁: 避免感染,防 止细菌进入眼 部
合理用药:按 照医生处方, 按时按量使用 药物
01
03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眼部受到 外力冲击,防 止伤口撕裂
05
02
定期复查:按 照医生建议, 定期到医院进 行复查
04
06
健康饮食:多吃 富含维生素和蛋 白质的食物,有 助于伤口愈合
保持良好的心 态: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 有助于康复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医生保持沟通,寻 求支持和鼓励
转移注意力: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阅读、 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 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恐惧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在 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寻 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 专业的心理治疗。
定期复查
● 术后1周内:每天复查,观察角膜愈合情况 ● 术后1个月内:每周复查,观察角膜愈合情况 ● 术后3个月内:每月复查,观察角膜愈合情况 ● 术后6个月内:每2个月复查,观察角膜愈合情况 ● 术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观察角膜愈合情况 ● 术后2年内:每6个月复查,观察角膜愈合情况 ● 术后3年内:每年复查,观察角膜愈合情况 ● 术后4年内:每2年复查,观察角膜愈合情况 ● 术后5年内:每3年复查,观察角膜愈合情况 ● 术后6年内:每4年复查,观察角膜愈合情况 ● 术后7年内:每5年复查,观察角膜愈合情况
视网膜脱离手术护理常规

视网膜脱离手术护理常规一、概述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之间的脱离。
分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及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临床表现】裂孔形成是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重要特征。
病人视力突然受到影响,初发时有“飞蚊症”或眼前飘浮物,某一方位有“闪光”感。
如脱离累及黄斑区,视力明显减退且视物变形。
【特殊检查】散瞳后,用间接检眼镜、巩膜压迫或用三面镜仔细检查,多可找到视网膜裂孔。
裂孔最多见于颜上象限。
【治疗要点】治疗目的是封闭裂孔、促进视网膜复位,防止玻璃体动荡和减少玻璃体条带对视网膜的牵引。
手术方式有光凝、电凝或冷凝、巩膜外垫压术、巩膜环扎术,复杂病例选择玻璃体手术、气体或硅油玻璃体腔内充填术等。
二、术前护理1、按眼部手术术前护理。
2、体位与活动(1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及转动眼球,必要时包盖双眼,限制眼球活动,防止脱离范围扩大。
(2)根据视网膜脱离部位协助病人取正确卧位,使视网膜脱离处位于最低位,如裂孔在视网膜下方取半坐卧位,裂孔在视网膜上方取低枕平卧位,裂孔在鼻侧时头偏向裂孔侧,裂孔在后极部取仰卧位。
3、饮食护理术日进少量饮食,避免术中牵拉眼球导致呕吐。
4、避免诱因嘱病人避免一切可致视网膜震动的因素,如咳嗽、便秘。
5、术前用药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前1小时用托品酰胺、新福林散疃。
6、心理护理因人而异作好解释,强调术后特殊体位和适当固定头部对玻璃体注气、注硅油等手术的重要性。
三、术后护理(一)护理诊断潜在的并发症:眼压升高。
(二)护理措施1、按眼部手术术后护理。
2、卧位与休息(1)卧床休息,保持头部少活动,避免低头、持重及头部震动。
(2)协助病人取正确卧位,一般手术当日向术眼对侧卧或平卧,次日可坐起,术后2天可自行入厕,病情许可下床活动时,应循序渐进,防晕倒。
(3)注气或注硅术后均需俯卧位,直至气体完全吸收,开始应保持严格俯卧位,2周后可适当采用间隙俯卧位,坐、卧交替的体位,适当活动肢体。
加强巡视,指导保持正确的体位。
眼睛出现浮点和闪光是什么情况如何处理

眼睛出现浮点和闪光是什么情况如何处理眼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视觉器官,然而有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视觉问题,如浮点和闪光。
浮点是指看到眼前一些点状物体,而闪光则是指眼睛可能看到闪亮或闪动的光。
这些问题可能不仅会干扰视觉体验,还可能对眼睛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浮点和闪光的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一、浮点的情况及处理方法1. 浮点的原因:浮点通常是由视网膜内胶状物质发生变化导致的,这种物质被称为玻璃体。
玻璃体通常是透明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可能逐渐变得液体粘稠,形成了一些凝块或小片。
当这些凝块或小片在眼球内漂浮时,就会导致我们看到浮点。
2. 处理方法:大部分情况下,浮点是无害的,可以自行消散。
但如果浮点出现突然变多、伴随眼睛红肿等症状,就需要寻求眼科医生的专业建议。
此外,保持良好的眼睛健康习惯也是重要的,包括定期眼部检查、注意眼睛卫生和正确使用电子设备等。
二、闪光的情况及处理方法1. 闪光的原因:闪光通常是由于视网膜受到压力或刺激引起的,这可能是由于眼球运动、外力撞击、近视、眼部炎症等原因所致。
这种压力或刺激会激活视网膜细胞,导致我们看到闪光现象。
2. 处理方法:大多数情况下,闪光并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它可能是暂时性的,并会自行消退。
然而,如果您突然出现了频繁的闪光,或伴随其他视觉问题如模糊、黑暗区域等,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或已有眼部疾病的人群,更应该重视这些症状可能反映的眼部健康问题。
三、眼睛健康的维护建议1. 定期检查眼睛:年龄增长、近视等因素都可能增加眼部疾病的风险。
因此,定期眼部检查是保持眼睛健康的重要措施,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治疗眼部问题,预防疾病进一步恶化。
2. 注意眼睛卫生:天天工作、学习都离不开电子设备,但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对眼睛造成一定负担。
建议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远离电子屏幕,同时保持良好的阅读姿势,避免眼睛过度疲劳。
此外,避免揉搓眼睛、勿用不洁手触碰眼睛等也是维护眼睛卫生的重要方法。
葡萄膜、视网膜和玻璃体疾病的护理

三、 视网膜静脉阻塞
•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指视网膜 中央静脉阻塞或其分支阻塞。本病比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更多见,常 为单眼发病,特征是血流淤滞、出血、水肿和渗出,多数患者有严重 视力损害,预后不佳。
•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因比较复杂,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粘度高和血流动力学异常
• 【护理评估】 • 1.临床表现 •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表现为眼痛、畏光、流泪和视力减退。 • 检查发现: • (1)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 (2)角膜后沉着物。 • (3)房水混浊。 • (4)虹膜水肿、纹理不清。 • (5)瞳孔改变: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 (6)可出现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低眼压及眼
• 【护理问题】 • 1. 眼痛 与睫状神经刺激有关 • 2. 感知改变 视力障碍 与房水混浊、角膜后沉着物有关生活自
理能力缺陷
• 3. 潜在并发症 晶状体浑浊、眼压升高、感染 • 【治疗原则】 • 应用散瞳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抗感染药,以达到扩瞳、
抗炎和防治并发症的作用。
• 【护理措施】 • 1.一般护理 • 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眼压变化。 • 2.心理护理 • 向患者介绍本病的特点,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的保
• 4.辅助检查结果
• (1)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视网膜阻塞支动脉充 盈时间延长,动、静脉血流变细,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
• (2)视野检查提示病变程度和范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护理问题】 • 1. 感知改变 突然视力丧失或视野缺损
碍 与视网膜动脉阻塞有关
• 2. 自理能力缺陷 与视功能障碍有关 • 3. 焦虑 与视力突然下降或视野遮挡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体后脱离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疗
文章导读
玻璃体后脱离是指位于我们眼球后部的玻璃体脱离之后导致的病症,是一种困扰很多人的眼病,当眼球的阴影发生浮起,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玻璃体后脱离出现后,大家首先不应该过于饥荒,而是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得了玻璃体后脱离了该怎么办?
及时发现患病,积极配合治疗
部分玻璃体病变患者早期病情被告之,治不治都没关系,反正不影响视力,从而抱着任其发展的态度,这是很不负任责的一种态度。
生理性玻璃体混浊可以不予治疗,但大部分患者基本都是病理性的,因此早确诊,早治疗才是治疗的关键。
手术并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玻璃体切割术主要针对中晚期玻璃体混浊在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采用的治疗方法,但很多患者经确诊就采取玻切术治疗。
从而出现术后眼压增高诱发青光眼或损伤视神经等并发症,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部分手术成功的患者,还会出现硅油乳化的情况。
所以,这并不是玻璃体混浊的最佳治疗方法。
避免中断治疗诱发病情反复
得了玻璃体后脱离了该怎么办?有些患者通过治疗后,病情大有好转,就掉以轻心,以为自己已康复,自行停止治疗,饮食及作息恢复正常人,有的更是看电视或玩电脑不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