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等级评审20120611临床护理(新)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表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表(总8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表(中医药服务功能)
2
3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合计表(中医药服务功能)
4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表(综合服务功能)第一章基本要求和医院服务分数汇总表(40分)
5
第二章患者安全分数汇总表(30分)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三章医疗质量分数汇总表(170分)
6
7
第四章药事管理分数汇总表(35分)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中医医院
第五章护理质量管理分数汇总表(35分)
第六章医院管理分数汇总表(40分)
8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分数汇总合计表(综合服务功能)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中医医院
检查人员:
组长:
组员:
检查时间: 2012年 12月 11日
9。
二甲评审中医八项护理操作评分标准(二)

30
未再次核查扣3分;核查不全扣1~3分;敷布过干扣5分,敷布大小不适合扣5分;烫伤患者扣10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程序
规范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操作流程60分
4.观察:
(1)湿敷过程中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反应,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以及对温度的感觉,发现异常,立即停敷,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6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1项扣1分,未解释扣2分
4.洗手
2
未洗手扣2分
5.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单、探棒、耳穴贴、棉签、镊子、皮肤消毒液、手消液
5
少一件或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流程60分
1.携用物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部位
5
未核对扣3分,核对不全扣1-2分
2.做好解释,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暴露埋豆部位
2.向患者解释,取合适体位,垫一次性中单,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5
体位不合适扣3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敷药:
(1)再次核查患者、部位、药液
(2)根据病情将温度适宜药液倒入无菌碗内
(3)用镊子将大小适合的敷布浸湿于药液中,拧敷布干湿适宜平整后,敷于患处
(4)每隔5~10分钟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液淋于敷布上保持湿度及温度
10
方法不正确扣5分,未观察扣5分
6.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用物、床单元,致谢。
7.洗手
8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50
8.记录:在治疗单上签名、记录时间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程序
规范项目
分值
评分标准
扣分
得分
操作后评份15分
1.使用后物品处置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细则护理部分解读PPT课件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
二级中医医院在等级评审中被划分为B类,具体要求被规定于《中医医院等级 评审细则(试行)》中。细则要求医院各部门都要制定相关制度和标准,并 经常进行训练和监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理部分内容解读
1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细则要求医院建立病人诊 疗与护理档案,调配护理 人员,定期开展护理质量 检查。
2 护理人员教育培训
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细 则护理部分解读
本PPT课件旨在深入解读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中的护理部分,为广大医护人 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背景介绍
中国传统医学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为确保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国家对医疗机构开展等级评审。
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概述
等级评审是对中医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和监控,包括医 疗质量、安全管理、环境设施和管理运作等方面。二级中医医院是中医医院 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待的病人众多,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操作规范
细则规定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应当洗手,严格遵 守操作规范,保证操作安全卫生。
护理人员教育培训
培训标准
细则要求护理人员参加每年 不少于10学时的继续教育, 保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提升。
效果检测
培训后应进行效果检测,以 便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案,争 取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培训种类
细则要求进行培训的种类应 当多元化,包括临床、管理、 专业技能等方面。
细则规定护理人员应当按 照规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 训,以及参加每年不少于 10学时的继续教育。
3 护理质量监控和提升
细则要求护理部门应当制 定考核标准,评估护理人 员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提 高专业技能。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培训应用护理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护理在二级中医医院评审中的作 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障医疗质量
护理工作是医疗服务的重 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患 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提升医院形象
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提升 医院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 。
促进医疗安全
护理人员是医疗安全的重 要守护者,通过及时发现 和处理医疗隐患,保障患 者安全。
跨部门协作与沟通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01
护理工作涉及多个科室,需要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作,
共同推进护理工作的改进。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02
建立定期的沟通会议、交流平台等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经验
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团队协作精神
0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鼓励护理人员与其他科室人员相互支持、
共同进步。
护理在评审中的关键指标
护理管理
包括护理制度、岗位职 责、护理流程等方面。
护理人员素质
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能 力、沟通能力、服务态
度等方面。
护理质量与安全
包括患者的满意度、护 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消
毒隔离等方面。
护理教育与培训
包括护理人员的继续教 育、培训计划、培训效
果等方面。
提高护理质量的策略
加强护理管理
评审标准与流程
评审标准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包括医疗技术、护理 服务、医疗设备、医院管理、医疗安全等方面。
评审流程
评审工作通常包括申请、自评、现场评审、反馈与整改等环节。医院需根据评 审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接受专家组现场评审,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以 达到评审要求。
中医院二甲等级评审护理部分

2021/6/21
25
6.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 (3分)
检查内容:2.完善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如各类 导管脱落、病人跌倒、压疮等。(1分)
检查要点: 1、专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压疮处理报告制度、
制度、防各类导管脱落管理制度、各类导管意外脱 落处理报告、防坠床/跌倒管理制度、跌倒/坠床处 理处理报告制度、患者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各类 导管滑脱应急预案、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处理预案 (程序) 2、患者跌倒/坠床登记申报表、患者跌倒/坠床风 险告知知情书、管路滑脱登记申报表、压疮管理申 报表。及压疮登记记录。
2021/6/21
20
4.临床护理管理。(10分)
检查内容:5.体现人性化服务,体现患者知情同意 与隐私保护的责任,提供心理护理服务。(0.5分)
检查要点: 1、上述所有操作人性化服务的体现特别是隐私权
的保护和告知义务的履行情况 2、上述专科病历10份及运行病历5份中的各种告
知记录是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体现 注意:护理病历不但护理专家要看,医疗组提供的
检查要点: 1、护理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图。成立(调整)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的红头文件(近三年) 及相关的工作制度
2、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记录(要有业务院 长参加)
2021/6/21
4
1.护理管理组织。 (3分)
3.检查内容:护理管理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责 任制,职责明确。 (1分)
检查要点: 1、医院有与护理部主任签订的目标责任书。 2、护理部有与护士长签订的目标管理责任
各种病历(包括手术、输血、危重、急诊留观病历) 中护理记录医疗专家同样进行考评 ,重点靠平时 告知记录的内容
2021/6/21
21
4.临床护理管理。(10分)
2012年版二甲评审细则 中医部分

十、中医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10.1中医诊疗科室的设置应当符合卫生部《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等法规的要求。
4.10.1.1中医科设置符合卫生部《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等法规基本要求。
【C】1.中医科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
2.设立中医门诊。
3.中医师具备中医类别任职资格。
4.护士接受过中医药知识技能岗位培训。
【B】符合“C”,并1.门诊开设中医专业不少于3个。
2.科主任具有中医类别(含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主治医师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3.护士长具有主管护师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护理5年以上,能够指导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和运用中医护理技术。
【A】符合“B”,并1.科主任具有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专业10年以上。
2.中医科设置床位符合卫生部《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等法规基本要求。
4.10.2按照中医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护理,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等服务。
4.10.2.1有中医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
【C】1.有中医科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及体现中医特色的诊疗规范,并落实。
2.根据中医特色,开展培训与教育活动,并有相关记录。
3.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本岗位职责及诊疗规范。
【B】符合“C”,并1.科室内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整改。
2.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评价、分析和反馈。
【A】符合“B”,并形成中医诊疗为主体,质量持续改进有成效。
4.10.2.2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建立并完善中医与西医临床科室的协作机制,为患者提供适宜的诊疗服务。
【C】1.有中医与西医临床科室的会诊、转诊相关制度,并落实。
2.有体现中医特色的分级查房制度。
【B】符合“C”,并1.通过科间会诊,开展疑难危急重症的病情评估,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
2.通过科间协作,把中医药服务拓展到西医临床科室。
【A】符合“B”,并发挥中医特色,参与病房会诊工作。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护理工作体会

二级中医院评审中护理工作体会
魏联业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3(032)036
【摘要】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现存的中医院达标上等级势在必行,但由于基层中医院中医护理人员相当缺乏,如何在现存的条件下,加强中医护理知识学习,开展辨证施护,体现中医护理特色,是每一个护理管理者的主要任务。
现将我院在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中的护理方面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116)
【作者】魏联业
【作者单位】青海省平安县中医医院护理部,810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三级甲等中医院等级评审中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实践
2.二级中医院等级评审护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3.基层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护理工作体会
4.浅析PDCA原理在二级医院评审中医院管理的应用
5.妇幼保健机构二级评审中实现护理指标的探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中医等级评审培训课件

04
整改提升:被评审单位根据评审结果进 行整改,提升自身水平
05
评审总结:对整个评审过程进行总结, 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次评审做好准备。
评二
审中 内医 容等
2
级
医院管理
1 医院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分工 2 医院规章制度:制定并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3 医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4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素质和满意度 5 医院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 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医疗质量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医疗质量管理: 建立完善的质 量管理体系, 确保医疗质量 和安全
医疗技术:提 高医疗技术水 平,确保医疗 效果和患者满 意度
医疗安全:加 强医疗安全管 理,防范医疗 事故和医疗纠 纷
患者满意度: 关注患者需求, 提高患者满意 度和忠诚度
护理服务
01
二
培 训 课 件
中 医 等 级 评
演 讲 人
审
目录
01. 二中医等级评审背景 02. 二中医等级评审内容 03. 二中医等级评审准备 04. 二中医等级评审结果分析
评二
审中 背医 景等
1
级
评审目的
1
提高医疗 服务质量
2
保障患者 安全
3
4
促进医院管 理水平提升
推动医院可 持续发展
评审标准
01
评审目的:提高中医医疗水平,
保障患者权益
02
评审范围:中医医院、中医诊所、
中医门诊部等
03
评审内容:医疗质量、服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3.5严格执 行《中医 病历书写 基本规 范》,中药 处方格式 及书写符 合相关规 定。
(25分)
3.5.1入院记录四诊资料完整。 3.5.2首次病程记录体现理法方 药一致性。 3.5.3病程记录体现理法方药一致 性。 3.5.4中医方药记录格式及书写 符合《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要 求。
第一部分 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26.15% 第四章 重点专科建设(90分)13.85% 40%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P20
抽取方法:2个科室,每项指标取平均分
国家局印发《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临床科室 内科系统、其他科室各抽1个 不含已抽取确定为检查对象的重点专科、预防保健科和 重症医学科。
评价方法
3.3.5手术科室制 定至少3个常见病 种围手术期中医诊 疗方案,手术病例 能正确配合使用中 医药治疗。
查阅相关资 料,抽查10 份手术病历 (应包含3 个常见病 种)。
3.3.5由专家在全院手术病历中随机抽查。
3.3.5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未抽查到手术科室,从医院手术科室 中检查2个手术科室围手术期中医诊疗 方案及各5份手术病历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3.2.按照 中医医院 临床科室 建设与管 理指南的 相关要求 加强科室 建设与管 理。
(25分)
3.2.1门诊、病房、急诊 实地考察。 的设置、设施符合相关 要求。
3.2.2人员结构合理,科 查阅本年 室主任、护士长、学术 度人事档 案。 带头人或学科带头人、 学术继承人配备满足科 室建设与管理的需要。
病名/手术名称
是否采用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评价指标 3.4实施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制定的常见病 及中医优势病 评价方法
3.4.1医院至少2个以上科室实施常见 查阅相关资料(每个 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并 科室 1个病种)。 制定实施方案。
种中医临
床路径。定
检查病历时要由专家从病案信息库中随机 抽取,不得由医院提供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3.1按照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有关规定,合 理设置临床科 室,科室命名 符合。
3.11临床科室≥5 个(内科、外科 等),医技科室 ≥3个(药学部、检 验科、放射科、消 毒供应室)。
查阅相 关材料, 实地考 察。
现场访谈3名中医 类别执业医师(含 科室负责人1名), 每人访谈1个优势 病种,共访谈3个 病种。 抽查3份运行或归 档病历(原则上每 个病种1份)。
3.3.2访谈3人
人:科室负责人、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内容: 抽查一个诊疗方案掌握 专科继续教育情况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西医病名)
诊断:中、西医诊断标准明确 治疗:①理法方药完整;②中医特色疗法、中医综
合治疗方法运用、老中医经验;③中医诊疗设备、适 宜技术、医院制剂、中成药、现代技术、科研成果
难点分析:难点是指西医目前尚无解决方法、中
医有治疗优势和解决可能
疗效评价:主要症状、体征、理化指标改善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3.2.按 3.2.4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 抽查本年度归 照中医 档病历5份。 医院临 级医师进行中医药诊治工作。 床科室 3.2.5及时开展病例讨论, 抽查5份讨论病 建设与 管理指 提高中医诊治急危重症、疑 例。 南的相 (中医内容、讨论记录, 难病的水平。 疑难讨论本、病历) 关要求 加强科 查阅资料,并现场访 3.2.6三级医师的专科继续 室建设 谈住院医师、主治医 与管理。 教育达到相关要求。 师、副主任以上医师 (25分 各1人。
★ 3.1.2注意
“中心”、“国医堂”:由省级中医药管理 部门核准。
科室名称不得含:“中医”、“中西医结
合”、“西医”字样,不得使用含有“疑
难病”、“专治”、“专家”、“名
医”“祖传”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
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
★ 3.1.2注意
科室名称不得有 神经科(中心)、神经内科(中心) 消化科(中心) 风湿免疫科(中心) 免疫科(中心)、泌尿科(中心) 外科二级分科应命名为外一、外二、 外三……,不得出现其他命名。
中医脏腑名称命名:心病科、肝病科、脾胃病科、
肾病科、脑病科
以疾病、症状名称命名:中风病科、哮喘病科、
糖尿病科、血液病科、风湿病科、烧伤科、疮疡科、创 伤科、咳嗽科
★3.1.2注意 内儿科、针推科等,检查时可算2个科室, 即认为其设置了内科和儿科(或针灸科和 推拿科)。
两个中医科室名合并在一起命名,如脾胃 肝胆科,不扣分。 中草药房、骨科、名医门诊、专家门诊、 名中医工作室不扣分。
查阅评审前 3年相关资 料。
优化诊疗 方案:对诊 疗方案进行 更新和修订。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评价指标 3.3制定并实施常 见病及中医优势病 种中医诊疗方案。 定期对方案实施情 况进行分析、总结 及评估,优化诊疗 方案。对中医优势 病种的疗效及中医 药特色进行年度分 析、总结和评估, 并制定改进措施。 (20分)
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26个)
总则: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按照执行 基本条件
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病房、设备
人员队伍
科主任— 10年、中级以上职称
护士长—护师以上
服务技术:诊疗能力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26)(第十一条或十二条)
90%(1):针灸科 80%(1):推拿科
70%(19):妇科、儿科 、皮肤科 、耳鼻咽喉
体现中医临床思维且规范、可行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评价指标 3.3在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印发的诊疗方 案基础上制定并实 施本科常见病及中 医优势病种中医 评价方法
3.3.2医师掌握 本专科诊疗方 案。 3.3.3诊疗方案 在临床中得到 应用。
诊疗方案。定期
对方案实施情况进 行分析、总结及评 估,优化诊疗方案。 对中医优势病种的 疗效及中医药特色 进行年度分析、总 结和评估,并制定 改进措施。(20分)
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细则
(2012年版) 临床部分
北京中医医院 金玫 二0一二年六月
资料时间
无时间(查阅相关资料) 评审前3年 上年度(2011年) 近1年(自评审时间向前推1年) 本年度(2012年)
(2009年、2010年、2011年)
病历 运行病历 归档病历 上年度 近1年 本年度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3.8按有关要求,合理配置、应用 查阅设备清单, 中医诊疗设备。(10分) 并抽查3种设备 使用情况(分属 (达到8类20种) 于3个科室,每 (参考《中医医院诊疗设备配置 个科室抽1种)。 标准(试行)[国中医药医政发 (2012)4号],与目录中的设备 功能相同即可。
[诊断、鉴别诊断、中医诊疗技术操作情况(本科常 用或中医基本技能),抽查一项,本科常用方剂掌 握情况(26个指南附录中抽取,其他科室可从目录 中抽取由专家确定)]
评价方法 现场考核3名中 医类别执业医师 (含科室负责人 或学科带头人、 主治医师、住院 医师各1名)。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实地 考察。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3.1按照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有关规 定,合理设置临 床科室,科室命 名符合。 (20分)
3.1.3医院不得 实地 张挂不符合规 考察。 定的荣誉称号。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
中医专业命名: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
耳鼻喉科、口腔科、肿瘤科、骨伤科、肛肠科、老年病 科、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
(20分)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3.1按照国 ★3.1.2医院和临床科室命名 家中医药 符合规定,不得有神经科 管理局有 (中心)、神经内科(中 关规定, 心)、消化科(中心)、风 合理设置 湿免疫科(中心)、泌尿科 临床科室, (中心)等名称。外科二级 科室命名 分科应命名为外一、外二、 符合。 外三……,不得出现其他命 (20分) 名。
评价指标 3.3制定并实施常 见病及中医优势病 种中医诊疗方案。 定期对方案实施情 况进行分析、总结 及评估,优化诊疗 方案。对中医优势 病种的疗效及中医 药特色进行年度分 析、总结和评估, 并制定改进措施。 (20分) 评价方法
3.3.4每年对诊疗 方案实施情况及中 医优势病种的中医 疗效进行分析、总 结及评估,优化诊 疗方案。
3.2.4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 师进行中医药诊治工作
检查病历5份
上级医师 辨证分析、治疗法则、处方、用药要点讲 解记录 纠正下级医师诊疗缺陷
第三章 临床科室建设(170分)
评价指标 3.3在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印发的诊疗方 案基础上制定并实 施本科常见病及中 评价方法
★3.3.1制定至少3个 查阅3个病 以上常见病及中医优 种诊疗方案 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及其他相关 医优势病种中医 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 资料。 诊疗方案。定期 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 对方案实施情况进 行分析、总结及评 础上体现医院本科室 估,优化诊疗方案。 临床实际和特色,诊
对中医优势病种的 疗效及中医药特色 疗方案基本要素齐全。 进行年度分析、总 结和评估,并制定 改进措施。(20分)
3.3.1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