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难忘的启蒙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难忘的启蒙

2.通过人物表情、语言表现人物的内 心世界。
感谢师恩:
你想对你的启蒙老师说些什么呢?请你用 几句话来表达。
巩固练习
写出下列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义词。 狭窄( ) 依稀( ) 暂时( ) 晦暗( ) 美好( ) 规矩( )
句子乐园: (1)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 身上开花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2)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 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3)解放后的第二年我到北京参加了工作。 (缩句) (4)老师严肃的对我说:“你这次成绩是丙, 丙 就是不及格了。”(改转述句)
难忘的启蒙
———沙健孙
六年级(4)班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 会作者感激、思念的思想感情。 2.弄清楚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学习用具体 的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
读一读:
zhú huì lún jŭ tánɡ fénɡ
竺
晦
沦
矩
棠
冯
启蒙 晦暗 沦陷 虐杀 申斥 嗅觉 规矩 遐想 暂时 侵略 音容笑貌
词语解释
指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态。常用为怀念之词。 音容笑貌: 徒劳:
无益的耗费力气
(领土)被敌人占领;失陷。这里 指日本侵 沦陷: 略中国,使东北、华北大部分国土失陷。
虐杀:
虐待人而致死。
整体感知
1、启蒙是什么意思? 2、“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受到了哪些 启蒙教育?
合作交流: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怎样 的品质?
拓展练笔
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 了,我想大家也会时常怀着深深地感激之情,思念着我 们的启蒙老师吧! 请你动动笔,写一写你的启蒙老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 件事。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难忘的启蒙

。使
你都能读准字音吗? 童稚 惩戒 晦暗 申斥 沦陷 虐杀 规矩 羞愧 遐想 讲坛
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启蒙老师的那几件事?分别在 哪些自然段?
一、抗日演讲
(1)、在这一部分中,老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 启蒙教育? 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使我们受到很好的爱 国教育。 (2)、这一部分也体现了老师们的什么精神?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点? “那时候我还小,不大懂得这件事可能带来 的后果”老师们知道后果吗?后果会是怎样的?
二、两次批评(哪两次) 1、“棠下离这儿… …难道鼻子有这么长 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老师在告诫“ 我”什么? 2、为什么老师说“对我来说,丙就是不及 格”? 3、批评是老师常用的教育方式,即使好同 学也不例外,作者的作文和写字都是“强 项”,还是受到了批评,表现了老师什么 样的教学态度?
三、对日语课的宽容
(1)、对学生的教育,老师一向很严格, 但在作者印象中,老师对我们上日语课特 别的宽容,为什么? (2)、“从这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 也领悟到了老师没有明说的道理。”没有明 说的道理是指什么?“宽”“严”分别指 什么? (3)、对日语课的宽容,表现了老师的什 么精神?
正因为启蒙老师的言传身教感染着作 者,因此,作者一直向往着教师这份神圣 的职业。后来,作者也走上了启蒙老师走 过的路,成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 师。 的确,儿童纯洁的心灵就像一块未开 垦的土地,启蒙老师播下怎样的种子,就 会获得怎样的收获。我也真诚的希望老师 们点点滴滴的教育,在你们的心灵生根、 发芽,成为你们难忘的启蒙。
3、我们这些小学生从启蒙老师的宽严之间 领悟到了老师们某些没有说明的道理。( 改为反问句)
4、我们这些小学生从启蒙老师的宽严之间 领悟到了老师们某些没有说明的道理。( 缩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难忘的启蒙

学习目标 1、回顾成长中难忘的人、事、物。 2、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 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 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执教教师:李思禄 课时安排 1课时 执教时间5月9日
活动一:“我”的启蒙老师 活动任务:讨论“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受到了 哪些启蒙教育? 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2 、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讨论、 并记录好小组讨论的结果。 3 、展示分享:一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并组织其 他小组进行分享给我的启示 活动任务: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 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 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形成小组成 果。 3。展示分享:由一个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并组织其他小组分享。
时间8分钟
活动三: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
活动任务:明白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 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 容,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 度。 活动流程: 1,自主学习: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2.小组讨论:在小组长组织下,由一名组员重点发言,其他组 员补充,并讨论形成小组成果,注意做好记录。 3,展示分享:由最先完成的小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小组进行分 享。 时间:10分钟
导练:
请说一说你们生活中能反应人间真爱的事情!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难忘的启蒙老师

难忘的启蒙老师戴红平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态度,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难点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课题中的“启蒙”是什么意思?在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二)检查预习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写了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1)启蒙老师是些怎样的人,为什么让“我”时常心怀感激?(2)为什么老师的许多表扬“我”都淡忘了,而教师的批评和惩戒“我”至今未曾忘记?(3)“从这些宽严之间,同学们也领悟了一些道理。
”我们领悟了什么道理?(4)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三)小组讨论大家提出来的问题可以全都讨论,也可以只讨论你们感兴趣的某些问题。
(四)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1.你觉得“我”的启蒙老师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1)热爱祖国①演讲教师引导:“我们”的演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的?说明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②宽严之间教师引导:对什么宽?对什么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治学严谨,教育严格①“嗅觉特长”的故事教师引导: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由此想到了什么?②“写大字”的故事教师引导:老师说“我”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联想一下,老师批评你时你是怎么想的?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理解最后一段话教师引导: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了,是什么意思?最后一个反问句是什么意思?由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五)全文质疑,释疑(六)归纳总结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七)课外延伸1、收集文章社会背景资料。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难忘的启蒙

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启蒙老 师的哪几件事?
这几件事表现了启蒙 老师怎样的品质?
难忘的启蒙
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难忘的启演讲比赛。
抗日战争资料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由于国民党反对 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得日本帝国主义在短时 间里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实行 “三光”(烧光、杀光、强光)政策,广大劳动 人民在水深火热中挣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许多爱国之士纷纷投入救国运动之中。截止到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有2100多万中国 军民伤亡,财产损失达5000亿元。
解放后的第二年,我到北京参加了工作。 从那以后,漫长的岁月过去了,经历的 事情许多也已淡忘,而少年时代生活的 情景,启蒙老师们的音容笑貌,还不是 在我的记忆中浮现,引起我的思念和遐 想。
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的学生 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 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间教室 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块黑板 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支粉笔 画出的是彩虹落下的是泪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 奉献的是自己
难忘的启蒙
难忘的启蒙
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知识、入门的知识
难忘的启蒙
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知识、入门的知识
作者:沙健孙(《“精彩极了”和 “糟糕透了”》作者,著名现代史 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作家。)
读一读:
zhú huì lú n jŭ tá nɡ fé nɡ
竺 晦
沦
矩 棠
冯
启蒙 晦暗 沦陷 虐杀 申诉 嗅觉 规矩 遐想 暂时 侵略
词语解释
六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启蒙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学会欣赏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 学会欣赏优美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
3.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回忆难忘的启蒙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品质。
4. 课堂讲解:提炼课文的中心思想,讲解难点内容。
5. 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练习和写作练习。
6. 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7.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学习情况,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练习,以《我的启蒙老师》为题,写一篇感谢启蒙老师的文章。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难忘的启蒙

难忘的启蒙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作者对启蒙老师回忆的三件事学习难点:“抗日讲演比赛”与“抵制日语课”的理解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在你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是谁?请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说说他对你的影响?二、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理解课文题目中“启蒙”的含义,想一想:文中作者那“难忘的启蒙”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三、合作探究,小组交流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回忆了启蒙老师哪几件令作者难忘的事情?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2、这几件事表现了“我”的启蒙老师怎样的品质?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1)第一件事:引导:“我们”的讲演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的?这表现了“我”的启蒙老师怎样的品质?(2)第二件事:引导: 从文中找出对启蒙老师的两处语言描写,和同学交流你从中感受到了启蒙老师怎样的品质?(3)第三件事:引导:启蒙老师对孩子们上日语课是什么态度?你从中体会到启蒙老师的什么品质?3、重点句子理解:(1)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
想一想:老师们对什么宽?对什么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2)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想一想:老师播下的种子是什么?这些种子开花结果了是什么意思?把最后一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说说这句话和前文的哪句话相照应,和同学交流,由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小结:课文重点回忆了、和三件事。
其中,和表现了启蒙老师的强烈的精神,表现了启蒙老师的品质和的教学作风。
四、拓展延伸:读了课文,你想到了哪位老师,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具体的事例说说这个老师的美好品质。
六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启蒙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难忘的启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启蒙老师,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启蒙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 课文理解:学生分段阅读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启蒙老师的作文。
2. 拓展作业:收集有关感恩的诗词或故事,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课文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可以结合其他课文进行巩固。
在课后,要引导学生多思考自己的启蒙老师,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六、教学过程(续):6.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对启蒙老师的感激之情,分享自己的感恩经历。
学生交流自己的启蒙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培养感恩之心。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感恩的重要性。
学生表示课后将继续巩固所学内容,践行感恩。
八、课后作业(续):3. 实践作业:学生主动向启蒙老师表达感谢之情,可以是书信、电话或亲自访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健孙
六年级(4)班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感激、思念的思想感情。 2.弄清楚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 事表现了启蒙老师怎样的品质。
读一读:
zhú huì lún jŭ tánɡ fénɡ
竺 晦 沦 矩 棠 冯
启蒙 晦暗 沦陷 虐杀 申斥 嗅觉 规矩 遐想 暂时 侵略 音容笑貌
词语解释
• 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础的、入门 的知识。 • 音容笑貌:指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态。常 用为怀念之词。 • 徒劳:无益的耗费力气。 • 沦陷:(领土)被敌人占领;失陷。这里 指日本侵略中国,使东北、华北大部分国 土失陷。 • 虐杀:虐待人而致死。
整体感知
1、启蒙是什么意思? 2、“我”的启蒙老师使“我”受到了哪 些启蒙教育?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以具体的事例分 别表现了人物老师怎样的品质?
从这种宽严子间,我们这些小 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 说的某些道理。
“宽严之间”指的是什么?“从这 种宽严之间”小学生会领悟到什么 道理?
(1 )作者对老师怀有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2 )全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 )谈一谈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的方法。
中心思想
• 课文通过启蒙老师帮我们搞抗日演 讲比赛,在作文和写字课上对我的 教导,以及在日语课上老师对我们 的态度三件事的描述,表现了启 蒙老师对我们热爱祖国,学习 习勤勉,做人要正直、诚实等方面 的教育。
写作特点
• 1.以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高 尚的品质。
• 2.通过人物表情、语言表现 人物的内心世界。
拓展练笔
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六年的小学生活即 将结束了,我想大家也会时常怀着深深地感激 之情,思念着我们的启蒙老师吧! 1、你想对你的启蒙老师说些什么呢?请你用几 句话来表达。 2、请你动动笔,写一写你的启蒙老师给你留下 深刻印象的一件事。
巩固练习
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狭窄( ) 晦暗( ) 依稀( ) 美好( ) 暂时( ) 规矩( )
(1)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 的身上开花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2)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 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3)解放后的第二年我到北京参加了工作。 (缩句) (4)老师严肃的对我说:“你这次成绩是丙, 丙就是不及格了。”(改为转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