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肺淋巴瘤的影像学特点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胸部X线片和CT表现特点

19 3 ( )3 5 9 6,4 6 :5
衬单层 立方上皮。一 类为先 天性 , 由胚 胎 管道残 基发 展而来 , 与胰管不相通 , 常伴随 多囊 肾 、 肝或 V L综合 征 , T表现为 H C 单发或多发囊性病灶 , 腺本 身常无胰 腺 损伤 或胰 腺炎征 象 , 胰 确诊主要依赖组织病 理学检 查 和特殊 临床 资料 。另一 类为潴
8 陈 自谦 , 杨斌 , 李苏建 主编. 急腹症 C T和超声诊断. 上海 : 二军医 第
大 学 出版 社 ,97,0 19 1 1
9 B ri H M , o el S,t 1.Sm l p n rai c s : T a de — egnD, oL Jw l P e a i pe a c t y t C n e c s n
留 性 囊 肿 , 发 于胰 腺 占位 性 病 变 致 使 胰 管 被 堵 塞 , 腺 可 见 继 胰 原 发 性 病 变 。胰 腺 囊 性 肿 瘤 十 分 少 见 , 主要 为 囊 腺 瘤 , 占胰 腺
7 龚静 山, 张帆 , 周康荣 , 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临床放 射学 杂 等.
志 ,0 4 ,3 1 : 3 20 2 ( ) 6
(0 5 l - 2 0 一l 4收稿 2
20 41 修 回) 0 63
肺 淋 巴管 肌 瘤 病 的胸 部 X线 片 和 C T表 现 特 点
肺淋巴瘤影像表现

4、没有胸膜皱缩
15/36
病理,病灶内纤维化少
16/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肺癌
17/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肺癌分叶
30/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如何鉴别诊断
• 非特异性炎症 • 结核 • 肺癌 • 真菌感染 • 肺梗死 • 肺出血
31/36
炎症:单一形态、病灶收缩、 沿支气管分布
32/36
慢性炎症:病灶收缩,边界清密度高
2、病灶内坏死少见, 通常强化均匀
7/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2、病灶内坏死少见, 通常强化均匀
8/36
病理--坏死少见
9/36
肺癌坏死多见
10/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7、磨玻璃影,沿血管 分布—纽扣征
26/36
1、多发、多形态 2、均匀强化 3、跨叶生长 4、收缩不明显
病变发生与血管关系
5、空气支气管征 6、血管走行正常 7、磨玻璃密度,沿血管分布
肺内“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总结的太棒了~~

肺内“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总结的太棒了~~肺内淋巴瘤淋巴瘤病是源于全身淋巴组织的常见恶性肿瘤,分霍奇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
肺内淋巴瘤可为继发于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或仅原发于肺组织。
其中继发于全身淋巴瘤的较为多见,而仅有肺实质改变而无纵隔、肺门和其他部位淋巴病变的原发肺组织的淋巴瘤极为少见,仅占5%,其恶性程度也较低。
【病理特点】肺内淋巴瘤的分型与其他部位淋巴瘤分型一样,分霍奇金与非霍奇金淋巴瘤。
肺内淋巴瘤主要侵犯肺间质和支气管粘膜下的淋巴组织。
侵犯肺间质的淋巴瘤主要是从肺门开始沿支气管、血管间质向外蔓延、扩展,对支气管腔的侵犯较少,很少引起管腔狭窄,对肺泡侵犯主要是肺泡壁的增厚,最终整个肺泡腔被肿瘤组织替代。
侵犯支气管粘膜下的淋巴瘤主要是在支气管腔内形成结节样病灶,致管腔狭窄、阻塞,但病变一般较为局限。
【临床表现】部分病人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多数病人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胸闷、发热等症状,如为继发性肺内淋巴瘤还可有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贫血等肺外症状。
【CT表现】肺内淋巴瘤不管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一般在CT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结节肿块型:可为单发或多发。
原发性淋巴瘤多为单发性结节肿块,表现为肺内轮廓清楚、边缘光整的软组织肿块,病灶发展缓慢,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如为继发性的单发结节则边缘毛糙,可见小毛刺及卫星状小结节。
多发性结节肿块在原发性及继发性淋巴瘤中均可出现,结节大小不一,直径1~10mm,以双肺中下野多见,内密度不均匀可见空洞液平或充气支气管征,边界多不清晰,周围可见小片样磨玻璃影(图3-173~3-175)。
(2)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本型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多见,主要为继发性肺内淋巴瘤。
CT表现为以肺门及中肺野为主的,沿支气管、血管纹理呈发散性分布的小斑状影或线状及网格状影。
并可见有多发粟点样结节影沿支气管周围分布,是为继发性肺内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图3-176,图3-177)。
原发性肺淋巴瘤CT影像分析

诊断标准
1. 病理学确诊; 2. 影像学显示肺、支气管受累,但未见纵隔淋巴结肿大; 3. 无肺外及支气管外其他部位的淋巴瘤或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证据; 4. 发病后3个月仍未出现胸外淋巴瘤的征象。
影像鉴别(肺炎或肺泡型PPL)
肺炎型肺癌
多发生在高龄患者,咳嗽,痰中带血。以肺实变为主要征象,可累及一个或多个肺叶,强化不明显 或不均匀。实变内见充气支气管征,管腔狭窄,僵硬,粗细不均,呈“枯枝征”。实变区内空泡及 囊腔,呈蜂房样改变。
干酪性肺炎
高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咳浓痰。肺组织干酪样溶解导致的肺体积缩小,与肺叶一致的大片状 高密度影,内有多发虫蚀样空洞与同侧或对侧空洞或干酪性病变共存,沿气管分布的播散灶。
影像鉴别(粟粒型PPL)
粟粒型肺结核
PPL 的结节主要分布于中下肺野中外带,可伴有间质型改变。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CT 表现为 “三 均匀”,即分布、大小、密度;亚急性或慢性粟粒型肺结核分布以两肺上叶,肺尖区病灶多为硬 结,钙化。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具有特异性。
总结
• PPL病变主要位于支气管周围及胸膜下间质,影像学表现为沿支气管束分布的多发结节、肿块 和实变等多种形态病变,常累及右肺中叶,可跨叶分布。
肺炎或肺泡型
沿肺段及叶分布的斑片影,可跨肺叶生长(少见,但具有特征性),空气支气管征是本型特征 性表现,病理上肿瘤主要侵及肺间质,跨越或沿支气管管壁生长,因而肿瘤内常见原有支气管 残留,部分支气管扩张、扭曲,这是由于累及支气管或周围间质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牵拉 性支气管扩张。
间质型(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
肺淋巴管肌瘤病X线及CT影像学诊断

漫 分布 小囊 状 影及囊 腔 影 ,囊 腔 直径 02 .c .~O6m,最 大 35m,囊 壁厚 薄均 匀 ,多伴 发液 气胸 。结 论 肺 淋 巴管肌 瘤病 是一 种 罕见病 ,其 影像 . e
1 资料 和方法
11 一般 资料 8例患者均为女性 , . 年龄 2  ̄4 3 8岁,平 均 为 3 岁 ,均有不 同程度咳嗽 、咳痰 、胸 闷病 史,以不 1 同症状 就诊,3例反复咳嗽 ,渐进性 呼吸困难 出现气 胸。 1例 憋喘、液气 胸,l例 咳嗽、咳血 ,2例胸痛气急 。1 例 胸闷、气促 反复发作 ,活动后加重 ;8例 患者 5例经 纤支镜 活检证实 ,3 例术后病理证 实。 1 方法 患者均行胸部平片及 C . 2 T检查。采用 G E双 排螺旋 C T和西 门子 6 排 C 4 T行常规和 HR T扫描 ,层 C
◎呷
DD教 I远O SOF TCC AA N' C程 EO H R
第 0总4 2 l下刊 0 O第期 95 半 I期 1 1 ・月 卷月 1 年 第
肺淋 巴管肌瘤 病 X 线及 C T影像学诊断
胥继 承
摘要 : 目的 探 讨肺 淋 巴管 肌瘤病 的 x 线及 CT影像 学 特点 ,提 高对 该病 的认 识和 诊断水 平 。方法 证 实 的肺 淋 巴管肌瘤 病 8例 ,全 部病例 均行 胸 部 x 线检 查及 H C R T检 查 。结果 学表 现有特 征 性 ,尤 以 HR T对 该病 的 诊断有 重 要价值 。 C 关键 词 :肺淋 巴管 肌瘤 病 ;H C RT
胸 片平 片示两肺 纹理增 多增粗 , 部分呈 网结状 改变 , 呈 间质 性改变 ,随病情进展肺 部表现 逐渐明显 ,两肺容 积增大 ,6例肺 内见囊状透光影 ,3例 出现气胸 ,3 出 例 现液气 胸,2 例肺 内无特 异性表 现 ,表现 为肺纹理粗 乱。 常规 C 表现为两肺容积增大 ,密度减低 ,可见弥漫性 T 囊状低密度影 。H C 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大 小不 R T 等 的囊状 影,囊壁清晰 ,分布均匀 ,病情较重时几乎未 见 明显肺 组织 。A. H C B R T所见 ,2例见 网格状 、毛 玻璃样 密度增高影 ,肺 内小 叶间隔增 厚 ,可见胸膜下线 等肺 间质 改变。6例肺 内见多发 、大 小不等囊腔影 ,囊 腔直径 05 . m,以 lm 多见 ,其 中 1 .~35 c e 例见单发大囊 腔, 直径 3 c 囊 壁厚薄 均匀。5 . m。 5 例见到乳糜胸 、 气胸 , ( 4例双侧 ,1 例单侧 ) 例 见单纯双侧气胸 。1 。2 例肺 内 见结节灶 ,纵膈淋 巴结肿大 。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诊断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诊断目的: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表现的特点,讨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法:对4 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病例均行X线胸片、胸部常规CT 及HRCT 扫描。
结果:X线缺乏特异性,常规胸部CT见两肺密度减低影及少许囊状影,相应水平上HRCT清晰显示全肺囊状影,无分布差异。
结论:常规CT可显示肺淋巴管肌瘤病部分肺部改变,而HRCT能更全面显示病变细微结构,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病变的进展及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标签:肺淋巴管肌瘤病;影像诊断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是一种发生于年轻女性的罕见疾病, 1937年由V on Stossel 首先报道,1966年由Cornog和Enterline正式命名。
病因不明,大多数学者认为与雌激素有关,常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而延误治疗。
本文通过对4 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的X线、CT及HRCT影像表现进行分析,讨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收集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证实的PLAM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45岁,4例患者均行X线胸片、肺常规CT和HRCT检查。
临床表现有活动后胸闷、气促者2例,反复发作气胸1例,乳糜胸腔积液1例。
4例肺功能检查均表现为严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2 结果X线胸片显示1例表现气胸,双肺被压缩约40%,该患者为24岁女性,病理取小块肺组织约 4.0 cm×1.0 cm×0.2 cm,切面未见特殊,酶标示:ER(-),PR 70%(+),D2-40(+),HMB-45(20%+),SMA(+++),ki-67(-),DES(+),CK7肺泡上皮(+),PCNA(80%+),MSA(+),SPA肺泡上皮(+),CD34血管(+),A103(-);另外1例表现为肺纹理粗乱并双侧胸腔积液,经穿刺抽出液体,化验为真性乳糜液;其余2例显示肺纹理增多。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通用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抗炎、抗结核等治疗进行鉴别。
误诊与漏诊原因分析
对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病例,需要结合临床病史、 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误诊。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影像数据进行自动分析 ,提高诊断准确率。
分子影像技术
开发新型分子探针,实现肺淋巴瘤在分子层 面的可视化诊断。
多模态影像技术
整合多种影像技术,如MRI、CT、PET等, 提供更全面的疾病信息。
个性化诊断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个体化影像特征提取
针对不同患者,提取具有诊断价值的影像特征,实现个体化 诊断。
CT检查
CT检查是肺淋巴瘤诊断的重要 手段,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病变的 位置、大小、形态和密度等信息
。
CT检查可以观察病变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有助于判断病变是否
浸润或转移。
CT检查对于肺淋巴瘤的诊断和 分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MRI检查
MRI检查在肺淋巴瘤的诊断中应用较少,但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需要观察病变对纵隔或胸 壁的侵犯时,MRI检查具有一定的优势。
MRI检查可以提供病变的软组织和血管结构信息,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孕妇或对CT检查存在禁忌症的患者,MRI检查可以作为备选方案。
PET-CT检查
PET-CT检查是一种功能成像技术,通 过观察病变的代谢活性来判断病变的 性质。
46例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46例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46例儿童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因素。
结果:46例患儿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4例,霍奇金淋巴瘤(hl)12例,3年以上存活率分别为38.24%和75%;ⅰ~ⅱ期患儿16例,ⅲ~ⅳ期患儿30例,3年以上存活率分别为81.25%和30%。
病理分型,nhl 以淋巴母细胞型为主(44.12%),预后较差;hl以混合细胞型为主(41.67%),预后较好。
结论:儿童恶性淋巴瘤早期临床特征不典型,易误诊,所以病理分型诊断非常重要,其病理学类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儿童;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儿童恶性肿瘤的15%~20%,居于第三位[1]。
该疾病临床特征复杂多样且不典型,早期易误诊。
本院2005年6月-2011年8月共收治确诊为恶性淋巴瘤的患儿46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5年6月-2011年8月收治46例儿童恶性淋巴瘤,均经病理活检、细胞学检查或免疫组化确诊。
其中男36例,女10例(男女比例为3.6∶1);男女发病年龄无差异,但高发年龄均在6~9岁,占80.43%(37/46);初诊42例,复诊4例。
1.2 临床病理分型和分期采用2001年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分类标准及2005年who-eortc皮肤淋巴瘤分类标准进行病理分型[2-3],依据ann arbor分期标准进行临床分期[4]。
hl 12例,nhl 34例。
34例nhl中淋巴母细胞型15例(ⅰ期1例,ⅱ期1例,ⅲ期5例,ⅳ期8例;t型9例,b型4例,未定型2例);伯基特淋巴瘤8例(ⅱ期2例,ⅲ期5例,ⅳ期1例;b型8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7例(ⅰ期2例,ⅱ期3例,ⅲ期2例;t型7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4例(ⅱ期l例,ⅲ期2例,ⅳ期1例;t型4例);其中出现骨髓浸润14例,累及中枢神经系统7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3 例具有上述三或三种 以上 的异 常影像表 现 , 文献相符 , 占 6 % 。结 论 : l 与 约 8 肺部淋 巴瘤 因其侵 犯部位 和 生长方 式不 同, 而有 多种形式的影像学表现 。
2 4 粟粒阴影 , 2例 , 占 4 4 , . 有 约 , % 表现 为两肺 纹理增 多 、
紊乱 , 并可见沿肺 纹理分 布 的细小 斑点状 阴影 。C T扫描显
示由肺 门向肺野发 出的放射 网状结 节阴影 , 灶边 缘清 楚 , 病 少数模糊 , 很少见 到融 合性 病 灶 , R T表 现 为支气 管 血管 H C
4 6例 肺 淋 巴瘤 的影像 学 特 点
曲春瑜 杨栋 梁
广东省清远 市人 民医院影像 中心
摘要
5 10 150
目的 : 通过对肺部淋 巴瘤影像 学的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 以提 高对该病影像 学 方面的认识 。方 法 i 经手 术 和/ 或病 理证 实
的4 6例淋 巴瘤的常规 x线胸片 , 中 3 行 c 其 9例 T扫描 。结果 : 4 在 6例 中, 块( 肿 结节灶 )7例 , 出实变 阴影 l 例 , l 渗 1 胸腔积 液
现为肺门影增大 , 结构 消失 , 单侧或双侧纵 隔影增 宽 , 缘分 边 叶呈波浪状 ;6例 C 3 T扫描 见纵 隔 、 门的一 组或 多组 淋 巴 肺 结增大 , 可融合成 软组织肿 块 , 凸入肺 野 内, 有 2例 C 仅 T增 强表现为淋巴结无 强化 。3 6例 C T扫描 均可 见纵 隔淋 巴结 呈不同程度增大 、 融合 , 填塞于器官之 间, 明显增大的淋 巴结 压迫邻 近器官使 之变形 、 移位 。 22 有 l . 7例表现为 以结节和肿块 阴影 为主 , 发生率仅次 于 纵隔肺 门淋巴结 增 大 , Lws等认 为 的观点 一致 , 认 为 与 ei 其 在继发性 淋巴瘤 中 , 以结节和肿块表 现为主更 为常见。大部
见; 另外为 已知 有肺 外淋 巴瘤 的肺 内侵犯 的继 发性 的淋 巴
瘤。继发 性淋巴瘤 分为 H D和 N L D肺受 累的发生率 为 H 。H 1,5 ~1 % , H 16 % 4 3 N L肺受累的 发生 率为 2 8 % 一3 7 , .l .% 明显低于 H 。H D D多见 于青 年人 , H N L多见 于儿 童 和老年 人, 男性 多于女性 。继发性 肺淋 巴瘤的 影像表 现 多种 多样 , 缺乏特异性 , 现结合文献资料 , 对搜集 4 6例经病理证 实的淋
膜侵犯罕见 。继 发性肺 淋 巴瘤是全 身系统性 淋 巴瘤 的一部 分, 可由纵 隔淋巴结扩散 : 处淋 巴或血行播散 , 远 以前者最 常 见 。原发和继发两者 的临床 和影像学 表 现多有 相似之 处 而无特异性 , 治疗方案 和预 后明显 不同 , 但 故确 诊 是原 发还
是继发对临床有很重要 的指 导性 , 以最后还 是要依赖病 理 所
维普资讯
牡丹江 医学 院学报
20 0 6年
第 2 卷 7
第5 期
・5 ・ 3
J U N L O MU A JA G ME I A C L E E Vo. 7 N 5 2 0 O R A F D NIN DC L OL G 12 O. 0 6
笔者搜集 4 6例淋 巴瘤 , 其中全部行常规胸部 X线片 ,9 3
例行 C T检查 , 2例行 MR检查 。男性 2 , 7人 女性 l , 9人 年龄
4岁 至 7 2岁 , 均 年 龄 3 平 7岁 。
2 结
果
2 1 纵隔肺 门淋 巴结增 大 , . 约占 7 % , 8 其中有 3 3例 X线表 ’ 证实。因原发性肺淋 巴瘤罕 见 , 本组 中仅 有 2例 , 在 不足 以
束增粗 、 曲, , l 扭 t n 间隔增厚 , J - 沿肺纹走向。 2 5 胸 腔积液 l , 中双 侧 1 , 侧 6例 , 少量 到 、 6例 其 0例 单 从 中等量不 等 , 部分 伴叶 间积 液。心 包积 液 3例 , 骨 破坏 2 肋
例, 网状改变 8例 。
3 讨 论
分病灶 呈圆形 、 圆形或 不规则 形 , 卵 部病 灶融合 或有 融合 的趋势 , 部分病灶 有较浅的分 叶 , 径约 在 2—4 m范 围, 直 c 密 度较均 匀 , 部分病灶 内可见充气的支气管影 。
原发性肺淋 巴瘤是一 种 比较罕见的结外淋 巴瘤 , 占所有
巴瘤患者 的影像学 表现进行 回顾性 分析 , 以提 高对 本病的影
像学诊断 和认识 。 1 临床资料
淋 巴瘤 的 0 3 % 一 .0 … , .4 04 % 最常表 现为边 界不清 的实 变 ,
内可含支 气管像 , 少见 的表现 有结 节影和段 或 叶的 不张 , 胸
是唯一最大的一组 免疫 系统肿 瘤。根据肺 淋 巴瘤的起 源 又 可分为三类 : 肺继发性淋 巴瘤 、 原发性淋 巴瘤 , 肺 与免疫缺 陷 有关的肺 淋 巴瘤。其中表 现为仅 有肺部 淋 巴侵犯而 不伴 有 纵隔肺 门及其他部 位 淋 巴瘤 的原发 性 肺淋 巴瘤 , 临床 极 罕
状渗 出呈毛玻璃样 ; 片状 实变 阴影密 度高 , 大 内可见 支气管 像, 增强 C T扫描病变 区可有不同程度强化 。
关键词 淋 巴瘤 ; ; 肺 断层摄 影术 ; x线计算机 : X线检查
肺淋 巴瘤包括 非霍齐金 淋巴瘤 ( o nn—H dkn m h- og igl p o y m ,H ) aN L 霍齐金 淋 巴瘤 ( d kn i ae H , 中前 者 Hogi, ds s, D) 其 s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