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电控单元教学设计1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3. 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等。
3.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功能:燃油喷射、点火控制、排放控制等。
4.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实物图片和原理图。
2. 利用动画演示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3.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提问,了解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并简要描述其工作流程。
第二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教学目标:1.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3. 熟悉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教学内容:1. 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等。
2. 执行器:喷油器、点火器、节气门控制单元等。
3. 控制单元: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结构和功能。
4. 故障诊断方法:故障自诊断系统(OBD)、故障码读取与清除等。
教学方法:1. 采用实物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2. 通过示意图,展示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3. 利用模拟故障实例,讲解故障诊断方法及故障排除技巧。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提问,了解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情况。
2. 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分析实际故障案例,运用故障诊断方法解决问题。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燃油喷射控制教学目标:1.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燃油喷射控制的基本原理。
发动机电控单元教学设计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沙颂NO:20一、任务描述(2′)告知:本单元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二、任务实施(70′)1、设置情境,布置任务(1)设置情境学生为新进员工,初次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修,需要完成如下工作:①拆装并检测点火系统的主要元件;教师为该项目负责人,负责员工的管理、培训、考核;实训室为维修车间。
(2)布置任务任务1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控制电路;任务2 正确拆装点火系统的主要元件;任务3 正确检测点火系统的主要元件2、学生知识和技能准备(教师讲授)(1)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控制电路;3、学生分组,按学习工作单要求训练;(教师巡视,释疑)学习任务6:点火系统故障的检修与诊断学习项目3:点火系统主要元件拆装与检测车型:总成型号:1)分缸线的检查捏住分缸线上的橡胶护套小心地从火花塞上拆下高压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查找维修手册标准值,其规定值大约为2kΩ,如果不符合规范更换。
2)火花塞的检查拆下分缸线,拆下火花塞,检查螺纹和绝缘体是否损坏,如损坏则更换。
也可以使发动机加速到4000r/min5次,拆下火花塞检查,如果电极是干的说明正常,如果是湿的,说明绝缘性不好,需检查火花塞的螺纹或绝缘体是否损坏。
用塞规检查电极间隙,查询维修手册标准值,其规定值大约为0.9~1.1mm,如电极间隙不对应更换火花塞,如电极上有油渍痕迹,应让它干燥后再用火花塞清洗剂进行清洗。
3)爆震传感器的拆装(1)拆下进气歧管。
①拨开喷油器导线插接器上的锁止卡簧,拔出喷油器上的插接器;②拆下分油管,拔下喷油器上的卡簧,取下各缸喷油器;③拔下各缸高压点火线;④松开进气歧管支架的紧固螺栓;⑤旋下进气歧管与缸盖的连接螺栓和螺母,拆下进气歧管,取下进气歧管密封垫;⑥从进气管上拆下点火线圈。
(2)拔下爆震传感器导线插接器。
(3)分别从缸体上拆下1号和2号爆震传感器,如图6-6所示。
图6-6 爆震传感器在缸体上的安装位置(4)装上爆震传感器。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2. 熟悉常见的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3. 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处理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 简要介绍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等组成部分;2. 详细讲解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如点火控制、燃油喷射控制等;3. 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发动机故障,如点火系统故障、燃油系统故障等;4. 讲解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如故障码读取、传感器检测等。
三、实例分析(30分钟)1. 呈现一些实际的发动机故障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诊断;2. 引导学生利用故障码读取和传感器检测工具对故障进行定位;3.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不同故障案例的处理思路和方法。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利用模拟车辆和故障模拟器等实训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故障处理操作;2. 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故障情况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
五、总结(10分钟)1. 学生进行本节课的总结,总结学习到的发动机电控系统知识和故障处理技巧;2. 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强调发动机电控系统在汽车维修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强调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2. 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操作环节,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3. 教学语言清晰简明,避免使用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4. 提供适当的教学辅助材料,如故障码手册、电路图等;5.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案评价与调整: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可结合期中期末考试、课堂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估。
同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复习和巩固知识点。
发动机电控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项目2:喷油器清洗
车型:
总成型号:
喷油器清洗操作方法
①检查油箱液面高度并加注检测清洗液
检查机箱左边的液位上下显示灯。如果上指示灯亮,则液面已到,停止加检测清洗液;如果下指示灯亮,则说明检测清洗液不足,应加检测清洗液到上指示灯亮为止。加检测清洗液的方法是:拧开测试架的紧定螺栓,拿开测试架上面的油路器,并按回油(DRAIN)键,然后在任意一个试管里添加检测清洗液即可。
G、自动检测清洗分析
使用自动检测清洗分析时,先按油泵(PUMPING)键启动油泵,并把压力调至被检车系统油压规定的范围(最好高10%),然后按自动(AUTO)键,这时按图2-5所示程序自动进行检测清洗,在自动检测清洗分析过程中,按复位(RESET)键,系统将恢复到初始状态。
③确保开口夹已安装好;
④用干净的发动机机油润滑O形密封圈,把喷油器插入到燃油分配管的座口内,插到底并用开口夹子卡住;
⑤把带喷油器卡箍固定的燃油分配管装到进气歧管上,慢慢地压入喷油器,保证安装位置正确;
⑥插入紧固螺钉,把燃油分配管轻压向进气歧管并紧固螺钉;
⑦插上喷油器和霍尔传感器的导线插接器。
图2-2喷油器的装复
任务
与
案例
任务1喷油器的作用和类型;
任务2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任务3用正确的规范和步骤对喷油器进行拆装与更换;
任务4喷油器清洗仪的功能与使用;
任务5正确使用喷油器清洗仪对喷油器进行清洗
教学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
方法
重点
(1)能用正确的规范和步骤对喷油器进行拆装与更换;
(2)能够正确使用喷油器清洗仪对喷油器进行清洗
E、检测喷油嘴的喷油量。关闭回油开关(DRAIN);按油泵(PUMPING)键,然后按清洗(CLEANING)键15秒,观测试管的喷油量应为34ml至38ml(或按技术标准),否则更换。
《电控发动机》教案.

小结:
本节的重点: 电动汽油泵的控制方式、组成、电路 图和工作原理。
本节的难点: 电路图和工作原理。
作业:
1、电动汽油泵的控制方式和组成是什么? 2、电控单元(ECU)控制电动汽油泵 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再
见
(重点部分)
二、电控单元(ECU)控制电动汽油泵的组成 电控单元(ECU)控制电动汽油泵的控制元 件主要有: 电控单元、分电器、主继电器、断路继电器、 电动汽油泵、点火开关、蓄电池、保险丝和 导线等。 (重点部分)
三、电控单元(ECU)控制电动汽油泵的电路
四、电控单元(ECU)控制电动汽油泵的工作 原理
3、点火开关由“st”转至“on”时
发动机在工作中,ECU接受到来自转速 传感器的信号,使晶体管VTr导通,断路继 电器的磁化线圈L1通电产生电磁吸力,使断 路继电器的触点闭合,电源向油泵供电,其 电流方向为:蓄电池正极—主继电器触点— 断路继电器触点—油泵电动机—搭铁回到蓄 电池负极,油泵工作。
引入部分:复述上节课所讲的主要内容并引入本节正文。
主要内容:1、电控单元(ECU)的作用和功能。
2、电控单元(ECU)的组成。 3、电控单元(ECU)的电源电路。
提问题目:1、电控单元有几部分组成?
2、电源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新授内容:
一、电动汽油泵的控制方式 : 电动汽油泵的工作状况是根据发动机的 不 同工况的要求,来实现汽油泵的控制。 其控制方式有三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电控单元(ECU)控制。 2、油泵开关控制。 3、电控单元(ECU)与油泵开关协 同 控制。
(重点与难点部分)
4、点火开关由“on”转至“off”时
发动机停止运转,由于主继电器 磁化线圈断电,触点断开,切断电源向 汽油喷射系统的供电回路,同时ECU中 晶体管VTr截止,断路继电器的触点打 开,油泵供电电路中断,油泵停止工作。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3. 熟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4. 学会诊断和排除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电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2.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电控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线束和连接器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系统的类型喷油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燃油喷射控制策略4.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类型点火塞和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点火控制策略5. 排放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的组成催化转化器的工作原理排放控制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电控技术应用的理解。
3. 实操演示法:演示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故障诊断方法。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2. 课件:PowerPoint 或其他演示软件3. 实车或发动机电控系统模型4. 故障诊断工具和设备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 考试成绩:笔试和实践操作考试3. 综合评价:小组讨论表现、故障诊断案例分析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20课时,实践操作12课时。
2. 教学计划: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和课时。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2. 讲解基本概念:详细讲解电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控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
3. 分析工作原理:讲解各个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如燃油喷射系统、点火系统和排放控制系统。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车或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汽车电控发动机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1-节气门拉索轮2-节气门控制器电位计3-紧急运行弹簧
电动机)5-节气门电位计6-整体式怠速稳定装置
2.线性可变电阻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端子1:节气门控制器的供电线正极端子2:节气门控制器的供电线负极端子3:怠速开关信号线端子4:控制单元供电线
端子5:节气门电位计信号线端子6:空
端子7:供电线负极端子8:节气门控制器电位计信号线
(怠速时的开度信号)3.检测
①供电电压的检测。
测量节气门控制组件供电电压即是测量节气门控制器电位计和节气门电位计的电源电压。
拔下节气门控制组件插头,
气门控制组件插头端子4和7间电压应接近5V。
②输出信号电压的检测。
插好节气门控制组件的导线连接器,将点火开关置于。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设计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设计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已经成为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首先,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掌握汽车发动机概念和构造原理。
2.理解汽车电控技术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
3.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4.掌握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和维修技能。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内容: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发动机的构造原理和工作原理。
3.发动机热力学循环。
4.汽车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第二章汽车电控技术1.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2.汽车电控技术的应用。
3.汽车电控系统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4.汽车电控系统的特点和构成要素。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部分。
2.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
3.发动机传感器的种类和作用。
4.发动机执行器的种类和作用。
第四章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应用1.发动机参数检测与诊断技术。
2.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3.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技术。
4.发动机性能优化技术。
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除了教学内容外,教学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听讲授课,学习发动机电控技术相关的知识,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实现控制策略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掌握诊断与维修方法。
3.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了解实际应用环境和工作流程。
4.学习资料:提供相应的教材、视频、工具和软件,让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获得更深刻的知识理解。
总结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教学设计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1进排气系统故障的常见故障形式及故障现象;
任务2进排气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任务3排除进排气系统异常导致的故障
(2)树立工具、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
(3)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锻炼组织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其他成员协同解决问题;
(5)培养良好的5S习惯:①SEIRI(整理);②SEITON(整顿);③SEISO(清扫);④SEIKETSU(清洁);⑤SHITSUKE(自律)
任务
与
案例
任务1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任务2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任务3正确检测进排气系统的重要数据流
教学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
方法
重点
正确检测进排气系统的重要数据流
难点
根据进排气系统的重要数据流分析故障
解决办法
通过加强学生的训练,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增强技能和认知能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
(3)将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台完好的发动机台架;
2000rpm
熄火,点火开关ON,
节气门全关~全开
3
氧传感器信号
怠速
2000rpm
三、任务分析与总结(15′)
1、各组交流方案及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填写学习工作单;
2、教师点评指导;
3、学生进一步完善方案,并继续完成任务;
4、教师小结
四、布置任务(3′)
下一学习单元:进排气系统故障的检测与排除
1 2 3 4
1-发动机转速(怠速转速)
2-发动机负荷
3-发动机每循环喷射时间
4-进气质量
820~900rpm
1.00~2.50ms
2.00~5.00ms
2.0~4.0g/s
显示组号
屏幕显示
说明
怠速时允许值
01
基本功能
Read measuring value block 1
1 2 3 4
1-发动机转速(怠速转速)
(2)布置任务
任务1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任务2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任务3正确检测进排气系统的重要数据流
2、学生知识和技能准备(教师讲授)
(1)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2)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3)进排气系统重要数据的检测
显示组号02
基本功能
Read measuring value block 2
2-发动机负荷
3-节气门角度
4-点火提前角
820~900rpm
1.00~2.50ms
0~5∠°
5.25~14.25°V.OT
显示组号
屏幕显示
说明
怠速时允许值
07
基本功能
Read measuring value block 2
1 2 3 4
1-λ调节器控制值
2-λ传感器电压
3-活性碳罐电磁阀占空比
4-燃油通风的λ修正因素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沙颂NO:12
单元标题
项目13进排气系统重要数据流检测
课时
2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致远206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检测进排气系统的重要数据流
知识目标
(1)掌握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2)掌握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素质目标
(1)形成良好的纪律观念,遵守行业法律法规;
(4)学习工作单
一、任务描述(2′)
告知:本单元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二、任务实施(70′)
1、设置情境,布置任务
(1)设置情境
学生为新进员工,初次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修,需要完成如下工作:
①判断进排气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教师为该项目负责人,负责员工的管理、培训、考核;实训室为维修车间。
-10.0~10.0%
0.000~1.000V
0~99%
0.30~1.10
3、学生分组,按学习工作单要求训练;(教师巡视,释疑)
学习任务4:进排气系统故障的检修与诊断
学习项目3:进排气系统重要数据流检测
车型:
总成型号:
序号
检测项目
发动机工况
检测结果
分析结果
备注
1
进气量
怠速
2000rpm
2
节气门开度
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