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六章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中文版课件第6章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中文版课件第6章

AC = F/Q + c = n x F/S + c
–行业内厂商数量越多,平均成本越高
(6-6)
不完全竞争理论
图6-3: 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成本 C, and 价格, P
CC
AC3
P1
E
P2, AC2
AC1
P3 PP
n1 n2
n3 厂商数量, n
不完全竞争理论
• 厂商数量和价格
– 特定厂商制定的价格是由行业内厂商数量决定的。
不完全竞争理论
– 假设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 Q=A–BxP
– 那么厂商面临的边际收益曲线为:
(6-1)
MR = P – Q/B
(6-2)
• 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 平均成本(AC)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 边际成本 (MC) 是指厂商在现有产量下再生产一单位 产出所需要的支出。
不完全竞争理论
– 当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时,边际成本通 常会低于平均成本。
▪ 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模型(如李嘉图模型)都包含
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
• 增加生产某商品所需的所有要素的投入会使该产品的
产量同比例增加。
▪ 在现实中,很多产业都有规模经济的特征(也称为
规模报酬递增)。
• 规模越大,生产效率越高。
规模经济和国际贸易:概述
▪ 在规模经济报酬递增的条件下:
• 产出的增长比例比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高 •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张,平均成本(单位成本)
不完全竞争理论
图 6-1: 垄断定价和生产决策
成本, C and 价格, P
垄断利润
PM AC
AC
MC MR

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二节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方法与 特点


(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的特点
1、商品的相对价格在理论分析中具有非常重要 的地位,而基本上不涉及商品的名义价格与货币 因素变化的影响。 “货币幻觉” 2、往往从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或两个部门)、 两种生产要素的最简单模型开始分析,然后推广 到较为复杂的模型。 3、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4、静态或比较静态的理论分析。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三节
二、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概述


(二)从绝对成本理论到比较成本理论
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参与国际贸易的每个国家都拥有 具有绝对优势的生产部门。

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即使一国缺乏任何具有绝对成 本优势的生产部门,只要各国的不同部门之间存在 生产成本的比较差异,各国按照生产成本的比较优 势进行分工生产,然后进行贸易,就能给各国带来 更多的财富。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一节
三、学习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国家与政府的层次 企业层次 学生个人这个层次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一节
四、学好国际经济学的主要方法

(一)本课程的先导课程
经济学的基础性研究内容 数学分析基础或数理经济学基础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学好本课程的参考方法
要训练与提升自身的理论思辨能力。 平时应该多做习题。 在课外阅读有关国内外的参考文献,特别是
第一章目录
第一章>>第三节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
一、有关国际贸易的一些概念


(一)对外贸易总额、对外贸易差额与对 外贸易总量

国际经济学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国际经济金融关系协调(17、18)
国际要素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19) 国际劳动力流动(20)
四、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方法
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准备 逻辑推理与图形分析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比较利益理论——绝对技术差异论 二、比较利益理论——相对技术差异论 三、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论 四、比较利益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7th edition),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第一章 绪论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三、国际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方法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
“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花费的代价比在家里 生产时花费的小,人们就永远不会在家里生产,这是 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自己制作 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 而雇裁缝裁制…….他们都感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 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人处于某种有 利地位的方面,而以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购买他们所 需的任何其他物品。如果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是理 性的,那么整个国家的行为就很难是荒唐的。如果外 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那么 我们最好就用自己有优势的商品同他们交换。 ”
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 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基本特征
具体载体
研究稀缺资源
在世界范围内的 最优配置
研究国际间的商品 和生产要素流动
二、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重商主义 货财奖 币富出 是来限 财自入 富流 的通 唯领 一域 形 式

国际经济学课件中文版(克鲁格曼教材)

国际经济学课件中文版(克鲁格曼教材)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发展,即使一国在所 有产品的生产上都没有绝对优势 ,仍可通过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并从贸易中获益。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各国应出口 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 的产品。
新古典贸易理论
贸易条件
新古典贸易理论关注贸易条件的变化,即一国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 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会影响一国的福利水平。
该理论认为投资者会根据不同国家资产的风险和收益特性 来构建国际投资组合,以实现风险和收益的最优平衡。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
该理论强调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为了利用不同国家的 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通过跨国经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一体化程度的提高 ,国际资本流动将越来越频繁和复杂,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也将
反全球化的原因
经济不平等、文化冲突、环境破坏和恐怖主义等。
反全球化的影响
引发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际经济合作、导致全球经济不稳定等。
06
CATALOGUE
中国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 快速增长,成为全球贸易大国。
利率平价理论
该理论认为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应该等于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即投资者在两国之 间进行套利活动所要求的汇率风险溢价。
国际收支理论
该理论认为汇率的变动取决于两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即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汇率 的水平。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弹性分析法
该理论强调货币贬值可以通过改变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要求进出口需求对价格变动具有足 够的弹性。

国际经济学课件(最易懂简明版)

国际经济学课件(最易懂简明版)

一个关于绝对优势的例子
我们进一步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英 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都只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 布,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两国的劳动力投 入和产出情况如表2.1所示:
小麦

英国 美国
劳动投 入量 15
10
产出 量 120
120
劳动投 入量 5
10
产出 量 100
100
表2.1 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2.1.2 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重商主义者主张实行国家干预对外贸易的保护 主义政策,其政策主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货币政策。 2.保护关税政策。 3.限入奖出政策。 4.鼓励发展本国工业。
2.1.3 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1.重商主义的财富观是错误的。 2.重商主义是经商致富论 。 3.重商主义只研究如何从贸易中获得金银,而没
2.1.1 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
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 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 度的唯一标准。在一国范围内这种财富不会增加, 因为在一国范围内,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 之所失。因此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 进行国际贸易,并且要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保持出 口大于进口。
绪论
1.1 学习国际经济学的重要性
(1)学习国际经济学是为了掌握开放的市场经济条 件下国际经济运行的一般理论和政策,为我国经 济的改革和开放服务。(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 球化,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2)学习国际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把握国际经济现象。 (3)学习国际经济学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外企
业和国家制定的经营战略和对外经济政策,以便 知己知彼,在国际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
如果假定美国以120单位小麦与中国150单位 布进行交换,交换后两国布的消费水平比国际分 工前都增加了50单位,小麦的产出水平和消费水 平没有变化(见表2.6)。

海闻版国际贸易课件

海闻版国际贸易课件

主要贸易区: 贸易模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纺织品、机器设备、工业制成 品 落后国家: 工业原料
四、战后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
7000 6000 商品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50 1954 1958 1962 1966 1970 1974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服务
一. 基本假设: (1)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2)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 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 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5)规模报酬不变。 (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 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7)无运输成本。 (8)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第1章
导 论
本章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基本图形分析工具
难点:
理解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阶段性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一、古代的世界贸易: “地区间贸易”
(公元100年-14世纪)
主要贸易区: 欧洲;欧亚;亚洲 贸易模式 欧洲:金属制品、亚麻、呢绒 中国:丝绸、茶叶、瓷器 南亚和东南亚:香料、珠宝
C
CIC1 CIC0
50 70 100
CIC’0
大米
0
(二)局部均衡分析(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
图2.3 贸易前后的各国大米市场
大米相对价格 PR/PW
中国
两国总需求
大米相对价格 PR/PW 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0
美国
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1 需求曲线0 1.25 1 0.5

国际贸易政策PPT课件

国际贸易政策PPT课件
2021/3/10 12
评价:
意义:
对美国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开创了后起国家保护新兴产业的先河初步形成
缺陷:不成体系
成效:
美国 1789 年通过关税法案;1789 年5%-15%; 1816 年7.5%-30%;1825 年45%;1897年57%; 1900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额居 第二
2021/3/10 17
评价
▪ 意义:
• 促进了德国由封建制度加速向资义制度过渡; • 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指明了发展道路; • 标志着两大流派完全形成
▪ 缺陷:
• 尺度难以把握,容易造成过度保护或保护不当
▪ 成效:
• 1843年、1846年两次提高关税,使德国经济短期
内有了迅速发展,最终赶上了英法
2021/3/10 13
三、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 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历史学派代表人物 1841年《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内容:
理论观点、政策主张
评价 判定标准:穆勒标准、巴斯塔布尔标准、坎
普标准;小岛清标准
2021/3/10 14
内容
▪ 理论观点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一、国际贸易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 (一)国际贸易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的关系 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进出口贸易所 实行的政策的总称,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所组成。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所采 取的方针、措施的总和。 从国别角度看,国际贸易政策就是对外贸易政策
• 批判了自由贸易论

2021/3/10
– 古典自由贸易论是一种世界主义经济学,它把国 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混为一谈,完全抹杀了国家和 民族的利益的存在,忽视了各国民族经济发展的 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国际经济学之国际贸易理理论

国际经济学之国际贸易理理论
关税是一种税收,由海关对进出境货物或物品征收,旨在保护国 内产业和市场。
关税种类
根据征收方式,关税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和选择税等 。
关税影响
关税会提高进口商品价格,降低国内市场竞争力,导致国内产业获 得保护,但也可能导致消费者福利下降和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定义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贸易壁垒,旨在限制进口以保 护国内产业和市场。
贸易政策
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为贸易政策提供指导。如果一个国家的政策能够促进其在某一产品上的比较优势,那么该 国就可以通过出口这种产品获得经济收益。例如,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里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使得中国在 制造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出口增长。
03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的基本概念
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理论的实践应用
政策建议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手段来改变国家的要素禀赋,例如鼓励资本积 累、提高劳动力素质等。
企业战略
企业可以根据本国的要素禀赋特点来选择生产的产品类型和生产 方式,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国际合作
各国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04
国际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关税定义
03
国际贸易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 们的需求,提高生活水平,促 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国际贸易的种类
按照贸易对象分类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
按照贸易方式分类
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
按照贸易关系分类
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手贸易等。
国际贸易的历史和发展
01
02
03
古代的国际贸易
古代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 绸之路是国际贸易的重要 通道,促进了东西方之间 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13
(2)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①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方范围内大幅度降低
关税; ②在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取消关税; ③通过普遍优惠制的实施,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 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遍地给予减免关 税的优惠待遇;
ppt课件
14
④经济贸易集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有关
国家优惠关税待遇;
1)自由贸易政策
理论基础是斯密和李嘉图的国际分工、自 由贸易理论。
2)保护贸易政策 理论基础是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ppt课件
8
◆自由贸易政策在历史上多为经济强盛国家所 采用,因而常被称为“强者”的政策
◆英国是最早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
◆与英国不同,美国和德国先后实行了保护贸
易政策
ppt课件
9
6.2.3
④主要是通过各种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 在世界围内进行的。
⑤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实际
上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贸易自由化。
ppt课件
17
6.2.5
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对外贸易政策
(1)新贸易保护主义出现与加强的原因 ① 1974~1975年和1980~1982年两次世界性的经济衰退 ② 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 ③ 国际货币关系失调 ④ 贸易政策的相互影响
ppt课件 21
(2)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1841年,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李斯特在《政治 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提出了保护幼稚工
业理论,对李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进行了批评,
并论述了不发达国家实行保护贸易的理由和措 施,从而建立起了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的、以 幼稚工业为保护对象、为经济落后国家服务的保 护贸易理论体系。
④ 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关税措施——各种非关税壁垒和其他奖出限入 的措施。
ppt课件
12
6.2.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 的对外贸易政策
贸易自由化≠自由贸易
(1)战后贸易自由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① 美国的倡导和推动
② 西欧、日本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 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④ 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
贸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策
6.2.5
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对外贸易政策
ppt课件 6
6.2.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 重商主义政策 ◆ 理论基础是货币差额论和贸易差额论 ◆ 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后来在西班牙、葡萄牙和荷
兰实行,最后在英国、法国、德国和俄国实行
ppt课件
7
6.2.2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ppt课件
18
(2)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
①限制进口措施的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 税壁垒
②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
出口。 ③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的管理贸易
ppt课件
19
6.3 对外贸易政策理论
6.3.1 6.3.2 6.3.3 6.3.4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 战略性贸易理论
6.3.5
其他保护贸易理论
ppt课件
20
6.3.1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1)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思想 一个国家要在消费廉价产品的“近期利益” 和本国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之间进行选择。一
国不能只顾追求近期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的发展,就很难保持其 独立地位。因此,美国应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以使 新建立起来的工业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
第6 章
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
ppt课件
1
第6 章
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
6.1.1
6.1.2
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与构成
对外贸易政策的性质
6.1.3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ppt课件
2
6.1.1 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与构成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 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制定并实施 的政策,它从总体上规定了该国对外贸易活动的 指导方针和原则。
对外贸易政策的内容一般包括对外贸易总
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国别或地区政策等。
ppt课件
3
6.1.2
对外贸易政策的性质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 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与国家其他经济政策密切配合,如产业
政策、外汇政策、外资政策等。 国家对外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服从于国家 最高利益,配合外交活动。
有一支补充队伍,他们为了替英国人服务,扩大英国
的工商业优势,传播英国的文学和语言牺牲自己,长 途跋涉到亚洲或非洲沙漠地带,就在那里沦落一生。
ppt课件
24
② 李斯特的贸易政策主张 第一,对外贸易政策具有动态性。 第二,贸易保护必须以促进和保护国内工业力量 为目的。
第三,政府对工业的保护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和自
然规律。 第四,保护政策是大国可以采取的政策。
ppt课件
25
ppt课件 22
① 李斯特对流行学派的理论批判 第一是无边无际的世界主义,不承认国家原则,
也不考虑如何满足国家利益。
第二是只考虑交换价值,而没有考虑到国家的精
神和政治利益,眼前和长远的利益以及国家生产力。
第三是混淆了私人经济原则和国家经济原则,完
全抹杀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存在。
ppt课件
23
德国到那时看来对英国世界没有什么贡献,只有 一些儿童玩具、木制的钟、哲学书籍等,或者还可以
ppt课件
4
6.1.3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1)自由贸易政策:既不鼓励,也不限制
2)保护贸易政策:奖出限入
ppt课件
5
6.2
6.2.1
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6.2.2
6.2.3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对外贸易
6.2.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的对外
⑤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放宽进口数量限制, 逐步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 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ppt课件
15
(3)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① 战后贸易自由化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 ② 战后贸易自由化是一场更广泛的贸易自由化运动。 ③ 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积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ppt课件
16
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对外贸易
超保护贸易政策 理论依据是凯恩斯主义
ppt课件
10
① 保护的对象扩大了
保护幼稚工
业——保护国内已经高度发展的或出现
衰落的垄断工业。
② 保护的目的变了 培植国内工业 自由竞争的能力——巩固和加强对国内 外市场的垄断。
ppt课件
11
③ 由保护转为进攻
防御性地限制进口——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 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