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10篇)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10篇)欣赏《小步舞曲》篇一教学目标1.模唱、记忆小步舞曲第一主题旋律,听辨和标记乐曲段落。
2.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有兴趣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向同学介绍。
教学重、难点1.能听辨出乐曲的结构,并用简单的图式表现。
2.模唱记忆第一段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歌曲《不想长大》,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师:这么时尚的歌曲中的有些旋律出自离我们有200多年之久远的作曲家莫扎特。
让我们来走进莫扎特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
2.教师介绍作者。
(莫扎特简介)二、欣赏小步舞曲1.教师介绍小步舞曲的风格特征。
“小步舞”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民间的三拍子舞蹈,原流行于法国宫廷中,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
“小步舞”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典雅。
《小步舞曲》的音乐特点是旋律流畅、优美、华丽,节奏多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也有的作曲家在作品中选用带符点的节奏,使得乐曲更具有推动力,伴奏简单清晰。
2.初次聆听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要求:感受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整体段落,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
3.分段欣赏。
(一)听赏第一部分。
(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一部分音频)①教学要求:熟悉乐曲第一部分。
师:听辨第一部分有几种不同的旋律。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再次聆听第一部分,感受乐曲第一部分两种旋律宛如对话般呈现的形式。
宛如公主和王子在舞会中相识,你一言我一语在对话在舞蹈。
教师指导:学生先以较慢的速度读出节奏,然后跟琴进行演唱,注意空拍处要做到声断气不断,这样才能表现乐曲轻巧俏皮的感觉。
师:第二旋律宛如王子娓娓动听的话语,我们来感受一下旋律线的方向,感受乐曲的情绪。
②完整听第一部分音频。
(二)听赏第二部分。
(教师播放《小步舞曲》第二部分音频)师:请跟着乐曲划拍,听辨这段旋律的节奏特点。
生:每拍四个音,节奏紧凑,旋律流畅华丽。
师:我们来当一名钢琴家怎么来演绎一下莫扎特的音乐。
(用OO节奏来演奏一遍。
)(三)听赏第三部分。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
2. 研究唱歌、演奏简单乐器和舞蹈。
3. 培养音乐欣赏与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
1. 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2. 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
3. 音乐的分类: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4. 听音乐,辨认乐曲中的基本元素
第二课:唱歌
1. 研究唱歌的基本技巧:气息控制、喉咙放松等
2. 学唱经典儿歌和流行歌曲
3. 合唱团练:培养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第三课:乐器演奏
1. 了解常见乐器的名称和特点
2. 研究简单乐器的演奏方法:手拍、口哨、击打乐器等
3. 研究演奏古筝和钢琴的基本技巧
第四课:舞蹈
1. 研究简单的舞蹈动作和基本舞步
2. 编排舞蹈小品,进行集体表演
3. 研究舞蹈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音乐知识和技能。
2. 演示法:通过示范演奏、演唱和舞蹈,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模仿能力。
3. 合作研究法:组织合唱团、乐器演奏团和舞蹈团,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课堂测试、作业评定等。
2. 学生的技能表现:演唱、演奏和舞蹈表演的实际情况评价。
3. 学生的参与与表现:课堂听讲、互动和团队合作的评价。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
2. 音乐录音、乐器和舞蹈曲谱
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六、教学安排
详细的教学内容和安排请参考教案附件。
新版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全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学设
计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音乐是什么
第一课:认识音乐
教学目标
- 能够理解音乐的定义和作用
- 能够识别不同类别的音乐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音乐
- 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 音乐的作用和价值
2. 音乐的分类
- 中国传统音乐
- 西方古典音乐
- 流行音乐
教学步骤
1. 导入
- 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
- 提出问题:“你认为音乐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 研究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 通过简单的例子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讨论音乐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3. 认识不同类别的音乐
- 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并播放示范音乐
- 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并播放示范音乐
- 介绍流行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并播放示范音乐
- 听音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音乐类型的风格和氛围
4. 总结和展示
- 回顾研究到的内容,让学生回答问题:“你最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为什么?”
- 学生自愿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展示
教学资源
- 音乐记录仪器(如播放器或电脑)
- 音乐示范音频
- 图片和简单例子的幻灯片
教学评价
-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 学生对不同音乐类型的感受和理解程度- 学生参与展示的表现和分享内容。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13篇)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13篇)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1、演唱嗯嗨呀2、听赏阿里郎3、练一练合唱练习教学目标1、能用愉快、风趣的情绪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认识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并能为歌曲伴奏。
2、能认真聆听朝鲜民歌《阿里郎》,体验朝鲜族人民的思乡之情,并能与管弦乐曲《阿里郎》进行对比听赏,加深对作品的认识。
3、能与同学一起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合唱小品《小鸟在歌唱》,逐步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和协调、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用高亢、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嗯嗨呀》,表现歌曲愉快、热闹的劳动场面。
2、认识朝鲜民歌“安旦长短”的韵律特点。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感受朝鲜族音乐文化的魅力1、导入: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段少数民族的舞蹈,仔细听听,猜猜是哪个民族的?(欣赏长鼓舞片段)A、谁来说说?(朝鲜族)B、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服饰图片)(他们穿的衣服很有特点,是短衣长裙,以白色为主,这是朝鲜族人民在节日或民族集会时喜欢穿的素白衣服,这个民族有“白衣民族”的美称。
)C、他们的舞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时而优美典雅,时而热情奔放,很有活力。
)这就是朝鲜族的长鼓舞。
朝鲜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很多民歌的`音调和节奏常常和轻盈飘逸的舞蹈动作紧密结合,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朝鲜族,感受他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播放朝鲜族音乐特点介绍)2、(出示长鼓图片)朝鲜族的姑娘在跳舞时,胸前常常挂着一面鼓,这就是朝鲜族独特的乐器——长鼓。
想不想跟老师来学几个长鼓舞的动作?在跳长鼓舞时通常右手拿鼓棒,左手拍打鼓面,身体和肩膀随着音乐有节奏的摆动。
A、我们可以这样表演(老师示范)B、我们也来试试,在大腿上轻轻拍一拍C、看看老师是怎么拍的?对了,要拍出强弱,跟老师来模仿(用身势动作拍击,并突出强弱。
)这种节奏在朝鲜族音乐中叫“安旦长短”。
三、学唱歌曲《嗯嗨呀》1、导入:朝鲜人民喜欢用欢乐的歌舞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即使是在劳动当中也充满着歌声,朝鲜民歌《嗯嗨呀》就是其中一首韵味儿十足的劳动歌曲。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10篇)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10篇)五年级上音乐教案人教版篇一教学目标:1、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3、以班级召开一次“迎新年音乐联欢会”表达同学们对未来的美好祝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年快要到了大家想用怎样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呢?二、分小组进行准备。
1、看音乐录像,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2、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节目及资料。
3、学生分成小组活动,把自己准备的节目表演给大家,让小组同学进行审议,评定。
4、学生进行合作排练,教师到各组指导三、展示活动。
1、请各组同学把自己的节目与大家进行交流。
2、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迎新年音乐联欢会”。
四、教师进行小结五、根据音乐会顺利进行的情况,评选“组织奖”让学生很有自信的展示自己创作,编导的节目。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二教学内容:复习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演唱歌曲《快乐的嚓嚓嚓》并用二拍子指挥图式。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3、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4、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快乐的小队》。
5、复习升记号、“D.”、“Fine”、二拍子指挥图式、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组织教学三、复习歌曲1、齐唱《快乐的嚓嚓嚓》。
2、分男女声唱《快乐的嚓嚓嚓》。
3、齐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4、小组派代表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5、齐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6、分男女声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7、指名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8、齐唱《快乐的小队》。
9、指名演唱《快乐的小队》。
10、复习升记号、“D.”、“Fine”、二拍子指挥图式、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四、课程结束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通过乐曲欣赏,感受圆舞曲的风格,广泛了解异国文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舞曲音乐的鉴赏能力。
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点:(1)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2)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学会基本的音乐演奏技巧,如演唱、演奏等。
2. 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力和鉴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音乐基础知识(1)音高、音长、音色等基本概念。
(2)五线谱和简谱的识谱技巧。
(3)节奏的分类和基本练习。
2. 第二单元:民族音乐(1)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认识和欣赏。
(2)中国传统乐器的介绍和演奏技巧。
(3)民族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表演。
3. 第三单元:流行音乐(1)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流行乐器和演奏技巧的介绍。
(3)流行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4. 第四单元:经典音乐(1)西方古典音乐的认识和欣赏。
(2)古典乐器的介绍和演奏技巧。
(3)经典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表演。
5. 第五单元:音乐创作与表演(1)基本的作曲方法和技巧。
(2)音乐作品的编曲和制作。
(3)音乐表演的技巧和舞台表现。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音乐作品和演奏技巧。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演奏和表演。
4.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聆听和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
5.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参与度、表现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的练习册、创作作品等。
3. 音乐考试:学生的识谱、演奏、唱歌等能力的考核。
4. 课堂讨论:学生的参与度、观点表达等。
五、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册教案共安排36课时。
2. 每周课时:2课时。
3. 教学时间分配:(1)第一单元:6课时。
(2)第二单元:6课时。
(3)第三单元:6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全套】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2. 能够唱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3. 能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的介绍;2.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学唱;3. 音乐节奏和韵律的感受。
教学步骤1. 温暖活动: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准备开始音乐研究;2.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元素,例如音高、音色、节奏等;3. 分段学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并逐句进行教学和练;4.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让他们用身体动作配合音乐;5. 结束活动:与学生一起回顾研究内容,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资源1.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材;2.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音频资源;3. 音乐节奏和韵律的示范资源。
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小狗的故事情节;2. 能够表演《小狗与九个小朋友》的歌曲;3. 能够运用简单的乐器伴奏歌曲。
教学内容1. 小狗的故事情节的理解;2. 《小狗与九个小朋友》的学唱和表演;3. 使用简单乐器伴奏歌曲。
教学步骤1. 温暖活动:与学生一起做一些动物的动作游戏,引入故事情节;2. 给予学生一份小狗的故事,让他们用语言叙述故事情节;3. 学唱《小狗与九个小朋友》歌曲,并进行表演练;4. 引导学生使用简单乐器,如手拍、口哨等,伴奏歌曲;5. 结束活动:回顾故事情节,进行歌曲表演。
教学资源1.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材;2. 《小狗与九个小朋友》歌曲资源;3. 简单乐器,如手拍、口哨等。
(以下省略,共计八课时)。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9篇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9篇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丰富和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3.在学习歌曲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时光,珍惜儿童时代的美好时光。
教学重难点: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区分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合唱与重唱。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倾听,勤于动脑、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手风琴、课件教学方法:听唱法、自主学习、合作、示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课(二)学习歌曲《清晨》1、播放《清晨》师: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歌曲,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学生答:歌曲情绪……)2、再听歌曲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可以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呢?每段的情绪分别怎样?(三段:第一段活泼,第二段优美,第三段活泼)3、自学旋律(1)轻轻跟唱旋律,找出你认为比较难唱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2)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与帮助,指导学生唱准歌曲,引导学生观察歌曲旋律的特点,找出相同或相似乐句,讲解“同头换尾”的概念和D.C.反复记号的作用,分析歌曲ABA三段体结构(3)生分别齐唱一二声部旋律(4)生分组分声部唱旋律重点强调:每个声部的同学在演唱时声音不要太大,相互兼顾,声音均衡(二声部难度要大一些,可以让音准非常好的学生唱第二声部,老师也参与到第二声部中)4、师示范歌曲学生评价5、这首歌曲一共几段歌词?学唱第一段歌词:悄悄慢唱:间奏(3616-)她使歌曲轻快而活泼更富有动感,这一段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
----分唱----交换----连起加快一点唱。
第二段:直接唱。
-----分唱---纠正(加手势)(板书)两条龙,同头换尾。
还有第二部分附点、末尾音的音高。
注意看老师手势。
(山坡)----交换------连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嘀格伢儿的梦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脚踏水车唱山歌》。
2.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生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
3.在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的跳起摆手舞,并主动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教学重点:能用明亮、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及体会乐曲《土家喜欢咚咚喹》。
教学难点:难点是注意音色与节奏的把握。
教学准备:有关土家族风俗民情的音像资料、教学光盘、钢琴。
教学过程一、课前工作1.总结上学期学习情况。
2.本学期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
二、新课学习1.了解土家风俗,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喹》。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谁知道刚才乐曲是与哪个民族有关?(学生回答)。
2.放光碟《脚踏水车唱山歌》,练唱《脚踏水车唱山歌》。
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家寨,体验土家民情风俗,听,土家族的水车在唱着山歌欢迎我们呢?3.学唱《嘀格调》同学们的声音真美,把土家族的娃娃也吸引过来了,他们正唱着山歌呢?我们来听听他们唱的什么歌?播放《嘀格调》嘀格调是根据一首土家山歌改变而成的歌曲,出示《嘀格调》曲,再次欣赏。
学唱歌曲:土家山歌通常采用对唱的形式,我们也来进行对歌的学习比赛。
4.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1)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喹》乐曲。
介绍:冬冬喹施土家族的一种民族乐器,通常由竹子制成,长约10厘米,乐曲为木管五重奏。
学生看书,了解木管的形状(2)随乐跳一跳:在三年级跳过摆手舞,学生们回忆,然后听音乐跳一跳。
三、总结我们在欢快的歌舞中了解了土家族的风俗民情,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彩。
希望大家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走进精彩的民间文化大世界。
第二课西部放歌教学目标1.在听赏歌曲《黄河船夫曲》时,感受陕西民歌的特点,并能模仿陕西方言随乐跟唱。
2.能学会唱《走绛州》,并在歌曲表现活动中了解其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钢琴、课件、长毛巾等。
2.学生准备:有关西部民间歌舞的资料、长毛巾。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进西部1.歌声引进西部(l)音乐引路,学生在歌曲《黄土高坡》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坐定后继续听完。
(2)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它的风格怎样?你能唱几句吗?十多年前,这首歌曾红遍了全中国。
这么高亢、这么粗犷、这么豪放的歌曲它源自哪里呢?咱们一起去找找看!2.影片简介西部课件展示黄河、黄土高坡以及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
走到这里,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吗?这里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性格呢?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咆哮怒吼的黄河与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赋予那里的人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
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空旷、高亢的声调与歌喉。
听,他们的歌声传过来了!)二、西部放歌听《黄河船夫曲》:(l)聆听(2)跟唱(3)表演歌曲开始处有一大一小两个吆喝声,这是怎么回事?(交错而过的两只船上的船夫在打招呼。
)分成两组,每组排成一条船,一起来扮演一下黄河上唱着《黄河船夫曲》的船夫们。
比比看谁唱得韵味更足。
第二课时一、西部放歌1.唱《走绛州》(1)过渡语。
船靠岸了,船夫们坐下休息休息。
高原上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
你听,那边船夫的歌声刚落,这边又传来孩子们学唱的挑夫的歌!(2)听《走绛州》。
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上的民歌,它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歌中唱到“担上扁担走绛州”,“绛州”在哪里?为什么要“走绛州”而不是“坐车到绛州”?(“绛州”是古称,在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明、清时期,这里是商业发达的繁华之地。
我们现在要买东西都是拿钱到超市去买。
可那时候高原上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们要买东西、卖东西都只能挑着担子走到绛州去。
于是就有了“担上扁担走绛州”的说法。
)(3)随乐律动。
学生随音乐《走绛州》挑担律动,再次熟悉音乐。
(4)学唱曲谱。
(课件出示歌谱,)学生随琴轻唱曲谱,并及时解决难点。
引导学生想像切分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唱出它的重音。
(5)学唱歌词。
(歌词只有一句,其余全是虚词衬词,刻画了软溜溜的扁担一上一下颤动的形态与颤动的声音,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表现了挑夫们苦中作乐的心境。
所以,要唱得轻快、活泼、幽默。
)(6)情感处理。
挑夫们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可他们却能苦中作乐。
请想一想,要怎么唱才能让他们肩上的担子变得更加轻松、脚步变得更加轻快呢?二、采风归来1.拓展延伸黄土高原的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你还了解哪些高原的情况呢?(可以说说在课堂上的收获,也可以谈谈课前自己准备的有关西部音乐的资料,尽可能引导学生说说从所学的歌、舞中领悟到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2.今日黄土高原新貌师:今天的黄土高原在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们看!贫瘠的土地上开垦出了肥沃的梯田;黄河大桥巍然耸立;高速公路穿过高原;南水北调工程正在启动……黄土高原一步步走向繁荣。
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领略了黄土高原上极具魅力的民间歌舞,它们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希望大家都大胆地走近她,摘取她。
第三课鱼水情教学目标1.能说出八三拍子的含义,能按其节拍规律击拍或划拍学唱歌曲旋律。
2.能认真听赏《洗衣歌》,感受歌曲中所表达的军民鱼水情的情感。
3.能与他人合作,用优美和谐的声音学会合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选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
4.能能联系近年来在抗洪抢险中解放军的英雄行为和感人事迹,结合本课两首音乐作品的听赏和演唱的体验,说说解放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歌曲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电脑、钢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小雨下起来非常的美,但是,当暴雨降临的时候,而且还持续不断的时候,就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了。
今年,我们湖南省就受到了这样的水灾。
(出示课件播放洪水肆虐的镜头。
)在这最危急的时刻,你们知道是谁赶到了灾区人民的身边来营救他们吗?是我们可爱的解放军叔叔。
解放军叔叔为了保卫为了让千千万万的人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有的驻守在边疆,有的驻守在雪山,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让我们为他们唱一支最美的歌,感谢他们为祖国做出的牺牲。
二、新授歌曲1.全班聆听音乐《唱支最美的歌》听解放军叔叔踏步走来了。
3/8 X 0 XX | X 0 XX | X 0 X | X 0 0 | 用乐器模击节奏。
前面我们学的都是四几拍子,这个“四”表示什么意思?这条节奏如果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话,那每小节有多少拍呢?所以,这条节奏只能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数数看,如果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几拍?那么这是一条几几拍子的曲子?2.讲解音乐知识3/8的读法?含义?强弱规律呢?我们带上音符唱一唱:3 0 33|3 0 13|1 0 5|5 0 0|3 0 33|3 0 13|1 0 5|5 0 0|1 0 11|1 0 51|5 0 3|3 0 0|1 0 11|1 0 51|5 0 3|3 0 0|3.学唱曲谱三、参与表现(1)分析处理第一乐段。
第一乐段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这种景色美不美?这属于一种什么美?节奏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2)分析第二乐段。
第二乐段可以分为几个乐句?一、二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有点像什么?这两句又表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是一种什么美?怎样处理这两句?三、四乐句写了什么?是谁唱歌?为什么要唱?他们唱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这两乐句的节奏有什么变化?应该怎样处理?再仔细观察,这两乐句是由哪个乐句变化来的?像这种创作手法我们称为“再现”。
(3)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碰铃: X. |舞板: X X X |沙锤:0 X X |X 0 X |X 0 0 |0 XX XX|铃鼓: X X X |X X|四、欣赏并学跳藏族舞《洗衣歌》日本人侵疟中国的时候,正是解放军叔叔把他们赶走的。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现在这和平、幸福的生活,他们和我们就像亲人一样。
抗战胜利后,各地的老百姓都把八路军当成自己的亲人,他们纷纷拿出自家舍不得吃的蛋、粮食、枣儿等来欢迎八路军战士。
藏族的姑娘们为了感谢八路军,帮着他们洗衣服,她们洗衣服可高兴啦,为什么呢?(是八路军让他得们解放,姑娘们心情很高兴,于是边洗衣服边唱起了歌。
)这首歌是边洗衣服边唱的,所以他的歌名叫《洗衣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课件)五、小结。
第四课祖国在我心中教学目标1.能深情演唱《祖国印象》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听赏《我和我的祖国》感受“我”和祖国间不可分割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难: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准备:琴、音乐《祖国印象》《我和我的祖国》。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情境创设我们的祖国名叫“中国”,我们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每一位中国儿女都深爱着自己的祖国,用亲切的歌声向祖国问好。
1.声乐练习:《祖国你好》2.唱祖国歌曲联唱(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部分歌曲的合唱)从歌声了解祖国以外,还从哪些方面获取对祖国的印象?二、学习歌曲《祖国印象》1.歌词朗诵——理解体验歌词,充满热爱无论是歌声中,还是同学们的话语中都让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对祖国充满热爱之情,让我们带着深深的热爱之情朗诵《祖国印象》2.初听《祖国印象》词作家用用质朴亲切的语言,叙述的方式,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充分的表达出来。
让我们在去感受少年儿童用怎样的歌声唱出对祖国满腔的热爱的。
A.请听《祖国印象》B.回答问题,教师归纳情绪(亲近、抒情)、旋律(轻盈、舒展)节拍(八六拍子)C.认识八六拍子:复习八三拍子含义及强弱规律,引导得知八六拍子含义及强弱规律。
3.再听《祖国印象》随乐脚点拍子,跟唱,感受八六拍子特点4.学唱《祖国印象》第一段:(1-8小节)充分表达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旋律简洁、明快;第二段:(9-16小节)唱出对祖国满腔热爱,旋律富有歌颂性,节奏拉宽,力度加强,情绪达到高潮5.伴奏感情融合演唱,领唱与齐唱,小合唱。
三、欣赏《我和我的祖国》1.初听《我和我的祖国》,我们的祖国就像一位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就像我们的母亲哺育一代代中华儿女茁壮成长。
我们和我们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心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歌唱高山,歌唱河流。
请听《我和我的祖国》思考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什么?2.跟唱《我和我的祖国》,歌曲始终充满节奏动感和愉悦的情绪,尽情抒发了“我”和祖国就如同“浪花”和“大海”一样彼此依存,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
让大家用热情奔放的歌声抒发这样的情感吧!四、唱《祖国印象》从学习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唱支最美的歌颂歌祖国,祝愿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