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检测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全程突破第二部分教材研析篇模块1中国古代史主题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北师大版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全程突破第二部分教材研析篇模块1中国古代史主题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北师大版

曲辕犁[3]和筒车 盛 开 世
[4]
农 业
灌溉技术的发
明、使用,促进 了土地开发,增 加了粮食产量。 筒车 曲辕犁
元 经 之 济
治 表 手 制瓷业发达,以越窑[5]的青瓷[6]和邢窑[7]的白瓷最为 现 工 有名。“唐三彩”[8]代表了唐朝制瓷业的突出成就。 业 纺织业中,蜀锦[9]冠绝全国。
盛世经 开元 济表现 之治 疆域
第二部分 教材研析篇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主题五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中国 1.政治上,出现“贞观之 治”“开元盛世”繁荣局面。 2.民族友好交往;中外交流不断 发展。 3.科举制产生并发展,成为封建 社会选才的主要途径。
世界 1.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 2.日本效仿隋唐进行大化改 新,向封建社会过渡。 3.查理·马特改革,西欧封建 制度成型。
(3)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 影响 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 之后,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 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废止 科举制度存在 1300 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 年[16])才被 废除。
统一 意义
隋的 强盛
• 2.隋朝大运河
目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 的 统治。 开凿时期 隋炀帝[7]统治时期。 概 况 中心及南北 起止点 以洛阳为中心, 北抵涿 郡[8](今北京),南至余 杭[9](今浙江杭州)。
四段运河 (自北向南) 概况 连接五大水系 (由北向南) 长度 地位
永济渠[10]、 通济渠[11]、 邗沟[12]、 江南河[13]。 (其中经过安徽的是通济渠) 海河、黄河[14]、淮河[15]、长江和钱塘江。 全长两千多千米。

【初三历史试题精选】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专题测试(有参考答案)

【初三历史试题精选】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专题测试(有参考答案)

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专题测试(有参考
答案)
2018届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古代史
——-主题四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专家诠解考点趋势
【考点趋势诠解】——把握规律有的放矢
考点核心年份题型分值命题预测拓展建议
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3 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4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5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化交流的发展。

2018非选择题4分结合当前教育,考查科举制度的基本史实,结合民族史,考查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探究盛唐繁荣的诸多表现、主要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2018非选择题6分
2018未考查
【知识看点】——夯实基础扎实备考
考点1隋唐科举制度
基础知识篇
1.概念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管理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

2.诞生隋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录用人才(之前选拔官吏主要看门第的高低)。

隋炀帝时,正是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完善
(1)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增加考试人数。

(2)武则天时,创造了殿试和武举。

2018届历史中考一轮复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ppt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

2018届历史中考一轮复习繁荣与开放的社会ppt精品课件 北师大版

3(2016·山西省·2)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 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 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二、三省六部制 隋朝设立,唐朝沿袭和

皇帝
中书省 (起草政令)
( )
尚书省 执 行
门下省 (审核)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唐律
(三)唐朝的民族关P26 民族政策:开明
1、唐与突厥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 (1)唐太宗灭东突厥,并在当地设立(都督府) (2)在唐朝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
(唐太宗)为“天可汗”
2、唐与吐番 ①吐蕃:今 藏族 祖先 ②唐蕃友好往来的史实: A唐太宗时,文成公主 嫁给松赞干布 B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与吐蕃 C唐穆宗时,建“甥舅会盟碑” 3、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四)唐朝的对外关系 对外政策:开放的 举例说明唐朝的对外交流事件?
启示 :
生活有所改善;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 前提和基础。
4.衰落: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5.灭亡: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自立为帝,五代开
(二)、隋唐的重要制度
一、科举制:
1、含义: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以才能作为选 2、主要科。目:明经和进士
考 明经

主要测试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内 容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梳理篇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作业北师大版

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教材梳理篇第一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作业北师大版

C.交通工具D.耕作工具5.[20__·日照]科举制度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们认为“(科举考试使得)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也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 )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B.保证了官吏的清正廉明C.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6.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C.③ D.④7.[20__·成都]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辟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8.“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该诗句所赞美的这座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A.赵州桥 B.卢沟桥C.泸定桥 D.长安桥9.[经典题]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 A.隋朝短命而亡 B.唐诗繁盛辉煌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能力提升练|·10.[20__·孝感]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如右图)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的创设C.“开元盛世”D.大运河的开凿11.[20__·青岛]《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④合并州县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12.[原创题]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发达 B.对外交流活跃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关系融洽13.[20__·广东]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14.[20__·潍坊]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材料二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材料三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基础夯实练】1.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隋朝大运河,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开通了大运河.2.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这与唐太宗从隋末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吸取隋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有关.3.B [解析] 从关键词“女皇”和“无字碑”判断,该电视连续剧的名称是《武则天》.4.B [解析] 图片中的农具是筒车,筒车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提高灌溉能力.5.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度.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故选C项.6.A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地理知识.吐蕃在今西藏地区,西藏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由此判定正确答案为A项.7.C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西行”是指玄奘西游,“东渡”是指鉴真东渡,都是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与往来.A项是国内政策,不符合题意;B项是指汉朝张骞通西域;D项不是这两个事件的共同作用.只有C项正确.8.A [解析]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设计和建造的赵州桥.9.B [解析]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唐玄宗时期完善科举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这一变化导致了唐诗的繁盛辉煌.故选B项.【能力提升练】10.C [解析] 本题考查隋朝的有关史实.政治上,隋朝设立三省六部制,A项正确;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诞生,B项正确;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D项正确.B项“开元盛世”出现在唐朝,不应在书中出现.11.D [解析] 题干材料中有“任贤能、受谏诤”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信息,材料没有提及合并州县,据此可以排除含④的A、B、C三个选项.故选D项.12.B [解析] 本题考查唐朝对外交流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活动频繁,外域蔬菜的出现,正反映了这一特点,B项符合题意.13.C [解析] “大运河的开通”是在隋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唐朝昌盛的具体表现,“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是唐朝对外友好交流的表现.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时期重要的社会特征,C项符合题意.14.(1)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权.(2)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原因:地理环境影响.(3)乐舞发达.统治者重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间、中外间文化交流.。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1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岳麓版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1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课件岳麓版
之治”。 2.轻徭薄赋 (1)吸取隋亡教训,多次减免租税,保证农民的土地和耕
作时间。 (2)大力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
3.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1)非常重视选官用人,能虚怀若谷、从谏如流。 (2)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为相;重 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和能征善战的大将李靖、李 等。
唐太 宗
考点整合
考点聚焦
重难突破
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4.加强中央权力
(1)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了宰相人数。 (2)合并州县,大力精简机构。 【图解记忆】 唐朝三省六部制:
【特别提示】 ①贞观年间,增加了宰相人数,既有利于防 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②合并州县
,大力精简机考点构整合,以节省财政开考点支聚焦,提高行政效重难率突破。
主要途径。
3.影响: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
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
到了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隋朝
创立的科举制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
考点整合
沿用。 考点聚焦
重难突破
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点5 唐朝的民族关系
1.天可汗
(1)唐朝疆域空前广大,东到大海,西达咸海
的评价不能只看她的出身以及宫廷斗争手段的残酷性,也
要看到她为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
2.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年号为开元。
考点整合
考点聚焦
重难突破
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作用:开元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3.盛世繁荣
(1)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全 国耕地和人口大大超过前代。

全国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篇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史 第3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北师大版

全国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篇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史 第3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北师大版

考点整合
考点聚焦
重难突破
第3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文学艺术 (1)唐诗: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代影响最 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2)乐舞:相传唐太宗创作的《秦王破阵乐》和唐玄宗创作的 《霓裳羽衣舞》就很有名。 (3)石窟艺术:甘肃敦煌莫高窟。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 文化交流的瑰宝。
考点整合
考点聚焦
重难突破
第3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4.影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 办事效率;激发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给社会带来革新 气象和创造精神。 【特别提示】 清朝末年(1905年),我国废除科举制。科举制在我 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
考点整合
考点聚焦
第3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3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考点聚焦
重难突破
第3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点聚焦
考点1 隋朝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巩固统治。 2.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两千多千米。 3.意义(1)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 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2)大运河的通航,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了沿 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1.遣唐使: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他们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 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专题三 繁荣开放的隋唐社会(共22张PPT)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专题三    繁荣开放的隋唐社会(共22张PPT)

,为幸实多。”题中的“赞普”和“公主
”指的是( )
B
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C.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
5.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可见他特别重视
()
B
A.对外交往 C.任用贤才
B.民族关系 D.虚心纳谏
6.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
答: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 进了我国南北方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成为 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分解课标及考纲之二:理解·归纳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的表现是什么?
答: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 “贞观之治”。
分解课标及考纲之二:理解·归纳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2.“贞观之治”兴盛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 么?
答: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选举贤能, 知人善用,虚心纳谏;轻徭薄赋,发展生 产;修订法令编篡《唐律疏议》;完善三 省六部制、科举制。
分解课标及考纲之二:理解·归纳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3.“开元盛世”的表现是什么? 答: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
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 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 天下太平的盛事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 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答:统治者是唐玄宗
措施:选贤举能;整顿吏治;改革军事、漕运、财政 制度。
材料二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 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2)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 度?

中考历史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检测北师大版

中考历史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史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检测北师大版

课时训练(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核心检测练|1.隋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开通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南至________,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________、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两千多千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____,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2.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________替皇帝起草政令,________负责审核,最后交由________执行。

________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3.唐太宗年号________。

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____________。

武则天治国措施促进了社会发展,被称为__________。

4.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______”,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____________。

5.科举制是通过__________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________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________。

6.唐太宗时,__________入藏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7.贞观初年,________西行天竺研习佛法,成为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唐玄宗时,________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8.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是“诗仙”________、“诗圣”________。

9.唐朝时期的乐舞十分发达,涌现出许多成就斐然的音乐家。

相传________创作的《秦王破阵乐》和________创作的《霓裳羽衣舞》就很有名。

石窟艺术:甘肃____________。

|基础夯实练|1.[原创题]“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核心检测练|1.隋朝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开通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南至________,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________、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两千多千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____,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2.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________替皇帝起草政令,________负责审核,最后交由________执行。

________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3.唐太宗年号________。

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____________。

武则天治国措施促进了社会发展,被称为__________。

4.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______”,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____________。

5.科举制是通过__________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________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________。

6.唐太宗时,__________入藏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7.贞观初年,________西行天竺研习佛法,成为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唐玄宗时,________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8.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是“诗仙”________、“诗圣”________。

9.唐朝时期的乐舞十分发达,涌现出许多成就斐然的音乐家。

相传________创作的《秦王破阵乐》和________创作的《霓裳羽衣舞》就很有名。

石窟艺术:甘肃____________。

|基础夯实练|1.[原创题]“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隋朝开凿“千里长河”的根本目的是( )A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B .促进经济交流,繁荣商业C .促进友好往来,和睦相处D .促进农业发展,防洪灌溉2.[改编题]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来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 )A .春秋诸侯争霸B .汉末军阀割据C .魏晋北民南迁D .隋朝暴政而亡3.[原创题]某电影公司准备拍摄一部电视连续剧,请根据下列几集的名称判断该电视连续剧是( )A .《汉武大帝》B .《武则天》C .《贞观长歌》D .《三国演义》4.[经典题]先进农具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右图所示的农具是唐朝时发明的,它属于()A .纺织工具B .灌溉工具C .交通工具D .耕作工具5.[2017·日照]科举制度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们认为“(科举考试使得)即使是国家中最贫穷的人也只能说,如果他命运不济也是‘天意如此’,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这主要是指科举制度(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B.保证了官吏的清正廉明C.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D.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6.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7.[2017·成都]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

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辟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8.“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该诗句所赞美的这座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A.赵州桥 B.卢沟桥C.泸定桥 D.长安桥9.[经典题]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

”这一变化导致了( )A.隋朝短命而亡 B.唐诗繁盛辉煌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能力提升练|10.[2017·孝感]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

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

《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如右图)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

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的创设C.“开元盛世”D.大运河的开凿11.[2017·青岛]《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

”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③虚心纳谏④合并州县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2.[原创题]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

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发达B.对外交流活跃C.经济重心南移D.民族关系融洽13.[2017·广东]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14.[2017·潍坊]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唐朝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

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

材料三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旻等。

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

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高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核心检测练】1.洛阳涿郡余杭通济渠赵州桥2.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3.贞观“贞观之治”“贞观遗风”4.开元“开元盛世”5.分科考试才能进士6.文成公主7.玄奘鉴真8.李白杜甫9.唐太宗唐玄宗敦煌莫高窟【基础夯实练】1.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隋朝大运河,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开通了大运河。

2.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

这与唐太宗从隋末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吸取隋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有关。

3.B [解析] 从关键词“女皇”和“无字碑”判断,该电视连续剧的名称是《武则天》。

4.B [解析] 图片中的农具是筒车,筒车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提高灌溉能力。

5.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度。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他的同胞并未设置不公平的障碍来阻挠他提升自身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故选C项。

6.A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地理知识。

吐蕃在今西藏地区,西藏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由此判定正确答案为A 项。

7.C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西行”是指玄奘西游,“东渡”是指鉴真东渡,都是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与往来。

A项是国内政策,不符合题意;B项是指汉朝张骞通西域;D项不是这两个事件的共同作用。

只有C项正确。

8.A [解析]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设计和建造的赵州桥。

9.B [解析]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

唐玄宗时期完善科举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这一变化导致了唐诗的繁盛辉煌。

故选B项。

【能力提升练】10.C [解析] 本题考查隋朝的有关史实。

政治上,隋朝设立三省六部制,A项正确;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诞生,B项正确;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D项正确。

B项“开元盛世”出现在唐朝,不应在书中出现。

11.D [解析] 题干材料中有“任贤能、受谏诤”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信息,材料没有提及合并州县,据此可以排除含④的A、B、C三个选项。

故选D项。

12.B [解析] 本题考查唐朝对外交流情况。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活动频繁,外域蔬菜的出现,正反映了这一特点,B项符合题意。

13.C [解析] “大运河的开通”是在隋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唐朝昌盛的具体表现,“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是唐朝对外友好交流的表现。

繁荣与开放是隋唐时期重要的社会特征,C项符合题意。

14.(1)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权。

(2)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原料、贵重奢侈品为主。

原因:地理环境影响。

(3)乐舞发达。

统治者重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族间、中外间文化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