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试题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结业考试题附答案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结业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题)1.ISO14001:2015标准规定了使组织能够实现其为环境管理体系所设立的( )的要求。
[单选题] *A.预期结果(正确答案)B.最终结果C.环境目标D.环境方针2.依据ISO14001:2015标准,组织应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与有效性,以提升( )。
[单选题] *A.体系绩效B.环境绩效(正确答案)C.公司形象D.风险和机遇的应对3.采纳ISO14001:2015标准本身并不能保证得出最佳的环境结果。
不同组织对本标准应用的不同归于组织所处环境的不同。
两个从事类似的活动,但具有不同的( )的组织,都可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单选题] *A.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B.合规义务,环境方针、环境技术和环境绩效C.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技术D.合规义务,环境方针的承诺、环境技术应用和环境绩效目标(正确答案)4.PDCA运行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个用于实现持续改进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该模式可应用于:( ) [单选题] *A.整个环境管理体系B.体系中的每个单独要素C.整个环境管理体系及体系中每个单独要素(正确答案)D.A+B+C5.ISO14001:2015标准符合ISO有关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一个高层次的架构,相同的核心文本,以及含有核心定义的通用术语,旨在有利于用户实施( ) [单选题] *A.环境管理B.多个ISO管理体系标准(正确答案)C.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D.环境管理体系6.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下述有关标准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性质。
B.适用于组织确定的其可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不强求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正确答案)C.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符合合规义务,实现环境目标。
环境管理体系培训试卷(含答案)

13、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A.地球日B.节水日C.爱鸟日D.世界环境日
14、根据审核活动前应评审受审核的文件,以确定文件所述的体系与()的符合性
A.ISO14001:2004标准B.适用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C.相关方的要求D.审核准则
()2、环境目标和指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必须量化。
()3、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可以不参照法律法规执行。
()4、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必须由最高管理者制订发布。
()5、已经管理得很好的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可以不必写书面文件。
()6、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时,必须考虑它的更新。
()7、相关方是指与组织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各种团体。
C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D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支持技术指南
18、污染预防不包括()
A更改过程、产品或服务B污染工序外包
C采用替代能源D源的减少或消除
19、按照标准的要求,组织应就将其环境方针进行传达,传达的范围应包括( )。
A组织内的所有员工
B组织内的所有员工和所有的相关方
C组织内的所有员工,以及所有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D组织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相关方
15、审核员能力包括()
A.个人素质B.个人素质和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C.通用的知识和技能D.特定的知识和技能
E.通用的知识、技能和特定的知识、技能
16、建筑工程主要危险源主要是()。
A.高空附落B.电危害C.倒塌D.以上都对
17、GB/T24001-2004标准的全称是()。
A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B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试题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试题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的答案,填到空格中。
每题2分,共20分)1、在ISO14001的环境方针中必须( )A)包含对污染预防的承诺B)包含对持续改进的承诺C)包含对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承诺D)所有上述答案2、为满足ISO14001标准,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A)组织应对所有产品了解生命周期的全过程B)组织能控制并影响的所有环境因素C)仅仅是那些在现场范围之内产生的环境因素D)所有上述答案3、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 )A)规划、建设、安装和运行B)设计、施工、投入生产和使用C)计划、购买、使用D)设计、制造、安装4、按照标准的要求,组织应就将其环境方针进行传达,传达的范围应包括( )A 组织内的所有员工B 组织内的所有员工和所有的相关方C 为组织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D 组织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相关方5、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可能具有:( )A 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B 潜在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C 较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D 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6、控制重大环境因素的途径不包括( )A、目标和指标;B、运行控制;C、应急准备和响应;D、监测与测量。
7、就污染物排放标准而言,一个组织排放的污染物既有国家标准又有地方标准,则该组织应:A、执行国家标准B、执行地方标准C、A+BD、中央企业执行国家标准,地方企业执行地方标准8、现场检查表是工作文件,其检查内容:A、应于现场审核前十五天通知受审核部门B、应于现场审核前五天通知受审核部门C、可以不通知受审核部门D、不应通知受审核部门9、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采用的工作方法不包括:A、现场监测B、面谈C、查阅文件和记录D、现场观察10、以下描述不是环境因素的是()A、二氧化硫的排放B、噪声排放C、水质恶化D、油的泄露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你认为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组织的环境管理者代表应定期主持管理评审。
环境管理体系注册内审员培训考试试卷

环境管理体系注册内审员培训考试试卷环境管理体系注册内审员培训考试试卷姓名: 考试日期: 计分: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10分,1、“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比较所得到的评价结果”是A、审核证据B、审核发现C、审核结论D、观察结果2、被暂停证书的企业可通过来恢复证书 A、监督审核 B、纠正措施跟踪C、复审D、复评3、审核方要求受审核方提供的纠正措施是 A、纠正不符合的建议措施 B、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的措施 C、纠正措施的跟踪要求 D、上述全对4、首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A、为审核制定计划B、介绍审核组成员以及实施审核所采用的方法的程序C、确定实施审核所需的资源和审核人数D、以上全部都是5、审核的委托方可以是A、受审核方自己B、受审核方的上级公司C、认证机构D、A+B+C16、ISO14001标准中的4.3。
3信息交流是指 A、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B、组织内部、外部都要进行信息交流C、组织与认证机构的信息交流D、组织与政府的环保部门的信息交流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的内容。
A、对重要环境因素能实施有效控制B、体系文件符合标准要求C、有一套体系自我完善机制D、员工通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并能自觉守法.8、审核准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B、健康与安全卫生法律法规C、相关方的环保要求D、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9、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用来确定A、管理的效率B、环境现状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的情况C、环境管理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D、环境手册和程序的存在10、对法律法规遵循情况定期评审是标准中条款的要求A、法规及有关要求B、管理评审C、监测和测量D、内审2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审核组中至少应有一名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成员。
, ,2、技术专家是审核组成员之一~故也应参与做审核结论。
,,3、相关方是仅指那些与组织的环境绩效有利益关系~或受其环境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试题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试题一、是非题,答案对的在( )中打“√”,答案不对的在( )中打“×”(每题1分,共15题)( )1组织的环境方针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的人员就可以了。
( )2环境因素的识别只考虑本组织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
( )3如可行,目标应具体,指标应可测量,必要时应将预防措施考虑在内。
( )4.遵守法规和其他要求是组织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 )5.酸雨是指PH 值大于5.6的降水。
( )6.末端治理就是环境污染和事故预防的主要手段。
( )7.组织建立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为了保持体系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不必考虑组织的现有文件。
( )8. 、监测和测量是自我完善机制的第二级。
( )9.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 )合规性评价是指组织对其遵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进行自我评价( )11.“三同时”制度是指我国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建、引进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和环保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 )12.对在我方施工现场的工程/劳务分包队伍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应由他们自己管理,我方无权干涉。
( )13.持续改进必须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 )14.实施EMS 标准会加重组织的法律责任。
( )15.不同地区的两个组织,只要施工资质相同并且生产同种产品,他们评价重大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和重大环境因素的尺度应该是一致的。
二、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
从a, b, c, d 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我国对空气治理的两类污染物重点是__ _______。
a) SO 2控制区和温室效应 b) 酸雨控制区和臭氧层c) SO 2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 d) 臭氧层和酸雨控制区 姓 名单 位 是非题选择题 简述题 综合题 阅 卷 人总 分2.水中有机物中化学需氧量指__ ____。
a) BOD b) TOC c) COD d) NH4-N3.风险控制与污染预防策划时原则上应首先__ __ ___。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试题答案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试题一、是非题,答案对的在( )中打“√”,答案不对的在( )中打“×”(每题2分,共15题)(×)1组织的环境方针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的人员就可以了。
(×)2、环境因素的识别只考虑本组织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
(√)3、如可行,目标应具体,指标应可测量,必要时应将预防措施考虑在内。
(√)4.遵守法规和其他要求是组织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5.酸雨是指PH 值大于5.6的降水。
(×)6.末端治理就是环境污染和事故预防的主要手段。
(×)7.组织建立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为了保持体系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不必考虑组织的现有文件。
(×)8. 、监测和测量是自我完善机制的第二级。
(√)9.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合规性评价是指组织对其遵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进行自我评价(√)11.“三同时”制度是指我国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建、引进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和环保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2.对在我方施工现场的工程/劳务分包队伍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应由他们自己管理,我方无权干涉。
(×)13.持续改进必须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14.实施EMS 标准会加重组织的法律责任。
(×)15.不同地区的两个组织,只要施工资质相同并且生产同种产品,他们评价重大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和重大环境因素的尺度应该是一致的。
姓 名单 位 是非题选择题 简述题 综合题 阅 卷 人总 分二、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
从a, b, c, d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我国对空气治理的两类污染物重点是____c _____。
控制区和温室效应 b) 酸雨控制区和臭氧层a) SO2c) SO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 d) 臭氧层和酸雨控制区22.水中有机物中化学需氧量指__ a_____。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程(上)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程(上)考试题及答案单选题1。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 )正式发布了ISO 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
回答:正确1. A 2001年1月4日2. B 2002年5月23日3. C 2002年10月1日4. D 2003年10月1日2。
下列有关GB/T 24001—ISO 14001标准的特点和应用原则描述错误的是( )。
回答:正确1. A 有效的环境管理须建立并实施结构化的管理体系2. B 环境管理体系需要独立于其他管理体系3. C 实施本标准的关键是坚持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4. D 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以及全员参与3.下列选项有关环境方针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回答:正确1. A 环境方针应由组织的内审组长确定2. B 环境方针的制定应具有普遍性3. C 环境方针是组织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以单独制定4. D 环境方针的核心内容是“二个承诺”和“一个框架”4。
用直接判断法评价重要环境因素的类型有( )。
回答:正确1. A 对生态、文化遗迹、风景名胜有显著影响的2. B 危险化学品使用量3. C 能源/资源/原辅材料使用4. D 污染物排放类的环境因素5。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有()。
回答:错误1. A 多因子定量判断法2. B 生命周期评估法3. C 单因子定量判断法4. D 排放量对比、频次对比法6。
组织进行内外部信息交流的目的是()。
回答:正确1. A 阐明管理者对环境保护的承诺2. B 调动员工的积极性3. C 促进公众对组织改进环境绩效的理解和认同4. D 以上选项都对7.组织应确保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其目的是( ). 回答:正确1. A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恰当的实施和保持2. B 向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3. C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组织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预定安排4. D 以上选项都对8。
管理评审的时机和方式( )。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考试题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考试题姓名:单位:得分:一、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ISO19011的标准类别是()A 环境管理体系B 环境表现评价C 环境审核D 环境标志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质()A 可以稀释排放B 应该在企业的总排放口取样C 有车间排放口即在车间排放口取样,无车间排放口就在总排放口取样D 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3、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指标是()A、COD、镍B、C OD、悬浮物C、B OD、铬D、PH、BOD、动植物油4、《工厂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规定处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工厂厂界噪声标准值应执行如下标准()A、白天:70分贝夜间:60分贝B、白天:65分贝夜间:55分贝C、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D、白天:55分贝夜间:45分贝5.ISO14001标规定必须对下列要素制定程序()A、4.3.1、4.5.1B、4.3.2、4.3.3C、4.4.2、4.6D、以上全对6、废水里的PH值范围为()A、PH≥9B、6≤PH≤9C、PH<5.6D、PH<67.组织的环境方针中必须包括()A、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B、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C、环境表现的绝对要求D、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A 由国家环保总局制定B 由国务院制定C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 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9. 组织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收集并掌握的法律和其他要求不包括()A、使用于组织识别的环境因素的所有环境法规B、我国签署的环境国际公约C、有关组织的健康安全法规D、组织所处行业的环境法规和要求10.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内容的是()A、材料代替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C、生活垃圾外运D、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你认为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时,必须考虑到它的环境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试题
一、是非题,答案对的在()中打“√”,答案不对的在()中打“×”(每题1分,共15题)
()1组织的环境方针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的人员就可以了。
()2环境因素的识别只考虑本组织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
()3如可行,目标应具体,指标应可测量,必要时应将预防措施考虑在内。
()4.遵守法规和其他要求是组织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5.酸雨是指PH值大于5.6的降水。
()6.末端治理就是环境污染和事故预防的主要手段。
()7.组织建立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为了保持体系的系统性和独立性,不必考虑组织的现有文件。
()8. 、监测和测量是自我完善机制的第二级。
()9.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合规性评价是指组织对其遵守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进行自我评价
()11.“三同时”制度是指我国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建、引进建设项目,其劳动安全卫生和环保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2.对在我方施工现场的工程/劳务分包队伍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应由他们自己管理,我方无权干涉。
()13.持续改进必须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14.实施EMS标准会加重组织的法律责任。
()15.不同地区的两个组织,只要施工资质相同并且生产同种产品,他们评价重大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和重大环境因素的尺度应该是一致的。
二、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
从a, b, c, d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我国对空气治理的两类污染物重点是__ _______。
a) SO2控制区和温室效应b) 酸雨控制区和臭氧层
c) SO2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d) 臭氧层和酸雨控制区
2.水中有机物中化学需氧量指__ ____。
a) BOD b) TOC c) COD d) NH4-N
3.风险控制与污染预防策划时原则上应首先__ __ ___。
a) 降低风险与污染b) 消除环境与危害因素c) 末端治理d) 采用机器人
4.贯彻14001标准的组织所关心的对象是___ __ ____。
a) 产品b) 过程c) 环境d) 人
5.环境方针中应包含___ ____。
a) 持续改进b) 遵守法规和其它要求c) 预防污染d) a+b+c
6.管理方案应包括____ ____。
a) 职责和权限b) 方法c) 时间表d) a+b+c
7.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的内容有____ _____。
a) 应急计划b) a+c c) 应急设备d) 内部审核
8.对于一个新建体系的组织初始评审工作是___ ____。
a) 不需要b) 必要的c) 可做也可不做d) 与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结合在一起做9.组织编制的程序文件应具有____ _____。
a) 可检查性b) 可操作性c) 针对性d) a+b+c
10.噪声控制技术采用声源控制方法,下列方法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 _______ 。
a) 隔声降噪b) 减振降噪
c) 采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工艺d) 消声降噪
11.新工人上岗前三级安全教育是指___ ____。
a)工厂、车间、班组b)师傅、工厂、班组
c)岗位、车间、师傅d)领导、车间领导、技术人员
12.在环境管理体系中,下列属于其它要求的是___ ____
a) 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合同或协议的要求
b) 适用的标准
c) 本行业的各种要求
d) 组织或上级组织的承诺和本组织的要求
13.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第一责任人是___ _____。
a) 每个员工b) 管理者代表c) 企业法定代表人d) 工会
14.重要环境因素是指____ _____。
a) 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b) 能产生重大环境污染的因素
c) 难于控制的环境因素d) 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15.内审依据的文件是____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