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 古诗词三首 人教新课标(共32张PPT)
合集下载
《古诗词三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风雪声搅碎了 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反复: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动态描写
点明旅途的方向。
静态描写 壮观的军队驻扎图
风一更,雪一更, 动态描写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对比
反复:突出塞外狂风卷地, 铺天暴雪的情景。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诗中有画
诗 词
句中含情
三
首
王维
字摩诘,号摩 诘居士,世称“王 右丞”,唐代著名 诗人、画家。被称 为“诗佛”。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
走近作者
张继
字懿孙,汉族, 襄州人。唐代诗人。 他的诗爽朗激越,不 事雕琢,比兴幽深, 事理双切,对后世颇 有影响。
纳兰性德 吴然
字容若,号 楞伽山人。清代 词人,其词在中 国词坛上享有很 高声誉。
深夜不眠的原因 写尽作者的孤寂和伤感。
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
《长相思》
这首词描写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 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的状态, 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了浓烈的 羁旅怀乡之情。
主题思想
一、把下面的词义和对应的词语连起来。
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浣女
尽。
夜泊
洗衣物的女子。
聒
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 才,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主题思想
《己亥杂诗》描写了当时社会政 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 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这三首诗里的意象分别有哪些?三首诗有什么相同点。
意象:指包含诗人思想感情的诗歌形象,它是诗歌表情达 意的最小单位,也是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形象化体现。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反复: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动态描写
点明旅途的方向。
静态描写 壮观的军队驻扎图
风一更,雪一更, 动态描写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对比
反复:突出塞外狂风卷地, 铺天暴雪的情景。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诗中有画
诗 词
句中含情
三
首
王维
字摩诘,号摩 诘居士,世称“王 右丞”,唐代著名 诗人、画家。被称 为“诗佛”。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
走近作者
张继
字懿孙,汉族, 襄州人。唐代诗人。 他的诗爽朗激越,不 事雕琢,比兴幽深, 事理双切,对后世颇 有影响。
纳兰性德 吴然
字容若,号 楞伽山人。清代 词人,其词在中 国词坛上享有很 高声誉。
深夜不眠的原因 写尽作者的孤寂和伤感。
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
《长相思》
这首词描写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 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的状态, 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表达了浓烈的 羁旅怀乡之情。
主题思想
一、把下面的词义和对应的词语连起来。
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浣女
尽。
夜泊
洗衣物的女子。
聒
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 才,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主题思想
《己亥杂诗》描写了当时社会政 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 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这三首诗里的意象分别有哪些?三首诗有什么相同点。
意象:指包含诗人思想感情的诗歌形象,它是诗歌表情达 意的最小单位,也是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形象化体现。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山居秋暝
动静结合
浣衣之女
渔舟之人
留
结构梳理
明月松林
清泉岩石
枫桥夜泊
月落
乌啼
江枫
渔火
钟声
结构梳理
愁
《山居秋暝》描绘了 后傍晚时分山村柔和美好的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 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
主题概括
秋雨初晴
山水田园
在《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诗人勾画了_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抒发了自己漂泊在外的____________ 。
课后作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长相思
观察《长相思》和前两首诗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
词牌名
上阙
下阙
纳兰性德 字容若。纳兰明珠长子。清朝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有《纳兰词》《通志堂集》等流传。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作者简介
这首诗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此时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的后期了。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后,他在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场面清冷、寂静,能感受到诗人因为避难他乡、远离故土而产生的孤独感。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眼前的景色又给你怎样的感觉?
孤独
凄凉
你觉得诗中的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
动静结合
浣衣之女
渔舟之人
留
结构梳理
明月松林
清泉岩石
枫桥夜泊
月落
乌啼
江枫
渔火
钟声
结构梳理
愁
《山居秋暝》描绘了 后傍晚时分山村柔和美好的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 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心情。
主题概括
秋雨初晴
山水田园
在《枫桥夜泊》这首诗中,诗人勾画了_________、_________、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抒发了自己漂泊在外的____________ 。
课后作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长相思
观察《长相思》和前两首诗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
词牌名
上阙
下阙
纳兰性德 字容若。纳兰明珠长子。清朝词人。清词三大家之一。有《纳兰词》《通志堂集》等流传。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作者简介
这首诗当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别业时,此时已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终南别业》)的后期了。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时期最后一个开明的宰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排挤罢官,朝政日趋昏暗,王维的政治热情冷却下来,对政治抱着消极的态度。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后,他在终南山构筑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场面清冷、寂静,能感受到诗人因为避难他乡、远离故土而产生的孤独感。
诗人感受到了什么?眼前的景色又给你怎样的感觉?
孤独
凄凉
你觉得诗中的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_古诗词三首_PPT课件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风乍,洛阳城里已经变凉了。 (2)想写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表 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可是想说的 话太多了。
(3)信写好后,又担心刚才太匆忙, 不能把自己的的意思完全表达出 来。 (4)当送信的人要出发的时候,又 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 灯。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 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 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 帐篷,每个帐篷都点起了 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 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 来,故乡是没有这种狂风暴 雨的声音的。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 么的情感?
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 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能江 胜 日 景 江 不水 火 出 旧 南 忆绿 , 江 曾 好 江如 春 花 谙 , 南蓝 来 红 。 风 ?,
纳兰性德,满 州人,清代词 人,文学成就 以词为最,现 存词三百四十 二首。时人誉 “清代第一词 人”
在纳兰性德九年的侍卫生涯中, 多次随从康熙出巡,足迹至塞外、 关东、山西与江南等地。由于经 常护随康熙到塞北与关外巡视, 熟睹漠北之景,对行役之苦有深 刻体验,固而他写下了大量边塞 词。1681年,作者护驾巡视辽 东,写下了此词。
京口∕瓜洲∕一水间, 只 ∕数重山。 钟山∕只隔 这两句诗写诗临船望江想到什么 呢? 思念故乡
春风∕又绿绿 ∕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 么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美, 对家的思念和向往
**诗人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12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3
(1)秋风乍,洛阳城里已经变凉了。
(2)想写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表 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可是想说的 话太多了。
14
(3)信写好后,又担心刚才太匆忙, 不能把自己的的意思完全表达出 来。
(4)当送信的人要出发的时候,又 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6
京口瓜洲一水间, 京钟钟京钟口山京钟山口山瓜只口山只瓜只洲隔瓜只隔洲隔一数洲隔数一数水重一数水重重间山水重间山,。间山山,。,。。
7
明月:蕴涵着团圆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 家。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锁清秋。
8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只隔∕数重山。 这两句诗写诗临船望江想到什么
呢? 思念故乡
春风∕又绿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9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 么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美, 对家的思念和向往
10
11
**诗人简介**
张籍(767—830)唐诗 人。字文昌,江苏苏州人 。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 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 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 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 王”。有《张司业集》
26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词人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这首词通过描绘了军旅之艰苦, 环境之恶劣,表达了词人对家 乡的深切思念,词人采用了夹 抒情于叙事写景之中的方法来 表达这种情感的。
27
这三首古诗词异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都表达了作者对 故乡的思念之情。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3
(1)秋风乍,洛阳城里已经变凉了。
(2)想写封家书给家乡的亲人,表 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可是想说的 话太多了。
14
(3)信写好后,又担心刚才太匆忙, 不能把自己的的意思完全表达出 来。
(4)当送信的人要出发的时候,又 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6
京口瓜洲一水间, 京钟钟京钟口山京钟山口山瓜只口山只瓜只洲隔瓜只隔洲隔一数洲隔数一数水重一数水重重间山水重间山,。间山山,。,。。
7
明月:蕴涵着团圆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 家。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锁清秋。
8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只隔∕数重山。 这两句诗写诗临船望江想到什么
呢? 思念故乡
春风∕又绿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9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 么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美, 对家的思念和向往
10
11
**诗人简介**
张籍(767—830)唐诗 人。字文昌,江苏苏州人 。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 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 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 重,与王建齐名,并称“张 王”。有《张司业集》
26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词人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这首词通过描绘了军旅之艰苦, 环境之恶劣,表达了词人对家 乡的深切思念,词人采用了夹 抒情于叙事写景之中的方法来 表达这种情感的。
27
这三首古诗词异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都表达了作者对 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共32张PPT)

给予读者多么丰富的想象啊!
复恐匆匆说不尽 ,
行人临发又开封 。
“复恐”二字,对诗人的心 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 “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 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 对这封“说明书万重”家书的重 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 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拓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 可触、可感,却不可见。
交流与讨论
1.这首诗写出了边塞军旅途中的思乡寄 情。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 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
2、通过这三首诗词的阅读学习,使学 生对诗词的诵读来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体会,揣摩作者是怎 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 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 化积淀。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京钟京钟京钟山口山口山口山瓜只只瓜只瓜只洲隔隔洲隔洲隔一数数一数一数水重水重重水重间山间山间山山,。,。,。。
古诗小擂台
比一比:“绿、到、过、满”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春风又满江南岸
明月:蕴涵着团圆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家。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交流与讨论
1.这首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 景。现在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 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呢?
2.诗人想干什么?他的家乡在哪儿? 请你在教室的地图上找找诗人家乡的 具体位置。
3.面对明月,你还能想起哪些思乡诗?
返回
交流答案
1. 在我脑海中出现了一片盎然的春 色。
2.诗人想念家乡,想回家看看。
• 前者侧重写相思之愁苦,此情深挚婉丽;较 “大漠、长河”一句的雄浑壮阔的景象和充 满张力的内涵,则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4.简析尾联,并体会其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用典故。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此
时的诗人,对官场感到厌倦,而山居的美好让他对宁静平和 的闲适生活产生向往,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归隐生活的追求。
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注释: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喧】声音喧哗。 【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赏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天气——秋日 傍晚雨后的山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两句一静一动,写出了山间景物的幽静。
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思考探究
1.诗中有画,画中有何景物?
空山、新雨、明月、松、清泉、石、竹林、浣女、莲、渔舟。
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2.这些景物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五年级上册PPT课件 古诗词三首(部编版教材)
层次梳理
明月松林
山
山居之景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5 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共29张PPT)

返回
古诗朗诵 返回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注 释 】
返回
返回
1.秋思:秋天的思绪。 2.欲作:想写。 3.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 很多,思绪万千。 4.行人:此处指送信的使者。 5.发:出发。 6.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心中常有之事。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 托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62021/8/62021/8/6Fr iday, August 06,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62021/8/62021/8/62021/8/68/6/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6日星期 五2021/8/62021/8/62021/8/6
“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
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春风又绿江南岸”则不仅叙述出春风已来到江南,
而且描绘出绿草如茵的江南之春,这怎能不让游子
返回
长叹一声——“明月何时照我还”呢?
交流与讨论
1.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景。现在请和 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 呢? 2.诗人想干什么?他的家乡在哪儿?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古诗朗诵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返回
古诗朗诵 返回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注 释 】
返回
返回
1.秋思:秋天的思绪。 2.欲作:想写。 3.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意思 很多,思绪万千。 4.行人:此处指送信的使者。 5.发:出发。 6.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心中常有之事。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 托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62021/8/62021/8/6Fr iday, August 06,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62021/8/62021/8/62021/8/68/6/20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6日星期 五2021/8/62021/8/62021/8/6
“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
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
“春风又绿江南岸”则不仅叙述出春风已来到江南,
而且描绘出绿草如茵的江南之春,这怎能不让游子
返回
长叹一声——“明月何时照我还”呢?
交流与讨论
1.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景。现在请和 同桌互相说一说:在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色 呢? 2.诗人想干什么?他的家乡在哪儿?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古诗朗诵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返回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05古诗词三首》PPT课件[1]共49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05古诗词三首》PPT课件[1]共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6a469cad804d2b160a4ec065.png)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组《05古诗词三首》
PPT课件[1]
26、机遇 对 于 有 准 备 的 头 脑 有 特 别 的 亲 和 力 。 27、自信 是 人 格 的 核 心 。
28、目标 的 坚 定 是 性 格 中 最 必 要 的 力 量 泉 源 之 一 , 也 是 成 功 的 利 器 之 一 。 没 有 它 , 天 才 也 会 在 矛 盾 无 定 的 迷 径 中 , 徒 劳 无 功 。 - - 查 士 德 斐 尔 爵 士 。 29、困难 就 是 机 遇 。- - 温 斯 顿 . 丘 吉 尔 。 30、我奋 斗 , 所 以 我 快 乐 。- - 格 林 斯 潘 。
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 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旅途,却心系家乡。 恋乡之情跃然纸上。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 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 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 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 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 道?
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 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 听,想诗人之所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 时照我还。
古诗小擂台
比:“绿、到、过、满”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春风又满江南岸
是啊!一个“绿”字使我看到了 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 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 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作者在此地——京口瓜洲一水间; 此时——钟山只隔数重山。; 此景——春风又绿江南岸; 自然想到了——明月何时照我还;
5 古诗词三首
明月:蕴涵着团圆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 家。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PPT课件[1]
26、机遇 对 于 有 准 备 的 头 脑 有 特 别 的 亲 和 力 。 27、自信 是 人 格 的 核 心 。
28、目标 的 坚 定 是 性 格 中 最 必 要 的 力 量 泉 源 之 一 , 也 是 成 功 的 利 器 之 一 。 没 有 它 , 天 才 也 会 在 矛 盾 无 定 的 迷 径 中 , 徒 劳 无 功 。 - - 查 士 德 斐 尔 爵 士 。 29、困难 就 是 机 遇 。- - 温 斯 顿 . 丘 吉 尔 。 30、我奋 斗 , 所 以 我 快 乐 。- - 格 林 斯 潘 。
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 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旅途,却心系家乡。 恋乡之情跃然纸上。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 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 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 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离家乡这样 的近,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 道?
究竟是什么触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呢?让 我们走入诗人的环境,见诗人之所见,听诗人之所 听,想诗人之所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 时照我还。
古诗小擂台
比:“绿、到、过、满”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春风又满江南岸
是啊!一个“绿”字使我看到了 满眼的绿色,成行的碧树,荡漾的 春水,还让我看到了烂漫的桃花, 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作者在此地——京口瓜洲一水间; 此时——钟山只隔数重山。; 此景——春风又绿江南岸; 自然想到了——明月何时照我还;
5 古诗词三首
明月:蕴涵着团圆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月明人尽忘,不知秋思落谁 家。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 古诗词三首
R·五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故乡”这重重的字眼在游子心头出现的那一刻, 落寞总是不期而至。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 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作者或寄情明月, 或感怀秋风,或缘起塞外司空见惯的风雪,以此来表 达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与热爱之情。让我们在诗人的美 妙文字中来体会他们的情感吧!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释】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2.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3.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大。 4.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 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 5.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6.故园:故乡 7.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泊船瓜洲
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思想家。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 川县)人。年轻时,中进士。宋神宗时,任宰相,推 行新法。由于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倔强的性格, 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善将自己的情感融 入诗句,情真意切。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 集》。
长相思
走进作者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 词人。本名成德,为避太子讳改 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 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 授乾清门侍卫。文学成就:以词 为最。共存词三百四十二首,时 人誉为“清代第一词人”。主要 作品:《纳兰词》《通志堂集》。
诗句赏析
长相思
纳兰性德 [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诗句赏析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注释】
1. 泊船:停船靠岸。 2.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 的意思。 7. 何时:什么时候。
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 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 和担心,更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 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中心思想
《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 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字里行间流 露出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字词积累
左右结构
洛、榆、畔、帐
洛luò 榆yú 畔pàn 帐zhàng
氵 组词:洛河 洛阳 木 组词:榆树 榆钱 田 组词:湖畔 桥畔 巾 组词:蚊帐 帐幕
洛
洛阳
造句:洛阳是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
榆
榆树
造句:夏夜,很多人在路边的榆树下乘凉。
畔
湖畔
造句:春天,湖畔嫩绿的杨柳迎风摇曳。
帐
帐篷
造句:皂荚树的叶子密密麻麻,结成了一 顶巨大的绿色帐篷。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 园无此声。
夜深千帐灯,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吧,风雪中,蓝得发黑的夜空 下,一个个帐篷里透出暖色调的黄色油灯,在群 山里,一路绵延过去,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风一更,雪一更。一更是指时间,和上面的一程 所指的路程对仗工整。风雪夜,作者失眠了,于是数 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不是故园无此声, 而是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观 察这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 地,远离家乡,才分外地感觉到风雪异乡的羁旅情怀。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钟 山 只 隔 数 重 山。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 洲渡口,放眼南望,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 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 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并不遥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第三句又写景,点出时令已是春天,描绘了长江 南岸的景色。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 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 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出自己思念家园 的心情。
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 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全诗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这“欲”字颇 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 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 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 何表达。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句 写出了诗书成封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 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太 过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 匆匆拆开信封 。
秋思
走进作者
张籍(767—830),唐代诗人。 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 州)。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 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 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 或“张司业”。
文学成就: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诗多反映当时社 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崇,与王建齐名,并
主要作品:《塞下曲》《凉州词》《张司业集》等。
诗句赏析
秋思
张 籍[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1.行人:此处指送信 的使者。 2.发:出发。 3.意万重:思绪万千。 4.开封:打开信封。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秋风所包含的 肃杀之气,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 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羁留异乡的 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 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 悠长思念。
中心思想
《长相思》描写了戍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 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体现了 浓浓的羁旅怀乡之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深千帐灯。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也有 了峰回路转的意思。一程又一程,就像一个赶路的 行者坐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
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 那么身向榆关写的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 是山海关,“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犹如 “那厮”“那处”,人在什么时候会脱口而出俗语, 很显然是在放松和高兴的时候。这一句,表明了作 者的心情是颇有些激动,甚至有些豪迈的。
R·五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故乡”这重重的字眼在游子心头出现的那一刻, 落寞总是不期而至。她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民族 的历史中,由古至今,从未间断。作者或寄情明月, 或感怀秋风,或缘起塞外司空见惯的风雪,以此来表 达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与热爱之情。让我们在诗人的美 妙文字中来体会他们的情感吧!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注释】 1.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2.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3.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大。 4.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 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 5.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6.故园:故乡 7.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泊船瓜洲
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思想家。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 川县)人。年轻时,中进士。宋神宗时,任宰相,推 行新法。由于他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倔强的性格, 其诗常以梅花、苍松、劲竹相比,善将自己的情感融 入诗句,情真意切。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 集》。
长相思
走进作者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 词人。本名成德,为避太子讳改 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 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 授乾清门侍卫。文学成就:以词 为最。共存词三百四十二首,时 人誉为“清代第一词人”。主要 作品:《纳兰词》《通志堂集》。
诗句赏析
长相思
纳兰性德 [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诗句赏析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注释】
1. 泊船:停船靠岸。 2.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 的意思。 7. 何时:什么时候。
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 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 和担心,更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 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中心思想
《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 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字里行间流 露出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字词积累
左右结构
洛、榆、畔、帐
洛luò 榆yú 畔pàn 帐zhàng
氵 组词:洛河 洛阳 木 组词:榆树 榆钱 田 组词:湖畔 桥畔 巾 组词:蚊帐 帐幕
洛
洛阳
造句:洛阳是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
榆
榆树
造句:夏夜,很多人在路边的榆树下乘凉。
畔
湖畔
造句:春天,湖畔嫩绿的杨柳迎风摇曳。
帐
帐篷
造句:皂荚树的叶子密密麻麻,结成了一 顶巨大的绿色帐篷。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 园无此声。
夜深千帐灯,写出了皇上远行时候的壮观。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吧,风雪中,蓝得发黑的夜空 下,一个个帐篷里透出暖色调的黄色油灯,在群 山里,一路绵延过去,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风一更,雪一更。一更是指时间,和上面的一程 所指的路程对仗工整。风雪夜,作者失眠了,于是数 着更数,感慨万千,又开始思乡了。不是故园无此声, 而是在故园有亲人,有天伦之乐,让自己没有机会观 察这风雪,在温暖的家里也不会觉得寒冷。而此时此 地,远离家乡,才分外地感觉到风雪异乡的羁旅情怀。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钟 山 只 隔 数 重 山。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 洲渡口,放眼南望,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 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 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并不遥远了。
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第三句又写景,点出时令已是春天,描绘了长江 南岸的景色。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 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 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出自己思念家园 的心情。
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 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全诗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愿望。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这“欲”字颇 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 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 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 何表达。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句 写出了诗书成封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 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太 过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 匆匆拆开信封 。
秋思
走进作者
张籍(767—830),唐代诗人。 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 州)。贞元十五年进士,历任 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 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水部” 或“张司业”。
文学成就: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诗多反映当时社 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得白居易推崇,与王建齐名,并
主要作品:《塞下曲》《凉州词》《张司业集》等。
诗句赏析
秋思
张 籍[唐]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1.行人:此处指送信 的使者。 2.发:出发。 3.意万重:思绪万千。 4.开封:打开信封。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秋风所包含的 肃杀之气,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 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羁留异乡的 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 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 悠长思念。
中心思想
《长相思》描写了戍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 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体现了 浓浓的羁旅怀乡之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深千帐灯。
山一程,水一程描写的是一路上的风景,也有 了峰回路转的意思。一程又一程,就像一个赶路的 行者坐在马上,回头看看身后走过的路的感叹。
如果说山一程,水一程写的是身后走过的路, 那么身向榆关写的是作者往前瞻望的目的地。榆关 是山海关,“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犹如 “那厮”“那处”,人在什么时候会脱口而出俗语, 很显然是在放松和高兴的时候。这一句,表明了作 者的心情是颇有些激动,甚至有些豪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