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本教案 - 小熊拔牙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牙齿的作用和构成。

2.能够正确理解和模仿正确刷牙姿势。

3.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能够理解和接受“失去”的事实,增强孩子们的勇气和自信。

教学准备1.课件:《小熊拔牙》PPT2.小道具:牙刷、牙膏、拔牙器、小镜子、玩具牙齿3.预先准备:贝壳、水晶、纯金等小饰物,一些绳子或皮筋。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教师将《小熊拔牙》这个故事引入到孩子们的课堂中,创建一个情境,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问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们平时有没有因为牙齿不好好保护而感到不舒服?”来引导孩子们开始思考。

2. 课堂讲解通过PPT,教师向孩子们讲解牙齿的作用和构造,让孩子们了解牙齿和身体其他部位一样需要保持清洁和健康。

同时,教师逐一讲解刷牙的正确方法,可以通过图片或者实物演示,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模仿。

3. 绘本分享教师介绍《小熊拔牙》这个故事,并通过绘本的形式,让孩子们看到故事中主角小熊拔牙的过程,并引导孩子们思考,讨论。

4. 互动游戏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失去”的概念,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一个互动游戏。

先将教师准备的一些小饰物,如贝壳、水晶、纯金等小饰物,一些绳子或皮筋混在一起,然后请孩子们把这些饰物捆绑成项链,并佩戴在脖子上,然后教师会拿出一个拔牙器,模仿拔牙的过程,并把孩子们的“牙齿”一个一个取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逐一询问孩子们,牙齿被丢失之后,他们有什么感受,要怎么样去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勇气和自信心。

5. 制作手工通过手工制作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刷牙的作用和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材料,如比较安全的颜料和纸,让孩子们制作出类似于刷牙过程的作品,并引导孩子们发表对自己作品的看法。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对于教师而言,重要的不仅是让孩子们了解牙齿的构造和作用,还有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孩子们理解“失去”的概念,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孩子们的勇气和自信。

《小熊拔牙》幼儿园教案

《小熊拔牙》幼儿园教案

《小熊拔牙》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听故事,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

2.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牙齿的重要性,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理解牙齿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牙齿模型、牙刷等。

2.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颗牙齿模型,用于模拟刷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扮演牙医,为孩子们检查牙齿,引发孩子们对牙齿的关注。

2. 讲故事:《小熊拔牙》,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3. 讨论:提问孩子们,小熊为什么拔牙?牙齿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什么?4. 演示:教师使用牙齿模型,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让孩子们跟着一起练习。

5. 实践:孩子们分组进行刷牙实践,互相检查,确保刷牙方法正确。

7. 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跟家长一起进行刷牙实践,家长签字确认。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跟家长一起进行刷牙实践,家长签字确认。

2. 画一画自己喜欢的牙齿形状,并涂上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牙齿健康知识竞赛,提高孩子们对口腔卫生的关注。

也可以邀请牙医来校进行讲解,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牙齿健康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1. 故事情节的引入:通过教师扮演牙医的角色,为孩子们检查牙齿,以此引发孩子们对牙齿的关注,为后续故事的学习打下基础。

3. 讨论环节的引导:教师提问孩子们,小熊为什么拔牙?牙齿对我们的重要性是什么?以此引导孩子们思考和理解故事中的关键信息。

4. 刷牙方法的演示:教师使用牙齿模型,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让孩子们跟着一起练习。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刷牙技巧。

5. 实践环节的安排:孩子们分组进行刷牙实践,互相检查,确保刷牙方法正确。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让孩子们将所学的刷牙方法应用于实践中。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细节重点2. 教学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内容,理解牙齿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中班绘本:小熊拔牙(教案+课件PPT)

中班绘本:小熊拔牙(教案+课件PPT)

中班绘本:小熊拔牙(教案+课件PPT)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为绘本《小熊拔牙》,由Francesca Ferri著作,少儿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一本描写小动物去看牙医的绘本,从小动物的视角出发,揭示了看牙医并不可怕,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本书结尾,小熊找到了自己的牙齿,不再痛苦,回到家中之后开心地向妈妈展示着自己的牙齿。

教学重点:1、让孩子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2、让孩子了解看牙医的过程;3、引导孩子害怕看牙是不必要的。

教学难点:1、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看待看牙医的态度;2、如何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内涵;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了解口腔卫生的重要性,知道去看牙医并不可怕,能够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2、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节和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建立勇敢站起来面对未知事物的信心;2、了解其人身体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让孩子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了解看牙医的过程,引导孩子害怕看牙是不必要的。

教学难点:1、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看待看牙医的态度;2、如何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内涵;教学准备:教具:《小熊拔牙》绘本、课件PPT、图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老师与学生们互相问候,激发课堂气氛。

2.老师出示图片,告诉学生这些图片是什么,学生进行回答。

3.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展示课文+故事复述(10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绘本《小熊拔牙》,简要介绍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角色。

2.老师口述剧情,让学生们听懂故事情节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能让学生加深对故事情节的印象。

第三步:阅读与理解(30分钟)1.老师朗读故事,并在合适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回答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2.阅读完后,老师把问题列在小黑板上,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问题:小熊去看医生为什么拔牙?为什么有的人发现自己有蛀牙却不想去看牙医?去看牙医有什么好处?3.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可适时从故事的角度为学生解答相关问题。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小熊拔牙》教学目标了解拔牙的概念,培养正确的口腔卫生意识和习惯,提高幼儿对个人卫生的关注度和自我保健意识。

教学准备小熊拔牙故事书,口腔标本模型,牙齿刷牙模型,小组卡片,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询问幼儿牙齿掉了怎么办,并要求幼儿举手回答。

2.教师展示口腔标本模型和牙齿刷牙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自由发表想法。

感知(10分钟)1.教师开始讲述故事《小熊拔牙》。

2.在讲述过程中,教师不断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关于牙齿的相关知识。

3.讲述完毕后,教师要求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指导(20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小组卡片,上面写着各种口腔卫生用品的名称,如牙刷、牙膏、流水等,让幼儿分组进行分类贴图。

2.教师在分组活动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理解各种口腔卫生用品的作用和用法。

3.分组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求每组幼儿报告自己的分类方式和描述一下自己所选用品的作用和用法。

实践(30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正确刷牙。

2.幼儿自己动手完成刷牙过程,教师在旁边指导并帮助。

3.刷牙完成后,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4.幼儿自己动手使用牙线,教师在旁边指导并帮助。

总结(10分钟)1.教师提醒幼儿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和方法,并要求幼儿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2.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好自己的牙齿?让幼儿自由发表个人看法。

3.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并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

教学反思这次教学主要完成了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学准备方面,教师应该在选用具体教具时考虑更多的幼儿个性化需求,比如制作适合自己的口腔标本模型。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注重幼儿的参与和互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身体和心理得到双重的锻炼,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总的来说,本次教学较为顺利,但也需要进一步不断完善和优化。

中班绘本:小熊拔牙(教案+课件PPT)

中班绘本:小熊拔牙(教案+课件PPT)

中班绘本:小熊拔牙(教案+课件PPT)一、文本简介小熊拔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小熊因为蛀牙而需要去看牙医拔牙。

故事描述了小熊担心和害怕的心情,以及牙医帮助他克服恐惧的过程。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启发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口腔习惯和勇敢面对恐惧的勇气。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正确朗读故事;•学生能够正确解读故事中的词汇,如:拔牙、牙齿、牙医等;•学生能够表达对小熊的感受,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恐惧的思想,鼓励学生尝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着重讲解洁牙和刷牙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和同伴分享观点,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根据教材准备课文教案;•准备PPT及相关教学素材;•准备教学工具:黑板、彩笔等;•准备绘本:小熊拔牙。

2. 学生准备•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带着兴趣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四、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自我介绍,了解学生姓名。

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口腔保健经验,并讲解洁牙和刷牙的基本方法。

2. 预习(15分钟)让孩子们看绘本《小熊拔牙》,引导他们猜测故事内容和结构,并提出相关问题,为后续的讲解做铺垫。

3. 讲解(20分钟)1.解释故事情节和词汇:拔牙、牙齿、牙医。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

2.着重讲解口腔卫生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习口腔健康习惯,包括定期刷牙、洁牙、拔牙等。

3.探索故事主题:勇气和面对恐惧。

寻求学生的看法,让他们谈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与自我形象的相似之处。

4. 角色扮演(25分钟)分组展开角色扮演,学生分为小熊、牙医等角色,模拟小熊看牙的过程,激发孩子们参与教学的兴趣。

5. 总结(15分钟)回答反思问题,课堂总结口腔卫生知识、勇气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内容,领会教育的深刻内涵。

五、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围绕教材《小熊拔牙》展开,通过介绍故事情节、讲解口腔卫生知识等探索了教育主题。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一. 教学目标1.大声朗读故事,准确表达故事内容;2.掌握一些关于拔牙的常识;3.能够理解并叙述小熊的心情;4.提高幼儿的绘画和手工能力。

二. 教学准备1.《小熊拔牙》故事书、教学板书;2.模拟牙齿、牙膏、牙刷、漱口杯等工具;3.彩色画纸、颜料、笔、剪刀、胶水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三. 教学过程1. 导入和复习教师先介绍今天要讲的故事《小熊拔牙》。

让孩子们自己来猜一下,为什么小熊要拔牙?然后请他们跟着老师大声朗读上次学的《小熊饿了》。

2. 教学正文1.给孩子们讲故事。

教师按照故事情节,用亲和力十足的语言给孩子们讲故事。

讲完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回忆每个场景和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记忆能力,进而练习表达。

2.学习牙齿的常识。

老师可以向孩子们介绍有关口腔卫生的知识,如什么是牙齿,为什么要刷牙,经常吃糖对牙齿的危害等等。

再通过模拟牙齿、牙膏、牙刷、漱口杯等工具向幼儿示范正确的刷牙方式,并让孩子们学习模仿。

3.聆听小熊的内心。

通过问题导入和情景提问等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小熊情感。

例如:“小熊拔牙前有没有想过牙齿会痛?”“小熊看到别人拔牙了,自己有些发愁,你们会怎么做?”等等。

4.绘画和手工创作。

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用颜料和画纸绘制小熊的形象,或者用剪刀和胶水制作小熊的面具、牙齿等等。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和体验,进一步巩固学习的内容。

3. 教学总结通过学习《小熊拔牙》故事,孩子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总结复述和感情体验能力,还能够学习到一些有关口腔卫生保健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发挥自己的绘画和手工创作能力。

四.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教师在宣传口腔卫生的知识时,没有过多地介绍具体的内容,比如何种口腔疾病的防治措施等,可以在后续的教学中再进行补充。

同时,在绘画和手工创作方面,教师可以多给予孩子们自由发挥的机会,鼓励他们发挥创意,提高创造力。

此外,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上的引导、情感交流、肢体语言等多方面因素,使孩子们真正参与进来,体验其中的乐趣和魅力。

中班语言《小熊拔牙》教案

中班语言《小熊拔牙》教案

中班语言《小熊拔牙》教案章节一:主题活动目标1. 通过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能力。

2. 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章节二:主题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小熊拔牙》2. 牙齿模型3. 牙齿贴纸章节三:主题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小熊的牙齿问题,引导幼儿关注牙齿健康。

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生动讲述《小熊拔牙》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章节四:主题活动延伸1. 牙齿认知:展示牙齿模型,讲解牙齿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幼儿的牙齿保护意识。

2. 牙齿贴纸游戏:分发牙齿贴纸,让幼儿贴在正确的牙齿位置,加深对牙齿的认识。

章节五:家园共育建议2.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牙齿健康,与幼儿园共同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

章节六:教学活动目标1. 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关注口腔健康。

章节七:教学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小熊拔牙》2. 牙齿模型3. 牙齿贴纸4. 绘画材料(画纸、彩笔等)章节八:教学活动过程1. 复习故事:回顾上一节课的故事内容,检查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小熊在故事中的表情和动作,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章节九:教学活动延伸1. 牙齿认知游戏:通过牙齿模型,让幼儿了解牙齿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幼儿的牙齿保护意识。

2. 牙齿贴纸游戏:分发牙齿贴纸,让幼儿贴在正确的牙齿位置,加深对牙齿的认识。

章节十:家园共育建议2.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牙齿健康,与幼儿园共同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小熊拔牙》含反思教案活动名称:小熊拔牙活动目标:1. 听懂并仿照故事中的语言表达。

2. 培育幼儿的察看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牙齿健康的爱好,加添牙齿保健的学问。

活动布置:时间:30分钟材料:小熊拔牙故事书,牙齿模型,拔牙器模型,熊面具。

1. 热身环节:为活动做准备—引导幼儿看一看牙齿,触摸一下。

—老师介绍牙齿的作用和保健方法。

2. 教学环节:讲故事—老师叙述小熊拔牙故事,激励幼儿注意听故事情节。

—老师强调故事中的语言表达(比如说:“拔牙前后都要用药水”,“要将拔牙器消毒”等),带领幼儿仿照。

3. 游戏环节:小熊拔牙游戏—老师带领幼儿进行小熊拔牙游戏。

—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有一份牙齿模型和拔牙器模型。

—一名孩子扮演小熊,别的孩子要分别扮演牙医和助手。

—牙医和助手用拔牙器模型帮忙小熊拔牙,小熊发出“哎呦”声。

—用药水为小熊消毒,拔牙器消毒。

—全部孩子轮番扮演不同角色。

4. 结束环节:总结活动—老师针对活动效果与幼儿进行讨论,并呈现口腔清洁小学问。

—孩子们用熊面具自拍,记录这个有趣味的经过。

反思:1. 优点:—故事情节生动,孩子们听得入神。

—游戏环节有趣味而富有临场感,培育幼儿的察看力和仿照力。

—强调口腔清洁小学问,让孩子们对维护口腔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得。

2. 不足:—游戏环节没有充分考虑孩子们年龄,拔牙场景可能会让一部分幼儿感到畏惧。

—活动过程中,有些幼儿表现得比较被动,需加强自动引导。

—活动时间较短,可将其延长以加强效果。

3. 改进:—针对幼儿畏惧拔牙场景的情况,可以减弱一些涉及到苦痛的动作,例如在拔牙前先进行麻醉等。

—加强幼儿参加感,激励孩子们多互动,可以在游戏环节引入更多的角色扮演。

—加添活动时间和互动形式,使活动效果更明显,孩子们更加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熊拔牙
目标:
l、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进行简单的复述.
2、培养幼儿保护牙齿、保持口腔卫生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活动准备:
l、小熊拔牙挂图一套.
2、小熊手偶或玩具一件.
3、小熊头饰、医生帽子、医生的药箱及相应工具.
活动步骤:
l、欣赏故事表演:小熊拔牙.边放音乐,教师边表演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知道应如何保护牙齿.
2、提几个简单的问题:故事的名称是什么?小熊最爱吃什么?它为什么要拔牙?
3、帮助幼儿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如,什么时间刷牙,应该怎样刷?想吃甜食怎么办?什么时候吃?吃完应该怎么办?
4、与老师一起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5、指导幼儿进行情境表演:一名幼儿扮演小熊,一名幼儿扮演医生,教师复述故事,幼儿进行表演.
6、引导幼儿进行迁移性讲述,除了爱护牙齿,还要爱护哪些部位?眼睛、耳朵、鼻子、四肢等,怎样爱护它们嫩?简单了解如何保护身体器官.(如眼睛看书的时候要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姿势要端正;不用硬的东西抠耳朵;比把东西塞进鼻孔里等.)
活动延伸:
l、在日常生活中多提示幼儿漱口、刷牙、注意口腔卫生.
2、《小熊拔牙》故事表演.
3、有关儿童安全、健康故事的分享.
附:故事《小熊拔牙》
熊妈妈去上班,小熊一个人在家里玩耍.临走前,妈妈对爱吃甜食的小熊说:“妈妈不在家,你要洗洗脸,刷刷牙,不自己拿饼干,不自己吃甜瓜……”.小熊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妈妈的话.小熊洗了洗脸,理了理头发,就是不想刷牙,不刷就不刷吧.小熊想起家里甜甜的饼干,可是已经答应妈妈不吃它.找到一罐甜甜的蜂蜜,好象妈妈没说它,果酱呢,也可以尝一下.小熊拿出了盘子,盛一盘蜂蜜,盛一碗果酱,一口一口地吃干净.啊!好甜啊!甜到舌头根底儿,甜到牙齿根儿!咦?怎么变酸啦?哎呀呀!甜变酸,酸变疼.哎吆!哎吆!疼地小熊直叫唤!
兔大夫正好从这儿过,听见了小熊的叫喊声,连忙走进小熊的家.“小熊张开嘴,让我看一看!”“你这个牙齿真不好,得补一补,你这个牙齿也不行,得换一换!”兔大夫拿出针管打麻药,然后有拿出钳子,要把小熊的牙拔掉.“一二三!”小熊的牙齿太大,兔大夫用力往外拔.小熊疼得眼泪往外冒.
小熊的牙齿终于拔掉了,擦上点儿药.“你的牙齿还疼吗!”“不疼了!”“以后要好好保护你的牙齿,要不一个一个的都烂掉!”“怎么保护它们呢?”“不能吃那么多的甜食,不偷吃饼干,不偷吃蜂蜜,每天要把牙齿刷几遍,早一遍,晚一遍,里里外外都刷遍!”小熊不想让自己的牙齿都拔完,所以从那以后,他记住了妈妈和兔大夫的话,不吃那么多的甜食,天天坚持刷牙.小朋友你们的牙齿疼不疼?你想好好保护自己的牙齿吗?想想兔大夫的话吧!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园教材.语言》——表演游戏《小熊拔牙》,有删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