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点默写!!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必背的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的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的知识点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背诵好初三化学知识点,必背的知识点都必须弄清、记熟。

小编整理了关于初三化学的必背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第一部分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1)金刚石、石墨:C(2)水银、汞:Hg(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7)氢硫酸:H2S(8)熟石灰、消石灰:Ca(OH)2(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重要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重要知识点整理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存在的元素,其他的都是人工合成的元素。

元素的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通常以周期表中的周期和族来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主要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三类。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有分子和离子化合物两种,分子化合物是由非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化合物元素组成,离子化合物是由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物。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生成的新物质称为产物。

化学反应按照反应方式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双替反应等几种基本类型。

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将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现代元素周期表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来排列。

周期表的横向行称为周期,纵向列称为族,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来排列。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 金属和非金属金属是指具有典型的金属性质的元素,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金属光泽等特性。

非金属是指不具备金属性质的元素,大多数非金属为固体。

2. 酸和碱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非常常见的性质,酸呈酸性,碱呈碱性,酸碱通过pH值进行表示,pH值在1~6之间的物质为酸性,pH值在8~14之间的物质为碱性。

3. 盐和氧化物盐是指酸和碱中和得到的物质,氧化物是指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质所组成的物质。

四、化学反应和实验1.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过程中通常使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变化通过符号和化学式进行表示。

2.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化学实验可以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验证化学知识的正确性。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默写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默写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默写
1. 氢气是最轻的气体,难溶于水。

2. 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分别是:-183℃和-196℃。

3. 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发出明亮的白光。

4.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6.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7. 水通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

8. 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改变反应物的反应速度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均不变。

9.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

10.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1. 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H+)。

12. 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OH-)。

13.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14. 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遇水变蓝,常用作检验水的存在。

15.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16.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

17.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

1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9.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0.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初中化学默写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默写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默写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具有与组成元素不同的性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分保持其原有性质,没有固定化学式。

5.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6.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7.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8. 化学键:原子之间相互吸引并结合的力量,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9.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化学反应,其中一个物质的氧化状态发生变化,同时另一个物质的还原状态也发生变化。

10. 酸碱反应:酸与碱相互作用,生成水和盐的反应。

二、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公式:A + B → AB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的反应。

公式:AB → A + B3.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反应,取代该化合物中的另一种元素,生成新的化合物和元素。

公式:A + BC → AC + B4. 双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公式:AB + CD → AD + CB5.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通常伴随着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产生。

6.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水和盐。

公式:HA + BOH → H2O + AB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3. 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初三化学知识点默写

初三化学知识点默写

化学基础知识复习(一)姓名1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分子种类、物质种类;分子数目(填“不变”“改变”“可能改变”)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变化微观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的重新组合成新。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4在原子中,质子数= = 。

5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7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物。

石油、煤、天然气都是物。

溶液都是物。

11.氧化物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元素的化合物。

1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生成。

13.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变化。

1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反应、反应、反应。

15.金属活动性顺序表:、Ca、、、、、、Sn 、Pb(H)、、Hg 、、Pt、Au化学基础知识复习(二)姓名16.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17.表示两个氢分子;表示两个氢原子;表示两个氢离子。

18.溶液都是、的混合物。

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19.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的质量。

20.酸的pH 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碱的pH 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溶液中性溶液pH 7。

如:水、NaCl 溶液21.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核电荷数为,核外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为,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成为离子。

22.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1)可燃物与充分接触;(2)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

2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

24.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碳酸(化学式)25.常见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氨水(化学式)26.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

注意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27.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占%,其次是,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默写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默写

九年级化学默写
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3.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先标电荷数,再标电性,数字为1时省略。

4. 离子所带电荷数一般可根据它们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来判断,所有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

5.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6.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7.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9. 在加热条件下,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初三化学必背60个考点

初三化学必背60个考点

初三化学必背60个考点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药品的取用。

3. 物质的加热。

4. 仪器的洗涤。

5. 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6. 常见物质的分类。

7. 常见物质的颜色。

8. 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物质。

9. 物质的检验。

10.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

11.溶液的浓度和稀释。

12.酸碱盐的性质和应用。

13.氧化还原反应。

14.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15.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16.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7.电离平衡和酸碱平衡。

18.缓冲溶液的原理和应用。

19.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20.常见非金属物质的性质。

2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2.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3.热力学第一定律。

24.热力学第二定律。

25.化学动力学。

26.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7.表面现象和表面活性剂。

28.胶体溶液和凝胶。

29.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

30.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

31.氧气和氧化作用。

32.氢气和氢氧化物。

33.碳和碳的化合物。

34.氮和氮的化合物。

35.硫和硫的化合物。

36.卤素和卤化物。

37.磷和磷的化合物。

38.硅和硅的化合物。

39.常见农药和化肥。

40.土壤污染和防治。

41.水的净化和处理。

42.空气污染和防治。

43.噪声污染和防治。

44.固体废物处理和利用。

45.生态环境保护。

46.环境监测和评价。

47.环境伦理和法规。

48.环境教育和宣传。

49.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保护。

50.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5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52.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53.实验设计与评价。

54.实验安全与防护。

55.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56.实验废弃物的处理。

57.实验教学与研究。

58.实验技术进步与应用。

59.实验成果转化与产业创新。

60.化学实验在科研和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就是初三化学必背的60个考点,涵盖了对化学学科的基本认识、实验技能、理论知识、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 NO3- CO32- SO4 2- NH4+2、(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Zn + 2HCl= ZnCl2 +H2↑(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9)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2、红色固体:Cu、Fe2O3、红磷▲硫磺:淡黄色▲绿色:碱式碳酸铜(铜锈,俗称铜绿)3、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基础必记内容姓名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前四位)。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人体中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2(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3空气最多的气体_________,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占空气体积分数_________%。

用于做霓虹灯的是。

4氧化物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元素的化合物。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是_______氧化物,如______、______;碱性氧化物是大多数的_______氧化物。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_____。

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____ 天然气、沼气、瓦斯的主要成分是。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反应、反应、反应。

7有关三的总结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的一般有三种微粒、、5、燃烧的三个条件、、6、灭火的三种方法、、5、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________ 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1、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2、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______________若要分离这类物质,应用的方法(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_______________若要分离这类物质,应用____ 的方法(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如________________14、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15、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16、、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8酸的pH 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碱的pH 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CO3溶液中性溶液pH 7。

如:水、NaCl 溶液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用:_______________,判断溶液的酸碱度用_________________测定溶液PH的最简单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碳酸(化学式)1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火焰。

在做此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放水原因是。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色固体。

在做此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放水或细砂,原因是。

1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

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生成色固体。

13.水电解时负极产生。

正极产生体积比是;质量比是1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程式是(1)。

(2)(3)1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程式。

二氧化碳只可以用___法收集。

16.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是根据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条件选取的气体的收集装置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选取的17.如上图,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选择_____,收集装置可选择__ _和____。

氧气的验满方法是。

18.若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药品是_____和______(填名称),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若选择C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

19.实验室放置的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的白色物质是,除去该物质可用,除铁锈的反应方程式是20.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中毒,它易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21.为了证明某物质中含有碳酸盐,应滴加,能看到有产生22.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因为浓硫酸具有性;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因为浓盐酸具有性。

氢氧化钠(NaOH)敞口放置,质量会,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而潮解,还可以和空气中的反应生成而变质。

23.两个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和。

一种蓝色沉淀是;一种红褐色沉淀是。

24.由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或。

25.由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方法是、或29.检验氨肥的方法:30.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31.检验CO32- (CaCO3. Na2CO3)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鉴别酸性、碱性、中性物质要想到________检验黑色粉末是CuO或C_________________检验CO2和O2的方法___________鉴别NaOH和Ca(OH)2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NaOH是否变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干燥气体的试剂有、或食品包装中有用于防氧化,防潮的黑色粉末是______检验CO2的试剂是用于除CO2的试剂是、33物质的特殊颜色:1.黑色固体物质2.红色固体3.蓝色溶液4.黄色溶液5.红褐色沉淀蓝色沉淀34.六种常见的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说明生成这六种沉淀的化学方程式:35.酸的五点通性(以盐酸或硫酸为例说明)36.碱的四点通性(一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为例说明)37.盐的四点化学性质38.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举例说明)39、酸、碱、盐的溶解性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40、特殊离子鉴别:H+ 1、指示剂;2、活泼金属;3、金属氧化物;4、碱;5、某些盐:CO32-盐OH-1、指示剂;2、非活泼金属;3、碱;4、某些盐:Fe3+、Cu2+盐Cl-用Ag 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AgCl沉淀SO42-用Ba(NO3)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 BaSO4沉淀;或用HCl和BaCl2 CO32-用HCl能产生使Ca (OH)2变浑浊的气体Fe3+ 用OH-能生成红褐色沉淀Cu2+ 用OH-能生成蓝色沉淀NH4+ 用OH-能生成NH4OH,不稳定,分解出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Mg2+ 用OH-能生成白色沉淀Ca2+ 用CO32-能生成白色沉淀41、用途、性质⑴浓HCl、浓HNO3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

⑵浓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

⑶粗盐(因含有CaCl2、MgCl2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⑷NaOH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

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

NaOH 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

⑹无水CuSO4: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

⑺铁、白磷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⑼需密封保存:浓HCl、浓HNO3、浓H2SO4、NaOH、CaO、Ca(OH)2、铁、白磷、纯碱晶体。

⑽稀HCl、H2SO4用于除锈。

⑾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3 Al(OH)3 +HCl⑿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4和Ca(OH) 2]⒀粗盐中含有杂质是CaCl2、MgCl2工业用盐中含有杂质是NaNO2(亚硝酸钠)NaOH中含有杂质是Na2CO3CaO中含有杂质是CaCO3⒁检验Cl-:AgNO3、HNO3溶液检验SO42-:BaCl2、HNO3溶液区别HCl、H2SO4:用BaCl2溶液⒂改良酸性土壤用Ca(OH)2,制取NaOH用:Ca(OH)2+ Na2CO3—制取Ca(OH)2用:CaO+H2O—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42.填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