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暖通设计说明(方案)

合集下载

暖通方案说明

暖通方案说明

暖通方案设计1设计依据: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1.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年版);1.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2 项目概况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2万平米,计容建筑面积55.9万平米,地下建筑面积46.1万平米,其中A区为广电中心,高度为160米,B区为酒店公寓与摄影棚、演播大厅,E区为市民活动中心、运动中心、美术馆,高度为60米;C区为演艺中心,D区为多媒体制作中心、创意中心与商业区,高度为45米。

3室内、外设计参数4空调冷、热负荷的估算数据;本项目计容积率建筑面积约55.9万平米,估计整个项目所需最大空调总负荷值为55900kw。

其中A区为广电中心空调负荷为14500kw; B区空调负荷为13500kw; C区空调负荷为10400kw; D区空调负荷为12000kw; E区空调负荷为5500kw。

本项目采暖总热负荷为67080kw,其中A区为广电中心采暖热负荷为17400kw; B区采暖热负荷为16200kw; C区采暖热负荷为12480kw; D 区采暖热负荷为14400kw; E区采暖热负荷为6600kw.5空调系统冷源选择及其参数;本项目因本项目占地面积较大,各区功能和使用时间、建设周期不太相同,因此考虑按各区分别设置制冷机房,冷源系统采用水冷冷水机组空调系统,总装机容量约为15900RT。

本项目暖通空调系统的热源均为市政高温热水或市政蒸汽,于各区分别设置热交换机房进行换热,将市政高温热水或蒸汽转换为低温热水作为暖通空调系统的热源。

A、B区设置备用制冷机及换热设备,部分制冷机设置备用电源。

考虑到市政热源的安全性,演播厅等部分重点区域设置备用热源,备用热源采用燃气锅炉。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1. 引言本旨在详细说明建筑设计项目中的暖通方案设计内容,以确保建筑物内温湿度和空气质量的控制达到舒适和健康的标准。

2. 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一个建筑设计项目,涉及到一个室内面积为X平方米的建筑物,位于X地址。

建筑物主要功能包括X功能,使用人员约为X人。

3. 设计目标通过本方案的设计,我们将确保建筑物的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在合理舒适的范围内,并满足以下要求:- 室内温度范围为X度至X度,适合建筑物使用场景;- 室内相对湿度范围为X%至X%,以维持舒适和健康的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符合X标准,以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适。

4. 设计原则和方法在设计暖通方案时,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4.1. 温控策略:根据空间功能和使用情况,采取适当的温控策略,例如集中供暖、分体供暖或者空调系统等。

4.2. 通风设计:考虑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和环境要求,设计适当的通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排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等。

4.3. 管道布置:合理布置供暖、通风和空调管道,确保管道长度、连接方式和支撑方式符合相关标准,以最大限度减少能耗和维护成本。

4.4. 节能措施: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节能的要求,采取合理的能源利用方案,包括利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5. 设计内容和细节5.1. 供暖系统设计:- 选择适当的供暖设备,如锅炉、热水器等;- 设计供暖管道的布置和尺寸,确保供暖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考虑供暖系统与其他暖通系统的协调。

5.2. 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 设计通风系统的新风量和排风量,以及空气净化设备的布置;- 考虑通风系统与供暖系统的协调,实现能耗最小化和舒适性的最大化。

5.3. 温湿度控制设计:- 选择合适的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确保室内温湿度在合理范围内控制;- 设计温湿度控制系统的逻辑和策略,以提供舒适和稳定的室内环境。

5.4. 管道布置设计:- 根据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需要,合理布置管道,确保运行平稳、线路短、能耗低。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一、建筑概况自述项目情况。

二、设计规范、依据1)《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19-2015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6)《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7)《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3版8)《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源效率限定》GB21454-20089)《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1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11)《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WS394-20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消〔2015〕98号"文件1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2016年版);1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16)其他相关的设计规范、规程和措施。

三、设计范围设计含以下内容:1、多联机空调系统设计;2、机械通风系统设计;3、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四、通风空调设计室外气象参数(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夏季大气压力: 965.8hPa 冬季大气压力: 983.0hPa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4.6°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2.6°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1°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计算温度30.5°C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7.7°C五、室内设计参数六、空调系统1、本工程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负荷:空调总冷负荷为:1814.10kW,空调总热负荷为1332.86kW。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第一节设计依据一、建设单位委託及要求二、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编制深度的规定(202X年版)三、有关设计规範、标準《高层民用建设设计防火规範》gb50045-95(202X年版)《採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範》gb50019-202X《办公建筑设计规範》jgj67-8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範》gb50067-9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範》gb50038-94四、建筑专业等提供的设计资料本工程南北栋均为综合性一类高层,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五层,建筑高度:南栋为:,北栋为:五、室外气象条件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乾球温度℃空调室外计算溼球温度℃通风室外计算乾球温度33℃最热月平均相对溼度 75%室外平均风速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乾球温度 -3℃通风室外计算乾球温度5℃最冷月室外计算相对溼度 81%室外平均风速第二节设计範围及主要技术指标一、包括一层至四层的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大小会议室、活动室等房间舒适性空调。

室内设计参数列:二、防排烟1、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2、地下一层汽车库设机械排烟、补风系统。

三、通风1、地下一层汽车库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2、地下一层电装置房和空调装置房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空调装置房设事故排风系统。

3、南栋地下一层六级二等人员隐蔽所(平时为车库),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4、卫生间、电梯机房採用自然通风。

第三节空调冷热源及空调方式一、冷、热负荷确定本工程主要为舒适性空调,两栋建筑物总冷负荷为400万大卡,热负荷为315万大卡。

二、空调冷、热源及水迴圈系统1、根据建设方要求,南、北栋的主机均设在北栋建筑物里,空调冷、热源採用直燃式(燃气)溴化锂机组型号bz200 ,2台,单台製冷量200万大卡(2326kw),供热量:1791kw,冷水量:300m3,冷却水量500m3。

2、空调水迴圈系统空调冷水温度7℃-12℃,温水温度57℃-65℃,选空调冷热水迴圈水泵三台(2用1备),型号is200-150-315,流量:400 m3;扬程:35mh2o;电功率:55kw。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1.确定暖通设备的类型和容量: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面积,确定采用
的供暖系统(如集中供暖还是分散供暖)和空调系统(如中央空调还是分
体空调),并计算出相应的供热和制冷负荷,以确定设备容量。

2.管道布置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各个房间的使用需求,设
计供暖、通风和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置。

合理布置管道,可以尽量减少管
道的长度、降低水力损失,并方便维修和清洁。

3.选择暖通设备和材料: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
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以及管道、风道和阀门等材料。

选用高效能的设
备和材料,可以降低运行能耗和维护成本。

4.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适的暖通控制系统,以便实现温度、湿度和
空气质量等参数的自动控制。

控制系统应能满足建筑物的需求,同时尽量
节约能源。

可以考虑使用智能化的控制设备,以实现更精细化的控制和管理。

5.安全与可持续性考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选择供暖和制冷方式,使用高效能设备,可以减
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6.成本估算和优化:根据设计方案,估算出暖通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并进行优化。

通过合理的设备选择和管道布置,可以降低成本,并提
高系统的效能。

总之,暖通初步设计是对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系统进
行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阶段。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需求和气候
条件,合理选择设备和材料,并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以实现舒适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目标。

哈尔滨暖通工程施工方案

哈尔滨暖通工程施工方案

哈尔滨暖通工程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哈尔滨市某项目的暖通工程提供施工方案。

暖通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建筑内部空气质量的保障和室内舒适度的提升。

本文将介绍该项目的施工流程、材料选用、设备安装等关键内容。

2. 施工流程2.1 设计阶段在施工前的设计阶段,暖通工程的具体方案应与建筑设计方案紧密结合。

在哈尔滨地区的特殊气候条件下,需合理选择供暖设备、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并进行配套设计。

2.2 施工准备施工前需做好材料、设备和人力的准备工作。

本项目要求使用高效节能的供暖设备,在选材时应考虑其性能、可靠性和经济性。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3 施工过程具体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管道安装:根据设计方案,进行供暖管道、通风管道和空调管道的布置和安装。

- 设备安装:将供暖设备、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

- 绝缘保温:在管道安装完成后,对供暖管道进行绝缘保温处理,以减少能量损耗。

- 水、电安装:配合供暖设备和通风设备的安装,进行水、电安装工作。

- 控制系统安装:安装控制系统,实现供暖、通风和空调的智能化控制。

2.4 施工验收在施工完成后,需进行施工验收。

验收内容包括供暖设备、通风设备和空调设备的功能检测、管道系统的密封性测试以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测试。

3. 材料选用在本项目中,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暖通工程材料。

以下是几种常用材料的介绍:3.1 管道材料供暖管道主要采用镀锌钢管或塑料管。

镀锌钢管具有耐腐蚀、承压能力强的特点,适用于大型供暖系统。

塑料管具有质轻、不锈蚀等特点,适用于小型供暖系统。

3.2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主要用于供暖管道的绝缘保温。

在哈尔滨市的严寒气候下,应选择导热系数低、吸湿率小的绝缘材料,常用的有硅酸盐棉、聚氨酯泡沫等。

3.3 排风系统材料排风系统的管道材料应具有耐高温、阻燃和耐腐蚀等特点。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国家设计规范:《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201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201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15《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981-20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2012《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2021.3-2010《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年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WS394-20122.地方设计规范(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08-107-2015《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 DG/TJ08-2143-2014《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DGJ08-98-2014《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DGJ08-88-2006《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DB 31/844-2014《餐饮行业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DGJ08-110-2004《上海市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沪建交(2012)1273号3.公消【2015】98号-关于执行新版消防技术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4.建设单位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提供的有关资料;5.建筑专业提供的技术文件。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19110㎡,其中地上面积约87603㎡,地下面积约31507㎡。

3-1-暖通设计说明

3-1-暖通设计说明

暖通设计说明要求1、格式要求2、内容及示例2.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项目地点:项目规模:项目范围及分期情况:2.2、设计依据、标准1)建设方设计要求及认可方案;2)建设方提供的土建建筑图纸及其他相关资料;3)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201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9361-88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3、室内外设计参数2.3.1、室外气象参数夏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_℃,夏季平均湿球温度:_℃夏季空调极端湿球温度:_℃冬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_℃,冬季空气相对湿度:_%,完全自然冷却空调干球温度:_℃(干冷器自然冷却时填写)完全自然冷却空调湿球温度:_℃(冷却塔自然冷却时填写)2.3.2、室内空调设计参数2.3.3、主要房间通风换气次数2.4、空调冷热负荷本工程空调总冷负荷为_kW(_RT),其中数据中心总冷负荷为_kW(全年制冷),冬季空调热负荷为_kW。

2.5、空调系统2.5.1、冷源部分空调冷源形式及设备配置冗余情况:冷源形式、配置冗余、设置位置、冷源设备供电情况(单/双路、市电/UPS电);空调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冷冻水、冷却水;自然冷却情况:自然冷却的形式、系统运行模式、自然冷却的切换温度;蓄冷罐设置情况:是否设置、设置位置、蓄冷时间、串/并联;冷却水补水池:是否设置、设置位置、蓄水时间。

2.5.2、末端及管路系统末端空调形式及设备配置冗余情况:末端空调形式、配置冗余、设置位置、供电情况(单/双路、市电/UPS电);末端空调的运行工况:供回水温度、回风/送风温度;管路系统:环形管路、阀门设置情况、系统运行模式(平时双路同时供水or 单路供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金色莱茵红星美凯龙商业、酒店、公寓及住宅部分方案设计说明暖通专业一设计依据1 国家及地方的设计规范、规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 市政条件热源为市政热力管网。

供回水温度为105/90℃。

3 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4 甲方认可的建筑设计方案。

5 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的往来文件、会议纪要。

6 甲方提供的带有现状地形的电子版地形图。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金色莱茵·红星美凯龙国际商业广场2 开发商(甲方):3 项目位置:本工程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东临城市主干道南直路,南临闽江路,西北侧紧邻金色莱茵一、二期住宅。

4 项目概况:金色莱茵红星美凯龙包括大商业组团、住宅和酒店、公寓。

大商业组团由超市、大型家具卖场、底商以及地下车库设备用房组成。

共404100m2。

建筑高度120m/188m米。

三设计内容本工程设计内容包括:冷热源系统、采暖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设计。

四设计参数1 室外设计计算参数:22.1空调房间设计参数2.2 通风换气次数五空调1 空调冷、热负荷2 空调系统冷源及冷媒选择,冷水、冷却水参数针对上述业态功能分区设计两个制冷机房。

2.1 酒店公寓部分2.1.1 制冷主机酒店总冷负荷为4410kW(1256RT),在地下一层设置制冷机房,为酒店服务;公寓总冷负荷为3675kW (1081RT),在地下三层设置制冷机房,为公寓服务。

制冷机房面积约为450㎡(包括值班室10㎡)。

设2台2338kW离心式机组服务于酒店,设两台1900kW离心式机组服务于公寓;制冷机组冷冻水供水/回水温度为6/12℃,末端选型按7-12度,冷却水供水回水温度为32/37℃;冷水机组冷凝侧压力为1.0MPa,蒸发侧压力2.0MPa。

2.1.2 系统设置空调水系统冷源侧采用定流量运行,负荷侧为变流量运行。

末端装置设电动两通阀,在总供、回水管之间设旁通管及由压差控制的旁通阀,旁通管管径按1台冷水机组的水量确定。

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与冷水机组一一对应配置。

配置3台冷水泵,3台冷却水泵,均为2用1备。

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均设置在制冷机组的出水管上。

空调水系统在竖向不再分区。

补水采用软化水,系统定压采用闭式隔膜膨胀水罐定压方式。

立管和水平干管最高点设自动排气阀,最低点设泄水。

2.2 商业综合体(含影院,餐厅,超市等)2.2.1 制冷主机商业总冷负荷为14163kW(4000RT),在地下三层设置制冷机房,为商业(含影院,餐厅,超市等)服务,制冷机房面积约为550㎡(包括值班室10㎡)。

其中影院、餐厅、超市、泳池等负荷约3930kW。

商业部分设3台设置三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单台制冷量4219kW(1200RT);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单台制冷量1580kW(450RT),以满足影院、超市(24小时运行)、餐厅、泳池部分负荷的情况。

制冷机组冷冻水供水/回水温度为6/12℃,末端选型按7-12度,冷却水供水回水温度为32/37℃;冷水机组冷凝侧压力为1.0MPa,蒸发侧压力1.0MPa。

2.2.2 系统设置空调水系统冷源侧采用定流量运行,负荷侧为变流量运行。

末端装置设电动两通阀,在总供、回水管之间设旁通管及由压差控制的旁通阀,旁通管管径按1台冷水机组的水量确定。

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与冷水机组一一对应配置。

配置5台冷水泵,5台冷却水泵,均为2用1备。

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均设置在制冷机组的进水管上。

空调水系统在竖向不再分区。

补水采用软化水,系统定压采用闭式隔膜膨胀水罐和膨胀水箱定压方式。

立管和水平干管最高点设自动排气阀,最低点设泄水。

3 空调系统热源供给方式及参数3.1 酒店公寓部分3.1.1 换热站酒店设置两台板式换热器,单台换热量按照满足总热负荷的70%选择,单台换热量1557kW;公寓部分设置两台板式换热器,单台换热量按照满足总热负荷的70%选择,单台换热量952kW。

市政热源经板式换热器转换成60/50℃空调热水供至末端。

3.2商业综合体(含影院,餐厅,超市等)3.2.1 换热站商业部分设置三台板式换热器,每两台换热量按照满足总热负荷的70%选择,单台换热量3311kW。

市政热源经板式换热器转换成60/50℃空调热水供至末端。

3.3住宅3.3.1 换热站住宅部分分为高、中、低区三个系统,每个系统设置两个板式换热器,单台换热量按照满足总热负荷的70%选择,单台换热量1725kW。

低区板换承压1.0MPa,中区板换承压1.6MPa,高区板换承压2.0MPa,市政热源经板式换热器转换成60/50℃空调热水供至末端。

3.3.2 1,3#住宅均为小户型,采用分体空调(或不设)。

2#住宅考虑采用变频多联机。

3.4本设计为健身区泳池提供锅炉间位置,由使用方自设燃气锅炉,生产热水供游泳池加热系统、洗浴热水及其它经营用热水用途。

4 空调风系统,气流组织4.1商业4.1.1 系统设置水管井、风井位置必须紧靠楼梯。

全空气系统,每个空调系统划分区域为1000~2000m2(超市办公区也采用全空气系统)。

各区域空调机房面积为200㎡(不包括风井)。

过渡季节空调系统全新风运行。

要做降噪减震处理。

商业外部采用风机盘管系统,建议立式明装,冬季可以起到值班采暖的作用。

4.1.2 空调机组设置对于大空间区域设置定风量全空气系统,采用一次回风系统;对于需要单独控制的空调区域设置新风+风机盘管系统;对于人员较多,排风量大的,设置热回收机组;定风量全空气系统空调机组新风口,过渡季可全新风运行,空调机组为双风机系统。

双风机系统包括:混合段(含板式初效)、过滤段(中效)、盘管段、送风机段,排风机。

落地式及吊装式新风机组:包括新风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盘管段、送风机段。

带热回收式新风机组:包括排风机段、热回收段、初效过滤段、中效过滤段、盘管段、送风机段,排风机。

风机盘管需带回风箱。

4.1.3 商业主要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新风机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不设热回收。

空调排风与排烟合用系统,排烟风机设置在空调机房,排至室外。

因屋顶为室外花园,新风直接从外窗取风。

4.1.4 底层大门设空气幕。

4.2 影院按五星级标准设计。

空调机组采用组合式双风机热回收空调机组,过渡季可全新风运行。

放映厅排风、发热量3~5kW。

影厅排风、排烟独立设置。

影厅风口距荧幕距离应大于3m。

影厅排烟口尺寸600×600或其模数。

影厅及大堂采用全空气系统,办公用房及夹层放映机房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售票区、小卖部、观众走廊设风机盘管+新风系统。

应考虑人员和设备发热量,空调冷负荷较大。

各影厅放映处散热设排风+补风。

各排风系统需设消声。

4.3餐饮采用全空气双风机系统,过渡季可全新风运行。

不设热回收。

厨房用吊顶式直流式新风机组:包括初效过滤段、热水盘管段、送风机段。

排烟管道与空调系统结合设计,排烟风机设置在空调机房。

品牌餐饮店不设计室内系统,仅预留冷热源管路。

4.4 泳池、热带雨林空调机组采用组合式双风机热回收空调机组,过渡季可全新风运行。

空调排风与排烟合用系统,排烟风机设置在空调机房,排至室外。

4.5 所有新风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均设有预热段,当回水温度低于20℃时,启动循环水泵。

5 空调水系统5.1 冷冻水系统采用2管制空调系统,夏季供冷,冬季供暖。

各业态采用分支环路;干管采用下供下回异程式双管系统。

风机盘管与空调(新风)机组水系统主干管分别从集分水器引出。

各支路回水主干管上设静态压差水力平衡阀,各支路回水管上设手动调节阀,调节水力平衡。

水泵:空调冷、热水系统采用水泵均为卧式离心泵。

空调机组冷凝水设存水弯。

冷凝水排至独立立管或就近的厨房/卫生间内,具体位置根据平面位置确定。

在管道井面积许可的情况下,可设置独立的凝结水立管。

冷凝水排水水平管的坡度不小于1%。

5.2 空调冷却水系统空调冷却塔采用模块式超静音逆流冷却塔。

制冷机组冷却水供、回水管道由地下三层竖井通至裙楼屋顶冷却塔。

5.3 水处理系统冷冻水/热水/冷却水系统处理采用全程水处理器+自动投药装置进行处理。

补水水箱的容积按储存补水泵1小时水量选取。

制冷机房内设软化水箱及软化水装置。

5.4 定压补水系统补水采用软化水,系统定压根据系统形式采用闭式隔膜膨胀水罐或高位膨胀水箱定压方式。

6 保温所需保温的管道及材料如下:冷凝水接入的废水管道需做防结露保温。

7 系统自动控制、监测与报警空调、通风等采用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进行自控,可在空调控制中心显示并自动记录、打印出各系统的运行状态及主要参数,并进行集中控制;空调系统所需自控系统如下表所示:7.17.1.1 自动控制冷水机组根据供回水温差及流量,对建筑冷负荷进行计算,从而调节冷水机组加载/卸载或启闭机组台数。

冷水机组与冷却塔、冷却水泵、一次冷冻水泵一对一运行,联锁启停控制。

冷水机组启动顺序为:冷却水泵、冷却塔、冷冻水泵、冷水机组;冷水机组停机顺序为: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塔、冷却水泵。

根据冷却水供水温度控制冷却塔开启台数。

7.1.2 监测与报警:对如下参数进行监测:冷水机组蒸发器进出口水温、压力及出口流量;冷水机组冷凝器进出口水温、压力及出口流量;冷水机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及手/自动状态;板式换热器一二次侧进出口水温、压力及出口流量;水泵进出口压力;水泵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及手/自动状态;冷却塔风机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及手/自动状态;冷却水回水蝶阀开关状态;分集水器温度、压力(或压差),集水器各支路温度;水过滤器前后压差;气压罐压力;对如下状态进行故障报警:对冷水机组的事故进行报警及记录;对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的事故进行报警;对冷却塔集水盘低水位、软化水箱高低水位报警;水过滤器阻力超限报警。

7.2 锅炉房的自动控制、监测与报警7.2.1 自动控制锅炉给水泵与锅炉进行联锁启停控制。

启动顺序为锅炉给水泵、锅炉;停机顺序为:锅炉、锅炉给水泵。

7.2.2 监测与报警:热水锅炉对如下参数进行监测:锅炉进口水温;锅炉出口水温;锅炉进、出口水压;锅炉循环水流量;风系统各段压力;风系统各段温度;烟系统各段压力;烟系统各段温度;燃气量;锅炉排烟温度;热水锅炉辅助设备对如下参数进行监测:给水泵出口压力;循环水泵进出口压力;换热器加热介质和被加热介质进出口压力和温度。

锅炉房在下列部位装设监测或计算流量(或热量)的计量仪表:供热量计算;燃气总耗量;原水总耗量;凝结水回收量;热水系统补给水量。

7.3 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监测与报警7.3.1 风机盘管的控制:风机盘管带三速开关、温度控制器和电动两通开关阀。

由空调房间内的温度控制器控制风机盘管回水管上的电动两通开关阀的开关,从而调节流经风机盘管的空调水流量。

公共区域风机盘管设集中控制器,由管理人员手动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