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
五类基本地形山地.

五类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我国幅员广大,地形类别复杂,但是总结起来,在多种多样的地形类别中,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即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一)高寒多雨的山地山是指有顶峰、山坡和山麓三部分的高地。
高度一般高出当地平原500米以上,一般比高(即相对高度)大于300米。
山地是山分布的地区,如果山地呈带状分布时,称为“山带”。
山脉则是具有明显走向的山地;如果山地具有明显走向的峰线时,称为“山岭”。
所以,山岭可以是不长的,因而山岭和山脉不同。
几条走向相同的山脉组成一个山系。
这样,山带和山系之内就可以有丘陵、盆地、河谷间杂其间。
例如长白山是一条山脉,而南岭就不能称为山脉,而只能称为山地,这是因为南岭没有明显的走向。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达33%,因此,山地开发是我国科学研究上一个主要课题。
山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多雨和寒冷。
一般来说,地势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
因此,高山上终年有冰雪,每形成冰川地形。
中等山地(中山)又每成为雨量中心地区。
例如安徽黄山就是长江中游的雨量中心区之一。
这是因为山下气流沿山坡上升时,气温变冷,相对湿度变大,终至成云致雨。
因此,山地上一般具有多云雾和多雨的特点。
这也是河流多发源于山地的原因。
人们按照山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就可以把山地再分出高山、中山和低山来。
一般把在雪线(终年积雪的界线)以上的山地称为高山;雪线以下,高寒多雨,林木草坡茂盛地区称为中山,也是河源地点;山地气候和平原区或丘陵区差别不大的,多雨的不高山地称为低山。
由于山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各个山地雪线、林木上限线、截留雨量高度线都有很大不同。
所以,我国各地的高山、中山、低山标准也不相同。
例如在南方山地上,600米高处即可截留雨量,在300米处的气温已下降,因此,低山可用比高300米来确定;中山可用600米以上,即800米处确定。
在北方则截留雨量线上升到800~900米山地,故1,000米以上才能定为中山。
山地地理百科

山地地理百科山地地理百科山地是指相对于周围地区而言海拔较高的地区。
它们通常位于陆地中,与平原相比,山地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山脉和岭连绵不绝。
山地地理是研究山地地区特征、成因、气候、生物、资源等方面的学科。
以下是关于山地地理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山地的形成原因1. 地壳板块运动:地球的地壳是由多个板块组成的,它们在地球表面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运动。
当两个板块碰撞或相互挤压时,就会形成山脉。
2. 构造抬升:地壳中的岩石经过长时间的变化和磨合,会发生抬升现象,进而形成山脉。
3. 火山活动:火山喷发将大量岩浆喷到地表,经过凝固和堆积,形成了火山山脉。
二、山地的地理特征1. 高度:山地的高度通常高于周围地区,常用海拔来衡量,如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
2. 坡度:山地地区的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陡,有利于水的集聚和河流的形成。
3. 山脉和岭:山地通常由山脉和岭组成,山脉是指一系列相连、连绵不断的山峰,而岭则是山脉中高于周围地区的山脊。
4. 独特的气候:山地气候常常受海拔的影响,上山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水量也变化较大,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
5. 大量峡谷和河流:山地地形起伏,水流沿着地势最低处的路线流淌,形成了许多峡谷和河流。
三、山地的生物多样性山地地形的独特性为各种植物和动物提供了丰富的生境,因此山地常常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高山植物如松树、杜鹃等适应了高寒气候,而山地中的动物多样性也很丰富,例如雪豹、藏羚羊等。
四、山地的资源1. 水资源:山地通常是河流的源头,山地地区优越的地势和丰富的降水使得山地成为重要的水资源养分。
2. 矿产资源:山区也是很多地质矿藏的集中地,金、银、铜等金属矿以及煤炭、石油等矿藏都存在于山地中,为山地地区带来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3. 旅游资源:山地因其壮丽山水、独特景观和丰富的生物资源而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五、山地的挑战和保护1. 土地利用问题:山地地区因地形陡峭、土壤贫瘠,农耕活动受到限制,但山区农业也是贫困地区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山地的名词解释

山地的名词解释山地是指地球表面上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
它被广泛定义为海拔大于300米到2000米的区域。
山地通常与平原、高原、丘陵等地貌相对应,形成了地球丰富多样的地形特征。
山地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地貌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地质构造、地壳运动、风化侵蚀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地质构造方面,山地主要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断裂、褶皱和隆起所形成。
地壳板块的碰撞、推移和抬升导致了山地的形成。
同时,山地也受到水、风和冰等侵蚀作用的影响,这些侵蚀作用加速了山地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山峰呈锯齿状或圆顶状,山间常有峡谷、河流和湖泊。
众所周知,山地景观美丽壮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和登山爱好者。
山地世界各地的山峰各具特色,例如我国的华山、黄山、珠穆朗玛峰等,都是让人向往和敬仰的自然奇迹。
登上山顶,鸟瞰山下四季变幻的景象,能够让人身心愉悦,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山地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有深远影响。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山地的地形曲折复杂,交通不便,给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为了适应山地地形,人们常常修建蜿蜒的山路和隧道,克服地形难题,创造更多便捷的交通条件。
此外,山地还被广泛用于水资源调节、土地利用、林业发展和旅游业等方面。
许多山地地区的水资源丰富,成为重要的水库和发电基地。
山地的特殊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其适合发展农林牧渔业,并提供了珍贵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旅游业也是山地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参与户外活动。
在生态环境方面,山地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山地地区通常是各种植物和动物的乐园,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
山地栖息地的独特性和狭窄性使得许多特有物种得以繁衍生息,形成了自然的宝库。
山地还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保护了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和土壤。
然而,山地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山地地区受到了过度开发、森林砍伐、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等威胁。
过度的经济活动和人类干预对山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减少了生物多样性,加剧了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风险。
山地高度划分标准

山地高度划分标准山地高度划分标准概述:山地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地形之一,具有较高的海拔和陡峭的斜坡。
山地地形的高度划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或环境因素进行评估。
本文将就山地高度划分标准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不同国家或地区使用的传统标准,然后探讨基于地理特征和地质形态的科学标准,最后总结各个标准的优点和局限性。
一、传统标准:不同国家或地区对山地高度划分的传统标准多以海拔高度为依据。
以中国为例,根据中国地图出版社定义的标准,高度在500米至1999米之间的起伏地形被划分为丘陵,而高度在2000米以上的地区则被划分为山地。
相似地,在英国,山地一词通常用于描述高度超过600米的地区。
二、科学标准:科学标准基于地理特征和地质形态对山地进行划分,更具客观性和全面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科学标准:1. 突出度标准:该标准主要考虑地表相对高度的差异。
山地的突出度定义为山顶高度与该山地周围地区最高点的高度差。
根据突出度标准,当地表突出度大于300米时,该地区可以被认定为山地。
2. 斜坡倾角标准:该标准侧重于地表的坡度。
通常认为斜坡倾角超过15度的地区可以被划分为山地。
这个标准适用于评估地表起伏的陡峭程度。
3. 海拔变化标准:该标准考虑地形的相对高度和高度的海拔变化。
一般而言,当地区的相对高度超过300米,且在一定距离内海拔变化超过150米时,这个地区可以被视为山地。
三、总结与回顾:传统标准主要依赖于海拔高度进行划分,操作简单,但对山地本身的地理和地质特征缺乏全面的考虑。
相比之下,科学标准更具客观性和全面性,通过考虑地形起伏的突出度、斜坡倾角和海拔变化等因素,使得对山地的分类更加准确。
然而,科学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可能存在一定的挑战,包括数据收集和测量的困难以及标准的普适性等问题。
四、观点与理解:山地高度划分标准是对山地地形进行分类和划界的一种方式。
传统标准以海拔高度为主要依据,操作简单但不够准确。
科学标准考虑了更多的地理特征和地质形态因素,在对山地进行更全面、客观的评估方面更具优势。
山地地理百科

山地地理百科山地是一个统称,是由山岭及其间的谷地或山间洼地组合而成。
山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比较大。
山地是地壳上升地区经外力切割而成。
由于内、外力作用强度的不同和变化,山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或起伏程度可有很大的差别。
根据这些高度指标可将山地分为极高(最高)山、高山、中山和低山几类。
极高山绝对高度大于5000米,高山为3500—5000米,中山为1000—3500米,低山小于1000米。
它们的相对高度一般大于200米以上,根据相对高度大小又可分为深切割、中切割和浅切割或高起伏、中起伏和低起伏的高山、中山和低山。
丘陵的相对高度或高差比上述山地要小,一般以小于200米(有的以小于500米)为界,根据相对高度的差别又可分为高丘陵和低丘陵。
这一分类方案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拟定的。
其中,极高山的'界限(>5000 米)大致与现代冰川和雪线的分布高度相符合。
在这里塑造地貌的外力,主要是冰川和冻融作用。
高山与中山的界限(3500米)主要是考虑到剥蚀作用性质的差别,在此线以上冻融作用特别强烈,常形成陡峭的山坡及粗大的堆积物。
此外,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此线也是森林的上限。
低山和中山的界限(1000米)主要是考虑到我国东部的山地大部分为1000米上下,在温湿气候条件下,受到强烈的流水侵蚀,山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同时,化学风化作用也较为旺盛,常常形成较厚的风化壳。
丘陵和低山的差别不在于绝对高度的大小,而在于相对高度和形态上的不同。
丘陵一般形态和缓,切割破碎,丘陵之间可有小型平原分布。
另外,根据作用营力的不同,可以将上述山地分为火山形成的、流水作用的、岩溶作用的、冰川作用的等山地类型。
同时,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山地上,叠复着有关外力形成的次一级地貌类型,如峰林、冰川谷、火山锥,等等。
山地旅游及分类

山地旅游及分类
4. 山地探险旅游:进行冒险和探险活动,如山地攀岩、溯溪、探洞等。
5. 山地自行车旅游:骑行穿越山地地区,欣赏山脉风光,体验自然风光的旅游方式。
6. 山地文化旅游:以山地地区的独特文化为主题,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习俗、手工 艺品等。
山地旅游及分类
山地旅游是指人们前往山地地区进行休闲、观光、探险、户外运动等活动的旅游方式。山 地旅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高山登山旅游:包括攀登高山、登顶、探险等活动,如攀登珠穆朗玛峰、阿尔卑斯山等 。
2. 山地徒步旅游:以徒步的方式穿越山地地区,欣赏山脉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妙,如阿 尔卑斯山脉的徒步旅游。
7. 山地温泉旅游:在山地地区享受温泉浴,放松身心,如日本的北海道温泉、中国的九寨 沟温泉等。
山地旅游及分类
8. 山地野生动植物观赏旅游:观赏山地地区的野生动物和植物,如加拿大的洛矶山脉、中 国的四川大熊猫保护区等。
这些分类只是对山地旅游的一种常见划分方式,实际上山地旅游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 据不同的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
山地的概念词语

山地的概念词语山地是指地球表面上的一种地貌类型,具有明显的起伏和高度差的地形特征。
它广义上包括山脉、山地以及由各种山地地貌组成的地区。
山地被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各个大陆,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地貌类型之一。
首先,山地的形成与地质运动有密切关系。
地质运动包括构造运动和地壳的物质循环过程。
当构造运动使岩石的地表露出,从而接触大气和水体时,就形成了山地。
常见的构造运动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板块运动等。
这些构造运动不仅改变了地面地形,而且还对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山地的高度差和地形起伏是山地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山地通常具有比周围平原地区更高的海拔和陡峭的地形。
山地的高度差通常通过海拔来表征,即山地顶部的海拔高度和山脚的海拔差异。
地形起伏则是指山地地表的坡度和凹凸不平程度。
这种地形起伏不仅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景观感受,还对降水分布、气候形成以及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山地的气候和降水分布也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由于山地的高度差和地形起伏,山地内部的气候和降水分布常常与周围平原地区不同。
在山地的海拔逐渐升高的过程中,气温往往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产生垂直气候带。
降水分布也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山地通常会形成降水增加的风wardwardwardwardwardwardwardward,并在山脉的风wardward都能找到较大的降水。
这种气候和降水的变化对植被、水资源和农业生产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山地还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
山地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许多物种的天然栖息地。
山地提供了多样的生态位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为许多植物和动物提供了独特的生存机会和条件。
山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山地资源的过度利用都对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威胁。
最后,山地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
山地资源丰富,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山地的光照条件递变规律

山地的光照条件递变规律
山地地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其光照条件呈现出一定的递
变规律。
在山地地区,光照的变化主要受到山体高度、坡向和植被覆盖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海拔的升高,山地的光照条件逐渐发生变化。
海拔高
度的增加导致气候条件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光照强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般而言,随着海拔的增加,光照强度会逐渐减弱。
这是由于高山地区的空气稀薄,大气吸收和散射的光线增多,使得阳光的光照减弱。
因此,山地的光照条件呈现出从山脚到山顶递减的规律。
山地的光照条件也受到坡向的影响。
由于山地地势复杂,
坡向的不同会导致光照条件的差异。
在南半球,北坡相对于阳坡来说,接收到的阳光较少,光照条件较差;而在北半球,北坡相对于阴坡来说,光照条件较好。
这是由于太阳在南半球的运动轨迹不同,导致北坡和南坡受到的阳光照射量有所差异。
山地的植被覆盖也对光照条件产生重要影响。
植被的存在
会影响阳光的穿透和反射,改变地表的光照条件。
茂密的植被可以过滤阳光,形成浓密的阴影,导致光照强度较低。
相比之下,缺乏植被的裸露地表会接受更多的阳光照射,光照强度较高。
因此,山地地区的植被覆盖情况直接影响着光照条件的空间分布。
总结而言,山地的光照条件存在一定的递变规律。
随着海
拔的升高,光照强度会逐渐减弱;坡向的不同导致光照差异;植被覆盖对光照条件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山地光照条件的递变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山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也有助于合理规划和利用山地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车自助游悄然兴起
孙吉晶裴庚益
自驾游方兴未艾,另一种旅游方式——山地车自助游又开始悄然兴起。
我市一些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成为“山地车一族”的首选。
上个星期天,记者在奉化溪口武岭路步行街,遇上了一支来自宁波各地由11人组成的山地车队伍,行头很专业,头盔、骑行服一应俱全。
他们三三两两,有的买补给,有的逛街“淘宝”,不亦乐乎。
其中的一位组织者告诉记者,一行人中,有公司的同事,也有上网结识的朋友,都酷爱自行车运动。
一到节假日,就一起出来自助游玩,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游览沿途的风景,其乐无穷。
他还告诉记者,在宁波市区,喜欢骑自行车出游的人不在少数,有和他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也有四十几岁的中年人。
在武岭路做千层饼生意的一位姓蒋的店主说,每星期都会看到好几支自行车队来当地旅游。
正是看到了体育休闲运动的前景,目前,大堰镇已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立户外运动基地的申请,一条以户外运动为特色的旅游路线也在酝酿之中。
据介绍,这条旅游线路将在户外运动挑战赛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以迎合更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