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发展模式

合集下载

TOD城市发展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TOD城市发展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TOD城市发展模式的应用与实践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其起源于上世纪美国,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彼得卡尔索尔普提出解决二战后美国城市郊区化无限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共交通为中枢,综合发展的步行化城区,其主要本质是实现各个城市组团紧凑型开发的有机协调模式;接下来本文将对TOD城市发展模式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一定分析探讨,并对其做相应整理和总结。

标签:TOD;城市发展模式;应用实践一、TOD城市发展模式的确立与发展过程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兴起了新城市设计运动——新传统主义规划(New-Traditional Planning),即后来演变为更为人知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彼得·卡尔索尔普所提出的TOD公共交通导向土地使用开发策略被认同并确立应用。

这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其中对应公共交通主要以地铁、轻轨、巴士等体现,结合公交站点为中心,以600米左右即步行7分钟左右行程为半径建设集合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为一体的城区。

随着时间推移,TOD已经成为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开发中,其中以未开发地区为主,通過对相应发展区进行专业合理的规划来保障整个用地能够以较低价格得到征用,继而对其导入公共交通,形成开发地价的时间差,之后政府也可在基础设施完善后获取对应的土地升值回报,确保公共交通先期投入实效性。

美国发起的TOD实践也可看作是TOD模式的发展过程,即从二十世纪初土地开发导向的公共交通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小汽车导向公共交通模式形式,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与公共交通相关联土地开发发展,到上世纪九十年末期转变为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开发,直至今天形成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综合发展;TOD模式主要以城市型TOD社区和社区型TOD社区来体现,社区型TOD社区与城市型TOD社区相比,其并不在公交主干线上进行布置,而是主要通过对应公交支线与公交主干线进项连接,以此形成公共汽车在此段距离内运行不超过十分钟的空间区域框架,确保对应社区生态资源的高度利用率和经济发展。

TOD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以成都为例

TOD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以成都为例

103MARKET AND REGION市场与区域TOD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以成都为例◎ 陈 耀一、TOD模式的内涵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主要是指以大运量轨道交通场站为核心的土地综合开发。

我国TOD发展以“建轨道就是建城市”“运营轨道就是运营城市”为理念,倡导在轨道交通项目全生命周期内通过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收益反哺建设和运营,实现轨道交通的永续发展。

同时,通过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来协调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拥堵及职住不平衡等问题。

二、TOD模式在中国的应用我国在10余年的TOD探索发展中,已积累了丰富的落地经验。

在轨道交通审批“收紧”趋势下如何通过TOD平衡城市发展、助力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问题?深圳、广州、呼和浩特、柳州等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前期甚至是建设规划阶段就开展了TOD综合研究,着力研讨国内TOD推进路径和实施细则,也相应出台了法规和政策,为未来通过TOD开发收益反哺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打下了良好基础。

成都市在2019年组团考察了日本轨道交通 TOD 成熟实践经验之后,将该模式从单纯解决成都轨道交通建设资金投入问题,提升到城市由土地财政转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形成独具特色的TOD成都模式,有望对新加入轨道交通建设行列的城市提供一定的借鉴。

2021年第6期|CHINA POLICY REVIEW104MARKET AND REGION市场与区域三、TOD成都模式概况“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

成都轨道交通2020年开通运营500公里以上,2022年将开通运营600公里以上,规划至2035年将形成1666公里轨道线网+699轨道站点。

成都正加速步入轨道城市时代。

其中,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轨道集团”)为投资主体的地铁车站TOD项目有105个,土地面积9万余亩,按照土地上市条件陆续供地给成都轨道集团进行TOD综合开发,新投资建设物业建筑面积1.5亿平米。

铁路tod发展现状

铁路tod发展现状

铁路TOD发展现状历史回顾铁路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铁路沿线区域开发)是一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模式,旨在将铁路交通系统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以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

根据国际经验,TOD模式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得到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引入TOD模式,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T0D的意义TOD模式的引入对于中国铁路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TOD模式可以提高铁路交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使其成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TOD模式可以促进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财政收入,增加城市税收。

此外,TOD模式还可以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国内TOD发展现状城市选择目前,中国的TOD试点城市主要集中在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这些城市具有较发达的铁路交通系统、较高的人口密度和较大的土地压力,是引入TOD模式的理想选择。

TOD示范项目针对TOD模式的推广和示范,中国在一些城市已经建立了一些TOD示范项目。

例如,北京的地铁13号线沿线设立了几个TOD示范区,以推动公共交通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

上海的轨道交通金融中心站周边也建设了TOD示范区,以促进金融业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发展。

TOD发展的面临的挑战尽管中国的TOD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壁垒和利益分割,推动TOD的整体设计和实施。

其次,缺乏一套完整的TOD技术和标准体系,使得TOD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另外,由于大多数TOD项目需要涉及多方合作,如铁路公司、地方政府、开发商等,协调难度较大,需要建立更有效的合作机制。

TOD的未来展望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TOD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TOD模式SOD模式AOD模式三种城市开发模式

TOD模式SOD模式AOD模式三种城市开发模式

TOD模式SOD模式AOD模式三种城市开发模式1. 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中文翻译为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TOD模式是一种基于公共交通系统的城市发展模式。

它的核心理念是将城市建设集中在公共交通网络的路线和节点附近,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促进公共交通的使用。

TOD模式涉及到规划和开发密切集中的居住、商业和办公区域,使人们能够便利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进行通勤和出行。

这有助于减少个人汽车使用量,缓解交通堵塞和交通污染问题。

-集中发展:TOD模式鼓励在公共交通节点周围集中发展居住、商业和办公区域,以创造便利的可达性。

-高密度混合用途:TOD区域通常采用高密度的混合用途模式,即在同一区域内同时包含住宅、商业和办公等不同用途,以实现更高的土地利用效率。

-步行友好:TOD模式将步行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因此该模式下的城市规划注重步行友好性,包括建设便捷的人行道和公共空间,以及提供足够的生活设施和服务。

2. SOD模式(Suburban-Oriented Development,中文翻译为郊区导向型开发模式)SOD模式是一种以郊区为重点的城市发展模式。

与TOD模式相对应,SOD模式将城市开发重点放在城市的郊区地区,并以满足私人汽车使用为主要目标。

这种模式鼓励城市的扩张和分散发展,致力于满足居民对住宅、商业和办公等用地的需求,同时提供充足的停车设施。

SOD模式的特点包括:-土地利用分散:SOD模式下的城市开发通常是分散的,以满足居民对更大的住宅用地和个人车辆的需求。

-低密度单一用途:郊区开发通常采用低密度、单一用途的模式,即分离住宅、商业和办公区域,并提供大量的停车设施。

-依赖私人汽车:SOD模式下的城市规划主要依赖私人汽车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因此交通网络通常以高速公路和道路为主要基础。

3. AOD模式(Agro-oriented DevelopmentAOD模式是一种以农业为基础的城市发展模式。

TOD是什么

TOD是什么

TOD是什么一.什么是TODTOD全称为“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直译为“交通引导开发”,引申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是未来核心城市主要开发建设形态。

其中的公共交通包括火车或高铁车站、机场、地铁、轻轨和巴士干线。

简单说来,TOD 综合体和普通的综合体不同点在于,前者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约不超过10分钟的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的综合体。

由于交通方便从建设形态上便于高效的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多用途为一体(参见图1事宜),从而缓解城市土地紧张、方便交通出行等问题。

因此在我国尤其是核心城市,TOD综合体成为主要开发建设形态。

综合体的多业态体系二.TOD综合体价值实现区域发展:TOD综合体的区域发展价值实现以:①以尚未成片开发/配套不成熟的地区开始初始开发形态——②导入公共交通形成开发地价的时间差——③建设生活配套提升价值——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通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土地升值不断提升,政府部门不但可回收公共交通的先期投入资金,还可以导入税收、人口、就业资源,带动区域发展,实现区域提升,图示发展模型如下:三.TOD综合体的开发建设特点TOD综合体价值形态决定了其如下几项开发建设特点:1 有公共交通接入的集约型开发。

2 业态多样,可包含商场、住宅、公寓、酒店、停车库、公园及相关配套等。

3 开发体量较大,一般不低于15万平方米。

4 开发周期较长,一般不低于30个月。

5 各业态通过室内外步行道路连接、各业态分区距离公共交通设施步行可达。

6 涉及超高层、深基坑等实施难点。

7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河岸带开发,如海绵城市规划、装配式建筑要求、绿色建筑要求等。

8 高质量公共空间开发,使其成为建筑导向和邻里生活的焦点。

9 鼓励相邻交通沿线实施填充式开发或者再开发,实现可扩展及可持续发展。

10 涉及城市升级更新及回迁。

四.TOD综合体的发展前景:大规模地铁建设带来的井喷式增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核心城市的人口不断涌入、未来若干年城市轨道发展体量巨大。

2023年TOD模式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TOD模式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TOD模式行业市场发展现状TOD模式是一种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智能化城市交通治理的途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TOD模式在城市交通发展中逐渐被广泛采用。

因此,本文将探讨TOD模式在行业市场发展方面的现状。

TOD模式行业市场发展现状:1. 市场格局日趋明晰TOD模式在市场上的应用与推广,首先要考虑的是市场格局。

当前,TOD模式市场规模与市场份额已日趋明晰,且不断扩大。

在国内,一二线城市成为TOD模式应用的主要场所,这些城市中的轨道交通、城市综合体等领域也将成为TOD市场的主要竞争场所。

同时,许多国内外知名的企业纷纷进入TOD市场,如保利地产、万科等开发商,盈创环境、荣安地产等城市开发服务商。

这些商家在TOD市场的不断加入,进一步促进市场的竞争,从而推动TOD模式的快速发展。

2. 产业链日趋完善TOD模式的快速发展对产业链的完善和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TOD开发需要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交通规划、公共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这意味着TOD模式的应用需要形成一个完整、协同的产业链。

比如,在产业链中,国内一些著名的土木工程设计公司进入TOD市场,为城市规划拟制方案,同时也带动各种配套工程的开展。

这样的形成,不仅仅推动了TOD模式的不断更新,也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 政策扶持力度有力政策的推动也是TOD模式得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政策对TOD市场的扶持,已经成为TOD模式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关于加强城市化规划管理的意见”等,大力引导各地加强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促进TOD模式的推广。

同时,还有一些相关政策的实施,如免税、补贴、优惠政策等,也为TOD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4. 协同创新优势凸显TOD模式的优势在于协同创新,尤其是在联合开发和合作模式应用中更加突显。

随着TOD模式在市场上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平台化、网络化等新型经济模式崛起,对其应用形成了良好的助力。

TOD模式简介及发展

TOD模式简介及发展

TOD模式简介及发展TOD模式,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的项目。

其中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指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然后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

TOD的特点在于:1、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身的“混合用途”。

2、使居民和雇员在不排斥小汽车的同时能方便地选用公交、自行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

3、城市重建地块、填充地块和新开发土地均可以TOD的理念来建造。

TOD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土地使用和交通政策来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交通拥堵和用地不足的矛盾。

TOD的源起:国外研究TOD最早最深入的当属美国。

在经历了并正经历着小汽车出行方式占主导地位的美国,其城市或地区经历了以郊区蔓延为主要模式的大规模空间扩展过程,此举导致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土地利用的密度降低,城市密度趋向分散化,因此带来城市中心地区衰落,社区纽带断裂,以及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

TOD的设计原则:1、组织紧凑的有公交支持的开发。

2、将商业、住宅、办公楼、公园和公共建筑设置在步行可达的公交站点的范围内。

3、建造适宜步行的街道网络,将居民区各建筑连接起来。

4、混合多种类型、密度和价格的住房。

5、保护生态环境和河岸带,留出高质量的公共空间。

6、使公共空间成为建筑导向和邻里生活的焦点。

7、鼓励沿着现有邻里交通走廊沿线实施填充式开发或者再开发。

TOD的发展经过好几轮的迭代,已经成为各个城市拉动新一轮发展的引擎。

未来TOD的建设,已经从各个城市里程数和建设效率“量”的比拼,发展到城市实力与形象“质”的比拼。

轨道在给城市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问题,其中就包括轨道建设给城市带来的负债。

面对未来发展的思维方式新型城镇化正经历着“智慧化、低碳化、人本化”的深度变革,新技术革命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催生了信息时代的思维革命,TOD 也随着城市空间的重塑向“数字化、低碳化和人本化”转化。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TOD项目分析及启示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TOD项目分析及启示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TOD项目分析及启示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交通运输也逐渐成为城市更新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作为一种城市更新模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和追捧。

本文将对TOD项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启示。

首先,TOD项目通常是以轨道交通(如地铁、轻轨等)为核心进行规划和建设的。

通过将交通节点与城市中心区域相结合,以轨道交通作为城市更新的核心枢纽,TOD项目旨在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可达性。

相比传统的城市更新方式,在TOD项目中,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了对私人车辆的依赖,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了城市交通的效率。

其次,TOD项目在城市更新中注重混合用途的开发。

传统的城市规划通常将商业区、住宅区和办公区等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逐渐形成了“单一用途”的发展模式。

而TOD项目则将不同功能区域融合在一起,如在地铁站周围建设商业设施、住宅区和办公场所等,使其形成一个集居住、工作、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区域。

这种混合用途的开发模式可以减少人们的出行距离,提高城市内部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再次,TOD项目注重城市空间的紧凑和高密度。

在传统的城市更新模式中,由于地价和限制性规划等因素,往往导致城市新区域的扩张过度,形成了城市蔓延现象。

而TOD项目则强调城市空间的紧凑和高密度,通过将轨道交通和相关设施紧密整合在一起,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降低交通和运输的成本,实现城市发展和更新的可持续性。

最后,TOD项目对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了一些启示。

首先,城市更新需要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和建设,以提升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可达性。

其次,城市规划和建设需注重混合用途的开发,形成多功能的综合区域。

再次,城市更新需要注重空间的紧凑和高密度,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

最后,城市更新应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打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通过这些启示,可以为未来的城市更新和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