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3年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文综试题(历史部分)
【推荐下载】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键入文字]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
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
1。
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文

一实数解,若存在,求 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g o l
1 1 1 T2 T 3
1 1010 的最大正整数 n 的值. 1 2013 T n
,
,
(
)
*
,
5
2013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数学(文科)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45
50
50
55
55
60 得到频率分布直 进行分组,
方图如图 3.已知样本中产量在区间 45 50 上的果树株数是产量在区间 50 60 上的果
,
,
,
,
,
,
,
,
,
树株数的
4 倍. 3
(1)求 a , b 的值; (2)从样本中产量在区间 50 60 上的果树随机抽取两株,求产量在区间 55 60 上的果树至少有一株被抽中的概率.
D.
1 3
2 俯俯图 图1
2x
s o c
x 的图象
个单位长度 B.向左平移
n i s
2 x 的图象,
4
个单位长度
8
个单位长度
D.向左平移
8
个单位长度
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x 的定义域为 D ,如果 x D
y D ,使
f x f y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 (本小题满分12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诱导公式、余弦定理等知识,考查化归与转化的 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运算求解能力) (1)解:∵ f ( x) 的最大值为 2,且 A 0 , ∴ A 2. ∵ f ( x) 的最小正周期为 8 , ∴T ……………1 分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姓名:班级:得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本是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16.20世纪30年代前期,“左”倾错误领导人把反对资产阶级同反帝反封建并列,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使中国革命遭受巨大损失。
“左”倾错误的表现有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B.坚持国民革命路线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7.右示材料说明当时Array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1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的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员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2013年广州一模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文科综合(历史部分)12.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A.禅让制B. 礼乐制C. 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13.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思想易为处于战乱动荡社会之中的人们所接受,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涣散了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意志,影响了人们创新医药的积极性。
该思想是A.心学B.理学C.阴阳五行D.佛教14. 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
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
上述规定表明唐朝前期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B.抑制土地兼并C.重视百姓养老问题D.百姓赋税过重15.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
”其主要依据应是A.北洋海军的参战B.战争由朝鲜引发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16.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A.“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B.“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C.“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已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D.“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17. 1925年9月,《现代评论》杂志刊文指出:“现在社会里面——尤其是在知识阶级里面,有一个流行名词,专用以加于政敌或异己者。
只这三个字便可以完全取消异己者之人格,否认异己者之举动。
”这个名词应该是A.卖国贼B.反革命C.顽固派D.“走资派”18.上海纺织女工杨燕秀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
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革命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A. 记录者是普通百姓B. 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C. 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D.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19.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广东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从题意可知,百姓一词从称呼贵族到称呼民众,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说明贵族地位下降,只有宗法制的衰落符合。
【答案】B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考点】重农抑商【解析】“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说的是富商大贾实力与封君一样。
“比”是差不多的意思。
因而选C项。
A项“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中叶。
材料没有说与封君勾结。
D项过于绝对。
【答案】C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 【考点】宋明理学【解析】关键是“明理”一词,说明理学已经产生,则A 、B 可排除。
而朱熹是主张格物致知的,是通过处在手段明理,而材料是反对的,因而选D 。
【答案】D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 .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 .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 .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考点】辛亥革命【解析】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反封。
2013年高考真题解析——广东卷(文综历史)纯word版

2013·广东卷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12.B[解析] 本题以文化常识切入考查对先秦政治制度的认识,考查考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姓”以别婚姻,“姓”最初是贵族的总称,彰显贵族血缘的高贵。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度逐步瓦解,贵族没落,宗法制衰微,所以“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A项表述与史实相反,故排除;C项内容与题干材料没有关系,故排除;D项与基本史实相违,应是逐步取消。
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13.C[解析] 本题以桓谭的言论切入考查对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考查考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本题的解题关键一是时间“东汉初年”,二是核心内容“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所以桓谭主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A项错在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项商人与封君勾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削弱与史实不符;D项与材料相违背。
14.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
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14.D[解析] 本题以新材料切入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材料核心信息是无论读书与否都要确立“仁义”的根本,孔子突出的是内圣外王;董仲舒的核心思想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朱熹强调研究天理,达到内圣;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突出个人顿悟,如果从你有善念的那一念开始,就会成为堂堂正正的人。
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数学文科综合测试

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数学文科综合测试(一)()2013.3本试卷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线性回归方程中系数计算公式,其中表示样本均值.锥体的体积公式是,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 是锥体的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i的虚部为A.B.C.D.2.设全集,集合,,则A.B.C.D.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切C.直线与圆相交且过圆心D.直线与圆相交但不过圆心4.若函数是函数的反函数,则的值是A.B.C.D.5.已知平面向量,,且,则实数的值为A.B.C.D.6.已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A.B.C.D.7. 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尺寸如图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 B. C. D.8. 已知函数,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要将的图象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B.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C.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9.“”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R”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0.设函数的定义域为,如果,使为常数成立,则称函数在上的均值为 . 给出下列四个函数:①;②;③;④, 则满足在其定义域上均值为的函数的个数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一)必做题(11~13题)11.函数的定义域是12.某工厂的某种型号的机器的使用年限和所支出的维修费用(万元)有下表的统计资料:2 3 4 5 62.23.8 5.5 6.5 7.0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据此模型估计,该型号机器使用年限为10年的维修费用约万元(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3.已知经过同一点的N 个平面,任意三个平面不经过同一条直线.若这个平面将空间分成个部分,则,.(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极坐标系中,定点,点在直线上运动,当线段最短时,点的极坐标为.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2,是的直径,是的切线,与交于点,若,,则的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其中,,)的最大值为2,最小正周期为.(1)求函数的解析式;(2)若函数图象上的两点的横坐标依次为,为坐标原点,求的值.17.(本小题满分12分)沙糖桔是柑桔类的名优品种,因其味甜如砂糖故名.某果农选取一片山地种植沙糖桔,收获时,该果农随机选取果树20株作为样本测量它们每一株的果实产量(单位:kg),获得的所有数据按照区间进行分组,得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3.已知样本中产量在区间上的果树株数是产量在区间上的果树株数的倍.(1)求, 的值;(2)从样本中产量在区间上的果树随机抽取两株,求产量在区间上的果树至少有一株被抽中的概率.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4,在四棱锥中,底面是平行四边形,,,平面,点为的中点.(1)求证: 平面;(2)求证:;(3)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19.(本小题满分14分)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是数列的前项和.(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3)求满足的最大正整数的值.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两个焦点分别为,,点在椭圆上,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两点,抛物线在点处的切线分别为, 且与交于点 .(1) 求椭圆的方程;(2) 是否存在满足的点? 若存在,指出这样的点有几个(不必求出点的坐标);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N ,设函数R.(1)求函数R 的单调区间;(2)是否存在整数,对于任意N ,关于的方程在区间上有唯一实数解,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13年高考文综广东卷精校高清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好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讲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图I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风化作用C.变质作用D.地壳作用【参考答案】 D【解析】该地地貌有明显褶皱 属于内力作用形成 故先排除AB。
在内力作用中 地壳作用又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
2.开心果耐旱怕涝。
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这种现象表明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B.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C.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D.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参考答案】 C【解析】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先排除AD。
B选项在题目中并无体现 没有多种经营。
3.图2为我国某省区植被覆盖度(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状况越好)沿经度变化示意图。
该省区可能是A.西藏自治区B.广东省C.内蒙古自治区D.甘肃省【参考答案】 C【解析】往东植被覆盖度状况越好 在同纬度情况下水分条件改善明显 体现了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就中国大陆而言 莫过于内蒙古高原最为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文科综合(2013年3月19日考试)
12.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A.禅让制B.礼乐制C.九品中正制D.察举制
13.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种思想易为处于动荡之中的人们所接受,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涣散了人们同疾病作斗争的意志,影响了人们创新医药的积极性。
该思想是
A.心学B.理学C.阴阳五行D.佛教
14.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
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
这表明唐朝前期
A.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B.抑制土地兼并
C.重视百姓的养老问题D.百姓赋税过重
15.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
其主要依据应是
A.北洋海军的参战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16.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
A.“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
B.“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C.“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D.“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17.1925年9月,《现代评论》杂志刊文指出:现在社会里面——尤其是在知识阶级里面,有一个流行名词,专用以加于政敌或异己者。
只这三个字便可以完全取消异己者之人格,否认异己者之举动。
这个名词应该是
A.卖国贼B.反革命C.顽固派D.“走资派”
18.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
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记录者是普通百姓B.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
C.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D.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19.他追求真理的热情将希腊哲学导向了一个新方向——对内在道德的强调,可以说,他是第一个将伦理道德作为关注中心的哲学家。
该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普罗泰戈拉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0.下列言论,符合马丁•路德思想主张的是
①我不接受教皇的权威,我的良心之系于福音
②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
③除了关乎上帝的福音以外,再没有比婚姻更重要的事了
④对于人类的救赎而言,上帝扮演的角色和圣经的权威都是独一无二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1.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图式”的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的多,它必将作为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载入史册。
“它”是指
A.经济互助委员会B.杜鲁门主义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马歇尔计划
22.1962年12月,赫鲁晓夫在向苏联最高苏维埃作报告时指出,“在核武器时代,必须显示出‘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消除国家不和的各种障碍的更大愿望’,同时应该加强国际关系中‘理智的准则’。
”与这一主张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柏林危机B.古巴导弹危机C.朝鲜战争D.越南战争
23.清代画家石涛有诗云:“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
”与诗中所描述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近的西方画派是
A.古典主义B.印象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38.(26分)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它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现代金融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主导着经济发展的变迁和格局。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7年、1920年和1936年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
表1
——据燕红忠《近代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研究》材料二:1929—1932年美国进出口总额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据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
(1)隋唐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现象?(4分)
(2)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金融发展的哪些特点?简述1936年中国金融发展的有利条件。
(8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1929—1932年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趋势。
针对这一趋势,罗斯福在金融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4)为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一新秩序的建立有何影响?(8分)
39.(26分)在中美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两种对立的中国观在美国交替出现。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4年以前,美国与中国没有直接往来。
尽管美国人对中国非常陌生,但也还大致形成了对中国的初步印象,把中国看成一个文明礼仪之邦,表现出尊敬和羡慕,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形象是积极和美好的。
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后,美国人开始有机会亲眼目睹中国的“庐山真面目”,他们发现眼见的中国与耳闻的中国相去甚远,顿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
材料二:“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
”……长期以来一直备受美国蔑视和施舍的中国迎来了最佳时光……其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
材料三: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中国在美国的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皆据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1)阅读材料一,指出1784年以前美国人可能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中国。
“中国皇后号”来华后,中国社会的哪些现象可能“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
”?(8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简要分析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形成的原因。
(6分)
(3)阅读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8分)(4)谈谈你对“美国人中国观”的认识。
(4分)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非选择题
38.(26分)
(1)柜坊、飞钱。
(4分,每点2分)
(2)特点:近代金融机构出现并发展;新旧金融机构并存。
(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条件:“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等。
(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趋势:进出口贸易连续下降。
(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措施: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等。
(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
情给分)
(4)举措:签订《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影响: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4分,每点2分,答出2
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9.(26分)
(1)因素:中国的商品,如瓷器、丝绸、茶叶等;来华的欧洲旅行家、传教士或商人;启蒙思想家涉及中国的作品。
(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
成理,可酌情给分)
现象:闭关锁国政策;官僚腐败;天朝上国的观念;中国人的某些习俗和信仰等。
(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
(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共同抗击日军;中国抗战有力支持了美国;中国政府的亲美政策;抗战中中国军民表现出的优良品质等。
(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形象: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背景:美苏冷战;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等。
(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按以下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美国人的中国观是不断变化的。
(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第二层次:美国人的中国观变化的原因不主要取决于中国,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的现实需要。
(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第三层次:对美国人的中国观进行简要评价。
比如,美国人的中国观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1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