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件]中山大学有机化学课件第06章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课件--第六章立体化学共101页PPT资料

H C3HC COOH
H C3H*C COOH
H
OH
乳酸所以具有旋光性,可能是因为分子中有
一个*C原子(不对称碳原子或手性碳)。
为什么有*C原子就可能具有旋光性? :
2019/9/1
课件
7
(1)一个*C就有两种不同的构型:
(2)二者关系:互为镜象(实物与镜象关系,或左、 右手关系)。二者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重叠。
2019/9/1
课件
26
判断基团大小的依据是我们已经熟悉的顺 序规则
O H
C O O H
C O O H
C O O H
CH
CH
H O O C C H 3 C H 3 O H
(S)-
(S)-
C H
H O C H 3 (R )-
C
H H O
C H 3
(R )-
基 团 大 小 顺 序 : O H > C O O H > C H 3 > H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波的振动方向与光的前进 方向垂直。
让光通过一个象栅栏一样的 Nicol 棱镜 (起偏镜)
不是所有方向的光都能通过,而只有与棱镜晶轴方
向平行的光才能通过。这样,透过棱晶的光就只能
在一个方向上振动。这种只在一个平面振动的光,
称为平面偏振光,简称偏振光或偏光。
2019/9/1
课件
3
那么,偏振光能否透过第二个Nicol 棱镜 (检偏 镜) 取 决于两个棱镜的晶轴是否平行,平行则可透 过;否则不能通过。
一个C* 两个C* 三个C* 四个C*
…… n个C*
A+ B+ B-
C+ C- C+ C-
人教版化学第六章有机化学课件PPT

NaOH溶液 银氨溶液 金属钠
A 中和反应
—— 产生氢气
B
——
有银镜 产生氢气
C 水解反应 有银镜
——
D 水解反应
——
——
则A、B、C、D的结构简式?
14、已知:
利用上述信息
合成
某芳香烃A有如下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类型: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 (2)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苯环、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_ 种(E除外)
A B + x—y
AB
x
y
3、消去反应
包含醇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卤代
烃脱HX生成烯烃
一定条件下
AB
A
B + x—y
x
y
重要知识规律
(1)卤代烃的消去反应规律
①分子中碳原子≥2; ②与-X相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重要知识规律
(2)醇类的消去反应规律
①分子中碳原子≥2; ②与-OH相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
D CH 3 (CHBr )2 CH 3
11、已知有机物 的结构简式为:
OH
CH2=CH-CH2-
-CHO
下列性质中该有机物不具有的是( C ) (1)加聚反应 (2)加成反应 (3)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5)与KOH溶液反应 A 、 (1)(3) B、 (2)(4) C 、 (4) D 、(4)(5)
有机化学各章要点PPT课件

五、卤代烷的制备
1.烷(环烷)烃的卤代 2.烯烃的加成
3.由醇制备(HX有重排 PX3、SOCl2无重排 ) 4.卤原子交换
2020/9/21
14
1、水解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
水 R2 - C X + H NaOH R2 O C+ H H Na
2、与RONa作用(Williamson 反应)
R -X +R 'O N a
定位规律的应用
1、预测主要产物(二取代苯) (A) 两个基团作用一致,定位作用加强 (B) 两个基团作用不一致
(a) 两基团属同一类,由强定位基决定 (b) 两基团不属同类,由邻对位基决定
2、设计合成路线
CH3 CH3 CH3 COOH
HNO3 Br2 BrKMnO4 Br H2SO4 Fe H+
NO2 NO2 NO2
OO RCO CR
共同点: 低活性(含吸电子基)芳烃不反应
有异构化产物 可逆反应
无异构化产物 不可逆反应
CH3)2(CHC2CH2CH3H
+C3CH2CH2CHAl3lCl +
?
CH3)2(CHC2CH2CH3H
+C3CH2CH2CHAl3lCl +
易生成多元取代物 不生成多元取代物
2020/9/21
CH3 CH3 CH3 COOH
HNO3 Br2 BrKMnO4 Br H2SO4 Fe H+
NO2 NO2 NO2
2020/9/21
13
第五章 卤代烃
一、卤代烃的分类与命名
二、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三、卤代烷的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制备醇)
a、亲核取代反应SN b、消除反应E
《有机化学课件》ppt课件

04
含氮有机化合物
胺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胺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含有氨基(-NH2或-NHR或-NR2)的有机化合物,根据氨基的数目 可分为伯胺、仲胺和叔胺。
胺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低级胺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高级胺为固体,难溶于水。
胺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具有碱性,能与酸反应生成盐;易被氧化成相应的醛、酮或羧酸; 能与卤代烃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季铵盐。
反应机理探讨及实例分析
1 2
反应机理类型
包括亲核反应、亲电反应、自由基反应等,每种 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反应条件和机理。
反应实例分析
通过具体实例,如酯化反应、酰胺化反应等,详 细解析反应过程、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
3
反应选择性和立体化学
探讨反应中的选择性问题,如区域选择性、立体 选择性等,糖 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
合物。
糖类化合物的性质
具有还原性、成苷反应、氧化 反应等。
脂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脂肪
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 油酯,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
物质。
磷脂
含有磷酸基团的脂类化合物, 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一类具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的 化合物,包括胆固醇、维生素D 等。
有机化合物特点与分类
特点
有机化合物通常含有碳元素,具有多 样性、复杂性和可变性等特点。
分类
根据碳骨架的不同,有机化合物可分 为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根 据官能团的不同,可分为醇、酚、醚 、醛、酮、羧酸、酯等。
有机化学研究意义
揭示生命现象
有机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通 过研究生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 可以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含有嘧啶环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 生物活性,如抗病毒、抗肿瘤等。
2010中山大学药学系有机化学课件

2 诱导力:发生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2)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3、氢键 所谓氢键是指分子中与高电负性原子X以共价键相连的H原子和 另一分子中一个高电负性原子Y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弱键。
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顺序:氢键>>偶极力>色散力
问题1.2 下列化合物的沸点一次递增,为 什么? CH4 (bp-165℃)<Cl2( bp-34℃ ) < CH3Cl( bp-24℃ )
缩简式
CH3CH2CH2OH
键线式
OH
环戊烷
H C H C H
CH2
H H C H
CH2 CH2
脂肪族化合物常用缩简式、环状化合物常用键线式!
1.4 共价键 1.4.1共价键的形成 (1)共价键的概念 1916美国化学家G. N. Lewis (1875−1946) 提出共价键概念。 共价即电子对共用(或说电子配对)。
+
δδ+来自δ+δ
-
CH3
4
CH2
3
CH2
2
CH2
1
Cl
诱导效应随分子链的增长而迅速衰减。
1.4.3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自由基
均裂 R:L
异裂 R:L 异裂
自由基反应
R
L
碳负离子
R:
-
L
+
亲核试剂
R
+
L:
-
碳正离子(亲电试剂)
离子型反应:亲电反应、亲核反应
1.5 分子间作用力
1、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偶极力、取向力) 指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 的作用力。极性分子是一种 偶极子。这种固有偶极子与 偶极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叫做 取向力或偶极力。
有机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重排反应通常发生在含有不稳 定结构或官能团的化合物中, 需要加热或加入催化剂。在重 排过程中,分子的骨架结构可 能发生变化。
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 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合成 具有特定结构或官能团的有机 化合物。同时,重排反应也是 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 重要手段之一。
08
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 用
定义
特点
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 于合成各种烯烃、醇、醛、酮等有机化合物。
应用
加成反应通常发生在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上,需要一定 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
消除反应
定义
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 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
等),形成不饱和键的反应。
种类
包括脱水消除、脱卤化氢消除、 热消除等。
反应。此外,醇还可以与酸反应生成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
酚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结构特点 酚类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羟基(-OH)官能团,通 式为Ar-OH,其中Ar为苯基或其衍生物。
物理性质 酚类化合物一般为无色或淡黄色的固体或液体,具有特殊 的气味和较强的毒性。酚的熔点和沸点较高,易溶于有机 溶剂。
化学性质
03
可发生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如与氢气加成生成醇,被弱
氧化剂氧化成酸。
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结构特点
羰基(C=O)两侧连接烃基或芳基,无双键性质。
物理性质
沸点较高、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主要发生加成和还原反应,如与氢气加成生成醇,被还原剂还原 成仲醇。
醌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结构特点
04
醇、酚、醚类化合物
醇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质
01
结构特点
有机化学PPT课件

有机化学ppt课件
目录
• 有机化学简介 •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化学反应 • 有机化学的应用 • 有机化学的未来发展
01 有机化学简介
有机化学的定义
总结词
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 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和反 应的学科。
详细描述
有机化学主要关注碳氢化合物及 其衍生物,即有机化合物,它们 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
将有机化学与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利用计算机模拟和预测有机化学反应和 分子的性质,为有机化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工具和手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有机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天然有机化学到合成有机化学的演变,并不断推动着 人类社会的进步。
详细描述
早期的有机化学主要研究天然有机物,如动植物体内的化合物。随着科技的发 展,合成有机化学逐渐崛起,人们开始能够合成大量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有机 化合物,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农业领域
1 2
农药合成
有机化学在农药合成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设 计并合成新的农药分子,可以开发出更安全、更 有效的农药。
植物生长调节剂
有机化学也可用于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调 节植物生长代谢,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
转基因作物
利用有机化学手段,可以修改作物的基因组,培 育出抗逆性更强、产量更高的转基因作物。
举例
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
04 有机化学的应用
医药领域
药物合成
有机化学在药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设计并合成新的有 机分子,可以开发出具有治疗作用的创新药物。
药物代谢
有机化学也涉及药物代谢的研究,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有助 于优化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目录
• 有机化学简介 •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化学反应 • 有机化学的应用 • 有机化学的未来发展
01 有机化学简介
有机化学的定义
总结词
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 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和反 应的学科。
详细描述
有机化学主要关注碳氢化合物及 其衍生物,即有机化合物,它们 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
将有机化学与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利用计算机模拟和预测有机化学反应和 分子的性质,为有机化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工具和手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有机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天然有机化学到合成有机化学的演变,并不断推动着 人类社会的进步。
详细描述
早期的有机化学主要研究天然有机物,如动植物体内的化合物。随着科技的发 展,合成有机化学逐渐崛起,人们开始能够合成大量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有机 化合物,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农业领域
1 2
农药合成
有机化学在农药合成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设 计并合成新的农药分子,可以开发出更安全、更 有效的农药。
植物生长调节剂
有机化学也可用于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调 节植物生长代谢,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3
转基因作物
利用有机化学手段,可以修改作物的基因组,培 育出抗逆性更强、产量更高的转基因作物。
举例
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
04 有机化学的应用
医药领域
药物合成
有机化学在药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设计并合成新的有 机分子,可以开发出具有治疗作用的创新药物。
药物代谢
有机化学也涉及药物代谢的研究,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有助 于优化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有机化学第6章手性分析ppt课件

Br
不重合
CH3
CH3
Cl C H
H C Cl
CH3
CH3
mirror
非手性分子 (achiral molecule)
重合
2021/3/17
精选ppt
4
3. 如何判断分子是否是对映异构体:
a. 手性碳(Chiral Center) b. 分子中是否 含有对称因素:
W Z C* X
Y
1。 对称面: 2。 对称轴: 3。对称中心:
2021/3/17
精选ppt
H
22
H
C
H
H
C
C
H
C H 3
C H 3
CC C
H
H
C H 3
C H 3
HCC C
C H 3
H3C
CH3
H
CH3
2021/3/17
精选ppt
23
As a rule, an activation energy barrier of 16 to 19 kcal/mole is required to prevent spontaneous room temperature racemization of substituted biphenyls
2021/3/17
精选ppt
24
联苯型的旋光异构体
X1 X2 X3 X4
C原子与X1(或X3)的中心 距离和C原子与X2 (或X4) 的中心距离之和超过290pm,
那么在室温(25oC)以下,
这个化合物就有可能拆分
成旋光异构体。
单位:pm
C-H (104) C-NH2 (156) C-Br (1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级的跃迁,产生一个共振吸收信号。
• 因此有: DE=r hBo /2p =hn 即n=r Bo/2p
核磁共振原理简介
n = r Bo/2p
如果这样,每个氢核都在同一个位置产生核磁共振吸收 信号,事实不是如此。
核外有电子,电子在外磁场作用下将产生一个抵抗外加 磁场的感应磁场,从而使核实际感受的磁场小于外加磁 场。
(N, O, X, NO2, CO等), d 值变大。电负性越 大,吸电子能力越强, d 值越大。 d 值:芳氢 > 烯氢 > 烷氢
3. 核磁共振氢谱
• 有机化合物中各种质子的化学位移(记忆)
RCOOH
RCHO Ar-H
O=C-CH 2C=C-CH 2-
C=C-H
C C CH 2CH 2-
-CH 2-X -CH 2-O-CH 2-NO 2
化学等价质子与化学不等价质子的判断 —— 可通过对称操作或快速机制(如构象转换)互换的 质子是化学等价的。
化学等价质子在核磁共振谱中只给出一个NMR信号
RCH 2-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核磁共振氢谱
2) 化学等价(chemically equivalent)
处于相同化学环境的原子 — 化学等价原子 化学等价的质子其化学位移相同,Fra bibliotek出现一组NMR
信号 化学不等价的质子在 NMR 谱中出现不同的信号组
• 实际测定时,在样品中加入内标 • 以内标的核磁共振信号定为零点(图的右边) • 记录样品中各种氢出现核磁共振的信号
•
化学位移δ
(ppm)=
ν样 – ν标(Hz) ——————— X 106
ν仪(MHz)
• 常用TMS (CH3)4Si作内标,因为其中的氢只有 一个信号,且屏蔽作用强于一般的有机化合物
• 帮助了解分子中质子的类型、连接方式以 及数目。
3. 核磁共振氢谱
1)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① 屏蔽效应(shielding effect) 原子核外的电子在外磁场作用下将产生
一个抵抗外磁场的感应磁场 H感应,使核所 感受到的实际磁场 H有效 小于外磁场:
H有效 = H0 - H感应
3. 核磁共振氢谱
电子对核的这种作用称为屏蔽效应
• B有效 = B0 - B感受
低场
高场
n实际= r (Bo-B感受)/2p
高频
低频
核磁共振仪工作原理示意图
两种工作方式: 固定磁场强度,改变无线电波射频扫描, 或者,固定无线电波射频,改变磁场强度
化学位移定义
• 相对于仪器的工作磁场强度,感应磁场很小, 不同质子发生共振的频率差异十分微小
低频
6.3.4 核磁共振谱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核磁共振氢谱 (1H NMR)
• 提供三类重要结构信息: — 化学位移 (chemical shift) — 偶合常数 (coupling constant) — 积分曲线 (integration line)
化合物 CH3X
电负性 (X)
CH3F CH3OH CH3Cl CH3Br CH3I 4.0(F) 3.5(O) 3.1(Cl) 2.8(Br) 2.5(I)
δ(ppm)
4.26 3.40
3.05 2.68 2.16
3. 核磁共振氢谱
1)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② 去屏蔽作用与π 体系各向异性
电负性: 屏蔽作用: 推测化学位移δ: 实测化学位移δ:
Why?
Csp > Csp2 >Csp3 C≡C-H < C=C-H < C-C-H C≡C-H > C=C-H > C-C-H 2 ~ 3 4.5 ~ 6.0 0.9 ~ 1.5
(Ph-H, 6~8.5)
1)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② 去屏蔽作用与π 体系磁各向异性
1)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② 去屏蔽作用与π 体系磁各向异性
— 若核外电子产生的感应磁场与外加磁 场方向相同,则H有效>H0,这种效应称去 屏蔽效应 (deshielding effect)。这是由 π 体 系 的 抗 磁 各 向 异 性 (diamagnetic anisotropy)所导致的。
1)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② 去屏蔽作用与π 体系各向异性
H0
1)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① 屏蔽效应(shielding effect) --- 电子云密度越大,屏蔽效应越大,NMR
信号出现在高场(低频,谱图右边)。 --- 电子云密度越小,屏蔽效应越小,NMR
信号出现在低场(高频,谱图左边)。
1)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诱导效应
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相邻碳上氢的电子云密 度降低。化学位移出现在低场
有机化合物 1H NMR 示例
有机化合物 1H NMR 谱图说明
v=(H0 H感应 )
左
右
2p
屏蔽作用: 小 化学位移: 大
大(B感应大) 小
固定射频: 较低磁场强度
较高磁场强度产生共振
固定磁场: 高频(对应高能) 低频(对应低能) TMS
δ 10 9 8 7 6 5 4 3 低场 高频
2 1 0 ppm 高场
—分子间氢键受环境影响较大,当样品浓度、温度 发生变化时,氢键质子的化学位移会发生变化。
-OH 0.5-5.5 ArOH 4.5-7.7
-NH2
0.5-5
-COOH 10-13
3. 核磁共振氢谱
• 有机化合物中质子化学位移规律:
饱和碳原子上的质子的 d 值:叔碳 > 仲碳 > 伯碳 与H相连的碳上有电负性大的原子或吸电子基团
色谱和波谱
ChromatographyandSpect 6.3.4核磁共振r谱oNsMcRoSppeyctroscopy
核磁共振原理简介
N
E
E1
E2
S H
B
B1
B2
DE=r hBo /2p
• 其中:r 为磁旋比,是原子核的特征属性
•
h为普朗克常数
•
Bo是外加磁场的强度
• 当照射无线射频的能量刚好等于上述能量差的时候,就可以引发核自旋
② 去屏蔽作用与π体系各向异性
σ-单键也存在较弱的抗磁各向异性效应(课本230页) -CH3 0.9 -CH2- 1.3 -CH- 1.5
3. 核磁共振氢谱
1)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③ 氢键的影响:
—氢键可以削弱氢键质子的屏蔽,使共振吸收移向 低场。
—分子内氢键受环境影响较小,所以与样品浓度、 温度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