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2019级)

合集下载

海珠区期末八年级数学试卷

海珠区期末八年级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9B. √-16C. √2D. π2. 已知x^2 + 2x + 1 = 0,则x的值为()A. 1B. -1C. 0D. 23.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 (-2,3)B. (2,-3)C. (-2,-3)D. (2,3)4. 若a、b、c是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且a+b+c=9,则c的值为()A. 3B. 6C. 9D. 125. 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A. y = 2x^2 + 3x + 1B. y = x^2 + 3C. y = 2x + 3D. y = 3x^2 + 2x + 1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若a、b、c成等比数列,且a=2,b=4,则c=______。

7. 已知sinα = 0.6,则cosα的值为______。

8.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底边AB=8,腰AC=10,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为______。

9. 若x^2 - 5x + 6 = 0,则x^2 - 5x的值为______。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10分)已知函数y = -2x^2 + 3x + 1,求:(1)函数的对称轴;(2)函数的最大值;(3)函数的增减性。

12. (10分)已知数列{an}的前三项分别为a1=1,a2=3,a3=7,且满足an+1 = 2an + 1,求:(1)数列的通项公式;(2)数列的前10项和。

13. (10分)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30°,斜边AB=10,求:(1)三角形ABC的面积;(2)∠B的正弦值。

四、附加题(20分)14. (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3,4),点Q(-2,5),求:(1)线段PQ的中点坐标;(2)线段PQ的长度。

海珠区八上期末数学试卷

海珠区八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数中,属于有理数的是()A. √9B. πC. √-4D. 2.52.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² = b²,则a = bB. a² = b²,则a = -bC. a² = b²,则a = ±bD. a² = b²,则a = 03. 下列各式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3|B. |-3|C. |0|D. |2|4. 若m = 2,n = -1,则m - n的值为()A. 3B. -3C. 1D. -15.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若AB = AC,则∠BAC的度数为()A. 45°B. 90°C. 120°D. 135°6. 已知一次函数y = kx + b,若k > 0,b > 0,则函数图像位于()A. 第一、二、四象限B. 第一、二、三象限C. 第一、三、四象限D. 第一、二、四象限7. 已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10cm,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为()A. 5cmB. 10cmC. 20cmD. 25cm8. 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AB = 8cm,腰AC = BC = 10cm,则三角形ABC的面积为()A. 32cm²B. 40cm²C. 48cm²D. 64cm²9.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cm和4cm,则斜边的长度为()A. 5cmB. 6cmC. 7cmD. 8cm10. 已知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a ≠ 0),若 a > 0,则函数图像开口()A. 向上B. 向下C. 向左D. 向右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有理数-3的相反数是________。

12. 若x² = 16,则x的值为________。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为()A.x≠﹣2B.x≠2C.x≠0D.x≠±2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3•b3=2b3B.(ab2)3=ab6C.(a5)2=a10D.y3+y3=y63.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下列四个图案是历届会徽图案上的一部分图形,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4.如图,已知△ABC≌△ADC,∠B=30°,∠BAC=23°,则∠ACD的度数为()A.120°B.125°C.127°D.104°5.多项式8m2n+2mn的公因式是()A.2mn B.mn C.2D.8m2n6.若x,y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A.B.C.D.7.如图,BD平分∠ABC,BC⊥DE于点E,AB=7,DE=4,则S=()△ABDA.28B.21C.14D.7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4B.5C.6D.以上都不可能9.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④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③④10.已知x=3y+5,且x2﹣7xy+9y2=24,则x2y﹣3xy2的值为()A.0B.1C.5D.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因式分解:2a2﹣8=.12.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3.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540°,那么n=.14.如图,Rt△ABC中,∠C=90°,AD为△ABC的角平分线,与BC相交于点D,若CD=4,AB =15,则△ABD的面积是.15.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过点D作DF⊥BC于点F,且BD=BC=AD,则∠CDF的度数为.16.如图,△ABC角平分线AE、CF交于点P,BD是△ABC的高,点H在AC上,AF=AH,下列结论:①∠APC=90°+ABC;②PH平分∠APC;③若BC>AB,连接BP,则∠DBP=∠BAC﹣∠BCA;④若PH∥BD,则△ABC为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填序号).三、解答题17.(10分)计算(1)(2﹣)0﹣()﹣2(2)(﹣3a2)3÷6a+a2•a318.(10分)计算(1)(x+1)2﹣(x+1)(x﹣1)(2)﹣x﹣219.(10分)如图,D、C、F、B四点在一条直线上,AB=DE,AC⊥BD,EF⊥BD,垂足分别为点C、点F,CD=BF.求证:(1)△ABC≌△EDF;(2)AB∥DE.20.(10分)如图,已知A(﹣2,4),B(4,2),C(2,﹣1)(1)作△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写出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1的坐标;(2)P为x轴上一点,请在图中找出使△PAB的周长最小时的点P并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保留作图痕迹).21.(12分)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要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1)现在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2)生产3000台机器,现在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22.(10分)已知代数式.(1)先化简,再求当x=3时,原代数式的值;(2)原代数式的值能等于﹣1吗?为什么?23.(12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在AC上有一点D,连接BD,并延长至点E,使AE =AB.(1)画图:作∠EAC的平分线AF,AF交DE于点F(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连接CF,求证:∠ABE=∠ACF;(3)若AC=8,∠E=15°,求三角形ABE的面积.24.(14分)因式分解是把多项式变形为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的过程.(1)设有多项式x2+2x﹣m分解后有一个因式是x+4,求m的值.(2)若有甲、乙两个等容积的长方体容器,甲容器长为x﹣1,宽为x﹣2.体积为x4﹣x3+ax2+bx ﹣6,(x为整数),乙容器的底面是正方形.①求出a,b的值;②分别求出甲、乙两容器的高.(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5.(14分)在Rt△ABC中,∠B=90°,AB=8,CB=5,动点M从C点开始沿CB运动,动点N从B点开始沿BA运动,同时出发,两点均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匀速运动(当M运动到B点即同时停止),运动时间为t秒.(1)AN=;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连接CN,AM交于点P.①当t为何值时,△CPM和△APN的面积相等?请说明理由.②当t=3时,试求∠APN的度数.2018-2019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则,及幂的乘方法则,结合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a2•a4=a6,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B、a10÷a5=a5,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C、(a5)2=a10,计算正确,故本选项正确;D、(2a)4=16a4,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及幂的乘方的运算,属于基础题,掌握运算法则是关键.3.【分析】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结合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是整式的计算,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B、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C、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D、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属于基础题,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是关键.4.【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 000 000 34=3.4×10﹣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5.【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于两个三角形全等,∴∠1=180﹣50°﹣72°=58°,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6.【分析】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底边BC=5,周长为21,由此求出AC=AB=8,又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E=BE,由此得到△BEC的周长=BE+CE+CB=AE+CE+BC=AC+CB,然后利用已知条件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ABC是等腰三角形,底边BC=5,周长为21,∴AC=AB=8,又∵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BEC的周长=BE+CE+CB=AE+CE+BC=AC+CB=13,∴△BEC的周长为13.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7.【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分式的化简判断即可.【解答】解:A、,错误;B、(﹣a﹣b)2=(a+b)2,正确;C、(a﹣b)2=a2﹣2ab+b2,错误;D、(a+b)2﹣(a﹣b)2=4ab,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关键是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分式的化简判断.8.【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利用ASA、SAS、AAS即可得答案.【解答】解:∵∠B=∠DEF,AB=DE,∴添加∠A=∠D,利用ASA可得△ABC≌△DEF;∴添加BC=EF,利用SAS可得△ABC≌△DEF;∴添加∠ACB=∠F,利用AAS可得△ABC≌△DEF;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ASA、SAS、AAS和HL是解题的关键.9.【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判断,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解答】解:①两个角为60度,则第三个角也是60度,则其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三个外角相等,则三个内角相等,则其是等边三角形;④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该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边相等,则三角形三边相等.所以都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0.【分析】依据x﹣3y=5两边平方,可得x2﹣6xy+9y2=25,再根据x2﹣7xy+9y2=24,即可得到xy的值,进而得出x2y﹣3xy2的值.【解答】解:∵x=3y+5,∴x﹣3y=5,两边平方,可得x2﹣6xy+9y2=25,又∵x2﹣7xy+9y2=24,两式相减,可得xy=1,∴x2y﹣3xy2=xy(x﹣3y)=1×5=5,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注意:公式中的a,b 可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对形如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的计算,都可以用这个公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2,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2a2﹣8=2(a2﹣4)=2(a+2)(a﹣2).故答案为:2(a+2)(a﹣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12.【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3≠0,再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3≠0,解得:x≠3,故答案为:x≠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13.【分析】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得到(n﹣2)•180°=540°,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题意,得(n﹣2)•180°=540°,解得n=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14.【分析】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DE,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作DE⊥AB于E,∵AD是△ABC的角平分线,∠C=90°,DE⊥AB,∴DE=CD=4,∴△ABD的面积=,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设∠A=α,可得∠ABD=α,∠C=∠BDC=2α,∠ABC=2α,再根据△ABC中,∠A+∠ABC+∠C=180°,即可得到∠C的度数,再根据DF⊥BC,即可得出∠CDF的度数.【解答】解:∵AB=AC,BD=BC=AD,∴∠ACB=∠ABC,∠A=∠ABD,∠C=∠BDC,设∠A=α,则∠ABD=α,∠C=∠BDC=2α,∠ABC=2α,∵△ABC中,∠A+∠ABC+∠C=180°,∴α+2α+2α=180°,∴α=36°,∴∠C=72°,又∵DF⊥BC,∴Rt△CDF中,∠CDF=90°﹣72°=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解题时注意: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16.【分析】①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判断.②利用反证法进行判断.③根据∠DBP=∠DBC﹣∠PBC=90°﹣∠ACB﹣(180°﹣∠BAC﹣∠ACB)=(∠BAC﹣∠ACB),由此即可判断.④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CA=CB即可判断.【解答】解:∵△ABC角平分线AE、CF交于点P,∴∠CAP=∠BAC,∠ACP=∠ACB,∴∠APC=180°﹣(∠CAP+∠ACP)=180°﹣(∠BAC+∠ACB)=180°﹣(180°﹣∠ABC)=90°+∠ABC,故①正确,∵PA=PA,∠PAF=∠PAH,AF=AH,∴△PAF≌△PAH(SAS),∴∠APF=∠APH,若PH是∠APC的平分线,则∠APF=60°,显然不可能,故②错误,∵∠DBP=∠DBC﹣∠PBC=90°﹣∠ACB﹣(180°﹣∠BAC﹣∠ACB)=(∠BAC﹣∠ACB),故③错误,∵BD⊥AC,PH∥BD,∴PH⊥AC,∴∠PHA=∠PFA=90°,∵∠ACF=∠BCF,CF=CF,∠CFA=∠CFB=90°,∴△CFA≌△CFB(ASA),∴CA=CB,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④.【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17.【分析】(1)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1﹣4=﹣3;(2)原式=﹣27a6÷6a+a2•a3=﹣a5+a5=﹣3a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乘除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分析】(1)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计算,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得;(2)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可得.【解答】解:(1)原式=x2+2x+1﹣(x2﹣1)=x2+2x+1﹣x2+1=2x+2;(2)原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及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19.【分析】(1)由垂直的定义,结合题目已知条件可利用HL证得结论;(2)由(1)中结论可得到∠D=∠B,则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1)∵AC⊥BD,EF⊥BD,∴△ABC和△EDF为直角三角形,∵CD=BF,∴CF+BF=CF+CD,即BC=DF,在Rt△ABC和Rt△EDF中,∴Rt△ABC≌Rt△EDF(HL);(2)由(1)可知△ABC≌△EDF,∴∠B=∠D,∴AB∥D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性质(即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可得;(2)连接AB1,交x轴于点P,根据图形可得点P的坐标.【解答】解:(1)如图1所示,△A1B1C1即为所求;C1的坐标为(2,1).(2)如图所示,连接AB1,交x轴于点P,点P的坐标为(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和性质.21.【分析】(1)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则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50)台机器,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要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由提前完成的天数=工作总量÷原计划工作效率﹣工作总量÷现在工作效率,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则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50)台机器,依题意,得:=,解得:x=150,经检验,x=15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50=200.答:现在平均每天生产200台机器.(2)﹣=20﹣15=5(天).答:现在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2.【分析】(1)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x的值代入计算可得;(2)根据题意得出=﹣1,解之求得x的值,再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1)原式=[﹣]•=(﹣)•=•=,当x=3时,原式==2;(2)若原代数式的值等于﹣1,则=﹣1,解得x=0,而x=0时,原分式无意义,所以原代数式的值不能等于﹣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3.【分析】(1)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C、AE相交,然后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它们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一点,过点A与这一点作出射线与BE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F;(2)求出AE=A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AF=∠CAF,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EF和△AC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E=∠ACF;(3)作高线EG,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EAG=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高线EG =4,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结论.【解答】(1)解:如图所示;(2)证明:∵AB=AC,AE=AB,∴AE=AC,∵AF是∠EAC的平分线,∴∠EAF=∠CAF,在△AEF和△ACF中,,∴△AEF≌△ACF(SAS),∴∠E=∠ACF,∵AB=AE,∴∠ABE=∠E,∴∠ABE=∠ACF.(3)解:如图,过E作EG⊥AB,交BA的延长线于G,∵AB=AC=AE=8,∴∠ABE=∠AEB=15°,∴∠GAE=∠ABE+∠AEB=30°,∴EG=AE=4,∴三角形ABE 的面积===16.【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作法,确定出全等三角形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24.【分析】(1)根据分解因式的定义,假设未知数,进行求解;(2)同上一问,假设未知数,进行求解;然后对体积的表达式进行因式分解,得到乙容器的高;【解答】解:(1)设原式分解后的另一个因式为x +n ,则有:x 2+2x ﹣m=(x +4)(x +n )=x 2+(4+n )x +4n∴4+n =2可得n =﹣24n =﹣m 可得m =8综上所述:m =8(2)①设甲容器的高为x 2+mx ﹣3,则有:(x ﹣1)(x ﹣2)(x 2+mx ﹣3)=x 4﹣x 3+ax 2+bx ﹣6 ∴x •(﹣2)•x 2+(﹣1)•x •x 2+x •x •mx =﹣2x 3﹣x 3+mx 3=(m ﹣3)x 3=﹣x 3从而得m ﹣3=﹣1m =2原甲容器的体积=(x ﹣1)(x ﹣2)(x 2+2x ﹣3)=x 4﹣x 3﹣9x 2+13x ﹣6从而得a =﹣9,b =13②由乙容器的底面为正方形可得:x 4﹣x 3﹣9x 2+13x ﹣6=(x ﹣1)(x ﹣2)(x 2+2x ﹣3)=(x ﹣1)(x ﹣2)(x +3)(x ﹣1)=(x ﹣1)2(x 2+x ﹣6)故答案为:甲容器的高为x 2+2x ﹣3,乙容器的高为x 2+x ﹣6【点评】该题通过设置未知数,运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方法求解未知数的值.25.【分析】(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BN ,CM 的长,即可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AN 的长;(2)①由题意可得S △ABM =S △BNC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t 的值;②过点P 作PF ⊥BC ,PG ⊥AB ,过点A 作AE ⊥CN ,交CN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BP ,可证四边形PGBF 是矩形,可得PF =BG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方程组,求出PG ,PF 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求PN 的长,通过证△ANE ∽△CNB ,可求AE ,NE 的长,即可求∠APN 的度数.【解答】解:(1)∵M ,N 两点均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匀速运动,∴CM =BN =t ,∴AN =8﹣t ,故答案为:8﹣t ,t ;(2)①若△CPM 和△APN 的面积相等∴S △CPM +S 四边形BMPN =S △APN +S 四边形BMPN ,∴S △ABM =S △BNC ,∴=∴8×(5﹣t )=5t∴t =∴当t =时,△CPM 和△APN 的面积相等;②如图,过点P 作PF ⊥BC ,PG ⊥AB ,过点A 作AE ⊥CN ,交CN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BP ,∵PG ⊥AB ,PF ⊥BC ,∠B =90°,∴四边形PGBF 是矩形,∴PF =BG ,∵t =3,∴CM =3=BN ,∴BM =2,AN =5,∵S △ABM =S △ABP +S △BPM ,∴∴16=8PG +2PF ①∵S △BCN =S △BCP +S △BPN ,∴×5×3=∴15=3PG +5PF ②由①②组成方程组解得:PG =,PF =,∴BG =∴NG =BN ﹣BG =3﹣=在Rt △PGN 中,PN ==,在Rt △BCN 中,CN == ∵∠B =∠E =90°,∠ANE =∠BNC∴△ANE ∽△CNB∴∴∴AE =,NE =∵PE =EN +PN∴PE =+= ∴AE =PE ,且AE ⊥PE∴∠APN =45°【点评】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本题的关键是求出PN 的长.。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如果分式x−12x−y的值为0,那么x,y应满足的条件是()A.x≠1,y≠2B.x≠1,y=2C.x=1,y=2D.x=1,y≠2 3.(3分)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a+a=a2B.x4÷x=x3C.(2x2)3=6x6D.(a﹣b)2=a2﹣b24.(3分)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A.3x2+2x=x(3x+2)B.x2﹣x﹣2=x(x﹣1)﹣2C.(a+b)(a﹣b)=a2﹣b2D.a2b=ab•a5.(3分)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2和5,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1B.2C.3D.46.(3分)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为3:1,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7B.8C.9D.107.(3分)把点A(x,﹣5)沿着y轴翻折与点B(﹣2,y)重合,则x+y的值为()A.7B.﹣7C.﹣3D.28.(3分)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点P到OA边的距离等于m,点Q是OB边上的一个动点,则PQ与m的大小关系是()A.PQ<m B.PQ>m C.PQ≤m D.PQ≥m9.(3分)如果(a+b)2=16,(a﹣b)2=4,且a、b是长方形的长和宽,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A.3B.4C.5D.610.(3分)如图,△ABC的面积为S,AD平分∠BAC,AD⊥BD于D,连接CD,则△ACD 的面积为()A .2S 3B .S3C .S2D .S二、填空题(本题有6个小题,每题3分,满分18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1.(3分)因式分解:a 3﹣ab 2= .12.(3分)在△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交BC 于D ,S △ABC =12,AD =4,则BC = .13.(3分)如图,在△ABC 中,∠A =50°,若剪去∠A 得到四边形BCDE ,则∠1+∠2= .14.(3分)如图,在△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AB =4,△ABD 的周长为12,则BC = .15.(3分)a 、b 、c 是等腰△ABC 的三边长,其中a 、b 满足a 2+b 2﹣4a ﹣10b +29=0,则△ABC 的周长为 16.(3分)观察下列各等式: x ﹣2=x ﹣2(x ﹣2)(x +2)=x 2﹣22 (x ﹣2)(x 2+2x +4)=x 3﹣23 (x ﹣2)(x 3+2x 2+4x +8)=x 4﹣24 ……请你猜想:若A•(x+y)=x5+y5,则代数式A=.三、解答题:本题有8个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6分)计算:(1)2ab(a2b﹣3ab)(2)(2020﹣π)0+2﹣118.(8分)计算:(1)y22x2÷y2 4x(2)x2x+2−4 x+219.(8分)(1)计算:(﹣4ab2)3÷a3b4+(8b﹣a)(8b+a)(2)已知x+1=√3,求(x﹣1)2+4(x﹣1)+4的值.20.(8分)如图,点B、E、C、F在一条直线上,AC与DE交于点G,∠A=∠D=90°,AC=DF,BE=CF.(1)求证:Rt△ABC≌Rt△DEF;(2)若∠F=30°,GE=2,求CE.21.(8分)某中学为配合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新购买了一批不同型号的垃圾分类垃圾桶,学校先用2700元购买了一批给班级使用的小号垃圾桶,再用3600元购买了一批放在户久使用的大号垃圾桶,已知每个大号垃圾桶的价格是小号垃圾桶的4倍,且购买的数量比小号垃圾桶少40个,求每个小号垃圾桶的价格是多少元?22.(10分)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在线段AC上且不与点A、点C重合,延长BC至点E使得CE=AD,连接DE.(1)如图①,若D为AC中点,求∠E;(2)如图②,连接BD,求证:∠DBE=∠E.23.(12分)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a2x+3−b−xx−5=1.(1)当a=1,b=0时,求分式方程的解;(2)当a=1时,求b为何值时分式方程a2x+3−b−xx−5=1无解;(3)若a=3b,且a、b为正整数,当分式方程a2x+3−b−xx−5=1的解为整数时,求b的值.24.(12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0),点B(﹣2,3).(1)在图①中的y轴上求作点P,使得P A+PB的值最小;(2)若△ABC是以AB为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3)如图②,在△ABC中,∠ABC=90°,AB=BC,点D(不与点A重合)是x轴上一个动点,点E是AD中点,连结BE,把BE绕着点E顺时针旋转90°得到FE(即∠BEF=90°,BE=FE),连结BF、CF、CD,试猜想∠FCD的度数,并给出证明.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解答】解:A 、不是轴对称图形; B 、不是轴对称图形; C 、是轴对称图形; D 、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C . 2.(3分)如果分式x−12x−y的值为0,那么x ,y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x ≠1,y ≠2B .x ≠1,y =2C .x =1,y =2D .x =1,y ≠2【解答】解:由题意可知:{x −1=02x −y ≠0,解得:x =1,y ≠2, 故选:D .3.(3分)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a +a =a 2 B .x 4÷x =x 3C .(2x 2)3=6x 6D .(a ﹣b )2=a 2﹣b 2【解答】解:A .a +a =2a ,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 .x 4÷x =x 3,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 .(2x 2)3=8x 6,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 .(a ﹣b )2=a 2﹣2ab +b 2,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4.(3分)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 .3x 2+2x =x (3x +2) B .x 2﹣x ﹣2=x (x ﹣1)﹣2 C .(a +b )(a ﹣b )=a 2﹣b 2D .a 2b =ab •a【解答】解:A、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A正确;B、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B错误;C、是整式的乘法,故C错误;D、左边不是多项式,也不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故D错误;故选:A.5.(3分)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2和5,则此三角形第三边的长可能是()A.1B.2C.3D.4【解答】解:设三角形第三边长为x,则5﹣2<x<5+2,即3<x<7,故选:D.6.(3分)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比为3:1,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7B.8C.9D.10【解答】解:设多边形有n条边,由题意得:180(n﹣2)=360×3,解得:n=8,故选:B.7.(3分)把点A(x,﹣5)沿着y轴翻折与点B(﹣2,y)重合,则x+y的值为()A.7B.﹣7C.﹣3D.2【解答】解:∵点A(x,﹣5)沿着y轴翻折与点B(﹣2,y)重合,∴x=2,y=﹣5,∴x+y=﹣3,故选:C.8.(3分)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点P到OA边的距离等于m,点Q是OB边上的一个动点,则PQ与m的大小关系是()A.PQ<m B.PQ>m C.PQ≤m D.PQ≥m【解答】解:∵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点P到OA边的距离等于m,∴点P到OB的距离等于m,∵点Q是OB边上的一个动点,∴PQ≥m.。

广州市海珠区2019-2020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广州市海珠区2019-2020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广州市海珠区2019-2020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图案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2.点M(1,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A.(﹣1,2) B.(﹣1,﹣2)C.(1,﹣2) D.(2,﹣1)3.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7、11,那么第三边的长可以是( )A.2 B.3 C.4 D.5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3)2=a6B.a•a2=a2C.a3+a2=a6D.(3a)3=9a35.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等于36°,则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A.7 B.8 C.9 D.106.如图,已知△ABC中,∠A=75°,则∠1+∠2=( )A.335°B.255°C.155°D.150°7.下列从左到右的运算是因式分解的是( )A.2a2﹣2a+1=2a(a﹣1)+1 B.(x﹣y)(x+y)=x2﹣y2C.9x2﹣6x+1=(3x﹣1)2D.x2+y2=(x﹣y)2+2xy8.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8,则周长为( )A.20或22 B.20 C.22 D.无法确定9.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A.AB=AC B.BD=CD C.∠B=∠C D.∠BDA=∠CDA10.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2,则△A5B5A6的边长为( )A.8 B.16 C.24 D.32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共18分)11.科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直径为0.0043微米,则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微米.12.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中的最大的角度是__________.13.计算(π﹣3.14)0+=__________.14.若x2+mx+4是完全平方式,则m=__________.15.如图,∠AOB=30°,OP平分∠AOB,PD⊥OB于D,PC∥OB交OA于C,若PC=6,则PD=__________.16.下面的图表是我国数学家发明的“杨辉三角”,此图揭示了(a+b)n(n为非负整数)的展开式的项数及各项系数的有关规律.请你观察,并根据此规律写出:(a﹣b)5=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102分,解答题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17.计算:(1)(﹣a2)3•4a(2)2x(x+1)+(x+1)2.18.解下列分式方程:(1)=(2)+1=.19.(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B,C,;(2)在x轴上找出点P,使得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最短(保留作图痕迹)20.如图,点E、F在BC上,BE=FC,AB=DC,∠B=∠C.求证:∠A=∠D.21.小鹏的家距离学校1600米,一天小鹏从家去上学,出发10分钟后,爸爸发现他的数学课本忘了拿,立即带上课本去追他,在学校门口追上了他,已知爸爸的速度是小鹏速度的2倍,求小鹏的速度.22.如图,在△ABC中,AB=AC,∠A=36°,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1)求证:△BCD是等腰三角形;(2)△BCD的周长是a,BC=b,求△ACD的周长(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3.先化简代数式:+×,然后再从﹣2≤x≤2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代入求值.24.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等边△ADE.(1)如图①,点D在线段BC上移动时,直接写出∠BAD和∠CAE的大小关系;(2)如图②,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猜想∠DC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大小;若变化,请说明理由.25.(14分)已知:点O到△ABC的两边AB,AC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且OB=OC.(1)如图1,若点O在边BC上,求证:AB=AC;(2)如图2,若点O在△ABC的内部,求证:AB=AC;(3)若点O在△ABC的外部,AB=AC成立吗?请画出图表示.-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图案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知A、B、D都不是轴对称图形,只有C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点评】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把某个图象沿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图形的两部分能够重合,那么这个是轴对称图形.2.点M(1,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 )A.(﹣1,2) B.(﹣1,﹣2)C.(1,﹣2) D.(2,﹣1)【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答】解:点M(1,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1,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3.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7、11,那么第三边的长可以是( )A.2 B.3 C.4 D.5【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11﹣7<第三边长<11+7,再解可得第三边的范围,然后可得答案.【解答】解:设第三边长为x,由题意得:11﹣7<x<11+7,解得:4<x<18,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差小于第三边.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3)2=a6B.a•a2=a2C.a3+a2=a6D.(3a)3=9a3【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A、根据幂的乘方的定义解答;B、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解答;C、根据合并同类项法则解答;D、根据积的乘方的定义解答.【解答】解:A、(a3)2=a3×2=a6,故本选项正确;B、a•a2=a1+2=a3,故本选项错误;C、a3和a2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D(3a)3=27a3,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5.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等于36°,则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 )A.7 B.8 C.9 D.1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计算题.【分析】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又有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36°,所以可以求出多边形外角的个数,进而得到多边形的边数.【解答】解: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10.故答案是D.【点评】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外角和,以及多边形外角的个数与其边数之间的相等关系.6.如图,已知△ABC中,∠A=75°,则∠1+∠2=( )A.335°B.255°C.155°D.15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C=180°﹣∠A=105°,再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1+∠2=360°﹣105°=255°.【解答】解:∵∠A+∠B+∠C=180°,∠A=75°,∴∠B+∠C=180°﹣∠A=105°.∵∠1+∠2+∠B+∠C=360°,∴∠1+∠2=360°﹣105°=25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掌握n边形内角和为(n﹣2)•180°(n≥3且n为整数)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从左到右的运算是因式分解的是( )A.2a2﹣2a+1=2a(a﹣1)+1 B.(x﹣y)(x+y)=x2﹣y2C.9x2﹣6x+1=(3x﹣1)2D.x2+y2=(x﹣y)2+2xy【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可得答案.【解答】解: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A错误;B、是整式的乘法,故B错误;C、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C正确;D、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8.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8,则周长为( )A.20或22 B.20 C.22 D.无法确定【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分6是腰长与底边两种情况分情况讨论,再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是否能组成三角形.【解答】解:若6是腰长,则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6、6、8,能组成三角形,周长=6+6+8=20,若6是底边长,则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6、8、8,能组成三角形,周长=6+8+8=22,综上所述,三角形的周长为20或2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点在于分情况讨论.9.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A.AB=AC B.BD=CD C.∠B=∠C D.∠BDA=∠CDA【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压轴题.【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SAS,AAS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1=∠2,AD为公共边,若AB=AC,则△ABD≌△ACD(SAS);故A不符合题意;B、∵∠1=∠2,AD为公共边,若BD=CD,不符合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不能判定△ABD≌△ACD;故B符合题意;C、∵∠1=∠2,AD为公共边,若∠B=∠C,则△ABD≌△ACD(AAS);故C不符合题意;D、∵∠1=∠2,AD为公共边,若∠BDA=∠CDA,则△ABD≌△ACD(ASA);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0.如图,已知∠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OA1=2,则△A5B5A6的边长为( )A.8 B.16 C.24 D.32【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B2=2B1A2,得出A3B3=4B1A2=4,A4B4=8B1A2=8,A5B5=16B1A2得出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A1B1A2是等边三角形,∴A1B1=A2B1,∠3=∠4=∠12=60°,∴∠2=120°,∵∠MON=30°,∴∠1=180°﹣120°﹣30°=30°,又∵∠3=60°,∴∠5=180°﹣60°﹣30°=90°,∵∠MON=∠1=30°,∴OA1=A1B1=1,∴A2B1=1,∵△A2B2A3、△A3B3A4是等边三角形,∴∠11=∠10=60°,∠13=60°,∵∠4=∠12=60°,∴A1B1∥A2B2∥A3B3,B1A2∥B2A3,∴∠1=∠6=∠7=30°,∠5=∠8=90°,∴A2B2=2B1A2,B3A3=2B2A3,∴A3B3=4B1A2=4,A4B4=8B1A2=8,A5B5=16B1A2=1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已知得出规律A3B3=4B1A2,A4B4=8B1A2,A5B5=16B1A2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共18分)11.科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直径为0.0043微米,则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4.3×10﹣3微米.【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43=4.3×10﹣3.故答案为4.3×10﹣3.【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2.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中的最大的角度是9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可以设一份为k,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列方程求三个内角的度数,从而确定三角形的最大角的度数.【解答】解:设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k,2k,3k.则k+2k+3k=180°,解得k=30°,则2k=60°,3k=90°,这个三角形最大的角等于90°.故答案为:9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内角和定理.解答此类题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方程求解可简化计算.13.计算(π﹣3.14)0+=10.【考点】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分析】根据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1+9=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为正整数指数的倒数;任何非0数的0次幂等于1.14.若x2+mx+4是完全平方式,则m=±4.【考点】完全平方式.【分析】这里首末两项是x和2这两个数的平方,那么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2积的2倍,故m=±4.【解答】解:中间一项为加上或减去x和2积的2倍,故m=±4,故填±4.【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注意积的2倍的符号,避免漏解.15.如图,∠AOB=30°,OP平分∠AOB,PD⊥OB于D,PC∥OB交OA于C,若PC=6,则PD=3.【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分析】过点P作PE⊥OA于E,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得∠AOP=∠BOP=15°,再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OP=∠OPC=15°,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PCE=3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解答】解:如图,过点P作PE⊥OA于E,∵∠AOB=30°,OP平分∠AOB,∴∠AOP=∠BOP=15°.∵PC∥OB,∴∠BOP=∠OPC=15°,∴∠PCE=∠AOP+∠OPC=15°+15°=30°,又∵PC=6,∴PE=PC=3,∵∠AOP=∠BOP,PD⊥OB于D,PE⊥OA于E,∴PD=PE=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作辅助线构造出含30°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6.下面的图表是我国数学家发明的“杨辉三角”,此图揭示了(a+b)n(n为非负整数)的展开式的项数及各项系数的有关规律.请你观察,并根据此规律写出:(a﹣b)5=a5﹣5a4b+10a3b2﹣10a2b3+5ab4﹣b5.【考点】完全平方公式.【专题】规律型.【分析】先认真观察适中的特点,得出a的指数是从1到0,b的指数是从0到5,系数一次为1,﹣5,10,﹣10,5,﹣1,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a﹣b)5=a5﹣5a4b+10a3b2﹣10a2b3+5ab4﹣b5,故答案为:a5﹣5a4b+10a3b2﹣10a2b3+5ab4﹣b5.【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读懂图形,有一点难度.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102分,解答题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17.计算:(1)(﹣a2)3•4a(2)2x(x+1)+(x+1)2.【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根据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原式=﹣a6•4a=﹣4a7;(2)原式=2x2+2x+x2+2x+1=3x2+4x+1.【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和幂的运算性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8.解下列分式方程:(1)=(2)+1=.【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两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1)去分母得:x﹣1=1,解得:x=2,经检验x=2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2)去分母得:3(x+1)+x2﹣1=x2,去括号得:3x+3+x2﹣1=x2,移项合并得:3x=﹣2,解得:x=﹣,经检验x=﹣是分式方程的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19.(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B,C,;(2)在x轴上找出点P,使得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最短(保留作图痕迹)【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y轴对称的点,然后顺次连接;(2)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然后连接AB',与x轴的交点即为点P.【解答】解:(1)(2)所作图形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轴对称变换作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网格结构作出对应点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20.如图,点E、F在BC上,BE=FC,AB=DC,∠B=∠C.求证:∠A=∠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可通过证△ABF≌△DCE,来得出∠A=∠D的结论.【解答】证明:∵BE=FC,∴BE+EF=CF+EF,即BF=CE;又∵AB=DC,∠B=∠C,∴△ABF≌△DCE;(SAS)∴∠A=∠D.【点评】此题考查简单的角相等,可以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21.小鹏的家距离学校1600米,一天小鹏从家去上学,出发10分钟后,爸爸发现他的数学课本忘了拿,立即带上课本去追他,在学校门口追上了他,已知爸爸的速度是小鹏速度的2倍,求小鹏的速度.【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设小鹏的速度为x米/分,爸爸的速度为2x米/分,根据题意可得,走1600米爸爸比小鹏少用10分钟,据此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小鹏的速度为x米/分,爸爸的速度为2x米/分,由题意得,﹣=10,解得:x=80,经检验,x=8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小鹏的速度为80米/分.【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原题,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注意检验.22.如图,在△ABC中,AB=AC,∠A=36°,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1)求证:△BCD是等腰三角形;(2)△BCD的周长是a,BC=b,求△ACD的周长(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先由AB=AC,∠A=36°,可求∠B=∠AC B==72°,然后由DE 是AC的垂直平分线,可得AD=DC,进而可得∠ACD=∠A=36°,然后根据外角的性质可求:∠CDB=∠ACD+∠A=72°,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CD=CB,进而可证△BCD是等腰三角形;(2)由(1)知:AD=CD=CB=b,由△BCD的周长是a,可得AB=a﹣b,由AB=AC,可得AC=a﹣b,进而得到△ACD的周长=AC+AD+CD=a﹣b+b+b=a+b.【解答】(1)证明:∵AB=AC,∠A=36°,∴∠B=∠ACB==72°,∵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D=DC,∴∠ACD=∠A=36°,∵∠CDB是△ADC的外角,∴∠CDB=∠ACD+∠A=72°,∴∠B=∠CDB,∴CB=CD,∴△BCD是等腰三角形;(2)解:∵AD=CD=CB=b,△BCD的周长是a,∴AB=a﹣b,∵AB=AC,∴AC=a﹣b,∴△ACD的周长=AC+AD+CD=a﹣b+b+b=a+b.【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等量代换.23.先化简代数式:+×,然后再从﹣2≤x≤2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第二项约分后,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把x=0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当x=0时,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4.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等边△ADE.(1)如图①,点D在线段BC上移动时,直接写出∠BAD和∠CAE的大小关系;(2)如图②,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猜想∠DC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其大小;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C=∠DAE,容易得出结论;(2)由△ABC和△ADE是等边三角形可以得出AB=BC=AC,AD=AE,∠ABC=∠ACB=∠BAC=∠DAE=60°,得出∠ABD=120°,再证明△ABD≌△ACE,得出∠ABD=∠ACE=120°,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BAD=∠CAE;理由:∵△ABC和△ADE是等边三角形,∴∠BAC=∠DAE=60°,∴∠BAD=∠CAE;(2)∠DCE=60°,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ABC是等边三角形,△ADE是等边三角形,∴∠DAE=∠BAC=∠ABC=∠ACB=60°,AB=AC,AD=AE.∴∠ABD=120°,∠BAC﹣∠BAE=∠DAE﹣∠BAE∴∠DAB=∠CAE.在△ABD和△ACE中,,∴△ABD≌△ACE(SAS),∴∠ACE=∠ABD=120°.∴∠DCE=∠ACE﹣∠ACB=120°﹣60°=60°.【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5.(14分)已知:点O到△ABC的两边AB,AC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且OB=OC.(1)如图1,若点O在边BC上,求证:AB=AC;(2)如图2,若点O在△ABC的内部,求证:AB=AC;(3)若点O在△ABC的外部,AB=AC成立吗?请画出图表示.【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求证AB=AC,就是求证∠B=∠C,可通过构建全等三角形来求.过点O分别作OE⊥AB于E,OF⊥AC于F,那么可以用斜边直角边定理(HL)证明Rt△OEB≌Rt△OFC来实现;(2)思路和辅助线同(1)证得Rt△OEB≌Rt△OFC后,可得出∠OBE=∠OCF,等腰△ABC中,∠ABC=∠ACB,因此∠OBC=∠OCB,那么OB=OC;(3)不一定成立,当∠A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重合时,有AB=AC;否则,AB≠AC.【解答】(1)证明:过点O分别作OE⊥AB于E,OF⊥AC于F,由题意知,在Rt△OEB和Rt△OFC中∴Rt△OEB≌Rt△OFC(HL),∴∠ABC=∠ACB,∴AB=AC;(2)证明:过点O分别作OE⊥AB于E,OF⊥AC于F,由题意知,OE=OF.∠BEO=∠CFO=90°,∵在Rt△OEB和Rt△OFC中∴Rt△OEB≌Rt△OFC(HL),∴∠OBE=∠OCF,又∵OB=OC,∴∠OBC=∠OCB,∴∠ABC=∠ACB,∴AB=AC;(3)解:不一定成立,当∠A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与边BC的垂直平分线重合时AB=AC,否则AB≠AC.(如示例图)【点评】本题的关键是通过辅助线来构建全等三角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

海珠区期末数学八年级试卷

海珠区期末数学八年级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若实数a,b满足a+b=0,则ab的值为()A. 1B. -1C. 0D. 无法确定2.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 y=2x+1B. y=x²C. y=2/xD. y=x³3. 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若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和(0,-2),则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A. y=2x-2B. y=-2x+2C. y=2x+2D. y=-2x-24. 在△ABC中,∠A=60°,∠B=45°,则∠C的度数为()A. 75°B. 105°C. 120°D. 135°5.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²-5x+6=0的解为x₁和x₂,则x₁+x₂的值为()A. 5B. 6C. 7D. 86. 下列各式中,能被3整除的是()A. 456B. 567C. 678D. 7897. 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8,腰长为10,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 18B. 24C. 26D. 28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为()A.(-2,-3)B.(2,3)C.(-2,3)D.(2,-3)9. 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等边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矩形D. 正五边形10. 若a²+b²=100,且a+b=10,则ab的值为()A. 50B. 40C. 30D. 2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若x²-6x+9=0,则x的值为______。

12. 已知函数y=3x-2,当x=4时,y的值为______。

13. 在△ABC中,若AB=AC,则∠ABC和∠ACB的关系是______。

14. 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6,腰长为8,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

2019-2020学度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二(上)年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度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二(上)年末数学试卷

2019-2020学度广东广州海珠区初二(上)年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2007•盐城〕以下图案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2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点M〔1,2〕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为〔〕A、〔﹣1,2〕B、〔﹣1,﹣2〕C、〔1,﹣2〕D、〔2,﹣1〕3.〔2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7、11,那么第三边的长可以是〔〕A、2 B、3 C、4 D、54.〔2分〕〔2019•梅列区校级质检〕以下计算正确的选项是〔〕A、〔a3〕2=a6B、a•a2=a2C、a3+a2=a6D、〔3a〕3=9a35.〔2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等于36°,那么这个多边形是几边形〔〕A、7B、8C、9D、106.〔2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如图,△ABC中,∠A=75°,那么∠1+∠2=〔〕A、335°B、255°C、155°D、150°7.〔2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以下从左到右的运算是因式分解的是〔〕A、2a2﹣2a+1=2a〔a﹣1〕+1B、〔x﹣y〕〔x+y〕=x2﹣y2C、9x2﹣6x+1=〔3x﹣1〕2D、x2+y2=〔x﹣y〕2+2xy8.〔2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假设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和8,那么周长为〔〕A、20或22 B、20 C、22 D、无法确定9.〔2分〕〔2018•宿迁〕如图,∠1=∠2,那么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A、AB=ACB、BD=CDC、∠B=∠CD、∠BDA=∠CDA10.〔2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如图,∠MON=30°,点A1,A2,A3,…在射线ON上,点B1,B2,B3,…在射线OM上,△A1B1A2,△A2B2A3,△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假设OA1=2,那么△A5B5A6的边长为〔〕A、8B、16C、24D、32【二】填空题〔此题共18分,每题3分,共18分〕11.〔3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科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直径为0.0043微米,那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微米.12.〔3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假设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那么这个三角形中的最大的角度是.13.〔3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计算〔π﹣3.14〕0+=.14.〔3分〕〔2018•丹阳市校级模拟〕假设x2+mx+4是完全平方式,那么m=.15.〔3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如图,∠AOB=30°,OP平分∠AOB,PD⊥OB于D,PC∥OB交OA于C,假设PC=6,那么PD=.16.〔3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下面的图表是我国数学家发明的〝杨辉三角〞,此图揭示了〔a+b〕n〔n为非负整数〕的展开式的项数及各项系数的有关规律.请你观察,并根据此规律写出:〔a﹣b〕5=.【三】解答题〔此题共9小题,共102分,解答题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17.〔10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计算:〔1〕〔﹣a2〕3•4a〔2〕2x〔x+1〕+〔x+1〕2.18.〔10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解以下分式方程:〔1〕=〔2〕+1=.19.〔10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B,C,;〔2〕在x轴上找出点P,使得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最短〔保留作图痕迹〕20.〔10分〕〔2019•武汉〕如图,点E、F在BC上,BE=FC,AB=DC,∠B=∠C、求证:∠A=∠D、21.〔12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小鹏的家距离学校1600米,一天小鹏从家去上学,出发10分钟后,爸爸发现他的数学课本忘了拿,立即带上课本去追他,在学校门口追上了他,爸爸的速度是小鹏速度的2倍,求小鹏的速度.22.〔12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如图,在△ABC中,AB=AC,∠A=36°,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1〕求证:△BCD是等腰三角形;〔2〕△BCD的周长是a,BC=b,求△ACD的周长〔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3.〔12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先化简代数式:+×,然后再从﹣2≤x≤2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代入求值.24.〔12分〕〔2019秋•海珠区期末〕△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以AD 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等边△ADE、〔1〕如图①,点D在线段BC上移动时,直接写出∠BAD和∠CAE的大小关系;〔2〕如图②,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猜想∠DC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假设不变请求出其大小;假设变化,请说明理由.25.〔14分〕〔2018•安徽〕:点O到△ABC的两边AB,AC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且OB=OC、〔1〕如图1,假设点O在边BC上,求证:AB=AC;〔2〕如图2,假设点O在△ABC的内部,求证:AB=AC;〔3〕假设点O在△ABC的外部,AB=AC成立吗?请画出图表示.2019-2019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C 2.A 3.D 4.A 5.D 6.B 7.C 8.A 9.B 10.B【二】填空题〔此题共18分,每题3分,共18分〕11.4.3×10-312.90°13.10 14.±4 15.3 16.a5-5a4b+10a3b2-10a2b3+5ab4-b5【三】解答题〔此题共9小题,共102分,解答题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计算步骤〕17.18.19.20.21.22.23.24.25.。

初二海珠区期末数学试卷

初二海珠区期末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是()A. -3B. -2C. 0D. 12. 已知a=3,b=-2,则a²+b²的值为()A. 1B. 5C. 9D. 133. 下列代数式中,同类项是()A. x²yB. 2xyC. x²D. y²4.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A.(-2,-3)B.(2,3)C.(-2,3)D.(2,-3)5. 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是()A. 正方形B. 长方形C. 平行四边形D. 梯形6. 若|a|>|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a+b>0B. a-b<0C. a+b<0D. a-b>07.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²-5x+6=0的两个根为m和n,则m+n的值为()A. 5B. 6C. 7D. 88.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 y=x²B. y=2xC. y=2/xD. y=3x+29. 在三角形ABC中,∠A=90°,∠B=30°,则∠C的度数是()A. 60°B. 90°C. 120°D. 150°10. 下列各数中,不是有理数的是()A. 0.5B. -3/4C. √2D. 3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若a=2,b=-3,则a-b的值为_________。

12. 若x²-4x+4=0,则x的值为_________。

13. 已知函数y=2x+1,当x=3时,y的值为_________。

14.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_________。

15. 若a=3,b=-2,则|a-b|的值为_________。

16. 若a²=4,则a的值为_________。

17. 若∠A=60°,则∠A的补角的度数是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2017=()A.20.17×10﹣5 B.2.017×10﹣6C.2.017×10﹣7D.0.2017×10﹣73.(3分)以下列长度的线段为边,可以作一个三角形的是()A.6cm,16cm,21cm B.8cm,16cm,30cmC.6cm,16cm,24cm D.8cm,16cm,24cm4.(3分)若△ABC有一个外角是锐角,则△ABC一定是()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5.(3分)(x2y)2的结果是()A.x6y B.x4y2C.x5y D.x5y26.(3分)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A.扩大3倍B.扩大9倍C.扩大4倍D.不变7.(3分)计算4x3yz÷2xy正确的结果是()A.2xyz B.xyz C.2x2z D.x2z8.(3分)如图所示,小李用直尺和圆规作∠CAB的平分线AD,则得出∠CAD=∠DAB的依据是()A.ASA B.AAS C.SSS D.SAS9.(3分)如图,AD是△ABC的中线,点E是AD的中点,连接BE、CE,若△ABC的面积是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 B.4 C.6 D.810.(3分)如图,已知点P是∠AOB角平分线上的一点,∠AOB=60°,PD⊥OA,M是OP 的中点,DM=4cm,如果点C是OB上一个动点,则PC的最小值为()A.2 B.2 C.4 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如果10m=12,10n=3,那么10m+n= .12.(3分)若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是3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有条.13.(3分)已知分式的值为零,那么x的值是.14.(3分)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AB=5,AC=4,则△ADE的周长是.15.(3分)已知a2+b2=12,a﹣b=4,则ab= .16.(3分)对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例如:2☆3=2﹣3=,则计算:[2☆(﹣4)]☆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02分)17.(8分)计算:(1)5a(2a﹣b)(2)÷.18.(10分)解下列问题(1)因式分解:12b2﹣3(2)解方程:﹣=1.19.(9分)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20.(10分)如图,已知△ABC的顶点都在图中方格的格点上.(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B′C′,并直接写出A′、B′、C′三点的坐标.(2)在y轴上找一点P使得PA+PB最小,画出点P所在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21.(10分)先化简+,然后从﹣1≤x≤2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22.(10分)在2016年“双十一”期间,某快递公司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车辆快递货物,从货物量来计算:若租用两种车辆合运,10天可以完成任务;若单独租用乙种车辆,完成任务的天数是单独租用甲种车辆完成任务天数的倍.(1)求甲、乙两种车辆单独完成任务分别需要多少天?(2)已知租用甲、乙两种车辆合运需租金65000元,甲种车辆每天的租金比乙种车辆每天的租金多1500元,试问:租甲和乙两种车辆、单独租甲种车辆、单独租乙种车辆这三种租车方案中,哪一种租金最少?请说明理由.23.(15分)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1)射线BE是∠ABC的平分线,在图1中尺规作∠DAC=∠ABE,使AD与射线BE交于点D,且点D在边AC下方.(2)在(1)的条件下,如图2连接DC,求证:DA+DC=DB.(3)如图3,∠ADB=60°,若射线BE不是∠ABC的平分线.(2)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请说明理由.24.(15分)阅读材料:把形ax2+bx+c的二次三项式(或其一部分)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配方法.配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写,即a2±2ab+b2=(a±b)2.请根据阅读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填空:a2﹣4a+4= .(2)若a2+2a+b2﹣6b+10=0,求a+b的值.(3)若a、b、c分别是△ABC的三边,且a2+4b2+c2﹣2ab﹣6b﹣2c+4=0,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5.(1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8,0),B(0,﹣8),连接AB.(1)如图①,动点C在x轴负半轴上,且AH⊥BC交BC于点H、交OB于点P,求证:△AOP≌△BOC;(2)如图②,在(1)的条件下,连接OH,求证:2∠OHP=∠AHB;(3)如图③,E为AB的中点,动点G在y轴上,连接GE,作EF⊥GE交x轴于F,猜想GB,OB、AF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019-2020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面四个手机应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2.(3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0002017=()A.20.17×10﹣5B.2.017×10﹣6C.2.017×10﹣7D.0.2017×10﹣7【解答】解:0.000002017=2.017×10﹣6,故选:B.3.(3分)以下列长度的线段为边,可以作一个三角形的是()A.6cm,16cm,21cm B.8cm,16cm,30cmC.6cm,16cm,24cm D.8cm,16cm,24cm【解答】解:A、∵6+16=22>21,∴6、16、21能组成三角形;B、∵8+16=24<30,∴8、16、30不能组成三角形;C、∵6+16=22<24,∴6、16、24不能组成三角形;D、∵8+16=24,∴8、16、24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A.4.(3分)若△ABC有一个外角是锐角,则△ABC一定是()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解答】解:∵△ABC有一个外角为锐角,∴与此外角相邻的内角的值为180°减去此外角,故相邻的内角大于90度,故△ABC是钝角三角形.故选:A.5.(3分)(x2y)2的结果是()A.x6y B.x4y2C.x5y D.x5y2【解答】解:(x2y)2=x4y2.故选:B.6.(3分)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A.扩大3倍B.扩大9倍C.扩大4倍D.不变【解答】解: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3倍,分子扩大了9倍,分母扩大了3倍,分式的值扩大3倍,故选:A.7.(3分)计算4x3yz÷2xy正确的结果是()A.2xyz B.xyz C.2x2z D.x2z【解答】解:4x 3yz ÷2xy=2x 2z ,故选:C .8.(3分)如图所示,小李用直尺和圆规作∠CAB 的平分线AD ,则得出∠CAD=∠DAB 的依据是( )A .ASAB .AASC .SSSD .SAS【解答】解:由题意AF=AE ,FD=ED ,AD=AD ,∴△ADF ≌△ADE (SSS ),∴∠DAF=∠DAE ,故选:C .9.(3分)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点E 是AD 的中点,连接BE 、CE ,若△ABC 的面积是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2B .4C .6D .8【解答】解:∵AD 是△ABC 的中线,∴S △ABD =S △ACD =S △ABC ,∵点E 是AD 的中点,∴S △ABE =S △ADE =S △ABD ,S △CDE =S △CAE =S △ACD ,∵S △ABE =S △ABC ,S △CDE =S △ABC ,∴S △ABE +S △CDE =S △ABC =×8=4;∴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故选:B .10.(3分)如图,已知点P 是∠AOB 角平分线上的一点,∠AOB=60°,PD ⊥OA ,M 是OP 的中点,DM=4cm ,如果点C 是OB 上一个动点,则PC 的最小值为( )A .2B .2C .4D .4【解答】解:∵P 是∠AOB 角平分线上的一点,∠AOB=60°,∴∠AOP=AOB=30°,∵PD ⊥OA ,M 是OP 的中点,DM=4cm ,∴OP=2DM=8,∴PD=OP=4,∵点C 是OB 上一个动点,∴PC 的最小值为P 到OB 距离,∴PC 的最小值=PD=4.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3分)如果10m =12,10n =3,那么10m+n = 36 .【解答】解:10m+n =10m •10n =12×3=36.故答案为:36.12.(3分)若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是3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有 12 条.【解答】解:多边形的外角的个数是360÷30=12,所以多边形的边数是12.故答案为12.13.(3分)已知分式的值为零,那么x的值是 1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1=0且x+1≠0,解得x=1.故答案为1.14.(3分)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AB=5,AC=4,则△ADE的周长是9 .【解答】解:∵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DBO=∠CBO,∠ECO=∠BCO,∵DE∥BC,∴∠DOB=∠CBO,∠EOC=∠BCO,∴∠DBO=∠DOB,∠ECO=∠EOC,∴OD=BD,OE=CE,∵AB=5,AC=4,∴△ADE的周长为:AD+DE+AE=AD+DO+EO+AE=AD+DB+EC+AE=AB+AC=5+4=9.故答案为:9.15.(3分)已知a2+b2=12,a﹣b=4,则ab= ﹣2 .【解答】解:∵a﹣b=4,∴a2﹣2ab+b2=16,∴12﹣2ab=16,解得:ab=﹣2.故答案为:﹣2.16.(3分)对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例如:2☆3=2﹣3=,则计算:[2☆(﹣4)]☆1=16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2☆(﹣4)]☆1=2﹣4☆1=☆1=()﹣1=16.故答案为:1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02分)17.(8分)计算:(1)5a(2a﹣b)(2)÷.【解答】解:(1)5a(2a﹣b)=10a2﹣5ab;(2)÷=•(x+1)=.18.(10分)解下列问题(1)因式分解:12b2﹣3(2)解方程:﹣=1.【解答】解:(1)原式=3(4b2﹣1)=3(2b+1)(2b﹣1);(2)去分母得:x2+2x+1﹣4=x2﹣1,解得:x=1,经检验x=1是增根,分式方程无解.19.(9分)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CE∥DF,EC=BD,AC=FD.求证:AE=FB.【解答】证明:∵CE∥DF,∴∠ACE=∠D,在△ACE和△FDB中,,∴△ACE≌△FDB(SAS),∴AE=FB.20.(10分)如图,已知△ABC的顶点都在图中方格的格点上.(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B′C′,并直接写出A′、B′、C′三点的坐标.(2)在y轴上找一点P使得PA+PB最小,画出点P所在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解答】解:(1)如图所示,△A′B′C′即为所求,A′(﹣2,﹣4)、B′(﹣4,﹣1)、C′(1,2);(2)如图,点P即为所求.21.(10分)先化简+,然后从﹣1≤x≤2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解答】解:原式=﹣=﹣=,由﹣1≤x≤2,且x为整数,得到x=2时,原式=.22.(10分)在2016年“双十一”期间,某快递公司计划租用甲、乙两种车辆快递货物,从货物量来计算:若租用两种车辆合运,10天可以完成任务;若单独租用乙种车辆,完成任务的天数是单独租用甲种车辆完成任务天数的倍.(1)求甲、乙两种车辆单独完成任务分别需要多少天?(2)已知租用甲、乙两种车辆合运需租金65000元,甲种车辆每天的租金比乙种车辆每天的租金多1500元,试问:租甲和乙两种车辆、单独租甲种车辆、单独租乙种车辆这三种租车方案中,哪一种租金最少?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设甲车单独完成任务需要x天,则乙车单独完成任务需要2x天,()×10=1解得,x=15∴2x=30即甲、乙两车单独完成任务分别需要15天,30天;(2)设甲车的租金每天a元,则乙车的租金每天(a﹣1500)元,[a+(a﹣1500)]×10=65000解得,a=4000∴a﹣1500=2500当单独租甲车时,租金为:15×4000=60000,当单独租乙车时,租金为:30×2500=75000,∵60000<65000<75000,∴单独租甲车租金最少.23.(15分)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1)射线BE是∠ABC的平分线,在图1中尺规作∠DAC=∠ABE,使AD与射线BE交于点D,且点D在边AC下方.(2)在(1)的条件下,如图2连接DC,求证:DA+DC=DB.(3)如图3,∠ADB=60°,若射线BE不是∠ABC的平分线.(2)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ABC=∠BAC=60°,∵BE是∠ABC的平分线,∴∠ABE=30°,当∠DAC=∠ABE时,∠BAD=90°,∴过点A作AB的垂线交BE于D,则点D即为所求;(2)∵∠BAD=90°,∠ABE=30°,∴DA=BD,同理,DC=BD,∴DA+DC=DB;(3)(2)中的结论依然成立,证明:在BD上取点F,是DF=DA,连接AF,∵∠ADB=60°,∴△ADF为等边三角形,∴∠FAD=60°,FA=AD,∴∠BAF=∠CAD,在△BAF和△CAD中,,∴△BAF≌△CAD,∴BF=CD,∴BD=DF+BF=DA+DC.24.(15分)阅读材料:把形ax2+bx+c的二次三项式(或其一部分)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配方法.配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完全平方公式的逆写,即a2±2ab+b2=(a±b)2.请根据阅读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填空:a2﹣4a+4= (a﹣2)2.(2)若a2+2a+b2﹣6b+10=0,求a+b的值.(3)若a、b、c分别是△ABC的三边,且a2+4b2+c2﹣2ab﹣6b﹣2c+4=0,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a2﹣4a+4=(a﹣2)2,故答案为:(a﹣2)2;(2)∵a2+2a+b2﹣6b+10=0,∴(a+1)2+(b﹣3)2=0,∴a=﹣1,b=3,∴a+b=2;(3)△ABC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2+4b2+c2﹣2ab﹣6b﹣2c+4=0,∴(a﹣b)2+(c﹣1)2+3(b﹣1)2=0,∴a﹣b=0,c﹣1=0,b﹣1=0∴a=b=c=1,∴△ABC为等边三角形.25.(1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8,0),B(0,﹣8),连接AB.(1)如图①,动点C在x轴负半轴上,且AH⊥BC交BC于点H、交OB于点P,求证:△AOP≌△BOC;(2)如图②,在(1)的条件下,连接OH,求证:2∠OHP=∠AHB;(3)如图③,E为AB的中点,动点G在y轴上,连接GE,作EF⊥GE交x轴于F,猜想GB,OB、AF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1)证明:如图①中,∵AH⊥BC即∠AHC=90°,∠COB=90°∴∠HAC+∠ACH=∠OBC+∠OCB=90°,∴∠HAC=∠OBC.在△OAP与△OBC中,,∴△OAP≌△OBC(ASA),(2)过O分别作OM⊥CB于M点,作ON⊥HA于N点,如图②.在四边形OMHN中,∠MON=360°﹣3×90°=90°,∴∠COM=∠PON=90°﹣∠MOP.在△COM与△PON中,,∴△COM≌△PON(AAS),∴OM=ON.∵OM⊥CB,ON⊥HA,∴HO平分∠CHA,∴∠OHP=∠CHA=45°,∵∠AHB=90°,∴2∠OHP=∠AHB.(3)结论:当点G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BG﹣BO=AF.当点G在线段OB上时,OB=BG+AF.当点G在线段OB的延长线上时,AF=OB+BG.当点G在y轴的正半轴上时,理由如下:连接OE,如图3.∵∠AOB=90°,OA=OB,E为AB的中点,∴OE⊥AB,∠BOE=∠AOE=45°,OE=EA=BE,∴∠OAD=45°,∠GOE=90°+45°=135°,∴∠EAF=135°=∠GOE.∵GE⊥EF即∠GEF=90°,∴∠OEG=∠AEF,在△GOE与△FAE中,,∴△GOE≌△FAE,∴OG=AF,∴BG﹣BO=GO=AF,∴BG﹣BO=AF.其余两种情形证明方法类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