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德国鬼子的凶恶狡猾。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3、课文的重难点是要了解小男孩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的。
教法看过课文后,我马上联想到曾经学过的课文《王二小》,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个新的教学方案马上在我脑子里出现,我决定采用类比法,拿小夜莺和王二小对比,了解同样是为游击队放哨,为什么王二小牺牲了,而小夜莺还活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设计两个辩论题:小夜莺比王二更小机灵;王二小比小夜莺更勇敢。
辩论赛的引入,可以开放课堂,解放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尽情发挥,在争辩中发展思维,展示个性,从而深入理解课文的重难点,也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法新课标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强调“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既要考虑学习的条件和方法,还应安排好学习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
赏析语感是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要从平时的语言积累、思考运用入手,坚持不懈,逐渐养成。
所以加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本,也是重要的。
教学过程(一)初读研究,整体感知。
1、我们小学阶段学过哪些小英雄的故事?(雨来、王二小、倔强的小红军等)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文中的小英雄与上述哪位小英雄的故事最相似?(王二小)3、出示《王二小》课文录音和故事画面。
(二)研读重点,随机点拨。
1、齐读课文。
2、边默读边思考:小夜莺和王二小有哪些相似点和不同点?3、分学习小组讨论、归纳,教师随机板书。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吸引人,文章通过人物外貌、行动、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形象。
小男孩的几处话语一语双关,既麻痹了敌人,又流露出对敌人的憎恨,表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和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值得学生推敲捉摸句子的含义。
课文首尾呼应,紧扣中心,以“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开头,以“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结束,暗示小男孩又在迎接新的战斗。
首尾呼应使文章线索清晰。
课文又以“夜莺的歌声”为题,从始至终充满了“夜莺的歌声”:歌声把敌人引到河边,歌声把敌人带进森林,歌声把敌情传给游击队,歌声又在河边响起。
这样的写法提示了学生故事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迅速理清长文的结构。
学情分析1、文中的小夜莺机智勇敢,与四年级学生年龄相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时,一是使学生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
二是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2、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生活在和平年代,对于战争年代发生的事了解甚少,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更是不曾体会。
因此对学生进行珍爱和平的教育很有必要。
况且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本节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品质,心灵受到一次震撼,经受一次洗礼。
从而懂得热爱自己的祖国,珍爱和平、追求和平。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时数: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和勇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教案设计

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内容,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 主义精神;难点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言 行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
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小 组讨论法等,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表现与反馈
学生表现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活跃,是否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对于 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认真思考并给出合理的答案。
拓展阅读与写作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 拓展阅读和写作练习,提 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 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战争的残酷
激发爱国情感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战争 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培养学生 的和平意识。
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 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
学习夜莺的勇敢和智慧
08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目标实现情况
01
知识与技能
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是否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02
过程与方法
是否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
维能力。
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否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深意
由于《夜莺的歌声》是一篇寓意 深刻的文章,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
图。
掌握词语运用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比较生僻或者 用法特殊,学生可能难以掌握和
运用。
体会句子情感
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情感色彩比较 丰富或者表达方式比较独特,学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夜莺的歌声》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夜莺的歌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夜莺的歌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的阅读与理解,分析夜莺歌声的特点及背后的象征意义,学习生词、短语和修辞手法,培养对自然美和文学之美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能流利朗读课文。
2. 领悟夜莺歌声的优美与作者借夜莺歌声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学习修辞手法。
难点:领悟夜莺歌声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文PPT、录音机、夜莺叫声音频。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夜莺叫声,引导学生说出对夜莺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词、短语。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新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小练笔。
5.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夜莺歌声中领悟自然之美和作者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夜莺的歌声》2. 生词、短语:夜莺、婉转、悠扬、鸣叫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4. 夜莺歌声的象征意义:自由、美好、生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心中的夜莺”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对夜莺的喜爱和赞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生词、短语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大自然中的鸟类,了解它们的习性,进一步感受自然之美。
组织一次“我与小鸟做朋友”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观察心得,提高写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生词、短语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2. 教学目标中关于领悟夜莺歌声象征意义和体会作者情感的要求。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夜莺的歌声》优秀教案

《夜莺的歌声》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以及课后练习。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并学会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夜莺歌声的美妙,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夜莺歌声的美妙,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录音机、课文挂图。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夜莺的歌声,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引出课题。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了解课文大意。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课后练习。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内容、生字词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 例题讲解:讲解课后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夜莺的歌声》2. 重点词语:夜莺、歌声、美妙、大自然、珍爱生命3. 课文结构:引入发展高潮结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夜莺的短文。
答案示例:夜莺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美丽的小鸟,它的歌声美妙动听,让人陶醉。
在我国,夜莺被视为珍稀动物,我们要保护它们,让它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2.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夜莺的歌声,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
课后可布置关于夜莺的拓展任务,如收集夜莺的相关资料,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导入新课环节,如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夜莺的歌声。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夜莺的歌声》教案精选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夜莺的歌声》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夜莺歌声的美妙,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夜莺歌声的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讨论、朗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夜莺歌声的美妙。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谜语“白天看不见,晚上唱得欢,歌声美妙动听,它是夜行侠”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对比手法: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对夜莺歌声的描绘,与其他鸟儿的歌声进行对比,体会夜莺歌声的美妙。
(2)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用对比手法描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比手法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夜莺的歌声》2. 重点词语:夜莺、歌声、美妙、对比3. 提示:用对比手法描绘事物,使文章生动形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话描述你喜欢的一种动物或植物。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小狗。
它毛茸茸的,可爱极了。
与其他动物相比,小狗特别忠诚,是人类的好朋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手法引导学生体会夜莺歌声的美妙,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进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并用对比手法进行描绘。
《夜莺的歌声》优秀教案范文(1)

《夜莺的歌声》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夜莺的歌声》一课。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对夜莺歌声的描绘,以及通过夜莺歌声所表达的深层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手法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
难点: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夜莺的歌声录音引入,让学生感受夜莺的美妙歌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辅导学生阅读,解决生字词问题。
3. 理解内容: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4. 对比手法分析:通过对比夜莺歌声的描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5. 例题讲解: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指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夜莺的歌声2. 生字词3. 课文结构图4. 对比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一种你喜欢的动物或植物。
2. 答案示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比手法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描绘大自然的文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对比手法的分析2. 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对比手法的分析1. 对比手法在文中的具体运用:如“夜莺的歌声清脆悠扬,与白天嘈杂的人声形成鲜明对比。
”这句话中,作者通过对比夜莺歌声与白天人声,突显了夜莺歌声的优美。
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教案夜莺的歌声

教学过程: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再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
添加项标题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和指导。
添加项标题
拓展延伸
对比阅读:推荐学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布置作业: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反思与改进:教师自我反思,针对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布置作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预习下一课,了解课文大意
06
教学反思
汇报人:
感谢观看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品味文章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夜莺的勇敢和机智,以及苏联军官的人性关怀。
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总结全文:回顾课文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拓展延伸: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课文意义: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珍惜和平,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课文结构
课文分段: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课文可以分为三段
段落大意:第一段讲述夜莺歌声的由来;第二段讲述夜莺歌声的运用;第三段讲述夜莺歌声的效果
重点段落:第二段是重点段落,详细描述了夜莺歌声的运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结构图解:通过图解的方式,将课文的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重点字词
掌握本课中的重点生字词,包括“野性、引诱、婉转、旷野、驯服”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莺的歌声》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小兵张嘎》讲得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同样表现了小嘎子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夜莺、嘎子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初步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走进人物内心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小夜莺和嘎子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二战时的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战后图片,师配乐介绍课文背景资料,把学生带入情境。
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2、读了课文,文中的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的夜莺生板书
3、你们给了小夜莺这么多的夸赞,看来你们也和小夜莺一样聪明能干!
二、精讲点拨,随文得法
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1941年,来到苏联那个小村庄。
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用“——”划出能表现小夜莺这些特点的句子,并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你的感受,批注在句子旁边,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
开始!
1、生默读,批注
2、交流汇报
预设一:描写夜莺语言的句子
1)﹑“怎么会就剩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有一个!”
谈谈你的理解。
同学们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和这句话一样,表达了两个意思?
2)﹑“人?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孩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喊着:‘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
①什么样的动物被称作野兽?凶猛的,食肉类的动物
②为什么要把敌人比做野兽?是啊,走进沉寂的小村庄,透过弥漫的硝烟,我们看到:
原本美丽的房子,此时_____________(变成黑色的瓦砾);
原本苍翠的树木,此时_____________(变成焦木);
原本安居乐业的人们,此时_____________(家破人亡)。
③文中是这样描写战争后的景象的:齐读
④难怪,小夜莺要把敌人叫作野兽。
从野兽这个词你体会到小夜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把这种心情带到句子里读一读?
3)“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
敌人问的是:“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孩子的回答是?孩子答非所问,又一次体现了他的机智。
4)在第一部分内容中,主要写了军官和夜莺的对话,这是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写?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们的对话。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你觉得小夜莺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天真、机智、稚气)德国军官的话用什么语气来读?(凶狠,残暴)
①同桌互读
②指名分角色朗读
③同学们看看这两个句子,把红字部分去掉好吗?为什么?原来,在提示语中,加上表示人物动作、神态或是心理的词,能让我们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啊!
④这里主要抓住了夜莺的什么来写?板书:语言作者抓住了人物的
语言进行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个?
预设二:描写夜莺动作的句子
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跟在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1) 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夜莺?
2) 这段话抓住了小夜莺的什么来描写? 板书:动作
3)圈出表示动作的词:唱、叫、一甩一甩、打、弯、拾、踢。
4)请你把这些词放到句子中读一读,你又体会到什么?
5)孩子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在敌人看来是随意的哼唱,但是对小夜莺和游击队员来说,却隐含着深刻的含义呢。
什么含义?生:小夜莺在给游击队员送情报呢!
6)谁能具体的说一下,小夜莺是怎样送情报,送了怎样的情报呢?
7)他好像把跟在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好像”这个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8)谁再来读读这段话?从孩子看似随意的动作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
9)在描写游击队员歼灭敌人这一部分时,作者也是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来刻画的。
我们来读读。
预设三:描写夜莺神态的句子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1)站在孩子面前的是谁?
2)孩子稍不留神就会送掉性命,他怎么会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呢?
3)这里抓住了孩子的神态,让我们读到了一个镇定、从容的小英雄。
总结:刚才我们抓住了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充分感受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镇定。
三、拓展阅读,方法迁移
1、在抗日战争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像小夜莺这样机智勇敢的孩子,嘎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我们也用这样的方法来读一读他的故事。
请同学们翻开丛书二131页《小兵张嘎》节选,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嘎子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轻声读一读,想想你读出了什么?
1)生默读课文
2)全班交流
通过刚才的交流,嘎子的形象活灵活现地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2、嘎子凭着他的机智和勇敢一次次地完成了侦察任务。
小夜莺也凭着他的机智和勇敢,冒着生命危险,把一批又一批的敌人引进了游击队员的埋伏圈,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鼓舞着他们这样做呢?
板书:热爱祖国
四、巩固延伸学以致用
1、小夜莺正是怀着对德国法西斯的恨,怀着对祖国的爱,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可是,可敬可爱的苏联小英雄小夜莺,还是在一次战斗中意外牺牲了。
游击队员们无比悲痛,他们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1)生填写预习单,课件出示:
当小夜莺牺牲的消息传来。
游击队员们无比悲痛。
斯切潘叔叔(),()地说:“()!”
“()!”一个游击队员()。
另一个游击队员()地说:“()”。
大家怀着悲痛的心情,继续在树林里与敌人战斗。
2)全班交流。
2、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就这样在战争中白白地失去了生命。
此时,你想对那些挑起战争的人说些什么?
3、此时,仍然有许多孩子因为战争而四处逃难,他们无家可归,有的甚至成为了孤儿。
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夜莺的歌声实质上是呼唤和平的歌声啊!(板书:和平)齐读《世界儿童和平公约》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妈听
2、推荐阅读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鸡毛信》《倔强的小红军》
板书设计
13夜莺的歌声
机智神态
勇敢和平
镇定动作
冷静
天真
活泼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