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二次过程性检测试卷(淮安市带答案)
2017—2018第二学期7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自查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评卷建议: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学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视为正确。
学生作答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附加题给分应适当从严。
2.除有特别说明的题目外,答案(包括作文)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3.有条件的学校,作文可实行二人小组评阅,独立打分,取两人的平均分为作文的实际得分。
的确优秀的作文,可给满分。
建议作文平均分把握在28-30分。
4.要做好试评工作,根据学生的答卷情况提出评分补充意见和细则,做到标准统一。
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基础(20分)1 8(1) 1 何人不起故园情(2) 1 商女不知亡国恨(3) 2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 2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5) 2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以上每句1分,错、漏、多1 字均扣0.5 分,扣完该句分值为止,因连笔或涂改造成无法辨认的按错误处理)2 2 (1)点缀(2)矜持(3)锲而不舍(4)忧心忡忡(每小题0.5分,错一个字该小题不给分)3 3 C4 3 D5 4 传输速度快;时延超低;容量超大;功耗低(按点给分。
传输速度、时延、容量、功耗每点1分)(一)(7分)6 2 (1)更加(2)少7 2对于莲花的喜爱(/喜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 对于牡丹的喜爱(/喜爱牡丹的),人应当很多了。
8 3 D (菊和牡丹分别从“正面”与“反面”)(二)(8分)9 3 A 喜爱、爱好(B.自己 / 从;C.看见 / 了解;D.认为……正确 / ……的样子)10 3 古语云 / 耕当问奴 / 织当问婢 / 不可改也11 2 要善于观察;要敢于质疑;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真知。
(三)(10分)12. 3 ①梨花姑娘的妹妹照管小茅屋②瑶族老人借住小茅屋③我们入住并修葺小茅屋13. 4 悬念:(1)我们发现并入住小茅屋,有柴有米有水却没人,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呢?(2)我们以为瑶族老人是主人,而老人却说他也不是主人,到底主人是谁呢?(3)我们感谢哈尼族小姑娘时,她却说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写出以上任何两点即得2分)作用:使文章情节起伏有致,扣人心弦,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二)书写(3 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6 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房子窗前有一棵洋槐,每天一睁眼,它就(kěn) (1) ▲切地看着我,像一位(huì) (2) ▲人不倦的圣人,不休不眠地教导着我;有时它又像一位慈眉善目的菩萨,悲天(mǐn) (3)▲人地望着垂头丧气的我,在那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qì) (4) ▲。
2.古诗文名句默写。
(8 分)(1)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2)▲,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3)陆游《游山西村》中抒写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希望的诗句是:▲,▲。
(4)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5)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是:▲,▲。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 分)(1)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2)有仙则名.(《陋室铭》)(▲)(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爱莲说》)(▲)(4)陶后鲜.有闻(《爱莲说》)(▲)二、阅读(51 分)(一)名著阅读。
(4 分)4.有读者评论《海底两万里》既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又是一本富含海洋知识的百科全书。
结合具体内容,为这位读者的观点提供证据。
(4 分)(二)现代文阅读。
(25 分)《老舍先生》一文有2814 个字,请快速阅读文章,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再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阅读重点,进行精读,完成题目。
老舍先生汪曾祺(1)北京东城乃兹府丰富胡同有一座小院。
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别安静,异常豁亮。
这院子似乎经常布满阳光。
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现在大概已经很大了),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
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
七年级语文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

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下第二次阶段检测试卷语文(提本:本场考试80分钟,总分10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2分)用诗文原句填空。
( 分)( )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苔痕上阶绿, ♉♉♉♉♉♉♉♉♉♉♉♉♉♉♉。
☎刘禹锡《陋室铭》✆( )予独爱莲之 ♉♉♉♉♉♉♉♉♉♉♉♉♉♉♉ ,♉♉♉♉♉♉♉♉♉♉♉♉♉♉♉。
☎周敦颐《爱莲说》✆( )予谓菊,♉♉♉♉♉♉♉♉♉♉♉♉♉♉♉。
☎周敦颐《爱莲说》✆(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不识庐山真面目,♉♉♉♉♉♉♉♉♉♉♉♉♉♉♉。
(苏轼《题西林壁》)( )♉♉♉♉♉♉♉♉♉♉♉♉♉♉♉,村庄儿女各当家。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陋室铭》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分)✌草率.☎♦♒◆à♓✆累.赘☎●ě♓✆ 捷.报☎♓é✆ 颠沛.流离☎☐è♓✆独揽.☎●ǎ⏹✆ 契.约☎❑ì✆ 案牍.☎♎ú✆ 血.雨腥风☎⌧♓ě✆烽.烟☎♐ē⏹♑✆ 朔.气☎♦♒◆ò✆ 遍种.☎♒ò⏹♑✆ 鲜.为人知☎⌧♓ā⏹✆譬.如☎☐ì✆ 商酌.☎♒◆ó✆ 旌.旗☎ī⏹♑✆ 悲天悯.人☎❍ǐ⏹✆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分)✌别扭慰籍遨游诲人不倦驿路迷茫扡沓以身作责陡峭竹篾修葺如释重负晶萤循环矜持 忍峻不禁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 分)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 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
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71391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不知不觉半个学期已经过去,欢迎你来到语文平台,同我们一起与作家作品、与生活、与自然对话,在对话中展示你的智慧和才华,只要放松、自信、沉着、仔细,你一定会成功!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伫立旷野,苍穹弥漫着难言的静穆;枕石溪畔,水月传达着无尽的幽思;听雨危楼,深巷漂散着淡淡的花香。
繁星满天,层林尽染,江水东逝,天地间yùn含的灵气默默不语。
仰首星空,独步林蹊,行吟岸侧,人的性情完全可以尽情挥洒。
灵气与性情,穿越了时空,gèn古以来,二者就是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
①根据拼音用规范的正楷字写出汉字。
gèn②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改为改为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
(4分)双氢青蒿素的发现是屠呦呦研究的再次突破,这背后是整个团队为科学的奉献。
①从制定方案,到选定研究方向,再到科学研究,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②为了拓宽青蒿素适用,对青蒿素作用机理的研究采用“大协作”思维,各个领域专家参与研究。
让青蒿素更好的造福人类。
修改①:修改②:3.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2)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
(《管子.牧民》)(3)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的《逢入京使》)(5)▲,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6)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7)▲,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8)▲,▲。
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5分)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
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都使他觉到满意。
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耍无赖。
起初人家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
江苏省淮安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七年级期末学业质量监測语文试题请先阅读以几点注意事项:1.本卷共6页;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总分120分。
2.答题时,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格内。
写在本试卷上或超出答题卡规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 (26 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耍求回答问题。
(5分)童声独唱《歌唱祖国》在体育场上空荡漾.,清脆而纯净。
56名身着不同民族▲ (盛装华服)的孩子,托起一面巨幅五星红旗,缓步穿过体育场????? 此时,《歌唱祖国》的毫迈旋律以柔板的方式表现出来,令人心潮澎吁。
五千年文化在这里绵廷,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在这里升腾。
(选自付小锐邢宇浩《为梦想,相会在北京》)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2分)荡漾.:▲澎湃.: ▲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分)▲改为▲▲改为▲③结结合语境,从文段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
(1分)2.下面两句话都有毛病,请选用恰当的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4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大熊猫喜欢嬉戏,冇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①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文质彬彬地在草地上玩耍。
②大熊猫一经过训练,就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吃两瓜、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是故常常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与欢乐的笑声。
3. 2017年淮安市“广阅读”活动拉开帷砗。
学校幵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7分)①精读经典名著,研读人物性格。
下面是《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
根据它的提示,简述这一故事,并概括这个故事中八戒的性格特点。
(5分)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谩路途难!简述故事: ▲(3分)性格特点: ▲(2分)②你为“赛诗会”活动拟写“一句话新闻”。
淮安市清江浦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

淮安市清江浦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给划线字注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娉婷鲜妍呢喃浮动冠冕柔嫩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2分)2. (2分)古诗文默写(1)《浣溪沙》这首词里对仗工整,可称为奇偶佳句的句子是:________ 。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3)________ ,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4)沈复在《童趣》中表明自己幼时视力极佳的成语是:________(5)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
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________ 。
(6)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________”。
(7)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________ 。
(《静夜》)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3. (1分) (2017九上·鄞州期中)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度已失期________ ②长跪而谢曰________③以彰其咎________ ④此殆天可以资将军________4. (13分)(2017·嘉定模拟) 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石季服药会稽之东,有石氏者,其季女①病痞②。
迎良医治之,久而不除,谢医使去。
其父思之,以为:“是,良医也。
奈何疗之而不病除?”他日,窃窥之,见其药不饮而覆于床下也。
乃复迎医,进而前药,三饮之而疾已。
【注释】①季女:小女儿②痞:腹中的肿块(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①谢医使去________②窃窥之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A . 为什么治疗她的病不是彻底根除呢?B . 为什么好医生治常见病也不见效果呢?C . 怎么会看病好久了病症还不消除呢?D . 什么治疗方法能让女儿的病快好呢?(3)石家小女的病“久而不除”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4)石家小女的病从“久而不除”到“三饮之而疾已”的变化,给人的启示是________。
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人的爱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
________人有了一种爱好,________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________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世界。
________,和别的爱好相比,读书的爱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
A . 不过也就或者可是B . 如果那么或者可是C . 因为也就甚至不过D . 但凡也就甚至不过2. (2分) (2017九上·江都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学习知识不容易,运用知识更不容易,很多人把精力用在这方面。
B . 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C . 一座书房可以温暖一座城市。
设施齐全的城市书房 ,点亮了扬州人的阅读之灯。
D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指由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
3. (2分)(2017·广丰模拟)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萧红,我的姐妹》一文的描写在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对萧红的挚爱,这些描写有力地凸显了萧红的形象。
②在写作中对人物进行多方面的立体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③如“多年前,也是阳春三月,在那个蒲公英刚刚发芽,河冰消融的地方,曾经留下过一个顽皮、聪颖而又倔强的小女孩的身影” “萧红正穿着一身素白的旗袍,穿过呼兰河,在空旷的原野上独行”。
④萧红女士坎坷而悲情的形象,在作者细腻的立体描写中凸显在读者眼前。
⑤从文中发现作者用细腻的感情、轻柔的笔法对萧红的形象进行塑造。
A . ②⑤①④③B . ②①⑤③④C . ①②⑤③④D . ①⑤③④②二、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语文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D2、A3、C4、C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5、C6、B7、B8、D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9分)三、默写(共10分)9.(1)(任选其中两句)(共2分,每句一分,错一字,则整句不得分)①惟解漫天作雪飞②会当凌绝顶③柳暗花明又一村(2)请在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和岑参的《逢入京使》中任选一首,在下面横线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共4分,每句一分,错一字,则整句不得分)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10.(共3分,一个小点1分)(1)替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符号;(2)要求直接改修他的文字;(3)送客非常真诚。
11.(共3分)强调门多、台阶多(1分),反衬叶圣陶送客之用心,突出其厚道。
(2分)12.(共4分)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分),承接上文中所写叶圣陶先生在文字方面的“宽厚”(1分),引出叶圣陶先生文字之外,日常生活中宽厚待人的表现(1分)。
五、作文(60分)- 1 -【说明】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符合文体,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评分点,不要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内容评分,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④一个错别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扣1-2分(最高扣2分)。
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1.(2分)衬托出了诗人的孤单渺小。
(意近即可得分。
)2.(2分)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寂感。
(答出怀才不遇、孤寂即可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3. (共4分,每小题1分)①隐瞒②好地方③告诉④只4. (共2分),(C)5. (共4分,每小题2分)①执政官吏不知道什么原因(要授官给晏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二次过程性检测试卷(淮安市带答案)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过程性检测七年级语(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一段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正宫前极目远跳,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鳞鳞,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荫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
(1)给加点字注音。
(2分)恬静()心旷神怡()(2)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2分)应改为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2诗、名句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予独爱之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_________,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说》)(2)无情有恨何人觉?__________________。
(陆龟蒙《白》)(3)_____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4)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移舟水溅差差绿,____________________。
(郑谷《叶》)(6)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曲》)(7)虎因喜,计之曰:“_______________!”3下面这段字中两处划线句有语病,请按要求修改,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4分)本专题向你推荐的是中国古代小说经典名著、明代学家吴承恩的《西游记》。
①这是一部神魔小说,历受到读者特别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其中的精彩片段曾被搬上银幕,此后全本又被改编为电视剧,②更增长了这部名著的影响。
第①句,有一处语意重复,你的修改意见: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②句,搭配不当,你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著《西游记》阅读。
(6分)(1)“美猴王”是怎样得名的?又为何称其为“孙悟空”?佛祖给他什么封号?(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选择《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结合故事情节,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6分)(一)诗歌赏析。
(分)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人笔下的“蝉”具有哪些特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6诗的三、四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二)阅读下,完成7—10题。
(1分)松鼠布丰①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②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③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鸟类似的住在树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
在田野里,在平原地区,是找不到松鼠的。
它们从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呆在小树丛里,只喜欢大的树林,住在高大的树上。
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
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练跑,玩耍,吃东西。
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④松鼠不敢下水。
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松鼠不像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⑤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敞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⑥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
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
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
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
7 第④段主要从松鼠的、、、这四个方面说明松鼠的特点。
(4分)8 第③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好像”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9 从“”、“”、“”等词的使用中,可看出第⑤段划线句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4分)10“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一只松鼠常将几公斤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
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
”这段字介绍了松鼠储藏食物的习惯、方法,如果把这段字放到《松鼠》第③段的最后(紧接在松鼠饮食习惯后面),你认为是否合适,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三)阅读下,完成11—14题。
(16分)滴水之恩唐敏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
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
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
”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
“小心哟,这个季节里有蛇。
”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
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
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
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这次被我拦下了。
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
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
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
“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那次去马,怪难为情的。
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流落到马。
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
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
后再也不赌了。
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
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
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路上挨雨淋呢!”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
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我的车是不到马的。
”1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2.“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3.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联系全,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四)言阅读,完成1—18题。
(20分)【甲】为学(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