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化学部分)_3
2012年普通高考安徽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与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安徽卷)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S 32 Pb 207⒎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NaHCO 3+H 2 HCOONa+H 2O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B .NaHCO 3、HCOONa 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 .储氢过程中,NaHCO 3 被氧化D .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 mol H 2O 放出2.24 L 的H 2 ⒏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 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K +、Ca 2+、Cl -、NO 3-B .K +、Na +、Br -、SiO 32-C .H +、Fe 2+、SO 42-、Cl 2D .K +、Ag +、NH 3·H 2O 、NO 3-⒐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 2(g)+2CO(g) 2CO 2(g)+S(l) ∆H<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C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 2的转化率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21断开K1,闭合K 2,发现电流表A 指针偏转。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 .断开K 2,闭合K 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2Cl - Cl 2↑+H 2↑B .断开K 2,闭合K 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 .断开K 1,闭合K 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l 2+2e -=2Cl -D .断开K 1,闭合K 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⒓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化学部分)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化学部分)
双向明细表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化学部分100分
第Ⅰ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Mg-24 Fe-23 Mn—55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丝、人造丝灼烧时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B.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它是两性化合物。
D.许多蛋白质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溶于水形成胶体。
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这种作用称为变性。
【原创】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硫酸亚铁铵的实验中最后制得的晶体过滤后用蒸馏水洗涤。
B、AgI 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AgCl比AgI更难溶。
C、倾析法是将不溶物充分沉淀后,先转移沉淀后转移液体。
D、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滴定浓度时,采用酚酞为指示剂。
【原创】
9、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最高价与最低价的代数和为6;
Z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Y、Z、W同周期,W的常见化合价为+2。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存放W单质的仓库失火不能用CO2灭火
B.Z的氧化物通常形成分子晶体。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检测题(三)

大,图象应为右图所示:
C.作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虚线,此时虚线属于等压线,则在等压条件下,由573 K到773K过程中温度升高,平衡向正方向(吸热方向)移动,则SO3物质的量分数应降低,题给图象不符合。
D.容器容积恒为2 L条件下,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相当于压强越大,则平衡越向逆方向(体积缩小)移动,且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因此,“起始投入3 mol N2O5”的曲线应为图象中的虚线。
……………………………2分
(4)Al(OH)3+ OH—==== AlO2—+ 2H2O……………………………2分
10.(1)红棕色…………………………………………………………………………1分
无色…………………………………………………………………………1分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分
△H=-akJ·mol-1△H=-bkJ·mol–1
C.2SO3(g) 2SO2(g)+O2(g)D.2N2O5(g) 4NO2(g)+O2(g)
△H=+ckJ·mol–1△H=+dkJ·mol–1
8.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Fe3O4+8H++NO3-=3Fe3++NO↑+4H2O
D
Si
Na2SiO3
SiO2
SiF4
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装置、操作 或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有关装置中的夹持仪器略去未画)
7.下列四个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相应反应符合的是(a、b、c、d均大于0)
2012年普通高考北京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与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O 16Na 23Cl 35.5Br 80⒍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A B C D用品有效成分NaCl Na2CO3Al(OH)3Ca(ClO)2用途做调味品做发酵粉做抗酸药做消毒剂⒎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 CO32-+2H2O⒏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⒐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s>Cl>P B.热稳定性:HCl>AsH3>HBrC.还原性:As3->S2->Cl-D.酸性:H3AsO4>H2SO4>H3PO4⒑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①的现象A 淀粉KI溶液浓硝酸无明显变化B 酚酞溶液浓盐酸无明显变化C AlCl3溶液浓氨水有白色沉淀D 湿润红纸条饱和氯水红纸条褪色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C.若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不一致D.乙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⒓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化学原料。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全国卷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本试题分两卷。
第I卷为选择题,第n卷为非选择题和选考题。
试卷满分1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Mg-24 S— 32 Cl-35.5 Fe-56 Cu-64 Zn-65 Br-80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澳易挥发,在存放液澳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12C.某溶液中加入CC14, 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中加入BaCL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解析】:选Ao此题为基础题。
B项,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C项,应该是证明含有碘单质;D项,不能排除SO2-的干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 B .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 .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解析】:选B。
此题为基础题。
A项,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 C项,油脂非高分子化合物;D项,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
9.用N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的NO和C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MB.28g乙烯和环丁烷(C4㈤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C.常温常压下,92g的NO和N2Q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于足量的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冲【解析】:选D。
此题为常规题。
D项,非标准状况,无法确定22.4L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故无法判断电子转移数目。
10.分子是为GHL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 5种 B . 6种C . 7种D . 8种【解析】:选D。
2012年普通高考天津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与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化学试题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化学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00分。
第Ⅰ卷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S 32Cu 641.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A.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C.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D.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2.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NaHSO4水溶液显中性B.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C.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C.23592U和23892U是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同种核素D.短周期第ⅣA与ⅦA族元素的原子间构成的分子,均满足原子最外层8电子结构45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C.含1 mol KOH的溶液与1 mol 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c(3HCO-)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6.已知2SO2(g)+O2(g)2SO3(g)∆H=-197 kJ·mo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第Ⅱ卷本卷共4题,共64分。
2012高三理科综合检测试题化学部分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题—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B 11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用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molH2O2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4N AB.300ml 2mol/L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N AC.在标准状况下,2.8gN2和2.8gCO所含电子数均为1.4 N AD.在常温常压下,2.24LSO2与O2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2N A8.某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4,符合该要求的有机物中氢原子个数最少为A.2B.4C.6D.109. 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检验B.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C.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D.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烯丙醇可用溴水检验10.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H3COOH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B.0.1 mol / L 的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 l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 NaOH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 2Ca+CO32-== CaCO3↓B. NH4HS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C.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粗溶液反应生成I2:IO3-+5-I+3H2O==3I2+6-OHD. 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13.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2012年普通高考浙江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与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化学试题选择题部分(共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方法 B .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 C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与乙酸乙酯D .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B .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C .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 .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9.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 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 、Z 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 >Y >XB .Z 与X 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 的同族元素与X 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 .CaY 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 2只作氧化剂D .CaX 2、CaY 2和CaZ 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 10.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 2O +2e -===2OH -+H 2↑B .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 +浓度增大,使平衡224CrO -+2H +227Cr O -+H 2O 向右移动 C .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 2CrO 4+4H 2O 2K 2Cr 2O 7+4KOH +2H 2↑+O 2↑D .测定阳极液中K 和Cr 的含量,若K 与Cr 的物质的量之比(n K /n Cr )为d ,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12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6-二甲基-5-乙基庚烷B .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C .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D .三硝酸甘油酯的分子式为C 3H 5N 3O 9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将pH =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 =4B .为确定某酸H 2A 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 溶液的p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化学部分)双向明细表2012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化学部分)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化学部分100分第Ⅰ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Mg-24 Fe-23 Mn—55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真丝、人造丝灼烧时都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B.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它是两性化合物。
D.许多蛋白质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溶于水形成胶体。
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这种作用称为变性。
【原创】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备硫酸亚铁铵的实验中最后制得的晶体过滤后用蒸馏水洗涤。
B、AgI 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AgCl比AgI更难溶。
C、倾析法是将不溶物充分沉淀后,先转移沉淀后转移液体。
D、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滴定浓度时,采用酚酞为指示剂。
【原创】9、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最高价与最低价的代数和为6;Z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Y、Z、W同周期,W的常见化合价为+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存放W单质的仓库失火不能用CO2灭火B.Z的氧化物通常形成分子晶体C.Y的单质能把溴从溴化物中置换出来D.X的氢化物可以是两种液体【改编自安师大附中2011年高三第五次模拟理综第10题】10、O3 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题图)电解稀硫酸制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阴极为B,电极反应2H+ +2e-=H2↑。
B、若C处通入O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C、若C处不通入O2,D、E分别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臭氧的混合气体。
D、若C处不通入O2,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为(x-2y)/y (忽略O3的分解)。
【原创】11、快乐是什么?精神病学专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大脑的相应部位——“奖赏中心”,给予柔和的电击,便会处于似乎极度快乐的状态。
人们已经将“奖赏中心”部分的脑电图绘制出来,并认为,在各区域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多巴胺,所以“奖赏中心”又称为多巴胺系统。
多巴胺结构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多巴胺分子式为C8H11NO2。
B. 多巴胺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C. 和溴水反应时,1 mol多巴胺可以消耗6 mol溴单质。
D. 多巴胺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
【改编自江苏如东高级中学期末试卷第18题】12、可逆反应①X(g) + 2Y(g)2Z(g) 、②2M(g)N(g) + 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
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反应①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B. 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
C. 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5/11。
D. 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
【2011四川高考理综13题】13、用高铁酸钠(Na2FeO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已知反应: Fe2O3+3Na2O22Na2FeO4+Na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Fe2O3在反应中显氧化性。
C.3 mol Na2O2发生反应,有12 mol电子转移。
D.Na2FeO4能消毒杀菌是因其具有强氧化性。
【改编自2010黑龙江一中高考模拟化学部分第9题】第Ⅱ卷26、(1)某学生在实验室做了5个实验①在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至过量,②在明矾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③在强碱性溶液中逐滴加入铝盐溶液直至过量,④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CO2直至过量,⑤在强酸溶液中逐滴加入偏铝酸钠溶液直至过量。
并根据以上实验画出下列5种图象(纵坐标为沉淀物质的量,横坐标为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实验与图象对立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①和(a) B.②和(b) C.③和(e) D.④和(c)(2)已知:氧化性:KMnO4>HNO3;Bi位于周期表中VA,+3价较稳定,NaBiO3溶液为无色。
取一定量的Mn(NO3)2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滴加适量的NaBiO3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
②继续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
③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④最后通入足量的SO2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a)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实验④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实验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
(3)经检测,该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Cl2①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改编自中学化学资料网】27、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减少N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1) 上图是1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NO2和O2可发生下列反应:4NO2(g)+O2 (g) 2 N2O5(g);已知体系中n(NO2)随时间变化如下表: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K300℃>K350℃,则该反应是热反应。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NO2的转化率为 ,此时若再通入一定量氮气,则NO2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③右图中表示N2O5的浓度的变化曲线是;用O2表示从0~500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3) 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N2(g)+3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填序号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2v(N2)(正) = v(H2)(逆)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改编自2011高考模拟】28、实验室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2+、Fe3+、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提供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 NaOH溶液 BaCl2溶液、Ba(NO3)2溶液、75%乙醇、四氯化碳①欲除去溶液中的Ca2+、Mg2+、Fe3+、SO42-离子,用所给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只填化学式)。
②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
(2)用提纯的NaCl配制500 mL 4.00 mol·L-1NaCl溶液,所用仪器出药匙、玻璃棒外还有。
a、天平b、烧杯 c 、锥形瓶 d 、500 mL容量瓶 e、250 mL容量瓶f、胶头滴管g、移液管(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所示,若收集的H2为2 L,则同样条件下收集Cl2小于 2 L,原因是。
此副反应的产物之一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消毒的原理是。
(4)实验室制备H2和Cl2通常采用下列反应:Zn+H2SO4==ZnSO4+H2↑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据此,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Cl2的装置是 (填代号)。
【改编自08年山东卷30题】29、室安卡因(G )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可由下列路线合成:(1)已知A 是 的单体,则A 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写名称)。
B 和甘油完全酯化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 与足量NaOH 醇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 是E 的同分异构体,X 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X 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_________、 _________。
(任写两个)(4)F G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5)下列关于室安卡因(G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能发生加成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d.属于氨基酸 【改编自2011安徽理综】2012年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卷)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58分)26.(14分)(1)实验与图象对立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
(2)(a)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实验④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实验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
(3)①离子方程式为:。
②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7.(16分)(1)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① K= ;该反应是热反应。
②反应达到平衡后,NO2的转化率为 ,此时若再通入一定量氮气,则NO2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减小”、“不变”);③右图中表示N2O5的浓度的变化曲线是; v= 。
(3)依据的是。
28.(14分)(1)①滴加顺序依次为(填化学式)。
②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l,选用的试剂为。
(2)用提纯的NaCl配制500 mL 4.00 mol·L-1NaCl溶液,所用仪器出药匙、玻璃棒外还有(填选项)。
(3) Cl2小于2 L,原因是。
消毒的原理是。
(4) 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Cl2的装置是(填代号)。
29.(14分)(1)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B和甘油完全酯化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与足量NaOH醇溶液共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个)(4)F G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