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分析

·87·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分析杨 敏 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 四川崇州 611230摘 要:目的:探究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在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判断其应用价值。
结果:经过对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最终结果呈现大三阳患者31例,占比34.44%,呈小三阳的患者有46例,占比51.11%,其余患者则为其他类型。
三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不仅可以提高诊断率,还可以更加精准的鉴别患者的疾病类型,从而更好地开展后续治疗。
关键词:乙肝病毒性肝炎 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 效果分析在临床中乙肝病毒性肝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是由乙肝病毒诱发该病发作,该病有着非常强烈的传染性,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体液或者是血液进行传播。
乙肝病毒性肝炎在早期时不具备特殊的临床表现,主要就是一些食欲不振、容易恶心呕吐以及肝功能出现异常等问题[1],这些症状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较大伤害。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推出了相关的预防疫苗,而且人们对疾病预防以及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度更高,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病毒性肝炎这类疾病。
该病需要在早期及时治疗[2],因此采取何种手段提高诊断效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随着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已经成为了对乙肝病毒性肝炎进行检验的主要辅助方法,并且在临床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对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效果进行了分析,为了充分保障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权益,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两对半临床医学检验。
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所在 医院就诊 的乙肝 患者 10例 , 性患者 8 , 6 5 男 7例 女 3例 ;
年龄介于 1 8 0~ 2岁 之 间 , 均 年 龄 3 . 9 2岁 ; 者 职 业 平 6 5± . 患
不限 。
中和抗体 , 其能在体 内存在相 当长 的时间 。
3 13 HB A 其 在 血 清 中 的 出现 时 间 稍 后 于 HBA , 般 . . eg s g一 血 清 H e g阳 性 者 , s g亦 为 阳性 。 H e g与 病 毒 D n BA HBA BA ae
是 既 往 感 染 的标 志 j 。 32 乙肝 五 项 检 测 操 作 的注 意 事 项 .
10例 乙肝 患者 乙肝五项 检查结果 见表 l 5 。其 中 HBA sg
阳性 率 8 . 3 , 一H c阳 性率 为 8 .0 。 93% 抗 B 20 % 表 1 10例 乙肝 患 者 乙肝 五 项 检 测 结 果 5
・
4 0・
生国医堂剑
Q 堡 旦 箜2鲞箜 翅 !i c
oao h aD m e 00V 1 0 6 vtnoC i ,e h i f n e 21 。o 7N. . 3
・
临 床 研 究
・
乙肝 患者 的 乙肝 五 项 检验 结 果 分 析
吴辉
【 摘要】 目的 分析笔者所在 中心体检的 10 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情况。方法 5例 回顾性分 析笔者 乙肝 五项 是
血清 , 采用 E IA检 测 HbA , 一H sH e g抗 一H e 抗 LS sg抗 B , BA , B,
一
H c B 。试剂由上海 科华生物 技术 有限公 司提供 , 有效 期 内
使用 。所有操作及结果判定均按试剂 说明书进 行 , 疑者重 可 复检测 , 仍阳性者 定为 阳性。H V—D A定量 以 10 B N .0×1 0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观察

病毒性肝炎相关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观察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肝脏感染,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七型病毒等。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常规及生化检验项目的异常情况,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指导。
本文对相关检验项目的临床观察进行分析总结。
一、血常规检查1、白细胞计数病毒性肝炎患者白细胞计数常常高于正常范围,尤其是急性期病人,病情加重时常常伴随白细胞增加。
但在慢性肝炎患者中,则常常出现白细胞计数变低的情况,这可能是机体的免疫力被消耗导致的结果。
2、血小板计数由于肝炎病毒的侵袭,肝细胞受损、坏死导致肝脏血小板生成功能下降,血小板计数常常低于正常范围,且越严重,血小板计数越低。
在肝硬化的患者中更是如此。
二、生化检验1、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对肝细胞的损伤,常常导致肝细胞膜破坏,细胞内含物外泄,血清内转氨酶升高,ALT、AST常常是较早出现而较高的。
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的白蛋白和总蛋白测定常常下降。
此外,GGT、ALP也会升高。
2、病毒学检查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存在有关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或者核糖核酸(RNA)或核试剂被用来检测病毒感染。
根据检查结果可以确定感染是否存在、感染的种类、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等。
肝炎病毒感染严重的患者,肝细胞受损,血凝血酶原时间常常延长,血纤维蛋白原常常降低,血凝血酶生成时间常常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常常升高,以及抗凝血酶降低,都会影响到患者的凝血功能,导致出血,出现凝血问题。
4、肝脏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用于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疾病,如肝内胆管疾病、胆囊疾病等,也可作为随访治疗效果的一种检测手段。
总体而言,以上检测项目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疗效监测有重要参考作用。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检查手段,提高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检测结果探讨

计 数资料采用 进行检验 ,P< 0 . 0 5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本组 2 45 例 患 者 中,大 三 阳 患 者 占 4 2 . 8 6 % ;有
9 9 . 1 2 %的患者血液标本 中的乙肝病毒定 量值大 于 l 0 。拷贝 / m l ,有 6 4 . 4 7 %的患者血液标本 中 的乙肝病毒 定量值 大于
乙型 肝 炎 病 毒 血 清标 志物 的 I 临床 检 测 结 果 探讨
姚 红 莲
南 昌大学第 四附属 医院向塘分院检验科 ,江西 南昌 3 3 0 2 0 1
【 摘
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 炎病毒血清标 志物的临床监 测结果。方法 :观察 2 4 5 例 乙肝 病毒感染者 进行血 清标志物 的临床检 验 ,
二对 半检测 的组 合模 式多 种 多
样 ,难 以辨别 。临床研究显示 ,对 HB V进行 常规检测 ,结
果主要 以大三 阳和小三 阳两种结果模式 为主。在感 染早期 ,
一
1 . 3 统计 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 计软件 进行统计 ,组
般 表现为大三 阳 ,表 示病毒 具有复制 和传 染性 ,处于 发
c Ag。
验 ;采用美 国生 产的 B I O—T E K E L X 8 0 0全 自动酶标 仪进行 检验 ;采用 F Q—P C R对 H B V D N A进行 定量 检测 ,仪器 为
MJ O P T I C O N实时动态荧光 P C R仪。
3 . 2 HB V—M 检测 模式
乙型肝 炎是 常见 的传 染疾 病 ,在 我 国的发 病率 较 高 , 对公众 健康 造成 严重威 胁 ,主要 由乙型 肝炎病 毒 ( H B V) 感 染所 导致 。大约 1 0 %的人都会携带或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
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检测结果的研究。
方法:于本院收治的6152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抽出180例进行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检测,后观察其检测结果。
结果:HBsAg阳性率为2.8%、HBsAb阳性率为48.9%、HBeAg阳性率为1.7%、HBeAb阳性率为12.8%、HBcAb阳性率为26.7%。
结论:经详细分析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检测结果,能使病患了解自身的病情,显著降低医患纠纷,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检测;结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2-0152-01乙型肝炎病毒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病毒,其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乙型肝炎病毒能引发一系列肝脏疾病,可给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加重病患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1]。
当人体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后,其临床治疗或干预通常是对HBsAg、抗-HBs、HBeAg、抗-HBe以及抗-HBc等血清免疫学标志物进行参考,临床上通常将其称为乙肝“两对半”以及乙型肝炎病毒DNA等[2]。
一般情况下,乙肝“两对半”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可基本满足临床中提出的要求,且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定性测定是现阶段临床对感染者病情分析以及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利于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诊断及治疗[3]。
本文通过分析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检测结果,得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于本院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抽出180例作为研究总体进行分析。
在本组患者中,男性95例,女性85例,年龄20~55岁,中位年龄为33.41±3.26岁。
全部研究对像均满足由卫生部所公布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研究前1个月,全部研究对象均未进行其他药物以及物理治疗。
1.2 检测方法全部患者均接受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检测,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在患者空腹状态下给予其进行静脉血抽取,抽取容量为3ml,对采集完成的血液样本实施离心沉淀,以此取得血清。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检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本组 2 9例 的 治 疗 , 者 认 为 输 尿 管 镜 下 气 压 弹 道 作 碎 石 术 治 疗 输 尿 管 结 石 梗 阻 所 致 急 性 肾 后 性 肾 衰 竭 , 有 快 具 速 、 全 、 靠 、 伤小 、 发症少等优点 , 作为首选方法 。 安 可 创 并 可
89 65 。 .
要 过 于 追 求 碎 石 效 果 , 长 手 术 时 间 , 加 手 术 危 险 性 。 因 此 延 增
对 输 尿 管 上 段 结 石 较 大 , 阻 严 重 , 石 比较 困 难 或 者 估 计 费 梗 碎
论
3 讨
时 较 长 者 , 选 择 水 压 扩 张 输 尿 管 将 结 石 冲 回 肾 盂 , 双 J管 可 置 引 流 。 , 除 梗 阻 , 情 况 改 善 后 再 择 期 体 外 碎 石 。对 于 双 肾脏 解 待 侧 输 尿 管 结 石 患 者 , 据 肾 脏 对 抗 平 衡 原 则 , 一 侧 梗 阻 解 除 根 当
入 致 输 尿 管 堵 塞 。结 石 梗 阻 易 并 发 感 染 , 阻 解 除 后 应 常 规 ] 梗 留取 肾盂 内尿 液 送 细 菌培 养及 药 敏试 验 , 选 择 有 效 抗 生 素 提 为
供依据 。
望 恢 复 ; 阻 超 过 6周 , 梗 肾功 能 则 很 难 恢 复 。
・ 34 1 7 ・
检 验 医学 与 临床 2 1 0 2年 6月 第 9卷 第 1 期 I bMe i,u e2 1 , o. , . 1 dCl Jn 0 2 V 19 No ¨ a n
排石洁净 2 2例 , 净 率 7 . 6 , 排 5 8 3个 月 内 排 净 2 6例 , 净 率 排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更加精准和有效。
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和结果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进行个性化治疗。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的分析。
一、血清学指标分析1.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是指在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的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常见的血清标志物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等。
2. 血清学指标的变化血清学指标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标志物和指标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病毒感染状态、肝炎活动程度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二、HBV-DNA检验结果分析1. HBV-DNA的检测方法HBV-DNA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遗传物质,检测HBV-DNA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HBV-DNA检测方法包括定量PCR法、荧光定量PCR法、原位杂交法、基因芯片技术等。
HBV-DNA检验结果通常表示为病毒载量,单位为IU/ml或copies/ml。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HBV-DNA水平高低与病毒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HBV-DNA水平升高意味着病毒复制活跃,肝脏受损程度较重。
HBV-DNA检验结果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监测患者的HBV-DNA水平变化,可以及时发现病毒活动性和患者治疗效果,指导临床用药和调整治疗方案。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和HBV-DNA检验结果是了解患者病情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1. 引言1.1 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简介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炎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乙肝五项检验是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清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血清乙肝e抗原(HBeAg)、血清乙肝e抗体(anti-HBe)和血清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五项指标的检测。
这些检验结果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血清HBsAg检测结果反映了病毒感染的早期,阳性结果说明患者体内存在乙肝病毒。
血清anti-HBs检测结果为阳性时,表示患者体内产生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抗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血清HBeAg和anti-HBe检测结果则反映了乙肝病毒的复制活跃程度和慢性感染的状态。
通过对乙肝五项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乙型肝炎患者乙肝五项检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2. 正文2.1 乙肝五项检验包括哪几项指标乙肝五项检验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检测过程中常规进行的五项指标检验,主要包括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体(anti-HBs)检测、血清乙肝e抗原(HBeAg)检测、血清乙肝e抗体(anti-HBe)检测和血清乙肝核心抗体(anti-HBc)检测。
这五项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感染情况和免疫状态。
1. 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标志。
阳性结果表明个体目前正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或者曾经感染过。
阴性结果则表示个体没有乙型病毒感染。
3. 血清乙肝e抗原(HBeAg)检测主要用于判断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
阳性结果表明病毒携带者具有高传染性,阴性结果则表示传染性较低。
4. 血清乙肝e抗体(anti-HBe)检测可以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