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高中中招统一考试语文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D)A.啜泣层峦叠嶂嗑碰义愤填膺B.辑拿额手称庆坍塌班师回朝C.秸秆大有稗益赘述披肝沥胆D.摩娑厝火积薪巨擘见风驶舵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2006年湖北随州高中中专招生初中毕业统一考试

2006年高随州市中(中专)招生/初中毕业统一考试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分)1 •请你用钢笔或圆珠笔正确抄写下面的句子,力求美观漂亮。
(2分)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2.A.发酵(xi ao)拮据(j u)言简意赅(g d )B.啜泣(zhu i)贮藏(zh u)同仇敌忾(g a)C.弥漫(mi)诧异(ch a)惟妙惟肖(xi a)D.狭隘(a i )绮丽(y i)义愤填膺(y in)3•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清晨,我走在校园中,一阵阵的鸟鸣声,让我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
②刑警队员们表示,一定要把这个案子查个_______________ 。
③在这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中,市工商局清查并_________________ 了一批伪劣音像制品。
④招聘会上,面对考官们略带挑剔的提问,王虹________________ ,对答如流。
A.清晰水落石出烧毁滔滔不绝B.清脆山穷水尽烧毁胸有成竹C.清晰山穷水尽销毁滔滔不绝D.清脆水落石出销毁胸有成竹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大洪山的溶洞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B .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C .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 .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宛若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 分)A.《陈涉世家》一一司马迁一一西汉B.《水浒传》——吴承恩——清代C.《故乡》——鲁迅——现代D.《龟虽寿》一一曹操一一三国6 .古诗词默写填空。
(6分)①关关睢鸠,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
(《诗经》)②______________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③秋天总给人凄凉悲伤之感,而刘禹锡的《秋词》最后两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表达出了高远爽朗的意境,毫无悲秋之意。
2006年 广东省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大纲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用正楷字默写(12分,含书写2分)(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1分)(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1分)(3)好读书,□□□□;□□□□,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2分)(4)杜牧《泊秦淮》中表达了作者担忧唐王朝命运的两旬诗是:□□□□□□□,□□□□□□□。
(2分),(5)把杜甫《望岳》默写完整。
(4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弟2至4越。
事实上,对于我们的感觉能力来说,(A)五官即使不愧为大功臣,但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这至高无上的称号,应当留给大脑。
在五官废寝忘食地sōují ( )外界信息的同时,大脑的神经细胞更为忙碌,它们通过横向连接和反馈的回路,飞速地传递有用的信息,(B)它们无时无刻在进行着错综复杂的计算。
大脑fùyǚ( )我感官多彩的性质和多种多样的本领,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
所有这些,科学家们还只是刚刚开始破解。
2.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2分)sōují( ) fùyǚ( )3.“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
”这句话中划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用一个成语来表述,这个成语可以是 (2分)4.文中划横线的A、B两个句子均有语病。
请加以改正。
(4分)A句改为:B句改为:5.请写一段话介绍一部文学名著。
要求:(1)从《水浒传》、《西游记》和《繁星。
春水》中任选一部。
(2)这段话中必须选用下列词语中的两个。
(4分)备选词语:深入浅出大气磅礴清纯自然直抒胸臆曲折跌宕栩栩如生情真意切行云流水答:二、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6至9题余幼时即嗜学。
湖北随州200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湖北随州200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你在谁的伞下李钢⑴某个雷雨之夜我赶路回家,没带雨具,前面几步远的距离,一位姑娘持伞而行,那伞宛若一朵无雨的云。
⑵雷雨交加,街上行人稀少,那姑娘不时地回头望我,目光带着疑惑甚至惊恐,很显然,我的存在使她有后顾之忧。
这虽让人心寒,但也不能怪她,因此情此景颇像一些虽不高明却足以令人紧张的小说情节了:深夜,一条汉子尾随一个年轻的女郎,在雨中。
⑶君子坦荡荡,为了她的安宁,我加速走到她前面去。
我只担心在经过她身边时,她别吓得尖叫起来。
电闪雷鸣之际再加上女人的尖叫声,会搞得这城市神经错乱的。
⑷我把背影留给她,这样便显得更纯洁些。
我哼着小调,步伐坚定从容,并竭力装出好人的样子——大概世界上再没有比好人假装好人更加狼狈的事了。
⑸雨至滂沱,我已浑身湿透,忽然发现她竟跟了上来,走在我身边,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她有意无意地向我靠拢,慢慢地又将伞举到了我的头顶。
雨被截住了,拍着伞。
⑹我给了她安全感,她给我信任和帮助。
转眼之间,我们成为一柄伞下的同路人。
在城市,这是很动人的一刻。
人与人的心灵原是可以相通的,凭借着雨夜,伞是小小的道具。
⑺起初我挺拘谨,东张西望,有做坏事的心情,见四周一片茫茫,也就释然了。
我接过伞来举着,路过自己的住所也未停下,像个真正的保镖一样,把她护送到家门口。
她要我带走伞,我谢绝了,尔后我们像朋友似地道别。
⑻故事本可以到此为止,然而时隔数日,我在街头再次遇见那姑娘,互相一愣,犹豫了一瞬,又像陌生人一般擦肩而过,连招呼也未打。
这是白天,没有雨,街上人涌如潮。
⑼这个破坏性的结果无疑令人失望。
我为此假设过多种结果,反过来看看,唯有它真实得不可动摇。
因为它绝对符合现代城市的性格。
⑽在日趋冷漠的城市里,人们习惯了隔膜与生疏,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挨得很近也无法连成陆地,孤独感使人对沟通和交流产生抗体,再没有什么比陌生更让人熟悉。
想一想,人真可算作一种自相矛盾的生物。
人类创造出现代文明来掩埋自身的情感,同时,又渴望着人性能够破土抽芽。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44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44](https://img.taocdn.com/s3/m/6b9539260740be1e650e9abd.png)
2006年河北省初中生升学统一考试第一部 (1—3题12分)1.用古诗词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4分)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在水一方。
(《诗经》)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③自经丧乱少睡眠,。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论诗》)2.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
(每空1分,共4分)①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②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含有“草”字的完整诗句:,。
3.《名人传》是《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每小题2分,共4分)①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的作品,它叙述了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②请你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答:。
第二部分(4--25题5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8分)岳阳楼记(节选)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方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4.文章的作者是(朝代)政治家、文学家(人名)。
2006年湖北随州市中考作文题解与选评

2006 年 湖 北随 州市
中考作文题解与选评
0 黄 琼 田 夫
〔 中考试题〕
幸福是一种感觉, 幸福是一种心境, 幸福是一种 体验, 作家毕淑敏还说幸福需要提醒。 幸福是清闲无 事, 幸福是艰苦创业; 幸福是书山寻宝, 幸福是亲近 自 幸福是攫取与占有, 然; 幸福是互助与奉献; 幸福
是父亲递来的一顶草帽 ,幸福是妈妈传 出的一声呼 唤,幸福是朋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的一束鲜花……幸福究竟是什
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比如, “ 幸福” 是正面, “ 不幸” 就是 它的反面。 从这两个角度切人, 都是切题— 通过展示 不幸者的经历, 议论不幸产生的原因, 提出帮助不幸者 战胜不幸的建议, 从而达到呼唤幸福 、 共同幸福 、 创造 幸福的目 这不也是对话题的演绎与表现么?从一定 的, 的角度讲, 反面切人也是一种创新出奇的方法。 三、 立愈: 思考三个问题。文章立意, 应该思考
我是一盏精致的台灯。
甩长发, 满身飘溢着青春和美。虽然看不清她的脸,
但能感觉到她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希冀。 一个简易车行里,老师傅与顾客正把修车费推 来让去, 他沾满油渍的手硬是将几毛钱还给顾客, 引 来路人赞许的 目光。 菜场里一时卖童子鸡的年轻夫妇,正忙得不亦乐 乎。 他们是一对下岗的工人, 有谁知道他们曾经过怎样 的人生坎坷?从他们大汗流淌的脸上, 从他们乐呵呵的
声奶气地说一声“ 基(知)道了 。 ”
骄阳下, 一位老大爷珠着特制的小三轮 , 车座 后面扎着一把花伞, 花伞下坐着他的老太婆。她正 说 笑着, 没牙的嘴 巴一直合不拢。 他们没有“ 夕阳无 限好, 只是近黄昏” 的感慨, 有的是无限的喜悦与欣
慰。
到了形象生动; 另一方面, 通过必要的议论, 揭示了生活的哲理, 发人深思。 在结构上, 先说“ 面对人生, 我们不能只 看里面的酸甜苦辣。 人生百味, 我们要从各味 中寻找幸福”用以开启下文; 然后运用速写 , 式的笔法, 重现了生活中的典型场面; 最后总 结出“ 其实幸福就在大地上, 就在你每天经过 的路上, 就在酸甜苦辣的每个细节里, 更在别 人的欢愉中” 的道理。 从全文来看, 由启到放,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85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共97份)[下学期]-85](https://img.taocdn.com/s3/m/3f15673f6bd97f192279e944.png)
四川省达州市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课改实验区和非课改实验区通用卷,所有考生均作此卷。
2、全卷共8页,答题时请将答案用蓝黑墨水钢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3、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16分)1、请将下面的字抄在田字格中。
(要求:书写正确、端正、美观)(2分)检阅难忘过去开启精彩未来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6题。
为了宣传四川省十运会,宣传达州,5月12日,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达州相约十运会”大型文艺晚会在新落成的达州市体育中心隆重举行。
①当晚,虽然风雨交加,天不作美,但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只见台上演员冒着风雨戴歌戴舞,激情四射,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台下观众披着雨衣挥棒(荧光棒)欢呼,热情洋溢,人人绽开欢乐笑靥。
这一晚,成了所有演职人员和3万观众真正的“难忘今霄”,达州人的热烈与奔放、执著与坚韧、团结与高效也在这场难忘的晚会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坚信,传承了厚重历史文化、光荣革命传统和伟大抗洪精神的达州人民,一定能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办出一届像“同一首歌”一样精彩的“十运会”,②一个开放而充满魅力的达州也必将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精彩.(cě) 快乐.(lè ) 笑靥.(yàn)B、执著.(zhù) 隆.重(long) 奔.放(bēn)C、绽..开(zhàn) 魅.力(mèi) 荧.光棒(yóng)D、坚韧.(.rèn)洋溢.(yì) 浑身解.数(xiè)3、下列短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予以改正。
(2分)风雨交加戴歌戴舞激情四射淋漓尽致群策群力难忘今霄中的字应改为中的字应改为4、文段中划线句子①有语病,请予以修改。
(2分)①当晚,虽然风雨交加,天不作美,但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病

2006年无锡市考试语文试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是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和充满吸引力的。
参考答案:(2分)C2006年浙江舟山中考语文试卷下面是某同学作文中的一段话,划线的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你修改。
(4分)精彩纷呈的校园艺术节,激发了同学们积极参与的热情。
⑴在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
⑵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艺术才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参考答案:⑴将“发扬”改为“发挥”或“展示”、“展现”。
⑵删掉“通过”或者“使”2006年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非课改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
B.通过“告别网吧”的主题班会,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触动。
C.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D.食品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证。
参考答案:C浙江省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金华卷)下面是一位初中学生习作中的一段文字,有多处错误,请按要求修改。
(4分)在家中,除了爸爸就数我的军棋下得好。
①可近日竟让弟弟杀了个体无完肤,鬼知道他用了什么战术。
本来这也算不了什么,胜负乃兵家常事嘛。
可是弟弟,赢了几盘棋就洋洋得意,自以为了不起,动不动就说我是“纸老虎”,还要我尊他为“师傅”。
②见我空闲下来,马上过来挑战:“在杀几盘,敢不敢?”③气得我直咬牙,说:“让你神气几天,等爸爸回来,我叫你……哼……”(1)第①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请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
(1分)(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予以订正。
(1分)(3)第③句中画线的“直咬牙”语意过重,请换用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州市2006年初中毕业高中中招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一)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分)1.请你用钢笔或圆珠笔正确抄写下面的句子,力求美观漂亮。
(2分)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发酵.(xiào)拮据.(jù)言简意赅.(gāi)B.啜.泣(zhuì)贮.藏(zhù)同仇敌忾.(gài)C.弥.漫(mí)诧.异(chà)惟妙惟肖.(xiào)D.狭隘.(ài)绮.丽(yī)义愤填膺.(yīn)3.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清晨,我走在校园中,一阵阵的鸟鸣声,让我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
②刑警队员们表示,一定要把这个案子查个。
③在这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活动中,市工商局清查并了一批伪劣音像制品。
④招聘会上,面对考官们略带挑剔的提问,王虹,对答如流。
A.清晰水落石出烧毁滔滔不绝B.清脆山穷水尽烧毁胸有成竹C.清晰山穷水尽销毁滔滔不绝D.清脆水落石出销毁胸有成竹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大洪山的溶洞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B.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宛若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
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B.《水浒传》——吴承恩——清代C.《故乡》——鲁迅——现代D.《龟虽寿》——曹操——三国6.古诗词默写填空。
(6分)①关关睢鸠,。
,君子好逑。
(《诗经》)②,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③秋天总给人凄凉悲伤之感,而刘禹锡的《秋词》最后两句“,”表达出了高远爽朗的意境,毫无悲秋之意。
④毕业了,你和好友将天各一方。
这时,你会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祝福朋友。
7.下午第三节课,班上张伟同学肚子疼痛厉害,王明和李强连忙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
经医生诊断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立即动手术,手术费为2000元。
王明和李强商量先打电话通过张伟父母,然后再跟自己父母打电话。
请你根据以上情境,设计出两次电话的内容(称呼及部分内容已给出),要求语言简洁明了。
(4分)①王明给张伟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叔叔(阿姨),我是张伟的同学,(以下填写内容不超过30字)②王明给自己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爸爸(妈妈),(以下填写内容不超过15字)第二部分: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上枢密韩太尉书》一文,回答8~13题。
(14分)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
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
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文者气.()之所形也②称.()其气之小大③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④恣.()观终南、嵩、华之高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慨然想见古之.豪杰A.思之.至深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甚矣,汝之.不惠10.结合文意翻译下面句子。
(2分)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11.这篇以议论为主的书信体文章谈论的中心话题是,作者在文中所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
(2分)12.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养气”的两条途径,其中一条途径是,另一条途径是,并强调自己特别重视通过的途径来“养气”“治文”。
(2分)13.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联系全文看,你认为他的目的能达到吗?为什么?(2分)(二)阅读《你在谁的伞下》,回答14~20题。
(21分)你在谁的伞下李钢⑪某个雷雨之夜我赶路回家,没带雨具,前面几步远的距离,一位姑娘持伞而行,那伞宛若一朵无雨的云。
⑫雷雨交加,街上行人稀少,那姑娘不时地回头望我,目光带着疑惑甚至惊恐,很显然,我的存在使她有后顾之忧。
这虽让人心寒,但也不能怪她,因此情此景颇像一些虽不高明却足以令人紧张的小说情节了:深夜,一条汉子尾随一个年轻的女郎,在雨中。
⑬君子坦荡荡,为了她的安宁,我加速走到她前面去。
我只担心在经过她身边时,她别吓得尖叫起来。
电闪雷鸣之际再加上女人的尖叫声,会搞得这城市神经错乱的。
⑭我把背影留给她,这样便显得更纯洁些。
我哼着小调,步伐坚定从容,并竭力装出好人的样子——大概世界上再没有比好人假装好人更加狼狈的事了。
⑮雨至滂沱,我已浑身湿透,忽然发现她竟跟了上来,走在我身边,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她有意无意地向我靠拢,慢慢地又将伞举到了我的头顶。
雨被截住了,拍着伞。
⑯我给了她安全感,她给我信任和帮助。
转眼之间,我们成为一柄伞下的同路人。
在城市,这是很动人的一刻。
人与人的心灵原是可以相通的,凭借着雨夜,伞是小小的道具。
⑰起初我挺拘谨,东张西望,有做坏事的心情,见四周一片茫茫,也就释然了。
我接过伞来举着,路过自己的住所也未停下,像个真正的保镖一样,把她护送到家门口。
她要我带走伞,我谢绝了,尔后我们像朋友似地道别。
⑱故事本可以到此为止,然而时隔数日,我在街头再次遇见那姑娘,互相一愣,犹豫了一瞬,又像陌生人一般擦肩而过,连招呼也未打。
这是白天,没有雨,街上人涌如潮。
⑲这个破坏性的结果无疑令人失望。
我为此假设过多种结果,反过来看看,唯有它真实得不可动摇。
因为它绝对符合现代城市的性格。
⑳在日趋冷漠的城市里,人们习惯了隔膜与生疏,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挨得很近也无法连成陆地,孤独感使人对沟通和交流产生抗体,再没有什么比陌生更让人熟悉。
想一想,人真可算作一种自相矛盾的生物。
人类创造出现代文明来掩埋自身的情感,同时,又渴望着人性能够破土抽芽。
城市实在是司芬克斯一般的怪物,人建造了它,住在里面,它却把人变成难以解开的谜。
⑴今夜又是雨夜,乱雨敲窗,不知此刻路上的行人,谁又在谁的伞下?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7段故事内容。
(3分)15.雨夜,我走在年轻女郎的后面,让她感到了,后来,“我把背影留给她”,这时,她的表现是。
她这样做是因为。
(3分)16.用“~~~~~”在文中标示出“这个破坏性的结果”所指代的内容。
(3分)17.作者认为这个“结果”“破坏”了什么?请你设想一个不是“破坏性”的结果。
(3分)18.说说第⑲段中“现代城市的性格”在文中的含义。
(3分)“现代城市的性格”的含义是。
19.第⑱段中作者说“故事本可以到此为止”,想想看,故事真的到此为止,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有不同吗?请简要分析。
(3分)20.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夜又是雨夜,乱雨敲窗,不知此刻路上的行人,谁又在谁的伞下?”作者以此问结尾,流露出对城市人们之间多些沟通与交流,多些友好互助的期盼。
B.文章以记叙为主,在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表达作者对现代城市性格的思索,对日趋冷漠的现代城市的不满。
C.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全文主旨虽然是在议论部分点明的,但前面的叙事中已多处留有伏笔。
如“这虽让人心寒”“在城市,这是很动人的一刻”等。
D.文章叙事具体生动,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来刻画人物,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三)阅读《请重视“弹性水库”》一文,回答21~25题。
(15分)请重视“弹性水库”陈良瑞弹性水库,就是那些装点着青山的树林。
树林,在调节降水时间不均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有人估计过,树大根深的森林区土壤,每公顷可蓄水500~2000吨。
因而,森林享有大气和水资源“绿色卫士”的美称。
比如说我国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那里有20万公顷的森林土壤,如果按每公顷蓄水1000吨计算,则可蓄水2亿吨。
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森林水库是“弹性”的呢?因为一棵树不但是一台“吸水器”,还是一台“降雨机”。
植物的体内,90%以上是水,天旱时,植物的叶子向大气蒸腾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放出去99%。
这样一来,依靠茂密的森林,就会使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使旱情因而减轻。
它雨季能蓄,旱季能吐,完全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自动变化,无需人工操纵。
山区有了森林,就可以贮存和过滤雨水,就有可能把将要泛滥成灾的降雨,分解为清清细流注入江河。
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曾经作过比较仔细的研究。
比如,福建省惠安县有个村子,地处山区,过去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既易旱又易涝,十年九不收。
1954年,村民们开始大搞植树造林,到1965年时树林已长到3米多高,且郁蔽成林,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控制。
过去只要降水量达到30毫米,山洪便泛滥成灾,水土直泻而下,农田大遭其殃,农田的抗旱能力不到7天。
现在,同样下这么多雨,山洪却不见了,代替的是涓涓细流,数周不绝,农田的抗旱能力达到了30天以上。
科学家认为,世界上许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多都是森林贫乏的地区,如果把这些地区植起树来,使森林覆盖度均匀地提高到30%以上,旱季用水就可以增加5~8倍。
可见,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建立起弹性水库,对于扩大水源改变缺水现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弹性水库还有着地上水库和地下水库所不易起到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够改善小气候。
在一个森林环抱、绿树成荫的城市里,这个功能最明显。
这里,人们不但感到空气清新,还会感受到它在温度和湿度方面的双重影响。
冬季,它能挡风御寒,既可使寒冷的气温不致降得过低,又可使冬天不至于过分干燥;夏季,它能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造成了夏天绿地里的良好小气候环境,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