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6
20092010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2009—2010学年度上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及运用(22分)1.D(2分) 2.B(2分)3.①把“不但”放在“启功先生”后面;(1分)②语句啰嗦重复:改法一:把“心里”删掉;改法二:把“肺腑之言”改为“话”等。
(1分)4.(1)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2)几处早莺争暖树(3)却话巴山夜雨时(4)则是无信则是无礼(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每空1分,共8分,见错该空无分)5.(1)吹面不寒杨柳风;曹操(2分)(2)告诫我们不要说空洞的大话,而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些实事。
(意思对即可) (2分)6.(1)赞成:恰当使用网络语言,能取得简洁、形象、幽默的效果。
不赞成:学生应该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而不要随意使用太出格的网络语言,否则让人读不懂。
(2分,两种观点均可,只要能谈出一点合理的理由即可;若建议有选择的使用某些词语,且言之成理,也给分;只写“赞成”或“反对”,没写理由,不给分)(2)示例:①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祝您新年快乐!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桃李芬芳,其乐融融。
老师,祝您新年快乐!(2分,只要短信内容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即可。
若只写“祝老师新年快乐”等,或短信内容不适合教师,扣1分)二、阅读《风筝》片段,完成7—11题(12分)7.动作描写或行为描写(1分)。
“我”认为玩风筝是没有出息的孩子所做的事。
(2分)(意思对即可)8.因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或剥夺孩子玩的权力就是对孩子的精神摧残和虐杀。
(2分)(意思对即可)9.比喻(1分)。
形象地写出了“我”的心情极为沉重、悲哀。
或表现了“我”深深的自责和悔悟。
(2分)(意思对即可)10.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偿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种悲哀想摆脱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无法把握。
(2分)(意思对即可)11.还指心头的悲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10-11第一学期期末语文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24分)1.(10分)(1)夜泊秦淮近酒家(2)无可奈何花落去(3)惊起一滩鸥鹭(4)问渠那得清如许(5)巴山夜雨涨秋池(6)夕阳西下(7)江春入旧年(8)谁家新燕啄春泥(9)未若柳絮因风起(10)相委而去(每小题1分,有错漏添倒本题不得分)2.(6分)(1)(4分)遥遥mèi 测chóu (每个1分)(2)(2分)我国将实施中国人登上月球的计划(宏伟蓝图)3.(4分)(1)(2分)手捧新芽(一双手张开捧着一株幼苗)。
(2)(2分)人民教育出版社将用爱呵护下一代成长(以勤劳的双手悉心呵护和培育生命成长)。
4. (4分)(1)(2分)D (2)(2分)人应当热爱劳动,不能好逸恶劳(应有长远打算,不能只顾一时享受)。
二(43分)(一)(16分)5.(1)(1分)博大胸襟(远大抱负;雄心壮志;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豪情)(2)(2分)既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也写出了作者的惊叹和赞美。
6.(2分)逾时(倏忽)高潮(每个1分)7.(4分)(1)考虑、想到(2)高(3)通"才",仅(4)有的人(每个1分)8.(3分)D9.(2分)连绵不断有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市了(“连亘”“居然”为关键词)(每小句1分)10.(2分)(3)变化迅速(变化莫测)(4)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每个1分)(二)(13分)11.(4分)晕、华、虹、霞(每个1分)12.(4分)内容上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云的万千姿态(1分),激发读者的想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结构上是对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的具体陈述(1分),同时也自然引出下文对天上的云“变化无常”的描绘(1分)。
(答出其中任意四点即可,意对即可)13.(2分)本义是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售的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1分);这里指各种各样的天气可能出现的标志(1分)。
201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0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共20分)(一)积累(共1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拼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qiānqiān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dài色的长墙。
轻飞màn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梁衡《夏》)2.默写。
(8分)(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____。
(2)万籁此都寂,。
(3)无可奈何花落去,。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论语〉八则》中孔子是这样论述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 ,。
”(二)运用(共10分)3.学校围绕“营造书香校园”的主题,准备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假如你参与这次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请阅读下面的“相关链接”,说说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
(2分)相关链接:图书漂流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欧洲的一种好书共享方式。
不用借书证,不用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书友在自己书的扉页上贴上“漂流”的特定标签,然后投放到公共场所,取书的人阅读后按标签提示,再把该书自动投放到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
一本书以随机的方式被素不相识的人传阅,让志趣相投者可能因此结为好友。
_(1)(2)为了让“图书漂流”活动能正常、持久地进行下去,请你为“图书漂流标签”设计一句温馨提示语。
(2分)(2)4.有位作者写了一首诗《0的断想》:0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0的负担轻,但任务最重;0是一面镜子,让清醒者重新认识自己;0 是一只救生圈,让糊涂者随波逐流……请你发挥想像,再续写两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20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全卷五大题34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18分)(本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无误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厄运(è)磅礴(bàng)头晕目眩(huī)B.枯涸(hé)骸骨(hé)憔悴(qiáo)盘虬卧龙(qiú)C.粼粼(lín)匿名(nì)柳絮(shù)玲珑剔透(tì)D.滑稽(jī)附和(hè)踉跄(liàng)忍俊不禁(jīn)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项是( )A.海枯石烂千姿百态惊慌失措历历在目B.黯然缥缈苦心孤诣恍然大悟水波粼粼C.骇人听闻诲人不倦随声附和莽莽榛榛D.踉踉跄跄塞翁失马爱慕虑荣更胜一畴3.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大家努力学习,使大家的成绩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B.侗族的刺秀不仅享誉世界,而且闻名全国。
C.山坡上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和茁壮的树苗。
D.只有认真学习,用心思考,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他长得像他的父亲。
B.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C.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D.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6.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国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曹操——东汉 B.《春》——朱自清——现代C.《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唐代 D.《童趣》——沈复——清代二、根据提示默写(任选5个小题,多答以顺序在先的五题计分)(10分,每空2分)7.,谁家新燕啄春泥。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三部分,共6页,20小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尽量选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以适应中考的要求。
2.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科任老师要保管试卷,以作开学讲评使用。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语文基础知识(6小题,1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 济.南同舟共济.救济.人才济.济B. 行.踪行.云流水行.使行.之有效C. 散.步散.兵游勇散.文烟消云散.D. 唱和.和.平共处和.蔼随声附和.2、某同学默写朱自清《春》出现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把正确的词语填入田字格,要求字体工整。
(2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青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缭亮地响着。
改为改为3、请根据下面语段的语境,选用最生动、形象、准确的一组词语。
(2分)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
A.飘下流动泛着游戏B.飘下移动闪着挑逗C.垂下流动泛着挑逗D.垂下流动闪着游戏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把它们改正过来。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出卷人:王雪婷亲爱的同学,你们已经度过了4个月快乐而又充实的初中学习生活,求知的热情、谦恭的态度一定让你在语文天地里拥有了不少收获。
那么,坚毅而自信的你,请挥毫而行!将你的收获写进这份试卷,发挥出你最佳的水平!一、写字(2分)书写,可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修养。
尽管电脑的普及为人们处理文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能够写一手规范、漂亮的好字,依然会让人对你刮目相看。
来,我们也来写一写。
只要努力,相信你一定能够把字写得很漂亮。
纸上得来终是浅,心中能悟方是深。
二、语言的应用和表达(3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卖弄.( lòng ) 洗濯.( yào )厄.运(â)发酵.( xiào )B、啜.泣( cuò)小憩.( qì)竦峙.( shì)飞跃.( yuâ)C、铁锹.( qiāo )海域.( yù)迸.溅( bìng )潜.行( qián )D、干涸.( hã)梦寐.( mâi )畅.谈( chàng )轨.道( guǐ)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雏形嘹亮玷污直接宵汉B、报酬奥恼蹂躏惊慌失措C、点缀宽恕骇骨苦心孤诣D、慷慨推祟禀告随声附合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班长李杰学习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B.今天因为要出去游玩,奶奶特意梳洗了一下,打扮得花枝招展....,煞是好看。
C.他画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D.小强津津乐道....地向爸爸说起了今天老师讲的有关曹操的故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2分)A、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
20092010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题.doc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其中卷面分5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形、读音都正确的一项()(3分)A、庞.然大物(pánɡ)明察秋豪.(háo)忍俊不禁.(jīn)擎.(qínɡ)天撼地B、瘦骨嶙殉.(xún)头晕目眩.(xuán)红灯绿.酒(lǜ)获益匪.浅(fěi)C、是知.也(zhì)精神抖擞.(sǒu)花枝召.展(zhāo)高垣睥睨.(nì)D、黯然缥缈.(miǎo)骇.人听闻(hài)踉踉.跄跄(liànɡ)海市蜃.楼(shèn)2、假如你是文字编辑,你能找出下列成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吗?(4分)塞翁失马晃然大悟德高望众弱肉强食险象还生随声附和心旷神贻昂首挺立改为改为改为改为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静谧.(安静)智.子疑邻(神智)御.聘(指皇帝)相委.而去(丢下,舍弃)B、至.爱(最,极)碧瓦飞甍.(屋檐)匿.笑(隐藏)津津.有味(渡口)C、猝.然(突然)变化无常.(规律)小憩.(休息)海枯石烂.(碎)D、贮蓄.(蓄积)具体而微.(尘土)危.楼(危险)弱肉强食.(吃)4、“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要求填空(8分)(1)《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写诗人陶醉于美丽春色,流连忘返的诗句是:(2)《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3)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写出农家优美风光的两句诗是:(4)大教育家孔子用“”形象地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
5、下面歇后语中要填的都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
赶快试试吧!(2分)(1)借荆州——有借无还(2)照镜子——里外不是人6、阅读下面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句子更匀称整齐,协调一致。
(2分)我认为提高写作水平,要从多方面着手训练,否则便是舍本逐末。
7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书写(3分)抄写下面的语句,要求书写整洁美观。
微风吹拂着他们,仿佛吹拂着深深的茂密的草丛。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按照诗文原句默写(10分)①,江春入旧年。
(2分)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分)③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2分)④,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2分)根据选文内容完成5—7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2.列选项中与“公欣然曰”中“然”字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B、神游其中,怡然自得C、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D、然数年恒不一见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4、选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优劣未做评价,只是“大小乐”,十分耐人寻味。
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三、阅读(47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一)(14分)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
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
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花?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成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
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2010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3分)l、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8分,每空1分)(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5)《论语十则》中论述个人修养问题的语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春天的滨江花园杂花闪眼,嫩草茵茵,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实在令人留连忘返。
我们可用向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来形容。
2、选出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C) (2分)A、宽恕花支招展痴想.(zhī) 繁弦.急管(xián)B、扼运随声附和猝.然(chù) 闲情逸.致(yí)C、酝酿踉踉跄跄啜.泣(chuò) 玲珑剔.透(tī)D、磅礴繁花嫩叶孪.生(ruán) 骇.人听闻(hài)3、在横线上写一句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的话。
(2分)曾参是孔子的学生,品德高尚。
有一次,一个和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别人误以为是曾参。
就对曾参的母亲说:“你儿子杀了人。
”曾参的母亲不相信.说:“我儿子决不会杀人。
”过一会儿,又有人说曾参杀了人,他母亲仍然不相信。
可是。
当第三个人来说曾参杀了人时,他的母亲就害怕地逃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流言传播的次数多了也会让人相信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2分)A、根治网吧“顽症”,是能否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我的家乡是江西省吉州区长塘镇人。
C、通过开展创文明卫生城活动,使我明白了文明卫生对一个现代人的重要性。
D、王老师的话吐露了我们学生的心声,引起了我们的情感共鸣。
5、选出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 (A) (2分)①1677年,我国茶花由英国医生甘宁引种,开始传到欧洲。
②于是,我国茶花成了世界性的名花。
(3经过长时期的人工栽培.出现了大量新的品种。
④茶花原产于我国,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唐朝,就有种植茶花的记载了。
⑤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人傅礼士又从云南采茶花种子回国,尔后又被移植到美国,A、④①⑤③②B、①②④⑤③C、⑤③②④①D、①⑤④③②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D) (2分)A、于是我们开始看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两页,长此以往。
我们的成绩都开始退步。
B、金穗高粱成熟期参差不齐,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C、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
D、有些人对经济建设上的浪费损失已经司空见惯,养成了一种麻木不仁的恶习。
7、阅读《伊索寓言》中“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完成下列问题。
(5分)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别透的葡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
狐狸看了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肯定是酸的。
”(1)请你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揭示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新的见解)(1分)有的人志向远大,但缺乏才能,成就不了大事,就推脱时机尚未成熟。
(2)请你也写出《伊索寓言》中一则寓言故事的梗概。
(4分)A、题目:蚂蚁和蝉(1分)B、故事梗概: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直饥饿的蝉向他乞讨。
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夏天储存粮食呢”(3分)二、古诗文阅读(12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8—9题。
(4分)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à):闯进门来。
闼。
小门。
8、“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
9、结合全诗来看,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田园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0一13题。
(8分)鸲鹆与蝉鸲鹆①之鸟生于南方,南人罗而调②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
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蝉呜于庭,鸟闻而笑之。
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若③我自呜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选自《叔苴子》)【注】①鸲鹆(qú yù):俗名“八哥”。
②罗而调:罗,捕鸟的网,这里是用网捕的意思。
③曷(hé)若:哪里比得上。
曷:何、什么。
若:如、像。
10、划出下句的停顿处(只划一处) (1分)鸟闻| 而笑之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效(叫;模仿 ) 惟(只有) 渭(对)1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战!然而(你)所说的,不曾有一句是表达自己心意的话,哪里像我自己叫的(都是)表达自己心意的声音!13、谈谈你从本文中所获得的人生启迪。
(2分)所有事物要用感情用心做才最真实!三.现代文阅读(12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9题(13分)密码中的真情(霍忠义)初入大学时,父亲为她办了一张银行借记卡,并存入一学期所需要的全部费用。
远行的前夜,父亲特意告诉她卡的密码,并告诫这个密码要铭记在心,万勿随处乱记,否则,密码被人知道就不安全了。
女孩当时意气风发,对未来满怀憧憬,对父亲的话并未在意。
到了学校.要缴6000元的学费.把卡插入自动提款机,可怎么也想不起了密码。
无奈,她只好打电话问父亲.父亲耐心地将密码重复几遍。
为了便于记忆,父亲又提示说:“这密码是你妈妈的生日.你可要记住哦!”过了一段时间,女孩又要取钱,却又想不起密码了。
知道这组数字是妈妈的生日,女孩不好意思再问爸爸,更不好问妈妈,钱自然无法取出,她只能向同学借些钱花。
暑期回家,父亲问她钱花得如何,女孩哭了。
知道原委后,父亲没有责怪反而安慰她说没有关系。
女孩却有点生气,问父亲为什么不把密码设成她的生El。
父亲说:“不设置成你的,是为了保护你。
”他解释说:“通常,人们会将银行卡和身份证装在一起,这样如果两样东西同时被盗,后果不堪设想。
”暑假结束,女孩回学校,从此她记住了母亲的生日。
在母亲生日的时候,女孩还专门给母亲寄了一张漂亮的贺卡,收到卡后父母很是欣慰。
不久,家乡传来噩耗: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同时遇难。
晴天霹雳!女孩疯一样赶回家,昏倒在父母的遗体前。
在众多亲友的帮助下,女孩安葬了父母。
整理遗物时.她发现了一张储蓄卡。
女孩潸然泪下,父母曾经告诉过她,家里还有一张卡,存着她4年大学生活的全部费用。
女孩知道,这是父母多年的血汗钱。
拿着卡回到学校,女孩日日以泪洗面。
虽然很思念很悲伤,可是日子还要天天过。
在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帮助下,她渐渐恢复过来。
女孩自己卡上的钱已经用完,她拿出父母遗留的卡去取钱。
在自动提款机上,她先榆入母亲的生日,屏幕显示:错!再输入父亲的生日.还是显示错,她急忙将卡抽出,心中焦虑:卡上会用什么数字做密码呢?离家之前女孩曾经找遍父母的遗物,却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密码的信息。
他再度把卡插入,下意识地输自己的生日数字。
屏幕立即显示:请输入取款金额。
女孩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父母使用的储蓄卡的密码肯定是他们最容易记的数字,也是他们最疼爱珍惜的数字,这点做女儿的怎么没想到呢?取完钱.女孩修改了密码,她输入的数字是父母的忌日。
这是一个最不应该忘记的数字。
1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自己做,很难打15、文中写道:“父亲耐心地将密码重复儿遍。
为了便于记忆,父亲又提尔说:‘这密码是你妈的生日,你可要记住哦!”可女孩一到取钱时就忘记了密码,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2分)社会上的孩子大多数都不记得父母的生日16、初入大学时,父亲为女儿办的那张银行借记卡.密码是女儿的母亲的生日;父母遇难后遗留下来的储蓄卡,密码却是女儿的生日,这样设置有何用意?为什么? (3分)能表达出父母对儿女的疼爱之情。
因为女儿是父母最疼爱珍惜的人。
17、密码中包含了哪些真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含有父母对女儿的真情与女儿后来对父母的真情。
18、为什么说父母的忌日是一个最不应该忘记的数字?(2分)因为父母是她最爱的人,但父母已经去世了,他感觉父母的忌日是她最重要的日子。
19、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牢牢记住。
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自己最需要牢牢记住的是什么?为什么?(2分)父母、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的生日是我们应该牢记的,因为他们是养育我们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2分)秋苇(于增会)暮秋的芦苇荡是最令人感怀的。
一束束顶在枝头的芦花,汇成一片银色的世界,绵延起伏,簇拥着涌向天际。
漫天飞舞的花絮,更像纷纷扬扬的雪花.飘到哪里哪里就蒙上一层薄薄轻纱。
如血的残阳投下万道金光。
染得苇海红彤形的,就像青春之火在燃烧。
如此的凄美.谁能感觉到芦苇已垂垂老矣!环顾四周。
却是满目萧条,一片凋零。
野草、闲花.衰败了,腐烂了。
有的还在冷风面前蜷缩着身子,瑟瑟地发抖。
苇梢上.日夜厮守着的小乌也拍打着翅膀呜叫若远去了。
回头再看芦苇,却依然顶天立地地挺立着,不屈不挠,宁折不弯,俨然向严寒挑战的斗士。
我默默面对芦苇,芦苇无言,我亦无言。
这时我才领悟到。
这无言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美德。
一种理解。
是呀,芦苇该说些什么呢?当初。
尖尖的芦芽破土而生,红中透粉,紫里藏青,那婀娜的身姿,是何等风光!枝叶舒展开来,绿浪涌动.流碧滴翠。
那绿色的辉煌,又是何等壮美!而今,令人陶醉的绿色消逝了,观者如云、好评如潮的热闹场面不见了。
一时间成了被人遗忘的一隅。
或许还招来误解甚至投以鄙视的目光。
如此大的反差在一般人看来。
该是怎样的孤寂与迷茫呀!芦苇呢?容颜的衰老.并没有改变它顽强不屈的本性;没有了鲜花与掌声的沉寂。
并没有摧毁它矢志不渝的信念。
如此的平淡,如此的宠辱不惊,何等可贵啊!那么,垂暮之年的芦苇,除了刚毅不屈,还能做些什么呢?我站在苇岸。
默默地想着。
一阵冷风吹来,透过浓密的芦林缝隙,我看到干枯的叶片不时沙沙飘落下来,轻轻堆在自己的根基。
这分明是在为后代的蓄势待发培植着沃土。
脚下。
松软土层下裸露的根。
盘根错节,牢牢拥抱着大地,好像还在顽强地拓展着、延伸着。
再看原野、路旁、溪边、湖畔。
那些随风送去的芦花,紧紧依附着泥土,似乎还听到嗞嗞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
呵,这不是新的生命旅程即将扬帆了吗!我蓦然发现。
这一切都是在轻盈愉悦中进行的。
在一声不响地完成了这些越冬的准备之后,苍老的芦苇便静悄悄倒伏下去(或被人割了去).给后代留下一片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
此时,我忽地想起不知谁说的一句话:稚子之心.美在无邪;少女之心,美在无瑕;志士之心。
美在无私:壮士之心,美在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