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题小练(6)(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精选】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达标习题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6)(含解析)练习

【精选】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达标习题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6)(含解析)练习

【精选】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课时达标习题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6)(含解析)练习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6)1.(2018·金华模拟)电镀污泥是指电镀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和镀槽淤泥,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第十七类危险废物。

电镀污泥中含有Cr(OH)3、Al2O3、ZnO、CuO、NiO等物质,工业上通过“中温焙烧—钠氧化法”回收得到Na2Cr2O7等物质。

已知:①水浸后溶液中存在Na2CrO4、NaAlO2、Na2ZnO2等物质;②不同钠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如下表。

(1)__碱__((2)完成氧化焙烧过程中生成Na2CrO4的化学方程式:__4Cr(OH)3+4Na2CO3+3O2===4Na2CrO4+4CO2+6H2O__。

(3)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有Zn(OH)2、__Al(OH)3__。

(4)“系列操作”中为继续加入H2SO4,__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填操作方法),过滤。

继续加入H2SO4的目的是__促进平衡2CrO2-4+2H+2O2-7+H2O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尽可能生成更多溶解度更大的Na2Cr2O7__(结合平衡移动原理予以说明)。

(5)工业上还可以在水浸过滤后的溶液(Na2CrO4)中加入适量H2SO4,用石墨作电极电解生产金属铬,写出生成铬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CrO2-4+8H++6e-===Cr+4H2O__。

解析(1)水浸后溶液中存在Na2CrO4、NaAlO2、Na2ZnO2等都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

(2)氧化焙烧过程中有氧气参加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还应生成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Cr(OH)3+4Na2CO3+3O2===4Na2CrO4+4CO2+6H2O。

(3)Zn(OH)2、Al(OH)3具有两性,水浸后溶液中存在Na2CrO4、NaAlO2、Na2ZnO2等物质,加入硫酸调节溶液的pH可得到Zn(OH)2、Al(OH)3沉淀。

(4)水浸后溶液中存在Na2CrO4,加入硫酸发生反应:2CrO2-4+2H+2O2-7+H2O,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晶体。

2019高考化学一轮优题小狂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全套共10份)

2019高考化学一轮优题小狂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全套共10份)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优题小狂练(1)李仕才一、选择题(g)FeO(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c FeO c COc Fe c CO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增大CO浓度,平衡常数增大c COc CO2,项,升温,平衡常数增大,表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g)2HI(g)该温度下,在另一个容积为HI(g)12H2(g)c2HIc H2c I2=0.512H2c12I2c HI=0.5,A项错误,B项正确;-1,则平衡时c(I3、下列关于乙酰水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能发生消去反应C.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D.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乙酰水杨酸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正确;乙酰水杨酸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项错误;乙酰水杨酸中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C项错误;乙酰水杨酸中含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答案:A4、N2的结构可以表示为,CO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其中椭圆框表示π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2分子与CO分子中都含有三键B.CO分子中有一个π键是配位键C.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D.N2与CO的化学性质相同解析:由题意可知N2分子中N原子之间、CO分子中C、O原子之间均通过2个π键,一个σ键,即三键结合,其中,CO分子中1个π键由O原子单方面提供孤电子对,C原子提供空轨道通过配位键形成。

N2化学性质相对稳定,CO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两者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D5、有机物中碳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不能与溴水反应却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

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该有机物可能是( )解析:有机物中碳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可排除C,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只有B和D符合,D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四种一溴代物,B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注意:铁存在时苯与溴反应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题 化学实验(含解析)

2019高考化学一轮练题 化学实验(含解析)

化学实验李仕才【热身练】(2018·潍坊模拟)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探究SO2的性质,并制取一种常用食品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Na2S2O5)。

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前已除去装置中的空气)(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发现其中的液体不能流下,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闭K2、K3,打开K1,观察到装置C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和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闭K1、K3,打开K2。

一段时间后E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实验验证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拔掉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使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瓶颈处的小孔) (2)有淡黄色沉淀生成(3)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4)SO2+Na2SO3===Na2S2O5 (5)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加足量盐酸,振荡,无沉淀产生,排除SO2-3的干扰,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解析(1)使用分液漏斗时应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使分液漏斗内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保证液体顺利流下。

K12推荐学习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有机物的官能团、分类和命名(含解析)

K12推荐学习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有机物的官能团、分类和命名(含解析)

有机物的官能团、分类和命名李仕才础知识梳理1.按碳的骨架分类(1)有机化合物(2)烃2.按官能团分类(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碳碳双键)溴乙烷C2H5Br苯酚CH2OCH(醚键)(醛基)(羰基)(羧基)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烷烃的习惯命名法(2)烷烃的系统命名法(3)烯烃和炔烃的命名(4)苯的同系物的命名苯作为母体,其他基团作为取代基。

苯环上二元取代物可分别用邻、间、对表示。

1.正确书写下列几种官能团的名称:(1) ________。

(2)—Br________。

(3)________。

(4)—COO—________。

答案(1)碳碳双键(2)溴原子(3)醚键(4)酯基2.写出下列几种常见有机物的名称:(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4)?CH2—CHCl?____________。

(5)HO?OCCOOCH2CH2O?H____________。

答案(1)对二甲苯(或1,4­二甲苯) (2)苯甲醛 (3)对苯二甲酸(4)聚氯乙烯(5)聚乙二酸乙二酯题目探究1.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请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类别,填在横线上。

(1)CH3CH2CH2OH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

(8)________。

答案(1)醇(2)酚(3)芳香烃(或苯的同系物) (4)酯(5)卤代烃(6)烯烃(7)羧酸(8)醛2.陌生有机物中官能团的识别(1)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

(2)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HCCl3的类别是________,C6H5CHO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铁的单质和氧化物、氢氧化物(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习题:铁的单质和氧化物、氢氧化物(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铁的单质和氧化物、氢氧化物基础过关练题组一铁的性质1.(2019福建福州福清一中高一上期末)常温下,将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不发生反应的是( )A.稀硫酸B.氯水C.氢氧化钠溶液D.硫酸铜溶液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与纯氧气和水蒸气反应都能生成四氧化三铁B.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是置换反应C.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D.铁与盐酸或水蒸气反应,铁都做还原剂3.下列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生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燃烧产生白烟B.铁丝生锈是缓慢氧化C.铁丝燃烧的产物是Fe2O3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4.(2019湖北随州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关于三个实验:①将铁钉放入CuSO4溶液中:Fe+CuSO4 Cu+FeSO4;②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硝酸:3FeSO4+6HNO3 Fe2(SO4)3+Fe(NO3)3+3NO2↑+3H2O;③将铁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Fe+2FeCl33FeCl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实验①和③中铁做还原剂B.实验②中Fe2+既显氧化性又显还原性C.氧化性:Fe2+>Cu2+D.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Fe3+ 2Fe2+5.(2019山西太原高一上学期期末)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FeOB.湿棉花的主要作用是冷却试管,防止炸裂C.肥皂液的主要作用是检验生成的H2D.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可立即用磁铁将剩余铁粉分离出来6.(2019云南玉溪江川二中高二期末)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有氢气生成。

现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检验生成的氢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干燥管C内盛放的药品是或;干燥管的(填“m”或“n”)端与g导管相连接。

(3)装置最后用一个试管来收集产生的气体,怎样用简单的方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提升练习(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6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提升练习(含解析)

第六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1.(2020·辽宁省抚顺一中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B.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一定强C.NaHSO4在水溶液及熔融状态下均可电离出Na+、H+、SO2-4D.NH3是非电解质,但其水溶液能导电【答案】D【解析】三氧化硫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是非电解质,A错误;离子数目多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不一定大,离子所带电荷数不一定多,其导电能力不一定强,B错误;NaHSO4在熔融状态下只能电离出Na+、HSO-4,C错误;NH3是非电解质,但其溶于水后可形成电解质NH3·H2O,溶液能导电,D正确。

2.(2020·大连第二十四中学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难溶于水的盐都是弱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③0.5 mol·L-1一元酸溶液中H+浓度为0.5 mol·L-1④强酸溶液中的H+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浓度⑤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只有⑤D.只有⑥【答案】C【解析】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无关,难溶于水的盐可能是强电解质,如硫酸钡,故①错误;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无关,可溶于水的盐可能是弱电解质,如醋酸铅,故②错误;0.5 mol·L-1一元酸溶液中H +浓度不一定为0.5 mol·L -1,如醋酸,故③错误;强酸溶液中的H +浓度不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的H +浓度,H +浓度与酸的浓度、分子中氢离子的个数以及电离程度有关,故④错误;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故⑤正确;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均不能导电,如液态氯化氢等,故⑥错误。

3.(2020·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铵:Ba 2++OH -+NH +4+SO 2-4===BaSO 4↓+NH 3·H 2OB .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 2 溶液:Cu 2++2Cl -+2H 2O=====通电Cu(OH)2↓+H 2↑+Cl 2↑C .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Ca 2++2ClO -+SO 2+H 2O===CaSO 3↓+2HClOD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 2:C 6H 5O -+CO 2+H 2O ―→C 6H 5OH +HCO -3【答案】D【解析】A 项,该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 2++2OH -+2NH +4+SO 2-4===BaSO 4↓+2NH 3·H 2O ,错误;B 项,电解饱和氯化铜溶液时,阴极上Cu 2+放电,阳极上氯离子放电,所以相当于电解氯化铜本身,电池总反应式为Cu 2++2Cl -=====通电Cu +Cl 2↑,错误;C 项,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氯化钙,离子方程式为SO 2+Ca 2++ClO -+H 2O===CaSO 4↓+2H ++Cl -,错误;D 项,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 6H 5O -+CO 2+H 2O ―→C 6H 5OH +HCO -3,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优题小狂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一轮优题小狂练(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优题小狂练(1)李仕才一、选择题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增大CO2浓度,平衡常数增大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项,升温,平衡常数增大,表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CI2,经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生成的在另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1 2 H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222=0.5×0.5122122=,A项错误,B项正确;则平衡时c(I2)=x mol·L3、下列关于乙酰水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能发生消去反应C.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D.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解析:乙酰水杨酸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A项正确;乙酰水杨酸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项错误;乙酰水杨酸中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C项错误;乙酰水杨酸中含有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

答案:A4、N2的结构可以表示为,CO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其中椭圆框表示π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2分子与CO分子中都含有三键B.CO分子中有一个π键是配位键C.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D.N2与CO的化学性质相同解析:由题意可知N2分子中N原子之间、CO分子中C、O原子之间均通过2个π键,一个σ键,即三键结合,其中,CO分子中1个π键由O原子单方面提供孤电子对,C原子提供空轨道通过配位键形成。

N2化学性质相对稳定,CO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两者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D5、有机物中碳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不能与溴水反应却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

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该有机物可能是( )解析:有机物中碳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可排除C,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只有B和D符合,D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四种一溴代物,B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注意:铁存在时苯与溴反应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

高考化学人教版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

高考化学人教版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基本营养物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人教版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基本营养物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正确的是( )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它保存海鲜产品C.乙醇、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D.合成橡胶与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解析:A项,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正确;B项,福尔马林可防腐,可用于保存动物标本,但不能用于食物防腐,错误;C项,乙醇不属于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错误;D项,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

答案: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B.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D.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葡萄糖和果糖中含有不一样的官能团,A项错误;淀粉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 项错误;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C 项错误;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 12H 22O 11,但结构式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 项正确。

答案:D3、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说明在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C —O 键而失去羟基B .0.1 mol 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05 mol H 2,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C .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还有乙酸剩余D .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后得到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生成了乙烯解析: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时,乙醇分子断裂的是H —O 键,A 错;制取乙酸乙酯的催化剂是浓硫酸,硫酸与Na 2CO 3反应也产生气泡,C 错;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还可能产生SO 2气体,SO 2能使溴水褪色,D 错。

答案:B4、根据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 6H 10O 5n――→①葡萄糖―→乙醇――→+乙酸②乙酸乙酯A .(C 6H 10O 5)n 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二者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证明反应①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也可得到乙酸D.向反应②得到的混合物中倒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并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解析: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多糖,但化学式中的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A项错误;淀粉和纤维素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B项正确;乙醇催化氧化得到乙醛,C项错误;乙酸乙酯在强碱性条件下能够水解,分离提纯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题小练(6)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向含有AgCl(s)的饱和AgCl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gCl的溶解度增大
B.AgCl的溶解度、K sp均不变
C.K sp(AgCl)增大
D.AgCl的溶解度、K sp均增大
解析:AgCl(s)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q)+Cl-(aq),当加水稀释时,c(Ag +)、c(Cl-)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使AgCl溶解量增大,但是由于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的溶解度、K sp均不变。

答案:B
2、
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下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
解析:HCl为强电解质,CH3COOH为弱电解质,滴加NH3·H2O,先与HCl反应,生成同样为强电解质的NH4Cl,但溶液体积不断增大,溶液稀释,所以电导率下降。

当HCl被中和完后,继续与CH3COOH弱电解质反应,生成CH3COONH4,为强电解质,所以电导率增大。

HCl与CH3COOH均反应完后,继续滴加弱电解质NH3·H2O,电导率变化不大,因为溶液被稀释,有下降趋势。

答案:D
3、如图是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某些性质变化趋势的柱形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y轴表示的可能是第一电离能
B.y轴表示的可能是电负性
C.y轴表示的可能是原子半径
D.y轴表示的可能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
解析:对于第三周期11~17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但Mg、P特殊,A项错误;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项错误;形成基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依次为:Na为1,Mg为2,Al为3,Si不易表成离子,P为3,S为2,Cl为1,D项错误。

答案: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薄荷醇酯()仅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
B.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C.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1H—NMR谱显示两者均有三种不同的氢原子且三种氢原子的比例相同,故不能用1H-NMR来鉴别
解析:从乳酸薄荷醇酯的结构可以看出,还能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乙醛和丙烯醛与H2充分反应后分别生成乙醇和丙醇,属同系物,B错误;淀粉和纤维素在酸催化下可以发生水解,且完全水解后产物都是葡萄糖,C项正确;CH3COOCH2CH3与CH3CH2COOCH3核磁共振氢谱显示的峰的种类和比例虽然相同,但峰的位置不同,可用1H—NMR来鉴别,故D错误。

答案:C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SNCR-SCR是一种新型的烟气脱硝技术(除去烟气中的NO x),其流程如下:
已知该方法中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NH3(g)+4NO(g)+O2(g)??4N2(g)+6H2O(g) ΔH=-1 646 kJ·mol-1,
如图所示,反应温度会直接影响SNCR技术的脱硝效率。

(1)SNCR技术脱硝的最佳温度选择925 ℃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NCR与SCR技术相比,SNCR技术的反应温度较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当烟气温度高于1 000 ℃时,SNCR脱硝效率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25 ℃时脱硝效率高,残留氨浓度较小(2)反应的活化能较大,没有使用催化剂因为脱硝主要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使脱硝主要反应的平衡逆向移动(或生成的N2与O2反应生成NO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SNCR技术脱硝的最佳温度选择925 ℃的理由是925 ℃时脱硝效率高,残留氨浓度较小。

(2)SNCR与SCR技术相比,SNCR技术的反应温度较高,其原因是反应的活化能较大,
没有使用催化剂降低其活化能;但当烟气温度高于1 000 ℃时,SNCR脱硝效率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脱硝主要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使脱硝主要反应的平衡逆向移动(或生成的N2与O2反应生成NO等) 。

2、(1)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试写出该氨基酸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符合以下条件的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能与Fe3+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
③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1种
(3)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

(4) 的同分异构体中,
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共有__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的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结构简式)。

解析:(1)α­氨基苯丙酸,也叫苯丙氨酸,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2)由条件①可知该同分异构体中含有酚羟基;结合条件②知,该同分异构体中含有甲酸酯基;再结合条
件③,可写出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

(3)除苯环外不饱和度为1,还有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可知除酚—OH外另一取代基为—CH===CH2,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结构。

(4)根据限定条件确定含有酚羟基和醛基两种官能团,步骤是先确定—OH和—CHO的苯环上的位置,再定最后一个饱和C原子的位置。

(3)3
(4)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