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与浪漫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西方文学发展史

西方文学发展史
2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 天刚破晓,我就驱车起行,穿遍广漠的世界.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 深的内殿. 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住在这里!” 这句问话和呼唤”呵,在哪儿呢?”融化在千般的泪泉里,和你保证的回答”我在这里!”的 洪流,一同泛滥了全世界.
• 日本文化:为追求恋爱情趣,是一种追求 风雅和唯美的审美情趣 ,欣赏肉体欲望的 坦率展现 。
• 中国:“发乎情止乎礼” “乐而不淫,哀 而不伤”
• 日本式结局:“无言的结局” • 中国式结局: •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 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 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 • -------张爱玲 • “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城外面的人想进去 ” • -------钱钟书
• 雪国
• 悲剧性婚外恋故事
• 沉重的爱情
• 好色文学 • 汉语解释:喜欢容貌好看的人 • 好; • 色;会意字。从刀,从巴。“刀”指“切 碎”,引申指“碎粉”、“细末”。“巴 ”意为“附着”、“黏着”。“刀”与“ 巴”联合起来表示“以粉敷脸” • 本义:〈动〉以粉敷脸。〈名〉 指相貌
• • • •
• • • • • • • 一个少女 好比平果,蜜甜的、高高的 转红在树梢, 向了天转红—— 奇怪摘果的把它忘掉—— 不,是没有摘, 到现在才有人去拾到。
• • • • • •
好比野生的风信子 茂盛在山岭上, 在牧人们往来的脚下, 她受损受伤, 一直到紫色的花儿, 在泥土里灭亡
古罗马文学

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文档资料

西方文学的发展历程-文档资料

方 4、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5、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6、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
7、19世纪中后期的现实主义文学 8、20世纪文学
5
第一章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氏族公社向奴 隶社会过渡时期,称为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主要文学 样式有史诗和神话传说。 第二阶段: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奴隶制城邦国家 的形成和繁荣时期,称为黄金时期。有诗歌(抒情诗)。 第三阶段: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是奴隶制民主制 繁荣,也是戏剧的繁荣时期,故称古典时期。主要文学成 就有悲喜剧与散文、文艺理论。 第四阶段:公元前4世纪-公元147年,希腊化时期,主要 文学样式是新喜剧。
公元前10世纪左右在意大利半岛形成自己的原 始村落,通过不断的战争,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取代 希腊,在地中海建立了自己的霸权,欧洲的文学也 从希腊时期转变到了罗马时期。
古希腊:海洋民族,富于浪漫的情调,具有充沛的 想象力和灵性
古罗马:农耕民族,务实,具有坚强的团结的民族 力量
“征服者被被征服者的文化所征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1
三:西方文学第一个思潮:欧洲的启明星—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
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 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 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 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荷马史诗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也是欧洲长篇 小说的先驱。从古代到近代,荷马史诗的保存、 编纂、流传和研究,对于西方文化精神的形成产 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文学流派鉴赏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

文学流派鉴赏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

文学流派鉴赏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文学流派鉴赏: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流派在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中不断演变和发展。

文学流派作为文学创作与鉴赏的重要标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特色,更是表达了所处时代和社会的精神面貌。

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从而增加阅读的乐趣。

一、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点主要体现在规范性和经典性上。

古典主义追求完美、秩序和理性,注重形式和结构的严谨性,力图达到创作的规范与经典的价值。

作品常常以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为蓝本,主题以神话、历史和传说为题材,语言风格偏向庄重、平实和正式。

二、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对古典主义的反思与超越,强调个人主义、感性和非理性的情感表达。

浪漫主义作品具有强烈的想象力和情感力,追求自由、追求自我,批判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

浪漫主义的语言多样性和表达方式不拘一格,突破了传统文学形式的束缚。

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主张以真实的生活为写作对象,并且力图准确地再现社会的现实状况。

现实主义作品通常注重社会问题的揭示和批判,以真实、客观的态度来塑造形象和展现情节,语言简练明了,风格篇章平实流畅。

四、自然主义自然主义被视为现实主义的延伸和发展,它更加重视环境和遗传等客观因素对人的影响。

自然主义描写的对象更多地关注底层社会和社会弱者,揭示社会阶层的不公和人性的丑陋。

自然主义作品风格写实,语言力求精确,有时带有冷静的观察与深沉的思考。

五、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20世纪文学中最具革新性和前卫性的流派之一,它对传统文学形式和语言进行颠覆和重构。

现代主义作品追求独特的艺术形态,突破传统的故事结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的规范。

现代主义作品常常以内心的复杂心理状态、个人的疑虑和迷茫为主题。

六、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旨在超越二十世纪的现代主义思潮。

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以解构的手法,打破故事的线性结构和传统的真实性观念,创造出多元和模糊的艺术形象。

西方文学理论(1)

西方文学理论(1)

西方文学理论导言1、西方文学理论的分期划分的标准:社会历史文化的不同。

(1)古典时期:古希腊罗马文论、中世纪文论、文艺复兴文论、新古典主义文论(2)近代文论:启蒙主义文论、德国古典文论、浪漫主义文论、实证主义、自然主义(3)现代文论时期: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意象派诗歌、心理分析文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存在主义、英美新批评文论、结构主义文论(4)当代文论时期(后现代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读者接受文论、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文论、后现代主义文论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论1、古希腊文论是西方文论的源头。

2、古希腊文论大致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达到高峰。

代表人物:(1)毕达哥拉斯(2)赫拉克利特、(3)德谟克利特(“艺术是模仿自然的产物。

”)、(4)苏格拉底(时代的分界点。

将模仿论具体化。

“艺术需要再现肉体和精神都美的人”“艺术家不仅应该模仿对象的外形,还要模仿对象的心灵。

”)3、柏拉图代表作《伊安篇》《会饮篇》《理想国》。

4、理念与模仿(柏拉图的模仿论)(1)、理念论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2)、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提出了颇具特色的艺术模仿论。

(3)、在柏拉图看来,艺术作为模范的模仿,无法达到真理性的认识。

5、文艺的社会作用(1)、作为一个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哲学家,柏拉图从他的政治理想出发,提出文学艺术必须为完善公民的品德服务,进而为建立理想国的目标服务。

(2)、鉴于模仿文艺的巨大危害,柏拉图主张建立严格的文艺审查制度。

6、诗的迷狂7、柏拉图认为,不同于画家和雕刻家,也不同于工匠型诗人,真正的诗人在神灵感发的迷狂状态中,不靠模仿的技艺就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8、柏拉图是西方文论史上最早对灵感与迷狂现象做出生动描绘和系统研究的人。

9、著作《诗学》《修辞学》10、模仿论(1)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起源于人的模仿天性和天赋的美感能力。

(2)文艺模仿对象是现实人生。

《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与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与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与特点1. 历史背景浪漫主义是一种起源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的文化运动,它在文学领域引发了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浪漫主义文学出现和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背景:1.1 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与欧洲社会中的大规模变革和政治动荡密切相关。

这包括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以及其他国家中爆发的民族解放斗争。

这些事件触发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和个体权利的思考,并激发了浪漫主义作家追求自由和反抗旧体制的情感。

1.2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工业革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技术进步,但也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人阶级的困境。

这种现实情况使得浪漫主义作家关注社会不公平、环境破坏以及人际关系缺失等问题,他们通过艺术表达来探讨人类情感、自然环境和社会问题。

1.3 古典主义的衰落在浪漫主义出现之前,欧洲文学以古典主义为主导,注重理性、秩序和规则。

然而,随着18世纪后期对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怀疑,人们寻求反叛和个体自由的渠道。

这种对古典主义观念的挑战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土壤。

2. 特点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2.1 强调个体情感与体验浪漫主义作品强调个体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作家通过展示角色的深情厚意、激情澎湃以及苦闷孤独等复杂情感来吸引读者。

他们追求真实自我的表达,倡导诗意生活和灵魂之旅。

2.2 对自然的崇拜与画面化描写浪漫主义者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并认为大自然是一种超越理性的存在。

他们追求那种迷人的、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观,并借助鲜明的画面化描写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2.3 反叛与幻想浪漫主义文学常常探索非传统思想和价值观。

浪漫主义者反对旧有体制和规则,倡导个性的真实和独特。

他们也渴望逃离现实世界,通过创造出虚构的理想境界和奇幻故事情节来满足自己的内心愿望。

2.4 对历史、神话与传说的兴趣浪漫主义作家对历史、神话和传说怀有浓厚兴趣,他们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

这种对过去时代和民族文化的回溯是为了寻找灵感,并加强作品的叙事力量。

外国文学各时期文学特征

外国文学各时期文学特征

外国⽂学各时期⽂学特征外国⽂学各时期⽂学特征特点1、古希腊⽂学的特征:1、古希腊⽂学有着鲜明的⼈本⾊彩和命运观念。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学的众多篇章程度不同地从多个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活,为后⼈提供了第⼀⼿资料;也有相当⼀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浓厚的浪漫⾊彩。

3、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

古希腊⽂学种类齐全,具备了后世⼏乎所有的⽂学样式。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说等等。

2、中古⽂学的特征:(1)中古⽂学的突出特征是宗教⾊彩、民间⽂学⾊彩和开创性。

(2)基督教⽂化的主导地位使中世纪⽂学深受其影响,不仅教会⽂学,即使具有民间⾊彩的英雄史诗和城市⽂学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宗教⾊彩。

(3)这些民间⽂学在⼀定程度上继承了古代⽂化精神,肯定现世⽣活,具有较强的反封建意义。

(4)中古⽂学在艺术表现上也有了进⼀步的开拓,象征、寓意、梦幻、哲理、现实描写、浪漫抒情乃⾄动物故事等流⾏⼀时。

3、简述希腊神话特征.希腊神话表现出浓郁的⼈本⾊彩。

神的故事中,诸神具有⼈的形象、性情,具备⼈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即神⼈同形同性;英雄传说中体现着⼈类征服⾃然的顽强英勇和美好理想,也表现了⼈的⼒量的强⼤。

因此希腊神话充满追求光明、酷爱现实⽣活、以⼈为本和肯定⼈的⼒量的思想。

在艺术⼿法上,既有浪漫夸张,⼜有现实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丰富的想象⼒和极⼤的创造⼒。

4、17世纪⽂学的背景。

①英国资产阶级⾰命;②法国专制王权的兴隆;③唯物主义和唯理主义思潮的出现;④对⼈⽂主义⽂学的继承和反拨5、⼈⽂主义⽂学的思想艺术特征:⽂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争的思想武器是⼈⽂主义,它也是这⼀时期资产阶级进步⽂学的中⼼思想。

(1)⾸先,以⼈反对神,宣扬⼈反对神性神权。

(2)其次,提倡科学,反对蒙昧主义。

(3)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4)主张统⼀,反对封建格局。

6、18世纪⽂学的特征。

西方文学流派及特点

西方文学流派及特点

西方文学流派及特点西方文学是指以欧洲为主要地区,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每种流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本文将按照文学流派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对其特点进行简要阐述。

一、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是公元17-18世纪的一种文学流派。

该流派在艺术表现上非常注重纪律和秩序,追求完美的形式和古典风格,体现了理性主义的思想。

代表作品有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莫里哀的喜剧《贵妇人的学校》等。

二、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感性和个性的表达,追求自由和激情。

其特点是情感强烈、想象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神秘的氛围。

代表作品有雨果的长诗《悲惨世界》、拜伦的长诗《唐璜》等。

三、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后期的一种文学流派,以中产阶级社会为主要描写对象,强调描绘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并关注社会问题和现实条件。

其特点是具有实证主义的精神,强调描写细节和真实性,代表作品有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荷马斯的长篇小说《无声告白》等。

四、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流派,被认为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衍生流派,强调抽象思维和象征意义。

其特点是语言美学化和哲学化,强调意象和隐喻,代表作品有毕加索的诗集《晨曦之声》、马拉美的长篇小说《显而易见的》等。

五、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早期的一种流派,试图打破传统文学的界限,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主题,体现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反叛和挑战。

其特点是语言技巧高超、形式复杂多变,并且不同作家或派别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代表作品有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变形记》、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等。

西方文学的流派不光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和阅读,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发展。

深入探究每一种流派的特点,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也能够拓宽自己的文学眼界,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外国文学大二上知识点

外国文学大二上知识点

外国文学大二上知识点外国文学是研究和探索外国文化与文学作品的学科,通过对外国文学的学习,可以加深我们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

下面将介绍外国文学大二上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重要起源之一,包括史诗、戏剧、哲学等各种文学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是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分别讲述特洛伊战争和奥德修斯的冒险故事。

2. 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继承了希腊文学的传统,以鲁莽和实用为特点。

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包括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和奥维德的史诗《变形记》。

3.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其文学作品主要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和对古典文化的模仿。

其中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全球文学经典。

4.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和自然界的超越力量,对写实主义进行了批判。

浪漫主义作品反映了社会变革和人们对自由和个体独立性的渴望,如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和拜伦的诗歌。

5. 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文学形式进行了颠覆和重构。

这种文学追求个体的意识流、非线性叙事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代表作品包括卡夫卡的《变身》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6. 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关注女性的权益和经验,探索性别问题和爱情关系。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之下》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是女性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

7. 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真理的相对性和语言的不确定性。

它追求碎片化的叙事和多元的文化视角,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和托马斯·品钦的《儿童之书》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8. 非洲文学非洲文学反映了非洲大陆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

尽管在西方世界不太著名,但非洲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风格,如陈丹青的《平原漂流记》和矛盾之间的黑子。

以上是外国文学大二上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riods of European art music➢Ancient Greece & Rome 古希腊&罗马(B.C.3500 -2000)➢Medieval 中世纪(400–1400)➢Renaissance 文艺复兴(1400-1600)➢Baroque 巴洛克(1600-1760)➢Classical古典主义(1750-1830)➢Romantic浪漫主义(1815-1910)➢20th-century (1900–2000)➢Contemporary 当代(1975–Present)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古典主义“古典的”(Classic)一词原指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和建筑中的经典“古典主义”(Classicism)则多指后人运用古典的风格和原则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意味着很高的艺术标准,高贵而单纯、平衡而完美的形式,严肃的艺术目的,以及对装饰性的约束。

这个词被广泛地出现在艺术史上,用来指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欧洲音乐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

前古典主义的三种风格大约从1720年到海顿和莫扎特成熟的古典风格出现前这段时间被称为“前古典主义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存在着以下三种音乐风格。

➢罗可可风格(Rococo )France➢华丽风格(Galant) Italy➢善感风格(Empfindsamer)Germany巴赫的两个儿子是“善感风格”的代表。

Wilhelm Friedemann Bach, 1710~1784的一些作品在风格上比较保守,常有自由随想的性质和突然的情绪对比。

二儿子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 1714~1788的一些键盘作品最典型地体现了“善感风格”的特点。

前古典时期的器乐—奏鸣曲古典奏鸣曲(sonata)古典奏鸣曲已不同于巴罗克时期的奏鸣曲,它是一种由3~4个乐章构成的独奏体裁,以键盘乐器(钢琴)为主,乐章间不仅在情绪和速度上有对比,而且在调性上也有对比,同时,各乐章在主题和调性上又有联系。

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三部曲式;第三乐章慢板、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快板回旋曲或回旋奏鸣曲。

奏鸣曲式(sonata form)奏鸣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而奏鸣曲则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

通常被运用在奏鸣套曲(包括交响曲和大多数类型的室内乐)的第一乐章(也称奏鸣曲快板乐章)中。

标准的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前古典时期的器乐—交响曲交响曲这种体裁的直接来源是意大利歌剧序曲(sinfonia),采用乐队合奏的演奏形式。

音乐结构和奏鸣曲十分相似以,“快-慢-快”三个段落的结构模式,后来逐渐脱离歌剧的演出环境,作为单独演奏的管弦乐形式出现在音乐会舞台上。

曼海姆乐派早期古典时期最重要的音乐流派,由当时聚集在德国曼海姆(Mannheim)地区的艺术家们构成,他们成立了最早的交响乐团,在斯塔米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指导下,成为技术高超、素质优良、闻名全欧的交响乐团。

从客观上为交响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前古典交响曲的发展中心发展中心地代表人物意大利萨玛蒂尼曼海姆施塔米兹柏林格劳恩、C. P. E.巴赫维也纳莫恩、瓦根泽尔乐队的器乐配置丰富双簧管、大管或长笛,有时还加圆号或小号,另外还有定音鼓的配置。

由小、中、大和低音提琴组成的弦乐组,依旧是陈述作曲家乐思的主要乐器声部。

羽管键琴弹奏通奏(数字)低音的重要作用,已逐渐减弱直至取消。

咏叹调(Aria)即抒情调。

这是一种配有伴奏的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以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演唱者感情的独唱曲,它可以是歌剧,轻歌剧,神剧,受难曲或清唱剧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的音乐会咏叹调。

咏叹调有许多通用的类型,是为发挥歌唱者的才能并使作品具有对比而设计的。

宣叙调(Recitativo)即朗诵调。

是歌剧中用来对话和叙述剧情的,其实就是“附有旋律的对白”。

介于歌唱和朗诵之间的独唱段落。

歌剧中要让故事进行下去,宣叙调是最好的音乐形式。

还有一种界于两者之间的“咏叙调”(Arioso),它比起宣叙调来要多一些音乐性。

前古典主义时期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意大利喜歌剧(Opera buffa)定义:一种小短的音乐喜剧,源于幕间剧。

特征:角色不多,包括喜剧类型的,常有讽刺性。

采用现实生活的题材,常用方言。

咏叹调简单悦耳,也用宣叙调。

对男低音比较重视,终场采用重唱。

代表作:佩格莱西—幕间剧《女仆作夫人》(1733 )法国喜歌剧(Opera comique)特征:混合了意大利和法国因素的喜歌剧,采用了以宣叙调咏叹调为主的分曲结构,法国喜歌剧在音乐中插用对白代替宣叙调。

代表作:卢梭—《乡村卜者》(1752)英国民谣剧(Ballade Opera)特征:英国的喜歌剧形式是民谣剧,它的音乐大多是用现成的流行曲调或民谣拼凑而成,经常在旧曲中填入新词。

代表作:盖伊-佩普什—《乞丐歌剧》(1728)德国歌唱剧(Singspiel)特征:德国歌唱剧最早的例子是对英国民谣歌剧和法国喜歌剧的改编之作,以民歌风的曲调为基础。

代表作:约翰﹒亚当﹒希勒—《魔鬼出笼》(1766)喜歌剧的历史意义顺应了启蒙运动对艺术的要求:“返回自然”。

作为的正剧的反抗,以轻松愉悦的手法丰富的歌剧的表现形式。

预示了19世纪音乐中的民族主义潮流。

前古典主义时期正歌剧的改革正歌剧意大利正歌剧以古代的经典题材为基础,表现神话和传奇故事为主,题材比较严肃。

这种歌剧通常有三幕,在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交替。

改革的原因歌手们对咏叹调形式的滥用,包括单纯炫耀声音技巧。

18世纪后半叶,一些作曲家开始反对僵化的正歌剧他们寻求更有表现力、更有戏剧性和更灵活的结构。

实际上,歌剧改革的潮流也是在启蒙运动“返回自然”的观念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维也纳古典乐派概述18世纪下半叶,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发展到了最兴盛的时期,出现了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实际上,最典型和最完美的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只是海顿和莫扎特,而贝多芬已经开始向成熟的古典风格发出了挑战,他中晚期的音乐风格已经预示了浪漫主义的一些特征。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弦乐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也是室内乐中最理想、最融洽、最经典的组合,虽然在这种组合中找不到交响乐般庞大的气势,看不到歌剧中宏大的场面,但这种体裁的音乐以精致抒情为本,能营造出人与人之间亲切交谈式的音乐氛围。

它最初仅限于家庭、沙龙范围,是贵族雅士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随后在历史的流变中,它从贵族庭院走向世俗舞台,发展成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最深刻、最细致的重要器乐体裁。

《C大调皇帝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in C major, Op.76 No.3, “Emperor”第二乐章,稍慢板,如歌的。

“皇帝”这个名字也是因这个乐章而得来的。

在这里,海顿采用了他的另一首作品《上帝保佑弗朗茨皇帝》的旋律作为乐章的主题。

实际上,这个乐章就是由这个主题加上四段变奏所组成的,现在的德国国歌也是采用了这段旋律。

交响套曲的结构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行板、慢板或广板奏鸣曲式或变奏曲式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回旋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D大调第一零四交响曲》第四乐章,充满活力的快板。

乐章开始以一小段沉稳的圆号低音逐渐与大提琴合奏奏响主题,随后曲子旋律逐渐加快,最后以一个固定的节奏展现出民间的欢快场面。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轻得没有变化,刹那间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强烈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狠狠把打盹的观众们惊醒。

主题:幽默、滑稽、第一变奏小提琴演奏第二变奏加入木管乐器C大调转为c小调,ff强音记号第三变奏在弱的力度下使主题更活泼、轻松第四变奏加强配器和力度、运用琶音、附点节奏等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从早期到中期“浪漫主义”具体的时间划分一般是从1820年前后到1900年前后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特征:1.浪漫主义音乐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表现。

2.古典主义的曲式得到扩展,变得更加自由。

3.半音化或不协和音的使用增多,更大规模地引入了远关系的调性。

4.认为器乐是表现语言无法传达的情感的理想手段。

5.强调音乐和文学等姊妹艺术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艺术歌曲和标题音乐中得到重要的体现。

6.注重音乐的民族性,促进了民族乐派的产生。

19世纪法国歌剧法国大歌剧●这种大歌剧迎合了中产阶级观众的兴趣,采用大规模的戏剧构思,并强调宏伟壮观的戏剧场面的展示。

它通常采用历史题材,经常出现人物众多的场景和紧张的戏剧冲突,乐队、舞蹈与合唱的运用也很有效果。

●代表人物梅耶贝尔(1791-1864),《胡格诺教徒》奥柏(1782-1871),《波蒂契哑女》阿列维(1799-1862),《犹太女》法国喜歌剧●19世纪,法国喜歌剧与大歌剧并行发展,和18世纪一样,二者的区别在于这种喜歌剧用对白而不用宣叙调。

规模一般比大歌剧要小一些,音乐也更简单,要求的演员较少,不用历史题材,情节是喜剧性的或感伤的。

●代表人物奥柏(1782-1871),《魔鬼兄弟》比才(1838-1875),《卡门》(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梅里美的作品改编)谐歌剧●谐歌剧又称轻歌剧,出现于法国第二帝国期间。

谐歌剧从喜歌剧发展而来,但更强调喜歌剧中的机智讽刺的因素。

这种歌剧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其娱乐性的价值是不能低估的。

●代表人物奥芬巴赫(1819-1880)《地狱里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抒情歌剧●抒情歌剧是一种介乎于喜歌剧和大歌剧之间的形式,它的规模比喜歌剧大,但又比大歌剧小。

它的题材主要取自浪漫的戏剧或幻想的文学,音乐上强调优美抒情的旋律。

●代表人物古诺(1818-1893),《浮士德》、《罗米欧与朱丽叶》圣-桑斯(1835-1921),《参松和达丽拉》十九世纪的意大利歌剧●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多尼采蒂《爱的甘醇》●贝里尼《诺尔玛》●威尔第《茶花女》、《阿伊达》、《奥塞罗》●马斯卡尼(真实主义)《乡村骑士》●普契尼《托斯卡》、《图兰多》19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主要地区:北欧、东欧、俄罗斯➢特点与原因●把本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创作的基础。

●把浪漫主义音乐手法与民族音乐的因素有机结合。

●这些国家在19世纪出现的民族独立和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促进了民族主义音乐的产生。

晚期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十九世纪末的社会背景•十九世纪最后几十年,欧洲的资本主义和平的发展,但各种社会矛盾也在逐渐激化,最终导致二十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文学艺术中也出现了各种新的流派,音乐中的浪漫主义进入最后的阶段,一个古典和浪漫主义的时代即将结束世纪之交的两个流派•晚期浪漫主义(德奥)•主要代表:马勒和R·施特劳斯•印象主义(法国)•主要代表:德彪西和拉威尔•这两个流派都在十九和二十世纪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一些名词协奏曲(concerto)原意是在一起比赛,协奏曲也就是两种因素既竞争又协作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