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应用研究_以青岛高新区新产业团地为例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分析》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分析》石化产业是“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它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产业集群的生态化能够促进资源在集群网络间的流动,减少资源的消耗,促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石化产业是青岛市的支柱产业,然而石化产业在为青岛市经济发展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大量污染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并且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1]。
因此,基于循环经济而构建青岛市石化产业集群的生态化模式,对解决青岛石化产业集群存在的资源过度消耗、废弃物过度排放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青岛市石化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现状分析青岛市石化产业主要分为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两大类。
其中石油化工以石化产业链延伸为主,重点发展乙烯、芳烃和三大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工复合材料等,其产品贯穿于石化产业整个产业链;精细化工是石化产业的终端类产品,按照清洁生产、专用化、高性能的要求,重点发展医药、涂料、染料、催化剂、黏合剂、各种助剂等。
据统计,202x年全市石化产业总产值173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5%[2],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青岛市石化产业近些年来呈集群化发展的态势,主要有黄岛石化产业集群、董家口石化产业集群和平度新河石化产业集群,总规划面积5546公顷。
黄岛石化产业集群依托中石化1000万吨大炼油和青岛港液体码头等大项目,集中了中石化青岛炼化公司、丽东化工公司、黄岛油库等大企业和其他众多中小企业。
集群内重点发展以炼油-芳烃-基本有机材料为主链,以丙烯等为中间品,以精细化工、纤维为终端品的生产。
董家口石化产业集群为新建集群,以发展乙烯和天然气深加工等为主打化工产品,形成了甲醇、乙烯、丙烯、有机化工原料、三大合成材料、精细化工等产业链上下游相配套的产品生产园区。
集群年生产石化产品共228万吨。
平度新河石化产业集群始建于202x年,初步规划是形成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
青岛市循环经济评价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颈。 针对此存在的问题 , 出了 提 对策。 【 关键词 ] 循环经济 ; 评价 ; 指标体系; 判模型; 评 青岛 [ 中图分类号] 2 ( [ F 9)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 ] 61 8 7 2 0 ) 2 0 3 0 17 — 32( 0 8 0 —0 9 — 6
维普资讯
第2 卷 第2 4 期 2 0 正6 08 B
青 岛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V 1 4, o . No 2 2
J u n l f ig a nv ri f ce c n e h oo yS ca S in e ) o r a o n d oU i s y in ea dT c n lg (o il c c s Q e toS e
( )la n ryrt, a r l osm t np r nt D , l s i ol t no ubng rae teu iae m u t f 2 c ne eg e m t i n u pi e iG P ca ie cl ci f ra abg,h n raa o n o e a eac o u s fd e o t
o esc leoo t n trl o pe css m o ig a codn o ntt nadrq et f i ua oo y f h oi - cnmi- aua cm l eoyt f nd oacrigt cn o i n e us o r lr cn m . t a x e Q o ao cc e D vl m n lvlf i r oo yi n doiass d y s gte vlaig d1T e eu s hw dta:( ) eeo e tee o( | n m Qiga ses i a t e. h sh o e t 1 p i a i n s e b u n h e u n mo r s h te o pee s ei e f ’I|Po ) eeom n o n doi07 3 bln 1l e,. te d c clr t e h m rh ni d x r h rrmy vlp e t f g a . , eogt Ie li .h - i ua a ; r v n o ・ l ・ I e d Qi s 3 o v e mi r st
区域循环经济数学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

γij为生态效益最大化:高效利用资源,减 少污染物的排放,即减少物质流动对自然界的 干扰;
θ ij 为物质循环使用强度最大化:节约资 源、循环使用资源,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性[10- 11]。 2.2 区域循环经济的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
2.2.1 多目标规划模型决策变量的选取 为实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同 时考虑各个子系统的分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 多目标线性目标规划模型,它是解决区域经济 与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其中,决策变量 的选取是解决该类数学问题的核心。区域循 环经济的发展目的在于寻求合理的资源分配
划。对于目标规划, 其目标函数的形式如下
[13] :Fi(X)+ ni-pi=Bi 式中,Fi(X)为约束函数,ni 为负偏差,pi 为
正偏差,Bi 为目标。获得目标的步骤如表 2 所 示。
根据实际需要,在确定了目标函数的优先
等级之后, 可以获得如下的达到函数:
Min θ =[g1(n,p),g2(n,p)…gk(n,p)] 式中, θ为达到函数, g k( n , p ) 为优先等 级, 是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设计不同的方
目标, 建立了区域循环经济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以江南某新兴工业城市为例, 采用该市历史统计数据, 开展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实
证研究。计算结果表明, 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是解决区域循环经济问题的有效方法, 在参数选取和决策流运算求解方面具有一定的可操
作性, 对科学制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经济系统
科 教 平 台
表 3 数学模型决策变量 表 4 选择目标的值及求解结果
+n1-p1=y1
/ G D P +n i+1- p i + 1= y i+1 (y2+y3+y4+y5=1)
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版案例)

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编制工程师:范兆文/ 【微信公众号】: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或 xmkxxbg《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
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
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可以出具如下行业工程咨询资格,为企业快速推动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循环经济产业区案例借鉴

天津子牙循环经济园区:概况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是目前中国北方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是中日循环型城市合作项目。
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环保部和教育部先后批准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废旧电子信息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和“中国国际青少年交流中心(天津)”。
规划图图片 a图片 b区位园区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园区位于天津市静海县西南部,与河北省大城县、文安县接壤。
距离天津市区60公里,距离北京市区150公里,距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60公里,距离天津新港90公里,与京沪、京九、京广、天津机场、天津新港形成了立体式、综合化、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
三区联动总体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近期开发建设50平方公里。
设有工业区21平方公里、科研居住区9平方公里、林下经济带20平方公里。
实现了国际国内合作,一二三产交融,产业产品对接,资源优势互补的经济社会大循环。
四位一体建立了海关、检验检疫、环保、园区“四位一体”的联合监管体制和“全天候、无缝隙、保姆式”的服务体系,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数字化跟踪,严格控制可能产生环境危害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封闭式管理。
五大特色在科学发展中,实践“循环子牙”;在绿色文明中,创建“生态子牙”;在推进两化融合中,实现“智慧子牙”;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构筑“宜居子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打造“便捷子牙”。
六大产业重点发展废旧机电产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橡塑加工、精深加工再制造和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等六大产业。
形成了“静脉串联”、“动脉衔接”、产业间“动态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子牙模式”。
广东清远华清循环经济园规划图概况华清循环经济园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了哥岩水库东侧,规划4030亩,分期开发建设。
一期工程占地750亩,投资总额为5.2亿元人民币,于2006年6月竣工并投入运营,接纳了一百多家废电线电缆、废五金拆解散户入园拆解作业,从业人员4000多人,园区拆解加工废铜、废钢铁、废铝、废塑料能力在每年60万吨左右。
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0卷第3期专刊CH I NA P O PULAT I O N,RES O URCES AND ENV I RO N M ENT Vol .20 No .3 2010收稿日期:2010201212作者简介:史云娣,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工程。
通讯作者:王军,总工程师,博士,教授级高工,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工程。
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史云娣1 王 军1,2 岳思羽3(1.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033;2.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山东青岛266003;3.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陕西汉中723000)摘要 本文分析了青岛市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通过分析青岛市的做法及其经验,提出了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 青岛市;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3专-0211-03 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气候变化问题。
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
目前,国内不少城市已经开始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青岛市以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促低碳经济发展,在各领域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1 历史背景分析青岛市是一个资源严重匮乏的城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青岛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青岛市无化石燃料矿藏,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低,2006年全市煤炭消费量为1648万t,比2000年增长112%;油品消费总量347万t,比2000年增长7倍多。
此外,经济发展对青岛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容乐观,环胶州湾河流水质超标严重,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2008年全市产生生活垃圾114万t,工业固体废物738.5万t 。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批准实施循环经济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批准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价格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青发改环资[2009]66号【发布部门】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发布日期】2009.02.06【实施日期】2009.02.0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批准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青发改环资〔2009〕66号)各区(市、高新区、保税区)发改局(经发局、经贸局)、环保(分)局,有关中央驻青、市直企业:根据市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青政发〔2006〕5号)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政办发〔2008〕4号),市发改委、市环保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通知》(青发改环资〔2006〕422号)和《关于编制完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参加评审的通知》(青发改环资〔2008〕23号),并组织专家对全市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评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批准崂山区等3个城区、青岛软件基地产业园等12个园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和青岛市团岛污水处理厂等27家企业组织实施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名单见附件);青岛出口加工区、青岛环海新材料工业团地、即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胶南青岛国际环保产业园等4个园区和青岛恒生源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地恩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阳煤集团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等3个企业修改完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后随全市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一同呈报并参加评审。
二、请各试点单位在落实青岛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同时要抓紧实施本单位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务求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循环经济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试点工作,引导试点单位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和技术,加大扶持力度,鼓励试点单位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中使用效率高、能耗低、污染少的新设备、新工艺;帮助试点单位积极做好循环经济试点重点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市专项资金支持;依托我市及省内外循环经济技术咨询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协调,帮助试点单位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确保试点效果。
山东省循环经济

三是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如德国的包 装物双元回收体系(DSD)和日本的废旧 装物双元回收体系(DSD)和日本的废旧 电器、汽车、容器包装等回收利用体系; 四是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如日本政府为推 动循环经济的形成,提出了到2010年要达 动循环经济的形成,提出了到2010年要达 到的三个方面的目标,包括资源投入产出 率比2000年提高40%,资源循环利用率提 率比2000年提高40%,资源循环利用率提 高40%,废弃物最终处置量减少50%,为 40%,废弃物最终处置量减少50%,为 实现这些目标,日本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 系列政策措施。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 盾的根本出路
由于人口众多,我省资源人均占有水平很低。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50立方米,不足全国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50立方米,不足全国 的六分之一。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1.15亩, 的六分之一。人均耕地占有量仅为1.15亩,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仅为 全国的65%。45种主要矿产资源能达到较高 全国的65%。45种主要矿产资源能达到较高 保证程度的不超过8 保证程度的不超过8种。煤炭资源现有可采储 量也只能保证矿山生产30年左右,届时将有 量也只能保证矿山生产30年左右,届时将有 108对矿井因资源枯竭而报废。金矿区几乎都 108对矿井因资源枯竭而报废。金矿区几乎都 已建矿,77%的矿山保有储量不用5 已建矿,77%的矿山保有储量不用5年即可采 完。
总之,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感 到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 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不是无限的。人类社 会要不断前进,经济要持续发展,客观上 要求转变增长方式,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循环经济便应运而生。
三、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高新区新产业团地,位于胶州湾底部,红道以北原青岛东风盐场东半场,核心区规划占地面积约6平方公里。
2004年7月正式开园建设,2006年2月被山东省环保局批准为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同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作为团地建设的亲历者和首批开拓者,希望通过“实例”说明循环经济在团地的积极探索与应用,以期对广大工业园区的建设者们有所裨益。
一、坚持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积极应用生态学原理,采用生态循环发展布局和规划(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设计园区建设规划。
2003年初至2004年7月正式开园建设,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团地管理办先后邀请了澳大利亚JPW设计事务所、德国Echo公司、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公司合力打造了团地的概念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规划设计。
同时委托专业设计院编制了防洪、防风暴潮、管网综合、绿化景观、循环经济发展等专项规划,并顺利通过主管部门批准。
(二)着眼生态化、前瞻性编制园区发展目标。
园区确立了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工作目标。
团地管理办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工作,听取了各方专家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委托清华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编制了园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
把绿色招商、清洁生产、绿色供应链管理、生态社区建设以及废物资源化等技术和管理模式贯穿到园区开发、建设、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促进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循环发展。
(三)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制订园区开发计划。
经过科学分析,园区结合实际,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以产业生态化为导向,以生态工程为支撑,以生态文化为保障,以企业绿色化为突破口,对社会、经济及环境各子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并通过构建柔性化体系提高规划的务实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规划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二、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开发循环技术支持体系(一)全面实施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生态园区。
园区地势低洼,为解决回填土问题,首先利用工业炉渣、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进行场地回填,实现建筑垃圾和工业炉渣的资源化利用。
此项工程的实施减少了回填土对矿山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依赖,保护了矿山和土地资源。
解决了青岛市建筑垃圾处理难的问题,美化了青岛市的环境。
其次,利用青岛碱厂的固体废料碱渣(白泥)与粉煤灰进行合理配比作为回填材料,既减少了回填土对矿山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依赖,又解决了青岛市工业垃圾三大难题之一的碱渣(白泥)处理问题。
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和试验,最终确定按照白泥和粉煤灰4:1的体积比混合作为回填土进行回填造地。
一年多的回填实践表明,在已回填的4000余亩土地中其承载力完全可以满足企业要求,且节约回填资金7600余万元。
(二)科学配置园区资源。
为实现绿色园区景观生态格局构造,满足团地竖向排水要求,团地内按照规划要求开挖了一处占地面积约300亩的咸水湖及贯穿东西的人工水系。
水系末端的咸水湖通过闸门与胶州湾海域连通。
开挖的咸水湖项目其土石方开挖量100万立方米,蓄水量80万立方米,总投资1800万元。
开挖出的土石方可用于回填盐田,每方土按19元计算,可节约回填资金约1900万元。
另外,贯穿东西的水系总长度3.5公里,宽24米,深2米,可开挖土方量16.8万立方米并用于就地回填,每方土按19元计算,可回收节约资金319.2万元。
由于水系末端的咸水湖通过闸门与胶州湾海域连通,所以水系在发挥其防洪、排涝作用的同时,带走了盐碱地中的大量碱性物质,改良了土壤。
同时在枯水季节,可关闭调节阀门实现淡水的储存功能,按河道平均蓄水1米深,可实现淡水储量8.4万吨。
(三)大力加强工艺革新。
团地管理办投资60余万元,安装了太阳能3500J系列商用/闭合循环中央供热水系统,解决了管委会综合楼96个房间的热水供用和采暖问题。
同时利用管委会综合服务楼顶4000平方米和5000平方米的停车场进行雨水回收利用试验,该项目技术是比利时安维环普公司所有并负责承建,项目总投资25万元,设计使用寿命20年。
青岛地区年平均降雨量按700毫米计算,每年即可回收雨水量0.7米X9000平米=6300立方米。
该项目自今年开始计划大力推广,努力实现团地内80%的入驻企业实行雨水回收,以有效缓解沿海园区淡水缺乏问题。
三、坚持循环经济“3R”原则,正确运用经济杠杆,鼓励资源梯次循环流动(一)推动资源减量化,促进废物量减少。
通过在工业企业推广变频节能技术和设备,降低电能的消耗量;民用住宅、公用设施、休闲区实现绿色照明;新建建筑达到节能65%(下转第52页)循环经济应用研究———以青岛高新区新产业团地为例张加祥(青岛市北区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山东青岛266000)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本文提出在青岛高新区新产业团地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改善环境质量,带动团地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应用;青岛高新区作者简介:张加祥,男,青岛市北区科技工业园管委会办公室(青岛高新区新产业团地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
(上接第54页)的设计标准;提高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新能源的利用率;在有条件的建筑开展光伏发电设施建设,以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
(二)推动资源再使用,促进废物无害化。
主要是开发利用好水资源。
通过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高工业水循环利用率;投资2066万元建设的水质净化厂项目,其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一级A标准,通过中水管道用于企业清洁、冲洗用水,以及绿化、景观用水,全面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
(三)推动资源再循环,促进废物资源化。
通过分析主要行业固体废物组成特点,确定工业固体废物的减量和资源化方案,提高工业企业的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电子信息产业产生的废旧原材料或成品经拆解,送往废旧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中心。
制药行业产生的药渣利用生物技术进行资源化利用,生产动物饲料。
废弃的培养基用于水质净化厂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培养。
在园区建设期间,推行绿色建筑理念,强化建筑材料的有效利用,渣土用于基础回填,泥浆用于吹泥还田,建筑杂料用于场地平整、绿地建设、基础回填等。
四、结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可以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改善环境质量,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而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他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它要求人文文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
参考文献:[1]循环经济[2]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产业循环经济.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我国货币错配总额表现为净外币资产,因而货币错配风险表现为,人民币升值引起的以人民币计值的净外汇资产大幅缩水。
以2005年我国净外汇资产总额来计算,人民币对美元每升值1%,造成的汇兑损失高达100亿美元。
但进一步分析,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货币错配的风险具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外币资产表现为外汇储备的形式,外汇储备作为货币错配的外币资产方,金额越多,净外币资产越高,我国货币错配额就越大;另一方面,外汇储备又可以降低我国货币错配程度,充裕的外汇储备有助于货币当局干预外汇市场,缓和汇率的波动,进而减轻汇率波动造成外币资产和负债的变动。
减轻货币错配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从外币负债看,近年来我国外币负债规模不大,外债/外汇储备的比率下降迅速,但外币负债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短期外债的迅速增加。
短期外债意味着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增大,速度加快,潜在风险上升,会加大我国货币错配风险。
同时,由于短期外债的融资主体大多为银行或是企业,一旦本币大幅贬值,融资成本上升,会加重银行或企业的债务负担,增大其违约可能,使银行贷款经风险调整的现值下降,造成间接的货币错配风险。
因此短期外债在总外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货币错配的风险也越大。
从外汇收入看,我国近年来外汇收入不断增加,使得偿债能力有所增强,可以降低我国货币错配的风险程度,增强抵御货币错配风险的能力。
四、我国货币错配风险的防范对策总体而言,我国货币错配表现为高额的净外币资产,充裕的外汇储备、逐年增长的外汇收入都有助于降低货币错配风险。
但仍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合理的金融市场结构,降低我国货币错配额,防范货币错配风险。
第一,加强外汇储备管理。
我国有必要保有高额的外汇储备以防范货币错配风险。
在一个资本流动不断加剧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充足的外汇储备规模比预想的要大得多。
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可以有效地缓和汇率的大幅度变动,化解货币错配风险。
在外汇储备大量增加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外汇储备规模的管理。
政府部门大量持有外汇储备,会给微观经济主体造成一种误导,即政府持有大规模外汇储备,就有足够的能力干预外汇市场以保证汇率的稳定。
预期到政府部门的隐含担保,会导致私人部门累积过多的外汇风险敞口。
第二,控制通货膨胀率。
一般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国家倾向于发行外币计值的债券,使国内货币美元化,加大货币错配的程度。
另一方面,高通货膨胀率会阻碍本国长期债券市场的发展,使一国难以获得长期资金,导致长期融资规模较低。
要获得长期资金,不得不到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加大一国货币错配程度。
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有助于一国发展国内债券市场,进而有助于减轻货币错配。
第三,发展我国金融衍生交易市场。
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可以为我国微观经济主体提供规避货币错配风险的工具。
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经历了重大的风险事件,但是由于具备良好的衍生品市场来促进价格的有效发现和风险的分散,从而使整个金融市场变得更加灵活、有效和富有弹性,对于重大事件的处理和应对能力显著加强。
因此有必要建立我国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为企业和银行等微观主体进行风险对冲、防范货币错配风险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莫里・斯戈登斯,坦菲利浦・特纳.货币错配———新兴市场国家的困境与对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李扬.“汇率制度改革必须高度关注货币错配风险”.《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7)[3]中国金融年鉴,1996 ̄2005[4]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5]中国人民银行网站[6]国家统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