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_MS分析白鲜皮的挥发油成分

合集下载

白鲜皮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白鲜皮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中文名:白鲜皮1.2 汉语拼音:Baixianpi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试药试剂:乙醇、甲醇、黄柏酮对照品、梣酮对照品、甲苯、环己烷、乙酸乙酯、香草醛、硫酸。

7.2仪器设备:显微镜、电子天平、超声波处理器、硅胶G 薄层板、水浴锅、烘箱、马福炉、高效液相色谱仪。

7.3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鉴别:7.4.1 取本品横切面制片显微镜(10×10)观察组织结构特征。

7.4.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柏酮对照品和梣酮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环己烷-乙酸乙酯(3:3: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检查:7.5.1水分:不得过14.0%(附录15第二法)。

7.5.2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0.0%。

7.7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6nm。

理论板数以梣酮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梣酮对照品、黄柏酮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梣酮60μg黄柏酮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粗粉(过四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中药白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白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白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安徽农业科学!’()*+,-(./+0)1/2*134513!中药白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王锋,徐宁宁(徐州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徐州)摘要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手段从中药白鲜皮(0;%-)56(X),YU);TCY0*7U+3OTU43HZ+YUUHU[.TU04CT400*T4C\X),YU),]T34CM))%?.)954)(Y0+Y0?T+3H+U4MOTO)04OMU[!(1)(.)34LVQ3+)4U400SO*3+O\[T20+U?PU)4LMY3LQ004TMUH3O0L\34LOY*00U[OY0?Y3LQ004+Y3*3+O0 *T,0L3M[UHHU^M‘R*3ST40HHU40\KT+O3?T40’’=(:)U4OY0Q3M0MU[OY0T*PY_MT+U!+Y0?T+3HP*UP0*OT0M34L;\:AJ9MP0+O*3L3O3-@-AB/9+.!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治疗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皮肤搔痒、疥癣、黄疽和急慢性肝炎等病。

近年来,随着对白鲜皮研究的深入,在其药理作用方面均有新的发现,为发掘白鲜皮的药用价值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为了寻找合适的对照品,对其从药材、中成药进行质量控制,以及为开发以其有效部位为主的创新中药提供依据,笔者对白鲜皮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材料与方法!!仪器。

.*)/0*1234+05$$型超导核磁共振仪;67!;.8(91:;(89紫外光谱仪(>4?)@.=$=!A分析天平;9!取白鲜皮药材>/C,以浓度D$E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次(D、,提取液经减压回收,得总醇>、>倍)浸膏。

加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取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减压浓缩,称重。

!取乙酸乙酯部分样品’’$C,用适量甲醇!溶解,分次拌入’>$C硅胶中,放置,挥干即得。

取’/C柱层!析用硅胶,以石油醚装柱,让石油醚从柱下端流出,轻轻敲打柱体,至柱面不再下降为止。

白鲜皮中脂肪酸化学成分的GS-MS分析

白鲜皮中脂肪酸化学成分的GS-MS分析

( G C— MS )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 s t h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1 8 f a t t y a c i d s i n Di c t a mn u s d a s y c a r p u s
成分进行鉴定 , 脂肪 酸中主要成 分是亚麻 酸( 3 8 . 7 6 %) , 木蜡 酸 甲酯( 2 0 . 6 7 %) , 1 4一甲基 十六 酸甲酯
( 1 9 . 5 5 %) 等不饱 和脂 肪酸 .
关键词 : 白鲜皮 ; 脂肪酸 ; 气相 色谱 一 质谱 ( G C—M S )
中图分类号 : / 1 2 8 4 . 1 文 献标 志码 : A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Mi n i s t y r o f E d u c a t i o n f o r P l a n t Me d i c i n a l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N a t u r a l P h a r m a c e u t i c l a
T u r c z .T h e m a j o r c o m p o n e n t s o f f a t t y a c i d s a r e l i n o l e n i c a c i d( 3 8 . 7 6 %) - m e t h y l e s t e r —t e t r a - c o s a n o i c a c i d( 2 0 . 6 7 % )a n d m e hy t l e s t e r —l 4一 me t h y l —h e x a d e c a n o i c a c i d( 1 9 . 5 5 %) .

856490_东北地区野生白鲜皮3种药用成分含量分析

856490_东北地区野生白鲜皮3种药用成分含量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2014,18(3):79-81,100Journal of He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编辑 杜晓东东北地区野生白鲜皮3种药用成分含量分析王子刚1,于海娇1,秦 梦1,谢晓亮2,田 伟2∗,尹春梅1∗(1.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2.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51)摘要:为了科学评价东北地区野生白鲜皮的药材质量,以产自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和辽宁4个省域8个地区的野生白鲜皮为试验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白鲜皮中梣酮、黄柏酮和白鲜碱3种药用成分的含量。

结果表明:参试药材样品的梣酮和黄柏酮含量均明显高于《中国药典》规定标准,但白鲜碱含量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不大,其中吉林梅河口药材样品的梣酮、黄柏酮和白鲜碱含量均最高,分别为0.2261%、0.6129%和0.0323%。

东北地区野生白鲜皮的药材质量普遍较好,其中吉林梅河口所产药材质量最佳。

关键词:白鲜皮;梣酮;黄柏酮;白鲜碱;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4)03⁃0079⁃03Analysis on the Content of Chemical Components of Wild 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 .from Northeast WANG Zi⁃gang 1,YU Hai⁃jiao 1,QIN Meng 1,XIE Xiao⁃liang 2,TIAN Wei 2∗,YIN Chun⁃mei 1∗(1.Chinese Medical Metals Academy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118,China ;2.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s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51,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northeast wild 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the contents of fraxinellone ,obacunone and dictamnine of wild 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from 8regions of Jilin ,InnerMongolia ,Heilongjiang and Liaoning were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fraxinellone ,obacunone in growing areas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pharmacopoeia requirements ,and the dictamnine content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with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The contents of fraxinellone ,obacunone and dictamnine of 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produced in Meihekouarea of Jilin Province were all the highest ,respectively were 0.2261%,0.6129%and 0.0323%.Therefore ,the quality of wild 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from northeast was better ,and the best was produced in Meihekou area of Jilin Province.Key words :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Fraxinellone ;Obacunone ;Dictamnine ;HPLC 收稿日期:2013⁃12⁃06作者简介:王子刚(1988-),男,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栽培研究。

中药白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白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
试剂。三氯甲烷、 乙酸乙酯、 丙酮 (工业试剂) ; 石油
醚、 乙醚 (分析纯) ; 柱层析硅胶和薄层层析硅胶; 自制硅胶
(’$$J;N, : : ! AJ9 :K:H=) ’>"-D , ’5D-& , ’5=-5 , ’="-D ,
’<#-5, ’<$->, ’$D-&, D=-5, 5=-$, =<-’, =’-#, <$-=, ’D-5, ’D-<。 (图略) ’;!AJ9 (5$$J;,, , #"# 化合物 & 光谱数据 :K:H=) % (?CI/C) : (’;, , (’;, , (<;, , (’;, , D-<5 L) D-$$ L) #-& L) #-># ?) , , , , #->$(’;, L) #-5<(’;, ?) >-=(’;, M) 5-"(’;, M) <-<(=;, , (=;, 。 M) $-" M)
!"#$
安徽农业科学
.225 年
和 0-45 (+:, ;在 +4< !=/> 谱中可见 "!$"-5 (<:) , ;) !$4-$ (<:) , (<:) 和 !.2 (<) 。 说明化合物 ? 的结构中存在 # !2"-5 取代的呋喃环;在 !4<!=/> 的 !22$!"2 @ABCA,还有 !.&-$ (<) , (<) , (<) 的碳信号, 推断结构中可能含有一 !$"-5 !0,-" 个羰基%双键的共轭结构; 在 .-. (4:, 推测可能为 <:43<D ;) 结构; (+:, 表明该氢与强烈吸电子基团相连, 可能为3 $-, ;) 与文献值比较, 确证化合物 ? 为梣 <:3E3。综合上述信息, 酮 (图 +) 。

白鲜皮挥发油抑菌活性试验研究

白鲜皮挥发油抑菌活性试验研究

白鲜皮挥发油抑菌活性活性实验的研究中药学:盛媛指导老师:周丽丽[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采用改进的水蒸馏提取法提取白鲜皮挥发油,并研究白鲜皮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为研究开发新型,安全的抑菌药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方法:采用水蒸馏提取法,提取白鲜皮的挥发油:再用丙酮进行萃取,配成六个不同浓度梯度的萃取液,最后采用滤纸片扩散法观察不同浓度的萃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这四种不同菌种的抑菌效力。

结果:白鲜皮挥发油对四个菌种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低抑菌为()结论:采用水蒸馏法提取的白鲜皮挥发油纯度较高,对常见的菌种有较广谱的抑菌作用,并且与浓度有关。

关键词:白鲜皮;挥发油;抑菌作用;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白鲜皮(Dictamnus dascarpus Turcz.),中药名。

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

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

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切片,干燥。

生用。

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

白鲜皮主要含有白鲜碱、茵芋碱等生物碱及梣酮、黄柏酮等内脂化合物。

其挥发油类成分含量较高,因而其味道较重。

我国在中药抑菌实验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为推动中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国内外对白鲜皮抑菌作用的研究较少,特别是作为其重要作用成分的挥发油的抑菌作用的抑菌实验就更少,本实验通过用水蒸馏提取法提取白鲜皮挥发油,然后采用纸片法观察不同浓度丙酮萃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等常见菌种的抑制作用,探讨白鲜皮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为后继白鲜皮挥发油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制剂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原材料与试剂白鲜皮购自亳州中药材大市场,经过刘汉珍副教授鉴定为正品;营养琼脂培养基,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公司,批号:200305074;1.1.2 实验仪器HH-4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FA21048电子天平上海市精密科学仪器总厂;挥发油提取器();电炉();YXQ.SG41.28 高压灭菌锅,上海华线医用核子仪器有限公司;SPX—80B生化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超净工作台();移液枪()1.1.3 主要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白鲜皮挥发油成分的SPME—GC—MS分析

白鲜皮挥发油成分的SPME—GC—MS分析

关键词 : 白鲜皮; 挥发油; 回相微萃取; 气 相色谱/ 质谱联用
中图分类号 :24 1 R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 0 (07 0 -17 2 1 80 5 20 ) 1 3 - 0 8 0 0
- C- S G M
An lsso lt e Oi i ca u a y apu u e . y S ay i fVoai l n Ditmn sd s c r sT r z b 眦 l
c u td fr 6 8 % o tl o ai i Co cu i n T e man c n t u n si ee s n il i f m c a u ay ap s r a o ne o . 2 9 f o a v lt eo l t l . n l so h i o si e t t s e t l o Di mn sd sc r u .ae c ‘ t nh ao r t
Ke r y wo ds: ca u ayap s Voai i; S ME; GC MS Ditmn sd sc ru ; lteol l P /
10r n 9  ̄ 下顶 空萃取保持 3 i / 0m n取出 , 即 立 白鲜皮 ( ia nsdscru ue. 为芸香 科植物 白鲜 的 力搅拌速 度 10 mi,oc D tm u aya sT rz ) c p 根皮, 多年生草本 , 全株有特异的刺激味 , 生于 山坡及丛林 中。分 插入色谱 仪进样 口 Dia d sc ru a n et ae yS ME GC MS Reut 9 o o n sw r e aae n d nie , hc c rm c mn t ay 。p sw siv si td b P / / . s l g s 4 c mp u d eesp rtd a d ie t d w iha - i f

一点红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一点红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一点红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一点红挥发油是一种气味浓厚、芳香清新的植物油,它是由一种叫“一点红”的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它可以通过分析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来更好地了解它的特征和功效,从而更好地提高它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挥发油的分子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以及挥发油的物化性质等多个方面来分析挥发油中包含的化学成分,以期为更好地利用一点红挥发油提供理论依据。

一点红挥发油的分子式是C5H5N,其分子量为79.1。

它主要由α-萘芪、β-萘芪、γ-萘芪以及萘芪烯等挥发性组分组成。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一点红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挥发油中,α-萘芪占有最大的比例,约为21.5%,其次是β-萘芪,约占15.3%,然后是γ-萘芪,约占14.7%,最后是萘芪烯,约占12.1%。

挥发油的物化性质也是用来评价它的重要指标。

一点红挥发油的折射率为1.4406,它是一种清澈、无色液体,比重为0.95,闪点为87℃。

它的沸点为215-220℃,凝固点为-78℃,固体变形温度为-4℃,在室温下,它是一种非常容易挥发的液体,挥发能力在空气中很强。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一点红挥发油主要由α-萘芪、β-萘芪、γ-萘芪以及萘芪烯等组成,包含丰富的挥发性成分,它的物化性质也非常优良,折射率、比重、闪点、沸点和凝固点等都在一般范围之内,可以很好地运用于催化、抗菌和消解等领域。

因此,一点红挥发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食物、医药、精油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在食品行业,它可以用作调味剂,在医药界,它可以用作消炎、抗菌的药物,在精油界,它可以用作改善空气质量的精油和香料。

未来,研究人员将不断发掘一点红挥发油中潜在的有效成分和其他可能应用,以更新提高它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有效分析了一点红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利用一点红挥发油,同时,丰富的挥发物也使得一点红挥发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食物、医药、精油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西药学杂志W C J ・P S 2006,21(6):556~558基金项目: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编号:03C26225120697)作者简介:李翔(1974-),女,讲师,正攻读分析专业的博士学位。

E -mail:L i Xiang138@hot m ail .com 3通讯作者(Corres pondent author )G C -MS 分析白鲜皮的挥发油成分李 翔1,2,邓 赟2,唐 灿3,杨 祥2,张新申13,袁 东1,邹玉权1(1.四川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2.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75;3.西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摘要:目的 研究白鲜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鲜皮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

结果 从白鲜皮挥发油中分离鉴定了31个组分,占总峰面积含量的86.17%。

结论 白鲜皮挥发油主要由倍半萜类化合物和长链脂肪酸成分构成,而倍半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关键词:白鲜皮;挥发油;气-质联用;倍半萜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03(2006)06-0556-03The chem i ca l con stituen ts of the essen ti a l o il i n D ictam nus dasyca rpusL I Xiang1,2,DE NG Yun 2,T ANG Can 3,Y ANG Xiang 2,Z HANG Xin -shen13,Y UAN Dong 1,Z OU Yu -quan1(1.College of L ight Industry and Food Engineering,S ichuan U 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2.College of Phar m aceuticals,Chengdu U 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Chengdu 610075,China;3.College of B iology Engineering of X ihua U niversity,Chengdu 610039,China )Abstract:O BJECT I VE T o study on the che m ical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fr om D ictam nus dasyarpus Turcz .M ETHOD S The essential oil was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 on and analyzed by GC -MS technique .RESU L TS 31constituents were is olated and identified which occup ied 86.17%of the t otal contents of the essential .CO NCL US I O N The essential oil fr om D.dasycarpus .is mainly consisted of sesquter penoids and ali phatic acids,and the sesquter penoids is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 .Key words:D ictam nus dasyarpus Turcz;Essential oil;GC /M S;Sesquter penoid CLC nu m ber:R284D ocu m en t code:AArti cle I D :1006-0103(2006)06-0556-03 白鲜皮为芸香科白鲜属植物白鲜D ictam nusdasyarpus Turcz 的根皮,是一种常用中药,为历代本草及《中国药典》收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等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鲜皮具有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和抗癌等多种活性。

白鲜皮有白鲜碱、黄柏酮和秦皮酮等多种活性成分[1],但均为非挥发性成分,而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则未见报道。

为了深入研究白鲜皮挥发油的抗癌活性及白鲜皮药效和挥发油成分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 -MS ),首次对白鲜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1 实验部分111 仪器、材料与试剂HP6890/5873气-质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

白鲜皮(市售)经成都中医药大学严铸云博士鉴定为白鲜D ictam nus dasyarpus Turcz 的根皮。

112 方法与结果1.2.1 挥发油的提取 取200g 干燥的白鲜皮粉末,置圆底烧瓶中,按文献甲法[2]进行操作,制备得淡黄色挥发油0.46m l,即白鲜皮挥发油百分含量的0.23%(v/w )。

1.2.2 分析条件 使用HP6890/5873GC -MS 联用仪进行分析。

色谱柱为HP -I nnowax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 ×0.25mm ,0.25μm );载气为高纯He;柱流量0.7m l ・m in -1;分流进样;分流比为50ζ1;进样口温度为250℃;柱初温60℃,以10℃・m in-1的速率升温至120℃,然后以5℃・m in -1的速率升温至180℃,再以20℃・m in -1的速率升温至260℃,保持至分析完成;GC -MS 接口温度为260℃;E I 源70e V;质量扫描范围20~400a mu 。

1.2.3 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对白鲜皮挥发油样本进行GC -MS 分析,其总离子流图见图1。

通过检索W iley 质谱图库,并结合人工图谱解析,鉴定其结构[3]。

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

共鉴定出31种化学成分(表1)。

图1 白鲜皮挥发油的总离子流图F i g 1 D i a gram of tot a l i on curren t of the vol a tile o il of D.dasyca rpus表1 白鲜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Table 1 Che m i ca l con stituen ts i n the vol a tile o il of D ictam nus dasyca rpus Peak No .t R /m inChe m ical component For mula Content/%1 3.20β-Pinene (β-蒎烯)C 10H 160.332 4.16Sabinene (桧萜)C 10H 160.433 5.19Cycl ohexanone (环己酮)C 6H 10O 0.234 5.505,6-D iethenyl -1-methyl -Cycl ohexene (5,6乙烯基-1-甲基-环己烯)C 11H 16 1.7357.09α-Guaiene (α-愈创木烯)C 15H 24 1.2167.31δ-Ele mene (δ-榄香烯)C 15H 24 1.6178.89Pregeijerene (1,5-二乙基环癸-1,5,7-三烯)C 14H 220.4389.12β-Elemene (β-榄香烯)C 15H 24 4.41910.42α-Humulene (α-蛇麻烯)C 15H 240.411011.33β-B isabolene (β-甜没药烯)C 15H 24 1.811113.64Sp ir o[4,4]nona -1,6-diene (螺环[4.4]-1,6-壬二烯)C 9H 12 2.221213.901,4-D i m ethoxy -2,3,5,6-tetra methyl -benzen (1,4-二甲氧基-2,3,5,6-四甲基苯)C 12H 18O 20.901315.306,7-D i m ethoxy -m -cy mene (6,7-二甲氧基-间-伞花烃)C 12H 18O 20.431417.84Ele mol (榄香醇)C 15H 26O 10.581519.14γ-Eudes mol (γ-桉叶醇)C 15H 26O 1.681619.25Calarene (白菖烯)C 15H 240.571719.38Phenol,2-methyl -5-(1-methylethyl )(2-甲基5-异丙基-苯酚)C 10H 14O 0.891819.85β-Eudes mol (β-桉叶醇)C 15H 26O 7.721920.06(+-)-7-Ep i -a m iteol C 15H 26O 4.142020.24Decanoic acid (癸酸)C 10H 20O 2 1.312121.77Dodecanoic (十二烷酸(月桂酸))C 12H 24O 2 5.752222.18Tridecanoic acid (十三烷酸)C 13H 26O 2 1.762323.00Myristic acid (十四烷酸(豆蔻酸))C 14H 28O 2 6.952423.65Pentadecanoic (十五烯酸)C 15H 28O 20.422524.10γ-Ter p inene (γ-萜品烯)C 10H 160.592624.46Hexadecanoic (十六烷酸(棕榈酸))C 16H 32O 27.802725.03Hep tadecanoic (十七烷酸)C 17H 34O 20.452825.19Fraxinell one (梣酮)C 14H 16O 312.752926.829-Octadecenoic acid (油酸)C 18H 34O 20.923027.57L inoleic acid (亚油酸)C 18H 32O 2 4.943128.629,12,15-Octadecatrienoic acid (亚麻酸)C 18H 30O 20.80755第6期李 翔,等。

GC -M S 分析白鲜皮的挥发油成分 华西药学杂志W C J ・P S 2006,21(6):558~5592 讨论文中首次对白鲜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31种化合物,已鉴定成分的总含量占挥发油成分的86.17%。

白鲜皮挥发油主要由倍半萜类化合物(10种成分,总含量为34.14%)和长链脂肪酸成分(10种成分,总含量为31.1%)组成,还有单萜化合物(3种,含量为1.35%)和其他成分(8种,含量为19.58%)。

其中榄香醇(10.58%)、β-桉叶醇(7.72%)、β-榄香烯(4.41%)、7-ep i -a m iteol (4.14%)为倍半萜类的主要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