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地结构安排。
3、明确文章运用的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法。
4、体会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语言特色。
【学习重点】:学习文章的结构安排,明确文章运用的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法。
【学习难点】:对文章引用的古代名言警句和举例论述的理解。
一、自主学习:1、了解议论文的相关知识。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1)、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2)、论据: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4)、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5)、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2、走近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清光绪举人。
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3、背景资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于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学生所作的演讲,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
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
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
4、读准下列字音旁骛(wù)老聃(dān)佝偻(gōulóu)承蜩(tiáo)骈进(pián)亵渎(xièdú)强聒不舍(qiǎngguō)5、整体感知:(1)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2)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二、合作探究:1、作者怎样论述"敬业"?的重要性的?又是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的道理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文中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教案(9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敬业与乐业》教案(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这9篇《敬业与乐业》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敬业与乐业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一。
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理解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及二者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3. 初步学习“摆事实”( 举例论证)和“讲道理”(道理论证)两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4. 对自身学习态度进行反思,端正学习态度,做到“敬业”与“乐业”。
5. 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提升思想素养。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有业----敬业----乐业),把握论证方法。
2.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三。
教学准备:1. 搜集有关梁启超的有关资料,以供课上交流。
2. 教学录音及设备。
3. 小黑板(出示字词与课内思考练习题)。
四。
教学安排:四课时五。
教法与学法:1. 朗读法。
2. 品悟法。
六。
教学过程与内容:【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刚刚结束了一次月考。
面对着自己的成绩,面对着自己与那些成绩比自己高的同学,你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你是否做到了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我们又该怎样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呢?七十多年前,我国近代思想家,有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主张。
尽管时隔大半世纪,但他所提的这种主张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板书课题)(二) 走近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2023最新-《敬业与乐业》教案【精选8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壶知道帮助大家整编的《敬业与乐业》教案【精选8篇】。
《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上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课时编号:9课题5 敬业与乐业课型常规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情感态度目标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重点理解讲演词的结构安排难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听介绍了解背景及常识二、简介作者(略)三、阅读感知第一部分(1):(总)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7):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分段讲读(一)学习第一部分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论述中心(二)学习第二部分学生讨论、交流理清内容层次1.论述"敬业"的重要2.论述"乐业"的重要教后反思上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课时编号:10课题5 敬业与乐业课型常规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情感态度目标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重点理解讲演词的结构安排难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检查背诵"我老实告诉你……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学习第三部分学生讨论、交流理清内容层次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精选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3.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重点难点】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学法指导】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作者的知识。
2.阅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通过查字典,能说出生字的音形,找出文中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查出意思,背给同学听。
3.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课前预习】议论文知识一、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逻辑推理来表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阐发对某一现象的见解和主张。
二、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论点: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
(正确鲜明)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找论点的方法}:一要看文章的标题;二要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⑴标题揭示;⑵开头提出;⑶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⑷结尾归纳;⑸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
2、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1)论据的种类①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
(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②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
3、论证方法及作用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
格式:用……事例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或道理。
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格式:引用名言格言俗语有力的论证了……观点或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比喻论证:能够生动形象的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含答案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设计龙的故乡《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演讲。
读过课文的同学想必一定能感受到大师的博学、幽默与平易吧,同时也一定会为他的演讲所折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语言通俗严密。
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吧。
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扫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亵渎心无旁wù ( ) 强guō ( ) 不舍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语境义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将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二)再读课文明内容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为劳动而生活”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义?“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这句话中包含怎样的苦乐观?3、讨论并交流:作者说:“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二、分析揣摩跳读课文理结构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
主体部分别论述了和的重要。
末段总结全文,简言之,敬业就是“ ”,乐业就是“ ”,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可见全文的总体结构是式。
通过几个词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主体部分采用了结构,这几个词语分别是、、。
、研读课文知写法课文是怎样论述敬业的?试找出表明论述层次的语句,并说出主要的论证方法。
三、探究质疑细读课文品语言1、从讲演词的角度分析下面两段话,你认为哪一段表达效果更好些?为什么?A 、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又不能逃过。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是专门替自己开玩笑。
B 、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又不能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导学案》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导学案
一、导入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一文。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闻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在这篇文章中探讨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二、整体理解
1. 请阅读全文,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观点。
2. 请思考以下问题:作者认为敬业和乐业的干系是怎样的?他是如何看待工作态度的?你认为敬业和乐业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哪些?
三、细节理解
1. 请找出文章中作者对敬业和乐业的定义和诠释。
2. 请列举文章中的例子,说明作者对敬业和乐业的看法。
3. 请总结作者在文中提出的关于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的观点。
四、拓展思考
1.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身边的例子,谈谈你对敬业和乐业的理解。
2. 请思考:在你的进修和工作中,你是否敬业和乐业?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3. 请思考:敬业和乐业在你的成长和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五、教室讨论
1. 请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分享你的观点和看法。
2. 请听取他人的意见,思考他们的看法对你的启发和帮助。
六、总结反思
1. 请总结本节课的进修收获和体会。
2. 请思考: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你将如何将敬业和乐业的精神贯彻其中?
3. 请写下你对敬业和乐业的新认识和打算。
《敬业与乐业》的优秀教案(精选8篇)

《敬业与乐业》的优秀教案(精选8篇)《敬业与乐业》的优秀教案(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敬业与乐业》的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业与乐业》的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2、辨别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3、用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和格言。
4、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学习重难点:1、本文论证层次的梳理和论证方法的辨别。
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领悟和文中某些观点的质疑。
学法指导:题目告诉了我们作者谈论的话题。
首先请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认识,并想想他是怎样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思路与方法);其次,选择其中一些段落多多朗读,感受一下演讲的语言特点;最后,选择其中一些经典句和格言做做资料卡片,积累写作素材。
特别要注意的是,读书时要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可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或作一些论据补充。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查字典、词典,读准加点字音,记住词语写法,解释词语的含义。
①旁骛():②亵渎()():③征引:④骈()进:⑤敬业乐群:⑥断章取义:⑦不二法门:⑧言行相顾:⑨强聒不舍():⑩安其居,乐其业:3、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请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4、认真阅读课文二~三遍,想一想: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又是如何来论述自己看法的?5、文中的“业”仅是指正式的谋生职业吗?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对文中的内容有疑问或对某些观点有不同见解吗?若有,请写在下面。
二、学习·研讨:(一)导入,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2、3(三)整体感知:J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观点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用了哪些方法?试列出本文的提纲。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导学案》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梁启超的生平宁思想,了解他对敬业与乐业的看法。
2. 分析敬业与乐业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 思考如何在平时生活中实践敬业与乐业。
导学内容:1. 梁启超的生平宁思想2. 敬业与乐业的内涵3. 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4. 实践敬业与乐业的方法导学步骤:一、导入引言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什么是敬业?什么是乐业?你觉得敬业与乐业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何重要性?二、进修梁启超的生平宁思想1. 介绍梁启超的基本情况:生于1873年,中国近代闻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2. 分析梁启超对敬业与乐业的看法:他认为敬业是一种态度,是对工作的认真和卖力;乐业是一种心态,是对生活的积极和快乐。
三、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内涵1. 敬业:认真卖力、全力以赴、不懈尽力。
2. 乐业:积极向上、开心快乐、享受工作。
四、探讨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1. 对个人的意义:敬业可以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乐业可以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2. 对社会的意义:敬业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乐业可以传递正能量和带动他人。
五、实践敬业与乐业的方法1. 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保持专注和尽力。
2.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乐观和快乐。
3. 关注自身成长和发展,不息提升自我。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尽力实现共同目标。
六、总结反思敬业与乐业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态度,它们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素养和幸福感,也可以增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希望同砚们在平时生活中能够实践敬业与乐业,不息成长和进步。
七、课后作业1. 思考并写下你对敬业与乐业的理解。
2. 挑选一位你认为敬业和乐业的榜样,分析他们的优点和经验。
3. 设定一个实践敬业与乐业的小目标,并在平时生活中尽力实践。
通过本次导学,置信同砚们对敬业与乐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积极实践,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愿大家都能敬业乐业,事业有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结同学们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一段文字,谈谈如何在学习中找到快乐。(课外完成)
板书
敬业与乐业
粱启超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本论)(结论)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论“敬业”的重要。
第二层:论“乐业”的重要。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内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重点
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
难点
1、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建立快乐学习观。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学导航(教师寄语: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
第三部分: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总------------------分-----------------总
教学反思
【知识超市】
1.了解作者、作品
梁启超(19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乐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和文学家。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早年受康有为影响而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参加了1898年的“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回国后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党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担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演讲。
A、教诲(huǐ)乐业(lè)
B、佝偻(gōu)骈进(bìng)
C、层累(lěi)强聒不舍(guō)
D、蛀虫(zhù)解剖(pāo)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是()
A、断章取义禅师
B、亵渎妄想
C、拣择赦免
D、心无旁鹜直截
3、《敬业与乐业》是一篇(),选自《》,作者(),中国近代()派代表人物。
4、指出下列格局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二、对学群学
三、分组展示
四、达标测评(教师寄语:我学习,我充实;我达标,我快乐!)
1、整理学案
①、回顾议论文有关知识、文章结构、中心论点等。
②、小结
△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议论文相关知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语言:准确、严密、简明、生动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对学群学指导
针对预习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先与身旁的同学交流,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分组展示指导
过程:
a、学习组长派出成员,按照老师的要求先板书出相关的答案。要求字迹清晰、工整。
2、读文章8-9段,思考问题。
①、课文是如何论述乐业之重要的?理清论证的思路,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②、请找出文中结论。
③、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④、试着找出文中表观点的句子。
⑤、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
科目语文年级九年级班级_____姓名_______
课型
自学、展示、测评(2课时)
授课人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重点词语、经典语句、格言;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能力目标:
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b、学习组长安排组员对所板的问题进行讲解。
(负责字词展示的小组,讲解时要说明哪些字的书写和读音要特别注意。负责其它问题展示的小组,讲解时要注意结合课本进行说明。)
c、学习组长安排组员对板书和讲解的内容进行点评。点评之前允许同学们纠正和补充。点评完毕后给每组一个板书和讲解分。
d、讲解和点评的成员都要求做到声音宏亮、口齿清晰。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2、练习
(1)阅读
①蚕食桑吐者丝,蜂采花酿者蜜,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三者的共同点是善于创造。这里面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要善于读书,既要善于吸取精华,又要勇于创新。
④在读书方面,毛泽东堪称我们的楷模。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反对“读死书”,提倡创新。他读马列的书,不是照抄照搬,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驱虎豹、惩腐恶、追穷寇、缚苍龙,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他学习前人诗词不落窠臼,大胆创新。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出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名句。可见,读书只有善于创造,才能将获得的精华化为己有,真正像蚕那样吐出鲜亮的丝,像蜜蜂那样酿出甘醇的蜜。
③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3、研读1-7自然段
④、试着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⑤、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找出来,试作具体的分析。
⑥、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二、对学群学
三、分组展示
四、达标测评
1、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⑤善于读书,既吸收又创造,才能增智慧,长才干,获得成功。
1、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泥沙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化为血与肉”的理解。
2、文章第③段举王明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3、文中第④段是从哪些方面写毛泽东同志善于读书的?试加以分析。
4、请你为第③段从正面或从反面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进一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吃桑而吐丝正是春蚕的可贵之处。蜜蜂终生酿蜜忙,整日累月不辞辛劳地采花酿蜜,则是蜜蜂的可爱之处。倘若失掉了“吐丝”和“酿蜜”这一基本点,春蚕和蜜蜂的形象就会黯然失色,不值一谈;如同吃饭一样,读书也有个“会吃”“不会吃”“吃好”“吃坏”的问题,不可等闲视之,掉以轻心。
③汉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刘向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善于读书,巧运心思,把书读活,才能不为书奴仆,才能真正领略“斗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胜景,做到“汤沙悉淘汰,所取惟珠玉,其精既在我,化为血与肉”。否则,充其量只能变成一个书橱,更有甚者会害己害人害革命。在我党历史上,王明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员。他不顾中国国情,一味教条地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书,机械地照抄照搬十月革命的经验,他在担任党的主要领导期间,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大搞盲动主义、冒险主义。结果,使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蒙受了极大的损失。他自己也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民的清算,最终叛国投敌,成为历史罪人。
收获和体会:
写一写本堂课下来你的收获和体会
一)导入
二)明确目标
三)自主学习
1、扫清字词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旁骛()佝偻()骈进()亵渎()
强聒不舍()
2)、结合注解理解下列词语。
敬业乐群安居乐业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亵渎强聒不舍。
2、快速朗读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敬业”是什么意思?“乐业”又是什么意思?
②、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1)、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2)、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3)、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4)、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5、完成《基础训练》中的基础练习部分(课外)
第二课时
一、自学导航。
1、知识回放:听写词语,回顾文章结构。
△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