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信心。
那么,小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良好的时间管理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基础。
小学生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作业、课外活动和休息时间。
家长和老师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学习计划表,让他们能够清楚地知道每天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
小学生应该有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
他们的学习桌应该摆放整齐,书籍、文具等学习工具应该有序摆放,以便于他们的学习。
三、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小学生应该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四、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小学生应该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应该勇敢面对,不轻易放弃。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和表扬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进而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关键。
小学生应该养成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复习、爱惜书籍等良好习惯。
他们还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对书籍的兴趣和阅读的乐趣。
六、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小学生应该合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图书馆、互联网等。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图书、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来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他们也应该在使用学习资源的过程中注意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等无益于学习的活动上。
七、与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小学生可以与同学分享学习经验,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通过与同学的学习交流和合作,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课前预习习惯:1、课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方法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问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3、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如:重点的内容在文字下面标“△”有疑问的地方在文字下面画“_”,并在字边写上“?”等,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4、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二、课堂学习习惯1、课前将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及其他学习材料准备好。
静坐看书,等候教师上课。
2、学会正确地使用铅笔或钢笔,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用笔卫生。
3、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4、课堂上培养对多门学科的兴趣,尤其是英语、科学、社会等学科。
5、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6、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言。
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能阐明自己的观点。
7、虚心听取别人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8、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9、学习各科知识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解决问题。
10、学会记课堂笔记,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书写认真、工整。
三、读的习惯1、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要有所思、有所记,有所用。
做好读书笔记。
2、培养广泛阅读的的兴趣和习惯。
3、高年级学生要学习多种阅读方法,如精读时将重点内容圈出来,疑点标出来,有选择地记诵某些内容,略读时一目十行等。
4、应用多种工具辅助阅读,如看电视、听录音、上网等。
5、学习数学阅读的方法,如应用题要读3—5遍等。
四、写的习惯1、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安、臂开”,一手执笔,一手按住本子。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八大方法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八大方法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至关重要。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本文将介绍八种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时间表,明确规定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
这样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固定的学习节奏,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
2. 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一个安静、整洁、明亮的学习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确保座位和桌面整洁,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同时提供充足的自然光和良好的通风。
3.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教育小学生如何合理利用时间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家长和老师可以教授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设置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技巧。
同时,鼓励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分配各项学习任务的时间,避免拖延和匆忙完成任务。
4. 倡导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小学生发展良好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和赞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和成就是被认可的。
同时,要鼓励他们对学习感兴趣,培养他们的认知探索和求知欲。
5. 教授学习方法和技巧小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例如,学会总结和归纳,掌握记忆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家长和老师可以时不时地教授和指导这些技巧,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
6.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一环。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每天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并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同时,为他们提供适龄的阅读材料,并与他们进行对话和讨论,以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7. 增强学习动力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可以采用奖励系统鼓励孩子,例如,设立小奖励或目标,以激发他们更努力地学习。
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十大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十大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认真听讲习惯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小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小学生。
做为父母,要训练孩子专心听讲的能力,就要从孩子日常生活习惯做起。
首先,父母在平时就要训练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吩咐的事情不说第二遍。
其次,在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话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如此去做。
再则,孩子正在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要打扰他。
比如,孩子在画画或折纸时,爷爷奶奶再怎么疼爱也千万不要叫孩子来吃什么好东西,来看美丽的蝴蝶等。
二、阅读的习惯大家知道,手不释卷是自古及今成功者的共同表现,而手不释卷爱阅读的习惯,常常是少年时养成的。
让孩子从看少年读物开始,产生阅读的兴趣,有了兴趣,就容易养成习惯。
当然孩子的读物,做父母的必须精心挑选,循序渐进。
始于童话,继于《西游记》之类名著。
让这样丰富而又健康的精神食粮陪着孩子成长,就不愁孩子不阳光,不成才。
而且还可有效屏蔽手机、电脑对孩子视力的影响。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三、认真书写习惯不要认为书写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
书写能力是学力的指标,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四、课前预习习惯孩子在每天做完家庭作业后翻开课本,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自己去读书,去发现问题,让孩子对课前新知识有所了解,对于不懂的知识,首先要用笔,把疑点做上标记。
通过预习,让他们能够在自己阅读课本的基础上,提前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点和难点,这样,孩子就能带着疑问听课,效果会更好,同时也会让基础差的同学获得自信。
五、复习的习惯课后复习要求孩子,每天在做家庭作业之前先温习课本,看看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书上自己的笔记是怎么写的,再想想老师是怎样讲的,做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然后再做作业。
小学生要培养的16条学习好习惯

小学生要培养的16条学习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要培养学习的好习惯,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是店铺为你分享的小学生培养学习好习惯16条的详细内容,希望你喜欢!小学生要培养的16条学习好习惯介绍1.认真听取别人讲话的习惯认真听取别人讲话是对讲话人的尊重,在听取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盯住对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能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内心评价,并时时配合以点头、微笑等表情,让讲话人自始至终都感觉到你在专心听他人讲话。
2.学习卫生的习惯(1)读写时,要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读写姿势要端正,脊柱正直,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子上,大腿呈水平状态,两足着地,连续看书一小时中间要休息一会儿。
(2)读写时光线要充足、适度,左侧采光;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写字。
(3)不要在行进的车上看书;不要在走路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
3.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小学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
要科学安排学习、劳动、娱乐、锻炼、交往等活动。
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时间:包括每天的阶段性安排、每周的较大活动安排、考试复习和双休日、寒暑假的专题安排等。
做到该学学、该玩玩,该学习时不用别人督促主动学习,该活动时快快乐乐去活动。
4.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并且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5.认真听课的习惯会听课是搞好学习、提高素质的关键。
听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
6.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
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
有实验表明:上课光听不记,仅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地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大全五篇)[修改版]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大全五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3bd0fd581b6bd97e19eac3.png)
第一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益终身;"这样一来,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先说"乐学",就是愉快地学习,把学习当作快乐的事去做.怎样使学习变成快乐,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能像刷牙,吃饭,做游戏一样,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1,养成早读的习惯,早上空气新鲜,大脑清新,我们可以读课文,背名篇;2,养成专习听讲的习惯,在课上要专习地听老师讲,听同学讲,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作业要独立思考完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完成的作业,才能享受到你学习成功的快乐;4,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每天都要对未教的内容进行预习,把已教的内容复习好; 5,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学习只有靠问,才能成为学问.一旦你养成了以上的学习习惯,每天将有新的收获,那就将感到快乐无比. 同学们,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升旗仪式主持稿高: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高: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是坚不可摧的。
好习惯不但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我们人际间的交往,更会让人感觉到我们是有修养、有文化。
小学生学习习惯30条

小学生学习习惯30条1. 每天按时起床: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早起有利于提高精神状态和学习效率。
2. 打扫整理书桌:保持书桌整洁,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工作效率。
3.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制定每日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
4. 养成预习习惯:预习课本内容,了解基本概念,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5. 注意听讲: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记录,理解老师的要点,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6. 参与课堂互动:积极回答问题、提问,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拓宽思维。
7. 独立完成作业:尽量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8. 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课后整理笔记,梳理知识框架,有助于记忆和复习。
9. 高效备考考试:提前规划备考时间,合理安排各科学习任务,全面复习。
10. 注重阅读:读书可以开阔眼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11. 锻炼身体: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精力和注意力,保持学习状态。
1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身体素质。
13. 学会合理放松:适当休息和放松,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14. 养成做好笔记的习惯:听课时注意做好笔记,方便复习和查漏补缺。
15. 积极参加活动:参加社团、学校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全面发展。
16. 多做练习题:通过做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17.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
18. 多思考问题:学会提问,思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
19. 合理使用学习工具:利用互联网、电子资源等学习工具,扩大知识面。
20. 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基础知识,有利于温故知新。
21. 合理分配时间:学习与娱乐、休息的时间相互平衡,避免过度应付。
22. 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积极与同学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3. 尊重老师和同学:遵守学校纪律,尊重师长和同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小学生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怎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以下是一些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定时起床、上学,有规律的饮食。
2.制定学习计划:制定每日、每周、每月的学习计划,安排好时间和任务,保证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3.培养读书习惯:每天安排一定时间阅读,让孩子养成喜欢读书、阅读能力强的习惯。
4.注意身体卫生:养成勤洗手、勤刷牙、勤洗澡等良好的身体卫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5.培养自律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律,养成自我约束的能力,如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等。
6.鼓励孩子参加活动:多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如运动、音乐、美术等,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协作能力。
7.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要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体会
田静
一、养成教育的意义: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年级又是最佳期。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二、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八十项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
)
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2)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
(3)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
)
3、敢于提问的习惯((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2)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
)
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
5、自主读书的习惯((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
(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
6、认真书写的习惯((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
(2)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
)
7、动手操作的习惯((1)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
)
8、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
(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举止文明的习惯((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
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
)
2、诚实守信的习惯((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
3、尊重他人的习惯((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
(6)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
)
4、守时惜时的习惯((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
(2)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3)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
(4)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
5、懂得感恩的习惯((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
6、勤俭节约的习惯((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
(
7、遵守秩序的习惯((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3)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
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
(4)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
8、勤于动手的习惯((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
9、锻炼身体的习惯((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
(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3)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
10、讲究卫生的习惯((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
(2)饭前便后洗手。
(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