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与防范
计算机病毒解析与防范

2023-11-08contents •计算机病毒概述•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与传播途径•计算机病毒的解析与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清除方法•计算机病毒防范的未来趋势与展望目录01计算机病毒概述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恶意程序,它能够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漏洞或者用户的无意识行为进行传播和感染。
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和可触发性的特点,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可以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文件、目录、数据等,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
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可触发性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复制自身的方式传播,从一台计算机感染到另一台计算机。
计算机病毒在进入系统后可能会潜伏一段时间,然后在特定条件下被激活并开始破坏活动。
计算机病毒通常有一个触发条件,例如特定的日期、时间或用户执行特定的操作。
计算机病毒的历史与现状计算机病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一些黑客制造了第一个病毒程序以进行恶作剧或显示自己的技术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病毒的种类和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现在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新型的病毒,如蠕虫、木马、勒索软件等,不仅具有传统病毒的特点,还具有更强的破坏性和传染性,对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造成了更大的威胁。
02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与传播途径蠕虫病毒蠕虫病毒是一种以网络为传播途径的病毒,它利用网络中的漏洞进行传播,并且能够自我复制,迅速蔓延到整个网络。
蠕虫病毒通常以电子邮件附件、恶意网站、恶意软件等形式出现,它能够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账号密码、信用卡信息等。
蠕虫病毒的防范措施包括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补丁,关闭不必要的网络端口,使用防火墙等安全软件。
木马病毒木马病毒是一种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的病毒,当用户运行这个程序时,木马病毒就会被触发并执行恶意操作。
木马病毒通常通过社交工程、恶意网站、下载等方式传播,它能够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破坏用户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防治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防治一、计算机病毒的特点1、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可以在计算机系统内进行潜行,并且被隐藏在某些正常文件内部,使得计算机用户难以发现其存在。
2、破坏性:计算机病毒会对计算机的系统文件和数据文件进行修改、删除等破坏行为,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
3、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磁盘、网络、邮件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染。
4、变异性:计算机病毒一般都有变异的能力,能够随机改变自身的代码或者披上新的外壳,使得查杀计算机病毒变得更加困难。
5、独立性:计算机病毒能够自行繁殖、扩散,不需要人工干预,因此非常危险。
6、侵入性:计算机病毒能够深入计算机系统内部进行钓鱼、取证、攻击等行为,严重威胁计算机及网络安全。
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1、安装杀毒软件:这是最基本的防治措施,用户应该及时安装杀毒软件并且定期对计算机进行全盘扫描和更新病毒库。
2、不轻易点开陌生邮件或链接:计算机病毒通常通过邮件、网络链接等方式进行传播,因此,用户应该避免点击内容不明的邮件或链接。
3、安装防火墙:防火墙可以监控计算机的网络通信,阻止黑客对计算机进行攻击,从而提高计算机及网络的安全性。
4、备份重要数据:在计算机受到病毒攻击的时候,备份重要数据可以避免数据的永久丢失。
5、避免使用盗版软件:盗版软件可能被嵌入病毒,使用盗版软件会增加计算机感染病毒的风险。
6、规范化使用计算机:用户应该遵守使用计算机的规范和流程,不随意更改计算机设置和操作系统,避免出现安全漏洞。
7、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漏洞会被黑客利用,因此,用户应该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避免漏洞被利用。
总之,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巨大,用户应该加强对计算机安全的防治,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安全。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该如何预防病毒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该如何预防病毒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与医学上的“病毒”不同,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一组指令集或程序代码。
它能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的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通过修改其他程序的方法将自己的精确拷贝或者可能演化的形式放入其他程序中,从而感染其他程序,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对被感染用户有很大的危害性。
2、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点(1)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
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
(2)潜伏性有些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让它什么时间发作是预先设计好的。
比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不到预定时间一点都觉察不出来,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一下子就爆炸开来,对系统进行破坏。
(3)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4)破坏性计算机中毒后,可能会导致正常的程序无法运行,把计算机内的文件删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通常表现为:增、删、改、移。
(5)可触发性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称为可触发性。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1)通过软盘通过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软盘,例如,不同渠道来的系统盘、来历不明的软件、游戏盘等是最普遍的传染途径。
(2)通过硬盘通过硬盘传染也是重要的渠道,由于带有病毒机器移到其它地方使用、维修等,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3)通过光盘因为光盘容量大,存储了海量的可执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不能清除(4)通过网络这种传染扩散极快,能在很短时间内传遍网络上的机器。
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

信息技术计算机病毒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病毒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可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自我复制和传播,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和损失。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传播方式以及预防和应对措施。
2.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点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可以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自我复制和传播。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包括:自我复制: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复制自身到其他程序或文件中,从而感染更多的计算机系统。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通常会隐藏在其他程序或文件中,不易被发现。
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可以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如删除文件、损坏系统、窃取敏感信息等。
传播性: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网络、移动存储设备等途径传播。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传播方式包括:电子邮件附件:病毒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传播,用户在打开附件时,病毒会自动运行并感染计算机系统。
网络:病毒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传播,用户在文件时,病毒会附着在文件中,并在用户打开文件时感染计算机系统。
移动存储设备:病毒可以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如U盘、移动硬盘等,用户在插入移动存储设备时,病毒会自动运行并感染计算机系统。
软件漏洞:病毒可以利用软件漏洞传播,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病毒会利用这些漏洞感染计算机系统。
4.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安装杀毒软件:安装杀毒软件可以有效检测和清除计算机病毒。
用户应该定期更新杀毒软件,以确保其能够识别最新的病毒。
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可以修复软件漏洞,防止病毒利用漏洞传播。
不打开不明来源的邮件附件:用户应该谨慎打开来自不明来源的邮件附件,避免感染病毒。
不随意软件:用户应该从官方网站或可信的渠道软件,避免带有病毒的软件。
定期备份重要文件:定期备份重要文件可以防止病毒损坏文件,用户可以在病毒感染后恢复文件。
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治

计算机病毒原理及防治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与我们平时使用的各种软件程序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病毒程序是专门用来搞破坏的,病毒程序是一种恶意程序。
2.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①破坏性病毒侵入后,轻者降低计算机性能和占用系统资源,重者破坏数据,导致系统崩溃。
有些病毒为良性病毒;有些则为恶性病毒,它有明确的破坏目的,如破坏数据,删除文件、格式化磁盘等;②隐蔽性病毒程序一般都设计得非常小巧,当它附带在文件中,隐藏在磁盘上或在传播过程中时,不易被人觉察;③传染性病毒能通过自身复制来感染正常文件,达到破坏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目的。
但传染是有条件的,也就是病毒程序必须被执行之后它才具有传染性,才能感染其它文件。
病毒一旦进入计算机系统中就会开始寻找感染其它文件。
④潜伏性一般病毒进入计算机系统后往往并不是立即发作,而有一个“冬眠”期,并隐藏在系统中进行传播、繁殖,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才会激活。
⑤可触发性病毒如果没有被激活,会像其他没被执行的程序一样,没有杀伤力,不会对系统产生破坏。
特定的触发条件一般是病毒制造者事先设定的,它可能是某个具体的时间、日期、文件类型或某些特定的数据等。
⑥不可预见性病毒种类多种多样,病毒代码千差万别,而且新的病毒制作技术也不断涌现,因此,对于已知病毒可以检测、查杀,但对一些新病毒却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尽管新病毒有某些病毒的共性,但是它采用的手段和技术将更加复杂,更不可预见。
3.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原因◆软件产品的脆弱性是产生计算机病毒根本的技术原因。
计算机软件由“编程语言”编写而成,而“编程语言”最大优点就是可创造性和可修改性。
正是由于其可创造性和可修改性使软件产品变得异常脆弱,这是导致病毒泛滥的根本原因。
◆社会因素是产生计算机病毒的土壤。
利用计算机病毒进行破坏时具有瞬时性、动态性和随机性,不易取证,风险小而破坏大,从而导致追求个人利益的犯罪意识和犯罪活动,也是某些人的好奇心、恶作剧、本能和报复心态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表现。
计算机病毒知识与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都具有以下特性:
1.可执行性 2.传染性 3.潜伏性 4.可触发性 5.针对性 6.隐蔽性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1.丌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这种传播途径是指利用与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 迚行传播。 这种计算机病毒虽然极少, 但破坏力 却极强, 目前尚没有较好的检测手段对付它。 2.移动存储设备:光盘、移动硬盘等。
计算机常见的病毒
3.木马病毒、黑客病毒
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缀名一般为 Hack 。
4.脚本病毒
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脚本病毒的共有特性是使用脚 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迚行的传播的病毒。
Set objFs=CreateObject (“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objFs.CreateTextFile (“C:\virus.txt”,1) 如果我们把这两句话保存成为.vbs的VB脚本文件,
病毒的命名规则:
一般格式为:<病毒前缀>.<病毒名>.<病毒后缀>
病毒前缀是指一个病毒的种类,他是用来区别病毒的种族 分类的。
病毒名是指一个病毒的家族特征,是用来区别和标识病毒 家族的。 病毒后缀是指一个病毒的变种特征,是用来区别具体某个 家族病毒的某个变种的。
计算机常见的病毒
1.系统病毒
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in32、PE、Win95、W32、W95等。
这些病毒的一般共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 *.exe 和 *.dll 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迚行传播。如CIH病毒。
2.蠕虫病毒
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这种病毒的共有特性是通过网 络戒者系统漏洞迚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 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比如冲击波(阻塞网络),小邮 差(发带毒邮件) 等。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它能够复制自身并且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播,从而破坏数据、干扰计算机操作,甚至危害网络安全。
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是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漏洞或者用户的无意识行为进行传播的恶意程序。
这些病毒可以自我复制,并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构成威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1、自我复制:计算机病毒可以自我复制,并感染其他程序或文件。
2、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往往以看似正常的程序或文件形式出现,难以被用户发现。
3、潜伏性:计算机病毒可以在感染后潜伏一段时间,等待合适的时机进行发作。
4、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可以破坏数据、干扰计算机操作,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5、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并感染其他计算机。
三、计算机病毒的类型根据传播方式和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可分为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宏病毒、文件病毒、启动区病毒等。
其中,蠕虫病毒和木马病毒是较为常见的类型。
蠕虫病毒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传播,破坏系统文件和数据,而木马病毒则隐藏在看似正常的程序中,通过欺骗用户进行传播。
四、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1、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修复已知漏洞。
2、使用杀毒软件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扫描。
3、不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和打开未知邮件附件。
4、限制网络访问权限,避免不必要的网络连接。
5、提高用户安全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
计算机病毒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和类型,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机病毒详细介绍计算机病毒标题:计算机病毒详细介绍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能够复制自身并且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播,从而破坏数据、干扰计算机操作,甚至危害网络安全。
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说,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特性、传播方式以及防御方法,是保护自己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
一、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段特殊的程序代码,它能够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程序的漏洞,进行自我复制和传播。
计算机病毒解析与防范

计算机病毒解析与防范一、计算机病毒概述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软件,它能够复制自身并且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播,从而破坏数据、干扰计算机操作,甚至危害网络安全。
它们通常由复杂的算法和恶意代码组成,利用各种手段潜入计算机系统,对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二、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与特性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按照其传播方式和破坏性,大致可以分为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宏病毒、文件病毒、启动区病毒等。
它们通常具有以下特性:1、自我复制:病毒会复制自身,并可能传播到其他计算机或网络中。
2、破坏性:病毒可能会破坏文件、删除数据、格式化硬盘,甚至造成系统崩溃。
3、潜伏性:病毒可能会隐藏在系统中,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被激活。
4、传染性:病毒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文件、移动设备等传播。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1、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确保补丁及时打上,防止病毒利用漏洞进行攻击。
2、使用可靠的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库,以便及时检测和清除病毒。
3、不轻易打开未知来源的邮件和下载不明链接,避免访问不安全的网站,防止病毒通过这些途径入侵。
4、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万一病毒攻击导致数据丢失。
5、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避免被诱导打开或下载病毒文件。
四、总结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和特性,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保护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除了使用杀毒软件和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外,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也是防止病毒攻击的重要一环。
只有全面了解并应对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安全。
计算机病毒防范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程序,它会利用计算机系统的漏洞和弱点,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造成损害。
因此,计算机病毒防范是非常重要的。
一、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和特点计算机病毒有很多种类型,例如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宏病毒等。
这些病毒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传播方式。
蠕虫病毒是一种通过网络传播的病毒,它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到其他计算机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性
一种计算机病毒并不是能感染所有的计算 机系统或程序,如:有的感染IBM PC及兼 容 机 的 , 有 感 染 APPLEII 微 机 的 , 有 感 染 或 EXE。
反病毒软件失效后,该病毒就可以顺利逃避反病毒 软件的检测
蠕虫病毒搭乘伊拉克战争快车
"Ganda"蠕虫病毒是在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传 播的,病毒会用许多与伊拉克战争有关的邮 件主题吸引大家的兴趣,譬如:一张希望终 止间谍侦察行动”的动画。一个关于乔治.布 什的屏保,一副执行特殊侦察任务的美国的 某侦察卫星的特写镜头等。病毒利用这些伎 俩,诱使你打开附件中招
计算机安全技术基础
第六讲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 与防范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
病毒检测的方法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征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的构成及状态 计算机病毒发展的主要动向
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传播蔓延的主要原因
计算机病毒分类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策略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
著名的数学家、计算机的创始人冯.诺依曼早在40多年 前就指出,一部实际上足够复杂的机器具有复制自身 的能力。冯.诺依曼提出的这种可能性,最早是在科幻 小说中出现的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
继小球(Ping Pong)病毒之后,随之又出现了大麻 (stone)、巴基斯坦(brain)、黑色星期五(jerusalem)、 磁盘杀手(diskkiller)、杨基都督(yankeedodle)、雨 点(1701)、毛毛虫(1575)等。当时在全国约有75% 的计算机染有病毒
流行性
一种计算机病毒出现之后,可以影响一类计 算机程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并且 这种影响在一定的地域内或者一定的应用领 域内是广泛的
繁殖性
计算机病毒在传染系统之后,可以利用 系统环境进行繁殖或称之为自我复制, 使得自身数量增多
变种性
计算机病毒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可以产 生变种
潜伏性
1975年,美国科普作家约翰.布鲁勒尔写了一本名为 “震荡波骑士”的书,在该书中,作者第一次描述了 信息社会,而且计算机作为正义和邪恶双方斗争的工 具,使之成为当年最佳畅销书之一
在1977年夏天,托马斯.捷瑞安的科幻小说“P-1的春 天”描写了一种可以在计算机中互相传染的病毒,病 毒最后控制了7000台计算机,造成了异常灾难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
1988年11月2日下午5时1分59秒,美国康奈 尔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研究生,23岁的莫里 斯(Morris)将其编写的蠕虫程序输入计算机 网络。在几小时内导致因特网堵塞。这个网 络连接着大学、研究机关的155000台计算机, 使网络堵塞,运行迟缓
1988年下半年,我国在统计局系统首次发现 了“小球”病毒,它对统计系统影响极大。
表现性
计算机病毒感染系统后,被传染的系统 在病毒表现及破坏部分被触发时,表现 出一定的症状,如:显示屏异常、系统 速度慢、文件被删除、死机等。
计算机病毒的构成
计算机病毒代码的结构一般来说包括3大 功能模块:
引导模块 传染模块 破坏模块
1993年开始,计算机病毒一改原有的表现形式,悄 悄地侵入计算机系统,神出鬼没地进行感染,典型 代表就是“幽灵”病毒
1995年,一种新型的计算机病毒即宏病毒出现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
1998年,我国发现了一种CIH的恶性计算机病毒, 这种病毒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首例直接攻击、 破坏硬件系统的计算机病毒。这种病毒可通过软 件之间的相互拷贝进行传染,亦可通过互联网络 传输文件时进行传染
Hale Waihona Puke 999年,一种叫BO黑客病毒开始在我国互联网 Chinanet传播,计算机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则整个 系统在网上暴露无疑。因此,也称这种病毒为 “后门”病毒
蠕虫病毒搭乘伊拉克战争快车
3月24日,新蠕虫病毒“Ganda”出现了.该病毒以邮 件附件的形式传播,病毒将自身组件嵌入在Win32 PE可执行文件中,并尽力避开反病毒软件的检测。 该病毒进入系统后,一旦发现virus, firewall, fsecure, symantec, mcafee, pc-cillin, trend micro, kaspersky, sophos, norton等字符的进程(这些都 是著名的反病毒软件),将立即中止该进程,先发 制人把反毒软件干掉。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一词是人们借用了生物学“病毒”这一 术语,来描述那些具有明显生物病毒特征并对计算机信 息系统进行破坏的“病原体”
计算机病毒是隐藏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资源中,利用系 统资源进行繁殖并生存,能够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 并通过系统数据资源共享的途径进行传染的程序。这种
计算机病毒程序一般要在计算机系统内,经历反复一自 我繁殖和扩散,使计算机系统出现异常,最终导致计算 机系统发生故障,甚至瘫痪。由于这种程序的特性和所 经历的过程与生物病毒极为相似,所以人们称它为“计 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
1983年,程序自我复制机制秘密被公开,同年11月, 美国计算机安全专家Fred Cohen在美国一次“计算 机安全每周会议”上,将具有自我复制能力且寄生 于其它程序之上的“活的”计算机程序编码实现的 可能性问题提出来之后,伦.艾德勒曼将其取名为计 算机病毒
Fred Cohen经过在VAX/750机上连续8个小时的实 验之后,将一种攻击VAX/750机的计算机病毒制造 出来,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例在公开场合下进行病 毒实验的事件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人故意编制 的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具有如下特征:
感染性 流行性 繁殖性 变种性 潜伏性 针对性 表现性
感染性
计算机病毒可以从一个程序传染到另一 个程序,从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 从一个计算机网络到另一个计算机网络 或在网络内各个系统上传染、蔓延,同 时使被感染的程序、计算机、网络成为 计算机病毒的生存环境及新的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