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有才无德最可怕
关于有才无德的发言稿

关于有才无德的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谈论的话题是“有才无德”。才华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天赋,它可以让人在各个领域中脱颖而出,但如果没有道德修养,那么即使再有才华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成功和快乐。
首先,我们来看看那些有才无德的人。这类人通常具有出色的天赋和超凡的能力,他们在某一领域表现出众,常常被人们所关注和赞赏。然而,由于缺乏道德操守,他们往往过于自大和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和利益。这种行为无疑会引起社会的不满和厌恶,最终让他们失去别人的支持和尊重。
其次,我们来思考才华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拥有才华可以给人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丰富,但它不是取得真正成功的唯一因素。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本质和品格的体现,它决定一个人能否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有才华无德的人可能会在某个领域取得一时的成功,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缺乏道德修养的他们难以站稳脚跟,无法获得人们的真正认可和尊重。
再次,我们需要认识到道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道德是社会共同行为的规范,它涉及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会更有责任心、公正和同情心,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繁荣。相反,一个缺乏道德修养的人可能会利用自己的才华或权力,给他人带来伤害和痛苦,甚至破坏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最后,我们应该培养有才有德的人才。在教育培养中,我们应该以德育为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只有在良好的道德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利用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才华的培养,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潜能。只有才德俱备的人才,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并为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更应该关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才无德的人或许能够获得一时的成功,但他们的光环终将黯然失色。只有兼备才德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我坚信,在今后的教育和培养中,我们需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鼓励他们积极发展自己的才华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培养出更多有才有德的人才。
顾学而失德高三作文600字

精心整理 顾学而失德高三作文600字 顾学而失德高三作文600字 香河一中阑真 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之所以位居高位,无外乎我们有德。一旦我们只注重学习,物质等,德就变得稀缺。因此,我们要德行合一。 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主观上的道德束缚,诚然,这不利于我们发展。做事要有底线,而底线就是道德。漫画中的主人公手持奖状脚踢房门正是鲜明的对比,成绩优秀但素质却可以称为无礼。由此可见,只注重主观的追求而无德的现象多么可怕,它将会将一个人丑化,那时所谓的成绩就会不被认可甚至被认为厌恶。 社会就如同一块跷跷板,不会总是向不好的方面倾斜。刘学军,平凡的人但他做的事却并不平凡。有媒体称之为“京城侠客”,有些人认为他是傻子,但他却说:做好事会上瘾,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但我还会做应该做的事。淳朴的话语道出道德依然存在于社会中,并非所有人都会因为物质,声誉而被蒙蔽,缺少道德,我们的榜样依旧可见。 当今,教育确实尤为重要,但教育是要教书育人,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德才兼备,就算无才也应有德而不应该只注重才而忽视了德。俗话说有才无德的人是祸害,这句话在许多人身上得到了验证。马加爵,高学历,仅因口角杀害四人,听闻这件事大家都感到震惊,生命诚可贵,友谊价更高。多年的同窗友谊就如此抹杀,我们感叹,他这样的有才无德之人确实令人生畏。 顾学而失德让人迷失自我,唯有道德的束缚才能令我们成为真正的人才,由此,注重德行合一尤为重要。 “三钱”有才有德,才会有“两弹一星”,才会被人敬仰;蔺相如,德才兼备,才会有赵国安定祥和,才会被尊重;孔子,德行合一,才会有《论语》一说流传于世,才会被人歌颂。有才有德的人不论何时何地都不会越过一条叫“非”的线,因为他们心中自有是非。当今社会,才人横出,道德与素质也就成为选才的一项重要衡量工具。高学历并不意味着抢手,你需要的本钱还要有道德,有素质。 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一定要懂得自身修养
德与才作文高中

德与才作文高中
“哎呀,这道题好难呀!”我咬着笔头,皱着眉头嘟囔着。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正在家里写作业。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形成一片片光影。
我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着书本和作业本,脑袋里却一团乱麻。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看了看我,笑着说:“怎么啦,小家伙,遇到难题啦?”我抬起头,可怜巴巴地看着妈妈:“妈妈,这题我不会做。
”妈妈摸摸我的头,说:“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
”
于是,妈妈坐在我旁边,和我一起分析起题目来。
“你看,这里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妈妈耐心地给我讲解着,我也渐渐有了思路。
就在这时,爸爸也凑了过来,打趣地说:“哟,你们娘俩在研究啥呢?这么认真。
”妈妈白了爸爸一眼,说:“就你会说风凉话,快来一起帮忙。
”爸爸嘿嘿一笑,也加入了我们的讨论。
我们一家三口围在书桌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不仅仅是在解决一道难题,更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智慧和快乐。
德与才,就好像我们一家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有才,就像妈妈能够清晰地给我讲解难题;有德,就像爸爸即使在开玩笑,但也愿意来一起帮忙。
德与才相辅相成,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有才能去解决问题,但更需要有品德去关心他人、与人分享、互相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是吗?我们不能只追求才而忽略了德,也不能只有德而没有才呀。
就像我们家,如果只有妈妈有才,爸爸却不帮忙,那也不行呀。
所以呀,德与才都很重要呢!。
中小学作文素材:读《有才无德》有感300字

读《有才无德》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有才无德》。
是祢衡写三国时代的故事。
读完后,让我受益匪浅。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在三国时代,有一个叫祢衡的人,有点才学,但不会包容,总是出口伤人。
而孔融却非常赏识他,便把他举荐给了曹操。
来到曹操的军营时,他把曹操手下的人骂得一文不值,这件事让曹操知道了,气不打一处来,就只让他做了一个鼓吏的官。
有一次,举行了朝贺仪式,祢衡便穿他的旧衣服来进行敲鼓。
后来,他竟然在大家面前,把衣服脱了,裸露着身体,继续敲鼓。
曹操忍无可忍,当众把祢衡训斥了一顿。
祢衡反驳道:“我只是把父母所赐显露在外,以现我的贞洁,有何不能?我是一个闻名天下的人,而你就只让我做一个小小的鼓吏。
”众人听后非常讶异,都说应该把他杀了,以儆效尤,曹操却以大局为重,低声的说:“杀死他比杀死一只蚂蚁都容易,与其把他杀了,不如让他去做使官,去劝刘表投降。
”祢衡到了荆州,依然恶习不改,他与刘表相处一段时间后,刘表很不高兴,刘表又让他去见黄祖,黄祖性情暴躁,见祢衡出言不逊,一刀就把祢衡给杀了。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张扬别人的恶行,说别人的坏话,也是一种恶行,一味的痛恨别人,只会招来祸端,与其勾心斗角,不如坐下来好好谈谈心,。
有才无德文档

有才无德导言人们常常赞美那些有才华的个体,尤其是在艺术、科学和领导等领域,才华往往是成就的关键因素。
然而,仅有才华并不足以让一个人在人生中取得长久的成功与荣耀。
在人格和道德方面,一个人也应该具备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标准。
本文将探讨“有才无德”现象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培养人们的才德兼备。
主体1. 才能的重要性才能是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拥有才能可以让一个人在工作、学校和社交场合中获得成功和认可。
不可否认,许多有才能的个体因其独特的技能或独到的见解而受到广泛的赞赏和崇拜。
2. 道德的重要性道德是一个人品格的体现,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品德高尚的标准。
一个有才但无德的个体常常会因其缺乏道德观念和行为而受到社会的谴责和不认可。
道德包括对他人的尊重、诚实、正直和善良等方面。
道德标准是社会共识的产物,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有才无德的影响当一个人只关注个人的才华而忽略道德的培养时,会带来以下一些负面影响:•缺乏责任感:有才无德的人常常只关注自己的利益,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
•道德滑坡:一个没有道德约束的人容易陷入欺骗、不诚实和不道德的行为,这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社会冲突:有才无德的人在组织和社区中常常引发冲突和纷争,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道德准则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信任破裂:一个缺乏道德的人很难赢得他人的信任,这会限制其个人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4. 培养才德兼备为了避免“有才无德”的现象,我们应该培养才德兼备的个体,以下是一些建议:•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道德和品格培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注重学校教育的道德教育方面,并鼓励个人通过自学和培训来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榜样的力量:身边的榜样对我们的道德成长起到关键作用。
我们应该选择那些在才华和道德双重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道德讨论和反思:定期进行道德讨论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意识到道德的重要性,并找到解决道德困境的途径。
才与德二元辩证作文

才与德二元辩证作文
才与德,这俩词儿听起来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盐”和“糖”,都得有,但多了少了都不行。
说起才华,谁不喜欢有本事的人呢?那些脑筋灵光、手眼通天
的人,简直就是咱们眼里的“香饽饽”。
可话说回来,有才没德,
那就像是没有灵魂的躯壳。
你见过哪个大厨做饭只放盐不放糖?那
饭还能吃吗?
再来说说德。
德行好的人,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走到哪儿都
让人觉得心里踏实。
可光有德没才,就像是个空壳子灯笼,亮是亮了,可没啥用。
你见过哪个灯笼里没蜡烛?那还能叫灯笼吗?
其实吧,才和德就像是炒菜时的火候和调料,都得恰到好处。
火大了,菜糊了;火小了,菜半生不熟。
调料多了,咸得要命;调
料少了,淡出个鸟来。
你说,这饭怎么做才能既好吃又有营养呢?
所以啊,咱们得明白,有才也得有德,有德也得有才。
只有这样,才能像那恰到好处的饭菜一样,让人吃得满足、吃得健康。
你
说对吧?。
德与才作文

德与才作文 德与才作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德与才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德与才作文1 有一句曾在网络上很流行的话:“流氓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流氓有文化。” 这句话形象的说出了一个道理:人可无才,但不可无德。有才无德对社会终是一个祸害。一个人品德的好坏决定能否为社会做出贡献;才华的高低决定做出贡献的大小。如果一个人本性是坏的,那必定会破坏整个社会的秩序。 《斯巴达三百》中,畸形儿一个邪念直接葬送了三百勇士;严嵩一个贪念,直接影响了整个明朝的国运;希特勒的一个私念,就令整个欧洲陷入战争的深渊。 假设这些人能拥有良好且坚定的品格,那么斯巴达的三百勇士很有可能守住温泉关;明朝也不会那么快就衰落;全世界更不会遭受这无端战火的洗劫。可见,一个人如果无德,那么他的才华越高,其危害也可能越大。 在全力普及义务教育的今天,我们可以很骄傲地向世界宣布:我们已经基本扫除文盲,人才正在不断涌现。可是我国目前人才的道德状况真的就那么乐观吗? 清华学生用硫酸虐猴,大学教授公然卖题,生物科技企业生产地沟油,官场上腐败层出不穷……面对这些发生在所谓的高素质人群身上的事实我们能依旧保持乐观吗? 《大学》中提出:人生四个理想阶段——修齐治平;又说“壹是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修身成德是根本。可是现在呢?“本乱”而求“末治”,可行吗? 面对现状,我们应如何应对,尤其是如何解决这种集中表现在权力部门的“人才”的道德缺失呢? 要纠正这自上而上的腐败,需要民众强有力的舆论监督,监督不到位和力度不够就容易滋生腐败,长此以往就会形成道德的缺失。 当然光是监督他人是不够的,学会“慎独”也是必要的。自律才是最好也最直接的办法。若是每个人都能以心中的道德律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又何愁社会不和谐,世界不美好呢? 良好的品格是我们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基础,才能是度量贡献的.尺度。因此我们必须培养良好的德行,唯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己,无害于社会。 德与才作文2 古人云:“人才,乃德才兼备者”。也就是说,真正的人才既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又要有非凡的学识。可是,纵观古今,又有多少人处理好了德与才的关系,究竟怎样的人才观才有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呢? 战国时期的庞涓和孙膑是同们师兄弟。二人都精通兵法,善用战术,所谓当时的军事奇才。可是,心胸狭隘,嫉妒心很强的庞涓却容不下孙膑。他怕孙膑的才能胜于自己,自己高官厚禄的地位受到威胁,竟设下毒计,致使同门师兄的膝盖骨被剜去。可他万万没想到,这样的打击不但没使孙膑萎靡不振,堕落消沉,反使他在痛苦中坚强,挥笔写下了军事名著《孙膑兵法》而名垂史册。而庞涓呢,最终身败名裂,留下千古骂名。 其实,庞涓的才能并不亚于孙膑,也可名垂千古,只是他没有高尚的品德,没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心生妒嫉,最终臭名远扬。这让我们意识到,有才无德的人是无法成功的,甚至会因无德而坠入罪恶的深渊。 同样,一个有德无才的人也只能是社会的废品。因为他们空有一颗对他人慈善的心,对社会奉献的心,却无力去实践这些善行,只能“望善兴叹”。 德与才如同鸟的双翼,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大凡扬名青史的人,都是德才兼备之人。他们满腹经伦,文韬武略,胸怀苍生,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天下忧乐为根本,以天下兴亡为已任的范仲淹就是德才兼备的典范。他掌管狱讼,秉公执法,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数次上书,要求革除弊政,所到之处留下了为民造福的佳话。一篇《岳阳楼记》又使他立名文坛。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更让他成为道德的标杆。 社会需要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需要有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人才。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就更应该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2021高三作文“才和德的关系”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作文“才和德的关系”审题指导及优秀范文【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道出了才能和品德的密切关系。
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对于“才和德”的关系,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简析】德才兼备,是我们关于人才标准问题的常规答案。
文题从司马光那里将德才的辩证关系详细的呈现了出来,“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是辅助的意思,帅,是统领的意思,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司马光在后面还有详细的分析,认为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传统上很尊崇以德治国,在这种辩证关系中,更加注重德行,用人的逻辑一般是德才兼备为先,有德无才为次,有才无德为劣,找到德才兼备的圣人做事是最好的,如果找不到圣人,情愿找愚人,因为愚人即便无才无德也不会像小人那样一定干坏事。
我们当代的用人思路也大抵如此。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秉承文题中的观点,以德才并举、以德为先作为核心立意,组织理论和事例材料即可成文,考场作文因为时间关系大部分会选择如此,但只要在论述中体现材料所涉两者的辩证关系,其中突出德的主导作用、条理清楚即可。
【立意突破】一个人的才能和品德如果能相得益彰,那是最好的,但现实当中这样完美的人是不多的。
一个人本来才能有限,但在美好的品德的驱使下,是有可能经过不懈努力成就一番不平凡的功业的。
但这种转化需要环境和时运,光靠自己的努力可能不够。
一个人的才德有可能在实践中良性转化,但也可能恶性转化,这也和环境时运有关系,如果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坚定,原来的德行可能会被摧毁,原来的才能可能变得庸俗不堪。
故此,怎样用人,大体的经验策略是没有大问题的,历代王朝基本上开始都很清明,而尾声都很混乱,深厚的中国历史已经让我们积累了太多的经验,但在实践上,历史总是不断重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作文:有才无德最可怕
一位年轻有才华的名校研究生,在刚刚获得直升博士研究生的机会时,却被寝室饮水机里的一杯毒水断送了性命。
同时,另一位年轻学子也前途尽毁。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学习,学习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技能,为了我们以后能够自力更生,获得更好的生活,可是这些就够了吗?我觉得比知识更是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若是知识渊博,满腹才学,却没有人性,一肚子坏水,那么知识就会变成杀人的武器,害了别人,最终也毁了自己。
有才无德最可怕。
从古至今,有才无德的人不被世人接受,遗臭万年的更是不计其数。
战国时期魏国军事家范雎,为人学识渊博,能言善辩,机智勇敢,被秦昭王重用。
他帮助秦昭王征伐天下,兼并他国,立下汗马功劳。
但他为人睚眦必报,在掌握大权后羞辱旧交须贾,之后又迫害魏相魏齐,逼其自尽,长平战后又因妒忌白起的军功使白起自杀……一桩桩一件件,无不令人毛骨悚然。
因此范雎在历史上留下了更多的印记,遗臭万年。
如果一个人道德沦丧,失去了最本真的人性,便得不到好下场。
在复旦大学这起投毒案中,始作俑者林某考入复旦,并获得奖学金,这是所有人都孜孜以求的。
若是他好好珍惜,
做好同学们心中成绩优秀,阳光热情的大男孩,如他在微博中说的那样“一直在认识自己,需要学习向日葵的单纯”,那么我们每个人都相信,迎接他的将会是一个充满光明的人生。
但他却心胸狭隘,在利益、名誉面前丧失人性,铸成大错,断送了自己的灿烂前程,陪伴他后半生的,将是冰冷的铁窗和无尽的懊悔。
我们都清楚的懂得到知识就是力量,但对于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来说,才识会使人变为魔鬼。
当我们慢慢地长大,人性的光芒是否在被一点点地掩埋?的确,这个社会纷繁而复杂,充满太多的诱惑,但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是高贵的人。
孟子曰:“仁义礼知,我固有之也。
”人,就应加强道德修养,保持一颗仁爱之心,恻隐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我们需要的,是对人性的尊敬。
要成才,先成人。
一个心智健全、人格高尚,不损人利己的人,才会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若是有才无德,终害人毁己,为世之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