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技术发展报告--戴见霖 2013.5
体博江湖中感受羽毛球

关于若干最新,主要是看看斯波阿斯的羽毛球发球机、智能羽毛球训练系统;拜会高端羽毛球服装设计师——北京小5,看他有没有最新的想法;还有,羽毛球器材的老江湖英雄希格,做推广时套路精奇,搞营销的招法新颖,今年参展要看他们有没有更新的表现。
第一站丹麦十战全胜,震惊国际羽坛。
退役后,他投入到羽毛球生产行业,后来和他的合伙人一起发明了台纤球头。
而亚狮龙公司则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使用并推广了台纤球头,使羽毛球头的成本降低,产能提升,可以无限度地满足羽毛球生产的扩张需求,也让羽毛球的价格降低到消费者能接受的程度。
这对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贡献巨大,他相当于我92 July 2018在台纤球头出现之前,羽毛球头都是天然软木球头。
这种软木材料的原料是葡萄牙栎树树皮,生长期长达几十年,产量非常有限,在近乎枯竭的同时,还面临着与红酒软木塞企业争抢资源的困境。
如果没有台纤球头,现在一个羽毛球球头可能就要十几块钱一个,羽毛球就会像高尔夫一样,成为让普通人望尘莫及的贵族运动,所谓的推广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更让人佩服的是,林先生在古稀之年仍然坚持创新,准备第三次引领行业。
这次听他提出一个研究项目——智能芯片结合外骨骼装置、模板化训练。
你想学习林丹、陶菲克,外骨骼装置就会带着你的身体,通过芯片记录的明星动作要点,进行形神皆似的动作训练。
形下山,成为和你的偶像一样技术特点的选手了。
如果林先生的计划成功,我们这些业余教练就没事干了。
如果说林先生是球头瓶颈的征服者,那么三段式的戴先生就是球毛原料与生产工序瓶颈的征服者。
在今年的交流中,我又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消息,那就是戴先生在天然羽毛球的结构上有一项新的设计,对羽毛球的稳定性有明显的提升,并获得了资深品牌生产总监刘强宁老师的认同。
一旦三段式突破稳定性的瓶颈,那么整个羽毛球生产行业流程将被重构。
如果三段式技术完全逆袭传统生产技术,那我们这些传统企业很多现有工人就没事干了。
与业界大咖面对面和著名设计师北京小5终于见面了,他今年的设计主题是“我们不一样”,服装设计与推广的思路很值得我们学习。
关于羽毛球的技术风格的演变和制胜规律文献综述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制关于羽毛球的技术风格的演变和制胜规律文献综述摘要中国羽毛球的起伏及当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引发对"快、狠、准、活"技术风格的重新思考。
分析了技术风格与中国羽毛球运动起伏的内在联系,指出没有正确把握技术风格的本质,是导致成绩起伏的重要原因。
对羽毛球项目制胜的决定性因素"快"给予了全新的定义;对影响"快"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快字中心论"和"能量统一论",并以此为基础概括了羽毛球项目的制胜规律。
关键词:技术风格;制胜规律;羽毛球运动;1 前言羽毛球运动起源于1860 年在英格兰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Badminton)庄园内举行的一场游戏活动, 从此以后, 这个庄园的名称就成为现代羽毛球的代名词(王家宏, 1996)。
由于该运动项目对抗性和技巧性较强, 室内外均可进行, 且球具简便、老少皆宜、充满乐趣又能健身, 因而成为全球一项竞技性比赛项目, 也是一项大众性休闲活动。
尽管相对于足球、篮球等全球流行体育活动来说, 羽毛球运动还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运动项目, 但却是亚洲运动员在世界锦标赛或国际性比赛中的强项, 是能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竞技场上为亚洲人争取光耀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廖焜福, 2002)。
随着这项运动的风行与兴盛, 发展羽毛球的国家越来越多, 且经过国际羽毛球协会(International Badminton)多年的努力, 终于在1992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列入正式比赛项目(王可富, 2005)。
羽毛球运动除了具有竞技体育性质以外, 还作为一项健身项目深受各年龄段人群的欢迎, 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提高羽毛球运动的竞技训练水平, 研究羽毛球技术风格,总结出制胜规律。
2 “快、狠、准、活”技术风格的形成、演变与中国羽毛球比赛成绩的起伏20 世纪60 年代,“快”的技术风格形成, 中国羽毛球运动崛起。
谈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在我国所取得成就的原因

谈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在我国所取得成就的原因第一篇:谈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在我国所取得成就的原因略谈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在我国所取得成就的原因羽毛球是一种老少皆宜、有助于身心健康的运动项目,因而在全世界普及度很高。
羽毛球的起源有关于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1.起源于日本相传羽毛球最早出现于14-15世纪时的日本,球拍是木制的,球用樱桃核插上羽毛制成。
2.出现在印度大约18世纪时,印度的普那出现了一种类似的游戏,球为圆形硬纸板,中间插羽毛球制成,板是木质的。
3.诞生在英国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
大约在1800年左右,由网球派生而来。
1870年,出现了用羽毛、软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
1875年,世界上第一部羽毛球比赛规则出现于印度的普那。
三年后,英国又指定了更趋完善和统一的规则,当时规则的不少内容至今仍无太大改变。
羽毛球在我国的发展现代羽毛球运动大约于1920年左右传入我国,最初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城市的教会组织、大学中里开展。
解放前,由于参加此活动的人数较少,因而,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水平很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羽毛球运动得到蓬勃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50年代初期,羽毛球运动首先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展起来。
虽然当时技术水平很低,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54年,以王文教、陈福寿为代表的第一批印尼华侨回国,带来羽毛球运动技术,全面推动了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2.赶超阶段60年代初期,第二批印尼华侨相继回国,这些羽毛球优秀选手成了我国羽坛的中坚力量,以快速、灵活准确的技术特点而闻名于世界羽坛。
1964年提出了我国羽毛球“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快为主、以攻为主”的指导思想。
我国羽毛球技术风格的形成和训练指导思想的建立,为促进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恢复阶段由于十年**影响,我国羽毛球运动受到了严重挫伤。
虽然在70年代初重新恢复训练,但青黄不接的现象突出,致使我国羽毛球队刚刚获得的优势又完全丧失。
羽毛球研究报告

羽毛球研究报告
羽毛球是一项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的运动项目,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也被广泛认知。
本报告旨在探讨羽毛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分析其在促进社交交流和培养良好品德方面的作用。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能够锻炼全身肌肉。
训练羽毛球需要迅速移动、跳跃和挥拍,这可以有效地消耗体内的能量,增强心肺功能。
同时,羽毛球运动对手臂、腿部和躯干的肌肉都有较好的锻炼作用,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和有活力。
另外,羽毛球运动还能够提高人的反应能力和敏捷度。
在羽毛球比赛中,选手需要快速地判断和反应,以及进行连续的跳跃和转身动作,这些都能够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人的反应能力和敏捷度。
除了身体健康方面的益处外,羽毛球运动还有助于促进社交交流。
在羽毛球运动中,选手需要与搭档或对手进行良好的沟通和配合,这不仅能够培养团队精神,还能够加强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同时,参加羽毛球比赛还能够结识很多共同爱好的朋友,扩大社交圈子,丰富人际关系。
此外,羽毛球运动还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品德。
在羽毛球比赛中,选手需要遵守比赛规则和裁判的指导,这能够培养选手的守法意识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同时,羽毛球比赛还需要选手具备坚持不懈、勇于挑战和团队合作的品质,这能够培养他们的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品格。
综上所述,羽毛球运动对身体健康、社交交流和品德培养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羽毛球运动,享受运动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社交能力。
羽毛球研究报告

羽毛球研究报告引言羽毛球是一项受欢迎的运动,它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并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运动项目。
本文旨在研究羽毛球运动的起源、规则、技术和健康益处,并提供关于如何改善羽毛球技能的建议。
1. 羽毛球的起源羽毛球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和希腊。
羽毛球最初是一项由一群英国军官在室内场地上进行的娱乐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一项国际化的运动项目。
现在羽毛球是一项全球性的运动,拥有庞大的粉丝和专业运动员团队。
2. 羽毛球的规则羽毛球比赛由两个队伍进行,每个队伍由1-2名选手组成。
比赛的目标是在指定的场地内使用羽毛球拍将球击过对方场地并得分。
比赛采用比赛局制,每局比赛的得分以先达到21分为胜利。
如果比赛进入决胜局,胜利者需要先达到30分才能获得胜利。
3. 羽毛球的技术羽毛球技术包括正手、反手、发球、接球、挥拍和战术。
正手是最常用的技术之一,选手通过将球击打到对方场地来得分。
反手技术是一种较为困难的技术,需要选手在球速较快的情况下反手击球。
发球技术是比赛的第一步,选手需要通过准确的发球来控制比赛的节奏。
接球技术是羽毛球比赛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选手需要迅速移动并准确地击球。
挥拍技术是羽毛球比赛中强化攻击能力的关键技术,选手通过高速挥拍来给予对手压力。
战术是羽毛球比赛中关键的策略,选手通过灵活运用技术和战术来获得胜利。
4. 羽毛球的健康益处羽毛球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活动。
它能够提高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并促进心肺功能。
羽毛球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各个肌肉群。
此外,参与羽毛球运动还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反应速度和平衡能力。
通过参与羽毛球运动,人们可以减轻压力、增强免疫力,并改善心情。
结论羽毛球是一项受欢迎的全球性运动,它有助于提高身体健康、发展技术和战术技巧,并提供一种有趣和刺激的方式来锻炼身体。
无论是作为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运动员,参与羽毛球运动都可以获得许多益处。
因此,羽毛球值得被更多人认识和参与,以享受它所带来的各种好处。
大学体育教学结题报告 ——羽毛球技术训练与策略应用

大学体育教学结题报告——羽毛球技术训练与策略应用大学体育教学结题报告:羽毛球技术训练与策略应用摘要:本报告旨在探讨大学体育教学中羽毛球技术训练与策略应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本报告旨在为大学体育教师提供有关羽毛球技术训练与策略应用的资料和指导。
1.引言羽毛球作为一项广泛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已经成为大学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竞技水平,体育教师需要关注羽毛球技术训练与策略应用。
本报告将探讨为什么羽毛球技术训练与策略应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至关重要,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羽毛球技术训练2.1 基本技术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基本技术训练是培养学生羽毛球基本功的基石。
包括正手发球、反手发球、扣杀和接杀等技术动作。
通过反复练习这些基本技术,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并为后续的进阶技术提供坚实的基础。
2.2 进阶技术训练在掌握了基本技术之后,学生可以进行更复杂的进阶技术训练,如正手横移、反手横移和正手上网等技术。
这些技术要求学生在进攻和防守中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技巧性。
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辅导。
3.羽毛球策略应用3.1 单打策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单打策略是学生们提高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的关键。
体育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如何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战术策略,如进攻、防守、控制、变向等,以便他们可以在比赛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
3.2 双打策略羽毛球双打需要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战术应用。
体育教师应该教授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双打策略,并培养他们与搭档之间的默契和配合。
通过训练和实践,学生可以提高双打战术的应用能力,提高整个团队的竞技水平。
4.教学方法与策略4.1 积极互动式教学大学体育教学应该强调积极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体育教师应该提供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演示、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羽毛球技术名称总结_技术季度总结

羽毛球技术名称总结_技术季度总结
本季度,我在羽毛球技术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提升。
在日常的训练中,我注重细节和基本功的训练,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磨炼,我对一些羽毛球技术名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正手技术是我在这个季度重点练习的一个技术。
正手技术是羽毛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也是发球、接发球和进攻的基础。
在正手技术中,我注重拍球时的姿势和力度的控制,通过不断地练习,我可以更好地完成各种正手擊球动作,提高球的控制和力量。
反手技术也是我在本季度注重训练和提升的一个技术。
反手技术是羽毛球运动中技术要求较高的一个方面,对握拍的力量和灵活性要求较高。
在反手技术中,我主要练习了反手挥拍的技巧和反手拍球的力量控制。
在比赛中,我能够更好地运用反手技术进行防守和进攻,提高了自己的竞技水平。
除了正手和反手技术外,我还注重练习和完善其他一些羽毛球技术,如扑球、控球和变线等。
扑球是羽毛球运动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通过不断地练习,我能够更好地判断球的落点和方向,并进行准确的扑球动作。
控球是发球和接发球时必不可少的技术,我通过练习提高了球的控制和落点的准确性。
变线是在比赛中进行战术变化和欺骗对手的重要技术,我通过练习和观摩优秀选手的比赛,提高了自己的变线水平和技巧。
羽毛球实践教学成果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羽毛球运动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一项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的体育运动。
为了提高我国羽毛球运动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羽毛球人才,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羽毛球实践教学活动。
本文将总结我校羽毛球实践教学成果,以期为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实践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技能水平,使其具备一定的竞技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3. 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为我国羽毛球运动培养后备人才。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1)握拍方法:讲解并示范正确的握拍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握拍技巧。
(2)步伐移动:教授羽毛球步伐,包括正手位、反手位、上网、后退等步伐,使学生熟练掌握步伐移动技巧。
(3)击球技巧:讲解并示范羽毛球击球技巧,包括正手、反手、网前等技术动作。
2. 羽毛球战术教学(1)单打战术:教授单打中的进攻、防守、调动等战术。
(2)双打战术:讲解双打中的配合、站位、抢攻等战术。
3. 羽毛球比赛实践(1)模拟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战术。
(2)校内外比赛: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羽毛球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4. 羽毛球文化教育(1)羽毛球历史:介绍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羽毛球文化。
(2)羽毛球精神: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
四、实践教学成果1. 学生羽毛球技能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羽毛球技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各项羽毛球比赛中,我校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我校争得了荣誉。
2.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精神得到锻炼在羽毛球实践教学中,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面对比赛的挑战,学生发扬了拼搏精神,克服困难,勇夺佳绩。
3.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羽毛球实践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自律、自信、自强的品质,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羽毛球技术发展报告
戴见霖
二零一三年五月
羽毛球技术发展报告
一、近200年羽毛球的沿袭:
羽毛球已有近200的历史,羽毛球的运动水准得到极大的提高,羽毛拍无论在材料、生产工艺方面均有了重大突破。
羽毛球拍的材料由全木质演变成铝合金框、铁杆,进而发展到今天的碳纤维材料。
高性能材料在羽毛球拍上的应用,对羽毛球的攻击性更强,要求羽毛球具备更强的抗击打能力。
而羽毛球除了大幅的提高生产工艺的精准度,从而保障羽毛球品质的提高外,羽毛球由16要羽毛片+一个球头的“二段式”结构一直沿用至今。
而一成不变的“二段式”结构正是遏制传统“二段式”羽毛球品质稳定的瓶颈。
二、20年对羽毛球变革的研究
1、尼龙羽毛球:
(1)尼龙叶部分,一体注塑成型,像女性的裙摆,受力后整体联动,而不像天然羽毛球,每支毛片又相互独立。
(2)耐打度特别高,但缺乏羽毛球应有的手感
2、市场上一种叫焕羽的羽毛球,它是一项1987年的美国专利:(Patant number:4,657,262, Date of Patent:Apr.14,1987)专利内容:
这种羽毛球采用与传统羽毛球一样的
长羽毛片,中间的塑料支架旋转植入球头
中,与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的二道线起着
相似的作用——支撑和固定羽毛杆。
它比传
统羽毛球更多地依赖手工制作。
这款羽毛球常常被人误认为与“三段
式”羽毛球有关联。
其实,无论从羽毛片的
长短尺寸、结构构造、生产工艺等方面,均
与“三段式”羽毛球有着天壤之别。
3、日本美津农公司前几年推出的一款人造
羽毛片的羽毛球——没有了羽天然羽毛,实
际上已脱离了真正意义上的羽毛球的范畴。
优点:耐打,稳定性好。
缺点:非天然羽毛,失却了天然羽毛制作的
羽毛球应有的飞行轨迹和特有的手感。
人造
羽毛叶片不透气,击球后,球的飞行有点漂。
三、“三段式”羽毛球技术工艺及优势:
1、“三段式”羽毛球定义:顾名思义,是指由球头+人造植毛架+羽毛三部分组成,她
有别于由球头+羽毛两部分组成的传统“二段式”羽毛球。
“三段式”羽毛球是羽毛球的新品类。
2、与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的区别
(一)、结构:
1、层次不同:
“三段式”羽毛球:球头+人造植毛架+短羽毛片(47—49mm),
“二段式”羽毛球:球头+长羽毛片(75—77mm)。
(二)、一致性不同:
1、羽毛球的锥度一致:
“三段式”羽毛球的植毛架是由电脑设计而成,每
根植毛杆与球头平面的夹角β是一定的,植毛架经
塑胶模具注塑成型后,其植毛杆锥度是一致的。
2、相邻二根毛杆间的夹角一致:
“三段式”羽毛球的植毛架是电脑生成,经注
塑模具注塑成型,相邻二毛杆间的夹角α可以
控制在几乎不影响羽毛球性能的公差范围。
3、相邻二毛叶间的夹角的一致:
“三段式”羽毛球的相邻二片毛叶之间的夹角γ
是由方形植毛管间的夹角设定的(例:11.8度),那
么,经分选后,相对一致的短毛片植入上述植毛管后,相
邻两羽毛叶片间的夹角也相对的一致。
4、相邻两毛杆间的间距一致:
“三段式”羽毛球的相邻两植毛杆间的间距A几乎一致。
5、相邻两毛杆间的夹角与相邻两羽毛叶片间
的夹角一致:
羽毛球上行时,速度快,迎风面大的羽毛叶片起作用;
而羽毛球从最高点下降时,速度变慢,此时,迎风面大的
羽毛叶片作用不大,反而迎风面小的羽毛杆的角度均匀性
对飞行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们平常会
见到有30%以上的传统“二段式”羽毛球,向上飞行时稳
定,但它从最高点转折下行飞行时,却变得有一点摇晃或
振动。
(三)生产方式不同:
“三段式”羽毛球的生产,就象数码照相,简易、快捷、可控、可替换;无论是3岁的小孩还是80岁的老人,均可轻松掌握;
传统“二段式”羽毛球的生产,犹如传统的老式照相,工序多、周期长、需要摄影技术培训、操控性差,无预见性等。
三、“三段式”羽毛球的特点和优势:
1、产品合格率提高30%以上。
羽毛球的合格率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羽毛球的稳
定性和速度的准确度。
其中:
A、飞行稳定性——决定因素就是,球
头、植毛架部位、羽毛片,三者的重心
(G1,G2,G3)在羽毛球的中心轴线上。
B、飞行速度,也叫落点。
飞行速度的影响因素有:羽球重量、毛杆锥度、
相邻二毛片间的夹角、重心的位置。
而羽毛球综合重心G靠前还是靠后,对羽毛
球飞行速度(以及手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三
段式”羽毛球G的位置比较一致。
2、羽毛利用率提高35%。
羽毛资源中,有1/3以上是这种不够长度的羽毛,就传统二
段式羽毛球而言是废品,而“三段式”羽毛球恰好使这些“废品”
得到利用。
3、产品寿命延长了80%。
羽毛球受到128牛顿的冲击时,羽毛杆与加了胶的线之间会
产生剪切力,传统羽毛球为了固定两道线与毛杆,必须施加一定
量的胶水,这样加了二次胶的线圈硬度很大,毛杆与加了胶的二
道线间就会产生一定的刚性,当受到冲击力时,会产生较大的剪
切力,悬空的毛杆就很容易折伤。
“三段式”羽毛球的人造植毛架在受到冲击力后,会整体变
形,以吸收来自击球产生的冲击力,保护了羽毛杆。
4、为消费者提供DIY的乐趣
(1)“三段式”羽毛球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可轻松替换羽毛片的结构。
(2)“三段式”羽毛球的性能的控制点全部在于人造植毛架,所以,制作羽毛球就类似于用数码相机照相那边容易。
四、羽毛球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天然羽毛片的裁切工艺的变革
(二)球头材料将由人造材料代替天然软木
(三)适合羽毛球飞行特性的人造羽毛片部分代替天然羽毛片
参考文献:
1、戴见霖专利:
(1)中国发明专利:200910044168.1
(2)美国发明专利:13/261185
(3)韩国发明专利号:10-1237442
(4)国际PCT专利号:PCT/CN2009/001189
(5)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201020002025.2
(6)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201020258538.X
(7)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zl200920065486.1
(8)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201120507862.5
(9)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200920259555.2
(10)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200920065649.6
(1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020258556.8
2、尼龙羽毛球专利:申请号:200880118791.0
3、美国羽毛球专利号:4,657,262
4、美津农羽毛球专利号:200980102040.4
“三段式”羽毛球发明人:戴见霖
2013年5月
颠覆传统世界首创
“三段式”羽毛球,
大家都打得起的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