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希望材料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同时,又具备良好的综合性能。

传统的单一材料已经很难满足这种需要。

因此,人们将注意力转向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不同,性质不同,有时形状也不同的相容性材料以物理方式合理的进行复合而制成的一种材料。

其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材料的特长,并赋予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复合材料的性能还具有可设计性的重要特征。

作为复合材料重要分支的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或60年代初期。

现代材料方面不但要求强度高,还要求其重量要轻,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领域。

金属基复合材料正是为了满足上述要求而诞生的。

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简称MMCs)是以陶瓷(连续长纤维、短纤维、晶须及颗粒)为增强材料,金属(如铝、镁、钛、镍、铁、桐等)为基体材料而制备的。

金属基复合材料分为宏观组合型和微观强化型两大类。

前者指其组分能用肉眼识别和具备两组分性能的材料(如双金属、包履板等);后者需显微观察分辨组分以改善成分来提高强度为主要目标的材料。

根据用途分类:(1)结构复合材料: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尺才稳定性、耐热性等是其主要性能特点。

用于制造各种航天、航空、汽车、先进武器系统等高性能结构件。

(2)功能复合材料:高导热、导电性、低膨胀、高阻尼、高耐磨性等物理性能的优化组合是其主要特性,用于电子、仪器、汽车等工业。

强调具有电、热、磁等功能特性。

(3)智能复合材料:强调具有感觉、反应、自监测、自修复等特性。

根据复合材料基体可划分为铝基、镁基、钢基、钛基、高温合金基、金属间化合物基及耐热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按按增强体分类划分为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层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与比刚度,而与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相比,它又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而耐热性,与陶瓷材料相比,它又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较高的抗冲击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在各金属材料基体内用多种不同复合工艺,加进增强体,以改进特定所需的机械物理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比强度、比钢度、导电性、耐磨性、减震性、热膨胀等多种机械物理性能方面比同性材料优异得多。

因此,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新兴高科技领域,宇航、航空、能源及民用机电工业、汽车、电机、电刷、仪器仪表中日益广泛应用。

1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史近代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始于1924年Schmit[1]关于铝/氧化铝粉末烧结的研究工作。

在30年代,又出现了沉淀强化理论[2,3],并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得到了很快地发展。

到了60年代,金属基复合材料已经发展成为复合材料的一个新的分支。

到了8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首次将陶瓷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用于制造柴油发动机活塞,从此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工作得到了飞快地发展。

土耳其的S.Eroglu等用离子喷涂技术制得了NiCr-Al/MgO-ZrO2功能梯度涂层。

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航空航天部门推进系统使用的材料,其性能已经接近了极限。

因此,研制工作温度更高、比钢度、比强度大幅度增加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发展高性能材料的一个重要方向。

1990年美国在航天推进系统中形成了3250万美元的高级复合材料(主要为MMC)市场,年平均增长率为16%,远远高于高性能合金的年增长率[4]。

到2000年,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市场价值达到了1.5亿美元,国防/航空用金属基复合材料已占市场份额的80%[5]。

预计到2005年市场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需求量将达161t,平均年增长率为4.4%。

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种类繁多,制造方法多样,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4种生产方法。

2.1扩散法扩散法是将作为基本的金属粉末与裸露或有包覆层的纤维在一起压型和烧结,或在基体金属的薄箔之间置入增强剂进行冷压或热压制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6]。

2.1.1扩散粘结法这种方法常用于粉末冶金工业。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一种将金属基体与其他增强材料(如纤维、颗粒等)组合在一起制成的新型材料。

它具有金属材料的优良性能,如高强度、高刚度、耐磨性等,并且能够通过引入增强材料来改善其综合性能。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扩大,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的多元化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不仅可以使用不同种类的金属作为基体材料,还可以结合多种不同类型的增强材料,如纤维、颗粒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可望得到更大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

未来,金属基复合材料将进一步向高性能、高温、高强度等方向发展。

2. 制备工艺的改进: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对其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未来,人们将继续改进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以提高材料的可塑性、成型性和耐高温性能。

例如,采用先进的热处理工艺、粉末冶金、熔融铸造等方法将有助于制备出更加优质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3. 结构设计的优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不仅与材料本身的性能有关,还与其结构设计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优化材料的机械性能、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未来,人们将通过模拟分析和先进的设计方法,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开发出更加优化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结构。

4. 新型增强材料的研究: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增强材料的选择上有很大的灵活性。

未来,人们将继续寻找新型的增强材料,并研究其与金属基体的相容性和增强效果。

例如,纳米材料、陶瓷颗粒等新型增强材料的引入,将进一步提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5. 应用领域的扩大: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金属基复合材料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尤其是在新能源、环保、生物医学等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总之,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基复合材料将继续取得重大进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பைடு நூலகம்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一)粉末冶金复合法 粉末冶金复合法基本原理与常规的粉末冶金法相同,包括烧结成形法、烧结制坯加塑法加工成形法等适合于分散强化型复合 材料(颗粒强化或纤维强化型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成型。 粉末冶金复合法的工艺主要优点是:基体金属或合金的成分可自由选择,基体金属与强化颗粒之间不易发生反应;可自由选 择强化颗粒的种类、尺寸,还可多种颗粒强化;强化颗粒添加量的范围大;较容易实现颗粒均匀化。 缺点是:工艺复杂,成本高;制品形状、尺寸受限制;微细强化颗粒的均匀分散困难;颗粒与基体的界面不如铸造复合材料 等。

(二)铸造凝固成型法 铸造凝固成型法是在基体金属处于熔融状态下进行复合。主要方法有搅拌铸造法、液相渗和法和共喷射 沉积法等。铸造凝固成型铸造复合材料具有工艺简单化、制品质量好等特点,工业应用较广泛。
1、原生铸造复合法 原生铸造复合法(也称液相接触反应合成技术Liquid Contact Reaction:LCR)是将生产强化颗粒的原料 加到熔融基体金属中,利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强化相,然后通过浇铸成形。这种工艺的特点是颗粒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结合状态良 好,颗粒细小(0.25~1.5μm),均匀弥散,含量可高达40%,故能获得高性能复合材料。常用的元素粉末有钛、碳、硼等,化 合物粉末有Al2O3、TiO2、B2O3等。该方法可用于制备A1基、Mg基、Cu基、Ti基、Fe基、Ni基复合材料,强化相可以是硼化 物、碳化物、氮化物等。 2、搅拌铸造法 搅拌铸造法也称掺和铸造法等,是在熔化金属中加入陶瓷颗粒,经均匀搅拌后浇入铸模中获得制品或二次加工 坯料,此法易于实现能大批量生成,成本较低。该方法在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面应用较广,但其主要缺点是基体金属与强化颗 粒的组合受限制。原因有两方面:①强化颗粒与熔体基本金属之间容易产生化学反应;②强化颗粒不易均匀分散在铝合金一类的 合金熔体中,这是由于陶瓷颗粒与铝合金的润滑性较差,另一个问题是陶瓷颗粒容易与溶质原子一起在枝晶间产生偏析。 3、半固态复合铸造法 半固态复合铸造法是从半固态铸造法发展而来的。通常金属凝固时,初生晶以枝晶方式长大,固相率达 0.2%左右时枝晶就形成连续网络骨架,失去宏观流动性。如果在液态金属从液相到固相冷却过程中进行强烈搅拌则使树枝晶网 络骨架被打碎而保留分散的颗粒状组织形态,悬浮于剩余液相中,这种颗粒状非枝晶的微组织在固相率达 0.5%~0.6%仍具有一 定的流变性。液固相共存的半固态合金因具有流变性,可以进行流变铸造;半固态浆液同时具有触变性,可将流变铸锭重新加热 到固、液相变点软化,由于压铸时浇口处及型壁的剪切作用,可恢复流变性而充满铸型。强化颗粒或短纤维强化材料加入到受强 烈搅拌的半固态合金中,由于半固态浆液球状碎晶粒对添加颗粒的分散和捕捉作用,既防止颗粒的凝聚和偏析,又使颗粒在浆液 中均匀分布,改善了润湿性并促进界面的结合。 4、含浸凝固法(MI技术) 含浸凝固法是一种将预先制备的含有较高孔隙率的强化相成形体含浸于熔融基体金属之中,让基体 金属浸透预成型体后,使其凝固以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有加压含浸和非加压含浸两种方法。含浸法适合于强化相与熔融基体金 属之间润湿性很差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强化相含量可高达30%~80%;强化相与熔融金属之间的反应得到抑止,不易产生偏折。 但用颗粒作强化相时,预成形体的制备较困难,通常采用晶须、短纤维制备预成形体。熔体金属不易浸透至预成形体的内部,大 尺寸复合材料的制备较困难。

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进展

高导热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电子器件芯片功率的不断提高,对散热材料的热物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将高导热、低膨胀的增强相和高导热的金属进行复合得到的金属基复合材料,能够兼顾高的热导率和可调控的热膨胀系数,是理想的散热材料。

本文对以 Si、 SiCp、金刚石、鳞片石墨为增强相的铜基及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就金属基复合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制备;研究进展;金属复合材料提升相和基体原材料的润滑性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有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基体中加强相的趋向和分布、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也会影响到原材料的导热系数。

为了防止复合材料中加强相分别不匀、趋向不匀等问题造成导热系数降低,在挑选复合材料制备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完善相关工艺指标,就可以获得导热系数最理想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现阶段,铜基和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大概可以分为固相法和液相法两类。

固相法有热压烧结法、高温高压烧结法和等离子放电烧结法等,液相法有搅拌铸造法和熔渗法等。

一、热压烧结法热压是制备复合材料传统的方式,主要加工工艺是将基体与加强相粉末混合匀称,然后放入磨具中增加工作压力,除气后升温至固相线环境温度下,在空气、真空泵及保护气中致密化,产生复合材料。

热压烧结法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重要制备方式,此方法的优势是生产出的复合金属质量稳定,加强相和金属粉占比可调。

可是,缺陷非常明显,烧结必须使用磨具,无法制备外观繁杂、尺寸大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且工艺成本高。

Goryuk 研发了电子元件基材使用于SiC/Al复合材料的压合工艺流程之中,通过隔热保温时间与压力对SiC/Al复合材料相对密度和导热系数产生的影响。

通过Goryuk的研究最佳的制备参数为:烧结环境温度700摄氏度、烧结工作压力20 MPa、隔热保温时长1 h、保护气为N2。

选用该加工工艺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导热系数为240 W m-1K-1。

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_张效宁

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_张效宁

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张效宁,王 华,胡建杭,吴桢芬(昆明理工大学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 摘 要:新材料的研究、发展与应用一直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复合材料,特别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新材料技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金属基复合材料对促进世界各国军用和民用领域的高科技现代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倍受人们重视。

文章简单综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分类,性能和应用;以及增强体的选取,制成品的成型工艺,性能,以及应用和展望。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铝基复合材料;镁基复合材料;应用中图分类号:TG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308(2006)05-0053-06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Research on Metal Matrix CompositesZHANG Xiao-ning,WANG Hua,HU Jian-hang,WU Zhen-fen(Faculty of Materials and Metallur gical Engineering,Knu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Kumming,Yunnan650093,China)A BSTRACT:The research,d evelop ment an d ap plication of n ew comp os ites are one of th e i mp ortant matters in mod ern high science and t echn p os ite mat erials,esp ecially metal matrix comp os ites,play a very importan t role in ne w materials field.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e p aid more atten tion f or that they have very strong effects on acceleration of the field of army and civil ian u tilization in th e worl d.The d evelop ment, class ificat ion,p rop erty an d application of metal-based materials are su mmarized bridfl y.The selection of rein forcin g particle,an d the mold ing tech-niq ues,property,ap plication and expectation of fin ished products are als o d iscus sed.KEY WORDS:metal matrix c omp os ites,rein forcin g p article,al uminu m matrix composites,magnesiu m matrix composites,app lication1 引 言复合材料[1~2]是继天然材料,加工材料和合成材料之后发展起来的新一代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金属基复合材料是指将金属作为基体材料,与其他非金属材料(如陶瓷、复合材料纤维等)进行复合制备的材料。

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建筑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种类丰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种类非常多样,包括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金属基聚合物复合材料等。

不同种类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2. 性能优良: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优势,综合性能较好。

例如,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

3. 制备技术成熟: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包括热压、热等静压、粉末冶金、特殊金属/陶瓷涂覆等多种制备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制备出具有均匀组织结构和良好性能的金属基复合材料。

未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变革材料设计: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金属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性能调控方法,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应用。

例如,通过优化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和增加金属间化合物相的形成,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

2. 发展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将不断涌现。

例如,碳纳米管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等具有很高研究和应用价值。

3. 应用拓展: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

例如,开发具有轻质、高强度和高温耐受性能的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飞机、汽车零件、电子器件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其性能和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扩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a d lw rt e a x a s n c e iin . o i e i e s d o dt n te mea t x c mp st W td e i te c a sf ai n , n e r le p i o f ce t mbn d w t t t y c n i o , tlmar o o i a s id Ol h l s i c t s o hm n o C hh u i h i e s u i o
外 大量 学 者 采用 复 合 技术 将 不 同性 能 的材 料 复 合
击著提 高 , 疲 并具 有 特 殊 的热膨 胀性能 。 复合材料 的种类 繁多 , 其基体材 按
料 不 同可分 为金属 基 、 脂基 和 陶瓷基 复合 材料 。 树
目前 , 金属基 复合材料 是我 国应 用较为 广泛 、 发
C E ul g S N X ej H N S -n ,U u -e i i ( eat n f t a S i c n n ier g Sc unE g er gT c nc o ee D yn 10 0,hn) D p r t e l ce eadE gne n ,i a n i e n eh i C l g , ea g6 8 0 C ia me o Ma r n i i h n i l a l
p p r a c r i g t h a n s e fi c mpe ey ma ua t r g meh d, i c l fr n n o - r d cin, e r s ac r d ci n a e ,c o d n o t e we k e s so o ltl n fcu n to d f ut o mi g a d lw p o u t n i i o t e e rh p o u t h o w s g n r l e n n y e whc a e n te h g e p c f te g h a d s e  ̄c mo u u ,h e tr ssa c o e e to e t a e e ai d a d a a z d, ih b s d o h i h r s e i c sr n t n p c d ls t e b s e i n e t f c fh a z l i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研究金属基复合新材料是当代新材料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较好的耐热性和更低的热膨胀系数等优点,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不完善、成本高、难形成大规模的生产等弱点,并结合国内外相关工作的研究状况,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以及制成品的制备技术与应用方面,对其领域内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评述了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金属基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分类;制备技术中图分类号:TG42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2303(2011)07-0090-05第41卷第7期2011年7月Vol.41No.7Jul.2011Electric Welding Machine陈素玲,孙学杰(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四川德阳618000)Classifi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CHEN Su-ling ,SUN Xue-jie(Department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 ,Deyang 618000,China)Abstract :Studying on metal matrix composit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in the modern field of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In thispaper ,according to the weaknesses of incompletely manufacturing method ,difficult forming and low-production ,the research production was generalized and analyzed ,which based on the higher specific strength and specific modulus ,the best resistance to effect of heat and lower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Combined with the study condition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 was studied on the classifications ,properties ,manufactur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And th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and defects were mainly commented,meanwhile,the future researching scope of the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was discussed.Key words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classific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0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低密度的单一材料已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为此,国内外大量学者采用复合技术将不同性能的材料复合起来,取长补短,得到单一材料无法比拟的、综合性能优越的新型复合材料[1-3]。

复合材料是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材料为增强体,通过复合工艺形成的材料。

它克服了单一材料的某些弱点,产生协同效应,使之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从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4-6]。

与普通单增强相复合材料相比,其冲击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显著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热膨胀性能。

复合材料的种类繁多,按其基体材料不同可分为金属基、树脂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目前,金属基复合材料是我国应用较为广泛、发展迅速的复合材料。

它采用金属或合金为基体,以纤维、晶须、颗粒等为增强体,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良好的复合工艺,使基体和增强体之间取长补短,发挥了各自的性能及工艺优势[7-8]。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金属基复合材料往往具有更高的比强度(强度和密度之比)、比模量(模量和密度之比),更好的耐热性以及更低的热膨胀系数。

迄今为止,由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不完善、成本高等因素,导致难以大规模生产[9-10]。

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状况,总结分析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性能特收稿日期:2011-02-22作者简介:陈素玲(1981—),女,河南洛阳人,硕士,主要从事焊接工艺制订等工作。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造技术研究进展点、制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评述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金属基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

1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和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除力学性能优异外,还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应用范围广泛。

依据基体合金的种类可分为:轻金属基复合材料、高熔点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

按增强相形态的不同可划分为: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混杂增强金属复合材料[11-13]。

以下从基体、增强体以及复合材料的性能应用等方面,分别予以评述。

1.1合金基体复合材料性能铝、镁、钛、铜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合金是目前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轻金属合金。

用其制成的各种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的轻型结构件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和汽车工业等领域[14]。

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高韧性、导热性较好的性能特点,且铝基复合材料适用的制备方法多,易于塑性加工,制造成本低。

与铝基复合材料相比,镁基复合材料最大的优点是质量更轻,多用于航天、空间等对构件质量有严格要求的高技术领域[15-18]。

铜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塑性在金属中名列前茅,属于廉价金属,但在铜中加入增强体可提高其强度、刚度、耐热性和降低热膨胀系数,所以铜基复合材料有良好的导热性可有效地传热散热,能减少构件受热后产生的温度梯度,主要用于电力工业和半导体工业。

铝基复合材料在温度高于300℃后,其强度迅速下降,极限工作温度约350℃,相比之下,钛基复合材料比铝基复合材料有更高的耐热性,但成本明显高于铝基复合材料,因此,钛基复合材料应用领域主要集中于飞行器及发动机的耐热零部件。

另有一类主要用于高温作业轻质高强结构件方面的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此类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温性能高的特点,故被选用在发动机等高温零部件上,可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

通常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有SiC、TiB2、TiC颗粒等,常见的基体有NiAl、TiAl。

1.2增强体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是一些不同几何形状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

目前,其增强相已有很多,重要的有氧化铝纤维、硼纤维、石墨(碳)纤维、SiC纤维、SiC晶须;颗粒型的有SiC、碳化硼、图化钛等;丝状的有钨、铍、硼、钢等。

金属基复合材料按其增强材料的几何形态可划分为以下几类[13]。

(1)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利用无机纤维(或晶须)及金属细线等增强金属得到质量轻且强度高的材料,纤维直径从3~150μm(晶须直径小于1μm),纵横比(长度/直径)在102以上[19]。

在现有的各种类型增强体中,高性能连续纤维具有最明显的增强效果和更高的强度及刚度。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复合和加工工艺独特、复杂、不易掌握和控制,因此该类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很高。

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用于较少考虑成本的航天、航空等尖端技术领域。

(2)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短纤可分为天然纤维制品和短切纤维。

天然纤维主要是一些植物纤维和菌类纤维索等,长度一般为35~150mm;短切纤维一般是由连续纤维(长纤维)切割而成,长度1~50mm,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短纤维增强体的材料主要有Saffil-Al2O3、Al2O3-SiO2、SiC等[15]。

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成本比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低得多,与基体合金相比,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和高耐磨性,其各向异性要远远小于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体积分数一般不超过30%。

主要用于汽车行业、电力行业等。

(3)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晶须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以单晶的形式生长而成的一种高纯度纤维,其原子排列高度有序,几乎不含晶界位错等晶体结构缺陷,有异乎寻常的力学性能。

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使用的晶须使用做多、性能较好的是SiC、SiN4晶须,成本最低的是Al2O3·B2O3晶须。

与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相比,其各向异性极小;与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比,晶须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更高;而晶须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分数一般不超过30%,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如飞机架构、推杆加强筋等。

(4)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利用颗粒自身的强度,其基体起着把颗粒组合在一起的作用,颗粒平焊接材料陈素玲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制造技术研究进展第7期均直径在1μm以上,强化相的容积比可达90%。

常用作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颗粒主要有:SiC、Al2O3、TiC、TiB2、NiAl、Si3N4等陶瓷颗粒,以及石墨颗粒、甚至金属颗粒[16]。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各向同性、颗粒价格最低、来源最广、复合制备工艺多样、最易成形和加工的复合材料。

在各种金属基复合材料中,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使用范围最广,不仅包括航空、航天及尖端军事领域,还适用于交通运输工具、微电子、核工业等商业应用。

(5)混杂增强金属复合材料。

对上述四种单一的增强形式进行有机的组合就形成了混杂增强。

增强体的混杂组合可分为三种:颗粒-短纤维(或晶须)、连续纤维-颗粒、连续纤维-连续纤维。

在短纤维或晶须的预制件中,易出现增强的粘结、团聚现象,颗粒的混入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与单一的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相比,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横向强度,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2制备工艺与分析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复合制备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但制备技术研究是决定该类材料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关键问题。

所以,研究开发实用有效的制备方法一直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