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草木的呼吸
《倾听草木的呼吸》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倾听草木的呼吸》一文,回答16~19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曹洁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
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
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
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
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
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
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
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
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
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
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
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
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
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
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
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
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
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
它们在水边相依..。
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 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
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
倾听草木的呼吸原文全部手法批注

倾听草木的呼吸原文全部手法批注
【实用版】
目录
1.倾听草木的呼吸的意义
2.倾听草木的呼吸的方法
3.倾听草木的呼吸的实践与体验
4.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价值与启示
正文
【一、倾听草木的呼吸的意义】
倾听草木的呼吸,是一种对生命尊重和热爱的态度,也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草木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生命形态,它们在生长、发育、繁衍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提供能量。
通过倾听草木的呼吸,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进而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倾听草木的呼吸的方法】
要倾听草木的呼吸,首先要具备一颗宁静的心。
在自然环境中,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周围的气息。
倾听草木的呼吸,需要一定的专注力和冥想技巧,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体验活动等方式,学习和掌握这些技巧。
【三、倾听草木的呼吸的实践与体验】
在实践中倾听草木的呼吸,能够带给我们许多美好的体验。
例如,在森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树木在阳光下的光合作用,感受到它们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
在公园里,我们可以触摸到草地上的露珠,听到鸟儿在枝头歌唱的声音。
这些体验让我们更加接近自然,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四、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价值与启示】
倾听草木的呼吸,不仅能够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美好,还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例如,通过倾听草木的呼吸,我们可以了解到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共生关系,这对于我们认识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倾听草木的呼吸还能够让我们学会尊重生命、珍惜资源,这对于我们的道德修养和人生观具有积极的影响。
倾听草木的呼吸题目作用

倾听草木的呼吸题目作用一、题目解析1. 吸引读者兴趣- “倾听草木的呼吸”这个题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草木”本是没有呼吸这一人类特征的事物,赋予其“呼吸”的能力,并且让人去“倾听”,制造了一种神秘而新奇的感觉。
读者会好奇,草木的呼吸是怎样的,如何去倾听,从而激发读者阅读文章的欲望。
2. 奠定情感基调- 题目传达出一种宁静、舒缓、亲近自然的情感氛围。
“倾听”是一种专注、用心的行为,而“草木的呼吸”暗示着一种与自然生命的细腻互动,让读者在未读文章之前就感受到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3. 暗示文章主旨- 文章可能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强调人们需要用心去感受自然中草木的生命律动。
通过“倾听草木的呼吸”,表达人类要关注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旨。
二、可能的学习资料内容(以人教版教材的理念为基础)1. 语文知识方面- 修辞手法- 这一标题中使用的拟人手法是初中语文重要的修辞手法知识点。
在人教版教材中,从七年级开始就有对修辞手法的学习。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例如“倾听草木的呼吸”,使草木具有了人类“呼吸”的生命特征,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 抒情方式2. 阅读理解方面- 解读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 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根据标题推测文章内容。
例如,从“倾听草木的呼吸”这个标题推测,文章可能会描写草木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像春天草木的复苏生长(呼吸般的生机勃发),或者是在微风中、阳光下草木的姿态等,进而表达对自然生命的感悟。
同时,文章可能还会涉及到人类与草木(自然)的互动,如人们对草木的保护或者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启示等。
- 理解标题对主旨的暗示作用3. 写作方面- 标题的创意借鉴- 这个标题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创意性标题的写作范例。
在写作中,学生可以学习运用拟人、通感等手法来创作富有吸引力的标题。
例如,学生在描写动物时,可以写“聆听鸟儿的歌声”,通过这种方式让标题更具诗意和感染力。
2018年南充市中考阅读题曹洁《倾听草木的呼吸》(带答案)

2018年南充市中考阅读题曹洁《倾听草木的呼吸》(带答案)2018年南充市中考阅读题曹洁《倾听草木的呼吸》(带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一17题。
(12分) 倾听草木的呼吸曹洁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
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
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
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
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
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
花人两相映。
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
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
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
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
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
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
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
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
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
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
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
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
它们在水边相依。
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 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
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氩,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倾听草木的呼吸读后感

倾听草木的呼吸读后感
《倾听草木的呼吸》是一本让人沉思的书,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大自然,用文字去描绘大自然,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大自然所感染,仿佛听到了草木的呼吸,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
书中描述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种种经历,比如在树林中漫步,听着鸟儿的歌声,感受着清风拂过脸颊的感觉;在山间徜徉,欣赏着山花的美丽,聆听着山涧的潺潺流水;在田野里徜徉,感受着大地的温暖和生机。
这些描述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也让我意识到了大自然的宝贵和珍贵。
在这个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时间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然而,大自然是我们生活的基础,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也意识到了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仅是在描述大自然的美丽,更是在呼吁
人们应该珍惜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用心去感知大自然,用行动去保护大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大自然的美丽永远存在,也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总之,读完《倾听草木的呼吸》,我深深地被大自然所感染,也深深地意识到了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大自然。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这本书,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像作者一样,用心去感知大自然,用行动去保护大自然。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草木的呼吸,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吧!。
倾听草木的呼吸阅读理解及答案

倾听草木的呼吸阅读理解及答案第一章:草木的呼吸每当夜幕降临,你是否会感觉到身边的环境变得更加清新,感觉到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呢?这是因为,在夜晚,草木通过光合作用将白天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并呼出氧气,这就是草木的呼吸。
草木呼出的氧气是维持生命的必要物质,也是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否则我们就会窒息而亡。
而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则被草木吸收,并参与光合作用,形成新的氧气。
因此,人类和草木之间,构成了一个氧气循环系统,这也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我们应该好好爱护草木,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第二章:倾听草木的呼吸在城市里,充斥着各种噪音,很难听到草木的呼吸声。
但在森林里,这种声音就格外明显。
你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聆听它们的呼吸声,你会惊异的发现,原来自然界的声音也是如此优美动人。
在草木的呼吸声中,也蕴含了一种能量,让人感到宁静和欣慰。
尤其是当你感受到绿色生命的脉动时,内心的平静与放松让你彻底沉浸其中。
第三章:草木的声音对健康的影响不仅仅是听草木的呼吸声,与自然接触还有许多好处。
首先,接触自然环境能够降低我们的压力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可以让我们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其次,走进自然环境,可以让我们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最后,通过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增强肺功能,保护呼吸道健康。
因此,长期接触自然环境,对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第四章:结语草木的呼吸声,是自然环境中最动人的声音之一。
只有当我们与自然环境真正接触,才能感到自然之美和生命的真谛。
因此,让我们抽出时间,走出城市,走进大自然,感受草木的呼吸声,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完美的放松和修养。
《倾听草木的呼吸》阅读答案

《倾听草木的呼吸》阅读答案《倾听草木的呼吸》阅读答案试题答案:11.【答案】首先,作者从身心被三月的'草木洗净入手,迅速切入主题;接着,以梅、兰、柳等小院景物为载体,描写了小院各美其美、相生共荣的生存状态,紧扣文题,层层深入;最后,以与草木共呼吸来升华主旨,首尾呼应。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的能力。
【解】整体解读一篇文章,通读全文,在头脑中形成文章的大略——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基调、结构层次、表现手法、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基本内容的大体面貌。
面对有些题目,有时只要对其结构、思路有清醒、正确的认识,问题就会非常容易回答了。
【易误警示】对文学类文本缺乏整体理解,尤其对文章脉络发展(段落层次、情感发展、情节发展环节)拎不清,导致答题范围模糊,答案点缺失不全。
12.【答案】(1)开时极盛,大俗大雅,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2)谢时决绝,体现着生命的孤勇与优雅。
(3)嗅其芳香,可以使生命得以青春永驻,人老心童。
(4)悟其高洁,可以使精神境界得以提升,滋养心灵。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结合上下文捕捉信息,答案在4、5、6这几段找到。
13.【答案】(1)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活着”与“接纳”“铺展”“储藏”等词语,将草木的生命沧桑赋予动感和质感,表现出生命历程的真实性与包容性。
(2)运用了排比的手法,通过三个“活着”,强化了对于生命沧桑的联想,又通过以“它”为开头的三个句子,强化了生命历程的大度与温暖。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法、表达特色。
【解】先提出该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再分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里的效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出所描写对象的特点,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二是指出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思想感情。
【举一反三】完成此类题,要注意:首先,要通读文本,切实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
在此基础上品味文章的优美语言,这样做便不会答题跑偏或出错。
第二,要在文中找到考题中要求赏的句子,并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体会该句的精彩与优美。
倾听草木的呼吸阅读理解

倾听草木的呼吸阅读理解《关于“倾听草木的呼吸”阅读理解的指南》草木,看似无声无息,实则有着自己独特的呼吸节奏。
就像我们人一样,每一口呼吸都蕴含着生命的秘密,草木的呼吸也藏着大自然的奥秘。
当我们面对“倾听草木的呼吸”这样的阅读理解时,可不能小瞧了它。
咱们先得明白,草木的呼吸可不是像咱们人那样,大口吸气大口呼气这么简单直白。
你看,那微风轻轻拂过的时候,树叶沙沙作响,这就像是草木在轻声细语,在和周围的世界交流呢。
这就好比我们和朋友聊天,虽然声音不大,但是信息满满。
在阅读理解里,要是看到描写草木在风中的姿态,这可能就是在暗示草木的呼吸状态哦。
比如说,树枝轻轻摇曳,就像它在舒展自己的身体,畅快地呼吸着新鲜空气。
这时候你要是能在文章里抓住这样的细节,就像抓住了打开理解之门的钥匙。
再来说说草木的四季变化。
春天的时候,草木复苏,新芽冒出来,就像小婴儿从沉睡中苏醒,开始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贪婪地汲取着天地间的生机。
这是一种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呼吸。
夏天呢,草木郁郁葱葱,那茂密的枝叶就像一把把大伞,这时候它们的呼吸是热烈而奔放的,像是在尽情享受生命的盛宴。
到了秋天,草木的叶子渐渐枯黄掉落,就像是它们在慢慢地呼出最后的气息,有一种淡然和从容。
而冬天,有些草木看似沉睡,其实也在地下悄悄地呼吸着,等待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在阅读理解中,如果文章涉及到草木的四季,这就像是一个故事的不同章节,你得把每个章节里草木呼吸的特点都找出来,串起来,才能理解整个故事的含义。
有时候啊,文章里还会把草木和其他的东西联系起来,来表现草木的呼吸。
比如说,会写鸟儿在树上筑巢,鸟儿的叽叽喳喳和草木的宁静形成对比。
这就像是一场音乐会,鸟儿是演奏者,草木是听众,它们在彼此的陪伴下,呼吸都变得更加和谐。
你想啊,如果只看鸟儿或者只看草木,那能理解的东西就少了很多。
就像你只看一个人的嘴巴,不看他的眼睛,怎么能知道他心里在想啥呢?所以在阅读理解的时候,要把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东西都联系起来看,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草木的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听草木的呼吸
作者:曹洁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4年第36期
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
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
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
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
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
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
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
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
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
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
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
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
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
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它们亲和的呢喃吗?这让我想到林清玄的《花燃柳卧》:“如果说荷花是一首惊艳的诗,柳树就好像诗里最悠长的一个短句,给秋天做了很好的结论。
”先生借花柳言说事理,一“燃”一“卧”,摹其各异风姿,突出彼此的默然衬托。
无意褒扬谁,也无意贬斥谁,只说:大家只愿当鲜花,无人当陪衬的绿柳,但季节过去,怒放过的花被野风一吹就无形迹了,只余下旁边不起眼的柳树风貌在;再美的荷花,没有绿柳陪衬,恐怕也黯然失色了。
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
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
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
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
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这个春天,繁华落尽的背景上,我又看到了生命的沧桑。
这沧桑活着,活在树上,也活在树外,活在每一朵落蕊的香里。
它接纳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而不失真纯,它铺展风雨人生中的每一个场景而不暗光泽,它储藏人性本初的每一种善恶而不冷阳光。
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
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
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和鸟鸣,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
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
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的,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
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
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
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选自2014年8月20日《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