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14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

合集下载

世界各国支出法2000-2014

世界各国支出法2000-2014
11214.0
7335.0
2191.0
20737.0
0.59444
0.54077
2002
12365.0
4044.0
3786.0
7576.0
6670.0
11298.0
7558.0
2217.0
21104.0
0.58591
0.53535
2003
12863.0
4146.0
3774.0
7688.0
6822.0
22186.0
25206.0
16624.0
23702.0
80681.0
50999.0
9923.0
1366.0
142969.0
0.67918
0.56433
2008
102156.0
23471.0
26413.0
17453.0
24712.0
80448.0
52299.0
9938.0
1010.0
143694.0
3819
4845
5037
9369
6247
2448
18064
0.56781
0.51866
2007
10733
4369
4198
5023
5376
9760
6650
2536
18946
0.5665
0.51515
2008
11141
4516
4326
5156
5638
10071
6864
2566
19501
0.5713
0.51644
11308.0
8725.0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5-02-26 09:30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5.21‰。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中国2014年按组织分类的中央部门总开支摘要统计(一)

中国2014年按组织分类的中央部门总开支摘要统计(一)

0.08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4政91策63研40究0室
0.05
澳门经济文化办事处17123700
0.02
礼宾公关外事办公室88463500
0.10
行政公职局
431239000
0.48
教育暨青年局
5009089600
Hale Waihona Puke 5.59统计暨普査局191772700
0.21
电信管理局
126737000
0.14
摘编自《中国财政年鉴2015》
编号
01-00 01-01 01-02 01-03 01-06 01-07 01-08 01-09 01-10 01-12 01-13 01-15 01-17 01-19 01-20 01-21 01-22 01-23 01-24 01-25 01-28 01-29 01-30 03-00 05-00 07-00 08-00
0.04
保安司司长办公室 28642200
0.03
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1室87690000
0.21
运输工务司司长办公6室4412300
0.07
澳门驻里斯本经济贸1易39办42事90处0
0.02
澳门驻布鲁塞尔欧盟5经80济11贸00易办事处 0.01
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北2京31办49事40处0
0.03
澳门驻世界贸易组织1经44济00贸50易0办事处 0.02
个人资料保护办公室64624300
0.07
建设发展办公室 84110500
0.09
能源业发展办公室 41276900
0.05
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9合06作46论50坛0常设秘书处0.辅10助办公室
金融情报办公室 36334300

2014年1-3季度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情况

2014年1-3季度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情况

2014年1-3季度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情况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4-10-22 09:30根据有关基础资料和国民经济核算方法,2014年1-3季度我国GDP初步核算结果如下:表1:2014年1-3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绝对额(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GDP4199087.4第一产业37996 4.2农林牧渔业37996 4.2 第二产业1857877.4工业157057 7.1 建筑业28730 9.0 第三产业1961257.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3370 7.0批发和零售业38930 9.7 住宿和餐饮业8476 6.2 金融业29655 9.1 房地产业26414 2.3 其他服务业69280 9.0 注: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表2:GDP环比和同比增长速度GDP环比增长速度(%)GDP同比增长速度(%)2013年1季度 1.6 7.7 2季度 1.8 7.53季度 2.3 7.84季度 1.7 7.7 2014年1季度 1.5 7.4 2季度 2.0 7.53季度 1.9 7.3 注:1.环比增长速度为经季节调整后与上一季度对比的增长速度;2.同比增长速度为与上年同期对比的增长速度。

季度GDP核算说明1.季度GDP核算概述1.1 基本概念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中国统计年鉴2014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表(2013年)

中国统计年鉴2014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表(2013年)

159.79 190.00 653.63 302.08 13.77 24.53 211.33 14.34 68.47 9.26 95.30 980.32 15.74 8.73 1267.04 37.52 75.10 437.54 58.10 201.47 212.78 233.11 25661.18 926.53
154.32 146.43 625.80 236.66 13.95 24.78 203.47 11.00 56.09 6.91 84.29 797.34 12.85 10.38 1219.90 35.04 79.19 570.28 47.69 185.78 268.13 223.76 38265.60 1194.44
廿五、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 廿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
192.11 354.85
204.78 262.50
106.6 74.0
廿七、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支出 廿八、三峡水库库区基金支出 廿九、中央特别国债经营基金财务支出 三十、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 卅一、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 卅二、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支出 卅三、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支出 卅四、车辆通行费安排的支出 卅五、船舶港务费安排的支出 卅六、长江口航道维护支出 卅七、核电站乏燃料处理处置基金支出 卅八、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安排的支出 卅九、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支出 四十、铁路资产变现收入安排的支出 四十一、电力改革预留资产变现收入安排的支出 四十二、无线电频率占用费安排的支出 四十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支出 四十四、烟草企业上缴专项收入安排的支出 四十五、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 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 结转下年支出
100.1 72.4 100.0 117.9 137.9 127.3 111.6 114.0 90.7 87.1 83.3 193.2

中国统计年鉴2014平均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

中国统计年鉴2014平均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

0.02 0.02 0.02 0.01 0.01 0.01
0.13 0.14 0.14 0.13 0.13 0.13
0.11 0.10 0.10
0.11 0.10 0.10
0.01 0.01 0.01
0.10 0.11 0.11
9-16
平均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
万元国内 生产总值 能源消费量 (吨标准煤/万元) 万元国内 生产总值 煤炭消费量 (吨/万元) 万元国内 生产总值 焦炭消费量 (吨/万元)

年 份
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可比价格计算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国内生产总值按1990年可比价格计算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5.32 5.12 4.72 4.40 4.12 3.97 3.69 3.40 3.16 3.03 2.89 5.69 5.45 4.93 4.59 4.31 4.16 3.83 3.44 3.13 3.00 2.80 0.37 0.35 0.34 0.33 0.31 0.32 0.32 0.27 0.27 0.23 0.22 13.20 12.37 11.84 11.36 10.59 10.10 9.78 9.39 9.06 9.07 8.90 13.36 12.60 12.23 11.82 11.20 10.74 10.40 10.06 9.68 9.68 9.51 0.94 0.82 0.76 0.71 0.66 0.62 0.63 0.62 0.59 0.60 0.62
0.23 0.21 0.21 0.21 0.22 0.21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的公告

国家统计局关于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核实的公告

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和服务的生产;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第三,自有住房拥有者为自己最终消费提供的自有住房服务,以及付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生产。

生产范围不包括不支付报酬的自给性家庭服务、没有单位控制的自然活动(如野生的、未经培育的森林、野果或野浆果的自然生长,公海中鱼类数量的自然增长)等。

1.2.2生产活动主体范围GDP生产活动主体范围包括了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所有常住单位。

本报告中的年度GDP数据是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的全国数据,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地区生产总值数据。

1.3核算单位GDP核算主要以法人单位作为核算单位,在核算中依据法人单位从事的主要活动将其划分到不同的行业,分别计算各个行业的增加值,再将各行业增加值汇总得到GDP。

1.4核算步骤按照GDP核算时效性的要求,中国年度GDP要进行三次核算,第一次为GDP 初步核算;第二次为GDP初步核实;第三次为GDP最终核实,每一次核算结果都会有所变化。

1.4.1初步核算由于2015年以前我国季度GDP核算采用累计核算的方式,所以1-4季度的GDP初步核算数即为年度GDP初步核算数。

从2015年3季度开始我国季度GDP 核算改为分季核算方式,即分别计算各年1季度,2季度,3季度和4季度的GD P数据,将各季度GDP数据相加即得到年度GDP初步核算数。

年度GDP初步核算在1月20日之前完成。

1.4.2初步核实年度GDP初步核实在次年9月底之前完成。

之所以做年度GDP初步核实是因为取得了更加全面、可靠的基础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国家统计局专业统计年报资料、部分行业的年度财务资料等。

利用这些资料可采用生产法或收入法分行业核算其增加值。

1.4.3最终核实年度GDP最终核实在隔年1月份完成。

之所以做年度GDP最终核实是因为在年度GDP初步核实之后,又取得了一些新的基础资料,主要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和其余行业的年度财务资料。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36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四季度增长7.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按年平均汇率(1美元=6.1428元)测算,2014年中国名义GDP(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0.3611万亿美元。

按照年平均人口计算,2014年中国大陆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为46652元,约合7595美元。

(2013年年末人口为13.6072亿,2014年年末人口为13.6782亿,年中人口约为13.6427亿)2014年中国GDP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个“10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

同时,中国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据统计,1998年我国GDP为8.4万多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05年,突破2万亿美元;2009年达到5万亿美元。

从跨入GDP万亿美元俱乐部到成功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我国用时16年。

相比之下,美国196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万亿美元,早于中国29年;而到2000年才达到10万亿美元,从1万亿到10万亿,美国用时31年。

据有关预测,2014年日本GDP大约4.8万亿美元,不及中国的一半。

图表:一张图读懂2014中国经济年报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长0.9%。

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长3.6%;早稻产量3401万吨,下降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长0.1%。

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长0.8%。

全年棉花产量616万吨,比上年下降2.2%。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540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