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7.100mL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已知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6.5g,溶液的 1000ρS 密度为a g/cm3)。 CB= (100+S)MB
2、气体溶于水的计算 c 定义式计算: B=
nB
V
关键在于求nB和溶液的体积V
例3.标准状况下,2.24LHCl气体溶于水中配制成0.5L 溶液,求盐酸的物质标准状况下的aLHCl气体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 的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D ) A、a/22.4 mol/L B、ab/22400 mol/L C、ab/(22400+36.5a) mol/L D、1000ab/(22400+36.5a) mol/L
6.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 mol·L-1的是( C )
A、将0.1 mol氨气充分溶解在1 L水中
B、将10 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与990 g水混合 C、将8 g三氧化硫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 D、将0.1mol氧化钠溶于水并配成1L溶液
有关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溶液的稀释
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 ρ的单位为g/cm3
或 ω﹪=
M cB ×100﹪ 1000 ρ
饱和溶液中溶质溶解度(S)与溶质质量分数(ω )之间的换算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
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S 100
溶质 = 溶剂
ω%=
S 100+S
×100%
物质的量的浓度cB与溶质溶解度S之间的换算
习题5.40mL 2mol/L的硝酸溶液中,含有的硝酸的质量为( C )
A、5040g
C、5.040g
B、50.40g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 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 混合均匀。
8. 装瓶贴签
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上 瓶塞,贴上标签。
练习 1
欲配制250mL 1mol/L 稀硫酸,用量筒量取
13.6
mL
98%密度为1.84g/cm3 的浓硫酸,再用 烧杯 取适量蒸馏水, 将 浓硫酸 缓慢注入到 水 中,并用 玻璃棒 不断搅拌,待 溶液 冷至室温 后,将溶液沿玻璃棒移入
2、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后,量筒中的残余液要移入容量瓶内吗?
讨论二
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对溶液浓度 有何影响?
(A)未用蒸馏水洗涤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 偏低 偏高 偏低
(B)用蒸馏水洗涤量筒,洗液注入容量瓶中
(C)易潮解物质称量时未用密闭容器 偏低 偏高
(D)用托盘天平称物时,误用了左码右物的操作方法 偏低 (E)定容时仰视刻度 (F)定容时俯视刻度
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课时
四、物质的量浓度
1.物质的量浓度(概念):
以单位体积(即1L)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 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

C1V1=C2V2 2.稀释公式:___________
★3.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互换关系式: ★ 1000 da % 很重要 C M 1 注:a%表示质量百分比浓度;d表示溶液的密度; M表示摩尔质量;C表示物l/L 硫酸配制 100 mL 1.0mol/L 硫酸,若实验 仪器有
(A)100 mL量筒
(C)玻璃棒 (E) 10 mL量筒 (G)50 ml 烧杯 实验时选用的仪器是 G
(B)托盘天平
(D)50 mL容量瓶 (F)胶头滴管 (H) 100 mL容量瓶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是 A.a>b
B.b>a
(B )
C.a=b
D.不能确定
解析:若浓氨水与水等质量混合,则稀氨水的质量分数是原质量分数的一半, 等体积混合则小于原质量分数的一半。氢氧化钠则大于原质量分数的一半。
2、在t℃时,将 agNH3 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溶
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 g cm,3 质量分数为 ,
E.称取28.6 g十水碳酸钠,在烧杯中溶解后,恢复到常温,
将溶液和洗涤烧杯、玻璃棒后的液体转移至100 mL容量瓶,
定容后,塞好瓶塞,反复倒转,摇匀
三、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利用定义公式直接计算:c=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换算(设溶 液的密度为ρ): c=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w的换算:S= ,w=
(6)定容、摇匀:往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直至液面 离刻度线1~2 cm,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 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 颠倒,摇匀;
(7)装瓶、贴签:最后把上面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规 定的试剂瓶,贴好标签,写明溶液名称和物质的量 浓度。
【例2】配制100 mL 1 mol/L 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

(E)
A.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
解,定容
B.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加入100 mL蒸馏水,搅拌、溶

C.转移Na2CO3溶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倒入容量 瓶中
D.称取10.6 g无水碳酸钠,在烧杯中溶解后,恢复到常温,
转移至100 mL容量瓶,并定容摇匀

【例三】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溶于1000 g水中,
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答: 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0.67 mol/L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分析 】设溶液的体积为1L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ω , 密度为ρ g/cm3,溶质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 1000mL× ρ g/cm3 × ω ÷ M 则有: C = g/mol 1L 1000mL× ρ g/cm3 × ω = M g/mol × 1L 而 ω= C mol/L×1L ×M g/mol × 100% 1000mL × ρ g/cm3
x = 50/99
(3)若将上述吸湿后的硫酸稀释,稀释后若要硫酸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 求需要加水的质量。 n(H2SO4)=18.4×72.72×10-3/1.84=0.73 mol n(H2O)=0.73×10=7.3mol
加水:7. 3×18-9.09-(72.72-0.73×98)=121.13g
(1)被吸收的水蒸气的质量。 设被吸收的水蒸气为x mol,吸收后气体的体积为(224-22.4x)L. 则224×6%-(224-22.4x)×1% = 22.4x
m(H2O)= 9.09g (2)至少需要18.4mol·-1的浓硫酸的质量。 L 设至少需要18.4mol·-1的浓硫酸 x g L 则 18.4x/1.84 = 16(x+9.09)/1.8 x=72.72g
有关溶液的计算
【例3 】标准状况下,将448L NH3 溶于1L 水中,得 到密度为0.9 g/cm3 的氨水。求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448L 解: n (NH3) = 22.4L/mol = 20 mol m (NH3) = 20 mol × 17g/mol = 340g m (氨水) = 340g + 1000g = 1340g 1340g V(氨水) = = 1. 49 L 0. 9g/mL ×1000mL/L 20 mol C(氨水) = =13. 4 mol/L 1. 49L 答: 此氨水的浓度是 13. 4 mol/L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使用时务必注明容量瓶的规格。 使用时务必注明容量瓶的规格。 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
二.溶液的配制
实验室需要480mL0 mol/L的硫酸铜溶液 实验室需要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正确 的硫酸铜溶液。 的是( 的是( D ) A .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称取7 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 .称取12 .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称取12 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 .称取8 .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称取8 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 .称取12 .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称取12 胆矾配成500mL溶液
2)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量程的选用。量筒越大,精确度越低。选择比所需体积稍大的量 量程的选用。量筒越大,精确度越低。 筒即规格合适的量筒。 筒即规格合适的量筒。 最小刻度(分刻度)是满刻度的1/50;最低刻度是满刻度的 最小刻度(分刻度)是满刻度的 ;最低刻度是满刻度的1/10. ②读数方法; 读数方法; 不能加热,不能用作固体溶解、液体稀释或反应器。 ③不能加热,不能用作固体溶解、液体稀释或反应器。
二.溶液的配制
1.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3)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利用加热时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的原理,实 利用加热时硫酸铜晶体失去结晶水的原理 实 验测定无水硫酸铜和结晶水的质量进行计算-----验测定无水硫酸铜和结晶水的质量进行计算 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和结晶水数目. 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和结晶水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的溶液有何区别? 的溶液有何区别? 最大区别是二者的精确度上的差别。 最大区别是二者的精确度上的差别。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由于使用了托盘 天平、量筒这些精确度不高的仪器, 天平、量筒这些精确度不高的仪器,使这个实验 只是一个粗略的实验。 只是一个粗略的实验。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 液的配制,使用了分析天平、 液的配制,使用了分析天平、酸(碱)式滴定管 容量瓶这些精确仪器, 、容量瓶这些精确仪器,使该实验所配制的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非常精确(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非常精确(一般浓度精确 到小数点后两位)。 到小数点后两位)。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要点剖析]1.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也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

几个关系式:C=n/V、C=1000ρw/M、C1V1=C2V2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步骤:⑴计算:计算溶质的质量或浓溶液的体积⑵称量固体或量取液体⑶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⑷转移、洗涤(有放热现象的需冷却)⑸定容⑹摇匀⑺装瓶认识容量瓶,掌握其使用原理和方法3.误差分析(所配溶液中溶质的实际浓度与理论浓度的比较)⑴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⑵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后,未对烧杯进行荡洗。

⑶定容时,俯视(或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⑷固体溶解或浓溶液稀释时伴有散热现象,溶液未冷却即转移到容量瓶中进行定容。

⑸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时,不慎将液体洒到容量瓶外。

⑹将定容后的溶液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用滴管加少量水使液面重新恢复至与刻度线相平。

⑺定容时,液面不小心超过了刻度线,并用滴管将超出的部分吸去。

⑻其它情况下可能引起的误差,应由同学们在实验研究中补充、总结。

[典型例析]例1.实验室中有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

某次化学实验时,同学们需要980mL、浓度为2mol/L的稀硫酸,请你求算出配制稀硫酸所需浓硫酸的体积,并简述实验的操作步骤。

[剖析]这是溶液配制中的有关浓溶液稀释,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的等量关系,求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

这是寓实验操作于一起的化学计算,考虑到实际操作时容量瓶的规格,所取容量瓶的容积应等于或稍大于所配溶液的体积,因此,本实验中所配稀硫酸的体积应以1000mL 来进行求解。

[解答]V[H2SO4(浓)]×1.84g/cm3×98%=1L×2mol/L×98g/mol V[H2SO4(浓)]=108.7mL根据计算所得的结果,先量取108.7mL浓硫酸,在500mL烧杯中加入200mL左右的水,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待稀释液冷却后,再将溶液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1~2cm时,将溶液轻轻摇匀,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水,水平观察,注意液面上升的情况,当液面凹面最低点恰好与刻度线相切时,停止加水,最后盖紧瓶塞,将容量瓶倒转数次,将溶液混匀。

名词解释 物质的量浓度

名词解释 物质的量浓度

名词解释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相对于溶剂的含量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在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物质的量浓度被广泛用于分析和研究溶液的性质和反应。

一、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常用的表示单位是摩尔/升(mol/L),也可以使用克/升(g/L)或摩尔/千克(mol/kg)等。

物质的量浓度(C)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 = n/V其中,C表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n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V表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升)。

二、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和应用1. 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浓度在分析化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测量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可以确定溶液中溶质的化学物质的含量。

这对于药物、食品和环境监测等领域非常重要。

2. 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度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速率定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关。

通过控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可以调节反应速率,实现对反应过程的调控。

三、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一般情况下,溶质的溶解度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物质的量浓度越高,溶质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四、混合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当涉及到混合溶液时,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要考虑各个组分的贡献。

以二元混合溶液为例,若有两种溶质A和B,其物质的量分别为nA和nB,体积分别为VA和VB。

则混合溶液的总物质的量浓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C = (nA + nB) / (VA + VB)通过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可以实现对溶液成分的精确控制,且为后续实验和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五、物质的量浓度与稀释在实验中,常常会涉及到对溶液的稀释。

稀释是指通过加入溶剂,降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相等,都是1mol/L;所含溶质质量不等,分别为:5.85g;
0.585g; 0.0585g
18
练习:
7、将10毫升2 mol/L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到 0.5mol/L,其体积为多少毫升? 50mL
➢4.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
C3V3 = C1V1+C2V2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总和不变)
6
实验所需仪器
➢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托 盘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量筒 (液体溶质使用)
7
讨论
➢在配制溶液中哪些操作可能引起 溶液浓度的误差?
学案:P11- 问题2
8
可能影响溶液浓度的操作
➢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 ➢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洒了;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涤了量筒; ➢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 ➢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
练习:
4、2L 1mol/L的H2SO4溶液,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为 2 mol,含H+ 2.408× 1024个,SO42- 1.204× 1024 个。
17
三、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 3.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结论: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
练习: C1V1= C2V2
5、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10 mol/L, 取5mL该溶液,其浓度为 10 mol/L。 6、从1L 1mol/L NaCl溶液中,分别取出100mL、10mL 和1mL溶液,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等?所含溶质 各是多少克?
(mL)×溶质的质量分数
m = ρv a%
=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的体积(L)×溶
质的摩尔质量(g/mo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硝酸钾 C.硝酸镁
B.硝酸钡 D.硝酸铝
3.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结论: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C1V1= C2V2
思路:稀溶液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习题
1。将10毫升2 mol/L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到 0.5mol/L,其体积为多少毫升? 解:10mL×2mol/L= V[H2SO4(aq)]×0.5mol/L 2。20%的蔗糖(C12H22O11)溶液342克稀释到 1升,其物质的量浓度将是多少? 解:342g×20%÷342g/mol=1L×C(蔗)
请大家计算一下下列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 20g NaOH 80g NaOH 98g 硫酸 49g 硫酸
1.12LHCl (S.P.T)
n(mol) 0.5 2 1
溶液V(aq) c(mol/L)
1L
0.5 2 2
1L 500mL
100mL 250mL
0.5
0.05
5
0.2
讨 论

1、将342g蔗糖(C12H22O11)溶解在1L水中, 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为 (否) 1mol/L?
2.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计算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设一法
4.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5.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

n1 =

n2
6.有关溶液反应的计算
总结:m、V、N、n、cB之间的关系:
V(气体体积) ×Vm ÷Vm ×NA ÷M n m N NA ÷ M× × V ÷V
二、计算
1.基本量的换算(按公式计算)
n c= = V m = c ·· V M
B B B
mB MB V
=
mB MB · V
B
B
例1、将5.3gNa2CO3配成250mL溶液,求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n(Na2CO3) = m (Na2CO3) /M (Na2CO3) = 5.3g/106g•mol-1 = 0.05mol c (Na2CO3) = n (Na2CO3) /V[Na2CO3(aq)] = 0.05mol/0.25L= 0.2mol/L 答:溶液的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二、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 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cB 表示。 2、单位: 常用 mol/L(mol· -1) L 有时用mol/m3(mol· -3) m nB 3、公式: cB = V(aq) nB nB=cB· 或 V= c V B
2.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微粒数 目的计算
只要溶液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必然相同,所含溶 质的分子数也必然相同,但不能说所含 微粒数也相同。
1、2L 1mol/L的H2SO4溶液,含溶质的物质 的量为 2 mol,含H+ 2.408×1024 个, SO42- 1.204×1024个。 2、0.5 mol /L的下列溶液500mL中含NO3-数 目最多的是:( D ) ;NO3- 物质的量浓度 最大的是:( D )
结论:溶液体积不等于溶剂体积。溶质 溶于溶剂后,体积会发生变化。
2、从1L 1mol/L蔗糖溶液中分别取出100mL、 10mL、1mL,取出的溶液中蔗糖的物质的量 浓度及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100mL
10mL
1mL
c(mol/L)
n(mol)
1 0.1
1 0.01
1 0.001
结论:溶液是均一的,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 液,不论取用它的体积多少,溶液中溶质的物质 的量浓度是不变的。但是在不同体积的溶液中, 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例2:配制250mL1.6mol/LNaCl溶液,需 要NaCl的质量是多少?
解:n(NaCl) = C(NaCl)· V[NaCl(aq)] = 1.6mol/L×0.25L = 0.4mol m(NaCl)=n(NaCl)· M(NaCl) =0.4mol×58.5g/mol = 23.4g
答:需要NaCl的质量为23.4g。
化学:必修1专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ω ):溶质B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之比 mB ω = m(aq) ×100% 优点: 1.配制容易。 2.知道溶液的质量就可以算出溶质的质量。 缺点: 1.称量液体的质量不如量体积方便。 2.发生反应的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要比它们 的物质的量关系要复杂得多。
(溶液体积) (溶液体积)
cB
返回
中 和 1 升 0.5 mol/LNaOH 溶 液 , 需 要 多 少 升 1mol/LH2SO4溶液? 解: 2NaOH————H2SO4 2mol 1mol 1L×0.5mol/L V[H2SO4(aq)]×1mol/L
小结:
一、物质的量浓度 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基本量的换算 (按公式计算) 按化学式组成
返回
5.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 的计算
C3V3 = C1V1+C2V2 6.有关溶液反应的计算
见课本P24例题3
习题 习题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总和不变)
2mol/L的盐酸溶液200L和4 mol/L的盐酸溶液 100L混合,求:混合后溶液中盐酸的物质的量 浓度。假定混合后液体体积不变。
C混×(0.2+0.1)=2×0.2+4×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