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简单机械课件PPT文档

合集下载

《滑轮》简单机械 功精品ppt课件

《滑轮》简单机械 功精品ppt课件

2、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5kg, 那么M2应等于____1_0___ kg
随堂练习
3、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
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
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A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2<F1<F3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第十二单元 简单机械 12.2 滑轮课件 (共17张PPT) 八年级下物理 人教版

第十二单元 简单机械 12.2 滑轮课件 (共17张PPT)   八年级下物理 人教版
1.概念:工作时,轴不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一、定滑轮
对定滑轮的探究实验
你发现了什么?
A F1=F2
B 可以使作用力的方向改变
C 不省力也不费力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拉力的方向
2.拉力的大小
3.拉力作用点 移动的距离
改变拉力的方向
不省力
不省距离
小结:
缺点: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优点: 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 是一个等臂杠杆。
(b)
(c)
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
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
2:水平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T和f
G=N=80N
f=T=120N
因为
T=2F=120N
120N
2.使用特点: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3.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使用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要多移动一倍距离。
3.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2.使用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
一、定滑轮
三、滑轮组
二、动滑轮
1.概念: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1.概念: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F1
F
二. 动滑轮
1、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2、能否省力?
3、能否省距离 ?
不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可以省一半的力
不省距离,要费距离。
理论分析支点是 A 点还是 O 点?

滑轮完整版PPT课件

滑轮完整版PPT课件

提高效率方法
05
典型应用场景分析
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能够将竖直向上的拉力转变为水平方向的牵引力,方便操作。
省力作用
起重机通过滑轮组实现重物的省力提升,减小了所需的操作力。
提高工作效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高,能够减小能量损失,提高起重机的整体工作效率。
起重机中滑轮组应用
电梯中滑轮组应用
平衡作用
滑轮作用
滑轮定义及作用
中心轴固定不动的滑轮,使用时不会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定滑轮
动滑轮
复合滑轮
中心轴可以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使用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兼具两者的特点,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力的传递和变换。
03
02
01
滑轮分类与特点
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
定滑轮特性及优缺点
优点
综合省力与稳定性:通过组合使用动滑轮和定滑轮,可以同时实现省力和稳定性的需求。
适应性强:动定滑轮组合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进行调整和配置,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缺点
结构复杂:动定滑轮组合的结构相对复杂,需要更多的安装和调整工作。
维护成本高:由于结构复杂,动定滑轮组合的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通过采用轻质材料或优化结构设计来减轻滑轮组自身重力,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减轻滑轮组自身重力
增加提起物体的重力
减少绳子段数
减少摩擦和空气阻力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提起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绳子段数可以降低额外阻力,提高机械效率。
通过改进润滑方式、选用优质轴承、优化滑轮形状等措施来减少摩擦和空气阻力,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滑轮》简单机械PPT教学课件

《滑轮》简单机械PPT教学课件
(1)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叫动滑轮。
二、定滑轮及其特点
1.实验: 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
每一个钩码重,再按图那样拉 弹簧测力计,比较每次拉力和 钩码重力的大小关系。
研究使用定滑轮提升物体时,分别在用力大小、方向以及移 动距离方面的特点。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拉力 拉力移动距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方向 离s/m
1.定义: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 2.特点: 可以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 的方向,但要费距离。
注意:滑轮组工作时,用
力的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
滑轮组的省力公式
1.在不计绳重、摩擦及动滑轮自重时
2.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
滑轮组中承重绳子股数的判断方法
分割法
承重绳子的股数n为 绕过动滑轮的绳子股 数。
F
G
n=2
F
G
n=2
F
G
n=3
滑轮组的绕法
1. 确定n的大小;
2. 从定滑轮或动滑轮开
F
F
始依次绕过;
3. 在绳的末端画上箭头,
标上F。
N
F
T
f.
G
2.(庆阳中考)用图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h, 滑轮重和摩擦不计,最省力的是( C )
A
B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定滑轮
滑轮
滑轮的结构
动滑轮
滑轮组
1.如图所示,夏天为了遮阳,窗前挂有竹帘,其顶部安装着两 个__定____滑轮,这种滑轮的优点是 改变力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40 N的泥桶,不计滑

《滑轮》简单机械 功PPT课件 (共22张PPT)

《滑轮》简单机械 功PPT课件 (共22张PPT)

斜面利用
模拟盘山公路
二、滑轮组
其他简单机械及机械传动
科学世界
机械传动
皮带传动
链传动
齿轮传动
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使用滑轮时,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 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2)动滑轮: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 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观察与实验
数据获得与整理 提起钩码的 拉力的大 拉力通过的距 拉力的方向 方式 小 离
直接提起
利用定滑轮 提起 利用动滑轮 提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观察与实验
分析实验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1、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或费力)? 2、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了距离(或需要移动更 大的距离)? 3、提起重物时,使用哪种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4、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 动滑轮?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观察与实验
实验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但可以改 变用力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要移动更大的距 离,并且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想想议议
现在,你能帮漫画
中的两个人找出解
决方案吗?
二、滑轮组
想想议议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 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C.F2>F1>F3
D.F2<F1<F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滑轮》简单机械 精品PPT课件(共27张)

《滑轮》简单机械 精品PPT课件(共27张)

我的疑问?
胖子和 瘦子
滑轮的分类
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 的轴固定不动
动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轴 随物体一起运动
像旗杆顶部的滑 轮那样,固定在 一个位置转动而 不移动的滑轮, 是定滑轮。
1 若拉力F沿斜上方拉,F= G吗? 2 F1 F1 L1 F2 G
/
∵动力臂L1减小
∴动力F增大
力F应等于多少?
G
1 F= 5 (G+G/)
名言摘抄 3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7、散文就是渴望自由的心灵,自由的表达,自由的形式,自由的来来去去。——王蒙 38、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39、天 才出于勤奋。——马克思 40、人之所以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己以为什么都懂。——卢俊 41、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约翰· 洛克 4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郭沫若 4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4、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 45、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46、求知是一条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路。——福柯 47、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弗兰西斯· 培根 48、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弗兰西斯· 培根 49、一个人应该为知识不广博而害羞。——张衡 50、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 的创造,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与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苏霍姆林斯基 51、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而且知识在观察中可以活跃起来,知识借助观察而“进入周”,像工具在劳动中得到运用一 样。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末观察就是思考和识记知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 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 52、学习如果想有成效,就必须专心。学习本身是一件艰苦的事,只有付出艰苦的劳动,才会有相应的收获。——谷超豪 5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54、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佚名 55、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佚名 5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

《滑轮》简单机械 功PPT课件 (共22张PPT)

《滑轮》简单机械 功PPT课件 (共22张PPT)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观察与实验
实验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也不能省距离,但可以改 变用力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要移动更大的距 离,并且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想想议议
现在,你能帮漫画
中的两个人找出解
决方案吗?
二、滑轮组
想想议议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 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5kg, 10 kg 那么M2应等于________
随堂练习
3、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 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 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A ) A.F1>F2>F3 B.F1<F2<F3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观察与实验
数据获得与整理 提起钩码的 拉力的大 拉力通过的距 拉力的方向 方式 小 离
直接提起
利用定滑轮 提起 利用动滑轮 提起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观察与实验
分析实验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1、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或费力)? 2、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了距离(或需要移动更 大的距离)? 3、提起重物时,使用哪种滑轮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4、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 动滑轮?
二、滑轮组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既 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使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 绳子吊起,所用力的大小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随堂练习
1、使用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 力( D)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6-
知识点 2 滑轮组 5.下列关于滑轮组的叙述,较准确的是( C ) A.一定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有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 方向
D.使用滑轮组一定能省力 6.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重为 20 N,绳重及摩擦不计。用它匀 速提升重为 100 N 的物体,所用的拉力 F 是( B )
拓展探究突破练
-5-
4.如图 1 所示是探究“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 1 )实验时,应竖直向上拉动使钩码 匀速 上升; ( 2 )小军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可知,使用动滑轮可以 省力 ;
实验次数 1 2 3 钩码重/N 2 4 6 测力计示数/N 1.1 2.1 3.1
( 3 )小军继续实验,并作出拉力与钩码重的比值随钩码重的变化图像,如图 2 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钩码越重,拉力与钩码重的比值就越接近 0.5 ( 填数值 ),由此他推 理得出:在不计动滑轮重时,使用动滑轮可以省 一半 的力。
2.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C )
第十二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4-
3.如图所示,物体 A、B 所受的重力都为 100 N,滑轮重力和摩擦不计。 当用力分别匀速提起 A 和 B 时,力 F1 为 50 N,力 F2 为 100 N。
第十二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11-
13.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 200 N 的物 体,拉力 F 的大小为 30 N。若不计绳子与滑轮组之间的摩擦,则物 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C )
A.30 N C.60 N
B.45 N D.300 N
第十二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14.小峰用图中装置提升重为 400 N 的物体,不计摩擦、绳重和滑轮 自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十二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10.如图所示,某人将重为 150 N 的物体匀速提起,在 2 s 内绳的自由 端移动了 6 m,则重物上升的速度为 1 m/s,若拉绳的力为 60 N,则 动滑轮重为 30 N( 不计绳重和摩擦 )。
-10-
11.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 100 N 的重物,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 速拉动,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是 24 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 间摩擦,水平拉力 F 为 8 N。若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 0.6 m/s, 则物体移动速度为 0.2 m/s。
-12-
A.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200 N B.人将绳子拉过 1 m,物体也上升 1 m C.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D.使用该装置不但能省力,还能省距离
学习永远不晚。 JinTai College
第十二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Βιβλιοθήκη 拓展探究突破练-9-
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 N,则拉力 F 是 5 N;若不计滑轮的 重力及摩擦,物体匀速上升,物体重 G= 10 N。
9.如图所示,物体重力是 300 N,动滑轮重 20 N( 不计摩擦和绳重 )。要使 物体匀速升高 2 m,那么人的拉力是 160 N,绳子自由端被人拉下 4 m,使用该装置 能 ( 选填“能”或“不能” )改变力的方向。


第十二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2-
知识点 1 定滑轮和动滑轮 1.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合肥市不少学校周一会进行升旗仪式。如 图是某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的情景。旗杆顶部安装的滑轮是 定 滑轮,它的作用是 改变力的方向 。
第十二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3-
第十二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12.如图所示,物体 A 重 50 N,物体 B 重 30 N,物体 A 在物体 B 的作用 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 受到的绳子拉力为 10 N,如果在物 体 A 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 F 拉动物体 A,使物体 B 匀速上升,则该 拉力 F 的大小为 20 N( 滑轮和绳子的重以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 摩擦均不计 )。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2节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 图表:www.1ppt .com/t 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jianl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A.50 N
B.60 N
C.70 N D.120 N
第十二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7-
7.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将同样大小的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 及绳与滑轮的重力,绳自由端施力最小的是( C )
第十二章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8-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