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间甲氧嘧啶成年人怎么服用?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 牛奶含量标准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是一种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的抗菌药物,其在兽药中的使用受到严格的监管和标准。
而牛奶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营养饮品,其含量标准也备受关注。
下面将针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在牛奶中的含量标准进行探讨。
1.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的作用和用途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是一种磺胺类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家畜、家禽的细菌性感染。
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治疗如轻症结核病、临床亚临床、猪链球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疾病。
在畜牧养殖业中,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需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2. 牛奶中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含量标准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但其中如果掺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等抗生素,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国家对牛奶中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含量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限量》(GB 31650-2019)规定,牛奶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限量为每公斤不得大于0.1mg。
这一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严格控制牛奶中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的含量。
3. 监管和检测为了确保牛奶中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相关部门对牛奶产品进行监管和检测。
兽药和饲料中磺胺类药物残留的监督抽检和抽样检测工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农业农村部负责。
生产企业也应该加强自我监管,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4. 牛奶生产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作为牛奶生产企业,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和生产环节,确保不掺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等禁用物质。
企业应加强自查和抽检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5. 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有权选择安全的食品和饮品,同时也有权知晓所消费产品的合格率。
牛奶生产企业需要主动公示产品质量信息,确保消费者在购买牛奶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牛奶生产企业也应加强自我监管,确保牛奶中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黄安间甲氧嘧啶的功能主治

黄安间甲氧嘧啶的功能主治1. 药物简介黄安间甲氧嘧啶,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属于嘧啶类抗菌药。
它广谱抗菌作用强,对多种细菌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
黄安间甲氧嘧啶主要通过抑制革兰阳性细菌的细胞壁合成酶,破坏细菌细胞壁合成,进而发挥其抗菌作用。
2. 功能主治黄安间甲氧嘧啶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主要功能和主治如下:2.1 治疗呼吸道感染黄安间甲氧嘧啶对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有效抑制各类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2.2 治疗泌尿系统感染黄安间甲氧嘧啶对泌尿系统感染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它可有效杀灭引起尿路感染的细菌,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
2.3 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黄安间甲氧嘧啶可以用于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脓肿等。
它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抵达感染部位,杀死引起感染的细菌,有效消除患处红肿、疼痛等症状。
2.4 治疗胃肠道感染黄安间甲氧嘧啶对胃肠道感染也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以抑制引起胃肠道感染的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等,减轻胃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2.5 预防手术感染在外科手术中,黄安间甲氧嘧啶可以用作预防性抗生素,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手术前使用黄安间甲氧嘧啶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切口的细菌污染,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3. 用法用量黄安间甲氧嘧啶的用法用量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药品说明进行。
一般建议成人口服用量为每次0.25g,每日3次,儿童剂量则根据体重情况具体确定。
用药期间,建议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得随意更改用药方案。
4. 注意事项在使用黄安间甲氧嘧啶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对该药物过敏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慎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严重不适,请立即停药并就医;•使用期间不得饮酒;•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用药说明来使用。
5. 常见不良反应黄安间甲氧嘧啶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头晕等;•肝功能异常:如肝酶升高等。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水产用)
兽用
【兽药名称】
通用名: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水产用)
商品名:
英文名:Sulfamonomethoxine Powder
汉语拼音: Huang’an Jianjiayangmidingna Fen
【主要成分】磺胺间甲氧嘧啶钠。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药理作用】磺胺类药。
磺胺间甲氧嘧啶通过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使敏感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受阻,从而产生抑菌作用。
【适应症】用于治疗养殖鱼类由气单孢菌、荧光假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
【用法用量】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计。
拌饵投喂:一日量,每1kg体重,鱼80—160mg,连用4—6日。
首次用量加倍。
【不良反应】按推荐剂量使用,未见不良反应。
【休药期】500度日(水温×天数=500)
【注意事项】1、患有肝脏、肾脏疾病的水生动物慎用。
2、为减轻对肾脏的毒性,建议与碳酸氢钠合用。
【批准文号】
【执行标准】
【含量规格】10%
【包装】g/袋。
【贮藏】密闭,凉暗处保存。
【有效期】2年。
【生产日期】
【生产批号】
【有效期至】。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质量标准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其质量标准是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的重要保障。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的质量标准。
一、药品的外观和性状1. 外观: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的颗粒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颗粒。
2. 性状: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应具有特有的气味,溶于水后呈碱性溶液。
二、质量标准1. 含量测定: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中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C12H14N4O4S)和磺胺甲基异嘧啶(C11H12N4O2S)的含量应符合规定的范围,确保药效2. 溶解性: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在水中的溶解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保证患者服用后药物能够充分溶解,并有效发挥药效。
3. 水分含量: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中水分含量的严格控制,能够避免药品发生固态变化,确保药品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4. 重金属含量: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杂质限量1. 杂质:颗粒中的杂质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限量要求,保证药品的纯度和质量。
2. 有机杂质:颗粒中的有机杂质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限量要求,确保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游离磺胺和异嘧啶:颗粒中游离磺胺和异嘧啶的含量应符合规定的范围,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无菌要求。
四、稳定性1. 热稳定性: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在一定温度下的热稳定性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药品不会发生质量变化。
2. 光稳定性: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在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应符合国家标准,避免药品因光敏性而失去药效。
五、微生物限制1. 细菌和真菌: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中的细菌和真菌应符合国家药典规定的微生物限制要求,确保药品的无菌要求。
总结: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预混剂的质量标准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药典的规定进行生产,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水产用)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水产用)Huang’an Jiangjiayangmidingna FenSulfamonomethoxine Sodiu Powder本品为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与适宜辅料配制而成。
含磺胺间甲氧嘧啶钠(C11H11N4NaO3S)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鉴别】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0.4g),加水10mL溶解后,加醋酸2mL,即析出白色沉淀,滤过,沉淀用水洗净,在105℃干燥后,照下述鉴别⑴~⑷项试验:(1)取0.1g,加水与0.4%氢氧化钠溶液各3mL,振摇使溶解,滤过,取滤液,加硫酸铜试液1滴,即生成黄绿色沉淀。
(2)取鉴别(l)项下的滤液,显钠盐的鉴别反应(附录20页)。
(3)应显芳香第一胺类的鉴别反应(附录20页)。
(4)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检查】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0%(附录69页)。
其他应符合粉剂项下的有关规定(附录12页)。
【含量测定】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0.5g),精密称定,照永停滴定法,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0.23mg的C11H11N4NaO3S。
【作用与用途】磺胺类药。
用于治疗主要养殖鱼类由气单细菌、荧光假单胞菌、迟缓爱德华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引起的细菌性疾病。
【用法与用量】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计。
拌饵投喂:一日量,每1kg体重,鱼80~160mg,连用4~6日。
首次用量加倍。
【不良反应】按推荐剂量使用,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患有肝脏、肾脏疾病的水生动物慎用。
2.为减轻对肾肝毒性,建议与NaHCO3合用。
【休药期】500度日。
【规格】10%【贮藏】密封,凉暗处保存。
【有效期】2年。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9d05f2c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6.png)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C N 104224806A (21)申请号 201410459240.8(22)申请日 2014.09.11A61K 31/635(2006.01)A61K 9/08(2006.01)A61K 47/10(2006.01)A61P 31/04(2006.01)A61P 31/00(2006.01)A61P 33/02(2006.01)A61K 31/505(2006.01)(71)申请人河南迪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址451100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空港三路(72)发明人高保磊 王俊(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代理人时立新 郭丽娜(54)发明名称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兽用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所用的原料为磺胺间甲氧嘧啶钠0.8-1.2份、磺胺增效剂0.2-0.4份、有机溶剂2-4份、注射用水6-8份、pH 调节剂0.01-0.03份。
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采用有机溶剂与注射用水相配合的方式作为溶剂,解决了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的溶于水性质不十分稳定的问题,使得制得的注射液性质稳定,成品收率高,有效安全,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224806 A1.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按比例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磺胺间甲氧嘧啶钠0.8-1.2份、磺胺增效剂0.2-0.4份、有机溶剂2-4份、注射用水6-8份、pH调节剂0.01-0.03份;b.将氢氧化钠用部分注射用水配制成20%的氢氧化钠溶液备用;c.向有机溶剂中加入剩余的注射用水搅拌均匀,加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磺胺增效剂搅拌均匀,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9-11,测含量,灌封,灭菌,得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
磺胺间甲氧嘧啶

次量50~100mg,维持量25~50mg,1~2 次/d,连3~5d。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 10ml︰1g、20ml︰2g、50ml
︰5g。静脉注射,一次量, 每1kg体重,家畜50mg,1~2 次/d,连用2~3d。
磺胺间甲氧嘧啶
磺胺间甲氧嘧啶
一、理化性质
二、药动学 三、作用与应用 四、制剂、用法与用量
一、理化性质
又称为制菌磺、长效磺胺C。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
粉末,无臭、无味。本品不易溶于水,其钠盐溶于水,常
制成片剂、注射剂。
二、药动学
内服后吸收良好,中溶解度大,不易发生结晶尿。
三、作用与应用
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大多数革兰氏阳
性菌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氏阴性
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比同类的磺胺药物抗菌作用强 。常用于敏感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感 染。此外,本品对弓形体、球虫作用显著,用于球虫病、 猪弓形虫病等。
四、制剂、用法与用量
一种抗菌兽药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抗菌兽药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68e2adf055270722182ef7ca.png)
专利名称:一种抗菌兽药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舒建洪,张超,朱浩艳,叶速东,赵旭华,朱世平
申请号:CN201610997949.2
申请日:20161114
公开号:CN106565616A
公开日:
201704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动物疾病的兽药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的制备,通过在缩合反应步骤引入无水路易斯酸催化剂无水氯化钙,以4‑甲氧基‑2‑氨基嘧啶作为反应原料,在有机碱性溶剂中,通过先加入4‑甲氧基‑2‑氨基嘧啶和催化剂,随后分批次加入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不仅能起到控制反应体系中水分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同时还可以有效活化反应底物,从而实现了缩合反应在较高温度下,短时间内获得纯度在98%以上的中间体产品,收率可达95%以上;再经过水解、脱色以及在特定的混合结晶溶剂中进行结晶操作,可以获得纯度达到99%以上的目标产品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动物抗菌类兽药的需求。
申请人:杭州洪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6号大街452号2幢B2018号房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韩国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磺胺间甲氧嘧啶成年人怎么服用?
众所周知孩子的身体与成年人的身体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在免疫力上面孩子就差很多,其次对药物的药性方面,成年人的抗药性就更高一些。
就是因为这样,同一种药物成年人与儿童的用量才会有所不同。
那么,磺胺间甲氧嘧啶成年人每天吃多少?下面来看看磺胺间甲氧嘧啶的用法用量。
成人口服:首剂1g,以后一次0.5g,一日1次;2个月以上小儿一日15mg/kg,首剂加倍。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
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
3.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
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患者应用磺胺药后易发生,在新生儿和小儿中较成人为多见。
4.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核黄疸。
由于磺胺药与胆红素竞争蛋白结合部位,可致游离胆红素增高。
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故较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可发生核黄疸。
5.肝脏损害。
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
6.肾脏损害。
由于该品在尿中溶解度较高(游离型和乙酰化物),故结晶尿与血尿少见。
偶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
7.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
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
偶有患者发生艰难梭菌肠炎,此时需停药。
8.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
9.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
一旦出现均需立即停药。
磺胺药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虽少见,但可致命,如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暴发性肝坏死、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异常。
治疗时应严密观察,当皮疹或其他反应的早期征兆出现时即应立即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