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深圳名师授课教学设计:《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学设计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单元: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课题: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授课人:深圳市光明区公明中学叶敏审核人:深圳实验光明学校陈泽群一、教学分析1.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金和南宋的对峙》是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8课内容。
本课内容包含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关系变化的重要环节,呈现了金与南宋对峙局面的形成过程,包括“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三个子目。
从历史发展来看,女真族通过灭亡辽与北宋,改变了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局面。
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偏安江南,南宋与金形成了近百年的对峙局面。
各民族政权的碰撞交流及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江南地区经济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为第9课讲述宋代经济的发展作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本课课标要求是: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和北宋及岳飞抗金事迹和南宋偏安。
其中教材第一子目女真族的崛起主要讲述金的建立及统一抗辽;教材第二个子目金灭辽及北宋主要讲述政权并立后不同政权之间的碰撞;教材第三个子目南宋的偏安主要分析了金和南宋的关系,呈现了金和南宋从战争到议和到对峙的过程,形成了民族交融新高潮。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二、教学目标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的经过,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及宋金和议的主要内容,正确评价岳飞,辩证分析和认识民族间的战与和及宋金对峙局面的影响。
2.通过典型史料的分析,直观感受民族政权间关系的变化,初步形成史料实证意识。
通过讲述岳飞抗金故事,感悟岳飞的精神品质,涵养家国情怀。
通过探究南宋与金议和的影响,培养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认识到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族政权之间虽有战争,但民族友好、民族交融始终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含达标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二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含达标测试题)一、课标要求1、内容要点: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2、认知提示:学会正确评价岳飞抗金的行为。
3、解读: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存。
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接受中原文化,同时各民族之间不断争战,民族交融的进程加快。
女真族建立的金,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并和占据江南的南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此后,南宋偏安江南,为大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创造了条件。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女真族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宋金对峙等史实。
2、过程与方法:观察图片《女真人像》,了解女真族的活动区域和生活特点;识读《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搜集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民风民俗和宋朝军民抗金的故事,尝试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2、教学难点:南宋的偏安四、教学方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提倡预习,自主学习。
先学后教,教师启发。
五、课时:一课时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准备:课件,教案,多媒体教室。
八、教学过程1、检查预习:同学们好,我们提前预习了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展示课题,我们先看几个关键词,根据你自己预习的情况,说一说你的了解的大体内容。
女真族、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找学生回答,然后导入新课。
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学习三个主要内容: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贯穿三部分内容的主线是金的发展壮大,以及金与两宋之间的关系。
因此,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金的发展及其与辽、宋的关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辽(契丹) 西夏
北 宋
温故而知新
民族政权 民族 建立时间
杰出首领
都城
北宋
汉族 960年
辽 契丹族 916年
西夏 党项族 1038年
赵匡胤 耶律阿保机
元昊
开封
上京 兴庆
宋辽盟约名称: 澶渊之盟 ,北宋需要给辽和西夏 岁币。
2.过程:(1)金、北宋联盟夹攻辽→1125年,金灭辽; (2)1127年,金攻破开封,灭北宋(“靖康之变”)
3.结果:辽、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并偏安江南一隅。 南宋与金对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1)时间:1127年6月 (2)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3)都城:临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思考:岳飞能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
不能。因为“民族英雄”应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同 外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而岳飞仅仅代表了我国境内的一 个民族,宋金之战是兄弟之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1)时间:1127年6月 (2)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3)都城:临安
2.南宋与金的关系: (1)战:如岳飞抗金(郾城大捷) (2)和:宋金和议(“绍兴和议”)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南宋的偏安
2.南宋与金的关系: (1)战:如岳飞抗金(郾城大捷) (2)和:宋金和议(“绍兴和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有答案)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知识整理1.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崛起: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金朝建立:1115年,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金灭辽及北宋(1)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
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
1125年,辽被金灭亡。
(2)北宋灭亡: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1127 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3.南宋的偏安(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A.阿保机B.阿骨打C.元昊D.赵构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3. 下列不是金朝变革女真习俗内容的是( )A.南迁至中原地区B.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C.颁行女真文字D.仿照南宋改革官制4. 如果编写少数民族的历史,下列哪些人物可以入选其中?( )①阿骨打②阿保机③元昊④寇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5. 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先后灭掉了两个政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24张PPT)

拓展延伸:
油炸秦桧(油炸鬼)
当时,一位无奈的“王小二 ”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发明了 一种食物戏弄了秦桧,这一种食 物就是美味的“油条”。
民间传说公元1142年, 岳飞被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 施计陷害于风波亭。京城临 安(今杭州市)百姓闻讯之后, 人人义愤填膺,恶向胆边生, 风波亭附近某油炸食品专卖 店的老板遂抓起一块面团捏 成一男一女两个小人,将它 们背靠背粘在一起,丢进油 锅,连声高呼:"都来吃油炸秦 桧啦!"一时间,临安全城纷 起效尤,以大嚼"油炸秦桧" 泄愤。
【探究】如何评价“宋金和议”?
材料一 十一月,和议成,南宋称臣,划淮为界,岁贡银25 万两、绢25万匹,史称绍兴和议。 ——白寿彝《中国通史》
给南宋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
材料二 双方进一步确定西以大散关,东以淮河为界, 金宋疆域从此稳定下来。此后的四十年间,双方再也没 有发生过大的战事。 ——《中国通史·肆》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撰稿
导学施教:
三、南宋偏安:
2、岳飞抗金:
①时间: 南宋初年
②人物: 岳飞(岳家军) ③战役: 郾城大战 ④结果: “12到金牌”班师回朝,
以“莫须有”的罪名杀 害岳飞。
拓展延伸: 抗金之战形势大好,本应乘胜追击, 为什么南宋要召回岳飞?
宋高宗:败,被灭;胜,老皇帝
会回来。同时,不论胜败,威胁着我 的皇位。不如,趁胜和金人讲和。
2.女真统一
完颜阿骨打 统一女真
起兵抗辽
11世纪末
12世纪初
完颜阿骨打 (1068年—1123年)
辽朝对女真的剥削和压迫非常残酷,女真每年需要以
北珠、貂皮、名马、人参、生金和猎鹰“海东青”等贡
献给辽朝。辽朝最后一个皇帝耶律延禧(天祚帝)荒淫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课件(17张PPT)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知道南宋建立、岳飞抗金的事迹。
2.积极影响: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边 了解女真族崛起的史实;
一、文化基础、学会学习、自主发展 金灭辽(时间?原因?) 2.
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 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的史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课堂小结: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改革制度(仿汉),发展生产(农业),颁行文字(仿汉) 知道南宋建立、岳飞抗金的事迹。
民负担;阻碍经济发展。 课堂小结: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金灭辽(时间?原因?) 2. 一 女真族的崛起:居住地?生活方式?杰出人物的重要事迹?强大? 郾城大捷:大败金军主力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金灭北宋(时间?原因?)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 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文化基础、学会学习、自主发展 比较女真族、契丹族和党项族的相关史实,梳理少数民族发展的共同点。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结合北宋与辽的战争、北宋与西夏的战争以及金与南宋的战争等史实,探究民族间战争的影响。 课堂小结: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了解女真族崛起的史实;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金与南宋的对峙:(1)岳飞抗金(岳飞?郾城大捷?)(2)宋金和议(内容?影响?) (1)岳飞抗金 (2)宋金和议 一、文化基础、学会学习、自主发展 金灭辽(时间?原因?) 2.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仿照汉族进行改革后强大; 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的史实; 积极影响:促进民族融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阿骨打
文字 1125 1127
赵构
岳飞 宋高宗 秦桧
淮水
大散关
A
A
B
答:李世民、赵匡胤。
答:维护国家统一。
答:金;岳飞。
B
C
D
C D
A
B
B
【解析】题干诗句反映了南宋建立后,统治者苟安南 方,不思收复北方的失地。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双方 以淮水—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D
【解析】D项,只有宋金之间的“议和”才导致南北对峙 局面的形成。
答: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宋金议和。
答:宋真宗;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
答: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答:“议和”对宋是耻辱,加重了百姓负担,但是从长 远来看,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安定。
答:战给人民带来灾难,和平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 展,“和”是历史的主流,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答:政府害怕战争危及自己的统治,只好委曲求全, 苟且偷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 金和南宋的对峙(共34张PPT)

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B
3.以下不属于金朝改变女真习俗的措施是( )
A.仿照南宋改革官制 B.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C.改革女真军政体制
A
D.模仿汉字结构,创制女真文字
4.《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教丘处机为两
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
林 清 玄 散 文 读后感 及心得 400 导 语 :散 文 的 精髓是 形散而 神不散 。读一 篇好的 散文,就 像在 炎热干 燥的沙 漠里逢
着 一 片 绿 洲 ,满心装 满了欣 喜与崇 拜。 接 触 林 清 玄 的散文 是一次 逛书摊 ,偶尔捡 起一本 书,随手 翻了翻 ,就被 他清丽 的文字 所 打 动 。 喜 欢他的 文字所 特有的 淡淡的 香——如 一缕 莲花般 的馨香 。每每 走进他 的 文 字 ,心 也 会跟着 起起落 落,然后 慢慢静 下。暖 暖的回 味时,内 心总 会充满 宁静与 关 爱 。 几 句 平淡的 话语,足 以让人 一遍遍 地反复 回味,这 就是林 清玄散文的魅力。我 喜 欢 在 床 头 放着一 本林清 玄的书 ,睡觉前 细细地 阅读几 篇,来一 次心灵的洗涤方可安
(2)读教材,说说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 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 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相关史事
在与金军的交战中,北宋的军队常常是不战而逃。当 金军攻到黄河岸边时,防守黄河南岸的宋军全都望风而逃 。金军连续好几天渡河,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对此,金军 的将领感叹道:“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 吾辈岂能渡哉!”。
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当时的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导学案模板
盐湖区实验中学红旗分校(初一)(历史)导学案
C外戚、宦官专权 D 政治腐败
3.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汴京,一位书生奋笔疾书“恨金邦胡虏猖獗,哀两帝身陷塞北”诗的“两帝”是指()
A 宋高宗宋真宗
B 宋徽宗宋钦宗
C宋高宗宋钦宗 D 宋徽宗宋高宗
4.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进行以“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对峙”为主题的探
究性学习。
下列各民族史料可供选择的有()
①鲜卑族②党项族③契丹族④女真族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 B 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 北宋与金对峙
我学到了什么
请将下列板块内容补充完整,并用箭头和大括号标示清楚板块之间的关系
金灭辽:年
金灭北宋:年南宋建立:年
课外知识
对民族战争性质的认识: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双方战争,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