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和6节 代谢的多样性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为混合酸发酵。
EMP
葡萄糖
乳酸、乙酸、甲酸 丙酮酸 乙醇 、CO2 、H2 琥珀酸
五 丙酮-丁醇发酵
——严格厌氧菌进行的唯一能大规模生产的发酵产 品。(丙酮、丁醇、乙醇混合物,其比例3:6:1)
——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ricum
2丙酮酸 2乙酰-CoA
缩合
乙酰-乙酰 CoA
• 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ATP 和 NADH • 是连接其它几个重要代谢途径的桥梁 • 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中间代谢物
2. HM途径(磷酸戊糖支路, 单磷酸己糖途径)
ATP 12NADPH+H+ 36ATP 35ATP
6C6
6C5
经过系列反应后合成己糖 6CO2
5C6
C6为己糖或己糖磷酸;C5为核酮糖-5-磷酸;打方框的为终产物; NADPH+H+必须先由转氢酶将其上的氢转到NAD+上并变成 NADPH+H+后,才能进入呼吸链产ATP;
NADH + H+ NAD+
•异型乳酸发酵途径:肠膜明串珠菌,短乳杆菌
PK/ HK
葡萄糖
乳酸 + 乙醇 + CO2 + 1ATP
•双岐发酵途径:双岐杆菌
PK/ HK 葡萄糖 乳酸 + 乙酸 + CO2 + 2.5ATP
三 丙酸发酵(丙酸细菌,厌氧菌)
葡萄糖
EMP
丙酮酸
丙酸
乳酸
四 混合酸发酵
由于代谢产物中含有多种有机酸,故将其称
生活在盐湖及海边的岩池等盐浓度很高环境
胞内积累高浓度的甘油从而使细胞的渗透压保持平衡
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因素

第25页
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因素
第23页
2、对次生代谢物成份种类影响
•
除了在次生代谢物含量上有显著差异以外,不一
样倍性植株有时在次生代谢物成份种类上也存在显著
差异。
•
对印度洋葱不一样细胞型中相关次生代谢物进行
比较研究、发觉不一样细胞型在成份种类上有显著差
异。
•
对欧蓍草(锯齿单)研究也说明了一样问题。发觉
生代谢影响
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因素
第19页
一、植物多样性对次生代谢影响
•
长久野生或栽培植物品种,因为自然选择和入工
培育,产生了适应于不一样纬度、不一样海拔、不一
样土壤和不一样耕作制度植株生态型,形成了植物多
样性和生理代谢上复杂性。
• 不一样生态型同一个植物,即使现在处于同一年 纪、同一生长时期,是生长在同一立地条件下,其不 一样生态型个体次生代谢物含量仍有较大差异,而是
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因素
第3页
第二节 环境原因对次生代谢影响
• 一、地理环境 • 二、光对次生代谢影响 • 三、温度对次生代谢影响 • 四、土壤原因对次生代谢影响
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因素
第4页
一、地理环境
• (1) 海拔 • (2) 地理位置
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因素
第5页
(1) 海拔
不一样海拔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如:
成量(吴炳辅等,1986)。药用植物微量元素含量
与其生长土壤中该元素水平亲密相关。
影响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因素
第17页
微量元素吸收
•
植物吸收土壤中微量元素,存在着主动吸收和被
动吸收问题。选择性地吸收和富集与植物基因相关,
10-12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1、生物氧化的形式:
包括脱氢或脱电子
①失电子:
Fe2+ → Fe3+ + e CH3-CHO
②化合物脱氢、递氢: CH3-CH2-OH
NAD NADH2
2、生物氧化的过程: 脱氢(或电子)、递氢(或电子)和受氢(或电子)三 个阶段
3、生物氧化的功能: 产能(ATP)、产还原力[H]和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德国: (Carl Neuberg)
目前甘油生产中使用的微生物 Dunaliella aslina(一种嗜盐藻类) 生活在盐湖及海边的岩池等盐浓度很高环境
胞内积累高浓度的甘油使细胞的渗透压保持平衡
由EMP途径中丙酮酸出发的发酵
②同型乳酸发酵:发酵产物只有乳酸
丙酮酸
NADH2
乳酸
同型乳酸发酵菌株有: 德氏乳杆菌(L.delbruckii)、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植物乳杆菌 (L.plantarum)、干酪乳杆菌(L.casei)、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
(5)Stickland反应
氨基酸同时为碳源、氮源和能源 以一种氨基酸为H供体,而另一种氨基酸为H受体来实现 生物氧化产能的发酵类型。
3乙酸
丙氨酸
+
2甘氨酸
3NH3
CO2 ATP
Stickland反应特点:
部分氨基酸的氧化与另一些氨基酸的还原相偶联; 产能效率低,1ATP/1G。
各途经的相互关系
H2O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
丙酮酸
~~醛缩酶
(KDPG)
有氧时与TCA循环连接 无氧时进行细菌乙醇发酵
葡萄糖只经过4步反应即可快速获得由EMP途径须经10步 才能获得的丙酮酸。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代谢与平衡知识点归纳

第1节食物与营养(一)食物与能量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七大类,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同等质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脂肪>蛋白质=糖类3.由于年龄、性别、体质和日常活动的激烈程度不同,人每天所需能量也不同,一般人处于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等快速生长期时,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二)营养素的作用A.水1.功能:水不提供能量,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2.来源:各种食物与饮水B.无机盐1.功能:不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缺锌会导致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食欲减弱;缺碘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儿童智力低下2.来源:蔬菜、奶类、豆类、瘦肉等C.糖类1.功能: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2.来源:大米、小麦、马铃薯和玉米等D.蛋白质1.功能: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
蛋白质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来源:肉类、禽蛋、鱼、虾、乳制品和大豆等E.脂肪1.功能:生物体内储藏能量的主要物质2.来源:植物油、动物油、核桃和花生等F.膳食纤维1.功能:不能被消化吸收,却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此外,膳食纤维还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来源:植物性食物G.维生素1.功能:不提供能量,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对保持人的身体健康作用极大2.来源:蔬菜、水果、动物肝脏等(三)平衡膳食1.健康的饮食要求食物种类尽量多谢,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合理,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即所谓的平衡膳食2.应用平衡膳食宝塔时,每人每天各类食物摄入量应根据个人的情况作适当调整,三餐食量分配要合理,一般以早、晚餐各30%,中餐占40%为宜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 消化系统的组成A.消化系统的组成B.牙1. 牙是口腔内取食的重要器官,可咬切和磨碎食物 牙的结构消化系统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肛门 (进行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腺分布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分布于消化道壁上:胃腺、胰腺分泌消化液, 参与食物的消化3.龋齿的形成:龋齿俗称蛀牙,是由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酸性物质引起的C.小肠的结构特点1.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源,其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
《植物生理学》第四章

酒精发酵酶:
C6H12O6
2C2H5OH+2CO2
+能量 (△G°′= -226 kJ·mol-1)
精品课件
乳酸发酵: 酶
C6H12O6
2CH3CHOHCOOH +能
量 △G°′= -197 kJ·mol-1
在高等植物中称为无氧呼吸,在微生物 中称为发酵。高等植物通常是以有氧呼吸为主, 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如暂时缺氧也可进行无氧呼 吸。
质子传递体包括一些脱氢酶的辅助因子,主要有NAD+、FMN、 FAD、泛醌(UQ或Q)等,它们既传递质子又传递电子。
除了UQ和细胞色素c(Cytc)外,组成呼吸链的有4种酶复合体, 另外还有一种ATP合酶复合体,它们嵌在线粒体内膜上。
精品课件
复合体Ⅰ:含有NADH脱氢酶,FMN,4个Fe-S蛋白 复合体Ⅱ:琥珀酸脱氢酶(FAD, Fe-S蛋白) 复合体Ⅲ:含有2个Cytb(b560和b565),Cytc 和Fe-S。 复合体Ⅳ:含有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物, Cyta,Cyta3。把Cytc的 电子传给O2,形成水。 复合体ⅴ:又称 ATP合成酶或称H+- ATP酶复合体
精品课件
(三)抗氰呼吸
1. 抗氰呼吸的概念
在氰化物存在下,某些植物呼吸不受抑制,这 种呼吸途径称为抗氰呼吸。抗氰呼吸可以在某些条件下与
电子传递主路交替运行,因此,抗氰呼吸又称交替途径。
精品课件
2. 植物抗氰呼吸的生理意义
➢放热增温,促进植物开花、种子萌发 。 ➢增加乙烯生成,促进果实成熟,促进衰老。 ➢代谢的协同调控。 ➢增强抗逆性。
交替氧化酶又称抗氰氧化酶,它将UQH2的电子交给O2 生成H2O。它与氧的亲和力高,不受CN-、CO、N3-的抑制。
正常人体学第四章新陈代谢

蚕豆病
• 广东兴宁是蚕豆病最多的地区,上世纪60 年代在蚕豆收获季节曾经暴发。该病表现 为由溶血引起贫血、黄疸、血样尿、恶心、 呕吐,严重的昏迷、抽搐等。病因是因为 患者体内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吃食大量(有些患者少量也可发病)蚕豆 导致。这是一种典型的因缺乏酶而导致的 疾病。
嘧啶碱两类。
核苷酸
磷酸 戊糖
核苷 碱基
核糖
脱氧核糖 嘌呤碱 A、G
嘧啶碱 U、C、T
戊糖(核糖、五碳糖)
(二)核酸的种类
• 核酸=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 (DNA)。
组成 磷酸 戊糖 碱 嘌呤 基 嘧啶
RNA
DNA
磷酸
核糖
脱氧核糖
AG
U
C
T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
A、DNA的空间结 构1.分子大小与组成
第二节 糖代谢
一 概述 二 糖的分解代谢 三 糖原合成和分解 四 糖异生 五 血糖
首页 主菜单
一、糖代谢的基本情况
糖的主要生理功能 --氧化产能(第一能源物质) 生物膜组分(糖脂/糖蛋白)
体内糖代谢概况
无氧酵解 分解代谢 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途经
糖原合成和分解
糖异生
血糖和糖原 血糖 — 糖在体内的利用、运输形式 糖原 — 糖在体内的贮存形式
反 应 速 度
底物浓度
2、酶浓度 底物浓度足够的情况下,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正比。 3、温度 高温和低温均影响降低反应速度。 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一
般接近体温,发热会影响体内酶的活性。 高温灭菌 4、PH 酶的最适PH:使酶促反应达到最大值的PH。
5、激活剂 使酶由无活性转变为有活性或使酶的活性增强的物质。 6、抑制剂 • 能降低酶的活性而又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称为
代谢多样性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6 CO 2 + 6 H2O + 能量
2、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 动物: 动物: 葡萄糖 C6H12O6 植物: 植物: 葡萄糖 C6H12O6
酶 酶 酶 酶
能量( 乳酸 + 能量(少) 2 C3H6O3 + 能量(少) 能量(
酒精 + 二氧化碳 + 能量 (少) 2 C2H5OH + 2 CO 2 + 能量 (少)
2.表 中列出的是四种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 2.表 4-6 中列出的是四种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 : 生物 有机物 Ⅰ Ⅱ Ⅲ Ⅳ √ √ √ √ √ √ √ C02 02 √ H 20 √ √ √ √ √ 矿物质 光能 √ √ √
(1)在这四种生物中 (1)在这四种生物中 , 最可能代表异养生物的是 [ Ⅰ], 其异化作用的类型是 需氧型 如 绿色植物 。 。
样品 酵母菌个数(个/毫米3) 酵母菌个数 个 毫米 PH值 值
1 2 3 4
1210 820 1210 1000
4.8 5.4 3.7 5.0
、 、 、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顺序为2、4、1、3
。
(2)表中样品的ph值小于7是为了 表中样品的ph值小于7 ph值小于 保证酶的活性 . 次均匀取样时, (3)若第 5 次均匀取样时, 样品中的酵母菌数 760 个 / 毫米3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 量为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部 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 分酵母菌因营养缺乏而死亡并解体。 分酵母菌因营养缺乏而死亡并解体。 能是 。
5.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温度适宜、 5.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温度适宜、黑暗密封 在营养丰富 的环境中, 种生物, 的环境中, 分别培养下列 4 种生物,经过一段 时间后, 时间后, 它们中仍能生活的是 ( B )。 A. 老鼠 C. 白菜 B. 乳酸菌 D. 蘑菇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 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框架图)

)
[ 污物移动 → 在目镜上
→ 转动目镜污物不动 →在物镜上
玻片移动规律 : 编哪移哪
细胞质流动方向 : 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
( u ) 分类依据 : 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真核细胞 ,
, 真核生物
章
第 细胞
志近
镜筒 镜臂 镜柱 镜座
、
、
、
{ 机械部分载物台 、 压德转器 调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焦距
i 遮光器 ( 大 、 小光圈 >
> 结构照明部分反光通镜平面镜凹面镜
一, 暗 换大光圈时 或: 凹面镜
i 视野较亮时 , 换小光圈或换年面镜 ;
1 观调察暗物观像察颜物色像轻颜浅色: :较调深亮
1
支原体
:
最小
最简单的原核生物
.
。
没
有
细胞壁
真 核细胞 : 含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 有成形的细胞核 )
、
β>
动物产高等动物低等动物弹细胞 多细胞
: :
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水螅
π
球羹海 衣藻 、水+困藻 、
:
红藻 : 紫菜等
: 曲霉菌、 ⻘霉菌 。 根霉菌毛霉菌等
胞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多样性统一性形态细, 结胞一构种般大类都小繁差具多别有后,细组胞成不膜同、细细胞胞的化质学核元素糖和体化合和物D种N类A基本相同
物像清晰为止
C 高倍镜下不动粗 >
a 、视野中细胞呈一行排布 Nhomakorabea视野中细胞数量
幻 放大倍数与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食物与摄食1.在人类所食用的食物中,含有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七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2.食物营养素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它们在人体中是通过_________释放能量的。
l克糖类物质在我们人体内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是________千焦;同等质量的蛋白质与糖类氧化所释放的热量_________,而同等质量的脂肪释放的热量要比蛋白质与糖类_________。
3.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4.小刚的爷爷一到晚上,眼睛就看不清东西,这是因为体内缺少()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5.下列食品中,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的是()A.花生油B.大米C.肉类D.水果6.人体直接的供能物质是() A.脂肪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7.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水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肪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 B.蛋白质参与人体各种形式的生理活动C.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少 D.蛋白质在人体内氧化分解时,也可以提供能量9.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筋发育的是()A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A D.维生素B10.下列各项符合科学饮食原则的是()A.喜欢的多吃,动物性食物多吃B.早餐少,中餐好,晚餐饱C.荤素搭配,粗细兼吃D.多吃蛋白质类,少吃淀粉类11.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各小题所叙述的分别属于哪种营养素的功能?(填序号)(1)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2)促进胃肠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3)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 (4)作为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5)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A水 B.无机盐 C.脂肪 D.蛋白质 E.糖类 F.维生素 G.粗纤维12. 2004年4月23日,《齐鲁晚报》刊出一则报道:一个不满4个月的患儿,由于出生后一直食用一种几乎不含蛋白质的劣质奶粉,出现了头大、嘴小、脸肿的症状。
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B.人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C.组织细胞的更新离不开蛋白质D.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是主要的供能物质13.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要多喝牛奶多吃瘦肉,主要是因为()A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脂肪,这是青少年正常生长所必需的B.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无机盐C.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旺盛,需要较多蛋白质D.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这是青少年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14.根据下表回答:一些食物所含的热量(1)摄入该表中所列食物100克,获得能量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参加剧烈运动消耗大量的体能,要迅速补充能量,应选择_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1.动物和人一样,也需要从_________中获取生存所需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动物的食性各不相同,因此各种动物具有自己特有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昆虫取食的器官叫_________,位于头部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牙是人________和________的重要器官,也是人体中最________的部分。
牙从外形上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如果由于龋齿引起牙痛,则可能是由于________遭到破坏。
4.下列关于动物的捕食方式叙述错误的是()A.海葵用触手捕食B.青蛙用口腔内的倒生的舌头和牙齿捕食C.蚊子用刺吸式口器取食D.猫用可以伸缩的钩爪和发达的犬齿来捕食5.蚊子特有的口器是()A.虹吸式 B.刺吸式 C.舐吸式 D.咀嚼式6.用舐吸式口器摄食的是(). A蝴蝶 B.蝗虫 C.苍蝇 D.蜜蜂7.预防龋齿最重要的是要做到()A.禁食糖果和甜食B.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C.采用含氟的牙膏D.注意营养,增强体质8.下列关于牙齿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牙的分布和功能,人的牙可以分切牙和磨牙两种B.一个牙可以分牙冠、牙颈、牙本质三部分C.龋齿的形成过程是: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破坏→牙本质受破坏→牙髓受破坏D.龋齿形成的原因是由于食物中的糖类太甜而引起的9.下列选项中,与动物的捕食无直接关系的是()A.鱼的口和腮孔交替开合B.青蛙有倒生的舌根C.猫有发达的犬牙D.海葵能附着在岩石上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龋齿是由于长在牙齿中的蛀虫啃食牙齿造成的B.缺碘的人会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大C.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少,它不属于人体的营养素D.对于人体的必需元素,摄入量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11.根据下图牙的结构填空:(1)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牙是人______和______的重要器官。
牙不健康的危害:加重胃、肠等______器官的负担,影响食物的______与______。
3)蛙牙也称______,是青少年中发生率很高的牙病,它是由微生物分解食物中的______,产生______物质而引起的,要预防蛙牙,须做到早晚要______,饭后要______。
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1.营养方式有两种类型,自养:如绿色植物以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物质为原料,通过_________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的营养方式。
异养:人和动物必须从外界摄取现成的_________,才能获得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的方式。
2.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_________的,如植物都能_________生长,叶的着生方式不重叠有利于_________等。
3.自然界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通常被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按营养方式具体又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前者是从_________的、_________的生物体中获得营养的生物。
后者是生活于另一种生物_________或_________并从其体内获得营养的生物。
4.微生物的无氧呼吸被称为_________。
5.下列生物中,营养方式属于自养的是()A.蘑菇B.大肠杆菌C.衣藻D.牛6.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各种生物,过一段时间后它们中仍然生存的是()A.乳酸菌B.白菜C.蚯蚓D.蘑菇7.食品在平常环境中很快会腐败,而放在冰箱中就能保存较长的时间,主要原因是在冰箱这种环境中() A.没有细菌 B.细菌很少 C.细菌被冻死了 D.细菌繁殖很慢8.蘑菇的营养方式是() A.自养 B.腐生 C.寄生 D.寄生或腐生9.在夏季易找到蘑菇的地方是()A.小河中B.沙漠中C.树林的地表和腐朽的树干上D.海边沙滩上10.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和“白色食品”。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称为“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称为“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称为“白色食品”。
下列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食醋 B.海带 C.面粉 D.菜油11.异养型生物和自养型生物的主要不同点是()A.异养型生物都是腐生生物B.异养型生物都是动物C.异养型生物不能直接吸收无机物D.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元机物合成有机物12.制作泡菜时,必须将泡菜坛口封严,其作用是()A.为了保持菜坛内湿润,防止水分蒸发B.为了防止蔬菜中的营养物质散失掉C.为了营造缺氧或无氧的环境,以利于乳酸菌的生存D.为了保持菜坛内酸性环境,抑制微生物生长13.深海中没有阳光,因此,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营养的自养植物(如海带、紫菜等)不能在深海中生活。
葫芦藓没有发达的根系(只有起因着作用的假根),因此只能生活在阴温的环境中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__________。
14.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__________,且释放出较多的_________,供生命活动需要。
在缺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_________,且释放出_________,供生命活动需要。
15.呼吸作用的最重要意义在于()A.呼出二氧化碳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消耗氧D.分解有机物16.在蓝藻出现之前,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现有证据还表明,那时海洋中有较丰富的有机物,而且有原始生命。
直至距今20亿-30亿年以前,蓝藻在地球上出现,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有了氧。
从生物进化角度来分析,蓝藻代谢类型可能是()A.自养需氧型B.自养厌氧型C.异养需氧型D.异养厌氧型17.腌肉和腊肉中的__________较多、__________较少,不利于细菌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些食品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腐败变质。
18.人体的消化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它们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滥服抗生素往往会破坏这些正常的菌群。
这些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可能是()A.异养厌氧型B.异养需氧型C.自养厌氧型D.自养需氧型19、下列属于真菌的生物是 ( )A.草履虫 B.蘑菇 C.紫菜 D.蚂蚁20、在营养丰富、水分充足、气温适宜、黑暗密闭的环境中,分别培养下列各种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们仍然能生存的是()A. 乳酸菌B. 白菜C. 蚯蚓D. 蘑菇21、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A、B、C、D四只相同的玻璃瓶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A、B、C三只玻璃瓶塞紧瓶塞,D玻璃瓶开口,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A. 加入葡萄糖和水B. 加入葡萄糖C. 加入水D. 加入葡萄糖和水并不断搅拌22、下表列出的四种外界条件中,适宜于异养生物和自养生物生存的依次是(“+”表示这样的环境条件)()A. 甲、丙B. 乙、丁C. 甲、丁D. 乙、丙23、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是()A. 是否含有叶绿体B. 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C. 动物还是植物D. 能否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24、下列生物中,与人的新陈代谢类型不同的是()A. 乳酸菌B. 根霉C. 变形虫D. 菟丝子25、在米和面粉中生活的“米虫”一生都不需饮水,也吃不到含水丰富的食物,可它们仍然正常生活,其主要原因是()A、“米虫”能从空气中吸水B、“米虫”消化淀粉时产生水C、“米虫”的生命活动不需要水D、“米虫”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26、徒手登山运动员,当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越往上,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A 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B 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C 呼吸越来越急促D 山地更加陡峭27、制作泡菜时泡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A.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 B.防止水分过度蒸发C.防止氧气进入坛内 D.防止坛内蔬菜萎蔫28、将家甲、乙两只活蝗虫如下处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乙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浸入水中,结果是()A.甲蝗虫死 B.乙蝗虫死 C.同时死 D.都不死29、下列叙述符合酵母菌特点的是()A.有叶绿体 B.不一定需要氧 C.寄生生活 D.不进行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