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3课时复习教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第3节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第3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2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学习目标】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2.熟练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3.注意格式的规范化,正确使用计算时的量和单位。
【学前准备】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水通电【合作探究】一、阅读并完成课本P106“联想与启示”。
4.【小结】计算的步骤:(1)(2)(3)(4)(5)(6)【课堂测试】例题:比较相同质量的锌、镁与的足量的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哪个多?(提示: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2SO4== ZnSO4+ H2↑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 + H2SO4== Mg SO4+ H2↑)【友情提醒】1.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很重要。
若化学式写错,或方程式没有配平,则计算就完全错误了。
2.要注意格式规范与完整【巩固延伸】一、选择题1.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因为()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C.化学方程式不但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还表示了它们之间的质量比D.化学方程式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A.1∶1 B.1∶2 C.3∶8 D.3∶113.*H2、O2和N2组成的混合气体20g,经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剩余()A.N2和H2B.N2和O2C.N2、H2和O2D.只有2gN24.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四种物质,高温下让它们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分析反应后容器内残留A物质的质量为()A、8gB、4gC、6gD、2g8.燃烧磷生成28.4克五氧化二磷,至少需要氧气多少升?(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
在同样条件下,需空气多少升?【课后预习】:P107“观察与思考”28297 6E89 溉34271 85DF 藟rJ ;*w?23024 59F0 姰24363 5F2B 弫36419 8E43 蹃30614 7796 瞖%>。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上册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

“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复习:制备了多少碳酸钠?》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初三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初三学生应学习和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未来进一步学习化学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以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为情境,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融入到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基础上,自主总结提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课题的复习及中考化学计算专题的复习,从崭新的视角,挖掘计算题在化学复习中的多功能。
通过学习,可以建立文字、图表等信息呈现方式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维模型,发展从定性到定量实验探究的水平,通过围绕碳酸钠制备的多层次实际问题的解决,发展社会价值的认识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一、“素养为本”的教学与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在掌握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和有关混合物质量分数的计算的基础上,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完成围绕碳酸钠制备的有关计算,提高对文字、图表等信息关键要素的分析、处理能力,自主建构在新素材新背景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维模型。
(3)通过测定碳酸钠含量方案设计的探究活动,从定性到定量,理论联系实际,实现问题的解决;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于化学学科发展的重大作用。
2.评价目标(1)通过对围绕碳酸钠制备的相关计算的分析、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认识进阶(宏-微-符-曲,四重表征)和对根据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的结构化水平(基于经验水平、基于思维建模水平)(2)通过对碳酸钠含量定量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交流,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3)通过课堂收获的交流讨论,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3.教学重难点(1)巩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规范,自主建构在新素材新背景下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维模型。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问题]学生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实验并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
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成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教师展示PPT)
1.化学方程式(板书)
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点燃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可以了呢?请看以下反应:如“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
5、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师举例,ppt)
(1)观察法(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方程式很有效,凑数进行配平)
(2)最小公倍数法(要点:找出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多的元素着手配平,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奇数配偶数法(要点:找出反应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边奇数、一边偶数)
5、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观察法
(2)、最小公倍数法
(3)、奇数配偶数发
(4)、定一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知道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3)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4)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3、化学方程式的涵义(ppt)
(1)、宏观: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3课时)-教案-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例题1、在反应X + 2Y=R + 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为。
例题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 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课 题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3课时)
复备人
复备时间
教 学
目 标
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
3、依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进行有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计密度、混合物)
教具准备
实验次数
1
2
3
4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m
1.0
0.6
(1)表中m的的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
三、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根据化学方程式解题的格式
学生进行计算
学生计算在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
思考:x的值为多少?
54
17
20
0
反应后的质量(g)
10
0
2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全部反应完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D、X为79
例题3、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王家村石灰厂带来一块石灰石样品,技术员告诉他们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4克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40克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下数据: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 教案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学习目标】1.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能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学习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习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学生板书)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教师引导学生判断正误,引入新课。
二、实施新课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1、学生阅读课本【观察与思考】并回答哪种方式能简便准确的表示这个化学反应?引出化学方程式2.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3、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1)、教师以铁丝燃烧反应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方法,同时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一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学生练习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1,(1)(2)两个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生板书)教师引导学生判断正误,并强调“↑”“↓”的标注。
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方法:一写二平三注四等3)、学生观察讨论课本P105-106【观察与思考】中化学方程式的错误并纠正。
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⑴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⑵量的方面:①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
以C+O2 =点燃== CO2为例教师讲解①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②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③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2、练习:请写出:2H2+O2=点燃== 2H2O的意义:①;②;③。
三、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口述本节课重点内容。
四.布置作业:1、在练习本上将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完成【学习之友】本课题习题3、在作业本上完成课本习题1、2板书设计: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九年级化学全册 4.3.3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教案 沪教版(2021学年)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车逻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4.3.3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教案(新版)沪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车逻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4.3.3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教案(新版)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车逻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4.3.3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教案(新版)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课题4。
3。
3 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应用(第3课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会计算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2、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教学重点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教学难点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教学方法讨论比较归纳教学媒体教学过程:【问题情景】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由于(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什么,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又是什么C.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比2.在4P+5O2点燃2P2O5中,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该方程式表示的质量..意义是【新知导学】:1、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Mg :O 2 :MgO= 。
(2)如果48g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需要氧气的质量为,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
(3)如果要得到40g氧化镁,则需要镁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为。
二、合作、研讨与交流活动一、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比)例1:现将10 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 g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l B.2:1 C.5:lD.4:l分析思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难求的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等于____g。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学案(新版)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学案1(新版)沪教版一、预习导学1.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吗?错误的请加以改正:氯化钙(CaCl ) 高锰酸钾(K 2MnO 4) 氯酸钾(KCl ) 双氧水(H 2O 2) 五氧化二磷(P 2O 5) 氧化铁(FeO )2.用数字和符号表示:3个氧分子________ 2个水分子________ 氧化铜________ 碳酸钙________ 3. 叫做化学方程式。
4.书写化学方程式所遵循的原则:(1) ;(2) 。
二、课堂检测反馈:1.书写只有一种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时,肯定用到的符号是( )A .“=”B .“↑”C .“↓”D .“△”2.2007年4月26日晚,北京xx 年第29届奥运会火炬及火炬接力传递计划线路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发布。
此次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 3H 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 ,y 分别为( )A .1 3B .1 5C .3 8D .3 43.根据化学方程式:2H 2S+3O 2====2H 2O+2X ,推知X 的化学式是( )A .SB .SO 2C .SO 3D .H 2SO 44.初三(1)班的刘杰书写了如下几个化学方程式,请你观察:① P 2+O 5 P 2O 5 ②2Mg+O 2 2MgO③ 2H 2O 2H 2↑+O 2 ④Fe+O 2Fe 3O 4其中(1)没配平的有 ;(2)化学式有错误有 ;(3)反应条件写错的有 ;(4)“↑”“↓”没写或写错的有 。
5.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 ;点燃 燃烧 通电 点燃②;通电③。
例如:2H2O 2H2↑+O2↑表示反应物是,生成物是 __ ,反应条件是;在电解水的过程中,H2O、H2、O2三种物质之间的质量比H2O:H2:O2= 。
三、课后作业1.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中,正确的是()A.氢分子加上氧分子点燃等于水B.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每两个氢气和一个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两个水2.下图形象地表示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为()A.3:1:2 B.4:1:2C.4:1:3 D.3:1:33.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xN2↑+9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计量数x的值是()A.1 B.2 C.3 D.44.某化合物R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 + 3O22CO2+ 4H2O,R的化学式是()A.C2H6B.CH4OC.C2H4D.C2H4O5.化学方程式 2A+B=C+2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分别为103、71、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58.5B.117C.114D.146.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2Mg+O22MgOB.2CO+O22CO2C.2H2+O22H2O D.C+O2CO27.用X表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X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3O23CO2+3H2O。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 (新版)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 4.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教案1 (新版)沪教版
计划线路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发布。
此次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 3H 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 ,y 分别为( D ) A .1 3 B .1 5 C .3 8 D .3 4 3.根据化学方程式:2H 2S+3O 2====2H 2O+2X ,推知X 的化学式是( B )
A .S
B .SO 2
C .SO 3
D .H 2SO 4
4.初三(1)班的刘杰书写了如下几个化学方程式,请你观察: ① P 2+O 5 P 2O 5 ②2Mg+O 2 2MgO ③2H 2O 2H 2↑+O 2 ④Fe+O 2 Fe 3O 4
其中没配平的有④;化学式有错误的有①;反应条件写错的有②; “↑”“↓”没写或写错的有③。
5.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例如:2H 2O 2H 2↑+O 2
↑,表示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
反应条件是点燃;在电解水的过程中,H 2O 、H 2、O 2三种物质之间的质 量比H 2O :H 2:O 2 =9:1:8。
五.归纳总结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2.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六.教学反思:
点 燃
通
点 通
35257 89B9 覹30707 77F3 石30261 7635 瘵/AK 31600 7B70 筰=[33302 8216 舖36958 905E 遞s39106 98C2 飂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第3课时复习教案沪
教版
主备人: 初审 合审
班级: 姓名: 家长签名 教学要求: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类型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设计: 一、课前预习:
1.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比是一定的。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进行的。
2.1.请你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向Na 2CO 3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所发生的化学反应:Na 2CO 3+HCl= +NaCl 中“ ”内的物质是 ( )
A. H 2O
B. CO 2
C. H 2CO 3
D. NaHCO 3 二、教学过程
(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信息,如何求反应物的质量及相互质量比?
1.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化合物中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的
是
( )
A、一定含有C、H、O
B、只有
C、H C、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
D、无法确定
2.某化合物在O
2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 + 3O
2
===== 2CO
2
+ 4H
2
O,则化合物
R中元素组成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C、H、O B、只有C、H C、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 D、无法确定
3.某化合物3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8.8g CO
2和5.4g H
2
O,则该化合物中元素组
成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H、O
B、只有
C、H C、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
D、无法确定
4.某化合物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强热,分解得到CO
2和H
2
O,则该化合物中元素组成
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C、H、O
B、只有
C、H C、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
D、无法确定
5.某化合物4.6g,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8.8g CO
2和5.4g H
2
O,则该化合物中
元素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有C、H、O
B、只有
C、H C、一定含有C、H,可能含有O
D、无法确定
6.化学方程式2A + B == C + 2D中,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4
B、48
C、62
D、124
(二)利用化学反应测定的实验数据,如何进行物质的计算和推断?
【例】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请计算:(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表中m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4)要得到280kg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化学方程式:
CaCO
3====CaO+CO
2
↑)
目标检测【基础题】
1.打火机里装的不是汽油,而是液体丁烷(C
4H
10
)。
丁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产生二氧
化碳和水蒸气。
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某石灰石样品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硅杂质(二氧化硅是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耐高温的固体)。
某学生想测定该样品的纯度,他取2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20g
稀盐酸分4次加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已知:CaCO
3==CaO+CO
2
↑)
问:(1)石灰石样品中含杂质多少?
(2)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3)100kg这种石灰石充分煅烧后,可得到多少kg含杂质的氧化钙?
【提升题】
1.100g含杂质15%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多少克?
2.某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到,某石材厂有一批石灰石原料,其所含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
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取用4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稀盐酸40g分4次加入。
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
操作后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
每次稀盐酸的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
计算:(1)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是多少?(2)三、四次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各是多少?26427 673B 朻] ]31254 7A16 稖39738 9B3A 鬺38036 9494 钔}30530 7742 睂 Q4236166 8D46 赆21238 52F6 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