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磨皮技法
摄影后期磨皮小技巧,

摄影后期磨皮小技巧,用Photoshop磨皮的方法有很多,每一种方法磨皮后的效果都不尽相同。
根据我们的拍摄诉求,合理的运用。
达到最好的出片效果,或者说达到最好的客户满意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例如:我们要拍摄商业摄影、杂志封面,追求模特皮肤的质感,皮肤的纹理都会保留下来。
反之这种磨皮手法换成儿童摄影就不适用了,因为儿童摄影要求皮肤的感觉细腻光滑。
或者说拍摄客片时客户有明确的要求想要达到某种皮肤的质感效果,客户满意才能算是拍摄的成功。
所以说要根据我们拍摄的场景和具体要求来合理运用后期技法与之相匹配。
)高低频磨皮高低频磨皮是一种简单快速的磨皮方法,适合批量修图时使用。
当然也是因为简单快速的原因所以说高低频磨皮的精细程度不高。
主要用在婚纱摄影、儿童摄影、写真等方向。
知道了用途跟效果后我们就来具体通过一个实例来进行演示。
第一步,导入Photoshop这里用的版本是Adobe Photoshop CC2019。
其他版本界面可能会用细微差别。
(有一个使用小技巧,就是不管怎么修图,先把原始图层复制一层。
)第二步,新建高低频图层使用快捷键Ctrl+j 复制出两个,重命名为一个“高频”,一个“低频”。
个人习惯高频图层在上,低频图层在下。
第三步,高斯模糊点高频图层前面的【小眼睛】隐藏高频图层,选中低频图层,选择滤镜——模糊——高斯模糊。
半径像素调到看不清楚边缘轮廓就好,我这调的是5.0。
然后确认第四步,应用图像点开高频图层的【小眼睛】选中高频图层,选择图像——应用图像。
图层选择【低频】,混合选择【减去】,缩放1.5,补偿值128模式选择为【线性光】第五步,污点修补选择高频图层,使用修补工具对人物面部有瑕疵的地方进行修饰。
(如,碎发,皱纹,斑点,痘痕等。
)第六步,表面模糊选中低频图层,选择滤镜——模糊——表面模糊半径像素:20 阈值色阶:20,选择确定。
(这是我常用的数值,你也可以自己的使用情况进行修改。
来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
人像摄影后期润饰技巧

人像摄影后期润饰技巧1.磨皮技巧磨皮可以去除照片中的皱纹、痘痘、细小的色斑等,使肌肤更加光滑细腻。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磨皮技巧:a.使用修复工具去除瑕疵:打开照片后,使用修复工具选择需要修复的部分,然后通过点击瑕疵周围的相似区域,将其修复为自然的皮肤纹理。
b.使用频率分离技术平衡肤色:创建两个图层,一个用于保留高频细节,另一个用于保留肤色和光线。
通过调整两个图层的不透明度,使得高频细节更清晰,同时保留肤色。
c.使用柔光图层增加皮肤质感:创建一个新图层并设置其模式为柔光。
使用柔光画刷在皮肤上涂抹,以增加皮肤质感。
d.使用频率选择/减少噪点:通过调整频率选择工具的参数,选择细节和噪点的频率范围,然后使用减少噪点工具来消除噪点。
2.修型技巧修型可以对人物身材进行微调,使其线条更加优美和协调。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修型技巧:a.使用液化工具调整身材曲线:打开照片后,选择液化工具,在照片上涂抹调整身材的部分,如收腰、瘦脸等。
注意要保持自然感觉,避免过度变形。
b.使用变形工具微调线条:选择变形工具,通过拖动人物形体的锚点来微调线条。
可以使用拉伸、收缩、旋转等操作,使人物的线条更加平滑和流畅。
c.使用曲线工具调整线条明暗:在曲线面板中,调整曲线的形状,以改变照片中的明暗对比度。
通过增加明暗部分的对比度,可以使线条更加突出和明快。
3.调色技巧调色可以改变照片的色调和色彩,增强照片的氛围和表现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调色技巧:a.使用色阶调整增强对比度:打开色阶调整图层,通过拖动黑点、灰点和白点的位置来增强对比度。
可以根据照片的特点进行微调,使色彩更加鲜明。
b.使用色相/饱和度调整调整色彩平衡:打开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通过调整色相、饱和度和亮度来改变照片的整体色彩平衡。
c.使用渐变映射调整色调:打开渐变映射调整图层,选择一个渐变映射类型,并调整渐变的参数和位置,以改变照片的色调。
可以尝试不同的渐变颜色和曲线形状,找到最适合的效果。
ps人物磨皮方法及原理

ps人物磨皮方法及原理
人物磨皮是一种常用的美颜处理方法,可以使人物肌肤看起来更加光滑细腻,去除瑕疵和痘痘。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人物磨皮方法及其原理:
1. 高斯模糊(Gaussian Blur):高斯模糊是一种常用的磨皮方法,原理是通过对原始图像进行模糊处理,使细节变得不明显,从而达到磨皮的效果。
通过调整高斯模糊的半径参数,可以控制磨皮的程度。
2. 频率分离(Frequency Separation):频率分离是一种更加高
级的磨皮方法,原理是将图像分解为低频和高频部分,分别进行处理。
低频部分处理肌肤的整体色调和亮度,高频部分处理精细的皱纹和瑕疵。
通过分离不同频率的细节,可以更加精确地进行磨皮,避免过度模糊。
3. 图层混合(Layer Blending):图层混合是常用的磨皮方法
之一,原理是创建一个用于磨皮的副本图层,然后通过不透明度、图层蒙版等方式,将副本图层与原始图像进行混合。
通过调整图层的透明度,可以控制磨皮的程度,保持一定的细节。
4. 高光与阴影处理(Highlight and Shadow Retouching):这种
方法主要针对肌肤的高光和阴影部分进行处理,通过调整高光亮度和阴影暗部的对比度,可以使肌肤看起来更加均匀光滑。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磨皮后保留肌肤纹理的效果。
这些方法的具体应用会根据不同的软件和工具有所差异,但基
本原理是相似的。
通过对图像进行模糊、分离、混合和调整,可以实现人物磨皮的效果。
同时,注意要保留一定的肌肤纹理和细节,避免过度磨皮导致不自然的效果。
磨皮方法之高低频

磨皮方法之高低频
高低频相比单纯的高斯模糊+蒙版处理出来的效果要更好一些,既可以达到磨皮的效果,有可以保存皮肤的纹理,看起来更加的自然。
高低频的原理是将图像分成两层。
高频储存皮肤的纹理和质感,低频储存皮肤底色,分开处理,互不影响。
1. 打开素材,ctrl+J复制两层,命名为"低频" 和 "高频“。
2. 关闭高频的小眼睛,对低频进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数值看不清纹理就好。
2. 点开高频,执行图像-应用图像,图层选择低频,混合选择减去,不透明100%,缩放2,补偿值128. 这些都是固定数值,可以记下来。
3. 混合模式改成线性光。
这样,就把图片分成了高低频两层了。
4. 按住shift,选择这两层,点击底层的文件夹图标,把这两层建成一个组,方便对比。
点击高频层,用修复画笔工具,对脸上明显的斑点和黑痣进行修复。
这是个细致活,比较费时间
5. 人像的额头太亮,可以选择低频,套锁工具,羽化一下,圈出需要处理的地方,滤镜-模糊-高斯模糊,柔化一下,有些肤色不平衡的地方,也可以在模糊一下。
这样,这个图片算处理完成了。
磨皮综合利用(1.双曲线、2.表面模糊、3.高反差保留)

磨皮综合利用(1.双曲线、2.表面模糊、3.高反差保留)在人像处理中,莫不过液化、美白、磨皮等等。
(撇开LR调色等色彩的操作)而常见的磨皮也有很多,如高低频磨皮、双曲线磨皮、中性灰磨皮等等,再者算上插件这个方便的操作。
(Portraiture、Portrait Professional……)各有各的优点及方便之处,而每一种磨皮则需要熟练运用PS中的各个功能才能发挥出其优点及特色。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综合的磨皮方法,好不好用,见仁见智。
随喜。
iiiiiiiiii效果图素材选自以下标题(为了磨皮的随机性,随意找的)跟想象的没差很多!明星们无PS脸部特写高清照观察原图,是一张侧面的特写。
面部较多痘痘,这对强迫症来说是受不了的。
那么我们怎么一步步“磨掉”这些凸起的小痘痘呢。
首先,Ctrl + J 复制一个图层,防止失误带来不可撤回的后果。
复制图层将图层1可以更换成其他的名称以便于区分别的图层,这是一个好习惯。
我命名为《祛痘》下面运用修复工具将可见的大颗粒痘痘手动抹除。
特别注意的是,调整修复工具小于痘痘的大小,这样不会大面积修复导致过渡不均匀,纹理丢失等等不好的效果。
修复工具进行粗加工利用修复工具后的效果粗加工后,面部的大颗粒痘痘已经消除了很多,这对后面的操作来说剩下了很大一部分调整。
接下来我们建立双曲线操作,首先是亮度的曲线。
曲线工具曲线操作界面特别注意:建立好曲线1之后,点击名称旁的白板,Ctrl + I 切换成黑色的蒙板,如图。
这里的曲线调整直接在中部提高两个小格子。
(根据实际情况)然后将改曲线命名为关于亮度的名称,如《L》。
暗部的曲线同样建立曲线2,改曲线是调整暗度的,故调整曲线时,将中部下降两个小格子,与《L》尽量保持对称,防止后面调整时差生的不同敏感度,增大失败的概率。
命名为《A》。
调整画笔参数在双曲线中分别进行画笔操作,画笔调整根据实际情况。
由于黑色蒙板的效果,将笔刷前景色切换为白色。
快捷键一般为“X”。
人像摄影后期润饰技巧——磨皮、修型、调色

人像摄影后期润饰技巧——磨皮、修型、调色一、各种磨皮方法简介高斯模糊最常见最方便,利用PS自带的基本工具就可以做到,缺点是处理人像特写时候,人物皮肤容易处理的太光滑变成塑料人。
用一些插件例如TOPZA、KODAK、降噪磨皮速度很快,缺点还是不真实。
最真实自然的方法是几种PS基本工具结合曲线、色彩平衡或者通道等技术,做出自然真实保留毛孔的人物皮肤。
我总结人像有两种风格,一是糖水片那种白里透红的皮肤质感,看不到毛孔,但是也遵循光影原则,适合青春少女甜美风格;另一种是保留毛孔,光影感强,皮肤有各种颜色,商业人像和民俗人像中常用,但是相当费功夫。
下图为两种方式对比:二、清纯甜美磨皮磨皮插件有兴趣朋友自己研究一下,在这里说一下高斯模糊磨皮方法。
磨皮前后对比图,对不住这个姑娘了,希望她不要看到打我。
步骤1:首先要去除斑点,打开要处理的图片,复制一层,选择修复画笔工具。
点击鼠标右键调节画笔硬度为0,间距默认,调节画笔到合适的大小,按住ALT键,在斑点附近空白处点击鼠标左键取样,松开ALT键,点击斑点,就消失了。
这个过程有几个快捷键,按住AL T键双击带锁图层可以解锁,按住ALT+CTRL上下拖动图层可以复制一层,按住ALT键滑动鼠标滚轮可以放大缩小图片,按住空格键用鼠标可以拖动放大后的图像移动。
去斑完成如下:步骤2:开始皮肤细化的模糊处理。
把处理好的图层复制一份,执行滤镜里的高斯模糊命令,模糊半径根据图片大小而定,然后把模糊下面的那层复制一份,移动到模糊层的上方,现在形成了清晰-模糊-清晰-原始图层的格局。
选择橡皮擦工具,调到适当大小,硬度为0,擦去第一层清晰的,露出下层模糊层,注意保留原始皮肤的明暗轮廓。
见下图效果:擦完之后,把模糊层的不透明度调到40%左右,能稍微自然一些,效果图如下:步骤3:调亮度。
按住SHIFT选择前三层,按CTRL+E合并图层,点击图层窗口里面的这个按钮,创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
调整曲线到下图所示,图片整体就亮了:选中曲线层下面那个清晰层,选择减淡工具,曝光度10%,擦人物脸上黑的地方,直到亮度均匀为之。
磨皮ps教程

磨皮ps教程磨皮是一项常见的图像处理技术,用于改善照片的质量和外观。
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拍照片,还是在专业摄影中使用,都可以使用磨皮来使肌肤看起来更加光滑和完美。
Photoshop是一款流行的图像处理软件,拥有许多强大的工具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磨皮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磨皮技巧和步骤。
首先,在Photoshop中打开你想要进行磨皮的照片。
然后,创建一个新的图层,命名为“磨皮”。
接下来,选择一个合适的磨皮工具。
Photoshop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工具,如模糊、高光和阴影调整等,可以轻松实现不同的效果。
最常用的磨皮工具之一是“皮肤平滑”工具。
在工具栏中找到此工具,并调整其大小和硬度,以适应照片中的特定区域。
开始使用磨皮工具时,建议使用较低的不透明度和流量。
这将使调整看起来更自然,避免过度处理。
用磨皮工具轻轻地在脸部进行涂抹,使皮肤看起来更加光滑,细腻。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使用磨皮工具,以免导致过度处理的痕迹。
如果你需要更精细的控制,可以使用“涂抹”或“修复”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在需要的区域进行更精确的处理,修复皮肤上的瑕疵和痘痘。
另一个有用的技巧是使用图层蒙版。
在完成磨皮后,可以在磨皮图层上添加一个图层蒙版,并使用黑色画笔来去除一些不需要进行磨皮的区域,比如眉毛或嘴唇。
另外,你还可以在磨皮图层上添加一些调整图层,如曲线或色彩平衡。
通过调整这些图层,可以进一步改善照片的整体外观。
最后,保存并导出你的照片。
你可以选择将磨皮图层与原始图像合并,或者将其保留为单独的图层,以便稍后进行修改。
总结一下,磨皮是一项常见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在Photoshop中实现。
通过选择适当的工具和调整不同的设置,可以轻松地改善照片的肌肤质量,并使其看起来更加完美和光滑。
记住,磨皮的目的是使图片自然、真实,而不是过度处理,避免痕迹太明显。
希望这篇教程对你在Photoshop中学习磨皮技巧有所帮助!。
磨皮名词解释

磨皮名词解释
磨皮是一个术语,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但通常与皮肤处理有关。
在美容领域,磨皮是一种美白皮肤的手术治疗方式,通过使用特定的仪器对面部皮肤进行磨削,去除皮肤表层的死皮和坏死细胞,同时促进新的皮肤细胞的再生,以达到改善皮肤质地、美白和减少细小皱纹的效果。
这种手术有一定的创伤性,术后需要做好局部皮肤的护理工作,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并做好防晒工作。
另外,在摄影后期处理中,磨皮也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技法,主要是指借助软件工具如图层、蒙版、通道、滤镜等消除画面中人物的斑点、瑕疵或杂色的皮肤,使人物的面部更加细腻,轮廓更加清晰。
请注意,磨皮处理应根据个人的皮肤状况和需求谨慎使用。
如果涉及手术或医疗操作,建议寻求专业医生或美容师的帮助,确保安全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脑课心得》之一——磨皮技法
说明:
1、用书Photoshop CC数码照片处理《完全自学教程》麓山文化编著
2、快捷键:
盖印图层(Shift+Ctrl+Alt+E)羽化图层Shift+F6)复制图层(Ctrl+J)→添加图层蒙版→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复制图层
(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有:曲线、可选颜色、色彩平衡、色相/饱和度)3、盖印图层的(Shift+Ctrl+Alt+E)均用(快捷键)替代。
例8.1去除人物脸部油光 P155
(用“CMYK”(彩印三原色+黑色)模式处理)
1、打开8.1女孩.jpg,执行“图像/模式/CMYK颜色”/确定;
2、“加深”工具/选项:画笔大小300px、范围/高光、曝光度10%;
3、切换“通道”面板:选“洋红”通道,按住Shift选择黃色(画面变为淡金黃色);
单击CMYK通道前的小眼睛图标,显示所有“CMYK”颜色;
4、选择“加深”工具,在人物的油光区域涂抹,去除脸上的油光;
5、再选择工具箱中的“模糊”工具(水滴),选项栏:模式/正常、强度10%,
在人物油光区进行涂抹,模糊油光区域;
6、执行“图像/模式/RGB颜色”,转回RGB模式。
例8.2去除雀斑P156
(修复、修补工具、减淡、保留高反差等)
1、打开8.2女孩.jpg;(Ctrl+J)→图层1;(Ctrl+“+”)放大图像;
2、“污点修复画笔”工具/类型:“内容识别”→点击即可(不要拖!);
“修补”工具/类型:“内容识别”→取一小圈,往外拖。
3、(Ctrl+J)→图层1拷贝,执行“滤镜/模糊/特殊模糊”:
半径3、阈值25、品质/高、模式/正常→确定(约等待扫描3秒钟)(效果比污点修复好些!)4、按住Alt+“添加图层蒙版”→反相蒙版:
画笔工具/前景色:白色、不透明度50%,在肌肤上涂抹,去除雀斑;
5、盖印图层(快捷键)→图层2,用“修补”工具去眼袋和皱纹;
6、选择工具箱的“减淡”工具,选项:范围/中间调、曝光度10%,
在眼睛周围涂抹,去黑眼圈;
7、(Ctrl+J)→图层2拷贝,
执行“滤镜/其它/高反差保留”→半径(改为)1px/ 确定,图层混合模式/强光。
例8.3去除痘痘p158
用“污点修复画笔”工具,点击即可。
(柔角笔尖/类型“内容识别”/大小25/硬度100/间距5)
例8.4“高斯模糊”磨皮法P160
(用画笔工具和快速蒙版选取人物肌肤,再利用高斯磨皮,最后调整图层的肤色)
1、打开8.4女孩.jpg,在图层面板中,将背景图层拖至面板下方的“创建新图层”→“背景拷贝”图层;Ctrl+”+”放大图像,
2、”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修复皮肤瑕疵;”修补”工具去除人物眼睛下的黑眼圈;
3、(Ctrl+J)→“背景拷贝2”图层,选择工具箱的(中心黑旁边白)“以快速蒙版模式编辑”进入→再选择工具箱中的“画笔”工具,用光标在人物肌肤处进行涂抹,并避开脸部的眼睛和嘴巴(脸部所有肌肤变为粉红色);再按选择“以标准模式编辑”返回,红色以内部分生成选区,[此处不必反选!](Shift+F6)→羽化半径10px;
4、※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3.5px/确定,(Ctrl+D)取消选区;
执行“图像/应用图像”→弹出参数:女孩.jpg、合并图层、通道/红色、混合/正常、不透明度100%→确定(画面只有黑白);
5、执行“滤镜/其它/高反差保留”→半径3.0px(只保留高反差,画面变得模糊)/确定,关闭对话框;图层面板:混合模式/叠加;
6、()→曲线,创建曲线图层,调整BGB通道参数:A(16/0)B↑(188/194);
7、()→可选颜色(绝对):红(-7/0/0/0/) 黃(-15/13/-22/-14) 绿(45/-29/-22/0);
8、盖印图层(快捷键)→图层1,选择工具箱的“海棉”工具,选项:大小80、模式/去色、流量20%,在人物“红色饱和度过高的区域”进行涂抹,柔和人物肌肤颜色。
例8.5“高反差保留”磨皮技法P162
(用“高反差保留”为人物进行美化肌肤,再调整整幅的色调)
1、打开8.5女孩.jpg;(Ctrl+“+”)放大;(Ctrl+J)→图层1;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大小50、正常、内容识别):点击人物肌肤上的瑕疵;
2、(Ctrl+J)→图层1拷贝,切换至“通道”面板,将“蓝”通道拖至面板下方的“新建通道”按钮上→“蓝拷贝”(画面只有黑白色);
※执行“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半径10px/确定(只有蒙蒙图像);
执行“滤镜/其他/最小值”→半径1px、保留/方形→确定(图像更蒙蒙);
再执行“图像/计算”→混合/强光、其他为默认值→确定(黑白图变清晰些);
重复“计算”命令两次,得到Alpha2和Alpha3(图变成深黑色浮雕);
3、按住Ctrl+单击Alpha3,载入选区(变为麻麻点点);按(Shift+Ctrl+l)反选;
4、选RGB通道,切换至“图层”面板:
()→曲线,创建曲线图层,调曲线(↑123/145),提亮人物肌肤(细腻);5、盖印图层(快捷键)(扫描约3
※执行“选择/色彩范围”→106/确定;(Shift+F6)羽化半径10px/确定;
()→调色阶调整滑块12/1.37/243,以提亮人物肤色;
6、在图层面板中:选中(点击)“色阶”调整图层,
“画笔”工具:黑色、大小70,在人物嘴唇、眼睛、眉毛处涂抹,还原色彩。
7、盖印图层(快捷键)→图层3,
选择“减淡”工具:大小100、范围/中间调、曝光10%,在肌肤色泽较深的区域进行涂抹,淡化色彩。
例8.6“蒙尘与划痕”磨皮法P165
(蒙尘与划痕操作方便快捷)
1、打开8.6女孩.jpg,(Ctrl+“+”)放大;(Ctrl+J)→图层1;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修复人物肌肤上的瑕疵;
2、(Ctrl+J)→图层1拷贝,
※执行“滤镜/杂色/蒙尘与划痕”→半径12、阈值4 /确定;
3、按住Alt+(图层面板底部“添加图层蒙板”按钮)→反相蒙版,
“画笔”工具:前景色/白色,在人物脸上有瑕疵处涂抹,美化肌肤;
4、盖印图层,执行“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半径4.0 /确定;
图层混合模式/叠加,增加质感;
5、()→“色彩平衡”,创建色彩平衡调整图层,→高光-3、0、27;
6、()→“色相/饱和度”→全图0/4/0。
例8.7“扩散亮光”让肌肤更白皙p167
(扩散亮光增加人物皮肤亮度,色相/饱和度进一步润饰,再细调图像)
1、打开8.7女孩.jpg;(Ctrl+J)→图层1;设置背景色/白色;
※执行“滤镜/滤镜库/扭曲/扩散亮光”→粒度0、发光度1、消除数量8/确定;
2、()→“色相/饱和度”→全图下拉→黃0/36/0、红0/16/0;
3、选择“画笔”工具,前景色/黑色,大小200、不透明度100%,
点击“色相/饱和度”影缩图的矩形框,在画面上涂抹,修复调整的过度区;
4、盖印图层(快捷键)→图层2,选择“海绵”工具(大小60、
模式/加色、流量15%),在嘴唇处涂抹,增加(红)唇色;
5、执行“滤镜/锐化/USM锐化”→数量54、半径1.0,锐化图像。
例8.8时尚妆容修复术(综合)p168
1、打开8.8女孩.jpg,将背景图层拖至→“背景拷贝”图层,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去除脸上瑕疵;
2、(Ctrl+J)→背景拷贝2,执行“滤镜/模糊/表面模糊”:半径24、阈值25;
3、按住Alt+ (添加蒙版)→反相蒙版,“画笔”工具:前景色/白色、不透明度50%、大小70,在人物肌肤上涂抹,美化肌肤,僻开眼睛、眉毛、嘴唇。
4、()→曲线:调整RGB通道曲线↓143/116,
选择“背景拷贝”图层,用“污点修复画笔”工具,将过渡不均匀或瑕疵地方修复,(修复过头地方可用橡皮擦还原!);
隐藏“曲线”调整图层前面的“小眼睛”,图像变得更均匀;
将“曲线”图层拖至图层面板下的“删除”键。
5、盖印图层(快捷键),美化眼球:*(P134)用“椭圆选区”/选两眼:○1图像/调整/“亮度/对比度”:亮度111/对比度74/确定;○2滤镜/锐化/USM锐化:数量85%、半径5.8;
6、执行“滤镜/纹理/纹理化”:纹理/矿岩、缩放70%、凸现1;
执行“滤镜/锐化/智能锐化”:数量131、半径0.5、减少杂色0、移去/高斯模糊→确定(约扫描5秒钟!)
7、图层面板:(添加蒙版)→“画笔”工具:前景色/黑色、大小800、不透明度50%,在背景和肌肤上涂抹,以增加纹理的效果;
(调整脸颊和高光区的色阶)
8、盖印图层(快捷键),执行“选择/色彩范围”,用吸管在脸颊上吸色→勾选”本地化颜色簇”、容差91、范围64/确定;执行“选择/修改/羽化”,羽化半径20px;
()→调色阶:调滑块0/1.46/255;
9、盖印图层(快捷键),执行“选择/色彩范围”,用吸管在高光处吸色→勾选”本地化颜色簇”、容差91、范围64/确定;执行“选择/修改/羽化”,羽化半径20px;
()→调色阶:调滑块25/0.74/255;
(瘦身)
10、盖印图层(快捷键),执行“滤镜/液化”→(左上角)“向前变形”工具(画笔大小500、密度30、压力60),对人物进行瘦脸处理(脸颊往里收、左上头发向上、右下头发向右收)/确定;
11、()→“色相/饱和度”→(全图)饱和度调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