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卷6

合集下载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类行为与心理过程B. 动植物生态C. 化学反应D. 物理现象答案:A2. 下列哪位学者被认为是心理学之父?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冯特D. 达尔文答案:C3. 心理学中的“认知”指的是什么?A. 个体的情感和情绪B. 个体的知觉、记忆、思考等过程C. 个体的社交行为D. 个体的生理反应答案:B4. 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人格由哪些部分组成?A. 本我、自我、超我B. 意识、前意识、无意识C. 情感、认知、意志D. 感觉、知觉、记忆答案:A5.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的是:A. 行为的可观察性B. 内在潜能和自我实现C. 心理疾病的治疗D. 统计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答案:B二、填空题1. 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________和调查等。

答案:案例研究2.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________。

答案:身份认同3. 在心理学研究中,________效应指的是由于实验者期望而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答案:实验者期望4. 情绪智力(EQ)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________提出的。

答案:戈尔曼5.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以________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法。

答案:认知三、简答题1. 简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经典条件作用是指通过重复的配对刺激,使得原本中性的刺激能够引发特定的反应。

例如,巴甫洛夫的狗通过铃声与食物的多次配对,最终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而操作条件作用涉及到奖励和惩罚,通过强化或削弱某种行为来改变其发生的概率。

斯金纳通过鸽子按压杠杆获得食物的实验,展示了如何通过奖励来增加某种行为的发生。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基础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

这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食物、水、睡眠等)、安全需求(安全、稳定、健康等)、社交需求(友谊、爱情、归属感等)、尊重需求(自尊、他人尊重等)和自我实现需求(个人潜能的实现、创造力的发挥等)。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共六卷)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共六卷)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试卷(一)一、主观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1、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和()。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

2、意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两个特点。

3、简述怎样有效的促进学习迁移。

4、请论述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困扰以及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5、简述问题解决的特点。

6、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7、简述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8、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o9、请阐述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0、联系实际,简述三种直观教学形式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主观题1、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2、自觉性和能动性3、教育系统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接受及掌握经验,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与品德。

而迁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可靠标志。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掌握和应用学习迁移的规律,以有效促进迁移,提高教学成效。

(1)精选教材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

精选的标准就是迁移规律,即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就是指掌握这些基本内容后,在以后的学习或应用中,许多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无需重新教学或学习只需稍加引导和点拨,学生即可掌握。

这些基本内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精选教材要随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

虽然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来作为学科基本内容的教材可能会失去其原有的作用,所以,应及时注意科学新成果的出现,以新的更重要的、迁移范围更广的原理、原则来代替。

因此,在精选教材时,要注意其时代性,吐故纳新,不断取舍,使之既符合科学发展的水平,又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

医学心理学练习试卷6-3_真题-无答案

医学心理学练习试卷6-3_真题-无答案

医学心理学练习试卷6-3(总分80,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人的知觉是A. 过去经验的反映B. 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C. 思维的结果D. 多种感觉的叠加E. 对知识的认识和了解2. 希波克拉底的气质分类中,不属于的是A. 多血质B. 胆汁质C. 神经质D. 黏液质E. 抑郁质3. 艾森克个性问卷中N量表代表A. 内外倾向B. 情绪稳定性C. 精神特质D. 乐群聪慧E. 掩饰防卫4. 信度是指测验分数的A. 有效性B. 灵敏性C. 持久性D. 可靠性E. 精确性5. 不属于评定量表的是A. 焦虑自评量表B. 抑郁白评量表C. 艾森克人格问卷D. 适应行为量表E. 症状自评量表6. "吃糖的人既想吃它,又怕得龋齿"属于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单避冲突E. 单趋冲突7. 不良意志品质不包括A. 盲从B. 一意孤行C. 悲观D. 优柔寡断E. 感情用事8. 以上疾病哪项不属于心身疾病A. 冠心病B. 胃溃疡C. 癌症D. 结肠炎E. 精神分裂症9. C型行为与哪一类疾病有关A. 肿瘤B. 根尖病C. 冠心病D. 肺炎E. 以上都不是10. 在离差智商中IQ=15(X-M)/S+100中,M表示A. 受试者测得分数B. 该年龄组平均分数C. 该年龄组人数D. 该年龄组得分平均值E. 该年龄组综合标准差11. 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开始时期是A. 婴儿期B. 幼儿期C. 学龄期D. 青春期E. 成人期12. 下列哪项不是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A. 常模B. 信度C. 效度D. 大样本E. 误差13. 不良情绪不导致下列哪种情况出现A. 免疫功能下降B. 内分泌改变C. 交感神经兴奋D. 副交感神经兴奋E. 心身疾病产生14. 以下哪项不属于特殊能力A. 记忆力B. 色彩辨别力C. 手指灵活性D. 音色辨别力E. 绘画能力15. 与意志自觉性相反的特征是A. 果断性B. 冲动性C. 自制性D. 暗示性E. 坚韧性16. 马斯洛需要层层论顺序是A. 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爱与被爱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C.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爱与被爱需要、自我实现需要D. 生理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E. 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7. 关于精神分析法,以下哪一陈述不确切A. 强调无意识作用B. 强调幼年时期痛苦体验和精神创伤C. 强调用自由联想法来挖掘和暴露病人症结D. 调释梦来挖掘和暴露病人症结E. 强调病人移情作用18. 按韦氏智力问卷,智商在110~119之间属于A. 高于平常智力B. 平常智力C. 低于平常智力D. 极超常智力E. 边缘智力19. 需要可分为哪两大类A. 生物性和心理性需要B. 生物性和社会性需要C. 精神和自然需要D. 物质和心理需要E. 物质和精神需要20. 人本主义疗法不包括A. 动员患者内在自我潜力B. 病人要受到充分理解C. 应避免代替病人作决定D. 医生是患者朋友,必要时加以引导E. 在治疗中强调医生的权威性21. A型行为类型与哪一疾病有关A. 肿瘤B. 根尖炎C. 冠心病D. 肺炎E. 以上都不是22. 心身疾病是A. 心理因素引起躯体机能紊乱B. 神经官能症C. 精神疾病D. 心理因素引起持久性躯体机能障碍E. 心理因素躯体器官器质性变化23. 在比率智商IQ=MA/CA×1l00公式中,CA代表A. 心理年龄B. 智力年龄C. 实际年龄D. 标准年龄E. 平均年龄24. 对心理超负荷的应对不常用A. 量力而行B. 淡泊名利C. 学会放松D. 保持乐观E. 投射防御25. 心理治疗具有以下特征A. 自主性B. 学习性C. 实效性D. 以上都有E. 以上都没有26.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行为治疗可采用A. 系统脱敏疗法B. 厌恶疗法C. 刺激疗法D. 满灌疗法E. 生物反馈法27. 人格包括A. 人格特征和人格倾向B. 人格特质和人格倾向C. 人格维度与人格倾向D. 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E. 人格特质和行为方式28. 系统脱敏治疗是A. 必须了解病人异常行为是由什么刺激情绪引起B. 必须渐进性暴露于恐怖刺激情绪中C. 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强迫症D. 逐步消退已建立的条件反射E. 以上都是29. 不适于问卷法进行的测验是A. 洛夏墨迹测验B. 明显苏达多项人格问卷C. 艾森克人格问卷D. 焦虑自评量表E. 卡特尔16项人格问卷30. 病人的求医类型可分为A. 主动型、指导型、强制型B. 主动型、被动型、强制型C. 主动型、参与型、强制型D. 合作型、参与型、强制型E. 强制型、合作型、指导型31. 关于思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B. 思维是借助于言语来进行的C. 客观事物离开了人的感知范围,思维便停止了D. 思维只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征E. 思维是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的32. 中年人心理健康维护排除A. 事业上量力而行B. 处理好人际关系C. 夫妻关系稳定D. 注意更年期保健E. 不改变工作环境33. 病人的权力不包括A. 受到社会尊重和理解B. 享受医疗服务C. 保守个人秘密D. 维持原有生活习惯E. 免除或部分免除健康时社会责任的权利34. 以下关于应对的说法,错误的是A. 应对是一种心理现象B. 应对是一种心理行为策略C. 应对都是有益的D. 应对有时可以消除自己的紧张E. 应对过程是通过努力克服困难的过程35. 下列属于智力测验的是A.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B. 洛夏墨迹测验C. 比奈-西蒙量表D. 适应行为量表E. 主题统觉测验36. 患病后依赖性增加的心理因素是A. 角色身份转变B. 体力消耗C. 病痛体验D. 食欲减退E. 以上都不是37. 心理咨询的对象大部分是A. 正常人B. 精神分裂症C. 有幻听者D. 道德水平低者E. 身心健康人38. 个体心理健康主要从以下哪一项表现出来A. 良好人际关系B. 敏捷的思维C. 仔细、沉着D. 慷慨、大方E. 以上都不是39. 精神分析中"自由联想"指A. 不对病人进行定向引导B. 不允许信口开河C. 不进行分析解释D. 直视患者目光和表情E. 与患者对坐40. "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的原型是A. 父母与儿童B. 儿童与儿童C. 老师与儿童D. 成人与儿童E. 协作者与协作者。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试卷6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试卷6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发展心理学)-试卷6(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婴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词汇爆炸”的时期是(分数:2.00)A.12~18个月B.18~24个月√C.24~36个月D.3~5岁解析:解析:儿童在12~18个月期间词汇量增加速度十分缓慢,每个月增加1~3个词。

而在下半年即18~24个月期间,词汇量增长速度很快,随着记忆、分类、表征能力的改善,词汇量增加出现快速期,许多儿童每周增加10~20个新词,出现“词汇爆炸”现象。

因此本题选B。

3.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是(分数:2.00)A.10~20个月B.20~30个月√C.24~36个月D.3~5岁解析:解析:大量研究表明,20—30个月是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而到36个月时,婴儿已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

因此本题选B。

4.吉布森(Gibson)和沃克(Walk)探索婴儿深度知觉发展的研究是(分数:2.00)A.“视崖”实验√B.习惯化方法C.客体隐藏任务D.视觉偏爱法解析:解析:“视觉悬崖”是一种测查婴儿深度知觉的有效装置。

在平台上放一块厚玻璃板,在中间分为两半,一半的上面铺着红白相间的格子图形,视为“浅侧”:另一半的格子图形置于玻璃板下约150厘米处,视为“深侧”。

这样透过玻璃板看下去,深侧像一个悬崖。

吉布森和沃克曾选取36名6个半月至14个月的儿童进行“视崖”实验。

实验时,母亲轮流在两侧呼唤婴儿。

结果发现,6个半月至14个月的36名婴儿中,27人爬过浅滩,只有3人爬过悬崖。

即使母亲在深侧呼喊,婴儿也不过去,或因为想过去又不能过去而哭喊。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多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3.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意的备选答案。

1.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 )。

A.无意识行为B.对刺激的无意识C.睡眠D.盲视正确答案:A,B,D解析:常见的无意识现象包括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和盲视。

无意识行为是自动化了的行为、习惯,比如思考时习惯性地托下巴。

对刺激的无意识是指人们并没有察觉到那些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影响的事件,比如内隐记忆启动效应。

盲视是指由于大脑皮层某区受损的病人无法看到刺激,但却可以对刺激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加工。

睡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2.注意的外部表现主要有哪几种?( )A.适应性运动B.无关运动的停止C.呼吸运动的变化D.脉搏停止正确答案:A,B,C解析:注意的外部表现主要有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和呼吸运动的变化。

适应性运动是指人在集中注意时,有关的感觉器官通常会朝向注意的对象,以便得到最清晰的印象。

例如,人在注意听一个声音时,常常把耳朵转向或靠近声源。

无关运动的停止是指人在集中注意时,一个人就会自动停止与注意无关的动作。

例如,当人们在看一部非常吸引人的话剧时,就像自己置身于情境当中,这时剧场会变得鸦雀无声。

呼吸运动的变化是指人在集中注意时,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出现吸气短促、呼气延长的情况。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3.以下关于陕速眼动睡眠阶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脑电和清醒时类似B.报告梦境C.眼球运动D.肌肉依然松软正确答案:A,B,C,D解析:快速眼动睡眠的特点包括:脑电迅速改变,δ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α波出现(与清醒时类似)。

眼球开始左右上下运动,报告梦境。

另外,血压和心率不规则,呼吸急促,如清醒时一样,但肌肉依然松软。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4.注意的生理机制主要包括( )。

医学心理学练习试卷6-3 (1)

医学心理学练习试卷6-3 (1)

医学心理学练习试卷6-3(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40,分数:80.00)1.人的知觉是(分数:2.00)A.过去经验的反映B.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C.思维的结果D.多种感觉的叠加E.对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解析:2.希波克拉底的气质分类中,不属于的是(分数:2.00)A.多血质B.胆汁质C.神经质√D.黏液质E.抑郁质解析:3.艾森克个性问卷中N量表代表(分数:2.00)A.内外倾向B.情绪稳定性√C.精神特质D.乐群聪慧E.掩饰防卫解析:4.信度是指测验分数的(分数:2.00)A.有效性B.灵敏性C.持久性D.可靠性√E.精确性解析:5.不属于评定量表的是(分数:2.00)A.焦虑自评量表B.抑郁白评量表C.艾森克人格问卷√D.适应行为量表E.症状自评量表解析:6."吃糖的人既想吃它,又怕得龋齿"属于(分数:2.00)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单避冲突E.单趋冲突解析:7.不良意志品质不包括(分数:2.00)A.盲从B.一意孤行C.悲观√D.优柔寡断E.感情用事解析:8.以上疾病哪项不属于心身疾病(分数:2.00)A.冠心病B.胃溃疡C.癌症D.结肠炎E.精神分裂症√解析:9.C型行为与哪一类疾病有关(分数:2.00)A.肿瘤√B.根尖病C.冠心病D.肺炎E.以上都不是解析:10.在离差智商中IQ=15(X-M)/S+100中,M表示(分数:2.00)A.受试者测得分数B.该年龄组平均分数√C.该年龄组人数D.该年龄组得分平均值E.该年龄组综合标准差解析:11.个体自我意识发展开始时期是(分数:2.00)A.婴儿期B.幼儿期√C.学龄期D.青春期E.成人期解析:12.下列哪项不是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分数:2.00)A.常模B.信度C.效度D.大样本√E.误差解析:13.不良情绪不导致下列哪种情况出现(分数:2.00)A.免疫功能下降B.内分泌改变C.交感神经兴奋D.副交感神经兴奋√E.心身疾病产生解析:14.以下哪项不属于特殊能力(分数:2.00)A.记忆力√B.色彩辨别力C.手指灵活性D.音色辨别力E.绘画能力解析:15.与意志自觉性相反的特征是(分数:2.00)A.果断性B.冲动性√C.自制性D.暗示性E.坚韧性解析:16.马斯洛需要层层论顺序是(分数:2.00)A.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爱与被爱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爱与被爱需要、自我实现需要D.生理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E.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解析:17.关于精神分析法,以下哪一陈述不确切(分数:2.00)A.强调无意识作用√B.强调幼年时期痛苦体验和精神创伤C.强调用自由联想法来挖掘和暴露病人症结D.调释梦来挖掘和暴露病人症结E.强调病人移情作用解析:18.按韦氏智力问卷,智商在110~119之间属于(分数:2.00)A.高于平常智力√B.平常智力C.低于平常智力D.极超常智力E.边缘智力解析:19.需要可分为哪两大类(分数:2.00)A.生物性和心理性需要B.生物性和社会性需要√C.精神和自然需要D.物质和心理需要E.物质和精神需要解析:20.人本主义疗法不包括(分数:2.00)A.动员患者内在自我潜力B.病人要受到充分理解C.应避免代替病人作决定D.医生是患者朋友,必要时加以引导E.在治疗中强调医生的权威性√解析:21.A型行为类型与哪一疾病有关(分数:2.00)A.肿瘤B.根尖炎C.冠心病√D.肺炎E.以上都不是解析:22.心身疾病是(分数:2.00)A.心理因素引起躯体机能紊乱B.神经官能症C.精神疾病D.心理因素引起持久性躯体机能障碍√E.心理因素躯体器官器质性变化解析:23.在比率智商IQ=MA/CA×1l00公式中,CA代表(分数:2.00)A.心理年龄B.智力年龄C.实际年龄√D.标准年龄E.平均年龄解析:24.对心理超负荷的应对不常用(分数:2.00)A.量力而行B.淡泊名利C.学会放松D.保持乐观E.投射防御√解析:25.心理治疗具有以下特征(分数:2.00)A.自主性B.学习性C.实效性D.以上都有√E.以上都没有解析:26.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行为治疗可采用(分数:2.00)A.系统脱敏疗法B.厌恶疗法C.刺激疗法D.满灌疗法E.生物反馈法√解析:27.人格包括(分数:2.00)A.人格特征和人格倾向√B.人格特质和人格倾向C.人格维度与人格倾向D.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E.人格特质和行为方式解析:28.系统脱敏治疗是(分数:2.00)A.必须了解病人异常行为是由什么刺激情绪引起B.必须渐进性暴露于恐怖刺激情绪中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强迫症D.逐步消退已建立的条件反射E.以上都是√解析:29.不适于问卷法进行的测验是(分数:2.00)A.洛夏墨迹测验√B.明显苏达多项人格问卷C.艾森克人格问卷D.焦虑自评量表E.卡特尔16项人格问卷解析:30.病人的求医类型可分为(分数:2.00)A.主动型、指导型、强制型B.主动型、被动型、强制型√C.主动型、参与型、强制型D.合作型、参与型、强制型E.强制型、合作型、指导型解析:31.关于思维,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2.00)A.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B.思维是借助于言语来进行的C.客观事物离开了人的感知范围,思维便停止了√D.思维只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征E.思维是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的解析:32.中年人心理健康维护排除(分数:2.00)A.事业上量力而行B.处理好人际关系C.夫妻关系稳定D.注意更年期保健E.不改变工作环境√解析:33.病人的权力不包括(分数:2.00)A.受到社会尊重和理解B.享受医疗服务C.保守个人秘密D.维持原有生活习惯√E.免除或部分免除健康时社会责任的权利解析:34.以下关于应对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应对是一种心理现象B.应对是一种心理行为策略C.应对都是有益的√D.应对有时可以消除自己的紧张E.应对过程是通过努力克服困难的过程解析:35.下列属于智力测验的是(分数:2.00)A.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B.洛夏墨迹测验C.比奈-西蒙量表√D.适应行为量表E.主题统觉测验解析:36.患病后依赖性增加的心理因素是(分数:2.00)A.角色身份转变√B.体力消耗C.病痛体验D.食欲减退E.以上都不是解析:37.心理咨询的对象大部分是(分数:2.00)A.正常人√B.精神分裂症C.有幻听者D.道德水平低者E.身心健康人解析:38.个体心理健康主要从以下哪一项表现出来(分数:2.00)A.良好人际关系√B.敏捷的思维C.仔细、沉着D.慷慨、大方E.以上都不是解析:39.精神分析中"自由联想"指(分数:2.00)A.不对病人进行定向引导√B.不允许信口开河C.不进行分析解释D.直视患者目光和表情E.与患者对坐解析:40."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的原型是(分数:2.00)A.父母与儿童B.儿童与儿童C.老师与儿童D.成人与儿童√E.协作者与协作者解析:。

心理学考试试题

心理学考试试题

心理学考试试题1.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A. 认知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法律心理学D. 发展心理学2. 下列哪个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受到潜意识动机的驱使?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心理学理论C. 社会认知理论D. 心理动力学理论3. 当一个人看到别人哭泣时,自己也随之产生悲伤情绪的现象称为?A. 同理心B. 内化C. 自我意识D. 心理共鸣4. 所谓的“心理测试”指的是用来测量被试者心理特质的工具,常见的心理测试包括:A. IQ测试、性格测试、情绪测量B. 面试、问卷调查、实验C. 观察法、干预法、回溯法D. 访谈、观察、实验5.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格受到以下哪三种结构的共同影响?A. 原本我、自我、超我B. 潜意识、无意识、意识C. 性本能、生存本能、死亡本能D. 按照特质模型: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6.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阿尔伯特·艾利斯B. 菲利普·津巴多C. 阿伦·兰格D. 胡安·桑圭尔7. 以下哪种心理障碍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暴露治疗来缓解症状?A. 抑郁症B. 强迫症C. 焦虑症D. 精神分裂症8. 心理学的实证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观察、实验、访谈B. 统计分析、实验、回溯法C. 问卷调查、田野调查、案例研究D. 访谈、实验、干预法9.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治疗心理问题?A. 电击疗法B. 药物治疗C. 人际关系治疗D. 手术治疗10.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A. 尊重被试者隐私、保护被试者权益、报告研究结果B. 声明研究目的、尊重被试者权益、报告研究结果C. 保护被试者隐私、尊重被试者权益、尽量避免伤害被试者D. 声明研究目的、尊重被试者隐私、保护被试者权益11. 心理学研究中“双盲实验”的作用是?A. 防止研究者主观偏见B. 防止被试者主观偏见C. 防止实验结果的主观偏见D. 防止被试者和研究者双方的主观偏见12. 下列哪种心理疾病被认为是一种人格障碍?A. 焦虑症B. 抑郁症C. 强迫症D. 边缘型人格障碍13. 心理学家将人的性格特质分为五大维度,以下哪个不是其中之一?A. 外向性B. 尽责性C. 敏感性D. 开放性14. 以下哪个心理学家被誉为“人类行为的奠基者”?A. 皮亚杰B. 巴菲特C. 佛洛伊德D. 潘帕欣15. 心理咨询师的主要职责包括?A. 为个人、家庭、团体提供心理咨询服务B. 开展心理学研究C. 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D. 作为顾问为企业提供指导建议以上为心理学考试试题,请按照要求仔细作答。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人格)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人格)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人格)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单项选择题1.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

(2007年)A.气质B.能力C.性格D.意志正确答案:C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其中性格是人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品质,体现着人的本质属性。

知识模块:人格2.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个体身上所具有的最典型、最慨括的人格特质是( )。

(2010年)A.共同特质B.首要特质C.中心特质D.次要特质正确答案:B解析:首要特质是指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个方面的行为。

知识模块:人格3.根据人对问题思考的速度的差异,卡根等将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 )。

(2012年)A.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B.冲动型与沉思型C.同时性与继时性D.整体加工与部分加工正确答案:B解析:卡根等将认知风格类型划分为冲动型与沉思型,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

知识模块:人格4.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遵循现实原则的是( )。

(2014年) A.本我B.自我C.超我D.力比多正确答案:B解析:自我遵循现实的原则,既要尽量满足本我的要求,又受制于超我的约束。

知识模块:人格5.阿德勒认为,人格发展的目标是( )。

(2018年)A.追求优越B.自我实现C.归属与爱D.自卑情结正确答案:A解析: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者,他认为人生而具备自卑感,个体行动的最根本动力就是克服自卑感,追求优越。

故此题选A选项。

知识模块:人格6.构成人格的多种成分不是完全无序的集合,而是具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叫人格的( )。

A.统合性B.稳定性C.独特性D.功能性正确答案:A解析:人格的统合性是指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期末试卷本卷共6页第1页 《心理学》期末试卷本卷共6页第2页
《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6)(时间120分钟)
1、人类的意识是 发展的最高水平。

2、“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描述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 。

3、“在路上遇见小时候的同伴,虽然叫不出他(
她)的姓名,但确认是认识的,此时的心理活动是 。

4、人的一生都在发展中的、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语文、数学及其他科学知识内容的能力,被卡特尔称为 。

5、在抽象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用的凭借物是 。

6
、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的创造过程,运用的想象认知加工方式中的是 。

7、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和 。

8、想吃粥,又怕烫,这时所产生的是 动机冲突。

9、一支白粉笔,无论将它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人都会知道它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是 。

10、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 。

11、要使解决问题的效率最高,就应该使动机保持在 强度。

12、“教师期望效应”又被称为_____ _____或____ _____。

13、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从 到 的过程
14、人的需要具有 、 、动力发展性和整体关联性等特点。

15、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层次性,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 。

16、智力不是一些基本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其中以 为核心。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元认知
2、创造力
3、有意注意
4、自我实现的需要
5、观察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性格差异对学习的影响是什么?
3、无意注意的产生受制于哪些因素?
4、简述学生记忆发展的一般特点。

5、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6、简述情绪的功能。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差异进行因材
施教?


线





《心理学》期末试卷本卷共6页第3页《心理学》期末试卷本卷共6页第4页
2、举例说明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3、结合实际谈谈,学生品行不良的原因。



线





《心理学》期末试卷本卷共6页第5页《心理学》期末试卷本卷共6页第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