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课程建设项目 申 报 书
重庆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指南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我委将组织开展2010年度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以下简称“市精品课程”)申报、评选工作,并在已有市级精品课程中择优推荐参评国家精品课程。
一、申报条件与要求申报市精品课程的必须是普通高校的本科课程、高职高专课程,且已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以学校正式文件为准)。
(一)本科课程本科课程原则上应是各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在本校连续开设3年以上,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称,且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两次。
(二)高职高专课程高职高专院校申报的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申报课程应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课程负责人以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为主,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组织与实施。
(三)申报承诺课程申报负责人要承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引用的课程资源要注明来源,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市精品课程视为职务作品。
凡申请市精品课程评审的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将被视为同意该课程在享受“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期间,将其上网容的非商业性使用权自然授予各高等学校。
(四)其他要求1.为了加强市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各校申报课程在被评为市精品课程后,除市教委安排的课程建设经费外,各学校应按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建设经费,保证市精品课程的维护与共享。
同时应保证课程畅通,在5年免费开放课程资源,并不断更新上网容,同时要求这些课程逐年增加授课录像上网,申请人在申请表中需要填写授课录像上网计划,2至3年达到全程授课录像上网。
2.申报市精品课程应参考市精品课程分学科配额表(见渝教高〔2008〕28号),原则上市精品课程不重复设置。
3.我委将定期对市精品课程进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市精品课程称号。
二、申报限额本年度市精品课程计划遴选建设40门左右,鼓励不同种类课程申报。
参照教育部精品课程限额推荐的做法,实行限额申报(各校推荐名额见附件1)。
重庆邮电大学实验室规章制度汇编pdf

重庆邮电大学实验教学 管理规定汇编自动化学院工程实训中心2009.12目 录1. 重庆邮电学院实验室工作管理条理................................................................................ . (2)2. 重庆邮电学院实践教学工作管理规定.............................................................................. (6)3. 重庆邮电学院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 .. (10)4. 重庆邮电学院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 (16)5. 重庆邮电学院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 .. (20)6 重庆邮电学院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 (23)7. 重庆邮电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 (24)8. 重庆邮电学院关于学生实验课实行单独计算成绩的通知.......................................... . (26)9. 关于新实验开发、实验项目内容更新申报程序及工作量计算有关事项的通知.......... . (28)10 重庆邮电学院实验技术人员培训管理办法............................... ................................ . (29)11. 重庆邮电学院实验室工作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制度..................................................... (30)12. 重庆邮电学院学生实验守则......................................................................................... .. (31)13. 重庆邮电学院实验室安全及卫生制度....................................................................... . (32)14. 重庆邮电学院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 .. (33)15. 重庆邮电学院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 (38)16. 重庆邮电学院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 .. (42)17. 重庆邮电学院低值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46)18. 重庆邮电学院材料、低值品及易耗品管理办法 (47)19. 重庆邮电学院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 .. (50)20. 重庆邮电学院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办法................................ ............................. .. (51)21. 重庆邮电学院器材及实验室管理处及各科室职责................................................. (53)22. 关于印发《重庆邮电学院大宗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55)23. 关于认真落实《重庆邮电学院大宗物资设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规范采购流程的通知. 57重庆邮电学院实验室工作管理条例(2005 年3 月修订)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国家教委第20 号令),加强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办学效益,特制定本条例。
构建大学体育“一体两翼三融合”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探索研究

111构建大学体育“一体两翼三融合”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探索研究张华英(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065)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f Build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of "One Body,Two Wingsand Three Integration"Course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ZHANG Huaying(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Chongqing 400065,China)摘要:体育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和语言,在国际上,不需要翻译就可以自由交流和传播。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大学生健康体质的必修课,也是培养其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
文章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出发,以立德树人为中心,运用规范分析法、访谈法等抽样调查重庆市8所普通高校;深度挖掘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思政载体和思政形式等,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等各个环节取得的成效与不足,以期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渗透的深度与宽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大学体育育人目标的实现,对于高校在新时代号召下优化、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一体两翼;三融合;大学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基金项目:重庆邮电大学课程思政项目XKCSZ212;重庆邮电大学金课建设项目:民族传统体育XJKHH2020134。
作者简介:张华英(1982—),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人文。
高校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教育过程的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要坚持围绕“知识、技能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充分挖掘大学体育的育人潜力,以地方特色文化为载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格局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高校课题申报:基于目标导向的‘1+1+N’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目标导向的‘1+1+N’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目标导向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一)问题的提出技术革命引发产业变革,产业变革引发人才市场变化,人才市场变化不断给教育提出新问题。
这一方面是技术革命给教育提出的难题,另一方面也是给教育提供的发展空间。
首先,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得高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新媒体技术应用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各种思潮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场所,也是多种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交汇的主要聚集地,高校势必成为各种敌对势力渗入并争夺教育和影响的关键领域,如果大学生的思想有了波动、大学校园动荡不稳,必然会引起社会失衡,伸着给党和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当前,西方不良思潮对我们无孔不入的渗透、敌对势力对我们的觊觎和颠覆,已经从现实的领土空间转向了虚拟的网络空间;从军事武力的入侵逐步向和平演变,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信仰和成才教育,显得尤为迫切而艰巨。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象的改变,高校不得不改变教育培养模式。
目前我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生子女群和最大的网民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与以往大学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
我们熟悉的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迫切需要作出改革和调整。
再次,新修改的《高等教育法》中也特别强调‘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为高校培养新时期人才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跨学科的交叉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自主选择空间,提高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能力。
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展开Matlab仿真训练

“ 电力 电子技术”是 电气 工程 及其 自动化等专业 的重要专业 基础课, 也是实用性、 工程性和综合性很 强的课程 。作为自动化、 业课的学 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 良好的基础 。
一
Smui k是面 向框图的仿真 工具 ,用绘 制方 框 图代替 程 i l n 序编写,结 构和流程 清晰, 自动建立各环节 的方程 ,自动地在 给定精度 要求下以最快 速度 进行系统仿真 。在 Smuik环 境 i l n
、
开展 Mal 仿真训练的必要性 tb a
“ 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 内容以电路为主线,波形与相位分 中,打开电气 系统模块 ,将应用电路需要 的模 块拖放 到模 型窗 析方法贯穿始终。通 过分析各 类 电力电子器件 的通断情况来理 口,并进行参数设置 。( 比如晶闸管三相桥式整流 电路仿真模型
新的电路拓扑结 构与新 的控制方法 问世。在新 形势下,如何在 工具箱 由电力电源 ( l tia o re) Ee r lS u cs、电力 电子设备 ( o r c c P we 有 限学 时内获得最好 的教学效 果 ,使学 生在有 限的课堂 时间内 Ee to is、 电机 设备 ( c ie) lcr nc) Ma h n s、接 线设备 (o n cos、 C n etr)
性 实验 的 教 学 模 式 ,且 存 在 实 验 课 时 较 少 的 问题 。 大 部 分 院校 数 窗 口选 择 合 适 的算 法 及 参 数 ,即 可 得 到 不 同触 发角 时 晶 闸管
都 仅用挂件结 构或实验箱 来完成实验,几乎所有 的电路和系统 三相 整流桥 中 6只晶闸管各 自两端的 电压波 形以及直流 电压波 都是封 闭式的。这种常规 的实验 过程,学生 几乎 是在 老师或实 形等。 验指导书的指导下机 械式连线、读取实验数据 ,记录实验数 据 通过虚拟实验环境 建立仿真电路模 型 ,可使一些枯燥的电 和波 形,即使不 了解 电路 的工作原理,只要在连 线正确、实验 路变得 有趣 味 , 复杂的波 形变得 形象生动 ,使得 各种复杂的 仪器完好 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实 验。但是,只要设备稍有 问题 或 能 量 转 换 过 程 比较 直 观 地 呈 现 在 学 生 面前 。
教学做一体化建设开题报告书

3
5、项目分工:
段正忠: 主持研究项目,负责整个项目研究中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具体负责 制定研究方案,组织项目研究团队并做好分工到人,组织撰写课题的开题报告 和结题报告。 刘露萍:负责电工测量课程教材的修定,负责本门课程改革的调查问卷的收集, 负责实践过程的总结。 林珑:负责所有资料的汇总和统畴工作 杨红:负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实训大纲的修定,负责本门课程改革的调查 问卷的收集,负责实践过程的总结。 黄宇: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协调联系工作 唐荣波:负责电气运行课程实训大纲的修定,负责本门课程改革的调查问卷的 收集,负责实践过程的总结。 邓小云:负责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汇总,及时提交小组会议讨论
4
(1)、完成电气类专业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报告一份。 (2)、以电工测量课程为试点,结合我校实验条件对教材进行修改,自编电工测量 教材一部。 (3)、初步实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气运行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4)、完成电工测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气运行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模式实训条件建设。
5、会议主持人:段正忠
二、开题报告要点
2
1、项目名称:
电气类专业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2、项目内容:
(1)、课题研究的背景 (2)、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3、项目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借鉴在该项研究上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全面了解近几年全国高 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做一体改革上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准确把握该项目的的特 点,使该课题研究有一个较高的立论起点。 (2)、调查研究法 该课题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重庆市内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做一 体改革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找准高职教学做一体建设存在的问是题和关键点,准 确把握课题研的基础,增强课题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使课题研究具有实用性和 推广价值。 (3)、实证研究法:该课题采用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先对电工测量、继电保护、 电气运行三门课程作研究实践试点,同时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在研究过程中不 断地探索、实践、改进和总结,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4)、经验总结法: 根据考察和课题实践中的经验材料及时分析、比较和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 教育理论高度,形成研究报告。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分工及责任单位一览表

21.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包括教学与 管理信息化)
22.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
23.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 建设
24.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
25.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
牵头单位
教育发展研 究院
教育发展研 究院
教务处 教务处 校办
校办
校办 人事处 人事处 人事处 人事处
业)服务状态 68.服务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 与执行
服 务
7.2 地方(行 69.服务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 业)服务质量 70.服务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
持续改进
自选特色 项目
学校可自行选择有特色的补充项目
牵头单位
教务处 教育发展研
究院 教务处 教务处 产学研办
产学研办
产学研办
3.2 教学设施
3.3 专业设置 与培养方案
3.4 课程资源
审核要点 (70 个)
1.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
2.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体现
3.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 4.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5.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
6.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
7.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
8.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9.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10.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
11.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12.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13.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 情况 14.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 施 15.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 16.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 17.学校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 18.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19.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
FluidSIM-H在“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FluidSIM-H在“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者:赵双漆玉轩来源:《科技风》2023年第29期摘要:“液壓传动”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FluidSIM-H仿真软件,结合液压传动试验台,通过具体教学应用案例阐述了基于FluidSIM-H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模式。
经实践证明,基于FluidSIM-H教学模式的改革,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可视性和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综合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液压传动;FluidSIM-H;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识码:A液压传动作为四大传动方式之一,在冶金工程、建筑工程、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大国重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液压传动”作为一门融合了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的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液压传动课程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传统课堂理论教学再加上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势必造成知识抽象、理解困难、学习枯燥乏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教学中引入FluidSIM-H软件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参与性与创造性,培养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
1 FluidSIM-H软件简介FluidSIM软件由德国Festo公司和Paderborn大学联合开发,专门用于液压、气动及电气回路设计与仿真的软件,包含液压系统设计子软件FluidSIM-H和气动系统设计子软件FluidSIM-P,两者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下面简要介绍一下FluidSIM-H软件。
FluidSIM-H软件包括三个主要模块:绘图功能模块、系统模拟仿真功能模块及综合演示功能模块,其软件界面如图1所示。
FluidSIM-H提供电气、液压元件库,可以形象地仿真液压回路和电气控制回路的动作,并实时显示油液流动方向及执行机构运动动作,还可以观察液压系统中的各元件的物理量值,如液压缸的运动速度、输出力、油路压力、流量阀的开口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重庆邮电大学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课程名称常微分方程现属课程类别达标课程拟申报课程类别校级重点课程所属学院数理学院所属一级学科数学(0701)所属二级学科应用数学(070101)专业提升计划项目资助课程建设经费 3.0万元课程负责人王长有申报日期2010.11.10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制二Ο一Ο年十一月十日填写要求一、请严格按表中要求如实填写各项。
二、现属课程类别指申报课程现属于哪一类课程,如校级“重点课程”或各学院认定的“达标课程”。
三、拟申报项目类别指“校级精品课程”或“校级重点课程”。
四、申报表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同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五、请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中各栏目。
六、编号由教务处填写。
1.课程负责人[1]情况姓名王长有性别男出生年月1968.2最终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电话61923980学位硕士(在读博士)职务无传真62471791所在院系数理学院E-mail wangcy@1-1基本信息通信地址(邮编)重庆市南岸区崇文路2号重庆邮电大学数理学院邮编:4000651-2教学概况近5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5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年限、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5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不超过10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5项)。
一、近五年讲授的主要课程1.常微分方程数学大类专业基础课 4学时/周4届312人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本科生专业基础课3学时/周4届 338人3.高等数学本科生基础课 6学时/周4届432人4.数学建模本科生公共课3学时/周4届462人5.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研究生学位课 3学时/周4届468人二、近五年承担的主要教学实践1.指导本科毕业设计,5届共23人;指导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计,3届共46人;指导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计,2届共28人。
2.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模竞赛,4届,共18队,获全国二等奖1项,重庆市一等奖9项,重庆市二等奖5项。
3.指导本科生发表教改论文1篇。
4.给本科生做专题讲座,4次,约600人。
5.指导硕士研究生7人,指导研究生助教6人。
三、近五年主持或主研的主要教学研究课题1. 2008.09-2010.08重庆市教委重点教改项目: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数理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体系的综合改革与实践(0823124),经费6.0万元,项目主研人。
2. 2010.09-2012.08重庆市教委一般教改项目:与现代计算技术相结合的线性代数教学改革与实践(103161),经费1.0万元,项目主研人。
3. 2009.09-2011.08重庆市教委一般教改项目:以工为主的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式的研究与实践(093093),经费1.0万元,项目主研人。
4.2006.12-2009.11重庆邮电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数学物理方法(2006ZDKC5),经费3.0万元,项目主研人。
5. 2008.12-2011.11重庆邮电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2008ZDKC19),经费3.0万元,项目主研人。
四、近五年作为第一署名人发表的主要教学研究论文1.一类常微分方程组周期解的研究与应用.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6期.(全国中文核心)2.一类线性不等式组的研究与应用.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全国中文核心).3.对“常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的教学思考.中国教育导刊, 2009年第7期.4.数学建模竞赛的认识与体会,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增刊.5.浅谈如何提高工科数学解题能力.中国教育导刊, 2007年第16期.6.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增刊.五、获得的主要教学表彰和奖励1. 2006年12月,被重庆邮电大学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2. 2007年09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模竞赛获重庆市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3. 2008年09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模竞赛获重庆市一等奖4项.4. 2009年09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模竞赛获全国二等奖1项,重庆市一等奖3项.并被评为重庆邮电大学优秀指导教师。
1-3学术研究近5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课题类别、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5项);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与级别、时间、署名次序)(不超过10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5项)。
一、近五年承担的主要学术研究课题1.2008.01-2009.12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含时滞的偏微分方程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编号:KJ080511),项目负责人. (已结题).2. 2008.09-2011.09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滞反应扩散方程(组)定性理论及其在种群动力学中的应用(编号:CSTC, 2008BB7415),项目负责人.3. 2009.04-2010.03北京工业大学第一届博士创新计划项目:含时滞的反应扩散方程(组)定性理论研究及应用(编号:bcx-2009-057),项目负责人.(已结题)4. 2010.01-2011.12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非线性退化抛物方程的相关理论及其在图像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编号:KJ100505),项目主研(排名第二).5. 2010.09-2013.09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变分不等式投影算法及其在最优化中的应用(编号:CSTC,2010BB9401),项目主研(排名第三).二、近五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近五年在国内外核心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2篇,其中被SCI收录9篇,EI 收录8篇, ISTP收录3篇.十篇代表论文如下:[1] Changyou Wang(王长有), Existence and Stability of Periodic Solutions for ParabolicSystems with Time Delays,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2008, 339(2):1354-1361.(SCI: 250FS, EI: 9739494)[2] Changyou Wang(王长有),Shu Wang . Oscillation of partial population model withdiffusion and delay.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s, 2009, 22(12):1793-1797.(SCI:511AQ, EI: 200940123 63739)[3] Changyou Wang(王长有), Shu Wang, Xiangping Yan., Lin-rui Li. Oscillation of A Classof Partial Functional Population Model.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Application, 2010, 368(1): 32-42.(SCI: 586QQ, EI待收录).[4] Changyou Wang(王长有), Shu Wang, Fuping Yang, Lin-rui Li, Global asymptoticstability of positive equilibrium of three-species Lotka-Volterra mutualism models withdiffusion and delay effects.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2010, 34 (12): 4278-4288.(SCI: 628RR, EI 20102613046721)[5] Changyou Wang(王长有), Shu Wang, Xiangping Yan. Global asymptotic stability of3-species mutualism models with diffusion and delay effects.Discrete Dynamics inNatural and Society, Volume 2009, Article ID 317298, 20pages. (SCI: 503KQ)[6] Changyou Wang(王长有), Shu Wang, Lin-rui LI, Qi-hong Shi. Asymptotic behavior ofequilibrium point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difference equation.Advances in DifferenceEquations, V olume 2009, Article ID 214309. 8pages.(SCI: 538WQ)[7] Changyou Wang(王长有),Shu Wang, Zhi-wei Wang, Fei Gong, Rui-fang Wang.Asymptotic stability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difference equation.Discrete Dynamics inNatural and Society, V olume 2010, Article ID 791610, 10pages.(SCI: 602OA).[8] Changyou Wang(王长有),Qihong Shi, Shu Wang. Asymptotic behavior of equilibriumpoint for a family of rational difference equation.Advances in Difference Equations,Volume 2010, Article ID 505906. 10 pages. (SCI待收录)[9]王长有,王术,李林锐.非单调时滞反应扩散方程的周期解和概周期解.数学物理学报(中文版), 2010,30A(2):517-524.(全国中文核心),(数学类权威核心期刊).[10]王长有,杨春德,王术等.一类具连续时滞的三种群互助模型正平衡态的渐近稳定性.生物数学学报, 2008,23(4):30-37.(全国中文核心),(生物数学类权威期刊)三、学科建设与胡学刚教授共同负责数理学院应用数学科研团队建设,参与应用数学学科建设和应用数学硕士点建设,在成功申报系统科学硕士点工作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