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中级数据库工程师试题集

合集下载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3. 主观题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5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此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以下关于E-R图的叙述正确的是(1)。

A.E-R图建立在关系数据库的假设上B.E-R图使用过程和数据的关系清晰,实体间的关系可导出应用过程的表示C.E-R图可将现实世界(应用)中的信息抽象地表示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D.E-R图能表示数据生命周期正确答案:C解析:实体是一个范围广泛的概念,从具体的人、物、事件到抽象的状态以及概念,都可以用实体来抽象表示。

实体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并且可以根据其自身信息加以鉴别的任何事物的抽象表示。

联系是现实世界内部或者事物之间语义关系的抽象定义。

联系可以同一个或者多个实体有关。

实体之间的联系可以是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的。

实体和联系组成模型可以用E-R图表示。

因此E-R图可将现实世界(应用)中的信息抽象地表示为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2.在某学校的综合管理系统设计阶段,教师实体在学籍管理子系统中被称为“教师”,而在人事管理子系统中被称为“职工”,这类冲突被称之为(5)。

A.语义冲突B.命名冲突C.属性冲突D.结构冲突正确答案:B解析:在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过程中,各子系统的局部E-R图设计好后,下一步就是要将所有的分E-R图综合成一个系统的总体E-R图,一般称为视图的集成。

视图集成通常有如下两种方式。

(1)多个局部E-R图一次集成。

这种方式比较复杂,做起来难度较大。

(2)逐步集成,用累加的方式一次集成两个局部E-R图。

这种方式每次只集成两个局部E-R图,可以降低复杂度。

由于各子系统应用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且通常是由不同的设计人员进行局部视图设计,这就导致各个局部E-R图之间必定会存在许多不一致的问题,称之为冲突。

全国软考真题(中级)-数据库工程师-2019年上半年上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选择题)【可修改文字】

全国软考真题(中级)-数据库工程师-2019年上半年上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选择题)【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软考真题(中级)数据库工程师2019年上半年上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75分,每题1分。

每题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计算机执行程序时,CPU中()的内容是一条指令的地址。

A.运算器B.控制器C.程序计数器D.通用寄存器【参考答案】C●2.DMA控制方式是在()之间直接建立数据通路进行数据的交换处理。

A.CPU与主存B.CPU与外设C.主存与外设D.外设与外设【参考答案】C●3.在计算机的存储系统中,()属于外存储器。

A.硬盘B.寄存器C.高速缓存D.内存【参考答案】A●4.某系统由3个部件构成,每个部件的千小时可靠度都为R,该系统的千小时可靠度为(1-(1-R)})R,则该系统的构成方式是()。

A.3个部件串联B.3个部件并联C.前两个部件并联后与第三个部件串联D.第一个部件与后两个部件并联构成的子系统串联【参考答案】C●5.令序列X、Y、Z的每个元素都按顺序进栈,且每个元素进栈和出栈仅一次。

则不可能得到的出栈序列是()。

A.XYZB.XZYC.ZXYD.YZX【参考答案】C●6.以下关于单链表存储结构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表中结点所占用存储空间的地址不必是连续的B.在表中任意位置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都不用移动元素C.所需空间与结点个数成正比D.可随机访问表中的任一结点【参考答案】D●7.B-树是一种平衡的多路查找树。

以下关于B-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根结点保存树中所有关键字且有序排列B.从根结点到每个叶结点的路径长度相同C.所有结点中的子树指针个数都相同D.所有结点中的关键字个数都相同、K【参考答案】B●8.对于给定的关键字序列X47,34,13,12,52,38,33,27,5},若用链地址法(拉链法)解决冲突来构造哈希表,且哈希函数为H(key)=key%11,则()。

A.哈希地址为1的链表最长B.哈希地址为6的链表最长C.34和12在同一个链表中D.13和33在同一个链表中【参考答案】C●9.某有向图G的邻接表如下图所示,可看出该图中存在弧<v2,v3>,而不存在从顶点V1出发的弧。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2. 填空题 3. 主观题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5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此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在数据库系统的组织结构中,下列()映射把概念数据库与物理数据库联系了起来。

A.外模式/模式B.内模式/外模式C.模式/内模式D.模式/外模式正确答案:C2.在46题中,R∩S为()。

A.AB.BC.C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C3.已知4个关系:S(sno,sname,sex,age,dept,special) C(cno,cname,credit,dept,precno,tno)T(tno,tname,sex,tspecial)SC(sno,cno,grade)检索“通信”和“计算机”专业情况的语句是()。

A.SELECT*FROM S WHERE special=‘通信’OR special=‘计算机’B.SELECT*PROM S WHERE special=‘通信’AND special=‘计算机’C.SELECT*FROMT WHERE special=‘通信’OR special=‘计算机’D.SELECT*FROM T WHERE special=‘通信’AND special=‘计算机’正确答案:A4.下面描述正确的是(2)。

A.数据仓库是从数据库中导入大量的数据,并对结构和存储进行组织以提高查询效率B.使用数据仓库的目的在于对已有数据进行高速的汇总和统计C.数据挖掘是采用适当的算法,从数据仓库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潜在的信息和知识D.OLAP技术为提高处理效率,必须绕过DBMS直接对物理数据进行读取和写入正确答案:C解析:按照W.H.Inmon这位数据仓库权威的说法,“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时变的、非易失的数据集合,支持管理部门的决策过程”。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下午(应用技术)试题-试卷4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下午(应用技术)试题-试卷4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下午(应用技术)试题-试卷4(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试题一(总题数:2,分数:12.00)1.试题一()(分数:6.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阅读以下说明和关系表,回答问题1-3,将解答填入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下图为学校对本学期的课程(分数:6.00)(1).该表能直接作为关系数据库的关系吗?如果不行,请说明理由,并改造成能作为数据库关系的形式。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不能因为关系模式至少应该为1NF,不包含重复和嵌套结构,改造后的1NF关系如)解析:(2).对上面改造后的数据库关系R,它属于第几范式?(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R仅为1NF,因为存在部分依赖,课程代号→课程,课程代号→学分,教师代号→教师,所以仅仅为1NF)解析:(3).如果它不属于3NF,请规范化为3NF。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解析:二、试题二(总题数:2,分数:16.00)2.试题二()(分数:8.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4。

软考中级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题库

软考中级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题库

软考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题库Soft-test Intermediate Database System Engineer Question Bank 1.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s:- Concept of a databas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using a database system- Components of a database system (database, DBMS, application programs, users)- Categories of database systems (relational, hierarchical, network, object-oriented)- Evolution of database systems- Database architecture (three-tier architecture,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Database models and their features (relational model, entity-relationship model, object-oriented model)2. Database Design:- Conceptual, logical, and physical database design- Entity-relationship modeling- 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 (ERD) and its components (entities, attributes, relationships)- Constraints in database design (domain constraints, entity integrity, referential integrity)- Normalization process (1NF, 2NF, 3NF, BCNF)- Functional dependencies and their role in normalization- Denormalization and its benefits and drawbacks- Database design methodologies (top-down, bottom-up)3.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RDBMS):- Introduction to RDBMS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Relational database concepts (tables, rows, columns, keys)-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QL) and its components (DDL, DML, DQL)- Basic SQL operations (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 SQL data types- Creating, modifying, and dropping database objects (tables, views, indexes, constraints)- Query optimization and performance tuning techniques in RDBMS- Transactions and concurrency control mechanisms (ACID properties, locking, isolation levels)- Backup and recovery strategies in RDBMS4. Database Administration:-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 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A)- Database security and access control (authentication, authorization, encryption)- User management and privileges in a database system- Monitoring and tuning database performance- Disaster recovery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Database backup and restoration procedures- Database maintenance activities (checkpoints, integrity checks, statistics gathering)- Database tuning techniques (indexing, query optimization, partitioning)- Handling database errors and troubleshooting techniques5. Data Warehouse and Business Intelligence:- Introduction to data warehousing and its benefits- Data warehouse architecture (ETL processes, data marts, OLAP,metadata)- 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star schema- Data mining and its techniques (classification, clustering, association, prediction)- 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OLAP) and its operations (slice-and-dice, drill-down, roll-up)- Business Intelligence (BI) tools and their role i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Data integration and data quality issues in data warehousing- Data warehouse implementation and maintenance6. NoSQL Databases:- Overview of NoSQL databas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types of NoSQL databases (document-oriented, key-value, column-family, graph)- CAP theorem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NoSQL databases- CAP theorem in the context of consistency, availability, and partition tolerance- Use cases and advantages of using NoSQL databases- Querying and data modeling in NoSQL databases- Scalability and fault-tolerance in NoSQL databases- NoSQL database administration and performance tuning Note: This question bank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topics to be covered in a Soft-test Intermediate Database System Engineer exam. The content should not include any links or external resources.。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下午(应用技术)试题-试卷3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下午(应用技术)试题-试卷3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下午(应用技术)试题-试卷3(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试题一(总题数:2,分数:8.00)1.试题一()(分数:4.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阅读以下说明和关系表,回答问题1~2,将解答填入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设T1、T2是如下两个事务:T1:A=B+2 T2:B=A*B A、B的初值分别是2和2。

(分数:4.00)(1).假设T1和T2可以并发执行,且对T1、T2的调度不加限制,它们的并发执行可能产生哪几种结果?(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一种调度:①读A=2,B=2:(T1) ②A=B+2=4 (T1) ③写回A=4,B=2 (T1) ④读A=4,B=2 (T2) ⑤B=A*B=8 (T2) ⑥写回A=4,B=8 (T2) 结果:A=4,B=8 第二种调度:①读A=2,B=2 (T2) ②B=A*B=4 (T2) ③写回A=2,B=4 (T2) ④读A=2,B=4 (T1) ⑤A=B+2=4 (T1) ⑥写回A=4,B=4 (T2) 结果:A=4,B=4 第三种调度:①读A=2,B=2 (T1) ②读A=2,B=2 (T2) ③A=B+2=4 (T2) ④B=A*B=4 (T2) ⑤写回A=4,B=2 (T1) ⑥写回A=2,B=4 (T2) 结果:A=2,B=4 第四种调度:①读A=2,B=2 (T2) ②读A=2,B=2 (T1) ③B=A*B=4 (T2) ④A=B+2=4 (T1) ⑤写回A=2,B=4 (T2) ⑥写回A=4,B=2 (T1) 结果:A=4,B=2 第五种调度:①读A=2,B=2 (T1) ②A=B+2=4 (T1) ③读A=2,B=2 (T2) ④B=A*B=4 (T2) ⑤写回A=4,B=2 (T1) ⑥写回A=2,B=4 (T2) 结果:A=2,B=4 第六种调度:①读A=2,B=2 (T2) ②B=A*B=4 (T2) ③读A=2,B=2 (T1) ④A=B+2=4 (T1) ⑤写回A=2,B=4 (T2) ⑥写回A=4,B=2 (T1) 结果:A=4,B=2)解析:(2).这些结果中哪些是正确的?(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一种调度结果:A=4,B=8;第二种调度结果:A =4,B=4正确。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2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选择题 2. 填空题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5分)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此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8567—88)是(1)标准。

A.强制性标准B.推荐性标准C.强制性行业D.推荐性行业正确答案:A解析:常见标准代号如下:GB:中国国家强制性标准。

GB/T:中国推荐性国家标准。

GJB:中国国家军用标准。

JB:中国机械行业(含机械、电工、仪器仪表等)强制性行业标准。

强制性行业标准:行业的代号+‘/T’如,JB/T-中国机械行业(含机械、电工、仪器仪表等)推荐性行业标准。

2.以下不属于中间件技术的是(2)。

A.Java RMIB.CORBAC.DCOMD.Java Applet正确答案:D解析: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网络通信。

Java RMI是一个分布式对象模式,它使得使用java 开发分布式程序更加容易。

属于中间件技术。

CORBA(The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通用对象请求代理结构)是对象管理组织(ORG)在分布式对象项目方面资助的一个构件工业标准。

DCOM就是把构件对象模型(COM)的技术扩展到网络上的远程对象,也是属于中间件技术。

Java Applet是Java语言开发的一种小程序的名称,不属于中间件技术。

3.由我国信息产业部批准发布,在信息产业部门范围内统一使用的标准,称为(3)。

A.地方标准B.部门标准C.行业标准D.企业标准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1)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1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1

软件水平考试(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上午(基础知识)试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中文选择题(本题共44题,每题70分,共44分。

)1、下列属于CPU中算术逻辑单元的部件是oA、程序计数器B、加法器C、指令寄存器D、指令译码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Control Unit,CU)、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组成。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位置,将取出的指令送入指令寄存器,启动指令译码器对指令进行分析,最后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和定时信息,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有条不紊地工作,以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状态字寄存器(PSW)、时序产生器和微操作信号发生器等组成。

运算器主要包括算术和逻辑运算单元、累加器等部件,其中加法器是算术和逻辑运算单元的核心部件。

2、在CPU和主存之间设置高速缓存(cache)的目的是解决的问题。

A、主存容量不足B、主存与外存储器速度不匹配C、主存与CPU速度不匹配D、外设访问效率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高速缓存的基础知识。

高速缓冲存储器是存在于主存与CPU之间的一级存储器。

主存储器存取速度一直比中央处理器操作速度慢得多,使中央处理器的高速处理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高速缓冲存储器可用来缓和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3、在计算机外部设备和主存之间直接传送而不是由CPU执行程序指令进行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称为oA、程序查询方式B、中断方式C、并行控制方式D、DMA方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直接存储器存取(DirectMemory Access,DMA)方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硬件控制实现主存与I/O设备间的直接敏据传送,数据的传送过程由DMA控制器(DMAC)进行控制,不需要CPU的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部分
1.通常将“C:\windows\myprogram.exe”设置为只读和隐藏属性,以便控制用户对该用户,这一级安全管
理称之为(A)安全管理
A文件级 B目录级 C 用户级 D 系统级
2.下列关于CA(认证中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CA 负责数字证书的审批、发放、归档、撤销等功能
B. 除了CA 本身,没有其他机构能够改动数字证书而不被发觉
C. CA 可以是民间团体,也可以是政府机构
D. 如果A 和B 之间相互进行安全通信必须使用同一CA 颁发的数字证书
答案:D
解析:CA用于验证,不用于通信
3.某Web网站向CA申请了数字证书。

用户登录该网站时,通过验证( ),可确认该数字证书的有效性,从
而( )。

A.CA的签名 B.网站的签名 C.会话密钥 D.DES密码
A.向网站确认自己的身份 B获取访问网站权限 C和网站双向认证 D验证网站真伪
解析:CA用于验证真伪,不用于通信
答案:A D
4.在Windows系统中设置默认路由的作用是( )。

A 当主机接收到一个访问请求时首先选择的路由 B当没有其他路由可选时最后选择的路由
C.访问本地主机的路由 D.必须选择的路由
解析:默认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指的是当路由表中与包的目的地址之间没有匹配的表项时路由器能够做出的选择.如果没有默认路由,那么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没有匹配表项的包将被丢弃答案:B
5.关于64位和32位微处理器,不能以2倍关系描述的是()
A通用寄存器的位数 B数据总线的宽度
C运算速度 D能同时进行运算的位数
解析:位数是指CPU同时可以处理的数据位数
通用寄存器位数等于字长
运算速度与CPU主频有关(数据总线的宽度可以影响运算速度,因为同时出入的数据量大了)
答案:C
6.若某整数的16位补码为FFFFH(H表示十六进制),则该数的十进制值为()
A.0 B.-1 C.216-1 D.-216+1
解析:正数的反码、补码与原码相同。

负数的原码:符号位为1,其它位为绝对值的原码
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为1,其它位为绝对值的原码按位取反
负数的补码:原码的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的各位取反,然后整个数加1。

因此,补码FFFFH对应的是-1
答案:B
7.若在系统中有若干个互斥资源R,6个并发进程,每个进程都需要2个资源R,那么使系统不发生死锁
的资源R的最少数目为(6)。

A.6 B.7 C.9 D.12
解析:在极端情况下,假设6个并发进程都获得了一个资源。

要避免死锁,则至少需要再增加一个资源。

答案:B
8.栈是一种按“后进先出”原则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数据结构,因此,()必须用栈。

A.函数或过程进行递归调用及返回处理B.将一个元素序列进行逆置
C.链表结点的申请和释放D.可执行程序的装入和卸载
答案:A
9.一个B类网络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24.0,则这个网络被划分成()个子网
解析:224: 1110 0000 故2^3-2=6
答案:C
例:一个B类网络的子网掩码是255.255.192.0,则这个网络被划分成了几个子网?
在有子网划分的网络中,子网掩码与其IP地址相与得到IP地址的网络部分。

第三字段是192,就是11000000,有00,01,10,11四种组合
再去掉00,11组合。

10.如果系统采用信箱通信方式,当进程调用Send原语被设置成“等信箱”状态时,其原因是()
A.指定的信箱不存在
B.调用时没有设置参数
C.指定的信箱中无信件
D.指定的信箱中存满了信件
答案:D
11.假设某磁盘的每个磁道划分成9个物理块,每块存放1个逻辑记录。

逻辑记录R0,R1,…,R8存放
在同一个磁道上,记录的安排顺序如下表所示:
物理块 1 2 3 (9)
逻辑记录R0 R1 R2 ... R8
如果磁盘的旋转速度为 27ms/周,磁头当前处在 R0 的开始处。

若系统顺序处理这些记录,使用单缓冲区,每个记录处理时间为 3ms,则处理这 9 个记录的最长时间为(27);若对信息存储进行优化分布后,处理 9个记录的最少时间为(28)。

(27)A. 54ms B.108ms C.222ms D.243ms
(28)A. 27ms B 54ms C.108ms D. 216ms
答案:C B 磁盘的旋转速度为 27ms/周,一个磁道上有9条记录,可知读取一条记录需要3ms,而且题中给出处理一条记录需要3ms,所以R0所需时间为3ms+3ms,此时磁头已经旋转到R2处,需要将磁头调到
R1的处,需要经过R2、R3、R4、R5、R6、R7、R8、R1,这样要消耗 24ms,然后处理R1需要3ms,R1共需要24ms+3ms=27ms。

所以所有记录都处理完需要:3+3+27×8=222ms。

经过优化后,处理完R1,就处理R2,这样处理一直到R8,共需要(3+3)×9=54ms
12.若内存按字节编址,用存储容量为8K*8bit的存储器芯片构成地址号7000H~EFFFH的内存空间,至少
用几个芯片?
A 4
B 6
C 8
D 10
解析:7000H至EFFFH的大小为:7FFFH,表示为二进制 0111 1111 1111 1111为2的15次方B 除以一个芯片大小,即为所需芯片数
2^15 * 8 / 8*2^10*8
13.假设某硬盘由5个盘片构成(共有8个记录面),盘面有效记录区域的外直径为30cm,内直径为10cm,
记录位密度为250位/mm,磁道密度为16道/mm,每磁道分16个扇区,每扇区512字节,则该硬盘的格式化容量约为( )MB。

解析:硬盘容量分为非格式化容量和格式化容量两种,计算公式如下:
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
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
题目中给出硬盘的面数为8,每面的磁道数为(30-10)×10÷2×16,每磁道扇区数为16,每扇区512字节,因此其格式化容量为...,换算成MB单位时再除以1024*1024。

14.在指令系统的各种寻址方式中,获取操作数最快的方式是(4)。

若操作数的地址包含在指令中,则属
于(5)方式。

A.直接寻址 B.立即寻址 C.寄存器寻址 D.间接寻址
解析:立即寻址是指操作数在指令中,故没有访问内存的过程,最快
直接寻址是指直接给出操作数在内存中的地址
寄存器寻址是指操作数保存在寄存器中
间接寻址是指操作数地址保存在寄存器中
答案:B B
15.()是指按内容访问的存储器。

A.虚拟存储器B.相联存储器C.高速缓存(Cache) D.随机访问存储

解析:
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按所处的位置可分为内存和外存。

按构成存储器的材料可分为磁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和光存储器。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读写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按访问方式可分为按地址访问的存储器和按内容访问的存储器。

按寻址方式可分为随机存储器、顺序存储器和直接存储器。

相联存储器是一种按内容访问的存储器。

16.在FTP协议中,控制连接是由( B ) 主动建立的。

A.服务器端B.客户端C.操作系统D.服务提供商
程序设计、软件工程部分
17.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构建软件系统时,很多敏捷方法都建议的一种重要的设计活动是(15) ,它
是一种重新组织的技术,可以简化构件的设计而无需改变其功能或行为。

A.精化B.设计类C.重构D.抽象
解析:敏捷方法中,重构是一种重新组织技术,重新审视需求和设计,重新明确地描述它们以符合新的和现有的需求,可以简化构件的设计而无需改变其功能或行为。

答案:C
18.风险分析在软件项目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

“建
立风险条目检查表”是( ) 时的活动,“描述风险的结果”是( ) 时的活动。

A.风险识别B.风险预测C.风险评估D.风险控制
答案:A B
解析: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4个不同活动。

19.()是对象之间关联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说明了在关联中一个类的对象可以对应另一个类的多个对
象。

A.继承 B.多态 C.封装 D.多重性
继承是一个类复用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
多台是同一个对象或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为
封装则主要是信息隐蔽的实现手段
20.()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其基本思想是软件功能的分解和抽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