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3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关系-1

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使产热量增加。
肾上腺素:加快代谢速率,增加产热量。 (4)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
(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中)
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原因: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 失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 (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体 温升高。 (中暑) 因此避免在寒冷和高温环境中停留过久——行为性 调节
下丘脑产生、垂体后叶释放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
(+)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
垂体
释放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抗利尿激素
(+)
肾小管、集合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水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 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完成的。
三
水盐平衡的调节
一)水平衡的调节
水是构成人体各组织或器官的主要成分,且 含量稳定。
1、人体内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2、排尿是排出体内水分的唯一途径吗? 3、我们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量相等吗?
摄入量/ml
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来自物质代谢 300
排出量/ml
由肾以尿液形式排出 由皮肤排出 由肺以呼出气形式排出 由大肠随粪便排出 1500 500 400 100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举 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神经调节
缩手反射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调节
体液运输
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必修三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必修三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学习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描述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
3.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关系。
【自主学习讨论】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概念:等化学物质,通过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其主要内容是。
21.体温调节⑴热量来源:的氧化放能。
⑵热量平衡: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
①产热途径:以产热为主。
⑶调节过程⑷调节方式:。
2.水盐调节⑴水盐的来源及排出: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多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
⑵调节过程:(以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为例)⑶调节方式及主要激素:和神经的协调,参与的主要激素为。
㈢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及意义1.关系:一方面,不少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的调节。
另一方面,也可以影响的发育和功能。
2.意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共同维持,保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巩固检测】(1-6题为A级题,7-9题为B级题)1.下列对动物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②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④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D.性行为的形成主要由性激素调节3.关于体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人的体温就是指皮肤的温度D.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4.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B.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恒定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D.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5.如图中曲线表示某健康成年人分别饮1 L 清水及饮1 L生理盐水后的尿生成速率。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A、皮肤完成 B、肺完成
C、肾脏完成 D、大肠完成
5、关于人体内水和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 的是( C)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加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
阅读P34 思考:
(体温降低)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垂体
传出神经兴奋
皮肤血管收缩 ,血流减少, 汗腺分泌减少
立毛 骨骼 肌收 肌战 缩栗
肾上 腺分 泌
甲状腺 分泌增 多
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
体温正常
体温调节机制:炎热时 当人处在炎热环境中时温觉感受器兴奋 (体温升高)
传入神经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垂体
传出神经兴奋
皮肤血管舒张 ,血流增加, 汗腺分泌增加
立毛 肌舒 张
肝脏、肌肉 产热减少
(肾上腺素减 少)
甲状腺 分泌减 少
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
体温正常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
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加,毛细血管舒张;
散热下减丘少脑:汗腺分泌减产热减少:散肌热肉减、少肝脏 少感,受毛到细变血化管收缩; 等的产热减产少热。增加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增加。
方式/物质
反射
激素等化学物质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
体温的昼夜变动
你认正为常以情上况事下实,说人明的什体么温问维题持呢在? 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①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
②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4、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5、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促进钾的分泌,从而维持水盐平衡;而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量,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维持水平衡。
6、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1.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描写了秋季天气变冷的景色。
秋季人特别容易感冒,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头疼,有时还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如图1为人体血糖、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3中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1)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长。
(2)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准确而缓慢。
(3)单细胞生物只有体液调节。
(4)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在下丘脑。
(5)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其产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6)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尿量增加。
(7)图1中途径①属于血糖调节,胰岛B细胞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8)图1中途径②属于体温调节,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9)图1中途径③属于水盐平衡调节,激素D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的(10)图1中激素A、C、D都能定向运输到靶细胞或靶器官起作用(11)图2激素③④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12)图2C表示肾上腺髓质,D、E分别表示垂体和肾脏(13)图2寒冷条件下,激素⑤⑥分泌增多,激素④⑦分泌也增加(14)图2寒冷刺激通过下丘脑促使C分泌④属于神经-体液调节(15)图3中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运输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实现(16)图3中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属于神经调节(17)图3中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18)图3中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在乙处下丘脑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19)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该激素能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20)血浆内的CO2浓度升高,刺激下丘脑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21)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同时时促进胃肠运动(22)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促进肌糖原分解,补充血糖(23)摄入较多的食盐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渗透压随之升高,醛固酮分泌减少(24)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25)人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抗利尿激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多(26)人在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产热量增加[知识点]激素调节的过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答案](1)(3)(4)(7)(11)(12)(13)(15)(16)(17)(22)(23)(24)(26)[解析]甲状腺激素调节过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皮肤对 血管的舒缩与散热的关系示意图
人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停留过久,产热不能补偿 散热时,体温将降低,导致代谢紊乱。 由于环境间温度太高或其他环境原因导致体 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时,体温将升高,导 致代谢紊乱。医学上称为中暑。
由于疾病(如病菌感染)引起体温调节中枢 不能正常调节体温时,人虽然处于炎热的环境中 也会觉得寒冷,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使体温 升高,导致代谢紊乱。医学上称为发热。
渗透压升高 + 下丘脑 - 渗透压感受器 垂体后叶
抗利尿激素 重吸收水,细胞外液 渗透压下降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 (-)
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垂体
抗利尿激素
(+)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分 尿量 减少
第三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福州一中生物组 翁凡玻
复习……
神经调节:以_____
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 构基础是____,包括_______等五个部分。
激素调节:由_____
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___ 的传送,作用于____和____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也包括除激素
外的调节因子),通过____传送的方式对___ 进行调节的方式。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举 例 作用途径
神经调节
缩手反射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比较长
低等多细胞动物:海绵动物门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说明
1.感受刺激:
2.传导兴奋:
3.分泌激素:
4.调节中枢:
下丘脑功能判断:பைடு நூலகம்
1.能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相对稳定
2.能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3.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引起尿量增加
×
4.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
5.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6.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7.下丘脑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
水的来源:饮水、食物中的水、自身物质代谢产生的水、原尿重吸收 水的去路:通过肾脏排出、皮肤排汗、呼气、排便
思考: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冬天尿液比夏天多的主要原因? 人体内无机盐的来源与去路?
来源:食物 去路:排尿、排汗
2、相关激素——抗利尿激素 产生部位: 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 释放部位: 垂体后叶 作用部位:肾小管和集合管 作用: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实例二:水盐平衡的调节
3.构建水盐平衡的模型
实例二:水盐平衡的调节
4.小结: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下丘脑 水盐平衡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 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1、概念剖析: (1)起调节的物质: 激素、CO2、组织胺、H+等化学物质 (2)传递方式: 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3)作用对象: 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 2、激素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3、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但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二者有着不同的特点。
生物: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都会导致细胞外液 2.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饮水不足 渗透压 升高,刺激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产生渴觉。同时, 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同时,刺激垂体释放 抗利尿激素 ,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刺激
• Content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也少。 也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8)体温平衡的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保证新陈代 体温平衡的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点拨】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点拨】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就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就少。 可以这样说,产的热多、散的热就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就少。 外界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环境温度高时, 外界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环境温度高时, 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 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
【例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 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 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 B.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 B.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 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
(
C
)
C.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小部分变为热能散失, C.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小部分变为热能散失,造成能 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小部分变为热能散失 量的浪费 D.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D.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 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解析】体温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部分,在神经—体 解析】体温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部分,在神经— 液的调节下,使产热和散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液的调节下,使产热和散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产热过程是 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过程, 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过程,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变 成热量散失,一小部分形成ATP。 成热量散失,一小部分形成ATP。产热的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 ATP 肝脏,散热主要通过皮肤汗腺分泌汗液的方式进行。 肝脏,散热主要通过皮肤汗腺分泌汗液的方式进行。
2.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增加散热, 不考虑产热
1.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体温感受中枢:大脑皮层。 2.感受器为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和温觉感受器。是感受 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 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3.体温调节的方式: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是通过调节产 热量和散热量来实现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甲 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起到协同作用。炎热环境下的体温调 节一般是通过调节散热量来实现的,方式为神经调节。 6.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 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 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 等
三、水盐调节 1水盐平衡调概念图 2(1)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为____调节。
(2)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激素是____。
(3)抗利尿激素是由__合成,由__释放的,其作用是__。
(4)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过程____分级调节;
(5)参与水调节的主要器官是____。 (6)下丘脑和垂体之间既有__联系,又有__联系 (7)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第3节 神经调节与激素 调节的关系
体液调节
激素,H+, C02,组织胺
(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 他调节因子,如C0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 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它的主要内容是激素调节。
如C0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2)存在方式:单细胞动物和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只有体液调节,但是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神经调 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 思考讨论 1
1.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意义? 体温恒定是人和动物新陈代谢正常进
行的基本条件;体温过高和过低,都会影 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死亡。
临床观察表明,体温低于28℃时,人会丧失意识;低 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而当体温高于41℃时,会引起 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当体 温高于43℃时,就有生命危险了。
人排出一昼夜产生的35~50g代谢 废物最低尿量应在500mL以上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思考讨论:
3.水不足和饮水过多的情况下, 人体是怎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大脑皮层
细胞外 + 液渗 透 压 升高
渴觉
-
饮水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 垂体
释放
饮水不足、 体内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抗利尿激素 +
减少 散热
增加产热
实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 思考讨论 4
4.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 的呢?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控制
神经调节 温觉感受器 感受器:温度感受器 (分布在皮肤、 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 调节中枢: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感觉中枢: 效应器:皮肤、骨骼肌、肾上腺等
内脏、黏膜等)
体液调节
排出量/ml
由肾排出 由皮肤排除 由肺排出 由大肠排出 1500 500 400 100
来自食物
来自物质代谢
900
300
共计
2500 共计
2500
思考讨论:
1.摄入量和排出量有什么关系? 2.水的主要摄入途径和主要排出途径是什么?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尿液的形成
肾小球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单位 肾小管
实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 思考讨论 2 2.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
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
体温恒定的原理
体温的平衡:
产热 =
散热(动态平衡) 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 ________ 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______________, 其次还有 呼气、排尿、排便 _____________。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 化分解释放能量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阅读思考
阅读P31,思考:
1.什么是体液调节?
2.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 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 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注意识别,高度警惕!
自尊自爱 情操高尚!
毒品吞噬国人躯体,摧毁人们意志
“禁毒”是关系民族兴旺、 国家富强的大事!
让我们共同携手—
拒绝毒品
珍爱生命!
1.体温调节中枢存在于( C )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下丘脑 D.脊髓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 这时( B ) A.温觉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加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
课堂练习
3.关于人体内水和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 是( C)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加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问题思考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结构 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那 么它们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如
何协调进行的呢?
实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
人身体内部的温度, 在37.5℃左右
临床测定:
口腔: 腋窝: 直肠: 36.7~37.7 36.0~37.4 36.9~37.9
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维持在 你认为以上事实说明什么问题呢? 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
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 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
体温降低 体温升高
寒冷 冷觉感受器
传入神经
(产生冷觉)
大脑皮层
行为调节
(采取保温措施)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 皮 肤 血 管 收 缩 汗 腺 分 泌 减 少 立 毛 肌 收 缩 骨 骼 肌 战 栗 肾 上 腺 肾 上 腺 素 TRH 垂体 TSH 甲状腺 甲 状 腺 激 素
的发育和功能。 内分泌腺 神经调节
神经系统的发育 激素调节
A 刺激
B 刺激 C 刺激
内分泌腺
神经 血管 血管
组织、器官
组织、器官
神经 内分泌腺
组织、器官
D 刺激
神经 内分泌腺 血管 内分泌腺 血管 组织、器官
小结:下丘脑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 ⑴.神经中枢
⑵.分泌激素
⑶.感受刺激 ⑷.传导兴奋
课堂练要远离毒品? • 为什么要慎用心理药物?
说一说
你知道吸毒有哪些危害?
• 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 日。 • 2011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青
少年与合成毒品”
• 2012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 “全 球行动共建无毒品安全社区 ”
切记
谨慎交友,远离吸毒人群!
比较项目
作用途径
神经调节
反射弧 迅速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体液调节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思考:
当你在特别兴奋或突然遇到危 险的时候,你会表现出怎样的 情况? 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原因:情绪激动,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 的肾上激素,促使心跳较快,血压升高,血管扩张、面红 耳赤。
4.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 B )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
课堂练习
5.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C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
复习:
神经调节
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______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____
传入神经 、 反射弧 ,由______ 感受器 、________ 反射的结构基础:______ 神经中枢 、________ 传出神经 和______ 效应器 共同组成。 ________
电信号 ,也叫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_____ 神经冲动 。 ________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实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
思考讨论 5
5.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无限的吗?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热量<散热量, 引起体温降低。 (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量>散热量, 引起体温升高。 (中暑)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摄入量/ml
来自饮水 1300
效应器: 下丘脑
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
思考讨论:
5.比较分析实例一和实例二,进一 步阐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6.请举例说明体液调节对神经系统 有什么作用?
归纳总结
体液 1.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____
调节可以看成是______ 神经 调节的一个环节。
神经系统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___________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电信号 化学信号 _______ 电信号 ______
激素调节
内分泌 器官(或细胞)分泌的________ 化学物质 由______ 体液 作用于特定的__ 靶 器官或__ 靶 细胞的 通过____ 一种调节方式。 反馈 。 基本调节机制是_____
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3 第2章 第3节
肾小管、集合 管重吸收水 -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下 降
尿量
若饮水过多,人体又是如何调节的呢?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
思考: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 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思考讨论:
4.在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 参与了什么调节? 神经调节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感受器: 下丘脑 调节中枢: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渴觉中枢:
肝脏(安静时) 骨骼肌(运动时)
实例一、人体的体温调节
思考讨论 3
3.炎热和寒冷时,分别如何进行调节和 控制的?产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散 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
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 散热减少 下丘脑 加,毛细血管舒张; 少,毛细血管收缩; 感受到变化 产热增加 产热减少:肌肉、肝脏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减少。 等的产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