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一)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6.1折线统计图 西师大版(2014秋)(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6.1折线统计图一、单选题1.要统计和比较5─15届奥运会,韩国和中国获得金牌的情况,则要选用()统计图。
A. 条形B. 单式折线C. 复式折线2.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A. B.3.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4.想知道蒜苗生长的趋势应该绘制()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二、判断题5.从折线统计图中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6.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7.下图是三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三(1)班参加篮球的人数最多8.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增减变化的情况.三、填空题9.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________,而且能反映________.10.________统计图能够表现一个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1.小军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东钱湖游玩,请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1)如果小军从出发起一直走不休息,用________分钟可以到达东钱湖。
(2)返回时,小军骑自行车平均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
12.下面是明明和亮亮200米赛跑情况的折线统计图。
(1)跑完200米,明明比亮亮多用________秒。
(2)亮亮到达终点时,明明离终点还有________米。
(3)前15秒,________跑得快些。
(4)亮亮跑完全程平均每秒跑________米。
13.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是先在格子图中________,然后把点用________顺次连接起来。
四、解答题14.小民将一周的气温变化情况记录如下:(1)根据表中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2)我发现折线统计图主要的特点是什么?(3)这一周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气温是________,它们之间相差________.(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解决.15.某区县1998~2004年每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如下图.(1)通过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哪年到哪年增长的幅度最大?说明了什么问题?(3)你能预测2005年这个区县每百户家庭电脑平均拥有量吗?五、应用题16.在跳绳比赛中,小华和小敏各跳了4次,成绩如下表小敏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题中要求是比较中韩两国的金牌情况,所以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故选C【分析】根据题中的不同要求去选择不同的折线统计图2.【答案】A【解析】【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清晰度和折线变化趋势即可得出选项A合理.故答案为:A.【分析】因为正常人的体温变化不大,所以用纵轴上1个大格表示1℃,1个大格平均分成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0.2℃,这样能清晰体现出折线变化的趋势,即体温变化的增减趋势,所以选线A合适.3.【答案】C【解析】【解答】解:A、这个图像表示单价不变,不符合题意;B、这个图像表示超出6吨后价格下降,不符合题意;C、这个图像表示超出6吨后的价格上升,符合题意;D、这个图像表示超出3吨后价格上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0到6吨之间的价格不变,因此表示这段的费用的是一条线段;超出6吨后的价格上升,费用也上升,因此折线从6吨后有所上升.4.【答案】B【解析】【解答】想知道蒜苗生长的趋势应该绘制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B.【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是: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据此解答.二、判断题5.【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从折线统计图中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反思1统计图是统计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终身受益,而小学阶段统计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单式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单式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
但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单式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我在教学本节课时,注重了以下几方面:(一)注重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加工和整理,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把鲜活的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教材以新的内涵。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
书中提供了某市中小学生几年来参观科技展的人数,经过课前调研发现,学生没有集体去过科技馆,对此不太感兴趣。
如此看来,我觉得如果选择学生熟知的身边的例子,他们会更乐于接受。
《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全国刚刚放映完毕,自2009年1月16日首映以来,首周末票房就突破3000万元,成为有史以来最“牛”的国产动画影片,这是非常好的素材。
我就抓住这一点,把观看本片的近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作为素材,把工作人员统计的人数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呈现,进而引出单式折线统计图。
听到此话题,果然一下子便把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非常强烈。
(二)注重在对比中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在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环节,自认为较成功的一点是动画演示由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过程,既使学生初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又整体上感受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折线统计图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2.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3. 折线统计图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的定义、绘制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绘制折线统计图,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初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用线段连接各个数据点的统计图,用于表示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具有直观、形象、易于分析等优点。
3. 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1)确定横轴和纵轴:横轴表示时间或其他变量,纵轴表示数据的数值。
(2)标出坐标轴的刻度:根据数据的范围和精度,合理选择刻度。
(3)绘制数据点:根据数据的大小,在相应的位置上绘制数据点。
(4)连接数据点:用直线或曲线连接各个数据点,形成折线。
4. 演示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实例通过具体的实例,演示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绘制方法。
5. 折线统计图的应用(1)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通过观察折线的走势,分析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趋势。
(2)比较不同数据的变化:在同一张折线统计图上绘制多条折线,比较不同数据的变化情况。
6. 练习与巩固提供一些数据和问题,让学生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进行分析和解答。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折线统计图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折线统计图的其他应用场景,如天气预报、股票市场等。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展示某城市一周内的气温变化。
2. 根据所给数据,绘制一个折线统计图,分析我国近十年来的GDP增长趋势。
2022年西师大版数学五下《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精品

复式折线统计图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3.求“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方 法,方法一:先求出增加局部的具体数量,然后 加上单位“1〞所对应的具体数量。方法二:先求 出增加后的数量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然后用 单位“1〞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乘这个百分数。
返回
复式折线统计图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返回
复式折线统计图
5.六年级有150名同学,体育成绩合格率为98%。 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同学有多少名?
150×〔1-98%〕 =150×2% =3〔名〕 答: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同学有3名。
返回
复式折线统计图
6.国家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据统计,2021 年以前重庆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共有1573所,2021年全市新增农 村寄宿制学校511所。2021年农村寄宿制学校增加了百分之 几?(用计算器计算,百分号前保存一位小数。)
返回
复式折线统计图
增减幅度的意义:“增 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 几”“节约百分之几”“降 低百分之几” ……就是指 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我掌握了百 分数的意义 和写法。
返回
复式折线统计图
一种商品的原价是80元,现降价20元销售, 求降低了百分之几。
20÷80 =0.25 =25% 答:降低了25%。
西师大版 数学 五年级 下册
6 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复式折线统计图
情境导入
你知道北京奥 运会吗?
返回
复式折线统计图
探究新知 中国从1984年开始参加夏季奥运会,下面是
中国与美国在夏季奥运会中获得金牌数的情况: 1984—2021年夏季奥运会中国、美国金牌数统计表
2021春五年级数学下册6《折线统计图》综合与实践发豆芽教案西师大版

2021春五年级数学下册6《折线统计图》综合与实践发豆芽教案西师大版活动内容教科书第128~129页。
活动目标通过发豆芽活动,了解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运用多种途径查询和收集相关资料,并能运用数学的方法记录和描述豆芽的生长情形,培养同学们动手实践、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预备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并先做一次实验。
学生分组预备黄豆、绿豆各50g,以及发豆芽的器皿。
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你们明白豆芽的生长过程吗?你自己发过豆芽吗?2.学生依照查询的资料和咨询科学教师得到的知识进行交流。
3.依照学生的交流,提出:我们也来试一试发豆芽。
揭示课题:发豆芽。
二、讨论交流,得出活动步骤1.提问:发豆芽要做哪些预备?如何样记录发豆芽的过程呢?对最后的记录如何分析呢?结合学生的交流,得出本次活动的要紧步骤:调查与收集;发制与记录;整理与分析;估量与应用。
2.学生结合教材了解4个环节应该做什么,并在全班交流。
教师重点提问:发豆芽的统计图画什么好?什么缘故?如何运算发豆芽的盈利情形?三、学生分组活动1.教师演示发豆芽的过程。
2.教师提出要求:(1)发豆芽活动要做的情况比较多,我们要分组进行,每组5个人。
(2)为了方便观看与记录,我们都将豆芽统一放在教室里进行观看,每天每个组在固定时刻进行浇水。
3.各组学生进行发豆芽实验。
时刻大约是6天。
教师对各组实验的情形进行适时的指导,对各组的记录进行及时督促与检查。
各组在发豆芽完成后,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制作好相应的统计图表,写好分析总结。
四、小组交流,感受价值交流发豆芽的具体做法和注意事项。
五、观看、记录、分析1.观看豆芽的生长情形。
(大约6天时刻)2.记录豆芽的生长情形。
(每天进行记录)3.把豆芽的生长情形制成统计图表。
4.分析统计图表,写好总结。
六、总结反思小组结合统计图汇报豆芽生长情形,说说在发豆芽活动中的收成。
注:五、六两个教学过程在课外进行。
[简评:本课设计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突动身豆芽的相关资料收集,讨论发豆芽的活动步骤,对发豆芽活动进行分析、交流、评判。
苏教版第6单元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练习及解析)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精品】第6单元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练习及解析)西师大版(秋)-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填空。
1. 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和()。
【解析】: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根据此填空即可。
【答案】:故答案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2.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根据此填空即可。
【答案】:故答案为: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可以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3. 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售出图书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册;(2)周四比周三少售出()册。
【解析】:根据统计图可以得知,售出图书最多的是990册,最少的是390册,用990-390=600册。
用周三售书的数量减去周四售书的数量,即可求出。
即:522-400=122册。
【答案】:故答案为:600;1224. 下面是一辆汽车与一列火车的行程图表,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千米;(2)火车停站时间是()分钟;(3)火车停站后时速比汽车每分钟快()千米;(4)汽车比火车早到()分钟。
【解析】:解答时仔细观察折线统计图,分析得到问题的答案。
第(1)题根据统计图可知:汽车出发的时刻是7:55,行驶到15千米时对应时刻是8:20,所以用路程(15千米)除以时间(25分钟)即可;第(2)题从图中可知火车在8:00到8:10之间停站,也就是停站时间是10分钟;第(3)题可先求出火车停站后的时速,再减去汽车的时速即可;第(4)题,由图中得出信息可知汽车到达时刻为8:20,火车到达时刻为8:25,汽车比火车早到5分钟。
【答案】:故答案为:(1)35;(2)10;(3)115;(4)5二、选择。
1.如果要比较两个城市一周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比较合适。
A.复式条形统计图B.单式折线统计图C.复式折线统计图【解析】:题目是比较两个城市一周的气温变化情况,因此要采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必考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答案解析)(1)

(必考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根据统计图选一选。
幸福村1999~2003年人均收入情况统计图(1)横轴表示( )A.年份B.人均收入C.以上都不对(2)纵轴表示( )A.年份B.人均收入C.以上都不对(3)纵轴一格表示( )A.300元B.1年C.人数(4)( )年的人均收入最少。
A.1999B.2002C.2003(5)( )年的人均收入最多。
A.1999B.2002C.20032.依据折线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2010至2017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B. 2010至2017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迅速减少C. 2010至2017年两种阅读方式的阅读量差距越来越大D. 纸质书比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3.下列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 学校各年级的人数;B. 六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人数;C. 4月份气温变化的情况4.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A. B.5.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大小表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由图可知,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是()A. 1953-1964B. 1964-1982C. 1982-1990D. 1990-2002 6.要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和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7.“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看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在下面三幅图所示的时间与路程关系中,最符合龟兔赛跑这则故事的是( )。
A.B.C.8.下面对统计图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 小刚先到达终点B. 小刚先快后慢C. 小强先快后慢D. 小刚和小强同时到达终点9.要反映当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10.六(1)班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下的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均数是58本B. 众数是42本C. 中位数是58木D. 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5个月11.下列统计图中的(),能反映热水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A. B.C. D.12.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学校5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时,出馆后休息0.5时,然后乘车0.5时返回学校.下面四幅图中,描述了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这一活动行程的是图()A. B.C. D.二、填空题13.为了解某天气温的变化情况,使用________统计图比较合适。
五年级数学下《折线统计图》笔记

五年级数学下《折线统计图》笔记
一、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用线段的升降来表示指标的连续变化,并以此来反映数据动态变化的统计图。
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的图形。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三、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1.确定数据:确定要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数据。
2.确定横轴和纵轴:根据数据确定横轴和纵轴,通常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数
据。
3.绘制线段: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线段。
4.标注数据:在线段上标注相应的数据。
5.添加标题:在图上添加标题和必要的说明。
四、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1.表示某一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情况。
3.分析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五、注意事项
1.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线段的连接点要准确,线段的斜率要适当,以避
免出现过于夸张或歪曲的图形。
2.在标注数据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以便更好地理解图形所表达的
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一)
一、
甲店营业额情况统计图乙店营业额情况统计图
王叔叔开了两家体育用品商店,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家商店营业额的变化情况,现在王叔叔打算关闭一个店,转做其他生意。
你认为应该关闭哪个店,为什么?
28届奥运会获金牌的情况。
二、下面是我国第24
~
第24~28届奥运会获金牌情况统计图
(1)这是()统计图
(2)我国在第24~28届奥运会中获得金牌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
(3)如果让你来预测北京2008年奥运会我国获金牌的情况,你认为可能会是多少?
2000年我国移动电话发展情况。
三、下图是1995
~
1995~2000年我国移动电话发展情况统计图
(1)哪年移动电话用户最多?哪年最少?
(2)哪两年间的移动电话用户增长的幅度最大?
(3)移动电话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作用?你能预测一下未来五年内移动电话用户的发展趋势吗?
四、小华到距他家6千米远的南湖公园去玩,请根据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回答:
(1)小华在南湖公园玩了多长时间?(2)你能求出小华返回时的速度吗?五、考考你的记忆力。
请你把最近四次测验的成绩填入下表。
(注:把最近的一次考试成绩填入第四次分数栏中。
)
(1)根据表中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请你对自己的四次成绩总结一下,说给父母听一听。
(3)你能预测一下自己下次考试的分数吗?怎样才能达到你预测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