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油菜油苔两用技术
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技术示范通过验收

科普惠农S S N U o n g l ia n g f a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技术示范通过验收■黄华磊重庆市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前不久,由重庆市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承担 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技术”示范片的油菜 薹产量,通过了西南大学李加纳教授、市种子管理 站赵月奎站长等5人组成的专家组田间测产验收。
通过听取项目组负责人就该技术集成与示范 等研发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位于九龙坡区白市驿镇 高峰寺村的66 700 m2油菜油蔬两用技术示范现场 后,专家组一致认为:①该示范片以双低油菜早熟 新品种“重蓉油1号”和中熟新品种“渝南油683”搭 配种植,栽培方式分移栽、穴直播和撒播3种形式 (其中育苗移栽播期为2016年9月28日,移栽期为10月30日;穴直播时间为10月15日,撒播时间为10月20日),栽培管理同大田生产。
②对示范 片菜薹产量进行随机抽样测产,结果为:育苗移栽模 式菜薹每667 m2产量375 kg,每667 m2产值1 125 兀;穴直播模式菜薹每667 m2产量297 kg,每667 m2产值891元。
③示范片采用不同熟期品种和不同栽 培方式搭配,延长菜薹采收期到1个月,增加了春 节前后叶类蔬菜的花色品种,促进了油菜种植增 收,示范效果显著。
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加大该技术 的集成与推广力度,为全市科技扶贫工作提供有效 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K广西两个柑橘项目通过验收■蒋鹏广西区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近日,广西区农科院组织专家对广西区园艺研 究所承担的2015年中央财政农技推广项目“柑橘 晚熟优质品种无病苗繁育与高品质生产技术推广”和院成果转化项目“柑橘优系引进及无病毒采穗圃 建立”等两个项目进行验收。
项目主持人陈东奎、黄其椿分别汇报了课题立 项背景、实施内容、取得成果、任务指标和完成情 况,并分析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专家组在听取了项目组汇报,详细审阅了相关材 料,并经田间现场考察、咨询和讨论后认为:项目引 进收集柑橘资源进行培育的沃柑、茂谷柑等无病容 器苗能够应用于生产,取得的成果具备应用前景,各项任务指标均已完成,课题经费使用合理合规,一^致问意通过验收。
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

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摘要总结了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包括选准推广品种、抢早培育壮苗、抢早移栽、控制适宜群体密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严格采摘标准与成熟收获等内容,以推动“一菜两用”技术快速稳步发展。
关键词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选准品种;培育壮苗;田间管理;严格采摘双低油菜“一菜两用”实用技术是我国近几年为提高油菜种植效益重点推广的高效栽培模式。
该技术利用双低菜薹品质优、口感好的特点,采摘一季鲜菜薹,弥补春节前后蔬菜市场不足,为市民增添一道新鲜蔬菜品种;又可利用双低油菜分枝能力强的特性促发一次、二次分枝,保持菜籽产量不减或略增,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户种植效益[1-3]。
黄冈市从2005年引进该技术,并进行多点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益。
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1选准推广品种生产上一般选择高纯度的双低油菜种源,才能保证菜薹和菜籽的高品质与高产量[4]。
因为菜薹的品质决定于硫甙含量的高低,硫甙含量越高菜薹味道越苦涩;硫甙含量低,则菜薹脆甜可口,口味纯正。
菜籽的品质则与芥酸和硫甙两因子呈正相关,含量越高,品质越差,而纯度越高、代数越低的优质油菜种子,芥酸和硫甙的含量就越低,就越适宜于作“一菜两用”的种源[5]。
同时,油菜各个品种之间的生育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作为“一菜两用”技术的备选品种还应该是苗薹期生长势强、易攻早发、生育期偏早、具备再生能力强、恢复性能好的品种,这样的品种能在较短时间内从叶腋中多生长出第1次分枝,第1次分枝生长越早,第2、第3次分枝就越多,构成产量的角果数就越多,才能在获得较高油菜薹产量的同时,兼顾油菜籽的高产。
根据近几年的试验、示范数据,华油杂14号品质优、口感性好、分枝特性强、抗倒性强、产量高,适宜作“一菜两用”的推广品种。
2抢早培育壮苗苗床要土质好、排灌便、地势平,苗床与大田比例为1∶5~6,结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75t/hm2,复合肥300~375 kg/hm2,硼砂15kg/hm2,开好厢沟,厢宽1.5m。
优质油菜“菜·油”两用栽培技术

誉 黧
一 蒸
六 、适 时适 度 摘 薹
油菜 摘 薹 前 3 5d可 补 施尿 素 3 5k - 7 g/h 作 薹 肥 , m。 肥 力水 平 高 、长 势 好 的 田块 可 不 补施 。 早春 摘薹 一 般在 2 月 ,早播 早发 的 田块可 提 前到 1 下 旬摘薹 。在 菜 薹抽 出 月 2 5~3 m高 时 ,摘薹 l 0c 5~2 m最 为适 宜 ,基部 保 留 l 0c 0 c m。摘 薹标 准 :摘 薹时 掌握 “ 先抽 薹 先摘 ,后 抽薹 后摘 ” 的原 则 ,最迟 抽薹期不 能超过 2月 l o日 ,同时注 意摘薹 量 不 能过 大 。每 次摘 薹后 施磷 酸 二 氢钾 22 g/h ,速 乐 .5k mz 硼 4 0g/h ,尿 素 75k 5 m . g/h 对 水 7 0k m 5 g/h 叶 面 m
双低 油菜 “ 油两 用 ”技术 ,是 指利 用符 合 国家 双 低 k 菜 g/h 或 人 粪尿 7 0 k m。 5 0 g/h 、过 磷 酸 钙 3 5k m 7 g/h 、 m。 标准 ( 芥酸 含量 小于 1 %,硫 代葡 萄糖 甙含 量 小于 3 0微 摩 尿 素 7 ~ 0 k 5 9 g/h 、氯 化 钾 3 — 5 k /h 、硼 砂 1 m。 0 4 g m。 5 尔 / )的优 质油 菜品种 ,其 菜苔 没有苦 涩味 ,口感脆嫩 , k 克 g/h ,全 层均 匀施入 床土 中 ,也 可用猪 牛粪加 氮磷钾 三 m。 元 复合肥 2 5—3 0k 2 0 g/h ,与硼砂 1 k m 5 g/h 磷酸 二 m 和 营养 丰富 ,可作 蔬菜 食 用 ,然 后 利用 其再 生分 枝 开花 结 实 氢 钾 1 g/h 合拌 匀 ,堆 沤 ,结合整 床拌 匀 ,施 于 苗 5k m混 的特 点 ,在 收获 一茬 菜苔 的情 况 下 ,收获 一茬 油 菜籽 ,还 可 增加 产量 ,是双 低 油菜 的一 种增 产增 效种 植模 式 ,是农 床表 面 作底 肥 。④ 留足 苗床 地 ,一 般苗 床 地 与大 田的 面积 比 为 16 :。苗 床播 种 量 以 75k . g/h 宜 。均 匀播种 ,播 m 为 民增 收的一 条新途径 。其栽 培技术 如下 : 后撒 施 1层 草木 灰 ,然 后覆 盖 1c m厚 的 细土 ,拍平 畦面 , 种 选 择 使 种子 与土 壤 紧密 接触 ,做到 不露 籽 。播 种 后 ,保持 苗 床 农谚 说 : “ 好种 出好 苗 ,好 苗产 量高 。 ”据 国外分 析 ,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从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大田准备、移栽、大田管理、摘薹、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双低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双低油菜是指油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小于1%,菜籽饼中的天然毒性物质硫代葡萄糖甙含量小于30mol/g的优良油菜品种。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利用符合国家双低标准的优质油菜品种,在油菜抽薹期采收1次菜薹的基础上,再常规收获菜籽的一种新型油菜栽培技术。
产出的菜薹甜脆可口,无苦涩味,既可作为时令蔬菜食用,又可腌制或干制,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也不影响油菜籽的产量。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充分发掘双低油菜的潜在优势,利用优质油菜可以食用的特性和油菜能再生分枝、开花结实的特点,采用适时早播,育苗移栽、早管早发、早薹、壮薹等一整套技术体系,达到了一种两收,既收获菜薹,又收获菜籽的目的,提高了油菜的生物产量和利用价值,适合在安徽省长江流域城郊型两熟制油菜产区推广种植。
实践表明,双低油菜摘薹后平均株高可降低20 cm左右,单株角果数比不摘薹增加40%以上,油菜籽不但不减产,反而增产效果明显,平均增产菜籽150 kg/hm2左右。
采摘的菜薹平均价格0.5~1元/kg,按摘薹4 500kg/hm2计算,仅菜薹一项,即可增收2 250~4 500元/hm2,大幅度提高了双低油菜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
1品种选择选择皖油18、中油杂10号、中双8号等油菜品种。
2培育壮苗2.1苗床选择与整地①育苗地应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灌方便、背风向阳、地势平坦、2年未种过其他油菜或甘蓝、大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
②播种前7 d,对苗床进行翻耕整地。
要精细耕整,做到厢面平整,表层土细碎、土壤上虚下实,沟厢配套,能灌能排。
南北向开沟作畦,一般畦宽1.5~1.7 m,沟深20cm,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③苗床施足底肥,用腐熟的猪牛栏粪 1.5万kg/hm2或人粪尿7 500kg/hm2、过磷酸钙375 kg/hm2、尿素75~90 kg/hm2、氯化钾30~45 kg/hm2、硼砂15 kg/hm2,全层均匀施入床土中,也可用猪牛粪加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25~300 kg/hm2,与硼砂15kg/hm2和磷酸二氢钾15 kg/hm2混合拌匀,堆沤,结合整床拌匀,施于苗床表面作底肥。
重庆市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Ab t a t Th x e i n a t d ft e u e o a a c e t ia i n t c n l g n c c mb rwa o d ce , i n t s r c : e e p rme t ls y o s fb ln e f ri z t e h o o y o u u u h l o e s c n u td a mi g a
油菜籽明显减 产。 2 效 益 上 述 2 试 验 油 蔬 两 用 油 菜 平 均 纯 收 入 5 3. 4 次 6 3 元
第一作者简介:黄华磊 (99 ),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 17-
油菜育种、栽培及示范推广工作。
/ 6 m 6 7 ,新增纯收入 12 0 元 / 6 m 4 .4 6 7 ,较单收菜籽 ,提高
C E EH R U T R B T A T HI S O TI L U E A S R C S N C
重庆市双低油菜油蔬两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黄华磊 石有 明 周 燕 张丕辉 唐 尚同
( 重庆 市农 业科 学院特色作物研 究所 ,重庆 4 2 0 01 ) 6 摘 要 :通过2 0 ~2 0  ̄个年度 进行 的双低 油菜油蔬两用栽培 大 区对比试验和摘 薹适期 随机 区组试验 ,研 究油 06 08
社,983435 1 9 :3 — 3 .
[] 南京农学 院主编. 5 田间试 验和 统计方法 [] 北京 : M. 农业出版社,
17. 9 9
Efe t fBa a c rii a i n T c n l g n Gr wt n id o c m b r f c so l n eFe tl to e h o o y o o h a d Ye l fCu u z e
油菜油蔬两用高效种植油菜,油蔬两用,高效种植,种植

油菜油蔬两用高效种植油菜,油蔬两用,高效种植,种植油菜“油蔬两用”高效种植,采用早发栽培,在春节前后摘取主茎菜薹作为应时蔬菜或脱水加工蔬菜供食用,通过重施薹肥促进下部休眠芽萌发形成下位分枝,依靠分枝结角收获菜籽,实现“一种两收”,既能收获常规油菜同等产量的油菜籽,又能收获1-2次菜薹,亩产菜薹200-300公斤,增加现金收入,适宜城郊两熟制油菜产区和有脱水蔬菜加工能力的地区推广。
油菜薹不需要去叶去皮,全部可以食用,口味比青菜薹还好,有甘蓝的清香味。
鲜菜薹可在春节后(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上市,正好填补这个时节市场菜薹空缺,销售价格能达到2-4元/公斤。
“油菜菜薹的品质与品种硫苷含量有关,硫苷含量低的品种菜薹品质好,无苦涩味。
”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所长戚存扣研究员介绍说,油菜“油蔬两用”高效栽培,应选择生育期较短、苗期生长势旺、冬发、春发能力强的双低油菜品种,如宁油16号、宁油18号、宁杂15号、宁杂19号等。
当主茎薹高25-30厘米时,摘薹20厘米左右。
大分枝也可以摘薹,但最迟摘薹期不宜超过3月中旬,做到“薹不等时、时过不摘”。
菜薹除作新鲜蔬菜食用外,还可以加工储藏,等到7-8月份蔬菜淡季高价出售。
戚存扣介绍,油菜“油蔬两用”高效栽培,要早播早栽,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为宜。
为平衡菜薹上市,可分期育苗、移栽。
移栽密度比正常栽培提高10-20%,每亩1-1.2万株,以提高菜薹产量。
冬前加强管理,足肥促长。
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油菜专用复合肥30-50公斤、硼砂0.25-0.5公斤。
移栽活棵后,每亩追施尿素4-5公斤,抽薹前追施尿素5-10公斤、氯化钾4-5公斤。
摘薹前2-3天每亩施尿素3-5公斤,促进分枝生长。
摘薹后油菜分枝增多,田间通风透光稍差,菌核病可能偏重发生,在初花、盛花期喷施菌核净等药防治。
第1页共1页。
双低油菜怎样油苔两用

油菜苔的食用方法
炒食
油菜苔可以像普通蔬菜一样炒 食,炒制时可以搭配一些蒜末
、豆豉等提味。
煮汤
油菜苔可以用来煮汤,搭配一些 豆腐、蘑菇等食材,味道更加鲜 美。
凉拌
油菜苔也可以凉拌,加入一些醋、 生抽、芝麻油等调味品,口感更加 清爽。
油菜苔的医用价值
清热解毒
油菜苔具有清热解毒的作 用,可以用于治疗感冒、 咽喉炎等炎症疾病。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田 间管理,如合理密植、排水通 风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生物农药等生物防 治技术,如用赤眼蜂、瓢虫等
防治菜青虫和蚜虫。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 治,但要注意使用量和剂量的 合理性,以避免对油菜和环境
造成污染。
油菜苔的采收和储存技术
采收时间
06
双低油菜油苔两用的前景 展望和发展趋势
前景展望
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油菜苔的利用,农民可以获得额外的收入, 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
拓宽油菜市场
油菜苔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还可以作为饲料和肥 料使用,因此可以拓宽油菜的市场需求。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双低油菜油苔两用可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农业的多样性。
双低油菜怎样油苔两用
2023-11-06
目录
• 双低油菜概述 • 油菜苔的利用价值 • 双低油菜油苔两用技术要点 • 双低油菜油苔两用栽培技术 • 双低油菜油苔两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双低油菜油苔两用的前景展望和发展趋势
01
双低油菜概述
双低油菜的定义
• 双低油菜是指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饼粕中硫代葡萄糖 苷含量低的油菜。
发展趋势
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

70/ 克虫 星 70 L m 等对 水 7 0g 5g m, h 或 5m / h 5k 防治蚜 虫 、 青 菜
虫 、 菜 蛾 、 曲跳 甲 等 害 虫 。 毒 病 、 腐 病 等病 害 [8 小 黄 病 茎 61 _. 可 用灭菌 威粉 剂 4 0 /m 对 水 7 0 g喷雾 。 5 gh 5k
双低 油菜 “ 一菜 两 用” 用技术 是 我 国近 几年 为提 高 油 实
壮 苗 , 忌 重 复 喷 雾 。 干 无 雨或 苗 受 旱时 , 晴 天 早晚 浇 切 久 于
水 保 墒 。 苗 后施 尿 素 3 .~ 75 gh 雨天 可 撒 施 , 天 定 75 6 .k/m , 晴
菜 种植 效 益 重点 推 广 的 高效 栽 培模 式 。 技术 利 用 双 低 菜 该 薹 品 质优 、 口感好 的特 点 , 摘 一季 鲜 菜 薹 , 采 弥补 春 节 前 后
3 抢早 移栽
生产 上 一般 选 择 高纯 度 的双 低 油菜 种 源 , 能 保 证 菜 才
薹和 菜籽 的高 品 质与 高产 量[ 因 为菜 薹 的品 质决 定于 硫 甙 4 1 。 含量 的高低 , 甙 含量 越 高 菜 薹味 道 越苦 涩 ; 甙 含量 低 , 硫 硫
于 l 中旬 前 移 栽 , 栽 时确 保 单 株 绿 叶 7片 以 上 。 0月 移
则菜 薹脆 甜可 口 , 口味纯 正 。 籽 的品 质则 与芥 酸和 硫 甙 两 菜
因子 呈正 相关 , 含量 越高 , 品质 越差 , 而纯 度越 高 、 数 越低 代
的 优质油 菜种 子 , 酸和 硫 甙 的含量 就越 低 , 越适 宜 于作 芥 就
“
一
菜两用” 的种 源阁 同时 , 菜各 个 品 种之 间 的 生 育特 性 。 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低油菜油苔两用技术
普通甘蓝型油菜的菜苔具有苦涩味,食味差,一般不作蔬菜食用。
双低油菜通过改善品质,去除了甘蓝型油菜的苦涩味,菜苔可作蔬菜食用;其菜苔的维生素C、B1、B2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硒含量均高于油冬儿青菜菜苔,营养价值较高。
双低油菜菜苔直接炒熟食用,色泽青绿,口感较糯,并有淡淡清香味。
菜苔进行冷冻保鲜,在蔬菜淡季销售;或深加工成脱水蔬菜销售,均可取得较好的效益。
双低油菜采摘主苔,每亩可增加产值80~100元,采摘主苔对油菜籽收获产量无明显影响。
双低油菜油苔两用技术要点是:
1.品种选择。
近几年生产实践表明,种植浙双72、浙双6号、沪油15等油蔬兼用型双低油菜品种,采摘的菜苔品质好,收获的油菜籽产量也高。
2.适期播种。
育苗移栽的双低油菜,一般于9月下旬播种,每亩播种0.5公斤;直播的双低油菜,于10中下旬播种,若季节紧张,可推迟到11月上旬,但最迟不能超过11月10日,每亩播种0.2~0.3公斤。
3.合理密植。
移栽田块,于11月上旬每亩栽种7000~8000株;直播田块,出苗后及时间苗,移密补稀,于三叶期每亩留苗1.2~1.8万株,早播田块留苗稀一点,迟播田块留苗密一点。
4. 适时采摘。
当双低油菜主苔高度达到30厘米左右时,于早晨
采摘带花蕾的主苔10~12厘米,一般每亩可摘菜苔80~100公斤。
5.科学施肥。
于采摘前后每亩施尿素5~8公斤,促进一次、二次分枝生长,提高分枝结果数,以确保获得较高的双低油菜籽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