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二 )》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时:角的度量(二)(量角和画角)-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时:角的度量(二)(量角和画角)-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时:角的度量(二)(量角和画角)北师大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6课时,主要内容是角的度量(二),包括量角和画角。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使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能正确画出各种度的角。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学会使用量角器,提高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并能够画出相应的角。

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量度和画出各种度的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量角器、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量角器、直尺、圆规、三角板,以及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如剪刀、三角板等,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其中的角。

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可以通过度数来表示。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角的度量方法,示范如何使用量角器来量度角的度数。

引导学生注意量角器的使用技巧,如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对齐,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对齐,读取另一条边的刻度线等。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些例题,如量度一个90度的角,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并解释量角器上的刻度意义。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量度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画角练习:教师出示一些角的度数,如30度、60度等,让学生使用量角器来画出相应的角。

六、板书设计角的度量方法:1. 量角器的使用:中心点与角的顶点对齐,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对齐,读取另一条边的刻度线。

2. 角的度数表示:度数=量角器上的刻度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一个直角的度数是____度。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二)》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认识度、分、秒,学会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角的度量单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对角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未能熟练地运用角的度量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认识度、分、秒。

2.培养学生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的度量方法,度、分、秒的认识。

2.难点:用度、分、秒表示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2.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展示角的度量方法。

2.准备度、分、秒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钟表、地球仪等,引出角的度量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角的度量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度量过程。

同时,介绍度、分、秒的概念,让学生认识这些单位。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度、分、秒的模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的度量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度、分、秒,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表示角的大小吗?让学生发挥想象,探讨新的度量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线与角第二单元的第六课《角的度量(二)》,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量角器的使用,体会角的度量方法,并能够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画指定度数的角。

本课内容比较抽象,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操作来引导学生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角的度量方法,认识量角器。

2. 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的方法。

3. 能够画指定度数的角。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在运用中感知角。

教学难点: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的方法,画指定度数的角。

四、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学过角的概念,但对于角的度量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来加深理解。

学生在操作量角器时,可能会出现误差,需要引导他们多加练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引入教师出示一个角,让学生手比划出这个角的大小,并问学生如何判断这个角的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度量方法。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这个角(出示一个角),请你们用手比划一下这个角的大小。

学生:(伸出手比划)这个角大约是这么大。

教师:非常好,你们用手比划出了这个角的大小。

但是,我们要如何准确地判断这个角的大小呢?学生:不知道。

教师:那么,我们今天的课程就是要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第二环节:观察量角器教师出示量角器,让学生观察量角器的结构和刻度,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教师:同学们,这是量角器,你们能看到它的结构和刻度吗?学生:(观察量角器)可以看到。

教师:很好,那么我们来看一下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要将量角器的一条边放在角的一条边上,然后,将量角器的另一条边旋转,使其与角的另一条边重合。

最后,读取量角器上的刻度,就可以得到这个角的度数。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量角器)明白了。

第三环节:练习量角器的使用教师出示不同的角,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教师可以针对一些特殊的角,如直角、钝角等,让学生感受不同角的度数大小。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二)》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准确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理解画角的步骤和原理,特别是如何在量角器上找到相应的刻度点。
引出画角的问题。
教师出示一个角,并提问:如果我们知道一个角的度数,如何用量角器画出这个角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二)。
设计意图:从已知角的度数出发,引发学生对画角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探究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教师示范画一个60°的角,边画边讲解步骤:
练习法:通过安排大量的画角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画角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画角的方法和经验,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学法
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和教材上的图示,认真学习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
教材内容
教材首先通过回顾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引出画角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量角器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接着,教材详细介绍了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包括画一条射线作为角的一边,确定角的顶点,然后根据给定的度数在量角器上找到相应的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最后连接顶点和刻度点画出角的另一边。
教材还安排了一些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画角,巩固画角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二)》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以及如何使用量角器来度量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知道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也学会了用度量角的大小。

但是,学生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还不够熟练,对如何准确地度量角的大小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度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正确地度量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正确地度量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量角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新课导入:介绍量角器的结构和作用,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成果,分享使用量角器的心得体会。

《角的度量(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角的度量(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角的度量(二)》(教案) - 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部分。

2. 让学生学会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读取角度值。

3. 让学生掌握角度的基本单位是度,知道一个圆周被分成360度。

4. 让学生能够根据角的度数判断角的类型,如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教学内容:1. 角的概念和定义2. 角的度量方法和单位3. 角度的计算和角的类型判断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角的初步知识,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角的度量。

二、角的定义和概念(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模型,让学生了解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部分,这两条射线称为角的边,它们的公共端点称为角的顶点。

2.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角的概念,并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比划出不同大小的角。

三、角的度量方法和单位(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度量方法,包括直尺和量角器两种方法,让学生了解量角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教师让学生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不同大小的角,并让学生读取角度值,同时让学生了解角度的基本单位是度。

四、角度的计算和角的类型判断(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角度的计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让学生掌握如何计算角度的和、差、积、商等。

2. 教师让学生根据角的度数判断角的类型,如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让学生了解这些角的定义和特点。

五、巩固练习(10分钟)教师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如角的度量、角度的计算和角的类型判断等。

六、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总结学习收获,并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角的度量,教学难点是角度的计算和角的类型判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操作和实践中掌握角的度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六课时《角的度量(二)》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六课时《角的度量(二)》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六课时《角的度量(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六课时的教材章节和详细内容。

教材中涉及到角的度量单位、角的比较、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和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独立地进行角的测量和比较。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带有角的几何图形,并试着用量角器测量它们的角度。

2.讲解角的概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角的概念,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讲解角的度量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度、分、秒是角的度量单位,并讲解如何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4.角的大小比较:让学生通过量角器测量不同几何图形中的角,并进行比较,得出角的大小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的结论。

5.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角的大小比较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角的大小比较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角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计算几何图形的角度等。

六、板书设计角的度量1. 度、分、秒是角的度量单位2. 角的大小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量角器测量下列图形中的角,并写出它们的大小。

答案:2. 题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观察、操作中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度量(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角的度量(二)(教案)

第6课时 角的度量(二)教 学 过 程备 注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能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估计出角大约是多少度,如何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度数呢?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角的度量的世界吧。

(板书:角的度量(二))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独立观察量角器有什么特点。

(3)小组交流。

让学生充分交流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结果汇报。

教师: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量角器,仔细观察量角器,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课题量角和画角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能在量角器上找到相应度数的角,进一步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加深对角的意义的理解。

2.在独立探索和与同伴交流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的方法,能正确地量角和画角,体会度量的本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画角和量角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并会正确使用量角器去量角。

教学难点 会用量角器画一个指定的角。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角器(学生自备)。

课堂预设:学生1: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制成的,每一份是1度。

学生2:量角器上的中心叫作中心点。

通过中心的这条直线,叫作零刻度线。

学生3:量角器有两圈刻度,里面的一圈叫内圈刻度,内圈刻度从右往左,依次是0°、10°、20°到180°;外面的一圈叫外圈刻度,从右往左依次是180°、170°、160°到0°。

课堂小结:教师: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制成的,每一份是1度。

量角器上有中心点、零刻度线和有两圈刻度,里面的一圈叫内圈刻度,外面的一圈叫外圈刻度。

2.学习例2.教师:认识了量角器,那么你能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吗?(1)课件出示例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画:画一条射线 二、对:两个重合 三、点
四、连
看谁眼力好(判断)
1.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 ( ) 2.度量角的时候,大角用大量角器,小角用小量角 器。 ( ) 3.量角器有两圈刻度是为了方便量角。 ( ) 4.量角时,要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所指向 的刻度。 ( ) 5.角的边越长角越大( ) 6.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 )
度量角的大小通常用量角器。

度量角的大小通常用量角器。

度量角的大小通常用量角器。

度量角的
内刻度
中心点
零刻度线
量角器上有许多刻度,为了使用方便,把 这是圆心,也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 这些刻度分成了两圈,里面的一圈叫内刻 度,外面的一圈叫外刻度。 通过中心点的这条直线,叫做零度刻度线。

×


×
你们真棒!

35°
115°
80°
160°
90°+ 30° =120° 90°- 30° =60°
90°+ 60° =150° 90°- 60° =30° 90°+ 45° =135° 90°- 45° =45° 45°+ 30° =75° 45°- 30° =15°
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 他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呢? 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 120°
50°
2
1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 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中心对顶点, 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零线对一边;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 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他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 他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60°
四、连
1.在量角器上找出70°,130°的角,分别在右面 的图上画出来。
2.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每个角各是多少度。
30° 45°
90°
60°
45°
90°
3.用先估一估下图中各角的度数,然后量一量, 你估得准吗?
90°
150°
45°
4.量一量生活中的角。
25° 55° 83°
117°
5.画出下列各角。
∠1=45°
1
先看看它是什么角? 估计有多少度? 再量出来。
∠2= 62°
∠2= 62°
量先 出看 来看 。它 是 什 么 角 ? ? 估 计 有 多 少 度 再
∠3=61° 3
先 估 计 这 个 角 的 度 数 , 再 量 出 来 。
你知道这两个角分别有多大吗?
60°
50°
1
你知道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吗?
1 ∠1= 70 °
2
∠2= 110 °
先看看它是什么角? 估计有多少度? 再量出来。
∠A =33°
A
先看看它是什么角? 估计有多少度? 再量出来。
∠B= 125°
B
先看看它是什么角? 估计有多少度? 再量出来。
∠1= 45°
1
先看看它是什么角? 估计有多少度? 再量出来。
1
先看看它是什么角? 估计有多少度? 再量出来。
结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
关,张开的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 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猜一猜
你能猜出这几个角的度数吗?并说明原因。
猜一猜
你能猜出这几个角的度数吗?并说明原因。
70°
猜一猜
你能猜出这几个角的度数吗?并说明原因。
30° 70°
一、画:画一条射线 二、对:两个重合 三、点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线与角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你知道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吗?
你知道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吗?
1
你知道这两个角分别有多大吗?
用什么来量角的大小呢?
角的大小用什么单位记录呢?
1
度量角的大小通常用量角器。

大家好!我叫量角器,外形很简单,是一个半圆, 所以人们也称我为“半圆仪”。想要知道角的大小, 就要用我——量角器来帮忙。角的计量单位是“度”, 用符号“ °”表示,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 对的角的大小叫做一度。记作 “1° ”
70° 20 °
2
基础练习
判断(请用手势“ 示),并说明原因。 ”或“
这个角是80 °
”表
判断(请用手势“ 示),并说明原因。
”或“
”表
这个角是110 °
判断(请用手势“ 示),并说明原因。
”或“
”表
这个角是80 °
判断(请用手势“ 示)。
”或“
”表
这个角是40 °
观察:哪个角大?
1 2
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